:::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蕭蕭新詩中「意念」與「意象」的糾結-
作者:段文菡
書刊名:簡約書寫與空白美學:蕭蕭新詩論評集;黎活仁, 羅文玲 (主編)
頁次:237-267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萬卷樓
主題關鍵詞:蕭蕭新詩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圖書
1.愛因斯坦、許良英(1977)。愛因斯坦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朱光潛(1981)。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雷達(2009)。當前文學症候分析。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光潛(1984)。詩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曉明(2009)。審美的激變。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黎志敏(2008)。詩學構建:形式與意象。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蕭(2007)。現代新詩美學。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奎英(2009)。中西語言詩學--基本問題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蕭(2004)。臺灣新詩美學。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assirer, Ernst、甘陽(1985)。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樊美筠(1997)。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曼.英加登、陳燕谷、曉未(1988)。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宗白華(1981)。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光潛(1979)。西方美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錢鍾書(1986)。管錐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維科、費超(1999)。新科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讓‧鮑德里亞、劉成富(2004)。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格尼‧波斯彼洛夫、王忠琪(1985)。文學原理。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伊利亞•愛倫堡、馮南江(1998)。人‧歲月‧生活。廣州: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洛威爾、裘小龍(1986)。意象派詩選。廣西:灕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敬文東(2019)。中國當代詩歌的精神分析。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侯文宜(2007)。當代文學觀念與批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好運(2007)。文學鑒賞與批評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蔣德均(2006)。詩與思。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周良沛(1979)。詩就是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世英(2002)。哲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立普斯(1986)。移情作用,內模仿和器官感覺。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