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37~1945:「抗戰建國」與國統區戲劇運動
作者:傅學敏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民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文叢. 初編;第16冊/李怡主編
ISBN:9789862548936
主題關鍵詞:抗戰戲劇劇團劇評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圖書
1.Thompson, John B.、高銛(2005)。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英進、于沛(1987)。現當代西方文藝社會學探索。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獨秀(1984)。陳獨秀文章選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爾康(1986)。李鴻章歷聘歐美記。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理群、吳福輝、溫儒敏、王超冰(1987)。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上海:上海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恒基、楊遠嬰(1995)。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上海戲劇學院熊佛西研究小組、熊佛西(1985)。現代戲劇家熊佛西。北京:中國戲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董建(1987)。陳白塵論劇。北京:中國戲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文彬(1988)。中國報紙的副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石曼(1995)。重慶抗戰劇壇紀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江沛(2001)。戰國策派思潮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司馬長風(1980)。新文學史話。南山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興平、劉思久、陸文璧(1985)。曹禺研究專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奧爾特加.加塞特、劉訓練、佟德志(2004)。大眾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司馬長風(1978)。中國新文學史。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沫若(1992)。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馬丁‧艾思林、羅婉華(1981)。戲劇剖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毛澤東、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編輯委員會(1958)。毛澤東論文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道明(2002)。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笛、李德英、謝繼華、鄧麗(2006)。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Bourdieu, Pierre、劉暉(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1999)。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石柏林(1993)。淒風苦雨中的民國經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許國榮、左萊(1989)。金山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本朝(2002)。中國現代文學制度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洪深(1959)。洪深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倪偉(2003)。「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榮孟源、孫彩霞(1985)。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呂效平(2003)。戲曲本質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周靖波(2003)。中國現代戲劇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費正清、章建剛(1991)。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韜(1985)。漫遊隨錄。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教研室(1979)。文學運動史料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靜廬(1956)。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丙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思和(1987)。中國新文學整體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田漢(1986)。田漢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4)。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一編「文化」。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阿英(1960)。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Williams, Raymond、劉建基(2005)。關鍵字: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靜廬(1955)。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乙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田本相(1993)。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白塵、董健(1989)。中國現代戲劇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陽翰笙(1985)。陽翰笙日記選。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1)。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三輯)文化。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施旭升(2003)。中國現代戲劇重大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雷納.韋勒克、劉象愚(1989)。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的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徐迺翔(1998)。中國新文藝大系(1937~1949):理論史料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傅謹(2000)。中國戲劇藝術論。山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馮並(2001)。中國文藝副刊史。北京: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艾瑞克.霍布斯鮑姆、王章輝(1999)。革命的年代:1789-1848。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1938)。抗戰文藝。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1942)。文藝先鋒。文藝先鋒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8)。《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二編「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魯迅(198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朱斯煌(1948)。民國經濟史。銀行學會:銀行週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福建省抗敵後援會抗敵劇團(1938)。抗戰戲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桂林戲劇春秋社(1940)。戲劇春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中華全國劇協(1938)。戲劇新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重慶戲劇崗位社(1939)。戲劇崗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重慶戲劇月報社(1943)。戲劇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成都戲劇戰線社(1939)。戲劇戰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重慶中央青年劇社(1943)。戲劇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重慶青年戲劇月報社(1940)。青年戲劇通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上海劇藝社(1940)。戲劇與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1937)。新演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1940)。新演劇。上海雜誌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1945)。演劇藝術。中國文化事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1959)。中國話劇運動五十年資料選。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1989)。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文學書系。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重慶師範學院中文系(1979)。國統區文藝資料叢編•戰國派。重慶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1996)。中國近代文學大系•戲劇集。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196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黃宗英(2004)。李鴻章歷聘歐美記。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季進、曾一果(2005)。陳銓:異邦的借鏡。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雷納•韋勒克、章安祺、楊恒達(1991)。現代文學批評史:1750-1950。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南帆(2002)。文本生產與意識形態。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錢理群(2007)。大小舞臺之間。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宋寶珍(2003)。殘缺的戲劇翅膀。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唐伯弢、白化文(2000)。富連成科班三十年史。同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王一川(2004)。大眾文化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魏朝勇(2006)。民國時期文學的政治想像。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夏衍(1982)。夏衍論創作。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張庚(2003)。張庚文錄。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張光年(2002)。張光年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張駿祥(1997)。張駿祥文集。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趙丹(1980)。地獄之門。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趙明(1991)。劇影浮沉錄。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周寧(2003)。想像與權利。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吳叡人(200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