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西北經濟地理格局的變遷(1850~1950)-
作者:樊如森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 八編;第18冊/王明蓀主編
ISBN:9789862549780
主題關鍵詞:經濟地理經濟發展中國
學門:經濟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鄒逸麟(1995)。明清時期北部農牧過渡帶的推移和氣候寒暖變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25-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樊鏵(2003)。民國時期陝北高原與渭河谷地過渡地帶商業社會初探--陝西同官縣的個案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8(1),2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永復(1981)。歷史上毛烏素沙地的變遷問題。歷史地理,1,3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譚其驤(1991)。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歷代疆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胡楨(1935)。民船之運輸成本。交通雜誌,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懷遠(1960)。舊中國時期天津的對外貿易。北國春秋,1960(1),65-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侯甬堅(2001)。北魏(AD386-534)鄂爾多斯高原的自然--人文景觀。中國沙漠,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檀(2000)。明清時期城鄉市場網路體系的形成及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00(3),191-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黎小龍(2001)。論兩漢王朝西南邊疆開發中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6),11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譚其驤(1955)。黃河與運河的變遷。地理知識,19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大龍(2011)。試論中國疆域形成和發展的分期與特點。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1(3),2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侯仁之、俞偉超(1973)。烏蘭布和沙漠的考古發現和地理環境的變遷。考古,197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曉燕(2007)。論清代官營茶馬貿易的延續及其廢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7(4),2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家璠(1921)。陝西省之棉業情形。農商公報,19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穆(1929)。最近新疆經濟狀況。西北,19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村之(1929)。西北商務衰落之原因及其救濟之方策。西北,192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大島讓次、王振勳(1930)。天津棉花。天津棉鑒,193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希堯(1932)。西北經濟概況及開發芻議。邊事月刊,19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石筍(1932)。陝西災後的土地問題和農村新恐慌的展開。新創造半月刊,193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閻偉(1934)。陝西實業考察報告書。開發西北,19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伊志(1934)。明代「棄套」始末。禹貢半月刊,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顧頡剛(1934)。王同春開發河套記。禹貢半月刊,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秀潔(1934)。後套沖積地的自然環境概況。禹貢半月刊,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蒙思明(1934)。河套農墾水利開發的沿革。禹貢半月刊,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段繩武(1934)。開發後套的商榷。禹貢半月刊,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瑋瑛(1934)。後套兵屯概況。禹貢半月刊,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吳兆名(1935)。西北牧畜業概述。中國實業雜誌,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陸亭林(1935)。青海省皮毛事業之研究。拓荒,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蕭啟旗(1936)。西北問題研究。蘇衡半月刊,1936(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葆真(1941)。陝西棉業概況。陝行彙刊,19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遇春(1941)。陝北羊毛。陝行彙刊,19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鴻臚(1942)。談甘肅省的內銷貨物。甘肅貿易季刊,創刊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宋國荃(1943)。陝西省工業建設之演進。陝行彙刊,194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雲章(1944)。抗戰以來之陝西工業概述。陝行彙刊,19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屈秉基(1944)。陝西金融業之現狀及其展望。陝行彙刊,19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黎小蘇(1943)。西北經濟的透視。戰幹半月刊,199/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世昌(1943)。甘肅的六大特產。甘肅貿易季刊,194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袁翰青(1943)。西北五省工業現況。甘肅貿易季刊,19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肇仁(1944)。甘肅藥材產製運銷概況。甘肅貿易季刊,1944(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詹模(1948)。論茶葉與西北茶銷。西北通訊,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譚其驤(1955)。黃河與運河的變遷。地理知識,19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尹子衡(1962)。解放前原綏遠省甘草和甘草行業的概況。內蒙古文史資料,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史念海(1980)。兩千三百年以來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農林牧地區的分佈及其變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竇衛華(1982)。我省最早的汽車路--張庫公路早期通車運營簡況。河北文史資料選輯,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李紹欽(1983)。古代北方各民族在包頭地區的活動。包頭文史資料選編,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鑫崗(1983)。天津幫經營西大營貿易概述。天津文史資料選輯,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孟慶華(1984)。塘沽地區簡史。天津文史叢刊,19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馬廷誥(1984)。包頭交通運輸業梗概。包頭文史資料選編,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任步奎(1986)。解放前的太原商業。太原文史資料,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謝玉明(1990)。趕大營的「路單」和「大篷車」。西青文史資料選編,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張學厚(1991)。鄭州棉花業的興衰。河南文史資料,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董光榮、李森(1991)。中國沙漠形成演化的初步研究。中國沙漠,19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陳秉榮(1992)。話說走西口。山西文史資料,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魏麗英(1996)。論近代西北市場的地理格局與商路。甘肅社會科學,19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許檀(1997)。清代前期的沿海貿易與天津城市的崛起。城市史研究,1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孔德祥(1997)。鹽池半荒漠風沙區土地沙漠化。乾旱區資源與環境,19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徐玉圻、頓時春(1999)。蘇聯與新疆三區革命。西域研究,19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童遠忠(2000)。劉錦棠與近代新疆的開發和建設。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李士成(2000)。寧夏土地沙漠化現狀及防治對策。寧夏農林科技,200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王濤、朱震達(2001)。中國北方沙漠化的若干問題。第四紀研究,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成崇德(2001)。論清代前期的西部邊疆開發。清史研究,20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諸葛達(2001)。抗日戰爭時期工廠內遷及其對大後方工業的影響。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祁美琴(2001)。五十年來的近代新疆開發史研究綜述。西域研究,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張力小、宋豫秦(2001)。青藏高原的隆起對中國沙漠與沙漠化時空格局的影響。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袁澍(2001)。王樹楠與近代新疆開發建設。新疆社科論壇,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樊如森(2001)。天津開埠後的皮毛運銷系統。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樊如森(2001)。西北近代經濟外向化中的天津因素。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楊天宏(2001)。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研究述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閻希娟(2002)。民國時期西安交通運輸狀況初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梁四寶(2003)。清代邊疆開發的經濟動因及其影響。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張萍(2003)。黃土高原原梁區商業集鎮的發展及地域結構分析--以清代宜川縣為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韓昭慶(2003)。明代毛烏素沙地變遷及其與周邊地區墾殖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20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賈秀慧(2004)。試析近代新疆商業史上的「津幫八大家」。新疆地方志,20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王建軍、陳釗(2004)。民國時期陝西棉麥良種改進的成就與經驗。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黃正林(2004)。近代甘寧青農村市場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瑪麗亞木.阿布來提(2005)。論左宗棠收復新疆。新疆地方志,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薛嫻、王濤、吳薇、孫慶偉、趙存玉(2005)。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地區沙漠化發展過程及其成因分析。中國沙漠,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董朝陽、樊勝岳、鍾方雷、馬永歡(2006)。中國沙漠化過程中人文作用研究進展。中國沙漠,200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阿依木古麗.卡吾力(2006)。楊增新主政新疆的經濟政策與近代中國西部開發。喀什師範學院學報,200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關毅(2006)。略論盛世才主政時期新疆近代工礦業的發展。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樊如森(2006)。天津--近代北方經濟的龍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樊如森(2006)。民國時期西北地區市場體系的構建。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樊如森(2006)。開埠通商與西北畜牧業的外向化。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齊小娟、楊萍(2007)。內蒙古地區土地沙漠化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內蒙古環境科學,20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樊如森(2009)。陝西抗戰時期經濟發展述評。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樊如森(2009)。近代北方城鎮格局的變遷。城市史研究,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張萍(2009)。從集市結構與商品組合看清代陝西集市發展的地域特徵。人文雜誌,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張萍(2009)。明清陝甘交通道路的新發展與絲綢之路變遷。絲綢之路,20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2009)。新疆「三區革命」研究綜述。新疆社會科學,20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樊如森(2010)。內河航運的衰落與環渤海經濟現代化的誤區。世界海運,2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樊如森、楊敬敏(2011)。清代民國西北牧區的商業變革與內地商人。歷史地理,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內蒙古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4)。旅蒙商大盛魁。內蒙古文史資料,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曹國芳(2005)。蘇聯與三區革命前夕新疆邊境地區的社會政治局勢。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2),123-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卓(2006)。新疆的內地商人研究--以晚清、民國為中心(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阿岩.烏恩(1999)。蒙古族經濟發展史。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建革(2006)。農牧生態與傳統蒙古社會。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問吾(1936)。中國經營西域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慧生、陳超(2007)。民國新疆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瑞玲、曹永年、趙之恒、于永(2006)。明清內蒙古西部地區開發與土地沙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樊如森(2007)。天津與北方經濟現代化:1860-1937。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松弟(2006)。中國百年經濟拼圖:港口城市及其腹地與中國現代化。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承明(2001)。中國的現代化:市場與社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洛之、聶湯谷(1948)。天津的經濟地位。經濟部冀熱察綏區特派員辦公處結束辦事處駐津辦事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899)。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馬鶴天(1932)。內外蒙古考察日記。南京:新亞細亞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良佐(1936)。西北隨軺記。南京:建國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傅作霖(1935)。寧夏省考察記。南京: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心澂(1931)。中國現代交通史。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獻廷(1914)。新疆地理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68)。烏里雅蘇臺志略。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檀(1998)。明清時期山東商品經濟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萍(2006)。地域環境與市場空間--明清陝西區域市場的歷史地理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馬汝珩、馬大正(1990)。清代邊疆開發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健(1996)。北京古代經濟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章有義(1957)。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3輯(1927-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紹璘(1933)。新疆概觀。南京:仁聲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厲聲(1993)。新疆對蘇(俄)貿易史(1600-1990)。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薛宗正(1997)。中國新疆古代社會生活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奮生(1938)。蒙藏新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Lattimore, Owen、唐曉峰(2005)。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烏日陶克套胡(2006)。蒙古族游牧經濟及其變遷。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閆天靈(2004)。漢族移民與近代內蒙古社會變遷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周振鶴(1938)。青海。長沙: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蔣中正(1943)。中國之命運。重慶: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賀揚靈(1935)。察綏蒙民經濟的解剖。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蘇德畢力格(2005)。晚清政府對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韓清濤(1943)。今日新疆。貴陽:中央日報總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廣祿、中國邊疆歷史語文學會(1964)。新疆研究。中國邊疆歷史語文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穆、何秋濤、張正明、宋舉成(1991)。蒙古游牧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青海省志編纂委員會(1991)。青海歷史紀要。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朱軾(2008)。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牛敬忠(2001)。近代綏遠地區的社會變遷。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柴彥威(2002)。中國城市的時空間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全國經濟委員會(1936)。山西考察報告書。全國經濟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周宋康(1939)。山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侯楊方、葛劍雄(2001)。中國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言(1936)。陝甘調查記。北方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左宗棠(1890)。左文襄公全集.奏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婆茲德奈夜夫(1913)。蒙古及蒙古人。北洋法政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松本儁(1913)。東蒙古の真相。兵林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林競(1918)。新疆紀略。天山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卓宏謀(1919)。最新蒙古鑒。北京西城豐盛胡同四號卓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東方雜誌社(1923)。蒙古調查記。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督辦運河工程總局編輯處(1923)。調查河套報告書。京華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白眉初(1924)。中華民國省區全志。求知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劉安國(1924)。陝西交通契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漆樹芬(1926)。經濟侵略下之中國。獨立青年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劉虎如(1927)。外蒙古一瞥。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包羅多(1928)。外蒙古。崑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鐵道部財務司調查科(1931)。包寧線包臨段經濟調查報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戴季陶(1931)。西北。新亞細亞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林競(1931)。西北叢編。神州國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許濟航(1933)。陝西省經濟調查報告。財政部直接稅署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克拉米息夫、王正旺(1933)。中國西北部之經濟狀況。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陝西實業考察團(1933)。陝西實業考察。中文正楷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卓宏謀(1933)。包寧鐵路建設與計畫。東城王駙馬胡同卓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杜延年、孫毓鈞(1933)。綏遠省實業視察記。萬國道德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綏遠省政府(1933)。綏遠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平綏鐵路車務處(1934)。平綏鐵路沿線特產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1934)。陝西省農村調查。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華北農產研究改進社(1934)。天津棉花運銷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華北水利委員會(1934)。黃河中游調查報告。華北水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張其昀、任美鍔(1934)。本國地理。鍾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顧執中、陸詒(1934)。到青海去。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青海省政府民政廳(1934)。最近之青海。新亞細亞學會出版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鐵道部業務司商務科(1935)。隴海鐵路甘肅段經濟調查報告書。鐵道部業務司商務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鐵道部業務司商務科(1935)。隴海鐵路西蘭線陝西段經濟調查報告書。鐵道部業務司商務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隴海館(1935)。第四屆鐵展會隴海館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潘益民(1936)。蘭州之工商業與金融。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楊文洵(1936)。中國地理新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蔣軍章(1936)。新疆經營論。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譚惕吾(1936)。新疆之交通。禹貢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實業部國際貿易局(1937)。中國實業志(山西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廖兆駿(1937)。綏遠志略。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吉村忠三、李祖偉(1937)。外蒙之現勢。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獨立出版社(1938)。我們的外蒙古。獨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一氏義良(1938)。最新北支那寫真帖。綜合美術印刷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王望(1940)。新西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馬凌甫(1940)。青海調查報告。西北實業調查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馬無忌(1941)。甘肅夏河藏民調查記。文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王志文(1942)。甘肅省西南部邊區考察記。甘肅省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米內山庸夫(1942)。蒙古草原。改造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經濟部資源委員會經濟研究室(1942)。隴海(潼寶)沿線經濟調查。經濟部資源委員會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察哈爾蒙旗特派員公署(1943)。偽蒙政治經濟概況。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任美鍔、張其昀、盧溫甫(1943)。西北問題。科學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許公武(1943)。青海志略。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周開慶(1943)。西北剪影。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山田武彥(1943)。蒙疆の農村。錦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甘肅省銀行經濟研究室(1944)。甘肅之工業。甘肅省銀行印刷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甘肅省銀行經濟研究室(1944)。甘肅之特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崔宗塤(1945)。河南省經濟調查報告。財政部直接稅署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許公武(1945)。青海志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張之毅(1945)。新疆之經濟。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楊景雄、李慶成、邱祖謀、盛敘功、葛尚德(1946)。中華民國最新分省地圖。寰澄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葉祖灝(1947)。寧夏紀要。正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黃河治本研究團(1947)。黃河上中游考察報告。南京水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吳懷冰(1947)。外蒙古內幕。經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呂敢(1947)。新新疆之建設。時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1951)。天津市皮毛腸衣業經營的方向。進步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芮喬松(1955)。祖國的大西北。新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余元盦(1958)。內蒙古歷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尼.維.鮑戈亞夫連斯基、新疆大學外語系俄語教研室(1980)。長城外的中國西部地區:其今昔狀況及俄國臣民的地位。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朱壽朋(1982)。光緒朝東華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沈斌華(1983)。內蒙古經濟發展史箚記。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許道夫(1983)。中國農業生產及質易統計資料。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日本中國駐屯軍司令部、侯振彤(1986)。天津志。天津市地方史志編修委員會總編輯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劉彥群、劉建甫、胡祖源(1987)。新疆對外貿易概論。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王玲(1988)。北京與周圍城市關係史。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王應榆(1990)。伊犁視察記。古籍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鄒逸麟(1990)。千古黃河。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袁森坡(1991)。康雍乾經營開發北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王戎生(1991)。清代的邊疆開發。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鋼格爾(1992)。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地理。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吳弘明(1993)。津海關年報檔案彙編(1865-1911年)。天津市檔案館:天津社科院歷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天津市政協文史委、西青區政協文史委(1993)。津西古今采珍。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韋勝章(1993)。內蒙古公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劉建生(1995)。山西近代經濟史。山西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盧明輝、劉衍坤(1995)。旅蒙商--17至20世紀中原與蒙古地區的貿易關係。中國商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張正明(1995)。晉商興衰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陳樺(1995)。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殷晴(1995)。新疆經濟開發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馬國榮(1996)。回族。美術攝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寶山區史志委(1996)。吳淞區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柴彥威(2000)。城市空間。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史培軍(1991)。地理環境演變研究的理論與實踐--鄂爾多斯地區晚第四紀以來地理環境演變研究。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米鎮波(2003)。清代中俄恰克圖邊境質易。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來新夏、陳衛民(2004)。天津的人口變遷。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米鎮波(2005)。清代西北邊境地區中俄貿易--從道光朝到宣統朝。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李全武、曹敏(2005)。陝西近代工業經濟發展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謝國楨、牛建強(2005)。明代社會經濟史資料選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蔡家藝(2006)。清代新疆社會經濟史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王衛東(2007)。融會與構建--1648-1937年綏遠地區移民與社會變遷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鍾銀梅(2010)。近代甘寧青皮毛貿易與畜牧經濟開發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郭海成(2011)。隴海鐵路與近代關中經濟社會變遷。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吳世勳(1927)。河南。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徐旭(1944)。西北建設論。重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安介生(1999)。山西移民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胡華(19500224)。關於承認和保證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地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震(19620218)。新疆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初步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桂超萬、高繼珩(1846)。食貨。欒城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坦(1711)。風俗。宣化鄉土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常景星、張煒(1663)。風俗。隆德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之濬(1750)。風俗志。古浪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灝、鍾研齋(1765)。田賦志。續耀州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爾德、吳豐培(1950)。織紝。回疆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恒(1782)。風俗。欽定皇輿西域圖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譚紹裘(1906)。物產。扶風縣鄉土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08)。風俗志。五原廳志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鍾廣生。商務。新疆志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珂(1917)。農商類。清稗類鈔。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濟南、曹子正(1930)。實業志。橫山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交通部、鐵道部交通史編纂委員會(1931)。黃河上游。交通史航政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呂咸、王文墀(1931)。紀略,商業。臨河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37)。商務。中部縣鄉土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余正東(1944)。衛生志。宜川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爾巽(1977)。食貨志。清史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鴻逵、于煥文、謝玉明(1993)。天津商幫「趕大營」始末。津西古今采珍。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