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古以役古:試析金勤伯花鳥畫對古畫之汲取與運用
書刊名:史物論壇
作者:鄭婷婷
作者(外文):Cheng, Ting-ting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5
頁次:頁83-118
主題關鍵詞:金勤伯花鳥畫院體臨摹臺灣藝術史Ginpon Y. KingFlower and bird paintingsChinese court paintingImitateTaiwan art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徐邦達(1979)。宋徽宗趙佶親筆畫與代筆畫的考辨。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1),62-6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以正(20120100)。花鳥雙絕--論喻仲林畫藝之美。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2(1)=222,6-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段勇(2004)。古物陳列所的興衰及其歷史地位述評。故宮博物院院刊,115,1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玫芬(20061000)。北溝的故宮--從一封未及寄出的信說起。故宮文物月刊,283,110-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元元(2014)。我的父親王南屏。中國書畫,2014(8),1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香琴(20121000)。金勤伯院體花鳥畫風格成形之因探究。臺灣美術,90,86-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敏芳(20100600)。爍古鎔今 : 金勤伯的藝術發展歷程與國畫教育理念探釋。史物論壇,10,73-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歷史文物月刊編輯部(20200600)。金勤伯 臺灣花鳥畫第一人--金保和憶父親點滴。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30(2)=305,6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熊宜敬(2005)。工寫自如意清新.淡泊謙沖胸襟廣 金勤伯的藝術與生活。典藏.古美術,150,88-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楚國仁(2005)。才情早發精藝事.量少質佳善珍藏:金勤伯市直探針。典藏.古美術,150,97-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純之(1979)。金勤伯工筆傳神。空中雜誌,557,6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熊宜敬(2005)。藝文俊傑三代全.學貫中西畫境高 金勤伯一生行誼。典藏.古美術,150,80-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聶崇正(2011)。清宮廷畫家余省、余穉兄弟。紫禁城,2011(10),80-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顏明(2011)。從宋徽宗《寫生珍禽圖》說起。看藝術,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香琴(2005)。金勤伯花鳥畫風格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靜芝(2009)。1949-1980臺灣工筆花鳥畫創作研究(博士論文)。中國藝術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瑋文(2001)。金城研究(博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雅芬(2018)。蔣廷錫(1669-1732)《畫群芳擷秀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謝稚柳(1989)。宋徽宗趙佶全集。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省齋(1958)。海外所見中國名畫錄。香港:香港新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2)。湖社月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鵬(2007)。湖社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以正(2011)。婉麗.典雅.金勤伯。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敏芳(2007)。領略古法生新奇--金城繪畫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0)。鑠古鎔今--金勤伯繪畫紀念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以國(2019)。源頭活水:金勤伯的國畫。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珩(1999)。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一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陸劍(2006)。南潯金家。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光男(2018)。近代美術大師的講堂。臺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東勝(2012)。中國古代畫派大圖範本.清宮廷畫派2余穉。南昌:江西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熊宜敬(2006)。渡海來臺書畫名家系列(二)筆精默妙氣雅韻深。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龍美術館(2014)。龍美術館藏古代書畫。上海:上海書畫書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金勤伯、廖雪芳(1973)。書畫同源 注意用筆。藝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勤伯、胡豈凡(1976)。先伯父金北樓先生。金北樓先生畫集。臺北:中國書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秀中(1998)。我所知道的金勤伯老師。金勤伯追思紀念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國英、蔡秀香、廖素香(1979)。金勤伯老師的學畫歷程。美術學系系刊。臺北:師大美術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鄧椿。論近。畫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