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物科學檢測在門神修護中的實踐:以臺南興濟宮三十六官將門神為例
書刊名: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
作者:李志上余念祖
作者(外文):Li, Jhih-shangYu, Nien-tsu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0
頁次:頁71-146
主題關鍵詞:文物保護科學檢測分析修護實務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Practical conservationScientific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岩素芬(20120600)。「文物保存」的邊界與跨界。博物館與文化,3,65-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曾逸仁(1999)。臺南市第三級古蹟興濟宮與大觀音亭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臺南: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美麗(2005)。陳壽彝的作畫生涯與作品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志上(2009)。台灣廟宇建築木構彩繪劣化狀況調查研究--以台南市 一、二、三級古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丁林(2008)。保愛生民:府城頂大道祀典興濟宮丁亥年慶成禳熒謝恩祈安七朝清醮。臺南:財團法人臺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世賢(2010)。如何做好預防性文物保存。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益源(2013)。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財團法人臺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2006)。「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興濟宮與大觀音亭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朝卿(2002)。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臺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1998)。儀器總覽。新竹: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蔡斐文,陳信憲,張後妤,羅鴻文(2020)。解決文保問題三境界,http://ciococr.tnnua.edu.tw/?p=3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FitzHugh, Elizabeth West(1997)。Orpiment and Realgar。Artists' Pigments: A Handbook of Their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Washington, D. C.:National Gallery of Art。  new window
2.Mühlethaler, Bruno、Thissen, J.(1993)。Smalt。Artists' Pigments: A Handbook of Their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Washington, D. C.:National Gallery of Art。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