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經》諷諭精神之傳承--朝鮮詩人丁若鏞「三吏」對杜甫「三吏」的接受與轉化
書刊名: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
作者:蔡慧崑
出版日期:2021
卷期:56
頁次:頁21-39
主題關鍵詞:丁若鏞杜甫三吏詩經接受Ding RuoyongDu FuSanliThe Book of SongsRecep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7
期刊論文
1.王雪、楊新民、邵希芸(1995)。杜甫對朝鮮詩人丁若鏞詩歌創作的影響。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付星星(2015)。朝鮮時代儒者丁若鏞《詩經講義》謭論。古典文獻研究,18(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曉萍(2011)。朝鮮詩人丁若鏞“三吏”與杜甫“三吏”之比較研究。安康學院學報,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麗(2014)。丁若鏞《詩經》接受研究--以詩經觀和漢詩創作為中心(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玉霞(2010)。丁茶山與杜甫詩歌創作的比較研究(博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丁若鏞(2002)。與猶堂全書。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岩、徐健順(2010)。朝鮮文學通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愛新覺羅.弘曆(2010)。樂善堂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俊傑(2005)。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定求(1996)。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濂(1967)。宋學士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毛亨、鄭玄、陸德明、孔穎達、阮元(1993)。毛詩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俊傑(2006)。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韋旭升(1986)。朝鮮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維廉(1983)。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金秀炅(2014)。韓國朝鮮時期詩經學研究。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丁奎英(1961)。俟菴先生年譜。文獻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袁行霈(2009)。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金興圭(1995)。朝鮮後期的詩經論與詩意識。高麗大學校民族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陸游、錢仲聯(2005)。劍南詩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olub, Robert C.、董之林(1994)。接受美學理論。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伊莉莎白.弗洛恩德、陳燕谷(1994)。讀者反應理論批評。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