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書.藝文志》「小說」觀念再解讀
書刊名:新亞論叢
作者:李軼婷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1
頁次:頁133-146
主題關鍵詞:漢書.藝文志小說家稗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羅寧(1999)。小說與稗官。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袁行霈(1979)。〈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考辨。文史,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建國(1999)。「稗官」說。文學評論,19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岩、張世超(2010)。論秦漢簡牘中的「稗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廣宏(2010)。小說家出於稗官說新考(修訂稿)。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12,247-2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少華(2013)。諸子「短書」與漢代「小說」觀念的形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崗(2005)。中國小說發生期現象的理論總結--《漢書.藝文志》中的小說標準與小說家。文藝研究,200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尹海江(2006)。論《漢書.藝文志》的編次。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03-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齊洲(2008)。《漢書.藝文志》著錄之小說家《務成子》等四家考辨。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孔德明(2013)。《虞初周說》文體性質考辨。華中學術,7,6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齊洲(2005)。《漢書.藝文志》著錄之《虞初周說》探佚。南開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盧世華、楚永橋(1999)。黃老之學與《漢書》小說家。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2),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振田(2011)。《漢書.藝文志》小說家研究三題。理論月刊,20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孟昭連(2002)。「小說」考辯。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班固、顧實(1987)。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際恒。古今偽書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樵、王樹民(1995)。通志二十略。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尸佼、李守奎、李軼(2003)。尸子譯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章太炎(2003)。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1955)。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1)。龍崗秦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晏、邢昺(1999)。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穆(2001)。先秦諸子繫年。北京: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汝梅、張羽(2001)。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向、劉歆、姚振宗、鄧駿捷(2008)。七略別錄佚文.七略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零(2011)。蘭臺萬卷:讀《漢書.藝文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廷璣(2005)。在園雜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嘉錫(1963)。余嘉錫論學雜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舜徽(1990)。漢書藝文志通釋。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左丘明、韋昭(2015)。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石昌渝(1994)。中國小說源流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桓譚、朱謙之(2009)。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勰、范文瀾(1958)。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舜徽(2003)。廣校讎略。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余嘉錫(1980)。余嘉錫文史論集。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高誘、畢阮、徐小蠻、呂不韋(2014)。呂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班固、顏師古(1962)。漢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78)。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列禦寇、張湛、楊伯峻(1979)。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左丘明、杜預、孔穎達、浦衛忠、龔抗雲、胡遂(1999)。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毛亨、鄭玄、孔穎達、龔抗雲、肖永明(1999)。毛詩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蕭統、李善(1977)。文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孔安國、孔穎達、廖名春、陳明、呂紹剛(1999)。尚書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耳、王弼、樓宇烈(2008)。老子道德經注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安、高誘、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2006)。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奏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裘錫圭(1981)。嗇夫初探。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洪(2007)。「稗官」說考辨。中華文學史料。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榜伽(1982)。稗官考。古典文學論叢。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饒宗頤(2003)。秦簡中「稗官」及如淳稱魏時謂「偶語為稗」說--論小說與稗官。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旅寧(2005)。張家山漢律職官的幾個問題。張家山漢律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魯迅(2005)。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齊洲(2010)。《漢書.藝文志》著錄之小說家《青史子》、《師曠》考辨。稗官與才人--中國古代小說考論。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1982)。宋鈃尹文遺。郭沫若全集.歷史篇。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瑤(1986)。小說與方術。中古文學史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嘉錫(2013)。古書之分內外篇。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振田(2010)。《漢書.藝文志》著「雜」於末體例論。國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