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傳佛教四大菩薩及其應化道場演變考述
書刊名:世界宗教研究
作者:景天星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019(4)
頁次:60-70
主題關鍵詞:漢傳佛教四大菩薩應化道場四大名山中國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菩薩信仰是中國大乘佛教的重要特色。在佛教中國化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四大菩薩信仰及其應化道場信仰,即四大名山信仰。早期大乘經中,多次提到了"四大菩薩",但皆非特指。中國四大菩薩信仰淵源于大乘經典,文殊信仰是最先興起的菩薩信仰之一,在《華嚴經》等大乘經典的影響之下,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開始并重,不久,又融合觀音菩薩而共同被稱為"三大士"。文殊信仰興起以后,其應化道場逐步確定于五臺山,唐代時,五臺山與普賢道場峨眉山并稱"名山";明末,三大名山開始有了特指,即五臺、峨眉和普陀;明末"三大名山"興起之時,大約萬歷年間,"四大名山"也幾乎同時出現;清初,"四大名山"開始流傳,清代晚期,"四大名山"基本定型;民國時期,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組成的四大名山體系已深入民心,廣為人知。從民國開始,彌勒菩薩有進入"五大菩薩信仰體系"的趨勢。當前,在佛教中國化過程中,亦在逐步形成"五大名山信仰格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