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先秦時期的“遊民”及其社會影響--清華簡《越公其事》補釋
書刊名:中國史研究
作者:王青
出版日期:2021
卷期:2021(1)
頁次:35-47
主題關鍵詞:遊民清華簡越公其事五政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游民"是中國古代社會備受關注的群體。戰國時人所言"游民",其定義、范圍及社會影響等,與秦漢以降者有很大的不同。先秦時期的"游民",即脫離氏族(宗族)的不事農作之民。最早出現的"游民"是獨立的工商業者,以及活躍于社會舞臺的"游士"。清華簡《越公其事》所載勾踐"思邦游民"作"五政",是關于"游民"比較早的記載。越王勾踐抓住改造"游民"問題的契機,積極變革,使"游民"成為越國復興的重要力量。春秋戰國時期的"游民"所帶動的人口流動,對于各諸侯國的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很大作用。先秦時期走出宗族藩籬的"游民",打破了社會階層的固化,為春秋戰國這個輝煌時代的精神構筑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