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老子“大音希聲”的深層義理
書刊名:中國音樂學
作者:劉承華
出版日期:2021
卷期:2021(4)
頁次:13-19
主題關鍵詞:老子大音希聲聽之不聞無聲音樂美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老子"大音希聲"的"希聲",就其文本原義來說,它同"大方"之"無隅"、"大象"之"無形"等一樣,就是"無聲"。但這"無聲"之"希",并非毫無聲響,而是"聽之不聞"。"聽之"即意味著有"聲",有"聲"而又"不聞",是因為此"聲"與人的聽覺心理完全吻合,一如莊子所說"忘足,履之適也"。在老子看來,"聲"并非音樂本身,而只是音樂的載體、手段或工具,它的功能僅僅是引導人進入音樂的意境,亦即人的生命自由、充實、美好的體驗。當人們體及此"意"、進入此"境"之后,引導所用的工具(聲)便顯得不再重要而不為人注意,于是便有了"不聞"。這個"不聞",也就是聆聽音樂時進入"陶醉""沉浸""忘我"等審美高峰體驗時所呈現的狀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