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麓川問題的形成、解決及其影響
書刊名:中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羅勇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4)
頁次:68-72
主題關鍵詞:明代麓川西南邊疆治理雲南麓川戰役麓川問題麓川思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明永樂、宣德時期對西南邊疆尤其是滇西邊疆的治理措施成為正統時期麓川問題形成的重要因素。正統時三征麓川,借用緬甸、木邦之力,瓦解了麓川宣慰司,將麓川故地許諾給緬甸、木邦,又設隴川宣撫司。景泰以后麓川后裔試圖恢復故土,與緬甸、木邦、隴川等土司爭奪,擾亂西南邊疆的格局。從洪武、永樂、宣德時期西南邊疆治理策略等方面,分析麓川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討論正統時期處理麓川問題的方式對西南邊疆局勢的影響。
期刊論文
1.劉祥學(2004)。論明朝民族政策總方針及其對邊防的影響。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梧桐(1994)。論明王朝的民族觀與民族政策。明史研究,19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勇(2014)。明代滇西邊疆研究述評。學術探索,201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勇(2015)。明代雲南金齒軍民指揮使司設置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國瑜(1987)。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古永繼(1991)。(天啟)滇志。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紞。雲南機務鈔黃:諭金齒指揮儲傑、嚴武等九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56)。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應樑(2009)。擺夷的經濟文化生活。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師範(1887)。滇系:第36冊卷9"土司"。昆明:雲南通志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田汝成(1968)。行邊紀聞。臺北:臺灣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62)。明憲宗實錄:卷195"成化十五年冬十月乙酉條"。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建、沈國元(2000)。皇明從信錄。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62)。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62)。明武宗實錄。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廷玉(1974)。明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景常(2001)。金齒安邊、定遠樓。詩錄:卷2--明一。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8)。猛卯古代諸王史。德巨集史志資料。芒市:德宏州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從簡(2002)。百夷。殊域周咨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孟春(1983)。裁革冗員疏。何文簡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