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法治中國建設需要“法治之理”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陳金釗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9)
頁次:63-73
主題關鍵詞:法治之理法治中國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法治意識形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法治之理是以實現公平正義、權利自由、和諧秩序為目標,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和法律方法為手段的政治行為之理;它也是一種尊重法律規則和程式,理性運用和有效約制權力,並根據法律進行思維的法治意識形態。對於傳統中國以權力為中心的政治行為方式來說,強化意識形態中的法治之理,屬於觀念層面的變革。在思維過程中講究法治之理,也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法治化的先決條件。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需要用法治之理打量中國,為中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提供符合實際的理論支撐,進而把發現問題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方式常態化。
期刊論文
1.陳金釗(2014)。法治共識形成的難題--對當代中國法治思潮的觀察。法學論壇,20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金釗(2015)。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所顯現的戰略定力。法學論壇,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金釗(2015)。用法治之理塑造中國法理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5(3),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樂泉(2014)。論改革與法治的關係。中國法學,20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姜偉(2014)。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關係論綱。中國法學,20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2014)。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百問。北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約翰.麥克西.贊恩、于慶生(2014)。法律的故事。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伊.亞.伊林、徐曉晴(2005)。法律意識的實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宗廷虎(2007)。20世紀中國修辭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約翰.羅爾斯、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1988)。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淩斌(20140129)。法治的中國道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