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雲南少數民族物質生產民俗的休閒價值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劉婷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6)
頁次:16-20
主題關鍵詞:物質生產民俗休閑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數民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物質生產民俗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其研究須從物質生產條件去探求各種社會思想、觀點以及習俗慣制形成的根源。在這樣的探求過程中,由於自然季節轉換而導致生產時間與閑暇時間的劃分,決定了在各種物質生產民俗活動中,休閑佔有一席之地。並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物質生產民俗具有了一種附加於實用價值之上的休閑的象徵意義。
期刊論文
1.胡偉希(2003)。中國古代的休閒理論。湖南社會科學,20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樓嘉軍(2005)。休閒新論。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帆(2003)。生態民俗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鐘敬文(2002)。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東昕(2000)。衣食之源--雲南民族農耕。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寧生(1996)。文化人類學調查--正確認識社會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查.索.博爾尼、程德祺(1995)。民俗學手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