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探尋財富與美德的平衡點--亞當.斯密問題的解析與啟示
書刊名:中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嚴海汪繼平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5)
頁次:98-101
主題關鍵詞:斯密問題利己利他自省融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亞當·斯密撰著的《道德情操論》、《國富論》對道德發展、經濟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德國歷史學派認為兩書在人的本性認識上存在矛盾,由此引發斯密問題之爭,相關學者不同解析,加劇了對斯密人性觀認識的混亂。斯密人性觀是利己與利他的二元融合,《道德情操論》與《國富論》中對人性的看法是綱與目的邏輯關系。人性二元論所蘊含平衡財富與美德的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啟示意義。
圖書
1.大河內一男、胡企林、沈佩林(2000)。過渡時期的經濟思想--亞當.斯密與弗.李斯特。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森貝、翟松年(1961)。政治經濟學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宛樵東、吳宇輝(1986)。亞當.斯密與《國富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帕特里夏.沃哈恩、夏鎮平(2006)。亞當.斯密及其留給現代資本主義的遺產。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亞當.斯密、郭大力、王亞南(1974)。國富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杜時忠(2003)。德育十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亞當.斯密、蔣自強、欽北愚、朱鐘棣、沈凱璋(1997)。道德情操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