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身體有恙”到“禮物流動”:作為交往話語生產的治療實踐--西漢水流域貓鬼神信仰的人類學研究
書刊名:中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臺文澤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2)
頁次:24-28
主題關鍵詞:疾病禮物流動交往話語治療實踐貓鬼神宗教信仰宗教文化西漢水流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在西漢水流域漢人宗教信仰與日常生活中,貓鬼神作為一種家神雖僅為個別家庭奉祀,但作為一種"邪神"卻被地方人普遍信仰,被賦予了獨特的社會象徵意義,針對它作祟的治療實踐在"身體有恙"的生理事實與以禮物饋贈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絡建構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獨特的病理學邏輯,使得治療實踐本身在作為一種地方性的疾病處理方式之外,還構成了地方社會交往關係中人格、道德話語生產的獨特宗教文化機制。
期刊論文
1.謝立宏、靳小芳(2012)。人類學視閾下的貓鬼神信仰研究--以甘肅孫村為例。蘭州大學學報,20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有春(2009)。醫學人類學的社會文化視角。民族研究,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auss, Marcel、盧匯(2002)。論饋贈--傳統社會的交換形式及其功能。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洪(2003)。神仙傳。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伯特‧漢、禾木(2010)。疾病與治療:人類學怎麽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拜倫‧古德、呂文江(2010)。醫學、理性與經驗:一個人類學視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eertz, Clifford、韓莉(2008)。文化的解釋。譯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