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20世紀中國兩次啟蒙的誤區及其超越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張川平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9)
頁次:179-186
主題關鍵詞:啟蒙主體建構新啟蒙知識分子尊德性道問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
"我是誰?"是對人的本體追問,這一問題在中國近現代直至當代的歷史溯源和梳理,涉及兩次啟蒙運動及其缺陷,群體利益高於個體利益的原則使"五四"啟蒙運動由"立人"轉向"立國",八十年代的"新啟蒙"又在建構民族國家共同體的意義上從"肯定人的主體性"到尋求身份認同,個人主體確立的任務一再延宕,從根本上違背了康德對啟蒙的闡釋。面對啟蒙"輪迴"的"教訓"和"誤區",個人主體的確立呈現更複雜的景觀,知識分子群體尤其需要以其深廣學識和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助力實現全民啟蒙和整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
期刊論文
1.鄧曉芒。20世紀中國啓蒙的缺陷--再讀康德《回答這個問題:什麽是啓蒙》。中國文化,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Nisbett, Richard、李秀霞(2006)。思維的版圖。北京:中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uara, Prasenjit、王憲明、高繼美、李海燕、李點(2008)。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ant, Immanuel、何兆武(1990)。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紀霖、羅崗(2007)。啓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來中國思想文化界重大論爭研究。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禾、宋偉杰(2008)。跨語際實踐。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策縱、陳永明(1999)。五四運動史。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abermas, Jürgen、曹衛東(2004)。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汪暉(1997)。汪暉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aid, Edward W.、單德興、陸建德(2002)。知識分子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小波(2003)。萬壽寺。青銅時代。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小波(2003)。我的陰陽兩界。黃金時代。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小波(2003)。尋找無雙。青銅時代。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