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釋“答蘭不剌”
書刊名:歷史研究
作者:陳曉偉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1)
頁次:179-188
主題關鍵詞:納缽周伯琦四時捺缽納拔楊允孚百眼泉蒙古語德興府世祖呼鷹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2
<正>"納缽"(或譯作捺缽、納拔等)一詞源自契丹語,本義為行宮、行帳,指契丹四時捺缽制度下的皇帝四季營地。金元以後,改指皇帝出行途中之頓宿所。~①元朝亦有類似的遊獵習俗,主要表現為兩都巡幸體制。凡兩都巡幸或柳林飛放,皆於途中置納缽。楊允孚釋其名日:"凡車駕行幸,宿頓之所,謂之納寶,又名納缽。"~②又周伯琦亦云:"國語日納缽者,猶漢言宿頓所也。"~③因兩都巡幸制是元朝政治史上的一大關節,納缽問題與歷朝皇帝的政治活動密切相關,
期刊論文
1.蔡美彪(1995)。林州寶嚴寺八思巴字聖旨碑譯釋。考古,19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照那斯圖、胡海帆(1996)。林縣寶嚴寺兩道八思巴字蒙古語聖旨。民族語文,19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樂煥(19480400)。遼代四時捺鉢考五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0,223-3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治安(2012)。元朝諸帝春秋遊獵與昔寶赤、貴赤執役新探。紀念成吉思汗誕辰850周年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2年9月)。呼倫貝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振申(1984)。元政書經世大典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高華、史衛民(2010)。元代大都上都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6)。二十五史。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允孚。灤京雜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6)。六條政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賈敬顏(1980)。聖武親征錄斟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99)。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火源潔(1918)。華夷譯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1999)。蒙漢詞典。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呼格吉勒圖(2004)。八思巴字蒙古語文獻彙編。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延慶縣地名志編委會(1993)。北京市延慶縣地名志。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88)。元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四川大學圖書館(1993)。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鳳祥(1992)。北京市通縣地名志。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美彪(1955)。元代白話碑集錄。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54)。呂氏春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齊心(2009)。北京元代史跡圖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建民(1989)。語言文化社會新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烏蘭(2012)。元朝秘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高華(2011)。元典章。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耶律鑄(1986)。達蘭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惲。中堂事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基,林家驪(2011)。龍虎台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澄(1985)。天寶宮碑,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柳貫。同楊仲禮和袁集賢上都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伯琦。扈從詩.前序。近光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濂(1976)。世祖紀。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鈞、田虎(1990)。太祖本紀譯證。元史譯文證補。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美彪(2011)。林州寶嚴寺八思巴字聖旨碑譯釋。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孟琛、王曉欣(2002)。南台備要。剿捕海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心傳、徐規(2000)。女真南徙。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麟趾。忠宣王世家。高麗史。首爾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麟趾。朴景亮傳。高麗史。首爾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蔣一葵(1982)。隆慶州。長安客話.關鎮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助。灤陽雜詠。純白齋類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方齡貴(2001)。賦役.學田地稅。通制條格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007)。賦役.學田免稅。至正條格。韓國學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顏(1992)。江南學田與種養。廟學典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士點、商企翁、高榮盛(1992)。廨宇。秘書監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74)。地理志。遼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宗永(2007)。槨縣圖。嘉靖《通州志略》。北京: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96)。地理志九.村鎮。光緒《順天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41)。疆域.鄉村。民國《通縣志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顧祖禹、賀次君(2005)。北直。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75)。食貨志。金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75)。胥持國傳。金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繼章(2005)。方言志。河北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011)。征榷考。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傅樂煥(1984)。遼代四時捺鉢考五篇(春山秋水考、廣平淀考、四時捺鉢總論、遼史遊幸表証補、論遼史天祥帝紀來源)。遼史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