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俗旅遊語境中女性東道主與民俗傳承
書刊名:民俗研究
作者:梁麗霞李偉峰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2)
頁次:91-96
主題關鍵詞:民俗旅遊女性東道主民俗傳承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在民俗旅遊開發背景下,旅遊地女性東道主在民俗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民俗傳承主體地位的形成,既源於旅遊地社會男女性別角色與分工這一內在因素,亦深受民俗旅遊中的性別消費文化以及民俗旅遊村落人口流動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女性東道主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對女性東道主自身以及旅遊地的民俗文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期刊論文
1.簡濤(1986)。民俗傳承與人的現代化。民俗研究,198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音(2011)。參與民俗旅遊表演與女性的東道主地位。民族學刊,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贛麗(2006)。民俗旅遊的表演化傾向及其影響。民俗研究,2006(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翀煒、潘春梅(2007)。儀式嬗變與婦女角色--元陽縣箐口村哈尼族「苦扎扎」儀式的人類學考察。民族研究,20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春蘭(2012)。論苗族婦女在服飾民俗旅遊中的作用。凱里學院學報,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秀麗、杜芳琴(2010)。女性與「民族文化」重構。江西社會科學,2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戴欣軼(2012)。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變遷與保護。長江大學學報,2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娟娟(2011)。南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的考察與研究。群文天地,2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愛萍(2010)。納西族女性在麗江旅遊業參與中的角色分析。思想戰線,2010(S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木春燕(2013)。城市化進程中的麗江城郊少數民族婦女。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曉春(2009)。從「民俗」到「語境中的民俗」。民俗研究,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毛海瑩(2013)。構建生命之美:女性民俗與當代江南女性。民俗研究,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紅燕(2013)。苗族服飾中的社會性別意識與性別秩序。雲南開放大學學報,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士閃(2009)。從故事到事件--圍繞山東淄博市淄河鎮孟姜女故事產業開發的討論。民族藝術,200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白晉湘(2012)。少數民族聚居區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性別建構。體育科學,2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櫻井龍彥、甘靖超(2012)。人口稀疏化鄉村的民俗文化傳承危機及其對策。民俗研究,2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星(2007)。「民俗旅遊」研究的重要收穫。民俗研究,20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文馨、葉文振(2014)。旅遊地女性表演者身體的社會型塑。婦女研究論叢,2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清清、丁紹蓮(2009)。旅遊發展與東道主女性。婦女研究論叢,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強(2010)。民族旅遊發展:國家與地方政府的取向研究。雲南社會科學,2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杰宏(2013)。多元互動中的旅遊展演與民俗變異。民俗研究,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屠佳(2006)。女性文化的性別特徵探析(碩士論文)。浙江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衛華(2010)。春節習俗與女性身份意識(博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後藤興善、王汝瀾(1984)。民俗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ritchard, A.、Morgan, N.、Ateljevic, I.、Harris, C.(2007)。Tourism and Gender: Embodiment, Sensuality and Experience。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  new window
3.吳忠軍(2012)。民族旅遊與少數民族婦女發展。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Oakes, Tim(1998)。Tourism and Modernity in China。Routledge。  new window
5.周曉虹(2000)。現代社會心理學--多維視野中的社會行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紫晨(1991)。中外民俗學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兆榮(2004)。旅遊人類學。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寧、劉丹萍、馬凌(2008)。旅遊社會學。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石茂明(2005)。民族服飾•族裔身份•跨國主義。民族服飾與文化遺產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innaird, V.、Hall, D.(1994)。Conclusion: The Way Forward。Tourism: A Gender Analysis。Chichester:Wile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