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人情往來與新“差序格局”--基於河北順平縣東委村的考察
書刊名:民俗研究
作者:董磊明李蹊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3)
頁次:118-126
主題關鍵詞:差序格局血緣地緣經濟分層新差序格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以禮金變遷為切入點,以河北省順平縣東委村為例,通過記述"隨禮"的傳統互動模式以及"失隨"如何發生,分析禮金中的博弈,透視背後的人際關係與社會結構。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原有鄉土格局已被打亂:"差"不再完全由血緣的親疏、地緣的遠近決定,同一圈層被經濟分層切割成若干塊,外圈勢力逐步滲入原有圈層;"序"不再簡單由長幼尊卑定位,身份分層與經濟分層錯位,倫理綱常弱化。橫向關係擴展並重排、縱向等級扁平並錯位的新差序格局正在形成。
期刊論文
1.閻云翔(2006)。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社會學研究,2006(4),201-213+245-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賀雪峰(2012)。論中國農村的區域差異--村莊社會結構的視角。開放時代,201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任敏(2009)。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類型及其互動邏輯--試談“差序格局”模型的擴展。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戎(2007)。“差序格局”--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和中國人行為的解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賀雪峰(2007)。差序格局與鄉村治理的區域差異。江海學刊,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德文(2007)。“差序格局”的拓展性理解--行動單位的視角。江海學刊,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申端鋒(2007)。農民行動單位視域中的小親族--以魯西南S村為表述對象的個案呈現與理論闡釋。江海學刊,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賀雪峰(2011)。論熟人社會的人情。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善華、侯紅蕊(1999)。血緣、姻緣、親情與利益--現階段中國農村社會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趨勢。寧夏社會科學,1999(6),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費孝通(2011)。鄉土中國。南京: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塞爾•莫斯、汲喆(2006)。禮物。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閻雲翔、陸洋(2012)。中國社會的個體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ourdie, P.、Waccquant, L. D.、李猛、李康(2004)。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