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產權單位與治理單位的關聯性研究--基於中國農村治理的邏輯
書刊名:中國社會科學
作者:鄧大才
作者(外文):Deng, Daca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7)
頁次:43-64+206
主題關鍵詞:產權單位治理單位單位對稱性產權績效治理績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產權與治理存在很強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通過單位來體現和衡量,因而也可以通過單位來進行深度考察。產權單位與治理單位的關聯性主要體現為對稱性:對稱性強,產權、治理的績效相對較好;對稱性弱,產權、治理的績效則相對較差。單位的對稱性主要由結構的均衡性、層級的對等性、規模的適宜性、邊界的完整性、職能-權利的對應性及單位形成的內生性六大因素決定和影響。這六大因素中,結構的均衡性、層級的對等性、規模的適宜性,屬于決定性因素;邊界的完整性、職能-權利的對應性屬于衍生性影響因素,在特定情況下起重要作用;而單位形成的內生性則是一種外在的條件性影響因素。六大因素單獨或組合作用,影響并決定了單位的對稱性,從而影響乃至決定了產權、治理績效和發展形態。
期刊論文
1.徐勇(2013)。中國家戶制傳統與農村發展道路--以俄國、印度的村社傳統為參照。中國社會科學,2013(8),102-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峰(1993)。從〈格薩爾王傳〉看古代藏族遊牧部落。青海社會科學,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明(1984)。試論川西北藏族遊牧部落次生牧區公社形態--紀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發表一百周年。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大才(2015)。利益相關:村民自治有效實現形式的產權基礎。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勇、趙德健(2014)。找回自治:對村民自治有效實現形式的探索。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ill, John Stuart、汪瑄(1982)。代議制政府。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North, Douglass C.、陳郁、羅華平(1991)。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錫文(2009)。中國農村制度變遷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鋼、趙壽星(2001)。選舉與治理:中國村民自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霍布斯、黎思復、黎庭弼(1985)。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費孝通、惠海鳴(2006)。中國紳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杜潤生(2005)。杜潤生自述: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瞿同祖(2003)。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8)。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Wittfogel, Karl A.、徐式谷、鄒如山(1989)。東方專制主義:對於極權力量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漢密爾頓.杰伊.麥迪遜、程逢如(1980)。聯邦黨人文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7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耀華(2000)。義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拉鐵摩爾、唐曉峰(2005)。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ARISTOTLE、吳壽彭(1965)。政治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1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彙編(1982--2014)。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R‧科斯、劉守英(1991)。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凡、劉允斌(2002)。產權經濟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哈林頓、何新(1963)。大洋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理查德・派普斯、蔣琳琦(2003)。財產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洛克、葉啟芳、瞿菊農(1964)。政府論--論政府的真正起源、範圍和目的。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達爾、塔夫特、唐皇鳳(2013)。規模與民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98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金雁、秦暉(2013)。農村公社、改革與革命--村社傳統與俄國現代化之路。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96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波斯坦,M‧M‧、郎立華(2002)。劍橋歐洲經濟史。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馬克垚(2009)。西歐封建經濟形態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湯普遜、耿淡如(1963)。中世紀經濟社會史(300--1300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巴菲爾德、袁劍(2011)。危險的邊疆:遊牧帝國與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995)。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當代農業史研究室(2002)。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Plato、郭斌和、張竹明(1986)。理想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俞可平(2000)。治理與善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Marx, Karl、Engels, Friedrich、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20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Marx, Karl Heinrich、Engels, Friedrich、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9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