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雪山主峰圈谷群末次冰期的冰河遺跡研究
作者:楊建夫
作者(外文):Chien-Fu Y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鑫
崔之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圈谷冰坎擦痕沉積物分析雪線重建cirquecirque thresholdstriationsediment analysissnowline reco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1
台灣高山有無冰河遺跡,學術界存在正反兩方面的論點。但是前人很少對台灣高山各種發生冰河條件,做全面性的探討。日據時代,日本學者如鹿野忠雄(1932、1934、1935)、田中薰等(1934)、富田芳郎(1934),以及大陸學者如崔之久(1981a,1995)、施雅風(1989、1999)、李吉均與康建成(1989)等,都支持台灣高山區在末次冰期(Last Glaciation)時,應發生過冰河。可是,光復後,台灣地質界卻持河源崩谷的論點。証明冰河遺跡,有賴直接証據與間接証據。直接証據的研究方法著重辨認冰坎(cirque threshold)、擦痕(striation)和沉積物分析,擦痕和冰坎直接指示冰河的侵蝕作用。而沉積物分析則指示冰積環境和沉積年代。間接証據的研究方法很多,一般多賴地貌調查、地貌幾何特性分析、沉積物分析和以古氣候資訊為基礎的雪線重建。在考量研究地點的易達性,以及依據日據時代台灣高山冰河研究文獻所論述的山區後,本研究選擇了雪山主峰周圍的圈谷群為研究區。
研究結果如下:1.直接証據方面,本研究找到了擦痕和冰坎等地貌証據,並鑑別出雪山主峰周圍分布著8個冰斗,以及判別出5號和7號圈谷是冰斗湖。這証實了雪山圈谷群在末次冰期確實發生過冰河作用。2.間接証據方面,雪山主峰圈谷群在地貌幾何特性上,無論是直寬比、直高比與平坦指數,都相當接近冰斗的形貌特徵,尤以1號圈谷的規模最大,冰斗發育的程度也最高。沉積物的分析上,黑森林與369山莊兩剖面10個樣本的粒度特性和化學成分,都接近冰磧的特徵。理論雪線上,雪山山區的現代理論雪線高度是4345m,末次冰期晚期為3595m,末次冰期早期則介於3095∼2595m之間。現今,在雪山主峰圈谷群內的谷坡上,是布滿了碎石的石流坡(rock slope),明顯的指示是現代高山冰緣環境。
There is an argument for a long time about whether there are glacier relics in Taiwan alpine regions. Unfortunately, there is little detailed study about formativ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To answer the question above, a survey of historical review on physical environment is necessar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evidences that support Quaternary glaciers occurred in the high mountain areas, direct evidence and indirect evidence. The study of direct evidence focuses on finding the cirque thereshold and striation on the surface of rocks of moraines or cirque thereshold. These are the best evidences for glacial landform and indicating glacial erosion processes. While the analysis of sediments and dating can clarify glacial genesis. Because of the far accessibility of Shesan, I choose the cirques of Shesan Peak as the study are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evidences are obtained. First, in terms of direct evidence, the striations were found on the polished surface of rocks and cirque thershold located on bottoms in every cirque of Shesan Peak. This means that the cirques of Shesan Peak were formed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Second, in terms of indirect evidence, there are three methods in this paper included morphometry analysis, sediment analysis and snowline reconstruction.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1.) the length-height ratio(a/c)、length-width ratio(a/b) and plan closure in the cirques of Shesan Peak are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glacial cirque. 2.) According to sediment analysis, the sediments dug from the SSH profile and 369 hut profile could be tills. 3.) The elevation of theoretical present snowline is 4345m, 3595m in the Late Last Glaciation, and 3095∼2595m in the Early Last Glaci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full of debris at every cirques slope in Shesan Peak, which indicates a kind of periglacial environment.
目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圖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i
表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i
照片目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iii
謝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x
第一章 緒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節 問題緣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4
第三節 第四紀環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第二章 問題界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第一節 中國東部中低山地第四紀冰河之爭. . . . . . . . . 12
第二節 台灣高山冰河的爭論. . . . . . . . . . . . . . . . . .24
第三章 第四紀冰河研究基本概念. . . . . . . . .. . . . . . . .43
第一節 冰斗地貌特性. . . . . . . . . . . . . . . . . . . . .43
第二節 高山區的冰緣環境. . . . . . . . . . . . . . . . . . . 50
第三節 末次冰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第一節 方法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第五章 研究區地理環境特性. . . . . . . . . . .. . . . . . . .96
第一節 地理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96
第二節 環境因子概況. . . . . . . . . . . . . .. . . . . . . .98
第六章 沉積物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105
第一節、剖面分層描述. . . . . . . . . . . . . . . . .. . . .105
第二節、定年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110
第三節、粒度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
第四節、化學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126
第七章 雪山主峰圈谷群的地貌分析. . . . . . . . . . . . . . 131
第一節 1號圈谷的地貌分析. . . . . . . . . . . . . . . . . .134
第二節 2號圈谷的地貌分析. . . . . . . . . . . . . .. . . . .155
第三節 3∼9號圈谷地貌分析. . . . . . . . . . . . . . . . . 166
第四節 雪山主峰圈谷群地貌幾何特性分析. . . . . . . . . .173
第八章 雪山山區雪線高度分析. . . . . . . . . . . . . . . . 186
第一節 雪線的基本性質. . . . . . . . . . . . . . . .. . . . 187
第二節 全球各地高山區上次冰期雪線估測. . . . . . . . . . . .189
第三節 中國第四紀冰期的雪線變化. . . . . . . . . . . . . . 195
第四節 台灣高山區的雪線問題. . . . . . . . . . . . . . . . .204
第九章 討論與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219
第一節 討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9
第二節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4
引用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8
王漢存、張林源(1984)廬山古冰川問題與贛中低地區的現代泥石流,冰川凍土,6(2):89-91
王鑫(1987)從古植物古氣候討論冰河時代的地質作用,台灣植物資源保育論文集,229∼238。
(1988)地形學,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9)雪山、大霸尖山地區地理、地形及地質景觀先期調查研究,內政部營建署(中華民國生態協會調查研究)。
王鑫、宋國城、崔之久(1998)雪山圈谷群第四紀冰河遺跡研究(I),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執行)。
(1999)雪山圈谷群第四紀冰河遺跡研究(II),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執行)。
(2000)雪山圈谷群第四紀冰河遺跡研究(III),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執行)。
王靖泰、汪品先(1980)中國東部晚更新世以來海面升降與氣候變化的關係,地理學報,35(4):299-311。
中央氣象局(1961∼1990)玉山、阿里山嘉義測站資料。
(1991∼1998)合歡山測站資料。
(1988∼1998)武陵農場農業氣象測站資料。
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研究中心與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編(1991)中國西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北京:科學出版社。
任美鍔(1953)廬山地形的初步研究,地理學報,19(1):61-73
任美鍔、劉澤純、王富藻(1972)對廬山第四紀冰川問題的幾點看法,自然辯証法通訊,4(2):37-39
朱誠(1993)論坡地冰緣地貌的發育模式,冰川凍土,15(2):207-213。
(1995對廬山東麓第四紀沉積物物源及新構造運動的新認識,地理學報﹐50(1):41-50。
(1996)廬山﹑黃山與天目山地區第四紀沉積環境比較研究,地理科學,16(1):37-44。
朱誠﹑張建興等(1994)黃山逍遙溪區第四紀沉積環境研究,南京大學學報,30(3):511-524。
田澤生(1978)太白山第四紀冰川遺跡探討,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1(3)。
沙學浚主編(197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一冊地理學,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宋長青、朱誠等(1995)長白山雪蝕地貌發育特徵,冰川凍土,17(2):178-183。
李四光(1933)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中國地質學會志,13(1):15-62。
(1934)關於研究長江下游冰川問題材料,收入科學出版社主編《中國第四紀冰川》,頁31-44,北京:科學出版社。
(1936)安徽黃山之第四紀冰川現象,中國地質學會志,15(3):279-290。
(1940)鄂西川東湘西桂北第四紀冰川現象述要,地質評論,5(3):171-184。
(1942)中國冰期之探討,學術匯刊,1(1):1-12。
(1947a)冰期之廬山,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院專刊乙種第二號。
(1947b)貴州高原冰川之殘跡,中國地質學會志,27:35-54。
(1964)華北平原西北邊緣地區的冰磧和冰水沉積,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研究文集,1-13。
(1975a)華北晚近冰川作用的遺跡,收入科學出版社主編《中國第四紀冰川》,頁1-5,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5b)北京西山地區第四紀冰川遺跡和中國冰期問題,收入科學出版社主編《中國第四紀冰川》,頁145-149,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5c)中國第四紀冰川,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吉均(1982)論冰川擦痕,冰川凍土,4(1):29-34。
(1983)中國東部山地第四紀冰期氣候問題,地理學報,38(4):438-442。
(1999)就冰期演變談點個人意見,冰川凍土,21(2):186。
李吉均、康建成(1989)中國第四紀冰期、地文期和黃土記錄,第四紀研究,3:269-277。
李克襄主編(1992)第六章:冰川的氣候變遷記錄,中國氣候變化及其影響,頁103-139,北京:海洋出版社。
吳景祥(19750台灣之高山與地質,地質,1(2):7-20。
何元慶(1984)太白山末次冰期冰川作用的探討,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興﹑周尚哲等(1989)第三章 中國東部及鄰近地區有確切冰川遺跡的若干地點及其分布規律性─第五節:台灣山地,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頁119-126,北京:科學出版社。
林培旺(1995)雪霸國家公園(簡冊),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朝檠(1957)台灣地形,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周中民(1993)中國神農架古冰緣地貌類型,冰川凍土,15(2):219-224。
周尚哲(1982)廬山東南麓葉家壟剖面的初步研究,中國第四紀冰川沉積與地貌問題,蘭州大學出版。
周秉根(1995)中國東部更新世古地理環境境初探,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3):167-178。
施雅風(1981a)竺可禎與中國冰川岩究,冰川凍土,3(2):1-5。
(1981b)廬山真的有冰川嗎?,自然辯証法通訊,3(2):41-45。
(1985)在爭議中前進的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中國第四紀冰川冰緣學術討論會文集,頁1-8。
(1989)東部冰期雪線重建討論,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頁363-374,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5)中國冰川學的成長,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
(1998a)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研究的發展和爭論,地理環境與冰川研究,頁676-687,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8b)中國東部冰期雪線重建討論,地理環境與冰川研究,頁688-704,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9)關於冰期演變三個問題的新看法,冰川凍土,21(2):185-186。
施雅風等(1988)中國冰川概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施雅風﹑崔之久等(1989)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北京:科學出版社。
施雅風、周尚哲(1989)第一章: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研究的發展和爭論,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頁1-10,北京:科學出版社。
施雅風、鄭本興、姚檀棟(1997)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時的冰川與環境,冰川凍土,19(2):97-113。
俞何興(1996)「地質學是一門解讀與歷史科學」讀後感,地質,15(2):87-94。
姚檀棟(1982)廬山地區”冰斗”、”U谷”及”泥礫”成因之辨析,冰川凍土,4(4):27-42
孫殿卿(1989)中國第四紀冰期畫分之商討,第四紀研究,1:3-23。
孫家同(1993)論中國東部中低山地第四紀冰川有無之爭,收入《李四光學術研究》,景才瑞、鄧宗琦編,頁138-143,武漢:湖北學術出版社。
馬廷英(1964a)末次地球外體突然整個滑動及台灣與我國本部最後陸地聯接的年代,大陸雜誌,29(11):71-81。
(1964b)大西太平兩洋第四紀沉積層中浮游有孔蟲類所示之溫度變動與冰川問題,大陸雜誌,28(2):35-43。
(1969)以第四紀造礁珊瑚的國際同位素定年掃除溫度普降之大冰期的錯誤觀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年報1-6月,頁471。
徐鐵良(1990)南湖大山所謂冰川地形之檢討,地質,10(1):79。
徐煜堅(1989)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的初步考察。第四紀研究,3:247-253。
除馨﹑何才華、王開發、沉志達等(1992)第四紀環境研究方法。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
高瀾(1993)李四光與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問題,收入《李四光學術研究》,景才瑞、鄧宗琦編,頁129-137,武漢:湖北學術出版社。
夏正楷編著(1997)第四紀環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崔之久(1981a)〈論天山烏魯木齊河源的冰川冰斗〉,冰川凍土,3(增刊):24-35。
(1981b)天山烏魯木齊河源冰磧壟與冰磧沉積的類型和特徵,冰川凍土,3(增刊):36-48。
(1995)〈天山太白山玉山末次冰期系列與季風演化耦合機制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
崔之久、楊建夫、劉耕年、宋國城、王鑫(1999)中國台灣高山第四紀冰川之確証,科學通報,44(20):2200-2224。
(2000)季風發展與冰川的消失─從台灣高山末次冰期冰川發育特徵說起,冰川凍土,22(1):7-14。
崔之久、熊黑綱、劉耕年等(1998)中天山冰凍圈地貌過程與沉積特性,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崔之久、劉耕年(1997)末次冰期時陜西太白山和台灣山地冰川發育條件之比較,海峽兩岸地形與環境教育研討會(大會手冊及論文摘要),頁38-49。
崔之久、謝又予(1984)論分歧的現狀和展望─關於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問題,冰川凍土,6(3):77-85。
(1989)四川螺髻山,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頁87-106,北京:科學出版社。
崔之久、謝又予、李洪云(1986)四川攀西螺髻山第四紀冰川作用遺跡與冰期系列,冰川凍土,8(2):107-118。
國立編譯館(1983)地質學名詞,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于高(1996?)熱螢光定年法及其在台灣第四紀地質學研究上的開展,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教學講義。
陳玉峰(1995)台灣植被誌第一卷:總論及植被帶概論,台北:玉山社。
陳其瑞(1977)熱螢光現象之基本理論及其偵測分析技術,礦冶,三月號:91-97。
陳承惠,林紹孟(1982)西安─鉆孔剖面第四紀胞粉組合與古氣候初步分析,第三屆全國第四紀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陳惠芬(1983)從三角點檢測成果見到的台灣的地盤升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3):127-140。
陳欽巒、趙維城(1997)從航片上觀察點蒼山冰川地貌,雲南地理環境研究,9(2):66-73。
郭兆敏(1994)頭社盆地一萬餘年來湖泊沉積物之花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挽中(1986)日月潭盆地上次盛冰期以來之湖泊沉積物孢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鏡元(1986)初論”冰溜擦痕”的鑑別,第四紀冰川與第四紀地質論文集第三集,頁104-125,北京:地質出版社。
梁繼文(1976)二百年來的地形學,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許紅衛(1993)外國與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收入《李四光學術研究》,景才瑞、鄧宗琦編,頁167-173,武漢:湖北學術出版社。
張徽正等(1997)雪霸國家公園地層與構造之研究,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報告。
張蘭生(1980)我國晚更新世最後冰期氣候復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101-118。
(1992)中國晚更新世最後冰期氣候復原,收錄張蘭生著:《環境演變研究》,頁89-105。
曾昭璇(1983)台灣高山冰川地貌問題,熱帶地貌,4(2):25-28。
湯懋蒼、柳艷香(1999)關於冰期演變三個問題的討論,冰川凍土,21(2):181-185。
黃培華(1982)中國第四紀氣候演變與廬山”冰川遺跡”問題,冰川凍土,4(3):1-14。
黃增泉﹑黃淑玉(1977)台灣之古生態研究(七)─日月潭孢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報告,120:185-196。
黃增泉﹑臧振華(1976)台灣之古生態研究(六)─台灣中部十八張﹑大邱園﹑牛罵頭﹑草鞋墩等史前遺址的包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9﹑40合刊:90-115
景才瑞(1993)鄂東南第四紀冰川遺跡及冰期劃分,收入《李四光學術研究》,景才瑞、鄧宗琦編,頁160-166,武漢:湖北學術出版社。
景才瑞、劉會平(1993)論李四光與中國第四紀地質研究,收入《李四光學術研究》,景才瑞、鄧宗琦編,頁110-121,武漢:湖北學術出版社。
詹新甫(1960)台灣南湖大山冰蝕地形問題之商榷,中國地質學會會刊,3:109-111。
楊建夫(1996)台灣高山區的圈谷地形是冰斗還是雪蝕斗?以雪山為例,中日地形學大會論文集,頁119-122。
(1997)台灣高山冰河的初步探討─雪山1、2號圈谷的成因,中國地質學會八十六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暨論文摘要),頁516-520。
(1998)台灣高山雪線的重建,海峽兩岸環境地形研討會論文集(台灣部分),頁81-91。
(1999)台灣高山冰河地形的新發現,建中學報,(5):349-370。
楊建夫、崔之久、宋國城(1999)台灣高山區上次冰期晚期的雪線高度探討,國家公園學報,9(1):81-94。new window
楊建夫、崔之久、王鑫、宋國城(1998)雪山地區末次冰期的冰河遺跡,台灣之第四紀第七次研討會論文集,頁8-12。
(1999)雪霸國家公園末次冰期冰河遺跡之探討,海峽兩岸環境地形研討會論文集(台灣部分),頁44-60。
(1999)台灣高山冰河地形爭議的新發現,地質,19(2):16-20。
(2000)雪山冰蝕地形之探討,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九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暨論文摘要),頁259-261。
楊南郡(1991)雪山、大霸尖山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內政部營建署。
楊南郡譯註(1998)鹿野忠雄,山崎柄根著,台中市:晨星出版社。
楊逸疇等(1996)南迦巴瓦峰地區自然地理與自然環境,北京:科學出版社。
楊懷仁、徐馨(1985a)中國第四紀古氣候與古環境,第四紀冰川與第四紀地質論文集第二集,頁89-103,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5b) 〈中國東部第四紀自然環境的演變〉,第四紀冰川與第四紀地質論文集第二集,頁104-125,北京:地質出版社。
楊懷仁、趙英時、謝志仁(1985)中國東部晚更新世以來的海面升降運動與氣候變化,第四紀冰川與第四紀地質論文集第二集,頁19-30,北京:地質出版社。
費立沅、劉桓吉、賴典章(1995)地形地質景觀解說,雪霸國家公園道路沿線工程地質及地形景觀研究,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51-58。
趙維城、萬瞱(1992)“雲南大理冰期”之再研究的迫切性及必要性,雲南地理環境研究,5(2):84-85。
鄭本興(2000)雲南玉龍雪山第四紀冰期與冰川演化模式,冰川凍土,22(1):53-61。
劉平妹(1982)魚池盆地花粉分析資料新釋,地質,4(1):53-58。
(1996)台灣中部頭社盆地湖沼沉積物之花粉化石計錄,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五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暨論文摘要),19-23。
(1999)台灣中部山區上次冰期林相及氣溫最大變化幅度估計,中國地質學會八十八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及論文摘要,198-199。
劉志學(1986)再論南湖大山之冰蝕地形,演化,8:65-66。
劉耕年(1985)螺髻山冰川地貌,北京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1989)川西螺髻山冰川侵蝕地貌研究,冰川凍土,.11(3):249-262。
劉昌茂(1993)也談廬山第四紀冰川,收入《李四光學術研究》,景才瑞、鄧宗琦編,頁152-159,武漢:湖北學術出版社。
劉桓吉(1996)雪山至大霸尖山地區地質構造之初探,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五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及論文摘要,479-483。
劉聰桂(1982)台灣磷灰石﹑鋯石﹑榍石之核飛跡研究與其在大地構造上之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鄧養鑫(1982)廬山羊角嶺附近”泥礫”成因的泥石流解釋,冰川凍土,5(1):33-46
盧武強(1983)第四紀冰期的畫分,收入《李四光學術研究》,景才瑞、鄧宗琦編,頁122-128,武漢:湖北學術出版社。
謝又予(1986)太白山冰緣地貌的初步研究,地理科學,6(2):183-192。
謝又予、吳淑安(1981)九江-廬山地區第四紀沉積環境的初步探討,地理集刊,13:106-132。
謝又予、崔之久(1983a)廬山”冰川遺跡”質疑,地理學報,38(3):298-308。
(1983b)中國廬山類冰磧與天山冰川沉積物特徵比較研究,中國第四紀研究,6(2) :72-76。
(1989)滇北玉龍山,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頁106-118,北京:科學出版社。
關山(1983)論廬山第四紀冰川性質及其形成條件,收入《李四光學術研究》,景才瑞、鄧宗琦編,頁144-151,武漢:湖北學術出版社。
蘇珍(1984)從我國現代冰川研究的一些結果看廬山第四紀冰川問題,冰川凍土,6:2,83-8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