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
作者:丁亞傑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威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公羊學皮錫瑞廖平康有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5
從皮錫瑞、廖平、康有為對《公羊》學解釋,可以發現傳統知識分子愈是深入經典,愈能自經典獲得廣闊深刻的意義:或從經典得到人生的根據,或從經典得到經世致用的根源,甚或將自身拋入經典,成為經典意義的代言人。從獲得人生根據而論,藉由經典所傳達的價值,以完成人生的使命,經典給予讀者何止是流傳歷史文獻,更有實際的功能;從經世致用根源而論,結合其他經典,建構經世理論,或以經典為主,接納西方理論,原來經典彼此相關,有待後人比勘整合,以建立整體經典觀,至於接納西方理論,也可得知經典的思想厚度。代經立言更是在傳統與現世之間,構築了思想的橋梁,古與今不再是斷裂樣態,藉由詮釋者溝合這一時空分。而這一切就從重新解釋經典開始,承天受命的神聖象徵,素王改制的堅定信念,三世理想的宏遠規模,改制立法、聖作賢譯、孔子改制、以孔為教等,既開創了《公羊》學理論基礎,也創造了《公羊》學術語。這也是皮錫瑞、廖平、康有為《公羊》學最大的限制,易流於以己意釋古經。經典成為生命與知識的基礎,卻是皮錫瑞、廖平、康有為最大的項獻。
參考書目
皮錫瑞著作
師伏堂叢書 臺灣大學研究圖書館藏
經學通論 光緒33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經學歷史 光緒32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尚書大傳疏證 光緒22年師伏堂刊本
今文尚書考證 光緒23年師伏堂刊本
尚書中候疏證 光緒25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古文尚書冤詞平議 光緒22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孝經鄭注疏 光緒21年師伏堂刊本
鄭志疏證 光緒25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聖證論補評 光緒25年師伏堂刊本
六藝論疏證 光緒25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魯禮禘祫義疏證 光緒25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王制箋 光緒34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漢碑引經考(附引緯考) 光緒30年師伏堂刊本
經訓書院自課文 光緒19、21年師伏堂刊本
師伏堂詠史 光緒30年師伏堂刊本
師伏堂詞 光緒30年師伏堂刊本
師伏堂駢文 光緒21、30年師伏堂刊本
師伏堂詩草 光緒30年師伏堂刊本
皮氏經學叢書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經學通論
經學歷史
王制箋
聖證論補評
鄭志疏證
六藝論疏證
古文尚書冤詞平議
尚書中候疏證
尚書大傳疏證 影印光緒22年師伏堂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51冊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今文尚書考證 影印光緒23年師伏堂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51冊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尚書古文疏證辨正 影印光緒23年思賢講舍刻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51
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尚書中候疏證 影印光緒25年師伏堂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55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王制箋 影印光緒34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7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魯禮禘祫義疏證 影印光緒25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
112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春秋講義 影印宣統1年鉛印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48冊 上海 上
海 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六藝論疏證 影印光緒25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
第171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駁五經異義疏證 影印民國23年河間李氏重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類
類第171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鄭志疏證 影印光緒25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
第171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經學歷史 影印光緒32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
第179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經學通論 影印光緒33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
第180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今文尚書考證 盛冬鈴、陳抗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89年10月
經學通論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9年10月臺5版
經學歷史 周予同注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7年10月2版
漢碑引經考(附引緯考) 影印光緒30年師伏堂刊本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7

南學會講義 影印光緒28年上海睡覺齋主人分類纂輯湘報 臺北 大通書局
1968年12月
廖平著作
六譯館叢書(經學部分)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大學中庸演義 民國5年存古書局刊本
大統春秋公羊補證 光緒32年則柯軒再板
公羊解詁三十論 光緒23年刊本
左傳古義凡例 光緒12年刊本
經學四變記 光緒32年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經學五、六變記 民國7年存古書局刊本
春秋圖表 光緒27年刊本
易說 民國7年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詩說 民國7年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群經凡例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尚書宏道篇 民國7年存古書局刊本
書中候宏道篇 民國7年存古書局刊本
今古學考 光緒12年尊經書局刊本
古學考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知聖篇 光緒27年尊經書局刊本
經學初程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王制訂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經話甲、乙篇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起起穀梁廢疾 光緒11年刻本
釋范 光緒11年刻本
易經古本 民國4年存古書局刊本
坊記新解 民國3年存古書局刊本
孝經凡例 民國3年存古書局刊本
分撰兩戴記章句 民國4年存古書局刊本
家學樹坊 民國3年存古書局刊本
禮說 民國7年存古書局刊本
王制集說 民國3年存古書局刊本
群經大義 民國6年存古書局刊本
周禮訂本注 民國6年存古書局刊本
六譯館雜著 民國4年存古書局刊本
六譯館文鈔 民國9年存古書局刊本
春秋三傳折中 民國6年存古書局刊本
孔經哲學發微
春秋左氏古經說 光緒34年成都中學堂刊本
易經古本 影印民國10年四川存古書局刻新訂六譯館叢書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
部易類第40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禮經凡例 影印民國10年四川存古書局刻新訂六譯館叢書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
部禮類第93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禮記識 影印民國10年四川存古書局刻新訂六譯館叢書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
禮類第106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坊記新解 影印民國10年四川存古書局刻新訂六譯館叢書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
部禮類第107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春秋左傳杜氏集解辨正 影印光緒33年四益館叢書鉛印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
春秋類第128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 影印光緒12年成都四益館經學叢書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
部春秋類第131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重訂穀梁春秋經傳古義疏 廖宗澤補疏 影印民國20年渭南嚴氏校刻渭南嚴
氏孝義家塾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33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春秋圖表 影印光緒27年成都尊經書局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48
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今古學考 影印光緒12年成都刻四益館經學叢書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
類第179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知聖篇 影印光緒刻本 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53冊 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95年3月
廖平選集(上) 李耀仙編 成都 巴蜀書社 1998年7月
今古學考 黃海德點校
古學考 趙載光點校
知聖篇(正、續) 舒大剛點校
孔經哲學發微 李純蛟點校
經話(甲、乙) 李純蛟點校
六變記 舒大剛點校
廖平選集(下)
王制訂 李耀仙點校
王制集說凡例 李耀仙點校
周禮訂本 周開度點校
起起穀梁廢疾 周開度點校
釋范 舒大剛點校
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 周開度點校
春秋左氏古經說疏證 張力點校
春秋三傳折中 周開度點校
文字源流考 周開度點校
附錄 家學樹坊 廖師政編 周開度點校
康有為著作
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 蔣貴麟編 臺北 宏業書局 1987年6月再版
第一集:新學偽經考 影印民國6年排印本
第二集:孔子改制考(上) 影印民國9年重刊萬木草堂叢書本
第三集:孔子改制考(下)
第四集:春秋董氏學 影印光緒23年萬木草堂叢書本
第五集:中庸注、孟子微 影印光緒27年演孔叢書本、影印光緒27年萬木
草堂叢書本
第六集:論語注 影印民國6年重刊萬木草堂叢書本
第七集: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上) 影印民國6年重刊萬木草堂叢書本
第八集: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下)
第九集:禮運注、長興學記、桂學答問、書鏡 影印民國2年演孔叢書本、
排印本、排印本、排印本
第十集:俄彼得變政記、日本變政考 排印本、排印本
第十一集:日本書目志 影印光緒22年刊本
第十二集:七次上書彙編、戊戌奏稿、代草奏議 排印本、排印本、排印本
第十三集:光緒聖德記、丁巳要件手稿、共和平議 影印光緒25年手稿本、
影印國6年手稿本、排印本
第十四集:官制議 排印本
第十五集:中華救國論、物質救國論、理財救國論、金主幣救國論 影印民
國1年康南海文鈔本、排印本、排印本、影印光緒2年排印本
第十六集:不幸而言中不聽則國亡 影印民國8年排印本
第十七集:康南海墨蹟、哀烈錄、長安演講集、遺墨 影印民國20年影印
本、排印本、影印民國12年教育圖書社印本、影印本
第十八集:諸天講 影印民國18年刊本
第十九集:康南海文集 排印本
第二十集:康南海詩集(上) 影印民國26年崔斯哲手寫本
第二十一集:康南海詩集(下)
第二十二集:自編年譜、康文珮編年譜續編、梁啟超撰康南海傳 排印本
新學偽經考 影印光緒17年康氏萬木草堂刻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
第179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戊戌奏稿 影印辛亥5月刻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初編第33輯第
326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9年
康南海文集 影印民國3年排印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初編第80 輯
第795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3年
康南海詩集 影印民國26年崔斯哲手寫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
第4輯第35、36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4年
官制議 影印民國29年排印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輯第
37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4年
康有為學術著作選 樓宇烈整理
論語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4年1月
孟子微、禮運注、中庸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年9月
康子內外篇(附實理公法全書、民功篇、弟子職集解、辯論類、南海先生與
朱一新論學書牘、函札四通) 北京 中華書局 1988年8月
長興學記、桂學答問、萬木草堂口說 北京 中華書局 1988年3月
春秋董氏學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年7月
諸天講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年7月
康有為全集第一集 姜義華、吳根樑編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康有為全集第二集 姜義華、吳根樑編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4

康有為全集第三集 姜義華編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2月
新學偽經考 點校本 北京 中華書局 1988年3月3刷
新學偽經考 朱維錚、廖梅編校 北京 三聯書店 1998年6月
孔子改制考 點校本 北京 中華書局 1988年3月2刷
大同書 臺北 帕米爾書店 1989年10月
康有為大同論二種 朱維錚編校 北京 三聯書店 1998年6月
萬木草堂遺稿、遺稿外編(上、下) 蔣貴麟編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78年
4月
康南海先生遊記彙編 蔣貴麟編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79年1月
康南海先生未刊遺稿(詩經說義、大戴禮記補注) 蔣貴麟編 臺北 文史哲
出版社 1979年10月
萬木草堂詩集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7月
康有為政論集 湯志鈞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6月
經部
周易正義 唐.孔穎達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撰 影印古經解彙函本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76年
9月
易傳 宋.程頤撰 臺北 世界書局 1979年
周易本義 宋.朱熹撰 臺北 世界書局 1979年
周易集解纂疏 清.李道平撰 潘雨延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4年3月
周易古經今注 高亨撰 香港 中華書局 1985年9月重印
周易古經通說 高亨撰 香港 中華書局 1986年6月重印
周易雜論 高亨撰 濟南 齊魯書社 1988年7月4刷
先秦漢魏易例述評 屈萬里先生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1年10月3版
易學哲學史(上) 朱伯崑撰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年11月
尚書正義 唐.孔穎達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

尚書大傳輯校 清.陳壽祺撰 叢書集成新編 第106冊 臺北 新文豐出版
公司 1985年1月
尚書大傳補注 清.王闓運撰 尚書類聚初集 第8冊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
司 1984年10月
尚書釋義 屈萬里先生撰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80年8月
尚書綜述 蔣善國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3月
尚書學史 劉起釪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89年6月
毛詩正義 唐.孔穎達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

詩集傳 宋.朱熹撰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71年10月臺4版
詩經通論 清.姚際恆撰 臺北 廣文書局 1993年10月
讀風偶識 清.崔述撰 臺北 學海出版社 出版年月不詳
詩經原始 清.方玉潤撰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1年2月
詩三家義集疏 清.王先謙撰 吳格點校 臺北 明文書局 1988年10月
詩經今注 高亨撰 臺北 里仁書局 1981年10月
詩經釋義 屈萬里先生撰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80年9月
詩經名著評介 趙制陽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3年10月
詩經名著評介第二集 趙制陽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3年7月
詩經研究論集(二) 林師慶彰編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7年9月
詩經研究史概要 夏傳才撰 臺北 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3年7月
周禮注疏 唐.賈公彥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

周禮正義 清.孫詒讓撰 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年12

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 徐復觀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0年5月
周禮研究 侯家駒撰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76年月
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 金春峰撰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3年11月
儀禮注疏 唐.賈公彥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

禮記正義 唐.孔穎達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

禮記集解 清.孫希旦撰 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89年2

禮記訓纂 清.朱彬撰 饒欽農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9月
王制著成之時代及其制度與周禮之異同 陳瑞庚撰 臺北 嘉新文泥公司文化
基金會研究論文第203種 1972年5月
大戴禮記解詁 清.王聘珍撰 王文錦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83年3月
白虎通義疏證 清.陳立撰 吳則虞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4年8月
禮學新探 高明先生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1年9月臺3版
三禮通論 錢玄撰 南京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10月
左傳正義 唐.孔穎達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

春秋釋例 晉.杜預撰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70年3月
左氏春秋考證 清.劉逢祿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2冊 臺北 藝文
印書館 1986年9月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撰 臺北 源流出版社 1982年4月再版
春秋左傳讀 章太炎撰 章太炎全集(二)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2年7月
春秋左傳讀敘錄 章太炎撰 同上
讀左札記 劉師培撰 劉申叔先生遺書(一) 影印民國23年寧武南氏校本 臺
北 華世出版社 1975年4月
春秋左氏傳答問 劉師培撰 同上
春秋左氏傳古例詮微 劉師培撰 同上
春秋左氏傳傳例解略 劉師培撰 同上
春秋左氏傳傳注例略 劉師培撰 同上
春秋左氏傳例略 劉師培撰 同上
杜預及其春秋左氏學 葉政欣撰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89年10月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 程元敏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1年8月
春秋左傳學史稿 沈玉成、劉寧撰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
公羊傳注疏 唐.徐彥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

春秋繁露注 清.凌曙撰 影印續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春秋繁露義證 清.蘇輿撰 鍾哲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年12月
春秋公羊傳解詁 漢.何休撰 四部備要本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80年1
月臺3版
春秋屬辭 元.趙汸撰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公司 出版年月不詳
春秋正辭 清.莊存與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書
館 1986年9月
春秋舉例 清.莊存與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書
館 1986年9月
春秋要旨 清.莊存與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書
館 1986年9月
春秋公羊通義 清.孔廣森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2冊 臺北 藝文
印書館 1986年9月
春秋公羊何氏釋例 清.劉逢祿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2冊 臺北 藝
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 清.劉逢祿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2冊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公羊禮說 清.凌曙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2冊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公羊禮疏 清.凌曙撰 影印續經解春秋類彙編第4冊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公羊問答 清.凌曙撰 影印續經解春秋類彙編第4冊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公羊逸禮考徵 清.陳奐撰 影印續經解春秋類彙編第4冊 臺北 藝文印書
館 1986年9月
公羊義疏 清.陳立撰 四部備要本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82年10月臺2

春秋公羊傳異文釋 清.李富孫撰 影印續經解春秋類彙編第4冊 臺北 藝
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公羊家哲學 陳柱撰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80年11月臺2版
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 阮芝生撰 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春秋公羊傳要義 李新霖撰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89年5月
公羊學引論─儒家的政治智慧與歷史信仰 蔣慶撰 瀋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5年6月
公羊傳漫談 翁銀陶撰 臺北 頂淵文化公司 1997年3月
清代公羊學 陳其泰撰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7年4月
清末的公羊思想 孫春在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10月
穀梁傳注疏 唐.楊士勛撰 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5年
12月
穀梁大義述 清.柳興恩撰 影印續經解春秋類彙編第3冊 臺北 藝文印書
館 1986年9月
春秋穀梁經傳補注 清.鍾文烝撰 駢宇騫、郝淑慧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7月
穀梁真偽考 張西堂撰 臺北 明文書局 1994年4月
箴膏肓評 清.劉逢祿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2冊 臺北 藝文印書
館 1986年9月
穀梁廢疾申何 清.劉逢祿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2冊 臺北 藝文
印書館 1986年9月
學春秋隨筆 清.萬斯大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
書館 1986年9月
春秋說 清.惠士奇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春秋大事表 清.顧棟高撰 吳樹平、李解民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3年
6月
春秋異文箋 清.趙坦撰 影印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書
館 1986年9月
春秋異文考 陳新雄撰 臺北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26種
1964年11月
春秋三傳傳禮異同考要 李崇遠撰 臺北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
第106種 1969年8月
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 顧頡剛講授 劉起釪筆記 香港 中華書局
1988年6月
春秋要領 程發軔撰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89年4月
春秋人譜 程發軔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0年12月
春秋辨例 戴君仁撰 臺北 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1978年12月
春秋三傳論文集 戴君仁等撰 臺北 黎明文化公司 1981年1月
國語左傳論集 張以仁撰 臺北 東昇出版公司 1980年9月
論語正義 清.劉寶楠撰 高流水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年3月
論語述何 清.劉逢祿撰 影印皇清經解四書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書
館 1986年6月
論語說義 清.宋翔鳳撰 影印續經解四書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6年6月
論語集釋 程樹德撰 程俊英、蔣見元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年8月
孟子正義 清.焦循撰 沈文倬點校 1996年2月3刷
孟子字義疏證 清.戴震撰 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六) 合肥 黃山書社 1995
年10月
四書章句集注 宋.朱熹撰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94年11月
緯書集成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編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年12月
讖諱論略 鍾肇鵬撰 臺北 洪葉文化公司 1994年9月
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 冷德熙撰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6年5月
五經異義疏證 清.陳壽祺撰 影印皇清經解諸經總義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
文印書館 1986年9月
九經古義 清.惠棟撰 影印皇清經解諸經總義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
書館 1986年9月
經義雜記 清.臧琳撰 影印皇清經解諸經總義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
書館 1986年9月
經義述聞 清.王引之撰 影印皇清經解諸經總義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
印書館 1986年9月
癸巳存稿 清.俞正燮撰 影印續經解諸經總義類彙編第1冊 臺北 藝文印
書館 1986年9月
句溪雜著 清.陳立撰 影印同治3年刻本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諸經總義第171
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月
經義考 清.朱彞尊撰 四部備要本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79年2月臺3

國朝漢學師承記(附國朝經師經義目錄、國朝宋學淵源記) 清.江藩撰 鍾
哲整理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12月2刷
章句論 呂思勉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7年3月
讀經示要 熊十力撰 臺北 廣文書局 1989年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錢穆撰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78年7月臺2版
經今古文字考 金德建撰 濟南 齊魯書社 198610年月
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 黃彰健撰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
十九 1982年11月
今古文經學新論 王葆玹撰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年11月
西漢經學源流 王葆玹撰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4年6月
西漢經學與政治 湯志鈞、華友根、承載、錢杭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12月
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 簡博賢先生撰 臺北 三民書局 1986年2月
今存南北朝經學遺籍考 簡博賢先生撰 臺北 黎明文化公司 1975年2月
宋代經學之研究 汪惠敏撰 臺北 師大書苑 1989年4月
明代經學研究論集 林師慶彰撰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5月
清初的群經辨偽學 林師慶彰撰 臺北 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近代經學與政治 湯志鈞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89年8月
經學、政治和宗教─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究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m)撰 趙剛譯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
史部
史記三家注 漢.司馬遷撰 宋.裴駰等注 臺北 鼎文書局 1978年11月
漢書注 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臺北 鼎文書局 1978年11月
後漢書注 晉.范曄撰 唐.李賢注 臺北 鼎文書局 1978年11月
清史稿 趙爾巽等撰 點校本 臺北 鼎文書局 1981年
先秦史 呂思勉撰 臺北 臺灣開明書店 1961年3月
西周史 楊寬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9年4月
春秋史 童書業撰 臺北 臺灣開明書店 1967年9月
戰國史 楊寬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年10月
秦漢史 錢穆撰 香港 大中國印刷廠 1966年4月再版
劍橋中國秦漢史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魯惟一(Michael Loewe) 編 楊
品泉等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年2月
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 楊向奎撰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年11月
考信錄 清.崔述撰 崔東壁遺書本 臺北 世界書局 1960年
西漢禮學新論 華友根撰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8年2月
清代通史 蕭一山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4月修訂本臺6版
清代史 孟森撰 臺北 正中書局 1984年11月臺8版
劍橋中國史.晚清篇1800─1911(上) John K. Fairbank編 張玉法主譯 臺
北 南天書局 1987年9月
劍橋中國史.晚清篇1800─1911(下) John K. Fairbank、劉廣京編 張玉法
主譯 臺北 南天書局 1987年9月
近代中國史綱 郭廷以撰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9年3版
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 張壽安撰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專刊(72) 1994年5月
洋務運動史 夏東元撰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8月2刷
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 呂實強撰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專刊(16) 1985年2月3版
清季湖南的新政運動(1895─1898) 林能士撰 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湖湘文化與湖南維新運動 丁平一撰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8月
外人與戊戌變法 王樹槐撰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2)1980
年6月再版
康有為與戊戌變法 湯志鈞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84年10月
戊戌變法史論叢 湯志鈞撰 臺北 谷風出版社 1986年10月
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 熊月之撰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4月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黃仁宇撰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91年11月
二十二史劄記 清.趙翼撰 杜維運考證 臺北 華世出版社 1977年9月
讀史札記 呂思勉撰 臺北 木鐸出版社 1983年9月
資治通鑑注 宋.司馬光撰 宋.胡三省注 臺北 世界書局 1980年10月9

左傳紀事本末 清.高士奇撰 楊伯峻點校 臺北 里仁書局 1980年3月
國語注 吳.韋昭撰 臺北 九思出版社 1978年11月
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 臺北 里仁書局 1990年9月
魯國史 郭克煜、梁方健、陳東、楊朝明撰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年12

孔門弟子志行考述 蔡仁厚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10月
廖平評傳 黃開國撰 南昌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3年8月
康有為評傳 沈雲龍撰 臺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年7月
追憶康有為 夏曉虹編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7年1月
康有為思想研究 蕭公權撰 汪榮祖譯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8年5月new window
康有為大傳 馬洪林撰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8年7月
康有為傳 湯志鈞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年12月
日本國志 清.黃遵憲撰 影印光緒24年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本 沈雲龍主編
中國近代史料叢刊續編第10輯第96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4年
清朝續文獻通考 清.劉錦藻撰 臺北 新興書局 1965年10月
四庫全書總目 清.紀昀等撰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9年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整理 北京 中華書
局 1993年7月
清人文集別錄 張舜徽撰 臺北 明文書局 1982年2月
偽書通考 張心澂撰 臺北 鼎文書局 1973年10月
先秦文史資料考辨 屈萬里先生撰 屈萬里全集第4冊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3年2月
沈寐叟年譜 王蘧常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2年5月
皮鹿門年譜 皮名振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1年12月
廖季平年譜 廖幼平編 成都 巴蜀書社 1985年6月
民國康長素先生有為梁任公先生啟超師生合譜 楊克己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
書館 1982年10月
康有為先生年譜 吳天任撰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4年11月
文芸閣先生年譜 錢仲聯撰 趙鐵寒編文芸閣先生全集(一) 沈雲龍主編近
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4輯第131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5年
太炎先生自定年譜 章太炎撰 章氏叢書 臺北 世界書局 1982年4月再版
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丁文江撰 臺北 世界書局 1959年
顧頡剛年譜 顧潮撰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3年3月
史通通釋 唐.劉知幾撰 清.浦起龍釋 點校本 臺北 里仁書局 1980年
9月
文史通義校注 清.章學誠撰 葉瑛校注 臺北 仰哲出版社 出版年月不詳
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 逯耀東撰 臺北 時報出版公司 1979年11月
史學與史學方法 許冠三撰 臺北 萬年青書店 出版年月不詳
歷史學與社會科學 康樂、黃進興主編 臺北 華世出版社 1981年12月
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 卡爾.巴伯(Karl Popper)撰 李豐斌譯 臺北 聯經
出版公司 1984年5月
歷史的理念 柯靈烏(R.C.Collingwood)撰 陳明福譯 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
1987年10月
在中國發現歷史 柯文(Paul A. Cohen)撰 林同奇譯 臺北 稻香出版社
1991年8月
中國經學史 馬宗霍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9月臺6版
中國經學史 本田成之撰 臺北 廣文書局 1979年5月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徐復觀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2年5月
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 李師威熊撰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12月
經學史 諸橋轍次、安井小太郎、小柳司氣太、中山久四郎撰 林師慶彰、連
清吉譯 臺北 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6年10月
經學史論集 湯志鈞撰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95年6月
兩漢經學史 章權才撰 臺北 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5年5月
魏晉南北朝隋唐經學史 章權才撰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6年8月
宋明經學史 章權才撰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
中國近代經學史 田漢雲撰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6年12月
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版) 朱維錚編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7月2版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林師慶彰編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3年3月
漢代學術史略 顧頡剛撰 臺北 天山出版社 1985年6月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顧頡剛撰 臺北 里仁書局 1995年2月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m)撰 趙剛譯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7年3月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 梁啟超撰 徐少知、李鳳珠、黃昱
凌、鄭慧卿點校 臺北 里仁書局 1995年2月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1月臺7版
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撰 坊間本
清代思想史 陸寶千撰 臺北 廣文書局 1983年9月3版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撰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76年9月
清儒學記 張舜徽撰 濟南 齊魯書社 1991年11月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 錢穆撰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0年4月再版
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 侯外廬撰 坊間本
近代中國的變局 郭廷以撰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90年8月2刷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王爾敏撰 臺北 華世出版社 1982年1月3刷
近代思想史散論 龔師鵬程撰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1年11月
被解釋的傳統─近代思想史新論 陳少明、單世聯、張永義撰 廣州 中山大
學出版社 1995年5月
近代中國人物思想論─晚清思想 張灝等撰 周陽山、楊肅獻編 臺北 時報
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11月4 刷
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 朱維錚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2

晚清政治思想研究 小野川秀美撰 林明德、黃福慶譯 臺北 時報文化出版
公司 1982年5月
晚清政治思想史論 王爾敏撰 臺北 華世出版社 1976年4月2版
晚清五十年經濟思想史 趙豐田撰 臺北 華世出版社 1975年12月
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 史華茲(Benjamin Schwartg)撰 葉鳳美譯 南京 江
蘇古籍出版社 1996年4月
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對傳統儒學的衝擊 王汎森撰 臺北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5月
古史辨 顧頡剛等編 臺北 明倫出版社 1970年1月重印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 顧頡剛撰 臺北 洪葉文化公司 1994年10月
顧頡剛讀書筆記 顧洪編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90年1月
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 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撰 梅寅生譯 臺北 華
世出版社 1984年1月
顧頡剛先生學述 劉起釪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86年5月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 王汎森撰 臺北 允晨文化公司
1987年4月
疑古思想與中國現代史學的發展 彭明輝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1年
9月
顧頡剛的疑古史學 陳志明撰 臺北 商鼎文化出版社 1993年1月
子部
墨子閒詁 清.孫詒讓撰 臺北 河洛圖書出版社 出版年月不詳
莊子集釋 清.郭慶藩撰 臺北 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3月
荀子集解 清.王先謙撰 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10
月4刷
荀子新注 臺北 里仁書局 1983年11月
韓非子集釋 陳奇猷撰 臺北 華正書局 1977年4月
呂氏春秋校釋 陳奇猷撰 臺北 華正書局 1985年8月
新語校注 王利器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2月2刷
賈誼集校注 王洲明、徐超撰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11月
淮南子集釋 何寧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10月
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 黃暉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10月3刷
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 陳榮捷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3年12月
日知錄集釋 清.顧炎武撰 清.黃汝成集釋 臺北 世界書局 1981年4月
6版
觀堂集林 王國維撰 趙萬里編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本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
館 1979年5月
清儒學案新編(第四卷) 楊向奎撰 濟南 齊魯書社 1994年3月
漢學商兌 清.方東樹撰 影印道光6年浙江書局刊本 臺北 廣文書局 1977
年7月再版
校邠廬抗議 清.馮桂芬撰 影印光緒23年刻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
刊初編第62輯第612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1年
東塾讀書記 清.陳澧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年6月臺2版
漢儒通義 清.陳澧撰 東塾叢書 影印光緒廣東刻本 臺北 華文書局 1970
年6月
勸學篇 清.張之洞撰 張之洞全集本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籌洋芻議 清.薛福成撰 庸盦全集 影印光緒24年刊本 臺北 華文書局
1971年
盛世危言增訂新編 清.鄭觀應撰 影印光緒26年重印本 臺北 臺灣學生書
局 1965年11月
翼教叢編 清.蘇輿編 影印光緒24年刊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初
編第65輯第647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6年
覺迷要錄 清.葉德輝撰 影印光緒31年刊本 臺北 臺聯國風出版社 1970
年12月
現代儒學論 余英時撰 臺北 八方文化公司 1996年9月
思想與人物 林毓生撰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3年8月
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義學 張汝倫撰 臺北 谷風出版社 1988年5月
文化符號學 龔師鵬程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2年8月
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架構 莊錫昌、孫志民撰 臺北 淑馨出版社 1998年11
月3刷
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 歐因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撰 劉述先譯 臺
北 文星書店 1959年11月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撰 洪漢鼎譯 臺北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93年10月
論傳統 愛德華.希爾斯(Edward Shils)撰 傅鏗、呂樂譯 臺北 桂冠圖書
公司 1992年5月
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 中村元撰 林太、馬小鶴譯 臺北 淑韾出版社 1999
年2月
中國佛教發展史論 楊惠南撰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3年6月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爾幹(Emile Durkheim)撰 芮傳明、趙學元譯 臺
北 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8月再版
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 韋伯(Max Weber)撰 簡惠美譯 臺北 遠流出
版公司 1989年1月
宗教社會學 韋伯撰(Max Weber) 劉援、王予文譯 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
1997年11月
信仰的動力 保羅.田力克(Paul Tillich)撰 魯燕萍譯 臺北 桂冠圖書公
司 1994年8月
集部
南雷文定 明.黃宗羲撰 梨洲遺著彙刊本 出版項不詳
東原文集 清.戴震撰 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六) 合肥 黃山書社 1995
年10月
潛研堂文集 清.錢大昕撰 嘉定錢大昕全集第9冊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7年12月
問字堂集/岱南閣集合刊 清.孫星衍撰 駢宇騫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
年7月
校禮堂文集 清.淩廷堪撰 王文錦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2月
雕菰集 清.焦循撰 臺北 鼎文書局 1977年9月
揅經室集 清.阮元撰 國學基本叢書本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7年3

劉禮部集 清.劉逢祿撰 道光10年思誤齋刊本 臺北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
圖書館藏
樸學齋文錄 清.宋翔鳳撰 影印浮谿精舍叢書本 臺北 聖環圖書公司 1998
年5月
龔定盦全集 清.龔自珍撰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75年3月
魏源集 清.魏源撰 點校本 臺北 鼎文書局 1978年11月
朱九江集 清.朱次琦撰 影印光緒23年刊本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3
年12月
弢園文新編 清.王韜撰 朱維錚、李天綱編校 北京 三聯書店 1998年6

虛受堂文集 清.王先謙撰 影印光緒26年刊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
刊初編第69輯第681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6年
虛受堂書札 清.王先謙撰 影印光緒33年刊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
刊初編第69輯第683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6年
佩弦齋文存 清.朱一新撰 拙盦叢稿 影印光緒22年刊本 沈雲龍主編近代
中國史料叢初編第28輯第272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6年
陳熾集 清.陳熾撰 趙樹貴、曾麗雅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4月
讀書札記 清.文廷式撰 趙鐵寒編文芸閣先生全集(三) 沈雲龍主編近代
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4輯第133冊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5年
譚嗣同全集(增訂本) 清.譚嗣同撰 蔡尚思、方行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
年6月3刷
太炎文錄初編 章太炎撰 章太炎全集(四)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9月
太炎文錄續編 章太炎撰 章太炎全集(五)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2月
章太炎政論選集 湯志鈞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年11月
章太炎選集(注釋本) 朱維錚、姜義華編注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9月
飲冰室文集 梁啟超撰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83年12月臺3版
左盦集 劉師培撰 劉申叔先生遺書(三) 影印民國23年南武寧氏校本 臺
北 華世出版社 1975年4月
左盦外集 劉師培撰 同上
樂府詩集 宋.郭茂倩編 臺北 里仁書局 1984年9月
大俠 龔師鵬程撰 臺北 錦冠出版社 1987年10月
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 陳平原撰 臺北 麥田出版社 1997年
12月
文學散步 龔師鵬程撰 臺北 漢光文化公司 1985年9月
文學與美學 龔師鵬程撰 臺北 業強出版社 1986年4月
文化、文學與美學 龔師鵬程撰 臺北 時報文化公司 1988年2月
飲食男女生活美學 龔師鵬程撰 臺北 立緒文化公司 1998年9月
文學理論 韋勒克(Wellk)、華倫(Rene)撰 梁伯傑譯 臺北 大林出版社 出
版年月不詳
中國文學理論 劉若愚撰 杜國清譯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5年8月
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 艾布拉姆斯(M.H.Abrams)撰 酈稚牛、
張照進、童慶生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9年12月
學位論文
皮錫瑞經學史觀及其經學問題探討 許英才撰 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2年6月
皮錫瑞易學述論 高志成撰 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4年6月
皮錫瑞詩經通論研究 胡靜君撰 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廖平經學思想研究 陳文豪撰 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2年6月
康有為經學述評 丁亞傑撰 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2年5月
康有為公羊思想研究 王妙如撰 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單篇論文
論皮錫瑞之經學 王韶生撰 崇基學報1期 1961年7月
井研廖季平師與近代今文學 蒙文通撰 廖幼平編 廖季平年譜 成都 巴蜀
書社 1985年6月
廖季平先生與清代漢學 蒙文通撰 廖幼平編 廖季平年譜
井研廖師與漢代今古文學 蒙文通撰 廖幼平編 廖季平年譜
廖季平哲學思想與經學的終結 鍾肇鵬撰 社會科學研究 1983年5期
廖康羊城之會與康有為經學思想的轉變 黃開國撰 社會科學研究 1986年4

廖平經學第一變的思想準備 黃開國撰 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 年3期
廖季平經學第三變變因芻議 舒大剛撰 社會科學研究 1984年4期
廖季平經學第四變及其哲學思想 鄭萬耕、張奇偉撰 社會科學研究 1986年
1期
廖平經學六變時間考略 黃開國撰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7年1

廖平經學述評 黃開國撰 社會科學輯刊 1990年2期
廖平與經學的終結 黃開國撰 哲學研究 1987年10期
廖平經學六變的變因 黃開國撰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9年2期
清代學術三大發明之一─廖平的平分今古之論 黃開國撰 南京大學學報(哲
學人文社會科學) 1992年4期
廖平經學六變的發展邏輯 黃開國撰 四川大學學報 1992年2期
晚清經今文學及其代表康有為之思想 吳康撰 孔孟學報 11、12期 1966
年4、9月
今文學家康有為之孔子改制學說提要 吳康撰 經學研究論集 臺北 黎明
文化公司 1981年1月
康有為與今文經學 楊向奎撰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3年1期
康有為和今文經學 湯志鈞撰 經學史論集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95年6月
康有為與章太炎 周予同撰 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3年11月
康有為的「孔子改制」新議 遲雲飛撰 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88年
3期
重評新學偽經考 朱維錚撰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2年2期
孔子改制考和知聖篇的比較 黃開國撰 孔子研究 1992年3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