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社會秩序維護法立法政策之研究
作者:林信睿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警察政策研究所
指導教授:蕭全政、洪文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社會秩序維護法政經變遷憲法解釋人權Social Order Maintenance Act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human rights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首先從社會秩序維護法的內容、性質、本質,界定本法在整個法體系與警察法規的架構定位與重要性,以凸顯本研究之重要性與價值。在研究的面向方面,首先從建國以來政治經濟變遷的趨勢,對違警罰法與本法立法之影響,據以釐清本法未來應修正的方向;第二面向,從比較法學的角度探究日本、德國與中國大陸相關法制的發展與內涵,透過比較法學的面向瞭解各國相關法制的優點與缺點,並與我國社會秩序維護法作一比較,希望能藉他山之石以攻錯,期能藉助先進民主國家相關法制的優點作為我國未來修法之參考;第三面向,以我國近20年來人權法治的發展,並參考大法官會議及學界、警界對本法的批評,探討目前本法的缺失及改進之道;並以實務機關的觀點,找出目前警察機關與基層警察人員怠於執行本法,導致取締違序案件逐年下降的原因,並提出改進之建議。
綜上論述,得出社秩應修正之方向與內容,並據以草擬出一部全新的「違反社會秩序處罰法草案」,提供權責機關未來修法之參考。
This thesis defines the posi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Order Maintenance Act in the entire law system and police-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based on its contents, nature, and essenc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amendment to Social Order Maintenance Act, the first asp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impact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Act Governing the Punishment of Police Offences and the legislation of Social Order Maintenance Act.
The second aspect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notation of related legal systems in Japan, Germany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erms of comparative law to underst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related legal systems in these countries. By comparing the above findings with Social Order Maintenance Act in Taiwan, the advantages of related legal systems in progressive and democratic countries can be the reference of Taiwan’s legal amendment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rule of law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s well as criticisms from the Justice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academic communities, and the police, the third aspect discusses the disadvantages of Social Order Maintenance Act and ways to improve i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lice organizations, the researcher uncovers the reasons why police organizations and frontline police officers enforce the Act passively, which causes the number of the Act-related cases to drop gradually year by year,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comes up with the direc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amendment to Social Order Maintenance Act, and draws up a brand new“Draft Law on Act Governing the Punishment of Disturbing Social Order”for future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
一、專書
王志和(1996),警察行政,桃園:中央警察大學,1996年5月再版。
朱雲漢、黃德福(1989),建立臺灣政治經濟新秩序,臺北,國策中心。
余英時(1997),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2版),臺北時報文化。
沈福俊(2006),大陸行政訴訟制度-沿革、現狀與展望,兩岸四地法律發展(上冊)。
李震山翻譯(1995),德國警察與秩序法原理,登文書局。
李震山(1995),德國警察與秩序法原理(二版),登文書局。
李震山(1996),德國警察制度,中央警察大學印行。
李震山(1998),警察任務法,4 版,高雄登文。
李震山(1999),警察職務執行法草案之研究,警政署委託研究案。
李震山(2002),警察法論-任務篇,正典出版文化。
李震山(2005),個人資料保護與警察資料蒐集權之研究 - 以警察職權行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震山(2006),行政法導論,三民書局。
李震山(2007),警察行政法論-自由與秩序之折衝,元照出版社。
李震山(2008),行政罰法之適用範圍,收錄於廖義男,行政罰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惠宗(2000),行政罰法之理論與案例,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惠宗(2005),行政罰法之理論與案例,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惠宗(2006),憲法要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建良(1998),行政執行,收於翁岳生編「行政法1998 下冊」。
李鴻禧(1986),憲法與人權(3 版),自版。
李翔甫(2008),警察法規,新學林。
李翔甫(2008),圖解知識六法-警察法規,新學林。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元照出版公司。
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書局。
吳庚(200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
吳庚(2008),行政法之論與實用,三民書局。
孟維德(2005),警察與犯罪控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孟維德(2007),犯罪分析與安全治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山田(1982),社會問題與法治現況-「訂立秩序罰法以取代違警罰法」,作者自印。
林山田(1987),「論制裁法之體系」,載於氏著「刑事法論叢(一)」。
林山田(2000),談法論政(二),臺北:元照,增訂2 版。
林山田(2006a),刑法通則(上冊),作者自印。
林山田(2006b),刑法通則(下冊),作者自印。
林錫堯(2006),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林紀東(1964),行政法論文集,著者自印。
林明鏘(2011),警察法學研究,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東茂(2000),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2 版),臺北:五南。
林東茂(2002),刑事政策與自由主義,收錄於: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刑事法學的理想與探索(四),學林文化。
法治斌(1999),「試讀一事不二罰」,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編「臺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救濟.行政處罰.地方立法」。
邱榮舉(2010),臺灣大學發展客家學術計畫-客家研究基礎建置、人才匯集及學術化,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計畫研究成果報告書。
胡佛(199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臺北:三民書局。
洪家殷(1998),「行政秩序罰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文玲(1998),行政調查與法之制約,臺北:學林。
洪文玲、鄭善印、蔡震榮(2005),警察法規: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洪文玲(2006),行政罰裁處程序之研究,收錄於「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
洪文玲,行政爭訟與案例,2011年行政爭訟與案例講義,未出版。
許宗力(1999),憲法與法治行政,臺北:元照。
許文義(1992),警察職務協助法論,高雄登文。
許福生(2007),刑事政策學,中央警察大學印行。
許介鱗、李文志、蕭全政(1991),臺灣的亞太戰略,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黃榮堅(2003),基礎刑法學(下),初版一刷,元照出版社。
黃榮堅(2003),從醫療疏失論過失概念,收錄於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一版),學林出版社。
陳敏(2007),行政法總論,五版,新學林出版有限公司。
陳新民(1997),行政法學總論(修訂8 版),作者自印。
陳正根(2010),環保秩序法上責任人之基礎與責任界限,收於氏著,警察與秩序法研究(一),五南。
陳鴻瑜(1995),政治發展理論,桂冠圖書公司。
陳孔立主編(1996),《臺灣歷史綱要》,臺北:人間。
陳樸生(1981),實用刑法,三民書局。
陳慈陽(2008),行政罰法行為數認定問題之研究,收錄於廖義男主編之行政罰法。
陳文俊譯(1983),極權與威權政體,臺北,幼獅。
張劍寒(1979),行政制裁制度,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潤書(1993),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城仲模(1980),奧國行政罰制度析論,收錄於「行政法之基礎理論」,臺北:三民書局。
城仲模(1991),行政法之基礎理論,臺北:三民書局,增訂初版。
曾吉豐(1995),社會秩序維護法體用,高雄市/登文書局。
曾和俊文(1999)「行政調查」法教室226號。
章光明(2001),警察與政治。收錄於警察學總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曹俊漢(2003),行政現代化的迷失-全球化臺灣行政發展的挑戰,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楊仁壽(2009),法學方法論(二版),臺北:三民書局。
楊建順譯(1999),鹽野宏,行政法,法律出版社。
楊孝明譯(1994),以撤柏林對話錄思想的瀚海,Isaiah Berlim & Ramin Jahanbegloo 合著,臺北正中。
葛克昌(2008),行政罰之裁處程序,元照出版公司。
蔡震榮(2004),警察職權行使法概論,元照。
蔡震榮、劉嘉發(2009)等著,警察法總論,一品文化。
蔡震榮、鄭善印(2006),行政罰法逐條釋義,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賴恆盈譯(1998),逐條解說日本行政程序法,法務部印行。
劉士文/申智軍(1995),治安處罰新論,延邊大學出版社。
劉宗德(1998),行政法基本原理,臺北:學林。
劉進慶(2001),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劉士文/申智軍(1995),治安處罰新論,延邊大學出版社。
梁添盛(1992),警察法專題研究(二),作者自版。
梁添盛(2000),警察權限法(2 版1 刷),作者自版。
梁添盛(2008),行政法講義,作者自版。
梁添盛(2009),警察法專題研究三版(二),作者自版。
梁添盛(2009),警察權限法之研究,作者自印。
熊琦(2009),德國刑法問題研究,元照出版公司。
趙永茂(2002),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務,翰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趙建民(1994),威權政治。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趙守博(1986),法治與革新(3版),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翁岳生(1998),行政法(上)(下),臺北翰蘆,初版。
鄭梓(1992),試探戰後初期國府之治臺策略,錄自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自立。
廖義男(2007),行政罰法,臺北元照。
韓忠謨(1974),法學緒論,臺北市,作者自印。
蘇俊雄(1995),刑法總論1刑法之基礎理論、架構及適用原則。
酆裕坤(1976),各國警察制度通論,正中書局。
薛化元編(1990),《臺灣歷史年表  終戰篇 I,(1945-1965)》。
蕭全政(1990),國民主義,臺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臺灣地區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蕭全政(1995),臺灣新思維:國民主義,臺北:時英出版社。
蕭文生(2008),國家法(Ⅰ)國家組織篇,元照。
繆世淮(1992),公安行政管理與行政覆議訴訟,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二、期刊
王浦傑(1983),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對「社會秩序維護法」草案的幾點商榷,中國論壇,社會評論,16卷4期。
王欽源、傅美惠(2011),以社會復歸觀點反思前科紀錄限制基本權之妥適性-從釋字第五八四號解釋談起。刊登警大法學論集第二十期,頁89-125。
王泰升(2007),清末及民國時代中國與西式法院的初次接觸-以法院制度及其設置為中,刊登中研院法學期刊第一期。
朱金池(2004),公民參與警政治安之研究,發表於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民力與治安」學術研討會。
朱武獻(1988),社會秩序維護法草案評議,中華日報。
江慶興(1998),破窗理論與犯罪偵防-以美國紐約市警察局為例,警學叢刊第29卷第3期。
匡思聖(2008),從政治發展觀點分析1949 年後臺灣政治發展,發表於第七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一文〈孫中山思想在臺灣政治發展中的實踐〉。
何子倫(2003),刑事犯與行政犯之區別初探,刊登於憲政(研)092-005號。
呂世倫主編(2000),現代西方法學流派(上、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李鴻禧(1981),談社會安寧秩序法的憲政意義-兼以日本輕犯罪法為借鏡,中國論壇第十三卷第四、五期。
李震山(1991),德國警察制度之檢討,中山大學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6卷第3期。
李震山(1995),德國聯邦與各邦警察權限之劃分,警學叢刊25卷4期。
李震山(1996),德國警察制度,中央警察大學印行。
李建良(2000),行政秩序罰與一事不二罰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58期。
李建良(2000),論行政強制之執行方法,政大法學評論,63期。
李建良(2006),「依法行政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 期。
李翔甫(2009),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昔與今-從人權保障觀點談起,警察法學,8 期。
李湧清(2000),<論當代民主社會中警察的角色與功能>,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0 卷第6 期。
沈福俊(2003),大陸行政訴訟制度-沿革、現狀與展望,2006年兩岸四地法律發展(上冊)。
吳耀宗(1993),「武器管制法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林山田(1979),〈訂立行政罰法以代違警罰法〉,刊登於《中國論壇》8卷8期。
林山田(1976),<論刑事不法與行政不法>,刑事法雜誌,第二十卷第二期。
林山田(1980),訂立行政罰法以取代違警罰法,憲政時代,第5卷第4期。
林山田(1989),行政刑法與行政犯的辯正,法令月刊,40 卷9 期。
林山田(1990),<論制裁法之體系>,刑事法雜誌,第三十卷第一期。
林山田(1990),使用刑罰或秩序罰之立法考量,刑事法雜誌第三十四卷第一期。
林山田(1997),<評可罰的違法性理論>,刑事法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六期。
林明鏘(2004),警察法上行政救濟-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及社會秩序維護法為中心,警察法學,3期。
林永謀(1986),略論兩罰規定,法令月刊,37卷12期。
林麗瑩(1990),論行政秩序罰之處罰種類,收錄於廖義男主持之行政不法行為制裁規定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之研究計畫,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執行之研究計畫。
林錫堯(2005),行政罰法上「一行為」概念初探,法學叢刋,第198期,頁1-8。
林鍚堯(1987),西德違反秩序罰法第130 條之研究,刑事法雜誌,31 卷3 期。
林騰鷂(1999),「德國行政處罰制度之研究」,東海法學研究第14期。
林信睿(2009),英國警察制度與借鏡,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40卷第1期。
法治斌(1999),「試讀一事不二罰」,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編「臺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救濟.行政處罰.地方立法」。
洪家般(1997),論一事不二罰原則在行政秩序罰上之適用,臺大法學論叢,26卷4期。
洪文玲(1999),中共治安管理處罰法制之研究,刊登中央警察大學舉辦之「中共政法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洪文玲(2001),中共拘留權之研究,發表於「中共公安與犯罪」學術研討會。
洪文玲(2005a),警察機關行政裁罰程序之研究,收錄於行政罰法對警察工作之影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印。
洪文玲(2005b),日本行政調查法制,收錄於中華警政研究學會會訊第三期。
洪文玲(2005c),警察機關行政裁罰程序之研究,收錄於行政罰法對警察工作之影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洪文玲(2006),警察機關行政裁罰程序之研究,收錄於中華警政研究學會會訊第四期。
洪文玲、林信介(2001),中共治安機關治安管理權限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8期。
洪文玲(2010),社會秩序維護法修法方向之探討,發表於中央警察大學「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法理與實務」學術研討會。
邱華君(1999),各國警察制度概論,中央警察大學印行。
胡致中(1991),「論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商榷――從拘留罰不能廢除說起」,司法周刊520 期。
若林正丈(1994),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出版社,頁58-80。
段重民(1993),社會秩序維護法施行兩年後之觀察與評析,政大法學評論,48期。
涂懷瑩(1991),行政罰與行政刑罰問題-由正在審議中的「社會秩序維護法」案的爭議說起,法律評論,57卷6期。
涂懷瑩(1966),綜合法學與政策導向法學,法律評論第32卷第十期。
張維容(2010),日本「搔擾型為規制法」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第10期。
黃啟賓、陳嘉佩、呂婉婷(2010),性工作者之現況與未來個案研究,警學叢刊,40卷6期。
陳新民(1987),論「行政罰」的適用原則,法令月刊,38卷2期。
陳新民(2003),試論行政罰法草案的立法問題,國家政策論壇。
陳新民(2007a),中國大陸行政罰制度之分析,刊登國政評論。
陳新民(2007b)一個新的立法方法─論「綜合立法」的制度問題,刊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英鈐(2001),從行政國家到立法國家評釋字第520號解釋,臺灣本土法學,2期。
陳明傳(1989),變遷社會中警察角色的調適,警政學報第15期(頁45-56)。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許恒達(2010),原因自由行為的刑事責任,臺大法學論叢,39 卷2 期。
陳文俊譯(1983),極權與威權政體,臺北,幼獅;Juan J Linz著,收錄於”格林斯坦”與”巴士比”合著之「總體政治理論」,政治科學大全,1977年。
許玉秀(2000),保證人地位的法理基礎,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
許宗力(1996),論法律保留原則,收錄於:法與國家權力,臺北:月旦。
許宗力(2001),迎接立法國的到來-評釋字第520 號解釋,「核四案大法官解釋」研討會,臺灣本土法學,20期。
許春金(2007),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
許文義(1990),從警察業務關係論職務協助之特性,警學叢刊,21 卷1 期。
許文義(1999a),從時代潮流變革探討當前警察法演進之趨勢,警學叢刊,30卷1期。
許文義(1999b),警察預防犯罪任務之分析與探討,警學叢刊第29卷第5期。
許介麟、李文志、蕭全政(1991),臺灣的亞太戰略,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許義寶(2003),論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罰鍰,法律評論,69 卷7-9 期。
黃惠婷(2011),從大法官會議釋字第669 號探討氣動式槍枝之適法性,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四十二卷第二期。
章光明(2002),我國警察組織司法環境變遷之研究-從一六六到五三五。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第2期。
章光明(2006),建構安全管理機制之研究。收錄於風險社會與安全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編印。
章光明(2006),「各國警察發展歷程之簡述」,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第6期。
章光明等6人(2009),各國警察非法行為救濟與調查制度之比較,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學報第46期。
曾英哲(2005),社會秩序維護法中有關罰鍰繳納、易科及其執行時效規定條文之體與用,警專學報,3卷6期。
曾兆延,李修安(2007),朱利安尼之警政措施爭議與啟示,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永明(2000),德國秩序違反罰法,未出版。
張嘉尹(2006),臺灣憲法變遷的憲法學考察。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3期。
董保誠(1995),德國行政檢查法制-以工商業為例並兼論我國工商業檢查,政大法學評論第53期。
梁添盛(1982),各國警察罰法制概述,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創刊。
梁添盛(1986),違警罰法論,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
梁添盛(1987),社會秩序維護法草案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警政學報第11期。
梁添盛(2004),重新釐定我國警察任務,中華警政研究學會第二期。
陶百川(1973),陶百川叮嚀文存第四冊-為人權法治呼號,作者自印。
虞舜(1991),略論社會秩序維護法,法令月刊,42 卷8 期。
傅美惠、王欽源(2010),社會秩序維護法立法、修法與政策評析,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社會秩序維護法論文集。
廖義男(1991),行政秩序罰法草案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委託臺灣大學。
廖福特(2006),條約、人權、憲改願景,《新世紀智庫論壇》,36期。
蔡秀卿翻譯(2007),橋克哉教授,2007年在東吳大學法律系公法研究中心第四屆公法研討會演講「日本行政法制度改革之方向-朝向行政權強化或司法權強化」。
蔡震榮、蘇立琮(2004),社會秩序維護法回歸行政罰法體系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第4期。
蔡震榮(2004),〈行政罰法草案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11期。
蔡庭榕、簡建章(2010),社會秩序維護法立法缺失及爭議問題之研究,發表於中央警察大學「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法理與實務」學術研討會。
劉文仕(1991),社會秩序維護法草案評議,立法院院聞。
劉淑範譯(1989),Franz-Ludwig Knemeyer 講,「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憲法(基本法)對於法治國家警察法之要求」,憲政時代14 卷4 期。
鄭健才(1979),沒收之研究,華岡法粹,11 期。
鄭善印(1999),色情行業管理法制之研究,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定委員會,臺灣社會問題研究研討會。
蘇俊雄(2001),論刑罰與行政刑罰及行政罰之範疇界限評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非字第八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73期。
蘇起(2004),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蕭全政(2007),從新政府運動看臺灣的政府再造與政府改造,登載於政府改造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中心。
蕭文生譯(1990),「關於職業自由(工作權)之判決」,西德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一),司法周刊雜誌社。
三、學位論文
王明倫(2000),戰後臺灣行政革新與政府再造之政治經濟分析(1945-2000),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洪文玲(1987),警察罰管轄權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中慧(2009),從戰後政經變遷論我國公共安全體系的發展。
楊芳苓(2007),行政罰與違警罰法之比較,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陳世寬(1986),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政策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通(1975),違警罰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張遠仁(2010),中日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比較,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劉印宮(1992),從基本人權之保障論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制裁與救濟,中央警察大學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立琮(2004),社會秩序維護法回歸行政罰法體系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文
一、專書
(一)英文
Brewer, John D., Adrian Guelke, Ian Hume, Edward Moxon-Browne, Rick Wilford. (1988), The Police, Public Order, and the State: Policing in Great Britain, Northern Ireland, the Irish Republic, the USA, Israel, South
Deakin, Thomas J.(1988), Police Professionalization :The renaissance of American Law Enforcement. Springfield Illinois: Charles c.Thomas Publisher.
Denhardt, Janet V. and Robert B. Denhardt, (2003),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Steering,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Jong S.Jun (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MacMillan.
Kelling, G.L. and Watson, E. M. (1992), Creativity With Accountability. In Hoover, L. T. (1992).(ed). Police Management: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C. : Police Executive Reasearch Forum.
Klockars, Carl B.(1983), Thinking about Police Comtemporary Readings. N. Y.McGraw-Hill Book Co.
Lelling, G.L.,& coles, C.M.(1996). Fixing broken windows:Restoring order and reducing crime in our community.New York:NY:Touchstone.
Lipson, L. (1997), The Great Issuses of Politics, 10th end., N.J., Prentice-Hall.
Pike, Michael S.(1985), The Principle Of Police .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Runciman, W. G., ed. 1978 Max Weber: 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amuel Walker.(2006), Sense and Nonsense about Drugs: A Policy Guide, Sixth Edition, Thomson Wadsworth.
Thomas J. Deakin,(1988), Police Professionalism: The Renaissdnce of American Law Enforcement. Springfield,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
Tom R. Tyler(1990), Why People Obey the Law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ilhem Gallas(1968), Beitrag zur Vergrechenslehre, .
(二)日文
大橋洋一(1999),対話型行政法學の創造,洪文堂。
大橋洋一(2001),行政法,有斐閣。
田村正博(2001),警察行政法解說,東京法令出版。
田村正博(2003),重要文解說警察法,東京法令出版。
田中利幸(1984),「行政と刑事制裁」雄川一郎他編「現代行政法體系2」,有斐閣。
佐藤幸治(1995),憲法,(第三版),青林書院。
伊藤栄樹(1986),軽犯罪法(3訂版),立花書房。
宇賀克也(2006),「行政法概說1(行政法總論)」,有斐閣,2版。
美濃部達吉(1949),行政刑法概論,勁草書房。
深澤龍一郎(2004),「行政調查の分類と程序」收於「行政法の爭點」第三版,有斐閣。
藤田宙靖(2005),行政法Ⅰ(縂論)4 版,青林書院。
藤本哲也(2001),刑事政策概論,青林書院。
阿部泰隆(1997),行政の法システム(上)(新版),有斐閣。
兼子仁(1997),行政法學,岩波書店。
鹽野宏(1991),行政法I,有斐閣。
二、期刊
(一)英文
Bratton W.J. (1996), “Against Crime”, New York Times, 5 April 1996.
Brooks,S(1997),”Zero Option”, Police Review,4 April 1997.
Robert J.Sampson and Steven W. Raudenbush (1999), “Systematic Social Observation of Public Spaces :A New Look at disorder in Urban Neighborhood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Wilson, J. Q., & Lelling, G. L.(1982), Broken windows:The police and neighborhood safety. Atlantic Monthly March,29-38.
Winckler, Edwin A. (1984), ”Insi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erly 99:481-499.
(二)日文
藤田宙靖(1988),「警察法二条の意義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一)」,東北大法學52 卷5 。
藤田宙靖(1989),「警察法二条の意義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二)」,東北大法學53 卷2 。
藤田宙靖(2005),行政法Ⅰ(縂論),青林書院。
曾和俊文(1987),「行政調查論再考(1)」三重大學法經論叢4卷2號。
米田雅宏(2006),現代国家における警察法理論の可能性(1)-- 危険防御の規範構造の研究・序説 東北大学法学70 卷1 号。
芝池義一(1974),ドイツ警察法理論をめぐる若干の理論的諸問題(一),法学論叢(京都大学)96 巻 2 号,昭和49。
須賀正行(2008),地域警察官のための軽犯罪法解說第一回第68頁,月刊警察2008年3月。
関根謙一(1984),「明治憲法下にぉける警察權の限界の理論」,「警察行政の新たなる展開」編輯委員会編。
碓井光明(1996),「行政法上の義務履行確保」,公法研究58号。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