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用城市包圍農村:中國的國族革命與臺灣的城鄉逆轉(1945-1953)
作者:林子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Zi-Xin L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志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國族國家中國革命都市化幣制改革土地改革新臺幣nation-stateChina’s revolutionurbanizationmonetary reformland reformNew Taiwan Dolla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文旨在闡明臺灣城鄉逆轉的背後成因與具體進程。我所謂的城鄉逆轉是由農民離農、都市化及區域失衡這三個人口現象所構成。問題是,在臺灣,城鄉逆轉不僅未見於戰前各時期,更出現在農業沒落、工業化及出口擴張以前的1945-1953年間。本文由是假定,國民政府戰後初期的一系列在臺政策,特別是幣制改革與土地改革,乃蔣介石革命建國事業在臺之延續,並且,就是導致臺灣城鄉逆轉的主要原因。
具體而言,蔣介石的革命建國運動首重孫中山的「錢幣革命(以紙幣代金銀)」,故與毛澤東首重土地革命的革命路線形成強烈對比。其中,鍛造國族貨幣體系不只是蔣介石的革命目標,更是他調度全國人力物資以支應革命戰爭需要的最重要物質手段。於是,國民政府常因戰爭需求擴大而增加貨幣發行。能否壓抑物價並鞏固幣值,也就相應成為國民政府能否完成革命建國大業的關鍵所在。這一點,不只深刻地影響着1927-1945年間中國的空間發展,也直接決定着1945-1953年間臺灣的空間發展。因為,每逢高估匯率成為蔣介石政權的一線生機,高額匯差也就成為商業與金融資本的崛起溫床。
進一步說,臺灣戰前百年來,無論政權更迭,農村始終是資本積累的地理中心。儘管城市在日治時期已是贓分農業剩餘之利潤部分的主要地點,但由於農產品的持續生產與流通才是資本積累的主要物質基礎,因此,無論是地租、利潤、或利息,最終都要回歸農村才能持續積累,從而永遠只能表現為農地的租、農產品的利潤、以及農民的利息。
1949年的幣制改革,致使城市取代農村成為臺灣資本積累的地理中心。其中,新臺幣的實質高估不僅讓農產品的持續生產與流通成了標準的賠本生意,也讓貨幣的持續生產與流通成為資本持續積累的主要物質基礎。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是地租、利潤、或利息,最終都要回歸城市才能持續積累,因此總是表現為市地的租、舶來品的利潤、以及市民的利息。儘管戰後初期,臺灣沒有發達的現代工業,但這已不足妨礙金融、商業與土地資本,在城市中快速積累。鍛造城市積累體制並導致城鄉逆轉,是蔣介石革命事業的重大在臺成就之一。
1953年的農地改革,意外地鞏固了城市積累體制。耕者有其田條例非但未能杜絕農/市地之間的變更使用,還為農/市地之間的變更使用創造了制度性條件。城市房地產的投機炒作,至此成為資本在城市中持續積累的合法渠道。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elucidate Taiwan’s urban-rural reverse during 1945-1953. In many existing literatures, it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that urban-rural reverses—a demographical phenomenon composed of peasantry migration, urbanization, and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might be triggered by either corrosion on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or export expansion. However, in Taiwan, none of these three factors existed when urban-rural reverse had occurred. Based on the fact, I then assume that monetary reform in 1949 and land reform in 1953 are not only continuation of China’s nation-state revolution led by Kai-Shek Chiang, but also critical factors for Taiwan’s urban-rural reverse.
To confirm the assumption,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characters of Chiang’s revolution strategy in building a nation-state. Compared with Ze-Dong Mao, who aimed to encompass cities with villages and gained his momentum mainly from land reform, Kai-Shek Chiang tried to rule villages by cities and exercised his authority through an unprecedented control over currency. He then followed in Yat-Sen Sun’s steps, prioritizing monetary reform, regarding a well-functional national-monetary system as a necessary base of the nation-state revolution. As a result, once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s financial deficit arouse hyperinflation, overestim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ate became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lower consumer price, so as to function the national-monetary system. The long-term overestim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ate affected not only China’s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during 1927-1945, but also Taiwan’s urban-rural reverse during 1945-1953.
Specifically, the monetary reform reconstructed Taiwan’s accumulation regime, making cities substituted for villages to be geographical center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Since the reform made the overestim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ate necessary for maintaining Chiang’s nation-state revolution, reproduction and export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came profitless from then on. At the same time, consumption and import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s became profitable, which could be held merely in cities. The two outcomes of the monetary reform mad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possible without any of the following investiments in agricultural l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or peasantry loan. The rise of city-centered accumulation regime that led to the urban-rural reverse thus became one of the most revolutionary achievements in Chiang’ nation-state revolution in post-war Taiwan.
Ideally, Taiwan’s land reform in 1953 was supposed to suppress land speculation by restricting land use rezoning. However, an actual effect about which the reform has brought was far from suppressing but facilitating land speculation in terms of legitimizing the land use rezon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land speculation that further consolidated the newly city-centered accumulation regime then became one of the most ironical consequences of Taiwan’s land reform in 1953.
參考文獻
Akamatsu, K. a. (1961) A Theory of Unbalance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86, 196-217.
Amsden, A. H. 1989. Asia's next giant :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B. R. O. G.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 Verso.
Arrighi, G. 1994.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 money, power, and the origins of our times. New York: Verso.
Bank, W. 1993. The East Asian miracle :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clay, G. W. 1954. 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 Taiwan.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enevolo, L. 1967. The origins of modern town planning.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Bijker, W. E., T. P. Hughes & T. J. Pinch.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Bloch, M. L. B. 1989. Feud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Braudel, F. 1984.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 The structures of everyday life, the limits of the possible. New York: Harper & Row.
---. 2000. 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形形色色的交換(卷二). 台北市: 貓頭鷹.
Brunn, S. D. & J. F. Williams. 1983. Cities of the world : world regional urban development. New York: Harper & Row.
Bulmer, M. 1984. The 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 institutionalization, diversity, and the rise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reau, L. 1958. Land reform in Taiwan. Taiwan: Land Bureau.
Burgess, E. W. 1982[1925]. The Growth of the city: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Project. In Studies in Human Ecology, ed. G. A. Theodorson, 35-41. Evanston: Row, Peterson.
Burgess, E. W. & D. J. Bogue. 1967. Urban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stells, M. 2000. 網絡社會之崛起(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 臺北市: 唐山出版社.
---. 2001. Urbanization. In The Castells Reader on Cities and Social Theory, ed. I. Susser, 15-33. Oxford

Malden, Mass.: Blackwell.
Centre, G. G. a. D. 2007. Taiwan 10-sector database, Value added in current prices (in millions of new Taiwan dollars).
Chen, Y.-h. 1981. 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its sociopolitical consequences: a case study of Taiwan. In political science.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Chenery, H. B. (1960) Patterns of Industrial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0, 624-54.
CIECD. 1971.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Taipei: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o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lark, C. 1957.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London: Macmillan.
Cochran, S. 2000. Encountering Chinese Networks: Western, Japanese, and Chinese Corporations in China, 1880-1937.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le, W. E. & R. D. Sanders (1985) Internal Migration and Urban Employment in the Third Worl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 481-94.
--- (1986) Internal Migration and Urban Employment: Repl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 570-2.
Comhaire, J. & W. J. Cahnman. 1959. How Cities Grew: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Cities. Madison, N. J.: Florham Park Press.
Danesh, A. H. 1985. Rural-urban migration, urbanization, and squatter settlement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se study in Iran.
Davis, K. & H. H. Golden (1954)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Industrial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
Dear, M. J. & A. J. Scott. 1981.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in 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Methuen.
Eastman, E. E. 1978. 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
Engels, F. 2001[1941].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London: Electric Book Co.
Eyre, L. A. (1972) The shantytowns of Montago Bay, Jamaica. The Geogrephical Review, 62, 847-56.
Fei, J. H. & G. Ranis. 1964. Development of Labor Surplus Economy: Theory and Policy. Homewoo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Inc.
Firey, W. & G. Sjoberg. 1982. Issues in Sociocultural Ecology. In Studies in Human Ecology, ed. G. A. Theodorson, 150-64. Evanston: Row, Peterson.
Fraser, D. & A. Sutcliffe. 1983. The Pursuit of Urban History. London: Edward Arnold.
George, H. 2005. Progress and poverty. New York, NY: Cosimo Inc.
Gibbs, J. P. 1961. Urban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Van Nostrand series in sociology.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 (1966) Measure of Urbanization. Social Force, 45, 170-7.

Gist, N. P. & S. F. Fava. 1964. Urban society. New York: Crowell.
Gold, T.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Armonk, N.Y.: M.E. Sharpe.
Gramsci, A. 1971a. The Modern Prince. In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eds. Q. Hoare & G. Nowell-Smith, 123-205.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 1971b.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eds. Q. Hoare & G. Nowell-Smith, 206-76.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aight, A. D. (1990) Internal Migration and Urban Employment: 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 673.
Hall, P. G. 1988. Cities of tomorrow :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ity plann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NY, USA: Blackwell.
---. 1992.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New York: Routledge.
Hansen, B. (1966) Marginal Productivity Wage Theory and Subsistance Wage Theory in Egyption Agricultur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 367-400.
Hao, Y.-p. 1970. The comprador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brid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6. The commercial revolu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 the rise of Sino-Western mercantile capit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8. 十九世纪的中囯买办 : 东西间桥梁.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
Harris, C. D. & E. L. Ullman. 1957[1951]. The Nature of Cities. In Cities and society: the revised Reader in urban sociology, eds. P. K. Hatt & A. J. Reiss, 237-47. Glencoe, Ill.: Free Press.
Harris, J. R. & M. P. Todaro (1970)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 126-42.
Harvey, D. 1989. The urban experience. Oxford, UK: B. Blackwell.
---. 2003. The new imperi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user, P. M. 1961. Urban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 proceedings. Paris: UNESCO.
---. 1979.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Hauser, P. M. & L. F. Schnore. 1965. The study of urbanization : edited by Philip M. Hauser [and] Leo F. Schnore. New York: Wiley.
Hinton, W. 1980. 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 北京: 北京出版社.
Hobsbawm, E. J. (1977) Some Reflection on "The Break-up of Britain". New Left Review, 105, 3-23.
Hoerder, D. 1985. Labor migration in the Atlantic economies : the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working classes during the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Hoyt, H. 1939.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 Washington, D. C.: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Huang, T.-c. 1971.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aiwan. Cornell University.
Jarman, R. L. 1997a. Taiwan :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vol. 3. Slough, [U.K.]: Archive Editions.
---. 1997b.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vol. 9. Slough, U.K: Archive Editions.
Jenkins, R. (1991)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ization: A Comparison of Latin American and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22, 197-231.
Jorgenson, D. W. (1961)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The Economic Journal, 71, 309-34.
Kerr, G. H. 1991. 被出賣的台灣. 臺北市: 前衛.
Kranzberg, M. (1992)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ge.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12, 63-5.
Kuo, W. (1972) Technical Chang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Groth in Taiw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經濟論文叢刊, 3, 179-224.
Kuznets, S. (1957)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II.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 1-111.
Lee, T.-H. & T.-E. Chen (1972) Growth Rates of Taiwan's Argriculture, 1911-1970. 經濟論文叢刊, 3, 27-135.
Leferber, L. (1968) Planning in A Surplus Labor Econom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8, 343-73.
Lenin, V. I. 1998. 論「民主」和專政. In 列寧選集, ed.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683-7.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Lewis, A. W. (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The Manchestor School, 22, 139-91.
Lewis, W. A. 1955.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Homewood, Ill.: R.D. Irwing.
Liang, K.-s. (1972) Trade and Employment in Taiwan. 經濟論文叢刊, 3, 225-74.
Linsky, A. S. 1969. Some Generalization Concerning Primate Cities. In The City in Newly Developing Countries, ed. G. Breese, 285-94.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ong, N. E. (1987) THE CITIZENSHIPS: Local, State, and National. Urban Affairs Quarterly, 23, 4-14.
Martindale, D. 1958. Prefatory Remarks: The Theory of the City. In The city, 9-62. Glencoe, Ill.: Free Press.
Marx, K. 1995. 哲學的貧困(節選). In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 ed. 斯.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136-95.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 2004. 資本論.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Marx, K. & F. Engels. 1965. 德意志意識形態. In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ed.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11-640. 北京市: 新華發行.
---. 2003. 共產黨宣言.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Meskill, J. M. M. & 淑. 王. 1986. 霧峰林家 : 台灣拓荒之家. 臺北市: 聯經.
Mumford, L. 1961. 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Myers, R. 1972.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modern china. In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ed. W. E. Willmott, 173-91.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airn, T. (1975) The Modern Janus. New Left Review, 94, 2-29.
Naughton, B. 2007. Chinese Economy :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Oshima, H. T. (1958) Underemployment in Backward Econom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6, 259-64.
--- (1963) The Ranis-Fei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3, 448-52.
Paglin, M. (1965)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Development: Facts and Theo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5, 815-34.
Painter, J. 1995. Regulation, theory, post-Fordism and urban politics. In Theories of Urban Politics, eds. D. Judge, G. Stoker & H. Wolman, 276-95. London: Sage.
Palen, J. J. 2005. The urban world. Boston: McGraw-Hill.
Park, R. E. 1952. Human communities; the city and human ecology. Glencoe, Ill.: Free Press.
---. 1982[1936]. Human Ecology. In Studies in Human Ecology, ed. G. A. Theodorson, 20-1. Evanston: Row, Peterson.
Park, R. E., E. W. Burgess & R. D. McKenzie. 1967[1925]. The c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rsons, H. L. 1952. The impact of fluctuations in national income on agricultural wages and employ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olanyi, K. 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Poulantzas, N. A. 1980. State, power, socialism. London: Verso.
Raper, A. F., 全漢昇 & 陳紹馨. 1954. 臺灣之城市與工業. 臺北: 美國國外業務總署駐華共同安全分署,國立臺灣大學.
Reissman, L. 1964. The urban process : cities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London: Collier-macmiallan.
Riis, J. A. 1957. How the other half lives: studies among the tenements of New York.

New York: Sagamore Press.
Rodrik, D. (1996) Understanding Economic Policy Refor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XXXIV, 9-41.
Rosenthal, H. H. (1985) Sun Yat-Sen and Henry George: A Reassessment. Sino-American Relation, 11, 1-24.
Sargent, T. J. 1993.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 New York: :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Schlesinger, A. M. 1933. The rise of the city, 1878-1898.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Schwartz, N. L. (1985) Communitarian Citizenship: Marx & Weber on the City. Polity, 17, 530-48.
Sen, A. K. (1966) Peasant and Dualism with or without Surplus Labo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4, 425-50.
Shinohara, M. 1962. Growth and Cycles in the Japanese Economy. Tokyo: Hitotsubashi University.
Shryock, H. S., J. S. Siegel & E. A. Larmon. 1973.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Washington: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for sale by the Supt. of Docs., U.S. Govt. Print. Off.].
Simiand, F. 1932. Le salaire l'evolution sociale et la monnaie. Paris: Librairie Felix Alcan.
Simon, D. F. 1980. Taiwa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ransnationalism: the political management of dependency. In political science. Californ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joberg, G. (1960a)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Review: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Cities by Jean Comhaire; Werner J. Cahn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9, 92-4.
---. 1960b. The preindustrial city, past and present. Glencoe, Ill.: Free Press.
Skocpol, T. 2007.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國家與社會革命:對法國、俄國和中國的比較分析). 上海: 上海人民.
Smith, C. A. 1985. Theories and Measures of Urban Primacy: A Critique. In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economy, ed. M. Timberlake, 87-117. Orlando: Academic Press.
Smith, M. P. 1979. The City and Social Theo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mith, M. R. & L. Marx. 1994. Does technology drive history? : the dilemma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Sovani, N. V. (1964) The analysis of "over-urban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2, 113-22.

---. 1966. Urbanization and Urban India. Bombay: Asia Publishing House.
Supple, B. E. 1963. The experience of economic growth : case studies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Tilly, C. 1965. Migration to an American city. Newark: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University of Delaware.
---. 1974. An Urban World. Boston: Little Brown.
Tilly, C. & G. Coleman. 1976. Cities and Migration. In television series "Culture, Community and Identity: An Ethnic Perspective". University Studies & Weekend College, Wayne State University.
Todaro, M. P. (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 138-48.
--- (1986) Internal Migration and Urban Employment: 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 566-9.
UNESCO. 1956. Urbanization in Asia and the Far East: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UN/Unesco Seminar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on urbanization in the ECAFE Region, Bangkok, 8-18 August, 1956. In Joint UN/UNESCO Seminar on Urbanization in the ECAFE Region (1956: Bangkok), ed. P. M. Hauser. Bangkok: Calcutta: UNESCO Research Center on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Southern Asia.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190-207.
Wade, R.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rd, P. M. 1990. Mexico City : 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an urban environment. London: Belhaven Press.
Weber, A. F. 1899. The Growth of Cit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Macmillan.
Weber, M. 1927. General economic history. Glencoe, Ill.: Free Press.
---. 1962.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Scribner.
---. 1978a. Economy and society :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78b. The City(non-legitimate domination). In Economy and society :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s. G. Roth & C. Wittich, 1212-37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1. 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Ⅰ). In 韋伯選集, ed. 錢永祥. 台北市: 遠流.
---. 1993a.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台北: 遠流.
---. 1993b. 非正當性的支配 : 城市的類型學. 臺北市: 遠流.

---. 2003a. General economic history. Mineola, N.Y.: Dover Publications.
---. 2003b. The Nation State and Economic Policy (Inaugural Lecture). In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eds. P. Lassman & R. Speirs, 1-28. 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2004. 社會經濟史. 臺北市: 臺灣商務.
---. 2006.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Paderborn: Voltmedia.
Wirth, L. (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 1-24.
Woytinsky, W. S. a. A. 1953. Employment and wa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wentieth Century Fund.
Yi, M.-g. & H. R. Barringer. 1978.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 studies of three South Korean cities. Honolulu: East-West Center.
中央黨史會. 1973a. 國父全集 冊1. 臺北: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黨史館).
---. 1973b. 國父全集 冊2. 臺北: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黨史館).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1992. 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冊一 北京: 中央文獻.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參事室. 1991. 中華民國貨幣史資料第二輯(1924-1949). 上海市: 人民社.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1994.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 第五輯第一編 財政經濟(四). 江蘇省: 古籍出版社.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952.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三期). In 臺北市.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 1953.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四期). In 臺北市.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尹章義. 1989. 臺灣開發史硏究. 臺北市: 聯經.
---. 2001. 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 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案研究(一七〇二~一九八三).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內政部. 1994. 臺灣農地改革的故事. 臺北: 內政部.
毛澤東 (1939) 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912aa.htm (last accessed.
---. 1991a. 毛澤東選集 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91b. 毛澤東選集 第二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91c. 毛澤東選集 第四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王世慶. 1994. 清代台灣的米產與外銷. In 清代臺灣社會經濟, 93-129. 臺北: 聯經.
---. 1996. 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 臺北市: 中硏院社科所.
王同興 (1990)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的金融建設. 中共黨史研究, 3, 53-62.
王志弘 (2010) 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 世新人文社會學報, 11, 1-38.

王長璽 & 張維光. 1953. 臺灣土地改革. 臺北市: 新動力出版社.
王振寰 (1988) 國家角色、依賴發展與階級關係——從四本有關台灣發展的研究談起.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 117-43.
---. 1996. 誰統治臺灣?: 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 台北市: 巨流.
王國璠. 1984. 板橋林本源家傳. 臺北市: 林本源祭祀公業.
王紹齋 & 章君穀. 1986. 俞鴻鈞傳. 臺北市: 聖文書局.
北山富久二郎 (1959) 日據時代臺灣之幣制政策——自雜色貨幣進入金本位制過渡期中之諸問題. 臺灣研究叢刊, 第六八種, 91-144.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台灣統計地圖.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史濟增 (1969) 台灣農業資金對台灣經濟發展之貢獻. 臺灣銀行季刊, 20, 60-5.
--- (1982) 對「農業勞動外移的經濟效果」一文的管見. 經濟論文叢刊, 10, 29-30.
矢內原忠雄. 1985.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 台北縣: 帕米爾.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 1952. 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草案關係文書——附參考資料(一). 臺北: 立法院.
---. 1953. 內政考察團報告. 臺北: 立法院.
立法院秘書處. 1953a. 立法院會議議事日程、議事錄: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人民陳情書與立法委員書面意見彙編. 臺北: 立法院.
---. 1953b. 第一屆立法院第十會期第二十九次會議速紀錄. 臺北: 立法院秘書處.
---. 1953c. 第一屆立法院第十會期第三十次會議速紀錄. 臺北: 立法院秘書處.
朱子爽. 1943. 中國國民黨財政政策. 重慶市: 國民圖書.
朱執信. 1992. 朱執信集(下冊). 上海: 上海書店.
江炳坤. 1972. 臺灣研究叢刊第108種: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 臺北市: 臺灣銀行.
何鳳嬌. 2008. 戰後初期臺灣收購大戶餘糧問題:以《灌園先生日記》為中心的討論. In 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 ed. 許雪姬, 509-72. 臺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何顯重. 1966. 臺灣之金融. In 臺灣研究叢刊第八九種:臺灣之金融, ed.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42. 臺北市: 臺灣銀行.
吳文星 (2005) 戰後初年在台日本人留用政策初探.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33, 269-85.
吳半農 (1939) 貨幣戰的新形勢和新策略. 戰地知識, 6.
吳岡. 1958. 舊中國通貨膨脹史料.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吳國楨. 2009. 夜來臨:吳國楨見證的國共鬥爭.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新界 沙田: 中文大學出版社.
吳景平. 1998. 宋子文評傳.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 2002. 上海金融業與國民政府關係研究(1927-1937). 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吳興鏞. 2009. 黃金密檔——1949年大陸黃金運臺始末. 南京市: 江蘇人民出版社.

吳聰敏. 1992[2006]. 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 1-37.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 (2001) 臺灣農畜業之生產額:1902-52. 經濟論文叢刊, 29, 302-38.
--- (2006) 臺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1945-1950). 國史館學術集刊, 10, 129-59.
吳聰敏 & 高櫻芬 (1991) 台灣貨幣與物價長期關係之研究:1907年至1986年. 經濟論文叢刊, 19, 23-71.
宋文彬. 1994. 臺灣金融發展歷程. 臺北市: 合作金庫調查硏究室.
宋光宇 (1993) 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2, 291-336.
李力庸 (2009) 日本帝國殖民地的戰時糧食統制體制:臺灣與朝鮮的比較研究(1937-1945). 臺灣史研究, 16, 63-104.
李永偉 (2009) 中國南京國民政府中央銀行貨幣發行制度史論─以政府主導下的制度生成過程為視角. 中國史研究, 63, 303-22.
李佩蓁. 2011. 安平口岸的華洋商人及其合作關係——以買辦制度為中心(1865-1900). In 歷史研究所. 臺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李昭容. 2011. 鹿港意樓 : 慶昌行家族史硏究. 臺中市: 晨星.
李棟明. 1968. 歷來臺灣人口社會增加之研究. 臺北市: 臺灣省衛生處臺灣人口研究中心.
李登輝. 1972. 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 台北市: 台灣銀行.
李瑞麟 (1973) 臺灣都市的形成與發展. 臺灣銀行季刊, 24, 1-29.
李福鐘 (2003)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放棄新民主主義?.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40, 189-240.
杜恂誠. 2003. 20世紀20、30年代上海的遠東金融中心地位. In 上海金融的現代化與國際化, eds. 吳景平 & 馬長林. 上海市: 上海古籍.
沙為楷. 1934. 中國買辦制. 上海市: 商務.
卓克華. 2006. 清代台湾行郊研究. 福州市: 福建人民.
卓遵宏. 1986. 中國近代幣制改革史(一八八七—一九三七). 臺北縣新店市: 國史館.
--- (2005) 中央銀行與上海金融中心的發展(1927-1937). 國史館學術集刊, 8, 1-44.
---. 2011. 中山先生倡導錢幣革命與國家發展(1912-1937年). In 中山先生建國宏規与實踐 : 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專輯. 臺北市: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
卓遵宏, 陳憶華 & 董淑賢. 1985a. 抗戰前十年貨幣史資料(一)幣制改革. 台北縣新店市: 國史館.
---. 1985b. 抗戰前十年貨幣史資料(二)白銀問題. 台北縣新店市: 國史館.
周伯棣. 1936. 白銀問題與中國貨幣政策. 上海: 中華書局.
周宏濤 & 汪士淳. 2003. 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 臺北市: 天下遠見.
周憲文 (1956a) 日據時期臺灣之工業經濟. 臺灣銀行季刊, 8, 126-63.
--- (1956b) 日據時期臺灣之農業經濟. 臺灣銀行季刊, 8, 81-125.

--- (1957a) 日據時期臺灣之對外貿易. 臺灣銀行季刊, 9, 33-60.
---. 1957b. 清代臺灣經濟史. 臺北市: 臺灣銀行.
---. 1980. 臺灣經濟史. 台北市: 台灣開明.
孟祥瀚. 2008. 臺中市志—沿革志. 臺中市: 臺中市政府.
東嘉生. 1954. 清代臺灣之貿易與外國商業資本. In 臺灣研究叢刊第二五種:臺灣經濟史初集, ed.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3-26.
---. 1955. 臺灣經濟史概說. In 臺灣研究叢刊第三二種:臺灣經濟史二集, ed.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42. 臺北市: 臺灣銀行.
林子新 (2011) 找回尺度的階序結構:邁向空間的意識型態政治. 地理學報, 62, 19-48.
--- (2012) 非正當性支配:韋伯論城市國家與國族國家之正當性基礎.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43, 117-79.
林仁川 & 黃福才. 2001. 台湾社会经济史硏究. 厦门市: 厦门大学出版社.
林文凱 (2011) 再論晚清臺灣開港後的米穀輸出問題. 新史學, 22, 215-52.
林文龍. 2011a. 百年風華臺灣五大家族特展圖錄 : 板橋林家. 南投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2011b. 百年風華臺灣五大家族特展圖錄 : 霧峰林家. 南投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林玉茹. 1996. 淸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 臺北: 知書房.
林美莉. 1996. 抗戰時期的貨幣戰爭. 臺北市: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林華德 (1982) 農業勞動外移的經濟效果. 經濟論文叢刊, 10, 19-28.
林詩旦 (1952) 從閩西的土地改革看臺灣扶植自耕農. 土地改革, 2, 12-6.
林滿紅. 1994a. 四百年來的兩岸分合 : 一個經貿史的回顧. 臺北市: 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 (1994b) 清末大陸來台郊商的興衰-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之一結合思考. 研究彙刊Part C:人文及社會科學, 4, 173-93.
---. 1997.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臺北: 聯經.
林寶安 (1993) 日據時期臺灣的信用組合與地方社會. 臺灣銀行季刊, 44, 81-100.
---. 2011. 金融與社會 : 戰後臺灣金融體系與信用的演進. 新北市: 巨流.
林獻堂 & 許雪姬. 2007a. 灌園先生日記(十七)一九四五年. 臺北市: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2007b. 灌園先生日記(十八)一九四六年. 臺北市: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2011a. 灌園先生日記(二十)一九四八年. 臺北市: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2011b. 灌園先生日記(十九)一九四七年. 臺北市: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2011c. 灌園先生日記(廿一)一九四九年. 臺北市: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侯坤宏. 1988. 土地改革史料:民國十六年至四十九年. In 中華民國農業史料. 台北縣新店市: 國史館.
侯怡泓. 1989. 早期臺灣都市發展性質的研究. 臺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姚崧齡. 1982. 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 / 姚崧齡撰. 臺北市: 傳記文學.
姜宏業. 1991. 中國地方銀行史. 長沙: 湖南出版社.
柯志明. 2003.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 台北市: 群學.
柯志明 & M. Selden (1988) 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以社會主義中國與資本主義台灣為案例之分析.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1, 11-51.
洪敏麟. 1980.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臺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美國國務院. 1982. 美國與中國之關係——特別著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九年之一時期. 臺北縣永和鎮: 文海.
胡勝益 (1972) 台灣農工交易條件之研究. 臺灣銀行季刊, 23, 1-25.
胡漢民. 1978. 平均地權的真義和土地法原則的來源. In 胡漢民先生文集:第三冊.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
孫清山. 1997. 戰後台灣都市之成長與體系. In 台灣的都市社會, eds. 蔡勇美 & 章英華, 63-103. 臺北市: 巨流.
宮下忠雄. 1943. 支那戰時通貨問題一斑. 東京都: 日本評論社.
徐茂炫, 陳建亨 & 黃彥豪 (2011) 逾百年臺灣縣市人口興衰之轉折:1897-2010. 人口學刊, 43, 109-35.
徐茂炫, 陳建亨, 黃彥豪 & 黃敏星 (2010) 臺灣廿三縣市日治時期人口統計之建立:1897-1943. 人口學刊, 40, 157-202.
徐實圃. 1964. 臺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經緯. 桃園市: 徐實圃.
殷章甫. 1981. 臺灣省實施耕者有其田之研討. 臺北: 成文.
---. 1984. 中國之土地改革. 台北市: 中央文物供應社.
涂照彥. 1992.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台北市: 人間坊總經銷.
秦孝儀. 1978a. 總統 蔣公大事長編初稿 卷七 上冊. 臺北市: 中正文教基金會.
---. 1978b. 總統 蔣公大事長編初稿 卷七 下冊. 臺北市: 中正文教基金會.
秦孝儀 & 張瑞成. 1990a. 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 臺北市: 近代中國發行.
---. 1990b. 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 臺北市: 近代中國發行.
翁之鏞. 1966. 中國經濟問題探原. 台北市: 正中.
翁嘉禧. 1998. 臺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1945-1947). 高雄市: 高雄復文.
袁穎生. 1998. 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 臺北市: 聯經.
高雄市政府. 1954. 高雄市實施耕者有其田工作概況.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
張力耕. 2000. 臺灣土地改革文集. 臺北: 內政部.
張公權. 1986. 中國通貨膨脹史:1937-1949. 北京市: 文史資料.
張宗漢. 1980. 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 台北市: 聯經.

張明瑜 (2008) 農民組織的歷史、意義與功能. 臺灣農推廣學會通訊, 76, 1-6.
張炎憲. 1986. 台灣新竹鄭氏家族的發展型態. In 中國滂澤發展史論文集(二), 199-217.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張炎憲 & 高淑媛. 1996. 衝擊年代的經驗 : 臺北縣地主與土地改革. 臺北縣板橋市: 北縣文化.
張素民. 1936. 白銀問題與中國幣制. 上海市: 商務印書館.
張景森 (1992) 虛構的革命:國民黨土地改革政策的形成與轉化(1905-1989).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3, 161-94.
---. 1993. 臺灣的都市計畫(1895-1988). 臺北市: 業強.
張漢裕. 1955.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演變. In 臺灣研究叢刊第三二種:臺灣經濟史二集, ed.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4-128. 臺北市: 臺灣銀行.
---. 1974. 臺灣農民所得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 In 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張漢裕博士文集(一), ed. 張漢裕博士文集編輯委員會, 71-128. 臺北: 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張漢裕博士文集編輯委員會. 1974. 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張漢裕博士文集(一). 臺北市: 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莊英章. 1977. 林圯埔 : 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 台北市: 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
莊英章 & 陳運棟. 1986. 晚清台灣北部漢人拓墾形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 In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16號──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1-43. 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雪姬. 1990. 龍井林家歷史.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1999) 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31, 167-211.
---. 2002a. 二二八事件中的林獻堂. In 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1001-30. 臺北縣新店市: 國史館.
--- (2002b) 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19, 275-92.
--- (2006) 林獻堂與櫟社. 兩岸發展史研究, 2, 27-65.
--- (2011) 「台灣光復致敬團」的任務及其影響. 臺灣史研究, 18, 97-145.
連啓元 (2011) 錢幣流通與社會互動:以中央造幣廠鑄幣業務為考察對象(1949-1977). 臺灣學研究, 12, 65-94.
郭逢耀, 崔洲英, 林明姿 & 鍾靜宜 (1997) 民國二十六年至三十九年台灣地區國內生產毛額之推估. 經濟論文叢刊, 25, 207-76.
陳文桂 (1982)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黨的地權政策的演變. 歷史研究, 2, 97-113.
陳永發. 1998. 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 臺北市: 聯經.
陳兆勇. 2011. 土地改革與政權鞏固:戰後臺灣土地政策變革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 (Land Reform as Regime consolidation: State, Landlords,

and Peasantry in Post-war Taiwan's Land policy Transformation, 1945-1953). In 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臺灣大學.
陳俊宏 (1991) 建昌公司的土地權文件. 台灣教會公報, 2073, 13.
陳師孟, 林忠正, 朱敬一, 張清溪, 施俊吉 & 劉錦添. 1992. 解構黨國資本主義 : 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 台北市: 瞿海源.
陳國棟 (1994) 清代中葉(約1780-1860)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貿易:以船舶為中心的數量估計. 台灣史研究, 1, 55-96.
---. 2005. 臺灣的山海經驗. 臺北市: 遠流.
陳祥水 (1977) 青林村的土地改革.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3, 65-84.
陳紹馨. 1964. 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 臺北: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1992. 最近十年間臺灣之都市化趨勢與台北都會區域的形成. In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537-70. 臺北: 聯經.
陳誠. 1951. 如何實現耕者有其田. 台北市: 正中.
---. 2011. 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 北京: 東方出版社.
陳榮富. 1953. 臺灣之金融史料. 臺北市: 臺灣銀行.
--- (1954) 臺灣之信用合作事業. 臺灣銀行季刊, 6, 54-67.
---. 1956a. 六十年來台灣之金融與貿易1895-1955. 台北市: 三省.
---. 1956b. 六十年來台灣之金融與貿易(1895-1955). 台北市: 三省.
陳鳴鐘 & 陳興唐. 1989a. 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 江蘇省: 南京出版社.
---. 1989b. 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下). 江蘇省: 南京出版社.
陳興唐. 1992. 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 臺北市: 人間出版社.
章英華. 1995. 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 臺北市: 巨流.
---. 1997. 台灣的都市體系—從清到日治. In 台灣的都市社會, eds. 蔡勇美 & 章英華, 33-61. 台北: 巨流.
---. 1999. 都市化、社區與城鄉關係. In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eds. 王振寰 & 瞿海源, 563-603. 臺北市: 巨流.
富田芳郎 (1954) 台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 臺灣風物, 4, 1-16.
--- (1955a) 台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一續). 臺灣風物, 5, 23-45.
--- (1955b) 台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續完). 臺灣風物, 5, 9-43.
彭明. 1993. 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補編(第6冊,1945-1949).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曾玉昆. 1992. 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下冊). 高雄市: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湯沈蕙英. 1968. 湯惠蓀先生言論集. 臺北: 編者自印.
湯惠蓀. 1954. 臺灣之土地改革. 臺北: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程家穎. 1963. 臺灣文獻叢刊第184種:臺灣土地制度考察報告書. 臺北市: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貿易局 (1947) 台灣光復後之貿易設施. 臺灣銀行季刊, 創刊號.

賀金水. 2009. 1927-1952中國金融與財政問題研究. 上海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
黃仁宇. 1994. 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臺北市: 時報文化.
黃季陸. 1986. 敬悼一個土地改革者:蔣夢麟先生. In 黃季陸先生懷往文集, 110-5. 臺北: 傳記文學.
黃尚偉. 2008. 以五州三廳估計日治台灣州廳人口—兼論基層地方行政單位之整理. In 經濟學研究所. 南投: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黃敏星. 2009. 百年台灣人口重心之變遷:1897-2008. In 經濟學系. 南投縣: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黃富三 (1982) 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上). 臺灣風物, 32, 104-36.
--- (1983) 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下). 臺灣風物, 33, 126-92.
--- (1984a) 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續補. 臺灣風物, 34, 123-40.
---. 1984b. 清季臺灣外商的經營問題——以美利士洋行為例. In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ed.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249-70.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 1987. 霧峰林家的興起 : 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 台北市: 自立晚報.
---. 1999. 臺灣開港前後怡和洋行對臺貿易體制的演變. In 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 eds. 黃富三 & 翁佳音, 81-106.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 2009. 17世紀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啟動. In 2009 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ed. 陳益源, 121-42. 臺南: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黃富三, 林滿紅 & 翁佳音. 1997. 淸末台灣海關歷年資料 卷2. 臺北市: 中硏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
黃登忠. 1997a. 臺灣百年糧政資料彙編 第一篇 一百年來臺灣糧政之演變. 臺北市: 臺灣省政府糧食處.
---. 1997b. 臺灣百年糧政資料彙編 第二篇 近百年來糧食統計資料. 臺北市: 臺灣省政府糧食處.
黃樹仁 (2002) 臺灣都市化程度擬析. 臺灣社會學刊, 27, 163-205.
楊蓮福. 2009. 重回秀才厝. 臺北縣中和市: 貿騰發賣總經銷.
楊蓮福 & 陳謙. 2012. 民間私藏民國時期既戰後臺灣資料匯編(產業篇 第十二冊). 臺北市: 博揚文化.
楊樹森. 1973. 中國幣制建立與改革之硏究. 臺北市: 楊樹森.
溫振華. 1996. 清代台灣漢人的企業精神. In 台灣史論文精選(上), eds. 張炎憲, 李筱峰 & 戴寶村. 臺北市: 玉山社.
葉振輝. 1985. 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 = The opening of Formosa to foreign commerce. 臺北市: 葉振輝.
葉淑貞 (1995) 臺灣日治時代租佃制度的運行. 臺灣史研究, 2, 87-135.
葉肅科. 1993. 芝加哥學派. 臺北市: 遠流.
葉榮鐘. 2002. 近代台灣金融經濟發展史. 台中市: 晨星.

雷柏爾. 1953. 臺灣目前之農村問題與其將來之展望. 臺北: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壽充一 & 壽樂英. 1985. 法幣、金圓券與黃金風潮. 北京: 文史資料.
廖彥豪. 2013. 臺灣戰後空間治理危機的歷史根源:重探農地與市地改革(口試稿). In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
彰化銀行百年史編輯委員會. 2005. 彰化銀行百年史. 臺中市: 彰化銀行.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1960. 臺北縣志 卷八 人口志. 臺北縣: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合作金庫研究室. 1956. 臺灣省合作金庫十年誌. 台北: 臺灣省合作金庫硏究室.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臺灣省統計要覽(第二期). 臺北市: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 1947. 臺灣省統計要覽(第三期:民國三十五年全年情形特輯). 臺北市: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政府. 1948. 臺灣省政府施政報告. 南投市: 臺灣省政府.
---. 1953. 土地改革資料彙編(二)——關於都市計劃實施範圍內免徵耕地審訂經過概要. In 陳誠副總統文物, ed. 國史館. 臺北: 國史館數位檔案檢索系統.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1959. 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民國三十五年至四十七年戶籍統計年報). 南投縣: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 1962. 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民國四十八至五十年年報). 南投縣: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 1965. 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及五十三年資料). 南投縣: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 (1967) 市區鎮鄉五十五年底本籍別現住人口. 臺灣省戶籍統計月報, 2, 54-77.
--- (1968) 五十七選樣鄉鎮區按各類型遷徙人口統計. 中華民國臺灣人口統計月刊, 3, 14-29.
--- (1970) 民國四十八年至五十八年省區內遷徙人數遷徙率及總移動率. 中華民國臺灣人口統計月刊, 5, 54-77.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1955. 台灣地政統計 :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臺北: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臺灣省政府統計處. 1971. 中華民國臺灣省統計提要:1946年-1967年. 臺北市: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
臺灣省參議會. 1949. 台灣省政府為清理七洋貿易行資產負債,函請台灣省參議會派員出席,該行債權代表人許恩錫等7人呈為聲請保釋葉榮輝襄同清理債務一案經決議送請省政府核辦。.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21/df.html.
---. 1950. 臺灣省參議會為轉送臺灣省茶商業同業公會請求清理兌現前臺灣銀行代理中央銀行簽發外匯移轉證等相關事宜,電請臺灣省政府迅令中央銀行查照辦理發還作業。.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26/f3.html.
---. 1951a.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為本省棉布商過去對日訂貨者為數甚鉅電請轉呈當局准予分期供應外匯以維國際貿易信譽案送請省政府辦理.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26/f7.html.
---. 1951b. 台灣省國藥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為國葯一律以結匯証結匯有欠均衡請比照西藥進口官價結匯案送請財政廳參考.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26/ff.html.
臺灣省貿易局. 1946. 一年來之臺灣貿易局. 臺北市: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研究基金會. 1989. 壟斷與剝削 : 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 台北市: 臺灣硏究基金會.
臺灣第一商業銀行慶祝創立七十週年籌備委員會. 1970. 第一銀行七十年. 臺北市: 臺灣第一商業銀行慶祝創立七十週年籌備委員會.
臺灣銀行. 1919. 臺灣銀行二十年誌. 臺北: 臺灣銀行.
臺灣銀行金融硏究室. 1951. 臺灣省幣制改革. 臺北市: 臺灣銀行金融硏究室.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1985. 臺灣省市街庄槪況. In 1935-1943. 臺北市: 成文.
劉志偉. 1998. 戰後台灣土地關係轉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 In 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新竹市: 國立清華大學.
劉岫青 (1951) 論臺灣限田問題. 中國內政, 1, 103-7.
劉淑芬 (1985) 清代臺灣的築城. 食貨月刊, 14, 40-59.
劉進慶. 2001.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 臺北市: 人間.
潘廉方 (1952) 臺灣將走向耕者有其田之路. 土地改革, 2, 9-11.
---. 1966. 臺灣土地改革之回顧與展望. 台北: 潘廉方.
蔡元培. 1968. 蔡元培先生全集. 臺北市: 臺灣商務.
蔡宏進 (1981) 臺灣社會經濟發展對人口變遷影響. 臺灣銀行季刊, 32, 188-212.
---. 1997. 城鄉關係的問題與展望. In 台灣的都市社會, eds. 蔡勇美 & 章英華, 449-74. 臺北市: 巨流.
蔡勇美 & 郭文雄. 1984. 都市社會學. 臺北市: 巨流.
蔡淵洯. 1986. 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 In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16號──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45-67. 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1989) 地方望族與清代台灣的開發. 歷史月刊, 15, 131-4.
蔣中正. 1925. 建議軍事委員會革命六大計劃. In 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輯, ed. 秦孝儀, 145-54. 台北: 中正文教基金會.
---. 1926a. 建議中央請整軍肅黨準期北伐. In 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輯, ed. 秦孝儀, 192-7. 台北: 中正文教基金會.
---. 1926b. 致宋子文以大元為本位並速設湘鄂中央分行電. In 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輯, ed. 秦孝儀, 234. 台北: 中正文教基金會.

蔣永敬. 1963. 鮑羅廷與武漢政權. 台北市: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鄧文儀. 1955. 臺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紀實. 臺北: 中央文物.
鄧善章. 1964. 臺灣人口問題—人口膨脹的危機及其消解途徑. 臺中市: 省立中興大學.
蕭新煌. 1992. 解剖台灣經濟 : 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 臺北市: 前衛.
蕭錚 (1952) 台灣農村幾個重大問題:三星期環島訪問見聞錄. 土地改革, 2, 16-9.
---. 1980. 土地改革五十年:蕭錚回憶錄. 臺北市: 中國地政硏究所.
賴英照. 1997. 台灣金融版圖之回顧與前瞻. 臺北市: 聯經.
龍冠海. 1972a. 台北市郊區四市鎮之人口結構與變遷之研究. In 台灣城市人口調查研究, ed. 婁子匡, 1-74. 臺北市: 東方文化書局.
---. 1972b. 都市社會學理論與應用. 臺北市: 三民書局.
戴寶村. 1984. 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 台北市: 師大史研所.
---. 2000. 近代台灣海運發展 : 戎克船到長榮巨舶. 臺北市: 玉山社.
---. 2008. 陳中和家族史 : 從糖業貿易到政經世界. 台北市: 玉山社.
---. 2013. 從地名瞭解臺灣歷史. http://www.tces.chc.edu.tw/alan/taiwan/h/h3/h33/h335.html.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09. 臺灣糖業舊慣一斑. 神戶市: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薛化元 & 戴寶村. 2008. 台灣貿易史. 台北市: 外貿協會.
薛月順. 2001. 臺灣省貿易局史料匯編 第一冊. 臺北縣新店市: 國史館.
謝仁芳. 2010. 霧峰林家開拓史. 臺北縣永和市: 林祖密紀念協進會.
謝美娥. 2008. 清代臺灣米價研究. 臺北縣板橋市: 稻鄉.
謝英從. 2010. 臺南吳郡山家族發展史 : 以彰化平原的開發為中心. 南投市: 臺灣文獻館.
瞿宛文. 2003a. 台灣產業政策成效之初步評估. In 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 143-83. 臺北市: 唐山.
---. 2003b. 如何解釋東亞經濟成長——產業政策的理論分析. In 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 185-208. 臺北市: 唐山.
---. 2003c. 國家與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評論《解構黨國資本主義》. In 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 231-52. 臺北市: 唐山.
羅敦偉. 1944. 中國戰時財政金融政策. 重慶市: 財政評論.
邊裕淵 (1972) 台灣農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之貢獻與地位. 臺灣銀行季刊, 23, 26-40.
蘇碩斌. 2005. 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 : 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權力運作模式的轉變. 臺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發行.
龔積芝. 1947. 臺灣土地銀行. [臺北市]: 臺灣土地銀行.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