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儀式戲劇及演出程式研究-以北管戲曲扮仙戲為例
作者:張連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LIEN-CHI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國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儀式戲劇北管扮仙戲天官賜福醉八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中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議題是臺灣儀式戲劇之表演,以臺灣北管扮仙戲為研究範圍,配合實地田野調查,透過藝師、劇團負責人、資深藝人的訪談,搜集之抄本、劇本、影像、錄音檔資料及對所有相關文獻進行彙整,分別討論儀式的定義、臺灣儀式戲劇的溯源、實際的演出歷程分析,並探究了臺灣扮仙戲儀式的程式化運用,另外也介紹扮仙戲中神仙戲的角色。期能更深入整理臺灣儀式戲劇的內涵意義。
臺灣扮仙戲在搬演時強調是其特殊儀式性,特別在搬演步驟上有其一貫規則,本論文將其歸納為扮仙戲的神仙戲部份所運用的四個儀式程式:1.良辰吉日、邀集眾仙;2.諸神現身、降臨福地;3.群仙獻寶、慶賀賜福;4.賜福完畢、各歸天曹。另外,扮仙戲的人間戲部份亦有四個運用的儀式程式:分別為1.標榜:建勳立業;2.誇耀:君王表揚;3.賞賜:賞官賜祿;4.謝恩:敬天謝恩。經歸納分析,所有扮仙戲的神仙戲、人間戲,皆沒有跳脫此儀式進行的程式,可以說整個扮仙戲的演出皆依儀式性程式來進行搬演。
臺灣扮仙戲儀式進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祈福慶賀,過程都是以儀式為重要內涵,再配合上演出。從表面看來,扮仙戲的演出其文學性、思想性也相對有限。但是,民俗祭祀活動中,這樣在社會各階層有廣泛影響的劇目,其為人們所喜聞樂見、久演不衰的文化現象本身,足以說明其學術、文化和儀式戲劇本體之價值。
Taiwanese ceremonial drama and the study of its performing procedures
- take Beiguan Music's Immortals-playing Drama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main subject of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aiwanese ceremonial drama, and the range of the research takes Taiwanese Beiguan Music's Immortals-Playing Drama as an example. The thesis coordinates the field study by three major parts. Firstly, interviewing the artists, the owners of the opera troupes and the experienced artists. Secondly, gathering the collection of the manuscripts, the scripts of dramas, the images and the recorded data. Thirdly, summarizing all the related documents. The thesis respective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eremony, the origin of Taiwanese ceremonial drama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performing procedure. Furthermore, it explores the programmed application of Taiwanese Immortals-Playing Drama ceremony. Besides, it introduces the images of the roles in Immortals’ Drama of Immortals-Playing Drama. The thesis also expects to further organize the nonnative meaning of Taiwanese ceremonial drama profoundly.
When Taiwanese Immortals-Playing Drama is performed, it emphasizes its special ceremonial properties. Especially, there are consistent rules among its performing procedures. The thesis sums up the applied parts in four ceremonial procedures for Immortals-Playing Drama and Immortals’ Drama as follows:1. Auspicious occasion and inviting all immortals. 2. All immortals’ presenting and arriving the land of happiness. 3. All immortals’ presenting treasures, making celebrations and giving blessings. 4. The end of giving blessings and returning to the heaven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Human-World Drama of Immortals-Playing Drama includes four applied ceremonial procedures as follows:1. Flaunting:making achievements and merits 2. Complimenting:lords’ praise 3. Granting rewards:granting officials and wealth 4. Being thankful for kindness:respecting and thanking for immortals’ gratitude.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all the collected data, both the Immortals’ Drama and the Human-world Drama of Immortals-playing Drama are on the track of the above-mentioned proceeding procedure. It can say that all the presenting parts of Immortals-Playing Drama a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eremonial procedure.
The main goal of Taiwanese Immortals-Playing Drama is to pray for good fortune and to make celebrations. The major connotation of its process puts emphasis on the ceremonies and then is performed on the stage suitably. Judging from the surface, it seem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Immortals-Playing Drama has limitation on its literariness and ideology relatively, nevertheless Immortals-Playing Drama makes widespread influences on all the walks of life and is performed in folk sacrificial ceremonies. The drama is delighted to be heard and seen by the masses and is ever-lasting performed. Therefore,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Immortals-Playing Drama is enough to illustrate the value of its academic and culture and the value of the major parts of the ceremonial drama.
Key words:ceremonial drama, Beiguan Music, Immortals-Playing Drama, Tien-Guan-Sih-fu, the Eight Immortals (in the legend)
參考書目
一、劇本
《三仙大會》,羅東福蘭社手抄本,周以謙先生提供。
《三仙會》,手抄本,彭繡靜女士提供。
《三仙會》,葉美景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大團圓》,羅東福蘭社手抄本,周以謙先生提供。
《五文昌》,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天官賜福》,《典型俱在》手抄本,周以謙先生提供。
《天官賜福會》,葉美景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卸甲封王》,《典型俱在》手抄本,周以謙先生提供。
《河北金榜》,葉美景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河北封王》,葉美景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金牌仙》,葉美景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長春》,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南詞仙會》,葉美景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封相》,《典型俱在》手抄本,周以謙先生提供。
《國劇劇本:天官賜福》,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6年5月初版。
《釣魚台》,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富貴長春》,《典型俱在》手抄本,周以謙先生提供。
《新金榜》,葉美景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新封王》,葉美景手抄本,板橋潮和社林宗傑先生提供。
二、古籍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市:鼎文書局,1997年10月。
(漢)班固撰,《漢武帝內傳》,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三四八 : 小說家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等撰,《周禮注疏及補正》,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晉)干寶撰,《搜神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三四八 : 小說家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晉)司馬彪,《續漢書志》,臺北市:鼎文書局印行,1981年。
(晉)郭璞注,《山海經》,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三四八 : 小說家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晉)郭璞注,《穆天子傳》,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三四八 : 小說家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本》《爾雅注疏〈下〉》, 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梁)蕭統,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初版。
(唐)沈汾,《續仙傳》,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三六五 : 道家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47年,第三版。
(宋)吳自牧,《夢粱錄》,《知不足齋叢書》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宋)張炎著,蔡楷疏證,《詞源疏證》,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
(元)王實甫等撰,《孤本元明雜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明)吳元泰著、余象斗編,《八仙出處東遊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吳承恩,《西遊記》,臺北市:三民書局,1972年5月。
(明)汪雲鵬刊本,《有象列仙全傳》,影印本,萬曆28年(西元1600年),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2月。
(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收《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凌濛初,《譚曲雜札》,收《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59 年8月第一版。
(明)張文介編輯,《廣列仙傳》,影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明)許仲琳,《封神榜》,臺北:偉文書局,1978年。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明)馮夢龍編刊,《醒世恆言》,上海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
(清)允祿、梅玨成、何國宗等編撰,《協紀辨方書》,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清)毛聲山,《讀第七才子書琵琶記》,《琵琶記資料匯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清)王鍚純輯,《遏雲閣曲譜》,上海:著易堂,民初重刊清同治九年序本。
(清)阮元用文選樓藏本校刊,《十三經注疏》(五)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7月臺一版。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雜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清)徐道編撰、程毓奇續撰,《歷代神仙通鑑》,影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清)高拱乾,《台灣府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清)張芬輯,《六也曲譜》,上海:朝記書莊,1922年。
(清)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神仙部〉,影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清)劉良壁,《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卷六˙風俗志˙歲時〉,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清)錢德蒼輯,《重訂綴白裘新集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顧炎武,黃侃、張繼校勘,《原抄日知錄》,臺中,中台印刷廠,民47年4月。
三、專書
王見川、李世偉,《台灣的宗教與文化》,新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初版二刷。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 第一輯》,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民俗曲藝叢書》,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基金會,1998年12月。
王秋桂主編,《中國祭祀儀式與儀式戲劇研討會論文集》,《民俗曲藝》,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基金會。
王振義,《台灣的北管》,臺北:百科文化出版社,1982年。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板橋:稻鄉出版社,1997年。
王霄冰,《儀式與信仰─當代文化人類學新視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田仲一成,錢杭、任余白譯,《中國的宗族與戲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田博元等合編,《台灣歷史與文化》,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23日。
白慈飄、林聰仁,《北管春秋:藝師王金鳳訪談錄》,臺中市: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
石光生,《中國儀式劇場藝術的發展與變革》,臺北:書林出版社,2001年。
克利夫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年。
冷立、范力,《中國神仙大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
吳永猛、謝聰輝,《台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蘆洲: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初版。
吳光正,《八仙文化與八仙文學的現代闡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吳瀛濤,《台灣民俗》,臺北:眾文出版社,1992年。
呂宗力、樂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1961年。
呂錘寬,《北管古路戲的音樂》,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4年9月。
呂錘寬,《北管音樂》,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呂錘寬,《北管音樂概論》,彰化:彰化縣政府,2000年7月。
呂錘寬,《北管藝師:葉美景、王宋來、林水金生命史》,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年11月。
呂錘寬輯註,《細曲集成》,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年。
呂瓊珷編著,《歌仔戲扮仙戲―福祿壽三仙會》, 臺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1年03月。
宋兆麟,《中國民間神像》,臺北:漢陽出版社,1995年。
宋錦秀,《傀儡、除煞與象徵》,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新店:立緒出版社,1998年。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出版社,1978年。
李幹忱編纂,《破除迷信全書》,影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車錫倫,《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學》,新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7月初版一刷。
阮昌銳,《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90年6月。
周貽白,《中國戲曲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0年。
林水金,《北管全集》,臺中:萬安軒,2001年。
林國平,《閩台民間信仰源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一版。
林衡道,《台灣歷史民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2001年4月,初版。
邱火榮、邱昭文,《北管牌子音樂曲集》,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年。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出版社,1997年。
邱坤良,《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3年。
邱坤良,《野台高歌》,臺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
南懷瑾述著、蔡策紀錄,《論語別裁》,臺北:老古出版社,1976年5月。
姜義鎮,《台灣的民間信仰》,臺北:武陵出版社1985年。
春日武彥,李毓昭譯,《顏面考》,臺北:晨星書局,2001。
胡志毅,《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凌志四主編,《台灣民俗大觀》,臺北:大威發行,1985年。
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翁敏華,《中國的戲曲與民俗》,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
馬丁˙埃斯林(Martin Esslin)著,羅婉華譯,《戲劇剖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公司,1981年。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二刷。
馬書田,《中國諸神大觀》,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12月初版一刷。
馬書田,《全像中國三百神》,臺北:旭昇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7月初版。
馬書田,《華夏諸神―俗神卷》,臺北市:龍雲出版社,1993年。
馬書田,《華夏諸神―道教卷》,臺北市:龍雲出版社,1993年。
高大鵬,《造化的鑰匙-神仙傳》,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1981年。
康豹,《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12初版。
張伯謹編,《國劇大成》,臺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振興國劇研究發展委員會,1972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臺北:丹青出版社,1985年。
莫光華,《台灣各類型地方戲曲》,臺北:南天書局,1999年5月初版一刷。
連橫,《台灣通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1月。
陳守仁,《香港粤劇導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1999年。
陳秀芳編,《台灣所見的北管手抄本》,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81年。
陳芳主編,《台灣傳統戲曲》,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陳信聰,《幽冥得度―儀式的戲劇觀點:台南市東嶽殿打城法事分析》,臺北市:唐山出版社,2001年。
陳耕,《閩台民間戲曲的傳承與變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一刷。
陳陣、趙作慈,《中國面具藝術》,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1997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4月初版。
曾永義、林明德等著,《台灣傳統戲曲之美》,臺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
湯一介,《中國宗教:過去與現在》,臺北:淑馨出版社,1994年。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著,《台灣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2月。
愛彌爾,塗爾幹﹙Émile Durkheim﹚著,渠東、汲吉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楊春時,《藝術文化學》,長春:長春出版社,1990年。
葉振輝,《台灣開發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四刷。
葉德輝麗廔叢書本影印,《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附搜神記》,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7月。
董芳苑,《信仰與習俗》,臺南:人光出版社,1994年。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出版社,1996年。
詹石窗,《道教與戲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5月。
蒲亨強,《神聖禮樂―正統道教科儀音樂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0年。
劉太希選注,《詩選注》,臺北市:正中書局,1969年1月初版。
劉魁立,《面具的奧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蔡欣欣,《台灣戲曲研究成果論述(1945~2001)》,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鄭志明,《臺灣神明的由來》,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
鄭榮興,《邱火榮的北管後場音樂》,臺北:文建會,1997年。
盧昂,《東西方戲劇的比較與融合:從舞台假定性的創造看民族戲劇的構建》,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6月。
蕭兵,《儺蜡之風-長江流域宗教戲劇文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年。
戴月芳、羅吉甫主編,《15000B.C-1996A.D臺灣全記錄》,臺北市,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5月初版一刷。
四、期刊論文
方麗娜,〈八仙考述〉,《國教之友》,1986年10月,頁48-50。
包緝庭,〈漫談冷僻的開場戲〉(上)(中)(下),《國劇月刊》1977年,第1-3期,頁10-11。
田壯,〈草台高歌入殿堂―亂彈戲師莊進才〉,《幼獅文藝》,1990年2月,頁118-125。
向大鯤,〈我國民間傳述的八仙傳奇〉,《藝文誌》,1980年11月,頁52-53。
何翠萍,〈人類學研究民間戲曲的意義〉,《民俗曲藝》,1984年7月,頁17-38。
呂錘寬,〈八隻交椅坐透透―林水金的北管藝術〉,《傳統藝術》,2001年10月,頁28-30。
呂錘寬,〈北管館閣梨春園現況及其藝術〉,《彰化文獻》,2010年12月,頁172-179。
李靜,〈略論明清堂會演劇的儀式特徵〉,《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30-33。
李豐楙,〈儀式、演劇與祭祀〉,《傳統藝術》,2004年7月,頁8-12。
林良哲採訪整理,〈「浮浮沈的戲臺人生」―北管藝人莊進才先生訪談錄〉,《宜蘭文獻雜誌》,1997年1月,頁61-96。
林茂賢,〈臺灣扮仙戲的象徵意義〉,《淡水牛津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1998年,頁2。
林郁姝,〈談二郎神〉,《中國戲劇集刊》,第一集,1978年12月,頁80-82。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
邱坤良,〈中國劇場之儀式劇目研究初稿〉,《民俗曲藝》,第39期,1986年1月,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頁100-128。
邱坤良,〈春蠶吐絲,死而後已―紀念葉美景老師〉,《傳統藝術》,2002年4月,頁28-29。
邱坤良,〈臺灣的跳鍾馗〉,《民俗曲藝》第85期,1993年9月,頁325-369。
洪惟助、高嘉穗、孫致文〈崑曲的賜福與臺灣北管的天官賜福-比較兩者在文辭、音樂的異同與變化〉,《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頁781-782。
胡天成,〈重慶漢族喪葬儀式中的「過橋」〉,《民俗曲藝》,第92期,1994年11月,頁735-780。
范揚坤,〈有關亂彈「扮仙戲」及其音樂種種〉,《台灣的聲音》,第2卷第1期,1995年1月,頁13-23。
陳玲玲,〈元明雜劇中的八仙〉,《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2卷第10期,1979年10月,頁44-56。
陳玲玲,〈臺灣扮仙戲中的八仙〉,《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4卷第6期,1981年6月,頁19-61。
華唐,〈從孫悟空形象看小說家如何化用佛經故事〉,《明道文藝》,1997年9月,頁137-147。
黃竹三,〈從山西儀式劇的演出形態看中國戲劇的特點〉,《文化遺產》,2008年第1期,頁3。
劉肖洵,〈朝聖:一個「類中介性」的儀式現象〉,《大陸雜誌》,第66卷第2期,頁1。
劉枝萬,〈關於台灣酬神劇〉,《台灣文獻》,第58卷第2期,2007年6月,頁159-166。
蔡振家,〈板橋潮和社:一個北管社區劇場〉,《北縣文化》,2009年3月,頁66-79。
鄭莉,〈朱有燉宮廷慶賞劇研究〉,《藝海》,2009年第4期,頁32-35。
羅世維,〈竹塹北管藝師―彭繡靜生命史及揚藝傳薪歷程〉,《竹塹文獻雜誌》,2011年6月,頁102-129。
五、學位論文
吳佳驊,《台灣八仙文化內涵與造型藝術研究》,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千惠,《北管扮仙戲「劇」與「樂」之研究--以「大醉八仙」和「三仙白」為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素珠,《北管扮仙戲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張逸品,《台灣八仙故事與民眾生活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陳伯謙,《扮仙戲演出活動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陳瓊琪,《北管扮仙戲的型構邏輯暨其轉化演變的機制探討》,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黃世文,《詹文贊福路〈大醉八仙〉排場研究》,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劉美枝,《臺灣亂彈戲之腔調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蔡雅玲,《北管扮仙戲〈天官賜福〉的音樂結構研究》,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六、工具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
《社會百科全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9月。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藝術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6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3年11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福建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12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山東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4年10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雲南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4年11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廣西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5年2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陝西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5年3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四川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5年10月。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6年12月。
王森然,《中國劇目辭典》,大陸:河北教育,2002年。
馮其庸主編,《中國藝術百科辭典》,北京:商務印書局,2004年1月。
魏天定編輯,《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6月。
七、影音資料
竹塹北管藝術團,《蟠桃會》,演出地點:鹿港鎮運動公園,演出時間:2009年5月24日,DVD影片。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教育部異體字字典》,臺北市:教育部,2002,數位光碟。
新竹市北管戲曲促進會,《富貴長春》,演出地點:臺北市中正紀念堂,演出時間:2007年3月11日,DVD影片。
新美園劇團,《三仙會 封王 金榜 合興宮作法事》,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錄影帶資料,2001年。
新美園劇團,《大醉八仙 三仙會(片段)》,臺北市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錄影帶資料,2001年。
新美園劇團,《大醉八仙 李世民出世》,臺北市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錄影帶資料,2001年。
新美園劇團,《跳鍾馗儀式、天官賜福、封相、金榜》,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錄影帶資料,2001年。
薪傳歌仔戲劇團,《扮仙戲保存紀錄【三仙會、跳加官、金榜、鬧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7月,錄影帶資料。
薪傳歌仔戲劇團,《扮仙戲保存紀錄【天官賜福】》,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7月,錄影帶資料。
薪傳歌仔戲劇團,《扮仙戲保存紀錄【醉八仙】》,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7月,錄影帶資料。
八、西文
Victor Turner and Edward M. Bruner(Eds.),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0.
Qiu Kun Liang,Mu-lien Operas in Taiwanese Funeral Rituals,In Ritual Opera, Operatic Ritual:Publications of the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Project,1. pp.105-12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