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與跨界想像
作者:陳筱筠
作者(外文):Siao-Yu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芳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1980年代香港文學建構《八方》《香港文學》《素葉文學》跨界想像1980sHong Kong literatureconstructionBa-fang Literary JournalHong Kong LiteratureSu Yeh Literaturetrans-border imag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1980年代隨著香港即將回歸中國,香港文學研究在台灣開始有了一個比較初步的探討與介紹。近年,不管是面對政治經濟層面上的中國崛起,社會變遷過程中台灣和香港所出現的類似經驗,抑或是在學界領域中華文文學、跨區域批判、東亞想像等議題的開展,皆促使台灣對於香港的探討需要有更進一步的討論與關注。自九七回歸前,中國在短時間內便陸續出版了多部香港文學史,文學史做為一個學科的建立以及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文學建構皆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為它涉及了歷史詮釋權的爭奪與主體位置的設定擺放。但香港文學在九七之前,是否只有被中國論述吸納、收編的命運﹖抑或在回歸之前香港文學自身有其發展與建構的脈絡與軌跡﹖過去談論到1980年代香港文學時,最直接聯想到的便是由九七回歸中國所帶來的失城恐懼或身分轉換等議題,但實際上這個時期的香港文學並非僅存在這個面向,它亦存在著吸收、轉化各地文學與文化思潮的能量。正因為如此,1980年代香港文學有其必須被重新認知的重要性。
本研究以跨界想像做為重返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方法,主要應用在兩個層面的討論:1.探討《八方》、《香港文學》和《素葉文學》這三份文藝雜誌在當時如何建構香港文學、與各地華文文學進行連結、參與中國現代文學的重建以及參照西方理論思潮;2.透過香港小說中對於邊界的形塑與建構,脈絡化跨界想像的意義。透過這些討論,將有助於我們找到另外一條觀看1980年代香港文學發展與建構的路徑,在這樣的思考之下,我們才有可能強調當時各種力量的共存與角力,而非單向的取代或置換。當我們正視了1980年代香港文學實則存在著各地文學資產的匯流,而香港文學自身亦在此時期透過繼承與轉化的文學建構時,討論香港的方式便不再只是借╱還之間的問題,或是因過度急切找尋香港主體性的存在,而忽略了當時的跨界路徑。在這個重返的過程中,本研究至少能帶出三個重要的面向,包括為香港文學尋找新的詮釋框架、對華文文學的反思,以及台灣文學與香港文學相互參照的可能。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analyze how Ba-fang Literary Journal,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Su Yeh Literature, which have arisen from the nodal locations of Sinophone literature from different areas set between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Western theory and criticism, have fashioned Hong Kong lit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contextualize trans-border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ons and constructions of border in Hong Kong novels. This dissertation crystallizes at least three crucial notions: coming up with a new framework of reading Hong Kong literature, rethinking of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juxtaposing the studies on Taiwan literature and those on Hong Kong literature.
Abbas, Ackbar. 1997.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ng, Ien. 1998. “Can One Say No to Chineseness ? Pushing the Limits of the Diasporic Paradigm,Boundary 2 25.3: 224-233.

Balibar, Étienne. 2004. We, the People of Europe: Reflections on Transnational Citizenship. Trans. Swenson, J.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Eds John B. Thompson. Trans. Gino Raymond & Matthew Adamson.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and Loïc J. D. 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lton, Kingsley. 200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Hong Kong and the Space for Hong Kong English, World English 19.3: 265-285.

Brian, Moloughney. 2003. “Reviews,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5.2: 166-169.

Chow, Rey. 1993.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resswell, Tim. 2004.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ing.

Chiu, Kuei-fen. 2008. “Empire of the Chinese Sign: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Diasporic Imagination in Transnational Literary Product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7.2: 593-620.

Christopher, Payne. 2010. “Linguistic-Cultural Schizophrenia: Reading Xu Xi Writing Hong Kong, Tamkang Review: A Quarterly of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41(1): 39-73.new window

De Certeau, Michel. 1984. “Making Do: Uses and Tactics,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9-42.

Dirlik, Arif. 2001. “Place-Based Imagination: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s of Place, Places and Politic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Eds. Roxann Prazniak and Arif Dirlik.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Erickson, Frederick. 1997. “Culture in Society and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Eds. J. A. Banks and C. A. M. Bank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32-60.

Foucault, Michel. 1981. “The Order of Discourse, Untying the Text, Ed. Robert Young.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52-64.

Ho, Yee-Lin. 2003. “Connecting Cultures: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English, the 1950s,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5.2: 5-25.

Hughes, Richard. 1968. Hong Kong: 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 London: Andre Deutsch.

Massey, Doreen. 1991.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Marxism Today 38: 24-29.

Mike, Ingham. 2003. “Writing on the Margin: Hong Kong English Poetry, Fiction and Creative Non-Fiction, City Voices: Hong Kong Writing in English 1945 to the Present. Eds. Xu Xi and Mike Ingham. Hong Kong Univeristy Press.1-16.

Ong, Aihwa. 1999. 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Ratti, R. 1993. “How Can Existing Barriers and Borders Effects be overcome? A Theoretical Approach, Regional Networks, Border Region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Eds. Riccardo Cappellin, Peter W.J. Batey, and T.R. Cappelin. London: Pion Limited. 60-69.

Robert, Bauer. 1988. “Writing Cantonese of Hong Kong, Cahiers de Linguistique-Asie orientale, 17.2 : 245-293.

Shen, J and Yeung, Y.M. 2002. “Free Trade Zones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 Occasional Paper No.122.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ih, Shu-mei. 2008. “Hong Kong Literature as Sinophone Literature,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Vols. 8.2-9.1: 12-18.new window

Shih, Shu-mei. 2011.05. “The Concept of the Sinophone, PMLA Vol 126.3: 709-718.

Shirley, Geok-lin Lim.2002. ““Traveling Transnationalism: Locating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English, Sun-Yat-sen Journal of Humanities 14: 53-66.

Skeldon, Ronald 1990-1991. “Emigration and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Pacific Affairs, Vol. 63, No. 4(winter): 500-523.

So, Daniel. 1992. “Language-based bifurc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to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Issue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in Hong Kong. Ed. K. K. Luke. Hong Kong: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69-95.

Swartz, David. 1997.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zeto, Mirana May. 2013. “Intra-Local and Inter-Local Sinophone: Rhizomatic Politics of Hong Kong Writers Saisai and Wong Bik-wan,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Eds. Shih, Shu-mei; Tsai, Chien-hsin; Bernards, Bri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1.

Thomoson, Patricia . 2008. “Field, Pierre Bourdieu:Key Concepts. Stocksfield [England] : Acumen.67、69.

Tu, Wei-ming. ed. 1994.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C. 2005. “Multilevel Governance in the Cross-Boundary Region of Hong Kong-Pearl River Delta,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7: 2147.

Yeung,Yue-Man. 2000. Globalization and Networked Societies: Urban Regional Change in Pacific As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八方文藝叢刊》第 1 輯(1979.09)~第 12 輯(1990.11)new window

《八方》記者。1979.09。〈新文學六十年:訪問周策縱教授〉。《八方》第1輯。頁9-10。

《八方》編者。1980.9.15。〈「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問題專輯」前言〉。《八方》第3輯。頁208-210。

《中國學生周報》第1048 期(1972.08.18)、1050 期(1972.09.01)~1053期(1972.09.22)。

《文訊》編輯部。1985。〈香港作家在臺出版文藝作品書目初編〉。《文訊》
第20期。頁126。

《香港文學》第 1 期(1985.01.05)~第 60 期(1989.12.05)new window

《素葉文學》第 1 期(1980.06)~第 25 期(1984.08)new window

《基本法》全文及相關文件。http://www.basiclaw.gov.hk/tc/basiclawtext/chapter_1.html

力匡。1986.09.05。〈《人人文學》、《海瀾》和我〉。《香港文學》第21期。頁18。

丁宇。2013。〈窗里窗外──《台港文學選刊》編委會主任楊際嵐談兩岸文學交
流〉。《兩岸關係》第6期。頁70-71。

也斯。1995.01。〈香港的故事:為什麼這麼難說〉。《香港文化》。香港:藝術中心。頁4。

也斯。1996。《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

也斯。2001.09.29。〈且不忙寫香港文學史〉。《信報》副刊第24版。

也斯。2002。《島和大陸》。香港:牛津大學。

中國新聞社 http://www.chinanews.com/common/footer/intro.shtml

王佐良。1985.2.5。〈譯詩與寫詩之間〉。《香港文學》第2期。頁18-24。

王仁芸。1986.01.05。〈香港文學與中國文學的對話〉。《香港文學》第13期。頁89。

王觀泉。1988a.3。〈魯迅前期藝術理論中的西方思潮〉(上)。《八方》第8輯。
頁90-95。

王觀泉。1988b.6。〈魯迅前期藝術理論中的西方思潮〉(下)。《八方》第9輯。
頁116-122。

王劍叢等編著。1991。《台灣香港文學研究述論》。天津:天津教育。

王潤華。1993。〈從中國傳統文學到海外本土文學傳統──論世界華文文學之形
成〉。《文訊》50期89號。頁78。

王宏志。1997。〈中國人寫的香港文學史〉。《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著。台北:麥田。96、103-4。

王德威。1998。〈香港──一座城市的故事〉。《如何現代,怎樣文學》。new window
台北:麥田。279-305。

王德威。2006。〈華語語系文學──邊界想像與越界建構〉。《中山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五期46卷:1-9。

王智明。2005。〈「美」「華」之間:《千山外水長流》裏的文化跨越與間際想像〉。《中外文學》34:4。111-142。new window

古蒼梧。1981.12.27。〈前衛藝術與社會主義的一次握手——「巴黎.巴黎1937-1957」大展〉。《新晚報》。

古蒼梧。1986.01.05。〈《盤古》與文藝〉。《香港文學》第13期。頁91。

古蒼梧。2005.05。〈《八方》──出版在運動落潮中的刊物〉。《文學世紀》
第5卷第十期總第55期。頁10。

古遠清。2001。〈大陸的香港文學研究機構及成果述略〉。《文教資料》第2期。頁90。

古遠清。2012。〈香港文學研究20年〉。《學術研究》第7期。頁112-113。

北方北。1985.01。〈馬來文學及其發展路向:兼看華文文學的前途〉。《香港文學》。頁53-55。

未名。1986.07。〈泰華文化的「奇蹟」〉。《香港文學》第19期。頁62。

田銳生。1996。《台港文學主流》。開封市:河南大學。

史書美。2007。〈華語語系研究芻議,或《弱勢族群的跨國主義》,翻譯專輯小引〉。《中外文學》36.2。頁14-16。new window

朱少冰。1985.06。〈香港文學研討會概況〉。《香港文學》第6期。頁6。

朱耀偉著。張美君、朱耀偉編。2002。〈小城大說:後殖民敘事與香港城市〉。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頁253-270。

艾曉明。1998。《從文本到彼岸》。廣州市:廣州。

西西。1990。《母魚》。台北:洪範。

西西。1999。《我城》。台北:洪範。

西西。1991。《候鳥》。台北:洪範。

西西。1996。《飛氈》。台北:洪範。

西西。2006。《白髮阿娥及其它》。台北:洪範。

何福仁。1982.01。〈東北行〉。《素葉文學》第5期。頁2-4。

何福仁。1985.05。〈素葉〉。《香港文學》第5期。頁91-93。

李維陵。1980。〈羈〉。《素頁文學》第6期。頁6-7。

李瑞騰。1985。〈寫在「香港文學特輯」之前〉。《文訊》第20期。頁19。

李瑞騰。1988。〈八十年代香港的新詩界:以文學刊物為中心的討論〉。香港:
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李瑞騰。2008.12。〈香港文學史建構的預備作業〉。《現代中文文學學報》vol.8.2 & 9.1。頁75-80。new window

李瑞騰。2012.05.04。〈香港文學在台灣:一個歷史的考察〉。香港:香港文學在台灣研討會。

李瑞騰。2015.05.13。〈文壇行走:以香港為基地推動華文文學〉。《人間福報》。

李少儒,嶺南人。1987.02。〈談中國文學移植泰國的演進〉。《香港文學》第26 期。頁94。

李復威,藍棣之編。1989。《憧憬船:台港文學新潮選萃》。北京:師範大學。

李佩樺。〈遇見百分百的「香港文學」:《香港文學》雜誌之專輯解讀〉。
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li-pei-hua/li-pei-hua_01.htm。

辛其氏。1981.06。〈飛〉。《素葉文學》第2期。頁28-30。

辛其氏。1986。〈青色的月牙〉。《青色的月牙》。台北:洪範。頁177-207。

沈冬青。1994.06。〈觀看•反省•無聲的掙扎──虛構記憶城市的也斯〉。
《幼獅文藝》79:6。頁49。

吳煦斌。1987。〈信〉。《吳煦斌小說集: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
   台北:東大。頁139-157。

吳宏一。2011。《中國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出路》。台北:天宏。

呂大樂。2012。《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香港:中華書局。

林年同、黃繼持、古蒼梧。1980.9.15。〈現實主義之外──從海內外幾位雕刻家
的創作道路看現代主義對中國文藝創作的參考意義〉。《八方》第3輯。
頁297-315。

林淇瀁。2009.07。〈場域、權力與遊戲:從舊書重印論台灣文學出版的經典再塑〉。《東海中文學報》21期:265。new window

初安民。1992.08。〈編輯室報告:香江故事〉。《聯合文學》8卷10期。頁6。

易明善。1995。《香港文學簡論》。成都市:四川大學。

岳騫。1985。〈香港中國筆會三十年〉。《文訊》第20期。頁110-111。

周蕾。1995。《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大學。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主編。1995。《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

南郭。1985。〈香港的難民文學〉。《文訊》第20期。頁36。

施建偉。2000。〈香港文學中的中國性、世界性和香港性〉。《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頁17-27。

洛楓。1995。《世紀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牛津大學。頁128。

洛楓。2008。《請勿超越黃線:香港文學的時代記認》。香港:文化工房。
頁32。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http://hkipcc.org.hk/aboutus/index.shtml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http://hklit.chi.cuhk.edu.hk/

香港文學資料庫http://hklitpub.lib.cuhk.edu.hk/index.jsp

夏鑄九。2010。〈都市抵抗、市民認同、以及城市的營造:珠三角全球都會區域
中香港的都市動員〉。《本土論述2009:香港的市民抗爭與殖民地秩
序》。台北:漫遊者文化。頁2。

袁良駿。1999。《香港小說史》。深圳:海天。

馬麗康記錄。1979.04。〈一個年輕的出版社──素葉〉。《大拇指》第96期。
第二版。

馬嶽編著。2012。《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區志堅、彭淑敏、蔡思行。2011。《改變香港歷史的六十篇文獻》。香港:中華書局。

張默芸。1986。《鄉戀•哲理•親情:台港文學散論》。廈門:鷺江。

張誦聖。2008。〈「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台灣文學史書寫的幾個新觀念架構〉。《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
高雄:春暉。238。

張貽婷。2010.10。〈「動盪年代」的再回首──專訪素葉文學創辦者許迪鏘先生〉。《幼獅文藝》第682期。頁87。

張貽婷。2011。〈當代香港文學的九七焦慮與都市性格的共振(1982-2007)〉。台北:台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敖焙理。2009.10.19。〈香港現代性的缺失〉。《星島日報》。

梁北。1987.4。〈鷗外鷗詩中的「陌生化」效果〉。《八方》第5輯。頁79-82。

梁秉鈞、陳智德、鄭政恆編。2011。《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匯智。

梁秉鈞著,洪清田主編。2012。〈香港文學與文化:本土、中國、世界〉。new window
《人文香港:香港發展經驗的全新總結》。香港:中華書局。頁50。

梅子編。1998。《香港短篇小說選:八十年代》。香港:天地。

犁青。1987.10。〈艱苦成長中的印度尼西亞華文文學(上)〉。《香港文學》第34期。 頁87。

許迪鏘、朱彥容。1985.03.05。〈盧瑋鑾訪問記〉。《香港文學》第3期。頁20-24。

許迪鏘。1997.05。〈在文學大道上走碎步〉。《讀書人》第27期。頁83-84。

許迪鏘。2000.12。〈回首阿蔡〉。《素葉文學》第68期。頁224。

郭嗣汾。〈淺談香港文壇〉。《文訊》第20期。頁24。

陳德錦。1985.01.05。〈隨想一束〉。《香港文學》第1期。頁26。

陳寶珍。1986.10.05。〈望海〉。《香港文學》第22期。頁56-61。

陳賢茂。1986.08。〈新加坡華文詩壇的歷史回顧〉。《香港文學》第20期。頁63-64。

陳映真。1987a.08。〈四十年來的台灣文藝思潮〉。《八方》第6輯。頁34。

陳映真。1987b.11。〈大眾傳播與民眾傳播〉。《八方》第7輯。頁45-72。

陳清僑。1988.09。〈歷史差異與文化整合:民族意識的困局〉。《八方》第10
輯。頁79-82。

陳清僑著。張美君、朱耀偉編。2002。〈論都市的文化想像──並讀西西說香港〉。《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頁408-422。

陳德錦。1993.01。〈開放而嚴格──《香港文學》八週年紀念有感〉。《香港文學》第97期。頁15。

陳麗芬。2000。《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

陳國球編著。2000。〈導言:文學香港與李碧華〉。《文學香港與李碧華》。台北:麥田。頁16。

陳國球。2004。《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

陳國球。2010。〈收編香港:中國文學史裏的香港文學〉,《都市蜃樓:香港文學論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合編。香港:牛津大學。new window

陳國球。2012.05.04。〈台灣視野下的香港文學〉。香港:香港文學在台灣研討會。new window

陳國球著,陳智德編。2014a。〈總序〉。《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新詩卷》。香港:商務。

陳國球。2014b.06.26。〈香港文學:誰的香港?甚麼文學?〉。《明報》世紀版。

陳琳。2007。〈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城市小說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陳智德。2009。《解體我城:香港文學 1950-2005》。香港:花千樹。

陳智德。2014.04.14。〈第三次中文運動〉。《星島日報》。E7。

陳潔儀。2009.03。〈九十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方式──兼論余非小說〉。《中國文哲通訊》19:1=73。頁96-97。new window

陳筱筠。2010.09。〈觀看香港的方法:論西西《飛氈》的地方意識與敘事策略〉。《中外文學》39:3=430。頁125-150。new window

陳筱筠。2012.06。〈進場中國:1980年代香港文學與中國文學的交錯〉。台北:中研院文哲所「博士論文工作坊」。

單德興。2007.03。〈華美•文學•越界:黃秀玲訪談錄〉。《中外文學》36.1。new window
頁233。

彭麗君。2010。《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香港:中文大學。

曾敏之。1999。〈序〉。《香港文學史》。劉登翰編。北京:人民。頁2。

絢靜。1984.05.10。〈香港文學大系〉。《星島晚報•大會堂》。

項南。1984.09。〈窗口和紐帶〉。《台港文學選刊》第1期。

馮偉才。1985.09.05。〈訪沈從文《邊城》〉。《香港文學》第9期。頁27-29。

馮偉才編。1988。《香港短篇小說選:1984-1985》。香港:三聯。

馮偉才編。1994。《香港短篇小說選:1986-1989》。香港:三聯。

黃維樑。1985。《香港文學初探》。香港:華漢文化。

黃維樑。1994。《中華文學的現在和未來:兩岸暨港澳文學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鑪峰學會。

黃維樑。1996。《香港文學再探》。香港:香江。

黃繼持。1987.11。〈文藝、政治、歷史與香港〉。《八方》第7輯。頁74。

黃繼持。1988.03。〈編餘瑣語〉。《八方》第8輯。頁313-314。

黃繼持。2003。《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香港:牛津大學。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6。《香港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中文大學。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

黃康顯。1996。《香港文學的發展與評價》。香港:秋海棠文化。

黃子程。2000。〈百花齊放:八九十年代香港雜文面貌〉。《活潑紛繁的香港文
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頁288-290。

黃子平。2005。《害怕寫作》。香港:天地圖書。

黃仲鳴。2007.12.29。〈琴台客聚:粵語文學兩大將〉。《文匯報》。

黃仲鳴。2008。〈粵語文學資料初探(1900-1970)〉。《現代中文文學學報》Vol. 8.2 & 9.1。頁113-122。new window

黃仲鳴。2010.08.19。〈三及第文章考據〉。《明報》。

黃宗儀。2008。《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台北:群學。

黃庭康著。李宗義譯。2008。《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台北:群學。

黃萬華。2008.12。〈香港文學對於重寫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意義〉。《現代中文文學學報》Vol. 8.2 & 9.1。頁65。new window

楊國雄。1986.01.05。〈香港新文壇的演進與展望〉。《香港文學》第13期。頁46。

歲月港台。http://app3.rthk.hk/special/rthkmemory/index.php

葉娓娜。1985.01.05。〈香港文學的展望〉。《香港文學》第1期。頁27。

董啟章著。張美君、朱耀偉編。2002。〈城市的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閱讀《酒徒》、《我城》和《剪紙》〉。《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
頁394-407。

董啟章。2011。〈製造香港〉。《在世界中心寫作,為世界而寫》。台北:聯經。頁60-61。

福建人民出版社編輯。1983。《首屆台灣香港文學學術討論會專輯》。福州:福建人民。

趙稀方。2003。《小說香港》。北京:三聯。

劉以鬯。1985a.01。〈發刊詞〉。《香港文學》第1期。頁1。

劉以鬯。1985b.01。〈編後記〉。《香港文學》第1期。頁100。

劉以鬯。1985c.03。〈編後記〉。《香港文學》第3期。頁100。

劉以鬯。1985d.04。〈編後記〉。《香港文學》第4期。頁100。

劉以鬯編。1996。《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

劉以鬯。2002a.01。〈香港文學在當代華文文學的位置〉。《文學世紀》第2卷第1 期。頁44。

劉以鬯。2002b。《暢談香港文學》。香港:獲益。

劉登翰編。1999。《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

劉登翰。2000。〈香港文學的文化身分────試論香港文學的「本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3-16。

劉登翰。2001a。〈分流與整合——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視野〉。《文學評論》第4期。頁42-43。

劉登翰。2001b。〈台港澳文學與文學史寫作——再談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視
野〉。《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6期。頁16-17。

劉登翰。2002。〈命名、依據和學科定位——關於華文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5期。頁32。

樊善標。2009.11.14。〈跨地域想像之必要〉。台南成功大學:台港文學交流工作坊。

潘亞暾。1986.09。〈港台海外華文文學現狀(二)〉。《香港文學》第21期。頁91。

潘亞暾主編。1990。《台港文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

潘亞暾與汪義生。1993。《香港文學概觀》。廈門:鷺江。

潘碧華。2000。〈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響(1949-1975)〉。《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747-762。

潘國靈。2002.11.26。〈劉以鬯――文學人生,夾縫人生〉。
(http://www.lawpun.com/?mod=iColumn&cmd=showCAS&caID=40)

蔡益懷。2005。《想像香港的方法:香港小說(1945-2000)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鄭振偉。2000.01。〈給香港文學寫史──論八十年代的《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第181期。頁14-15。

鄭樹森。2007。《從諾貝爾到張愛玲》。台北:印刻。

鄭樹森口述,熊志琴訪問整理。2012a.08。〈海峽兩岸間的《八方》──另一種台港交流之四〉。《文訊》。322期。頁25-35。

鄭樹森口述,熊志琴訪問整理。2012b.10。〈1980年代三地互動──另一種台港交流之五〉。《文訊》。324期。頁36-37。

鄭樹森著,熊志琴採訪整理。2013。《結緣兩地》。台灣:洪範。

魯嘉恩。2009。〈香港文學的上海因緣(1930-1960)〉。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論文。

黎活仁等編輯。2000。《香港八十年代文學現象》1、2冊。台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盧瑋鑾。1983。《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香港:華風。

盧瑋鑾。1985a.02.05。〈戴望舒在香港〉(第一章)。《香港文學》第2期。頁11-17。

盧瑋鑾。1985b.05.05。〈戴望舒在香港〉(第二章)。《香港文學》第5期。頁15-19。

盧瑋鑾。1987a.08。〈香港文藝活動記事(1937-1941)後記〉。《八方》第6輯。頁305-307。

盧瑋鑾。1987b.11。〈六份發刊詞的資料簡介〉。《八方》第7輯。頁296-300。

盧瑋鑾。1987c。《香港文縱》。香港:華漢。

盧瑋鑾。1988.12.05。〈研究香港文學的幾個問題〉。《香港文學》。頁9-14。

盧瑋鑾,熊志琴。2010。《雙程路:古兆申訪談錄》。香港:牛津大學。

盧瑋鑾,熊志琴編。2011。《經紀眼界:經紀拉系列選》。香港:天地。

穆中南。1985。〈香港文學印象〉。《文訊》第20期。頁22。

駱明。1985.03。〈新加坡文藝研究會〉。《香港文學》第3期。頁74-75。

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http://www.ln.edu.hk/chr/

應鳳凰。2012.05.04。〈香港文學傳播台灣三種模式:以冷戰年代為中心〉。香港: 香港文學在台灣研討會。

戴望舒。1938.8.1。〈創刊小言〉。《星島日報•星座》1期。版14。new window

戴望舒。1944.2.6。〈詩論零札〉。《華僑日報•文藝》2期。

戴望舒。1948.12.12。〈跋西班牙抗戰謠曲選〉。《華僑日報•文藝》87號。

謝常青。1990。《香港新文學簡史》。廣州市:暨南大學。

鍾玲。1987.04。〈論鷗外鷗的詩:《狹窄的研究》〉。《八方》第5輯。頁83-92。

羅慧萍。1994.06。〈香港書肆報導(一)――青文書屋〉。《幼獅文藝》。頁65。

羅永生。2007。〈香港的殖民主義(去)政治與文化冷戰〉。《殖民無間道》。香港:牛津大學。頁60-63、78。

羅永生。2011。〈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思想》(19)。new window

羅永生。2015.03。〈冷戰中的解殖:香港「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運動」評析〉。《思想香港》(6)。new window

藤井省三。2000。〈小說為何與如何讓人「記憶」香港:李碧華《胭脂扣》與香
港意識〉《文學香港與李碧華》。陳國球編。台北:麥田。頁81-98。

譚秀牧。1986.01.05。〈我與《南洋文藝》〉。《香港文學》第13期。頁76-77。

關夢南。1981.06。〈探親〉。《素葉文學》第2期。頁22。

關秀瓊,溫綺媚。1983.09。〈細談《淺水灣》──訪問劉以鬯訪問記〉。《文藝》第7期。頁26-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