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乾嘉之際臺灣林朝英之文人畫與世俗化進程研究
作者:謝忠恆
作者(外文):Hsieh, Chung-H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書畫藝術學系
指導教授:劉素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林朝英一峯亭竹葉書重道崇文莊敬夫林覺楊舟黃慎閩習文人畫臺灣文獻民間畫師民間藝術榜書匾聯寺廟Lin Cao-yinyi-feng pavilionbamboo leaf calligraphyvaluing tradition and respecting cultureZhuang Jing-fuLin JueYang ZhuMin-Xidrawing of literary menTaiwa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civil paintecivil artcharacters on the archmemorial plaquetemp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博士論文,分緒論既研究方法和本文研究二部,第一部之緒論為研究動機目的、內容、重點和必要性,同時闡述本研究論文緣起和因果,其二為筆者建構日治以前臺灣書畫之研究方法,同時為方法論和詮釋研究觀點,即早期臺灣書畫之史觀,和藝術史研究之各種分析法。第三章至終章為本文主要研究內容與結論,第三章從林朝英行誼錄與族譜等史料,整理出林氏家族開基臺灣之閩臺淵源,再逐步論述其重道崇文之人生研究;第四章從兩件自畫立像和道釋人物畫,從中分析林朝英文人觀與世俗情境;五、六二章為林朝英四君子花鳥和書法之藝術研究,藉此探討閩、臺藝術淵源,即林朝英所詮釋之「閩習」藝術觀;第七章,透過同時其畫家莊敬夫、林覺之藝術研究,筆者發現閩、臺圖像淵源,為「閩習」筆墨傳臺灣的直接依據,再與林朝英詮釋世俗化的「閩習」文人化,以臺灣「閩習三家」之文人、世俗書畫,試論「閩習」藝術,及如何發展成為「臺式閩習」的藝術現象,各章說明如下:
第一章為研究動機、目的、內容、必要性、預期成果。主要說明筆者研究本專題之緣由與淵源,從動機和目的,使筆者撰寫本論研究必要性之昭然若揭,同時說明本研究於藝術史的必要,尤其臺灣書畫史之重要性,列舉預期成果,以顯示本論研究之迫切性和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需要,兼訂定筆者撰寫研究論文時之願景和目標。
第二章為本文研究方法的探討。釐清書畫藝術於史料、史觀之研究關係,從藝術、圖像、社會、意識形態、心理等層面探討和詮釋作品,透過類型、風格、圖像分析、比較與批評,觀看藝術現象之產生和本論研究。因此研究方法以圖像分析為基礎,搭配史料考證和文獻分析,加上田野蒐集所彙整資料,製作圖表輔助說明和編年,最後從研究方法釐清所面臨限制,再回顧方法與依據,逐一排解問題,而本章建置日治以前早期臺灣書畫藝術研究法,為筆者之藝術史觀,使未來相關研究參閱引用時,為詮釋歷史與藝術現象之基礎。
第三章,從林朝英行誼錄與族譜等史料為基礎,探討林朝英家族之閩、臺淵源,至開基臺灣後,家業蒸蒸日上亦儒亦商、崇文重道,無不實踐個人與社會使命的民胞物與人生,境界由內而外向上的藝術情境與人生,成為「清代臺灣書畫第一人」之研究基礎。
第四章,筆者從林朝英〈自畫立像〉探討其觀照自我的文人情境和思想情懷,即透過自畫像向世人揭示的本我至無我,以及心理學說論及之社會道德層次。再從首度公開的世俗人物畫〈觀音菩薩夢授真經圖〉(目前臺灣書畫史傳世年代最早且畫幅最大),透過圖像分析歷程,探討文人畫與世俗藝術的筆墨關係,為進程研究其花鳥和書法之基礎。
第五章,透過林朝英花鳥畫研究,理解乾、嘉之際臺灣藝壇尚在養成階段的文人書畫狀態,此時「閩習」風格明顯地受到關注,甚至成為時代主流畫風。從水墨題材與圖像比較對照證,探討影響早期臺灣書畫的明代徐渭、陳淳、朱耷,至清代黃慎等對林朝英和臺灣畫壇的藝術淵源,參酌「閩習」恣情放逸的筆墨,析論文人畫世俗化的藝術現象。
第六章,相較於水墨作品,林朝英書法數量頗多,基於地方仕紳且有聲於府城官民的一人鄉望,其書寫許多寺廟牌匾與楹聯可見其社會地位之高度,本章從林朝英榜書書風之研究,進而探討後人稱頌之「竹葉體」書法風格,藉此探討林朝英書風與福建書家張瑞圖“形”的淵源,和時代氣息於“質”的潛移默化,成就其書風發展。
第七章,透過吉光片羽的莊敬夫與林覺文獻與圖像資料,佐證「閩習」筆墨以及莊敬夫實踐過程而強化的原萃,再經圖像比對,發現莊敬夫畫鹿淵源來自福建畫家楊舟,此為臺灣書畫史重要發現,兼論林覺之花鳥畫受黃慎影響的藝術時代主流。更於結論探討與「閩習」相關書畫論,並分析早期臺灣書畫文人與世俗交融之現象。
終章,為本博士論文總結之研究成果和分析心得,針對本文研究幾項議題和發現進行論述與整理,再於附件整理出本文研究歷程之資料庫和田調資訊,提供相關研究參考。
This Ph.D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ext study.” First,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 contents, main points, and research necessity. Meanwhile, it also explains the orientation, cause and eff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Second, I construct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aiwanese calligraphy and drawing before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At the same time, I explain themethodology and the point of view of interpretation, namely, the historical view of earlier Taiwanese calligraphy and drawing and various kinds of analytical methods of the study of artistic histories. The third chapter to the last chapter serves as the main study contents of the text and conclus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biography of Lin Cao-yin and his family tree, I analyze the Lins’ family relation concerning Taiwan and Fujan, and then I gradually explicate the life study concerning how he valued tradition and respected culture. In the fourth chapter, according to two self-portrayed standing image and figure paintings of Buddhism, I analyze Lin Cao-yin’s view of literary men and secular world. And the fifth and sixth chapter are the artistic study of Lin Cao-yin’s four -gentlemen flower and bird, and his calligraphy. In this way, I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rts of Taiwan and Fujan, namely, the Min-Xi artistic view which was interpreted by Lin Cao-yin. In theseventh chapter, through the artistic study of his contemporary artists, Zhuang Jing-fu and Lin Jue, I find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drawings and images of Taiwan and Fujan could infer how Min-Xi pen and ink was transferred to Taiwan. In addition, I explain how Lin Cao-yin interpreted the secularization of Min-Xi literary men. And based on Taiwanese “Min-Xi three families” literary men and secular calligraphy and drawing, I explain the “Min-Xi” art and how it developed into the artistic phenomenon of “Taiwanese Min-Xi.” Each of the chapters can be explained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research motivation, purpose, contents, necessities, and expected results. It mainly explains the reasons for and origin of my dissertation. By explaining my motivation and purposes, the necessity for me to engage in this study is thus clearly shown. At the same time, it explains why this study is necessary for the art history, and especially importantly for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calligraphy and drawing. And the expected results are listed to show the urgency of this study,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related studies. In addition, my vision and goal of writing this dissertation are also explaine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It clearly explain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rt of calligraphy and drawing and historical data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terms of art, image, society, ideology and psychology, the works are researched and interpreted. Through types, style, image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criticism, I take a look at the production of the artistic phenomenon and engage in an ontological stud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image analysis, combines the 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and documents analysis, adds the collected data of field study, designs pictures and lists to assist in explanation and chronology, and finally clearly explains the faced limitations, and then looks back over methods and references to resolve problems. And this chapter construct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arts of calligraphy and drawings of Taiwan in earlier periods. This is my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ar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asis of interpreting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phenomena especially for the consulting and citing for the future related studies.
In the third chapter based on the Lin Cao-yin’s biography and family tree, I explore how Lin’s family was related to Taiwan and Fujan. After he settled in Taiwan, his business boomed for he served both as a literary man and a merchant. He valued the tradition and respected culture, carrying out a mission of loving people and the world and elevating theintrinsic and extrinsic world of art and life, and then became the top man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calligraphy and drawing.
In the fourth chapter, in terms of Lin Cao-yin’s self-portrayed standing image, I discuss his world of self-reflection and his feelings and thoughts. That is, via his self-portrayed image, he unveiled to the world himself and non-self, illustrating the socially moral level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And then via his secular figure painting which has never been exhibited before (the painting of Buddha’s teaching truths in a dream, which appears to the earliest and biggest painting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calligraphy and drawing), I analyze the process through the images, exploring the pen-ink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inting of literary men and secular arts. This can serve as a basis for studying his flower-bird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In the fifth chapter, via the study of Lin Cao-yin’s flower-bird paintings, I try to reac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of literary men when Taiwan’s arts had been in the stage of cultivation during the years of Qian and Ji. At that time, the Min-Xi style had been clearly paid attention to,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the paintings at that age.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water-ink materials and images, I discussed how Xu-wie, Chen Chun, Zhu Rong, three artists in Ming dynasty, and Hung Shen of Qing dynasty was related to and influenced Lin Cao-yin’s and Taiwanese art. Furthermore, I consulted with the affluent style of Min-Xi water-ink paintings to analyze the artistic phenomenon of the secularization of the paintings of literary men.
In the sixth chapter, compared to the water-ink works, Lin Cao-yin’s calligraphy works are in a great number. As he was a local celebrity and somewhat influential at that time, he was invited to write some memorial plaques and characters in the arch in certain temples. Judging from this, we can see that he had a high social position. In this chapter, I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his styl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arch as well as his “bamboo-leaf” style of calligraphy. And then, I pointed 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riting style of Lin Cao-yin and the “shape” of Chang Rui-tu, a calligrapher in Fujan. In addition, I pointed out how the atmosphere of that age influenced the quality of his writing, cultivating his style of writing.
In theseventh chapter, via some fragmentary documents and image data of Zhuang Jing-fu and Lin Jue, judging from the essence of Min-Xi pen-ink and Zhuang Jing-fu’s practice, and in comparison with pictures and images, I find that Zhuang Jing-fu’s drawing of deer originated from Yang Zhou, a painter in Fujan. This is an important finding in thishistory of Taiwanese calligraphy and drawing. In addition, I pointed out that Lin Jue’s drawing of flowers and birds was influenced by Huang Shen-Zi. Finally, I discussed the theory of Min-Xi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alyzingthe phenomenon of the immersion of painter and literary men with the secular world.
The last chapter is a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es in this Ph.D dissertation. It theorizes and arranges a certain issues and findings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in the appendix we can see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field studyinformation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This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studies.
引用與參考書目


參引期刊論文與專書專論(按筆劃排序)

丁治民,〈新發現集篆寫本:姚敦臨《二十體篆》〉,《書畫藝術學刊》(台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民國100年6月出版),第十期。
王耀庭,〈從閩習到寫生—台灣水墨繪畫發展的一段審美認知〉,《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
王耀庭,〈李霞的生平與藝事-兼記「閩習」在臺灣畫史上的一頁〉,《臺灣美術13》(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民國80年7月1日出版),第四卷第一期。
包銘新,〈附錄一:近代男裝閉合系統〉,《近代中國男裝實錄》(上海市,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台北市文獻會出版書刊簡介〉,《史聯雜誌》(高雄市,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民國75年12月出版),第九期。
李若文,〈林朝英與蔡牽之間―府城商人與海盜關係考〉(國立成功大學主辦,「海洋古都:府城文明之形塑」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案報告書,2010年11月19、20日)。
李昭容,〈鹿港意樓的再生〉,《臺灣文獻季刊》(南投市中興新村,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102年9月30日出版)64卷第3期。
李霖燦,〈花鳥畫中的墨竹畫〉,(《雄獅美術》,1986年8月出版),186期。
林柏亭,〈清代台灣畫家林朝英〉,《雄獅美術月刊》(台北市,雄獅出版社,民國68年2月出版),第九十六期。
林柏亭,〈中原繪畫與臺灣的關係〉,《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73年5月出版)。
〈林朝英與蔡牽〉,《臺南文化》(季刊)(臺南市,臺南市文獻委員會,民國57年9月30日出版),第八卷三期。
林碧凰,〈拜謁祖塋翻修金斗親歷紀實〉,《臺灣風物》第二十六卷第二期(臺北縣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民國65年6月30日出版)。
林滿紅,〈當代台灣的史學與社會〉,《教學與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1996年5月出版),第十八期。
邱奕松,〈府城先賢錄〉,《臺南文化》(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民國75年6月30日出版),新二十一期。
吳焯,〈說「骨法用筆」-對《六法初步研究》中一個論點的商榷〉,《中國畫論》(板橋市,駱駝出版社,民國76年8月出版)。
〈青藤道士徐文長〉,《雄獅美術月刊》(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12月出版),第四十六期。
施翠峰,〈剖析台灣先賢水墨畫之演變〉,《台灣先賢書畫選》(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民國年月出版)。
〈韋伯對於人類行為與歷史的解釋〉,《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3年10月增訂三版)。
高明一,〈56種奇形怪篆:陸千甫〈學古書五十六體卷〉與「雜體篆」之源流〉,《典藏古美術》第220期,(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月出版)。
翁佳音,〈府城無城牆時代的故事〉,《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12月出版)。
許雪姬總策畫,〈表8:清代分巡臺灣道〉,《臺灣歷史字典》(附錄)(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5月18日出版)。
許雪姬總策畫,〈表9:清代臺灣歷任知府〉,《臺灣歷史字典》(附錄),(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5月18日出版)。
許雪姬總策畫,〈表10:清代臺灣同知〉,《臺灣歷史字典》(附錄)(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5月18日出版)。
許雪姬總策畫,〈表11:清代臺灣知縣〉,《臺灣歷史字典》(附錄)(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5月18日出版)。
許雪姬總策畫,〈表12:清代臺灣總兵〉,《臺灣歷史字典》(附錄)(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5月18日出版)。
許丙丁,〈林朝英道德文章奕世〉,《清代臺南府城書畫展覽專集》(台南,台南觀光年推行委員會,民國65年3月出版)。
莊伯和,〈畫家的自我描繪:自畫像〉,《中國藝術札記》(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4年第四印)。
莊伯和,〈徐渭花竹軸〉,《藝術家》(台北市,藝術家雜誌社,民國94年8月出版),一卷三期。
常寧生,〈造形藝術的比較研究〉,《穿越時空:藝術史與藝術教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常寧生,〈藝術史的圖像學方法及其運用〉,《穿越時空:藝術史與藝術教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陳敬一,〈臺灣史研究之論文選目(1988.6-1989.6)〉,《史聯雜誌》(高雄市,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民國78年6月出版),第十四期。
張鴻軒,〈臺灣史學術論文選目〉,《史聯雜誌》(高雄市,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民國74年6月出版),第六期。
張鴻軒,〈臺灣地區各大學研究所有關臺灣史與臺灣民俗之博碩士論文彙目〉,《史聯雜誌》(高雄市,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民國74年6月出版),第六期。
彭明輝,〈臺灣地區歷史學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的量化比較(1945-2000)〉,《漢學研究通訊》(臺北,2002年5月出版),第82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89-2411-h-004-033)。
黃天橫,〈林朝英之墓誌銘〉,《臺灣風物》(台北縣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民國62年6月30日出版),二十三卷第二期。
黃天橫,〈林朝英墓重修勘考記〉,《臺灣風物》(台北縣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民國65年6月30日出版),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黃天橫,〈臺灣縣學教諭鄭君墓誌銘〉,《臺灣風物》(台北縣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民國62年3月31日出版),二十三卷第一期。
黃天橫,〈蒐集臺灣早期書畫的回顧〉,《翰墨大觀: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三)》
(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100年1月出版)。
黃天橫,〈清代台南十大書法家〉,《清代臺南府城書畫展覽專集》(台南,台南觀光年推行委員會,民國65年3月出版)。
黃美娥,〈奮飛在二十世紀的新世界:魏清德的現代性文化想像與文學實踐〉,《魏清德舊藏書畫》(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6年11月出版)。
Sergiusz Michalski / 黃景暉譯,花亦芬、蘇意茹、曾曬淑校訂,〈藝術史,其方法與國族藝術之問題〉(Art History, its Methods and the Problem of National Art),《藝術與認同》(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9月出版)。
游國慶,〈宋夢英集篆十八體書碑及其相關問題〉,《書畫藝術學刊》(台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7年12月出版),第三期。
游國慶,〈三十二體篆書金剛經之研究〉,《書畫藝術學刊》(台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8年6月出版),第四期。
趙雲石,〈談林朝英(二)〉(《三六九小報》342號,昭和9年5月19日)。
趙雲石,〈談林朝英(三)〉(《三六九小報》343號,昭和9年5月23日)。
〈臺灣一峰亭林朝英系嶼頭瓊宗公派下十六世孫〉,《林氏嶼頭族譜》(龍海
9017),1988年續修)。
蔣華,〈揚州八怪的四君子畫〉,《文物月刊》(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81年9月出版),第9期。
〈論鄭板橋的蘭竹畫及其題畫詩〉,《美育月刊》(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82年2月出版),32期。
盧嘉興,〈臺南古剎彌陀寺〉,《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月出版)。
盧嘉興,〈臺南府城人物和古蹟〉,《臺灣風物》(臺北縣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民國65年9月30日出版),二十六卷第三期。
盧嘉興,〈清代臺灣藝術家林朝英〉,《雄獅美術》,台北市,雄獅美術出版社,民國62年6月出版),28期。
盧嘉興,〈清代台灣藝術家林朝英〉,《雄獅美術月刊》(台北市,雄獅出版社,1973年6月出版),第二十八期。
盧嘉興,〈清代臺灣的藝術家林朝英〉(一峰亭林朝英行誼:紀念一峰亭林朝英於嘉慶廿一年陰曆十月十六日逝世忌辰一百五十週年),《一峰亭林朝英行誼錄》,(高雄市,美育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民國69年12月出版)。
〈錦里林氏開宗簡述〉,《林氏嶼頭族譜》(龍海9017),1988年續修)。
Ernst van Alphen / 鄭慧雯譯,劉瑞琪校訂,〈想像的故土:重繪文化認同的地圖〉,《藝術與認同》(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9月(民95)出版)。
薛永年,〈關於意境〉,《中國書畫》,1982年7月。與周稱寅,《中國畫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第11期。
謝忠恆,〈我剪報一甲子〉,《觀臺灣》(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年1月發行),第二十期。
鄭進發,〈早期臺灣書畫的藝術本質〉,《臺灣早期書畫專輯》,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民國92年12月出版)。
〈嶼頭世系表〉(供臺灣一峰亭數典不忘世圖(Ⅰ)),《林氏嶼頭族譜》(龍海9017),1988年續修)。
韓瑞屈‧沃夫林(Heinrich Wölfflin)/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8年10月再版)。


參引專業著作(按筆劃排序)

《1990台灣美術年鑑》(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2月出版)。
《八大山人書畫編年圖目》(上、中、下)(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于安瀾,《畫論叢刊》(上卷)(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3月出版)。
(美)大衛‧卡里爾(David Carrier)∕吳嘯雷等(譯):《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
Writing》(藝術史寫作原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方薰,《山靜居畫論》(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50年1月出版)。
王抗生、藍先琳,《中國吉祥圖典》(上、下)(瀋陽市,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王啟宗,《臺灣的書院》(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民國76年6月出版)。
王國藩,《臺灣金石木書畫略》(台中市,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民國65年3月出版)。
王耀庭,《林朝英〈雙鵝入群展啼鳴〉》,(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民國101年3月出版)。
王耀庭,《古畫》(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83年5月出版)。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6年5月出版)。
《中國書畫全書》第二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中國書畫3花竹畫》(台北市,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2年3月出版)。
Werner Heinrichs、Armin Kleun,《文化管理A-Z:600個大學與職業專用名詞》,(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
《天津博物館館藏書畫精品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6月)。
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市,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出版)。
史作檉,《水墨十講-哲學觀畫》(台北市,典藏藝術家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7年12月出版)。
《台南市志》(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七七號)(臺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43志72年排印本)。
《史聯雜誌》(高雄市,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民國75年12月出版),第九期。
《史聯雜誌》(高雄市,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民國76年8月出版),第十期。
米澤嘉圃、鶴田武良,《八大山人‧揚州八怪》(水墨美術大系∕第十一卷)(東京都文京區,株式會社講談社,昭和50年5月20日出版)。
李平譯,Thomas Armstrong著,《經營多元智慧》(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出版。)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4種)(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出版)。
沈柔堅,《柔堅畫譚》(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10月出版)。
《宋代書論》(中國書畫論叢書)(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2002年4月出版)。
吳吟世,《閩南名賢傳》》(台北縣樹林鎮,吳吟世,民國62年12月出版)。
吳鼎仁,《金門古書畫藝術》(金門縣金城鎮,金門縣文化局,民國94年3月出版)。
吳炳輝,《台灣傳統民宅的人文風貌》(台北縣永和市,稻田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5月出版)。
吳密察監修,《台灣歷史年表》(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30日二版三刷)。
林衡道主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臺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3年12月出版)。
林豪,《澎湖廳志》卷11(南投市中興新村,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8年4月1日出版)。
林焜熿,《金門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市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2年9月30日出版)。
林氏族譜編輯委員會,《一峰亭林朝英行誼錄》(高雄市,林氏族譜編輯委員會、美育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行,民國69年12月印行)。
周駿富編,《清代傳記叢刊》第81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
周稱寅,《中國畫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
季伏昆,《書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明代藝術家集彙刊》(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8年出版)。
《明清風俗畫: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2月出版)。
《府城文物特展圖錄》,(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4年12月出版)。
《物華天寶話開元:臺南市二級古蹟開元寺文物精華》,(臺南市,臺南開元寺,2010年12月出版)。
《林氏族譜》(龍海9020)(1986年修,複印件手抄本)。
《金門古文物調查實錄》(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7年2月出版)。
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民國73年10月出版)。
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出版)。
施士洁,《臺灣文獻叢刊:後蘇龕合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2年9月30日出版)。
施士洁,《臺灣文獻叢刊第215種:後蘇龕合集(一、二、三冊)》(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4年11月出版)。
約翰‧伯杰(John Berger)∕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2年出版)。
《南京博物院藏畫》(上海市,南京博物院,1981年11月出版)。
《(北宋)宣和畫譜》(中國書畫論叢書)(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出版)。
秦祖永,《桐蔭論畫》三篇上卷(上海,上海掃葉山房,民國35年6月出版。
《孫過庭書譜》(南京市,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徐渭集》(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中華書局,1999年1月出版)。
(奧)馬克斯‧德沃夏克;陳平(譯),《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The History of Art as The History of Idea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唐)張懷瓘《書斷》錄自:《張懷瓘書論》(中國書畫論叢書)(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2002年4月出版)。
崔爾平(選編點校),《明清書論集》(上、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辭書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梁桂元,《閩畫史稿》(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宋代書畫冊頁名品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
《國立臺灣大學典藏古碑拓本-台灣篇》(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民國94年8月出版)。
陸懋德,《史學方法大綱》,(無出版地,陽明出版社,民國58年5月1日出版)。
連橫,《台灣通史》(臺北市,眾文圖書公司,民國93年12月出版)。
連雅堂,《臺灣通史》(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0年4月出版)。
連雅堂,《雅言:臺灣掌故三百篇言》(台北市,實學社,2002年出版)。
陳漢光,《臺灣詩錄》卷七,(台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出版)。
康樂、彭明輝,《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出版)。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6年8月二版)。
(俄)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呂澎(譯),《論藝術裡的精神》(台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Erwin Panofsky,《造型藝術的意義》(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清仁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87 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出版)。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3年10月增訂三版)。
曾曬淑主編,《藝術與認同》(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9月出版)。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台北,華正書局,1998年出版)。
游恆山、李素卿譯,Philp G﹒Zimbardo、Richard J﹒Gerrig著,《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8年3月出版)。
康有為,《廣藝舟雙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5年5月出版)。
(趙彥國注評)黃伯思,《東觀餘論》(中國古代書法理論研究叢書)(南京市,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康熙統一臺灣檔案史料選輯》(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張本正主編,《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匾額人物》(金門縣金城鎮,金門縣文化局,民國94年3月出版)。
楊懋春,《史學新論》(台北市,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63年12月出版)。
《黃慎全集:花鳥畫》(福州市,福建美術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一種:續修臺灣府志(余志)》(臺灣銀行發行,1958年10月出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臺灣詩鈔》(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6年6月30日出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臺灣詩鈔》(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6年6月30日出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提要》(臺灣研究叢刊第11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民國66年6月出版)。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二冊:臺灣府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11月25日出版)。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二冊: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6月20日出版)。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二冊:臺灣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年6月30日出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種:重修臺灣府志(范志)》(臺灣銀行發行,1958年10月出版)。
《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二冊: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6月20日出版)。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福建通志列傳選》(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2年9月30日出版)。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福建通志臺灣府(下)》(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2年9月30日出版)。
《臺灣文獻叢刊第八四種:福建通志臺灣府(第四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49年8月出版)。
《臺案彙錄辛集》(台灣文獻叢刊第20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出版)。
《臺灣史料集成: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參輯第四十四冊)(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7年12月10日出版)。
《臺灣省通志》(全四冊第一冊)(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59年4-6月30日出版)。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時期》(台北市,國家圖書館,民國90年6月出版)。
《臺灣書法家小傳(1662-1945)》(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9年5月1日出版)。
《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臺灣美術館,民國90年3月出版)。
《閩習台風-明清時期台灣美術之研究》臺灣美術論文研究選集1(台中市,臺灣美術館,民國97年6月出版)。
《漢魏六朝書畫論》(中國書畫論叢書)(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1997年4月出版)。
《趙孟頫畫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3月)。
齊淵,《八大山人書畫編年圖目(上)》(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12月發行)。
鄭喜夫(篹輯),《臺灣地理及歷史˙(卷九)官師志(第二冊)武職表》(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69年8月出版)。
(清)謝金鑾、鄭兼才總篡《續修臺灣縣志(下)》(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編第十九冊)(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6月20日出版)。
謝忠恆,《謝琯樵之藝術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中國書畫組碩士論文,民國98年6月出版)。
韓瑞屈‧沃夫林(Heinrich Wölfflin)∕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8年10月再版)。
錢初熹,《藝術鑑賞及其教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出版)。


早期臺灣書畫展圖錄(按筆劃排序)

《丹青憶舊:台灣早期先賢書畫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2年12月出版)。
《台灣美術年鑑’90》(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2月出版)。
《台灣先賢書畫選集-賢思莊養廉齋專輯(一)》(南投,賢思莊養廉齋,民國69年12月6日出版)。
《台灣先賢書畫展專輯》(嘉義市藝術叢書21)(嘉義市,嘉義市文化中心,民國86年1月2日出版)。
《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12月出版)。
《在水一方:1945年以前台灣水墨畫》(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民國93年7月31日出版)。
《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73年5月出版)。
《金門古文物特展圖錄》(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7年2月出版)。
《金門古書畫藝術》(金門縣金城鎮,金門縣文化局,民國94年出版)。
《汲古潤今:臺灣先賢書畫專輯》(臺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民國92年11月出版)。
《迎曦送晚三百年:竹塹先賢書畫展專輯》(新竹市,新竹市文化中心,民國82年6月出版)。
《振玉鏗金:台灣早期書畫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4年6月出版)。
《清代台南府城書畫展覽專集》(台南,台南觀光年推行委員會,民國65年3月出版)。
《遊目騁懷:寄暢園所藏臺灣早期書畫》,(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01年9月出版)。
《甄藏˙1996年中國書畫秋季拍賣會》第56(台北市,甄藏國際藝術有限公司,1996年8月10出版)。
《臺灣先賢書畫選》(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民國90年9月出版)。
《臺灣金石木書畫略》(台中市,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民國65年3月出版)。
《慶祝建國七十年:古今名人書畫展特刊》(新竹市,新竹書畫同好會,民國70年1月1日出版)。
《館藏書畫選集》(臺灣省立博物館人文科學叢書)(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民國75年4月出版)。
《翰墨大觀: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三)》(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100年1月出版)。
《翰墨因緣: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二)》(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97年12月出版)。
《翰墨珠林:台灣書法傳承作品集》》(台北縣,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民國93年4月出版)。
《畫舫千秋蓬萊心:臺灣美術源流展(1736-1945)》(台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2008年6月出版)。
《魏清德舊藏書畫》(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6年11月出版)。


早期臺灣書畫展圖錄專文、相關年表(按筆劃排序)

〈日據時期來台之日本書家一覽表〉,《翰墨珠林:台灣書法傳承作品集》》(台北縣,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民國93年4月出版)。
〈台灣書法的傳承〉,《翰墨珠林:台灣書法傳承作品集》》(台北縣,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民國93年4月出版)。
〈台灣早期書畫家生平及紀事與西方對照一覽表〉,《振玉鏗金》(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民國94年6月出版)。
〈台灣書畫家與歷史紀實簡表1736-1945〉,《遊目騁懷:寄暢園所藏臺灣早期書畫》(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民國101年9月出版)。
〈台灣書法傳承之相關書家一覽表〉,《翰墨珠林:台灣書法傳承作品集》》(台北縣,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民國93年4月出版)。
〈台灣本邑書家一覽表〉,《翰墨珠林:台灣書法傳承作品集》》(台北縣,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民國93年4月出版)。
〈客寓新竹地區書畫家簡表〉,《迎曦送晚三百年(竹塹先賢書畫展專輯)》(新竹市,新竹市文化中心,民國82年6月出版)。
〈客寓新竹地區書畫家簡表〉,《鄭再傳收藏-竹塹先賢書畫展》(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民國84年10月出版)。
〈相關年表〉,《彰化縣先賢書畫專集》(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民國93年12月出版)。
〈附表:台灣早期先賢書畫家生平及紀事一覽表〉,《丹青憶舊:台灣早期先賢書畫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2年12月出版)。
〈附錄:畫家與作品簡介〉,《清代臺南府城書畫展覽專集》(台南,台南觀光年推行委員會,民國65年3月出版)。
〈附錄:作者簡介〉,《臺灣先賢書畫選》(臺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民國90年9月出版)。
〈(書畫家)小傳〉,《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台北市,行政院文化藝術基金會,民國73年5月出版)。
〈新竹地區書畫家簡表〉,《鄭再傳收藏-竹塹先賢書畫展》(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民國84年10月出版)。
〈新竹地區書畫家簡表〉,《迎曦送晚三百年(竹塹先賢書畫展專輯)》(新竹市,新竹市文化中心,民國82年6月出版)。
王耀庭,〈彰化縣書畫藝術發展概述〉,《彰化縣先賢書畫專集》(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民國93年12月出版)。
王耀庭,〈寄暢園藏書法片談〉,《遊目騁懷:寄暢園所藏臺灣早期書畫》(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民國101年9月出版)。
王壽來,〈也是沉思美學的對象-「寄暢園」收藏臺灣書畫點將錄〉,《振玉鏗金》(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4年6月出版)。
林柏亭,〈三位傑出的畫家〉,《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73年5月出版)。
林柏亭,〈中原繪畫與臺灣的關係〉,《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73年5月出版)。
林柏亭,〈談日治時期來台的日本畫家〉,《遊目騁懷:寄暢園所藏臺灣早期書畫》(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民國101年9月出版)。
林柏亭,〈中原繪畫與臺灣〉,《清代臺南府城書畫展覽專集》(台南,台南觀光年推行委員會,民國65年3月出版)。
吳國豪,〈書家生平小傳〉,《翰墨珠林:台灣書法傳承作品集》》(台北縣,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民國93年4月出版)。
施翠峰,〈剖析台灣先賢水墨畫之演變〉,《臺灣先賢書畫選》(臺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民國90年9月出版)。
施翠峰,〈台灣先賢書法藝術〉,《翰墨珠林:台灣書法傳承作品集》》(台北縣,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民國93年4月出版)。
莊伯和,〈明清台灣書畫談〉,《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73年5月出版)。
陳奇祿,〈明清時代的台灣畫展弁言〉,《雄獅美術》(台北市,雄獅美術月刊社,1983年12月出版),第154期。
陳宏勉,〈臺灣書髮簡述〉,《臺灣先賢丹青書畫展》(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中華文物保護協會,民國99年5月出版)。
許郭璜,〈寒潮九派.水木明瑟:關於〈東湖草堂圖〉卷〉,《遊目騁懷:寄暢園所藏臺灣早期書畫》(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民國101年9月出版)。
麥青龠〈由史博館「臺灣早期先賢書畫展」看臺灣清代、日治時期的幾股地域性書風〉,《丹青憶舊:台灣早期先賢書畫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2年12月出版)。
崔詠雪,〈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書畫概況(1736-1945)〉,《翰墨因緣: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二)》(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97年12月出版)。
崔詠雪,〈臺灣早期書畫的傳承到蛻變(明清-1945年)〉,《翰墨大觀: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三)》(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100年1月出版)。
黃永川,〈台灣先賢的書法〉,《臺灣先賢書畫選》(臺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民國90年9月出版)。
張良吉、張壽峰口述;張英宏執筆,〈遊目騁情於翰墨間〉,《翰墨因緣: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二)》(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97年12月出版)。
曾文煌〈「游於藝」一甲子〉,《翰墨大觀: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三)》(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100年1月出版)。
華農生,〈評介「清代臺南府城書畫展覽專集」〉,《藝術家》第12號,台北市,藝術家雜誌社,1976年5月出版。
蔡長鐘,〈東寧風雅:台灣文獻書畫扇面專輯〉,《東寧風雅:台灣文獻書畫扇面專輯》(台南縣,財團法人大牛兒童城文化推廣基金會,2007年11月初版)。
賴俊雄,〈翰墨因緣:魏經龍的書畫世界〉,《翰墨因緣: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二)》(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97年12月出版)。
賴俊雄,〈翰海尋奇:九份鄉土館的翰墨奇緣〉,《翰墨因緣: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二)》(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97年12月出版)。
賴俊雄,〈日治時期臺灣書法風貌〉,《翰墨因緣:臺灣早期書畫專輯(二)》(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97年12月出版)。
賴俊雄,〈翰墨飄香:東寧風雅拾萃(導讀)〉,《東寧風雅:台灣文獻書畫扇面專輯》(台南縣,財團法人大牛兒童城文化推廣基金會,2007年11月初版)。
鄭文彰,〈汲古潤今-台灣先賢書畫源流〉,《汲古潤今:臺灣先賢書畫專輯》(臺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民國92年11月出版)。
鄭文彰、蔡長鐘,〈先賢書畫家簡介〉,《汲古潤今:臺灣先賢書畫專輯》(臺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民國92年11月出版)。
蕭再火(撰文)、王國璠(校訂),〈作者簡歷〉,《台灣先賢書畫選集》(南投,賢思莊養廉齋,民國69年12月6日出版)。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按時間排序)

一心庵,〈一峰亭林朝英〉,《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年11月8日),第2555號第五版。(1906年11月3日)
一心庵,〈別天地/林朝英遺事〉,《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年11月8日),第2558號第三版。(1906年11月8日)
〈南部撮要/發掘之金塊果爲誰所埋藏耶〉,《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年8月2日),第3077號第四版。(1908年8月2日)
〈有書畫癖〉,《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年2月18日),第3858號第一版。(1909年9月14日)
劍花室主,〈臺南名勝志(九)/一峰亭〉,《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年2月18日),第3858號第一版。(1911年2月18日)
〈臺斗原因〉,《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5年5月10日),第429□號第六版。(1912年5月10日)
〈朴子〉,《臺灣日日新報》(昭和6年3月10日),第110095號第五版。(1931年3月10日)


網路資料

「漳臺祖譜對接網」:http://www.ztzupu.com/
「泉州著述庫」:http://www.mnwhstq.com/was40/search?channelid=34567
「維基大典」:http://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E6%9D%B1%E5%AF%A7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網」:http://dict2.variants.moe.edu.tw/variants/
「嘉義朴子配天宮」:http://www.peitiangung.org.tw/
「彰化福興宮」:http://www.taipingmatzu.org.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