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人權保障規範檢視兩岸羈押法制
作者:許睿元
作者(外文):HSU,JUI-YU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指導教授:余振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國際人權法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歐洲人權公約羅馬規約羈押具保監視居住羈押替代措施兩岸法制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Two Covenants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Rome StatutePretrial DetentionBailResidential SuveillanceAlternative Measures of Pretrail DetentionLegal System on Both Sid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基於保全被告以及保全證據的目的,刑事訴訟法上訂有各種強制處分。在各種強制處分當中,羈押無非是對於人身自由干預最為嚴重者。且就某種程度而言,羈押甚至具有比徒刑、拘役等自由刑更高度的痛苦性與嚴厲性。對於尚未判決確定之被告決定是否予以羈押,僅須經法官訊問後,認為被告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或第101條之1第1項所規定之各項要件者,即可對被告羈押。對於如此強烈干預人民自由權利的羈押處分,刑事訴訟法採取如此規範方式是否妥當?羈押要件中的組成要素是否足夠具體明確?在司法實踐上又應如何適用羈押要件?實均有深入探究之必要。
有別於將「保釋」視為被告權利的美國法,在我國法上,具保並非被告理所當然的權利。究竟在我國法上,具保是否為被告之權利?在定位上,具保究僅屬羈押之替代措施,抑或與羈押之間存有「原則、例外」之關係?與我國同屬歐陸法系之其他國家,其晚近立法趨勢與潮流如何?凡此種種,均有加以釐清探討之必要。
另外,於現代國際法中,國際人權法應可算是一項較為引人注目的範疇,目前除了聯合國有人權機制外,於歐洲、美洲、非洲、皆分別建構有區域性的人權保護機制。其中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並已經我國立法院審議通過,立法院並於同日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將兩公約國內法化。則目前我國刑事訴訟法中有關刑事被告人身自由保障之規定,與上開國際人權法所規範之架構及運作程序間,有無相互牴觸之處?可否經由歸納、演繹、分析等方法,為我國刑事羈押制度尋得一個兼顧國情又與上述國際人權規約架構相契合之立法例?基此,本論文擬以國際公約為經,世界主要國家之國內立法為緯,試圖找尋出一套關於保障刑事被告人身自由之國際司法準則,進而將當前我國與中國大陸之羈押法制進行比較並檢視是否符合國際潮流,最後對於兩岸現行羈押法制提出修正的建議,作為日後修法之參考。
For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accused as well as the preservation of evidence,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provides a variety of mandatory sanctions. Among various mandatory sanctions, pretrial detention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most serious intervention in liberty. And to some extent, the accused suffered more pain and a higher degree of harshness in pretrial detention than in imprisonment, criminal detention, etc. With regard to deciding whether the defendant should be in custody when the judgment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it only needs to be approved by a judge after he or she questions the accused and then decides that the situation of the accused complie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101, paragraph 1 or Article 101-1, paragraph 1 on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For pretrial detention, such a punishment that results in severe liberty intervention, is the way to regulate it on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appropriate? Are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trial detention specific and clear enough? How can we apply those requirements of detention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se issues are necessary to be studied in depth.
In comparison to the American law in which “bail” is regarded as the right of the accused, the law in our country does not take it for granted. So is “bail” the right of the accused on the law of our country? Is “bail,” as for its position, merely an alternative measure of pretrial detention or is there an “exception to the princip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at are the recent legislative trends in other countries also belonging to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ll of these issues are necessary to be clarified and to be explored.
In addition, in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is a field that calls on people’s attention. Besides the United Nations, regional protection mechanisms of human rights are also established in Europe, the America, and Africa.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have been approved by the Legislative Yuan in our country. On the same day, “the Enforcement Law of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s legislated by the Legislative Yuan. By this law, these two conventions have become domestic laws. Are there any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provisions of the current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our country regarding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liberty of criminal defendants and those structures and procedures regulated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s? Could we find a legislation frame that fits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complies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covenants by ways of induction, deduc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se purposes, first, the dissertation is intended to use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s the warp and the domestic legislation of the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s the weft, trying to weave a set of international judicial guidelines regarding criminal defendants’ personal freedom. Second,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compare the legal systems of custody in Taiwan with those of Mainland China and to find out whether or not those systems keep u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s. Finally, for future reference to amending the law,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amendments of pretrial detention on both sides.
壹、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書籍
1.丁相順、張凌譯,松尾浩也著,「日本刑事訴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2.王兆鵬、林超駿、張明偉、李榮耕、陳啟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之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報告,2013年12月。
3.王貞會,「羈押替代性措施研究」,政大出版社,2013年1月。
4.中國人權研究會組織譯,「世界人權宣言:努力實現的共同標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1版。
5.中國政法大學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組織編譯,「英國刑事訴訟法(選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6.朱朝亮,「國際人權保障與刑事程序」,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檢察署101年度自行研究報告,2012年12月。
7.朱曉青、柳華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其實施機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1版。
8.吳麗琪譯,Claus Roxin著,「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書局,1998年11月初版。
9.李世光、劉大群、凌岩主編,「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評釋(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1版。
10.李世光、劉大群、凌岩主編,「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評釋(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1版。
11.李佳玟,「在地的刑罰.全球的秩序」,元照出版,2009年1月初版。
12.李錫棟,「羈押要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13.宋英輝主編,「刑事訴訟法修改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14.宋英輝、孫長永、朴宗根等著,「外國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15.宋英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精解」,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16.岳禮玲、溫小潔譯,托馬斯.魏斯特著,「德國刑事訴訟程序」,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1版。
17.岳禮玲,「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中國刑事司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1版。
18.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9月初版。
19.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上)」,作者自版,2006年10月初版。
20.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作者自版,2013年9月7版。
21.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作者自版,2013年9月7版。
22.郎勝,「歐盟國家審前羈押與保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6年1版。
23.俞寬賜,「從國際人權法、國際人道法及國際刑法研究個人的國際法地位問題」,國立編譯館,2002年11月初版。
24.徐美君等譯,約翰.斯普萊克著,「英國刑事訴訟程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25.孫世彥、畢小清譯,「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評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12月1版。
26.孫長永,「偵查程序與人權─比較法考察」,中國方正,2000年9月。
27.馬呈元,「國際刑法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1版。
28.章光明等合譯,Rolando V. del Carmen著,「美國刑事偵查法制與實務」,五南書局,2006年8月。
29.張乃維,「國際法上人權與其保障問題」,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6月修訂初版。
30.張凌、于秀峰譯,田口守一著,「刑事訴訟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11月。
31.陳光中主編,「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我國刑事訴訟」,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1版。
32.陳光中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專家建議稿與論證」,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初版。
33.陳光中主編,「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5版。
34.陳長文、高玉泉、陳純一、廖宗聖編著,「中華民國與國際法-民國百年重要紀事」,臺灣法學出版,2011年11月初版1刷。
35.陳健民,「刑事訴訟法要論」,國家政策基金會,2011年8月4版。
36.陳隆志主持,「國際人權公約國內法化之方法與策略」,行政院研究發展與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2002年10月。
37.陳隆志主編,「國際人權法文獻選集與解說」,前衛出版社,2006年4月初版。
38.陳瑞華主編,「未決羈押制度的實證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39.陳衛東、徐美君譯,Ellen Hochstedler Steury & Nancy Frank著,「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中國人民大學,2002年1月。
40.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作者自版,1992年4月重訂版。
41.郭天武,「保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6月。
42.許澤天、薛智仁、黃翰義、林儹紘,「大陸地區刑事偵查程序對人強制措施之研究」,行政院陸委會委託研究報告,2012年6月。
43.連孟琦譯,「德國刑事訴訟法」,法務部,2016年1月。
44.程味秋、楊誠、楊宇冠編,「聯合國人權公約和刑事司法文獻彙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11月1版。
45.黃朝義,「中國刑事訴訟法—從比較法觀點論起」,新學林,2010年4月初版。
46.黃翰義,「論大陸地區刑事訴訟法關於逮捕之強制處分」,士林地方法院一○一年度研究發展項目報告,2012年11月。
47.董雲虎、劉武萍,「世界人權約法總覽續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
48.董璠輿、宋英輝譯,土本武司著,「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5月,頁142。
49.楊雅婷、陳文暉譯,「國際人權概觀」,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2007年9月。
50.趙春碧,「偵查中羈押制度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30輯刑事類第4篇,司法院,2013年12月。
51.廖福特,「聯合國與人權保障-監督機制、條約內涵、臺灣實踐」,財團法人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臺灣聯合國研究中心,2013年5月初版。
52.廖福特主編,「聯合國人權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臺灣聯合國研究中心,2014年8月初版。
53.劉杰,「美國與國際人權法」,上海社會科學院,1996年1版。
54.劉杰,「國際人權體制—歷史的邏輯與比較」,上海社會科學院,2000年1月1版。
55.潘維煌、顧世榮譯,「國際人權法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9月1版。
56.樊崇義主編,「刑事審前程序改革與展望」,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57.羅結珍譯,「法國刑事訴訟法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

二、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
1.王乃彥,「羈押與限制出境」,收錄於羈押相關問題系列研討會(1)「羈押與限制出境」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2013年3月。
2.王勁力,『論美國刑事司法體系之預防性羈押制度』,興國學報,第7期,2007年1月。
3.王梅英,「羈押修法後實務問題檢討」,律師雜誌,第220期,1998年6月。
4.朱石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刑事訴訟法之關係(上)」,司法周刊,第1454期,2009年8月。
5.吳景欽,「以電子監控為替代羈押手段的正當性探討」,全國律師,第13卷第8期,2009年8月。
6.李佳玟,「預防性羈押:刑事程序中的風險管理」,月旦法學教室,第36期,2005年10月。
7.李佳玟,「反酒駕戰爭的幾個程序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25期,2014年2月。
8.李建良,「審判獨立與司法獨裁─解析司法院釋字第六六五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76期,2010年1月。
9.林山田,「中德羈押法制之比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34期,1986年12月。
10.林慈偉,「論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九條第三項於我國刑事司法實務之適用情形-以兩公約施行後和羈押相關之最高法院裁判為中心」,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9卷第1期,2013年6月。
11.林輝煌,「偵查中羈押制度與人權保障實務研討會會議發言」,臺灣法學雜誌,第121期,2009年2月。
12.林錦村,「評析大陸刑事訴訟法之監視居住」,月旦裁判時報,第28期,2014年8月。
13.范賢聰、顧曉明,「雙規的法理反思」,法學研究,2013年2月。
14.高涌誠,「兩公約與其施行法之適用與解釋-並評論我國實務運作之幾個事例」,收錄於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法務部共同主辦,2011年「國際人權公約」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2011年12月。
15.徐靜村、潘金貴,「英國保釋制度及其借鑒意義」,收錄於保釋制度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保釋制度與取保候審,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
16.張明偉,「英國刑事司法制度」,軍法專刊,第55卷第6期,2009年12月。
17.陳光中,「中國刑事強制措施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收錄於中德強制措施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人民公安大學,2003年。
18.陳志龍,「檢察官與羈押犯嫌」,憲政時代,第21卷第2期,1995年10月。
19.陳運財,「刑事訴訟法羈押制度相關條文修正草案之評議(上)」,月旦法學第31期,1997年11月。
20.陳運財,「大法官釋字第六六五號解釋評析」,第176期,2010年1月。
21.郭銘禮,「不法所得沒收與白領犯罪之研究」,法務部選赴國外大學法學院研究報告,2009年9月。
22.許睿元,「刑事訴訟法修正簡介」,全國律師,第2卷第1期,1998年1月。
23.許睿元,「刑事訴訟法修正評析」,萬國法律,第99期,1998年6月。
24.許澤天,「羈押事由之研究」,台灣法學雜誌,第121期,2009年2月。
25.黃朝義,「偵查中羈押之課題與展望」,全國律師,第10卷第7期,2006年7月。
26.黃朝義,「羈押原因與替代手段」,台灣法學雜誌第134期,2009年8月。
27.黃朝義,「刑事程序限制出境(海)之規範與實際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13年4月。
28.黃朝義,「羈押要件判斷基準—從衝撞總統府案件等論起」,月旦裁判時報,第28期,2014年8月。
29.黃榮堅,「未遂犯之基本邏輯—評刑法未遂概念相關之修正」,臺灣本土法學第68期,2005年3月。
30.楊雲驊,「二十年來臺灣刑事訴訟程序羈押制度之檢討與建議(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80期,2010年5月。
31.楊雲驊,「二十年來臺灣刑事訴訟程序羈押制度之檢討與建議(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
32.楊雲驊,「我國羈押法制的修正建議」,萬國法律,第192期,2013年12月。
33.劉敏、馬洁,「建立逮捕必要性聽取意見機制初探─以自由證明為視角」,政法論叢,第1期,2011年2月。
34.廖福特,「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革方案之分析」,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2期,2005年12月。
35.廖福特,「法院應如何及適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臺灣法學雜誌,第163期,2010年11月。
36.審前羈押、逕行拘提等強制處分制度檢討研討會會議紀錄(一)(二)(三),月旦法學雜誌,第167期、第168期、第169期,2009年4月、5月、6月。
37.蕭宏宜,「預防性羈押的實然與應然」,東吳法律學報,第26卷第4期,2015年4月。
38.謝志鴻,「論刑事訴訟程序限制出境之合理性與公正性」,警大法學論集,第24期,2013年4月。
39.謝博戎,「淺論預防性羈押之正當性與無罪推定原則之調合」,2015年第二十三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國防大學管理學院,2015年5月。
40.嚴宏輝,「比較:保釋制度的基礎」,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10卷第7期,2008年7月。
41.顧立雄,「評羈押決定權回歸法院之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萬國法律,第98期,1998年4月。

三、學位論文
1.王金龍,「論羈押的相當性原則-以西德刑事訴訟法之規定為基礎」,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87年6月。
2.王國棟,「論偵查中羈押」,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3.朱百強,「逮捕前置主義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6月。
4.江涌,「未決羈押制度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3月。
5.李利君,「我國逮捕決定權配置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3月。
6.李祖翰,「羅馬規約和我國刑事法制有關基本法則與被告權利之比較研究」,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7.施育傑,「歐洲人權公約第五條-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為借鏡」,檢討我國羈押與人身拘束制度,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8.張文遠,「人身自由保障制度之研究─以歐洲人權公約第五條與我國法制之比較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8月。
9.張世展,「論審判中羈押」,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10.張琬婷,「論保釋制度─以美國法為借鏡」,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6月。
11.張萱玲,「偵查中羈押制度與實務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8月。
12.陳俊成,「羈押與人權保障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6月。
13.陳俊男,「預防性羈押之研究—尋找法與刑事政策平衡之點」,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6月。
14.陳鉅孟,「以美國法檢視我國羈押法制之研究」,國防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15.許揚成,「偵查階段羈押要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16.廖郁怡,「中國大陸偵查羈押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1月。
17.劉蕙菁,「具保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
18.蔡浩志,「人權於國際秩序上之理論與實踐-兼論一九九八年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19.蕭仰歸,「國際人權法規範下我國刑事訴訟制度革新之研究」,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1月。
20.謝博戎,「酒駕預防性羈押立法之研究」,國防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6月。
21.魏朝宗,「拘捕後迅速移送法院之研究」,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22.羅佳怡,「自由權公約人身自由和安全之研究-以日本國內法之實施為中心」,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四、網路資源
1.人權大步走專區,網址: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
2.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網站,網址:http://covenants-watch.blogspot.tw/
3.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4.中國法學網:https://www.iolaw.org.cn/
5.中華電視公司:http://news.cts.com.tw/
6.公視新聞網:http://news.pts.org.tw/
7.民報:http://www.peoplenews.tw/
8.自由電子報:http://news.ltn.com.tw/
9.東森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
10.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
11.風傳媒:http://www.storm.mg/
12.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

貳、外文部分
一、日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三井 誠、馬場義宣、佐藤博史、植村立郎,「新 刑事手続Ⅰ」,悠悠社,2002年6月1版。
2.小田中聰樹,「ゼミナ—ル刑事訴訟法(上)爭點篇」,有斐閣,1987年。
3.田宮 裕編著,「刑事訴訟法Ⅰ─搜查.公訴の現代的展開」,有斐閣,1984年1月。
4.田宮 裕,「ホ—ンブック刑事訴訟法」,北樹,1987年。
5.村井敏邦、川崎英明、白取祐司,「刑事司法改革と刑事訴訟法(上卷)」,日本評論社,2007年5月1版。
6.阿部浩己、今井 直、藤本俊明,「テキストブック国際人権法」,日本評論社,2006年10月2版。
7.松尾浩也、井上正人編,「刑事訴訟法の爭點(新版)」,有斐閣,1991年。
8.芹田健太郎、棟居快行、藥師寺公夫、坂元茂樹,「国際人権規範の形成と展開」,信山社,2006年11月1版。
9.後藤 昭、白取祐司,「新・コンメンタール刑事訴訟法(第2版)」,日本評論社,2013年9月。
10.高田卓爾,「刑事訴訟法」,青林書院新社,1984年。
11.渥美東洋,「刑事訴訟法[新版]」,有斐閣,1990年7月。
12.福井 厚,「未決拘禁改革の課題と展望」,日本評論社,2009年9月1版。
13.熊谷 弘、松尾浩也、田宮 裕編,「搜查法大系Ⅱ第2編 勾留.保釈」,日本評論社,1988年4月。
14.澤登佳人=澤登俊雄=新倉 修,「フランス刑事法[刑事訴訟法]」,成文堂,1982年12月。
15.團藤重光,「新刑事訴訟法綱要」,創文社,1972年。

二、英文部分(依作者名之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一)書籍
1.A.M. van Kalmthout, M.M. Knappen, C. Morgenstern (eds.), Z. Bahtiyar, “Pre-trial Deten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Wolf Legal Publishers, 2009.
2.Charles H. Whitebread & Christopher Slobogin, “Criminal Procedure”, 5th Edition, Foundation Press, 2008.
3.C. Ovey and R. White, “Jacobs and White: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2002.
4.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Guide on Article 5-Right to Liberty and Security,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2012.
5.Göran Sluiter, Håkan Friman, Suzannah Linton, Sergey Vasiliev, Salvtore Zappalà, “International Criminal Procedure—Principles and Rules”, 1st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ston, 2013.
6.Harris D. J., O’Boyle M., Warbrick C., “Law of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Butterworths, London, 1995.
7.Henry J. Steiner and Philip Alsto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 Contex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6.
8.Johannes Morsink,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Origins, Drafting and Intent”,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9.
9.Manfred Nowak, “U. N.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CCPR Commentary”, 2nd revised edition, Norbert Paul Engel Publisher, 2005.
10.Mark Janis, Richard Kay and Anthony Bradley, “European Human Rights Law Text and Materials”, 2000.
11.Martin Dixon and Robert McCorquodale, “Cases and Materials an International Law”, London: Blackstone Press, 1991.
12.Sarah Joseph, Jenny Schultz and Melissa Castan,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Cases. Materials, and Comment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04.
13.Sergey Vasiliev(etc.), “International Criminal Procedure-Principles and Rul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st Edition, 2013.
14.Stefan Trechsel, “Human Right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2005.
15.U.N., “Everyone’s United Nations”, 9th Edition, New York, 1979.
(二)期刊論文
1.Caleb Foote, “The Coming Constitutional Crisis in Bail:Ⅰ”, 113 U. Pa. Law Review 983, 1965.
2.Jo Ann M. Arkfeld, “The Federal Bail Reform Act of 1984: Effect of the Dangerousness Determination on Pretrial Detention”, 19 Pac. Law Journal 1435, 1988.
3.Kurt X. Metzmeier, “Preventive Detention: A Comparison of Bail Refusal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ngland, Canada and Other Common Law Nations”, 8 Pace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399, 1996.
4.Mary A. Toborg, “Bail Bondsmen and Criminal Courts”, 8 Just. Sys. J. 141, 141-144, 1983.
5.Samuel Wiseman, “Discrimination, Coercion, and 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84: The Loss of the Core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s of the Excessive Bail Clause”, 36 Fordham Urb. Law Journal 121, 2009.
(三)網站資源
1.英國成文法搜尋網站:http://www.statutelaw.gov.uk/
2.歐洲人權法院網站:http://www.echr.coe.int/echr/
3.聯合國文件中心:http://www.un.org/en/documents/index.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