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資治通鑑》兵學探源—以《孫子兵法》為主要觀察中心
作者:譚莉貞
作者(外文):TARN,LIE-JEN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江惜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資治通鑑》司馬光《孫子兵法》兵學思想“Tzu-chih tong-jian”Guang Si-Ma“The Art of War—Laying Plans”military though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資治通鑑》的兵學思想內涵,從書中的歷史戰役,探討可資借鑑的兵學理論;藉由司馬光編撰《通鑑》的資鑑精神,探究書中敘寫驚心動魄的戰史過程,梳理其與兵學理論相謀合之處。兵學理論以《孫子兵法》為基礎,歸納演繹中國兵聖孫武之「道、天、地、將、法」及「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勝兵先勝、慎戰、全勝……」等思想精髓。
研究目的除了顯揚司馬光在史學、文學、政治學上的才能外,更進一步期望能凸顯其在兵學論述方面的成就。筆者以文獻分析、歷史研究等方法,探討《通鑑》精髓,以表格呈現《通鑑》原文引用《孫子兵法》或《武經七書》內容,驗《通鑑》中蘊涵的兵學思想。
本論文之主要架構,第壹章總論研究目的與方法,貳至參章論述《通鑑》中之敘戰與兵學思想。肆至陸章以圖表方式詳列細目於附錄。論文中所討論的重點有三:一是將《孫子兵法》中「五事」所延伸的兵學思想,區分「戰略思想(道)、戰術指導(天、地)、治軍原則(將、法)」三大領域;二是引用《通鑑》原典中的例子,闡述其中的兵學思想內涵;三是將《通鑑》的兵學思想可供警惕者,提出「反思與借鑑」。綜合以上的結論,期可提供《通鑑》研究者以及一般決策者之參考。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n tactics of Zizhi Tongjian. It explores military science theory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rom the historical battles in the book. On the basis of spirits of Tongjian edited by Sima Guang, it explores thrilling war history described in the book and combs the consistent part with military science theory. Military science theory takes the Art of War of Sun Tzu as the basis, and summarizes the essence of thought of Sun Wu, a Chinese military master, such as “The Moral Law; Heaven; Earth; The Commander; Method and discipline” and “supreme excellence consists in breaking the enemy‘s resistance without fighting, the highest form of generalship is to balk enemy‘s plans, the skillful fighter puts himself into a position which makes defeat impossible, heedful for war, complete victory and so on”.
Besides praising the talents of Sima Guang on history, literature, political and science, the study purpose aims to highlight the achievements of Sima Guang on military science discussions. The author takes reference inductive analysis,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o discuss the essence of Tongjian, and uses table formats to show the contents of Art of War of Sun Tzu or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cited in the text of Tongjian, so as to verify the military science thought contained in Tongjian.
Main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is from Chapter IV to Chapter VI, and details of each chapter are listed in annexes in chart format. Main point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three aspects. First, it uses military thought extended by “five constant factors” in the Art of War of Sun Tzu to distinguish three major fields; “Strategic Thinking (the Moral Law), tactical guidance (Heaven and Earth), and military management principle (Commander and Method & Discipline). Second, it cites the examples in the original text of Tongjian and describes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military science. Third, it uses military science in Tongjian for alert and proposes “Reflections and Reference”. Based on above conclusion,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ongjian researchers and general decision-makers.
主要參考書目
一、參考書目依古籍文獻、近代專著、學位論文、期刊論文、電子檢索資料庫、工具書排序。
二、各類文獻中,圖書部份依朝代先後為主,次依版本出版公元紀年順序排列。
三、近代專著、學位論文、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出版年月、書名、出版社排序,初版不註明,再版以上
則加以註明。
壹、古籍文獻
春秋‧孫武撰、魏‧曹操等注 《十一家注孫子》(附山東臨沂銀雀山竹簡《孫武兵法》、《孫臏兵法》),臺
北:里仁書局,一九八二年十月。
漢‧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注本 《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一九九三年九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 《漢書‧藝文志》,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四年十一月。
晉‧王弼注 《老子道德經》,北京:中華書局(《諸子集成》第三冊),一九九六年二月,初版九刷。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王雲五主編(宋紹熙刊本) 《三國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二○一○年十
月,臺二版。
南朝宋‧范曄 《後漢書》(中華書局校點本),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二年一版六刷。
唐‧杜甫撰、清‧楊倫編 《杜詩鏡銓》(志古堂校刊本),臺北縣:漢京出版社,二○○四年三月。
唐‧杜牧著、陳允吉校點 《杜牧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月。
唐‧房玄齡等撰 《晉書》(據武英殿本校刊),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四年。
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章鈺校記 《資治通鑑》全十四冊,臺北:明倫出版社,一九七二年八月。
宋‧司馬光 《資治通鑑考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三一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
七月。
宋‧司馬光 《資治通鑑目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三一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
七月。
宋‧司馬光著、王亦令點校 《稽古錄》,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宋‧何去非等校 《宋本武經七書》,收入於張元濟輯,《續古逸叢書•子部》第三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
社,二○○一年九月第二版。
宋‧袁樞 《通鑑紀事本末》,《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三四六-三四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
八三年六月。
宋‧張預 《十七史百將傳》、明‧何喬新《續百將傳》合刊,收入《中國兵書集成》,第九冊,北京:解放軍
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
宋‧馬端臨 《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九月。
宋‧歐陽修、宋祁等 《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八年。
明‧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明嘉靖元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二年。
清‧王夫之 《讀通鑑論》,臺北:世界書局,一九七三年三月。
清‧王鳴盛 《通鑑外紀》,沈氏世楷堂原刻本,北京:臺灣商務印書館斷句排印,一九五八年二月。
清‧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四五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二年。
清‧伍耀光輯 《通鑑論》,臺北:華聯出版社,一九六八年五月。
清‧阮元校刊 《十三經注疏.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七九年三月。
清‧阮元校刊 《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七九年三月。
清‧季亮時輯 《司馬溫公通鑑論》,臺北:廣文書局,一九八一年五月。
清‧胡林翼 《讀史兵略》,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五六年八月。
清‧張玉書 ︽欽定四庫全書︾︿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第二三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
七月。
清‧張廷玉 《明史》(清王鴻緒本),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一九六二年六月。
清‧畢沅 《續資治通鑑》,臺北:宏業書局,一九七四年五月。
清‧黃宗羲、全祖望 《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四年五月。
清‧乾隆敕編 《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六年一月。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 《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六年十二月。
貳、近代專著(按姓氏筆畫先後排列)
三軍大學編著 《中國歷代戰爭史》,臺北:黎明文化公司,一九八九年四月修訂三版。
王水照選注 《蘇軾選集》,臺北:群玉堂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王兆春 《中國古代兵書》,北京:藍天出版社,二○○八年四月。
王建東 《孫子兵法思想體系精解》,臺北:文岡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三月。
王錦貴 《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鑑》,鄭州:大象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七月。
王緇塵 《資治通鑑讀法》,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一九八○年六月。
王德保 《司馬光與《資治通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一年一月。
公孫策 《中文經典一○○句--資治通鑑》,臺北:商周出版社,二○○七年九月。
公孫策 《中文經典一○○句--兵法》,臺北:商周出版社,二○○七年九月。
尹文泉 《中國戰史圖鑑》,臺北:幼獅文化公司,二○○二年八月二刷。
田震亞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二年三月。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 《全宋詩》第九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
宋衍申 《司馬光傳》,北京: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年一月。
李文澤等校點整理 《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二○一○年一月。
李宗侗主編 《新校三國志注》下,〈周瑜魯肅呂蒙傳〉陳壽撰、裴松之注,臺北:世界書局,一九七二年九
月。
李宗侗、夏德儀等 《資治通鑑今註今譯》,全十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二○一二年十二月。
李則芬 《戰爭史話》,臺北:商務印書館,一九七六年八月。
李浴日 《孫子兵法綜合研究》,臺北:黎明文化公司,一九七五年五月。
李啟明 《孫子兵法與現代戰略》,臺北:黎明文化公司,一九八九年六月。
李啟明 《兵家述評》,臺北:幼獅文化公司,二○○○年十二月。
李震等 《中國歷代戰爭史話》,臺北:黎明文化公司,一九八五年十月。
克勞塞維茨(Clausewitz)著、楊南方等譯校 《戰爭論》,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二○○六年十月。
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鈕先鍾譯 Why Don't We Learn from History(殷鑑不遠),臺
北:國防部編譯局,一九七三年。
杜松柏 《國學治學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二○○二 年十月初版二刷。
金基洞 《中國歷代兵法家軍事思想》,臺北:幼獅文化公司,一九九二年十月。
邵石 《中國隋唐五代國軍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四月。
吳澤主編 《中國史學史論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頁二八六。
施丁《資治通鑑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三年十二月。
施鴻琳 《《左傳》戰爭中的戰略與戰術研究》,臺中:天空數位圖書公司,二○一一年七月。
高辛勇 《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姜鵬 《品讀《資治通鑑》:帝王教科書》,北京:西苑出版社,二○一四年八月。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柴德賡 《資治通鑑介紹》,臺北:木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
孫武原著、沈零編著、夏易恩繪製 《孫子兵法的現代應用》,新北市,漢皇國際文化,二○一○年三月。
張大可 《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張文強 《中國魏晉南北朝軍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四月。
張立平著,潘美月、杜潔祥主編 《司馬溫公通鑑「臣光曰」研究》(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企劃出版
社)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二○○七年三月。
張志烈等校注 《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二○一○年六月。
張高評 《左傳之武略》,高雄:麗文文化公司,一九九四年十月。
張習孔、林岷 《中國古代著名戰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五年四月,初版二刷。
張偉保 《資治通鑑》,香港:中華書局,二○一三年七月。
張須 《通鑑學》,臺北:聚珍書屋,一九八四年八月。
張瑞元 《這樣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到六國覆滅》,臺北:知書房,二○一一年一月。
張曉虎、丁放主編 《名將韜略六十六篇》,北京:華藝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六月。
陳光崇 《中國史學史論叢》,瀋陽: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陳光崇 《通鑑新論》,遼寧: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陳恩林 《中國春秋戰國軍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四月。
陳國慶編 《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臺北:木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
梁啟超 《要籍解讀及其讀法》,臺北:華正書局,一九七四年九月。
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臺北:里仁書局,二○○八年九月,初版五刷。
崔萬秋 《通鑑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一年十月。
鈕先鍾 《中國戰略思想史》,臺北:黎明文化公司,一九九二年十月。
鈕先鍾 《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五月。
鈕先鍾 《戰略家》,臺北:麥田出版社,二○○○年六月。
鈕先鍾 《中國戰略思想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二○○三年十一月。
鈕先鍾 《孫子三論-從古兵法到新戰略》,臺北:麥田出版社,二○○七年八月二版一刷。
陽平南 《左傳敘戰的資鑑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二○○一年十月。
楊柄安、陳彭 《文史》,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
楊義主編、吳光興選評 《資治通鑑選評》,香港:三聯書店,二○○六年十月。
鄒永賢 《《資治通鑑》治國思想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月。
鄧啟 《司馬光學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月。
潘英 《資治通鑑司馬光史論之研究》,臺北:明文書局,一九八七年六月。
蔡信發 《話說史記》,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一九九五年十月。
錢大昕 《潛研堂集》(呂友仁校點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一月。
錢穆 《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聯經出版公司,一九九四年六月。
錢穆 《中國歷史精神》,臺北:東大圖書,二○○○年六月。
錢穆 《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二○○五年十月。
錢穆 《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二○一一年一月三版。
劉乃和主編 《資治通鑑論叢》,鄭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七月。
劉乃和、宋衍申主編 《司馬光與資治通鑑》,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七月。
劉宏毅 《千字文講記》,海口:海南出版社,二○○七年七月。
參、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王祿雄 《從軍事角度論關係唐朝國家安全的幾次戰爭》,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二〇○八年六
月。
王曉雪 《先秦兵家治國思想研究──以先秦六本兵書為中心》,中國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論文,
二○一○年五月。
李美月 《通鑑考異引書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論文,一九八二年四月。
余一鳴 《我國軍人核心價值之研究-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二○○四年六月。
吳順令 《先秦軍事謀略思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一年六月。
洪德榮 《先秦兩漢傳世及出土文獻中的兵學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二○一五年七
月。
張元 《宋代理學家的歷史觀》,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七五年六月。
莊淙澍 《《黃石公三略》戰略思想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二○一三年六
月。
施寬文 《《資治通鑑》資鑑法戒的敘事藝術》,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二○一五年六月。
羅獨修 《先秦兵家思想探源──以孫武、孫臏、尉繚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九年
六月。
顧建軍 《司馬光治道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博士論文,二○一三年七月。
二、碩士論文
王念西 《資治通鑑的史觀──以北魏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一年四月。
王華華 《《左傳》之戰爭及其兵學思想》,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二○○六年六月。
吳秀琴 《司馬光史論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二○○九年六月。
周方高 《論《資治通鑑》史論中司馬光的治國思想》,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二○○二年一
月。
周黃偉 《《孫子兵法》之詭道與實戰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二○一三年六月。
周鳳五 《武經七書中政治作戰思想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年六月。
紀昌鑫 《孫子兵法中戰略思想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一年六月。
張立平 《司馬溫公通鑑「臣光曰」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八年六月。
黃勤展 《《左傳》敘戰技巧及其軍事觀》,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二○○七年六月。
黃慧萍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二○○三年六月。
賴志鈞 《《三國演義》史傳敘述模式的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五年六月。
劉安邦 《唐太宗軍事思想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二○○七年六月。
盧奕璇 《司馬光《資治通鑑》之「春秋」書法研究──以中晚唐為例》,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二○○八
年六月。
韓大勇 《孫子戰略戰術思想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一年六月。
韓勇 《司馬光與《資治通鑑》》, 山東大學專門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二○○八年十月。
肆、期刊論文
王俊傑、丁萬武 〈論《史記》中的戰爭場面描寫〉《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三十一卷第一期,二○一
三年二月, 頁三七八-三七九。
史曉亮 〈淺談《資治通鑑》的戰爭描寫〉《歷史學》第三期,二○一○年二月,頁二七-四四。
余一鳴 〈先秦傳統價值與兵學思想-以孫子兵法為例〉《復興崗學報》第八十三期,二○○五年六月,頁三八
一-四一○。
何世同 〈中西戰略思想研究〉,《三軍大學兵研所論文》一九八六年二月,頁九。
吳懷祺 〈資治通鑑的價值和司馬光的歷史觀〉,《史學史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二期,頁二二-三二。
吳順令 〈《孫子兵法》求「全」思維之探討〉《中國學術年刊》第二期,二○○五年三月,頁二一-二八。
邱居里 〈通鑑考異看通鑑的史料來源與選材特點〉,《史學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三期,頁十-二一。
涂秀虹 〈歷史敘事的編碼與布局──《資治通鑑》對三國歷史的敘述〉,《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二○○六年第三期,頁七八-八五。
施丁 〈論司馬光的史學思想〉,《文史哲》第六期,一九八八年六月,頁二七-四四。
陳秉貞 〈《資治通鑑》「官渡之戰」探析〉,《歷史月刊》,一九九九年四月號,頁一一五-一二一。
張高評 〈《左傳》兵謀與應變策略─以經世資鑑為依歸〉,《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第二期,
二○一○年六月,頁一四九-一七五。
康經彪 〈《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評釋〉,《黃埔學報》第六十八期,二○一五年三月,頁一-二
一。
陸海洋 〈胡林翼的經世理學與政治實踐〉,《揚州師院學報》社科版,一九九六年一期,頁十九。
謝國良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概論〉,《軍事歷史研究》第一期,一九九五年六月,頁二七-四十。
伍、外文書籍
Clausewitz , Carl von. On War, ed. and tr. ( By Michael Howard and Peter Pare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Martin van Creveld,The Transformation of War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1).
陸、電子檢索資料庫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資治通鑑》http://skqs.lib.ntnu.edu.tw/dragon/(最後檢
索日期: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漢川草廬,史籍類,編年史,資治通鑑 http://www.sidneyluo.net/c/c.htm(最後檢索日期:二○一六年
十二月十九日)。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最後檢索日期:二○一六年十二
月)。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http://digiarch.sinica.edu.tw/index.jsp(最後檢索日期:二○一六年十二
月十九日)。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school-of-the-military/zh(最後檢索日期:二○一六年十二
月十九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