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聽—見」城市:戰後台灣小說中的台北聲音景觀
作者:高鈺昌
作者(外文):Yu-ChangKao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育霖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聲音景觀聽覺空間文學地理戰後台灣小說台北SoundscapeAcoustic SpaceLiterary GeographyTaiwanese Novels since 1945Taip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論文嘗試調動城市社會學和音樂社會學的「聲音景觀」概念,用以作為分析台灣文學與空間研究的嶄新取徑。過往的文學地理、文學與空間的相關研究,側重於文本中視覺空間的建構與闡述,而本論文則以聲音作為方法,嘗試考掘、分析戰後台灣小說的書寫中,各種台北聲音景觀的建構與聽覺空間的生產,及其與文學場域、社會、城市發展、文化、政治、生態等之間的關係。
戰後初期,文本中的女性以家庭的室內談話聲,作為主要聆聽的聲音,並漸次能「聽—見」室內與室外的繁複連結。所謂的「室內」音景,實則融混了各種室內與文化、社會與自然音景等聲音的層次及意涵。王文興和李渝的文本,建構出知識分子居於室內,排除空間中的雜音,聆聽寧靜與古典樂音的空間;而王禎和的辦公室聲響,則以多重語音的轉化、歌謠文本、音樂符號的巧妙置入,生產出獨特的聽覺空間。
聽聲的位置逐漸從室內擴延至室外,且透過「樂音」與「噪音」兩種聲音的生產趨向和相互間的辯證,不同美學、思潮的文本生產者,建構出各自相通和殊異的聲音景觀與聽覺空間。白先勇的文本,以各種族群的通俗歌謠,建構出不分階層的聆聽者,皆能獲得短暫救贖的聽覺空間。林燿德與黃凡的後現代實踐,則側重於建構台北社會音景的噪鬧。朱天文與朱天心的文本,則是反映了台北作為全球化的節點之一,其各式文化樂音的混雜;並以多元文化音景的生產,作為其建構特定族群、個人歷史音景的美好寄託。
聲音也聯繫著歷史與政治。陳映真、藍博洲的文本,以富含特定政治理想歌謠的齊唱,作為其建構理想烏托邦的憑藉;而王拓的台北音景,一方面既建構出知識分子於室內聆聽樂音的寧靜空間,但另一方面,其結合各種聲音的獨特音景,又成為文本中的底層,寄託自我與反抗權力的獨特空間。至於李昂的文本,則以麥克風的發聲與無法發聲,作為其闡述性別政治的獨特媒介。
最終本文嘗試指出,台北的城市文明之聲,呈現出變奏與多音的聲音景觀。台北的聲音景觀與聽覺空間,呈現出都市文明、鄉村與自然等多重聲音線條的延續、變形與拮抗;在台北都市文明的內部,以及都市文明與自然的對話之間,將不斷歷時形成更為繁複多重的聲音關係。
The term “soundscape” is used in the fields of urban sociology and music sociology to stress aural percep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acoustic space, whether physical or imaginary. This dissertation adopts the concept of “soundscape” to conduct spatial reading of literary texts. Previous research concerning literary geography and spatial studies focu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visual landscapes and ocular-centric spaces, but this dissertation turns toward the soundscapes and acoustic space in Taiwan literatu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onstruct an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soundscapes in Taiwan literature, and will draw examples of soundscapes of Taipei in novels since 1945 for discuss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an and the sounds of his living space. It will also examine whether different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the soundscapes and multiple productions of acoustic spaces in the texts are laden with certain intention or meaning. It seeks to validate the idea of “soundscape” as an approach to analyzing Taiwan Literature.
一、中文書目

(一)專書

Alfred H. Barr。李渝譯。《現代畫是什麼》。台北市:雄獅,2001。
Ben Highmore。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市:韋伯文化,2005。
Dina Lo(羅豔紅)。《最強的消費娛樂品牌SONY電子王國》。台北市:維德文化,2005。
Edward W. Said。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新北市:立緒文化,2001。
Mike Cran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2003。
Roger Kamien。陳美鸞等譯。《音樂:認識與欣賞》。台北市:麥格羅希爾,2001。
W. A. 馬修。蔡逸萍譯。《音樂生活》。新北市:新路,1999。
王文興。《家變》。台北市:洪範,1978。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台北市:麥田,2009。
王拓。《台北.台北》。台北市:作者自行發行,1985。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2001。
王禎和。《美人圖》。台北市:洪範,1982。
———。《人生歌王》。台北市:聯合文學,1990。
———。《嫁妝一牛車》。台北市:洪範,1993。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市:時報文化,1986。
———。《眾聲喧嘩:三〇年代與八〇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市:遠流,1988。
———。《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市:麥田,2001。
———。《寫實主義與中國現代小說:矛盾、老舍、沈從文》。台北市:麥田,2009。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王藍。《藍與黑》。台北市:九歌,1998。
王贊元。《再現群星會》。台北市:商周,2007。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潮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台北市:台灣大學圖書館,2008。
加斯東.巴舎拉(Gaston Bachelard)。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2003。
史坦利.薩迪(Stanley Sadie)、艾莉森.萊瑟姆(Alison Latham)主編。孟憲福主譯。《劍橋音樂入門》。台北市:果實,2004。
白先勇。《臺北人》。台北市:爾雅,1983。
———。《孽子》。台北市:允晨文化,1992。
———。《白先勇研究精選》。台北市:天下遠見,2008。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鐵路鴻跡:鐵路改建工程局三十週年工程實務論文集》。新北市: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2014。
宇文正。《台北卡農》。台北市:聯合文學,2008。
安藤由典。鄭德淵譯。《樂器的音響學》。台北市:幼獅文化,1989。
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台北市:遠流,1994。
———。《漫遊者》。台北市:聯合文學,2000。
———。《古都》。台北市:印刻,2002。
———。《獵人們》。新北市:INK印刻,2005。
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市:麥田,1996。
———。《荒人手記》。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
朱白水。〈三十年來的廣播劇〉。《廣播實務》。台北市:中華民國廣播事業協會,1983。
朱偉誠編。《台灣同志小說選》。台北市:二魚文化,2006。
江寶釵、林鎮山主編。《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台北市:麥田,2007。
米歇.傅柯。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市:麥田,1993。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市:九歌,1994。
克麗絲汀.安默兒(Christine Ammer)。貓頭鷹編譯小組譯。《音樂辭典》。台北市:貓頭鷹,2001。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台北市:夏日,2011。
吳學明編。《永和市誌》。新北市:永和市公所,1986。
吳瓊編。《視覺文化的奇觀:視覺文化總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台北市:五南,2003。
呂赫若。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市:聯合文學,1995。
李志銘。《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台北市:聯經,2013。
李育霖。《擬造新地球:當代臺灣自然書寫》。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5。
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台北市:麥田,1997。
——。《迷園》。台北市:麥田,2006。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台北市:洪範,1991。
——。《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李渝美術評論文集》。台北市:雄獅,2001。
——。《行動中的藝術家:美術論文集》。台北市:藝術家,2009。
汪民安等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邢豔。《鋼琴詩人——蕭邦》。台北市:驛站文化,2010。
周蕾(Rey Chow)。《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八〇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市:時報文化,1990。
林其蔚。《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台北市:藝術家。2012。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4。
林海音。《冬青樹》。台北市:重光文藝,1955。
———。《綠澡和鹹蛋》。台北市:中華文藝,1957。
———。《曉雲》。新北市:紅藍,1959。
林衡哲。《西方音樂巨人馬勒:我的時代已經來臨》。台北市:遠流,2011。
林燿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市:時報文化,1987。
———。《重組的星空:林燿德論評選》。台北市:業強,1991。
———。《大東區》。台北市:聯合文學,1995。
林燿德編。《甜蜜買賣——台灣都市小說選》。台北市:業強,1989。
邱貴芬主編。《政治小說選》。台北市:二魚文化,2006。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er)。黎登鑫譯。《聲音與憤怒》。台北市:桂冠,2000。
約翰.柏格(John Burger)。《觀看的方式》。台北市:麥田,2005。
胡逢瑛。《媒體與全球在地化》。台北市:秀威資訊,2010。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市:麥田,2008。
———。《空間.文本.政治》。台北市:聯經,2015。
韋爾施(Wolfgang Welsch)。《重構美學》。陸揚、張岩冰譯。上海:上海譯文,2002。
徐鍾珮。《我在臺北》。台北市:重光文藝,1951。
班尼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市:臉譜,2002。
高居翰(James Cahill)。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市:雄獅,1993。
康來新、黃恕寧編。《喧囂與憤怒:《背海的人》專論》。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張大春。《公寓導遊》。台北市:時報文化,1986。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1995。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台北市:秀威資訊,2016。
張漱菡編。《海燕集續集》。台北市:文光,1958。
———編。《海燕集》。台北市:錦冠,1989。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
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市:商周,2004。
郭良蕙。《台北的女人》。台北市:爾雅,1980。
———。《四月的旋律》。香港:郭良蕙新事業,1980。
———。《台北一九六〇》。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台灣小說史論》。台北市:麥田,2007。
陳映真。《第一件差事》。台北市:遠景,1975。
———。《上班族的一日》。台北市:洪範,2001。
———。《忠孝公園》。台北市:洪範,2001。
———。《萬商帝君》。台北市:洪範,2001。
———。《鈴鐺花》。台北市:洪範,2001。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市:揚智文化,1996。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艾利克.麥克魯漢(Eric McLuhan)、法蘭克.金格隆(Frank Zingrone)編輯。汪益譯。《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市:臺灣商務,1999。
凱文.林奇(Kevin Lynch)。胡家璇譯。《城市的意象》。台北市:遠流,2014。
凱斯.史班斯。吳家恆譯。《音樂百匯1:繽紛多彩的樂器世界》。台北市:智庫文化,1997。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市:春暉,1998。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市:爾雅,2003。
湯亞汀。《音樂人類學:歷史思潮與方法論》。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8。
黃凡。《賴索》。台北市:時報文化,1980。
——。《東區連環炮》。台北市:希代,1989。
黃春明。《我愛瑪莉》。台北市:遠景,1988。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域書寫研究》。台北市:秀威,2012。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市:麥田,2003。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市:麥田,2010。
楊振興。《話筒裡的台灣:從摩斯電報到智慧型手機》。台北市:獨立作家(秀威資訊),2016。
楊照。《夢與灰燼》。台北市:聯合文學,1998。頁123。
葉步榮編。《文學的臺北》。台北市:洪範,1980。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市:晨鐘,1970。
賈克.阿達利(Jacques Attali)。宋素鳳、翁桂堂譯。《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李育霖等譯。《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台北市:麥田,2016。
廖乃雄。《蕭邦:鋼琴詩人》。台北市:世界文化,2001。
趙元任。《新歌詩集》。台北市:商務,1960。
劉克襄。《小綠山之歌:臺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
———。《小綠山之舞:臺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
———。《野狗之丘》。台北市:遠流,2007。
劉俊。《情與美:白先勇傳》。台北市:時報文化,2007。
劉建順。《現代廣播學》。台北市:五南,2001。
蔡素芬。《台北車站》。台北市:聯經,2000。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台北市:時報,1993。
鄭恆隆、郭麗娟。《台灣歌謠臉譜》。台北市:玉山社,2002。
應風凰。《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 著名女作家》。台北市:秀威,2007。
鍾文音。《在河左岸》。台北市:大田,2003。
———。 《豔歌行》。台北市:大田,2006。
———。《少女老樣子》。台北市:大田,2008。
鍾肇政、葉石濤編。《薄命》。台北市:遠景,1979。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市:里仁,1997。
薩依德(Edward W. Said)、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吳家恆譯。《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台北市:麥田,2006。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市:洪範,2001。
———。《台北戀人》。台北市:印刻,2014。
羅伯.布列松(Robert Bresson)。譚家維、徐昌明譯。《電影書寫札記》。台北市:美學書房,2000。
羅悅全。《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台北市:商周,2000。
羅悅全主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新北市:遠足文化,2015。
羅基敏。《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新北市:高談文化,1999。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台北市:左岸文化,2005。

(二)期刊論文

王文興。〈憶紀州庵舊事——兼談對紀州庵文學森林的期待〉。《文訊》311(2011 年9月): 58-59。
王俊秀。〈音景(soundscape)的都市表情:雙城記的社會學想像〉。《台大建築與城鄉學報》10(2001年):89-98。
———。〈聲音也風景:新竹市的音景初探〉。《造園季刊》46(2003年3月):11-20。
王鈺婷。〈報導者的「中介」位置——談五〇年代林海音書寫台灣之發言策略〉。《台灣文學學報》17(2010年12月):133-158。
———。〈「摩登女郎」的展演空間:談《海燕集》(1953)中女作家現身與新女性塑造〉。《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2(2011年4月):163-186。
白依璇。〈保釣世代、現代主義、民族想像:論郭松棻、李渝早期寫作及所處歷史脈絡〉。《國史館館刊》49(2016 年 9月): 65-98。
石計生。〈臺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台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臺灣社會學刊》47(2011年9月):91-141。
印刻雜誌編輯部整理。〈我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紀蔚然vs.藍博洲對談〉。《印刻文學生活雜誌》10.9(2014年5 月):32-49。
朱偉誠。〈父親中國.母親(怪胎?)台灣——白先勇同志的家庭羅曼史與國族想像〉。《中外文學》30.2(2001年7月):106-123。
朱惠足。〈帝國主義、國族主義、「現代」的移植與翻譯:西川滿《臺灣縱貫鐵道》與朱點人〈秋信〉〉。《中外文學》33.11(2005年4月):111-140。
吳孟昌。〈論白先勇《臺北人》中的「現實主義」內涵〉。《修平人文學報》9(2007年9月):11-29。
呂心純。〈音樂作為一種離散社會空間:臺灣中和地區緬甸華僑的音景與族裔空間建構〉。《民俗曲藝》171(2011年3月):11-53。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2002年5月):297-334。
李文卿。〈走過殖民:論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之戲謔書寫〉。《文學臺灣》63(2007 年 7月):184-204。
李育霖。〈翻譯與地方文學生產:以王禎和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為例〉。《中外文學》35.4(2006年9月):17-36。
李明璁策劃。〈專欄:台北聲音日記24時Taipei Soundscape——你聽見城市的聲音嗎?〉。《聯合文學》296(2009年6月)。
李欣倫。〈受苦敘事與身體隱喻——以施叔青《臺灣人三部曲》與鍾文音《島嶼百年物語》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2(2012年7月):159-203。
李鴻瓊。〈共在虛實間:論朱天心〈古都〉中的記憶與共群〉。《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4.2(2011年6月):1-36。
周秀雯、蔡崗廷。〈邵族部落文化音景意涵之研究〉。中華民國音響學會第19屆學術研討會,2006。
周俊男。〈聲音政治:試由聲音的角度頗析《蚵女》與《養鴨人家》中的「健康寫實」〉。《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6.1(2012 年 12月): 27-47。
林秀玲。〈座談主題: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中外文學》30.6(2001年11月):369-395。
林其蔚。〈台灣聲音藝術考——1990年代地下噪音備忘錄〉。《藝術家》421(2010年6月):113-116。
邱貴芬。〈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夜迷巷》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5.5(1996):7-27。
邵毓娟。〈李昂的台灣史詩:《迷園》中情/慾民族的寓言〉。《中外文學》28.2(1999年7月):92-123。
紀大偉。〈愛錢來作伙——1970年代台灣文學中的「女同性戀」〉。《女學學誌》33(2013年 12月):1-46。
張小虹。〈城市是件花衣裳〉。《中外文學》34.10(2006年3月):167-186。
張玲敏。〈歷史的斷裂與延續——解讀〈彩妝血祭〉〉。《輔大中研所學刊》9(1999年9月):207-221。
張容瑛、周志龍。〈音樂產業全球化、流動著床與生產模式的重塑——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為例〉。《台灣土地研究》9.1(2006年5月):33-61。
張毓如。〈打開台灣文學的耳朵——五〇、六〇年代的廣播小說及其文學文化脈絡〉。《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1(2015年10月):71-106。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0(2005年6月):1-29。
張雙英。〈論《迷園》的敘事結構及其歷史記憶〉。《淡江中文學報》22(2010年6月):129-154。
張韻如。〈語言及音樂的關連——論《家變》的文體結構所呈現的音樂性〉。《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3(2006 年 7 月): 51-60。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臺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30.2(2001年7月):59-81。
———。〈有聲的文學史——「聲音」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追求〉。《漢學研究》29.2(2011年6月):189-223。
———。〈聲音與政治——大分裂時代中的「詩朗誦」與「朗誦詩」〉。《現代中文文學學報》12.2(2015年6月):27-46。
許琇禎。〈多語言的文化衝突——王禎和小說研究〉。《中國學術年刊》20(1999年 7月):553-570。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小說的本土建構——以張大春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1.5(2002年 10月):131-164。
陳育德、蔡崗廷。〈鄉村音景保護之研究〉。中華民國音響學會第18屆學術研討會,2005。
單德興。〈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3.8(1987年6月):166-195。
黃宗慧。〈劉克襄《野狗之丘》的動保意義初探:以德希達之動物觀為參照起點〉。《中外文學》37.1(2008年3月):81-115。
黃宗潔。〈劉克襄動物小說中的自然觀〉。《東華漢學》10(2009年12月):285-324。
———。〈論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之懷舊時空與魔幻自然〉。《東華漢學》21(2015年6月):231-260。
黃冠華。〈觀看不見:凝視的概念〉。《新聞學研究》87(2006年4月):131-167。
黃錦樹。〈浪女吟——評鍾文音《豔歌行》〉。《文訊》257(2007年3月):118-119。
楊乃女。〈氣味、歷史與記憶:朱天心〈匈牙利之水〉中的嗅覺主體〉。《中外文學》40.1(2011年3月):45-73。
楊佳嫻。〈記憶.啓蒙.溫州街——論李渝的「台北人」書寫〉。《中國文學研究》17(2003 年 6月): 199-224。
———。〈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4.2(2005 年 7月):133-155。
楊建章、呂心純。〈音樂學研究的空間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1(2009年12月):15-23。
———。〈音聲空間研究的全球趨勢與本土回應初探〉。《關渡音樂期刊》13(2010年):77-96。
葉德宣。〈從家庭授勳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30.2(2001年7月):124-154。
廖咸浩。〈台北摩登:現代性與愛恨台北〉。《歷史月刊》203(2004年12月):27-32。
廖淑芳。〈王禎和與林宜澐小說比較閱讀——以語言運用為主的考察〉。《東華漢學》7(2008年 6月):217-258。
趙剛。〈四六與三一八:試讀藍博洲的台北戀人〉。《人間思想》11(2015年):231-256。
劉乃慈。〈九〇年代台灣小說的再分層〉。《台灣文學研究學報》9(2009年10月):69-104。
劉亮雅。〈擺盪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朱天文近期作品中的國族、世代、性別、情慾問題〉。《中外文學》24.1(1995年6月):7-19。
———。〈九〇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31.6(2002年11月):133-157。
———。〈在在地化與全球化的交錯之中:白先勇、李昂、朱天文與紀大偉的男同性戀呈現〉。《中外文學》32.3(2003年8月):63-78。
———。〈跨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以李昂〈彩妝血祭〉與賴香吟〈翻譯者〉為例〉。《中外文學》34.11(2006年4月):133-55。
劉紀蕙。〈浪漫歌劇中文字與音樂的對抗、並置與擬諷〉。《中外文學》21.5(1992):6-28。
蔡振念。〈漫遊與記憶——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4(2012年4月):219-239。
蔡崗廷、張俊彥、陳育德。〈叁山國家風景區—獅頭山風景區農村音景之評價〉。中華民國音響學會第17屆學術研討會,2004。
鄭恆雄。〈論王禎和《美人圖》的意圖和文學效果〉。《中外文學》19.9(1991年2月):10-31。
———。〈文體的語言的基礎——論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中外文學》30.6(2001年11月):128-157。
盧志偉、Alan Chan、李藍企劃。〈「工業之聲」專題前言〉。《搖滾客》5(1987年10月)。
謝世宗。〈經濟殖民、大眾消費與進口現代性:台灣殖民經濟小說及其性別次文本(1972-1982)〉。《中外文學》39.3(2010年9月):11-47。
簡瑛瑛。〈女性、主義、創作:李昂訪問錄〉。《中外文學》17.10(1989年3月):184-196。
羅悅全。〈從學運到學院——臺灣聲音藝術簡史〉。《典藏今藝術》174(2007年3月):113-116。
蘇碩斌。〈傅柯的空間化思維〉。《臺大社會學刊》28(2000年6月):155-187。

(三)學位論文

林肇豊。《王拓的文學與思想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柯鈞齡。《李渝小說的藝術性追尋與實踐》。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9。
洪芳怡。《聽覺現代性:聲音科技、雜種美學與上海流行音樂,1927-49》。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陳閔凡。《民眾對臺北地區音景感知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廖少萍。《論新世紀音樂之美》。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劉欣蓉。《公寓的誕生》。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論文, 2011。
蔡崗廷。《都市住宅區音景構成之初探:以台南地區為例》。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台南地區都市綠色音環境之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四)其他資料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古蹟個案導覽。http://nchdb.boch.gov.tw/county/cultureassets/Building/info_upt.aspx?p0=11565&cityId=02。查閱時間:2016年10月23日。
朱約信(豬頭皮)。《豬頭皮的笑魁唸歌3——我家是瘋人院》。魔岩唱片。1995年。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法規查詢系統。噪音管制法。網址:http://ivy5.epa.gov.tw/ePalaw/search/LordiDispFull.aspx?ltype=05&lname=0010。查詢時間:2016年11月13日。
孟瑤。〈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中央日報》7(1950年5月7日)。
邱貴芬。〈琢磨「台北書寫」〉。《民生報》第4版(2000年5月29日)。
徐開塵。〈穿梭台北車站,看盡人生變貌:蔡素芬以九個故事尋找「生活在台北的理由」〉。《民生報》第4版(2000年5月29日)。
張雨生。《帶我去月球》。飛碟唱片。1992。
歌林唱片。《時代心聲專輯》。台北市:歌林唱片。1979年1月。
劉文正。《曠野中的人》。台北市:歌林唱片。1979年3月。
環球音樂發行。《電影原聲帶:悲慘世界(2CD典藏盤)》。2013。
鍾鎮濤。《我的伙伴》。台北市:歌林唱片。1979年5月。

二、西文書目

Chion, Michel. The Voice in Cinema. Ed. and trans. Claudia Gorbman.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9.
Corbin, Alain. Village Bells: Sound and Meaning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French Countryside, trans. Martin Tho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De Certeau, Michel.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California: Univerc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Feld, Steven. Sound and Sentiment: Birds, Weeping, Poetics and Song in Kaluli Expression.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2.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5.
Hillis Miller, J.. Topograph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Lacan, J..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1978.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London: Blackwell, 1991.
Lucier, Alan. Sound Art: Beyond Music, Between Categories. New York: Rizzoli, 2006.
Scher, Steven Paul. “Literature and Music. Eds. Jean-Pierre and Joseph Gibaldi. Interrelations of Literature. New York: MLA, 1982.
Schafer, R. Murray. “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6.3(1973): 12-21.
———. Five Village Soundscapes, Vancouver: ARC Publications, 1977.
———.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rning of the World. Vermont: Destiny Books. 1977.
———. The Turning of the World: Toward a Theory of Soundscape, Toronto: Schafer, 1978.
Simmel, Georg. “Sociology of the Senses.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Eds. Robert E. Park and Ernest W. Burgess. Chicago: U of Chicago P, 1921.
Thompson, Emily. The Soundscape of Modernity: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istening in America, 1900-1933.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2.
Žižek, Slavoj. “‘I Hear You with My Eyes’; or, The Invisible Master. Gaze and Voice as Love Objects. Ed. Renata Salecl and Slavoj Žižek. Durham: Duke UP, 19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