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嚴經‧入法界品》敘事研究
作者:林鴻年
作者(外文):LIN, HUNG-NIEN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指導教授:釋永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善財童子菩提心行結構時間視角意象Sudhanakumarabodhi mind (bodhicitta)structureperspectivetimeimage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華嚴經‧入法界品》主要闡述善財童子在遊歷過程中與每位善知識相遇,進而從善知識身上學習到多種法門。修行法門的過程中,其菩提心行也漸次圓滿。  本論文以「緒論」、「本體論―從《華嚴經》到『華嚴宗學』的歷史軌跡」、「〈入法界品〉的結構」、「〈入法界品〉的視角」、「〈入法界品〉的時間」、「〈入法界品〉的意象」等章為敘事架構,最後再以「結論」為整篇論文進行統整。
  「緒論」中提及前人研究與筆者的研究目的及動機等,並將前人研究部份梳理且作用於筆者所撰的論文之中。「從《華嚴經》到『華嚴宗學』的歷史軌跡」則是探討兩者間的歷史脈絡。「〈入法界品〉的結構」以「動詞的結構性」為研究「〈入法界品〉之主軸。「〈入法界品〉的視角」聚焦之處為菩提心,並以「彌勒菩薩所喻菩提心」賦予具體可見之形象。「〈入法界品〉的時間」以「前世今生」為主,認識諸善知識的累世因緣。「〈入法界品〉的意象」則是探索「意象」一詞的起源,並以佛學與文學兩層面加以交涉;最後以菩薩道五十二階位對應五十三參善知識,收攝全文。
The “Gandavyūha of the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 mainly describes how Sudhanakumara encountered everyone of his knowledgeable friends during his tour of learning and the dharma ways he thus learned from such friends; and how,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ing the dharma ways, his bodhi mind (bodhicitta) was also gradually perfected.
For structural framework, this dissertation has chapters entitled "Introduction", "The structure and perspective of the Gandavyūha ", "The time and space of the Gandavyūha ","The imagery and characters of the Gandavyūha”, all of which contain subsections covering various subjects, with the final chapter entitled “Conclusion” bringing an overall organized close to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n the chapter “Introduction”, past researches by other people and the objective and motivation of author's research are mentioned; also explained is how the sorted-out and useful aspects of such past researches were utilized in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The structure and perspective of the Gandavyūha " deals separately with two major elements of "structure" and "perspective". The emphasis is on the "structural nature of verbs"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bodhi mind (bodhicitta)" which, it is hoped, might bring a completely fresh research perspective to the Gandavyūha based on the bodhicitta metaphor by Maitreya. "The time and space of the Gandavyūha "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s of "time consciousness" and "space theory". The time aspect in the Gandavyūha is very often entwined with “natural imagery” and harbors “Zen Buddhism insight.” “The imagery and characters of the Gandavyūha " first explores the origin of the word “imagery” and do so on both the Buddhist and literary levels. The dissertation ends with the imagery of the charact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52 the levels in the Bodhisattva way.
一 古籍(以作者或編者的時代先後為序)
東晉.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七),《大正藏》,冊9,No.262。
東晉.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卷一),《大正藏》,冊12,No.366。
東晉.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四),《大正藏》,冊25,No.1509,
梁‧真諦譯,《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No.1593。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卷一),《大正藏》,冊32,No.1666。
梁‧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十),《大正藏》,冊12 ,No. 37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大正藏》,冊2,No.99。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大正藏》,冊12 ,No. 0374。
晉‧佛馱跋陀羅《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九),《大正藏》,冊9,No. 0278。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卷十六),《大正藏》,冊10,No.279。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大正藏》,冊10,No.293。
唐‧玄奘譯,《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No.1594。
唐‧真諦譯,《三無性論》,《大正藏》,冊31,No.1617。
唐.法藏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三),《大正藏》,冊45, No. 1866。
唐‧法藏述,《華嚴經探玄記》(卷八),《大正藏》,冊35,No.1733。
唐‧法藏,《華嚴經文義綱目》,《大正藏》,冊35,No. 1734。
唐‧法藏,《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大正藏》,冊45 ,No. 1876。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 冊35 ,No. 1735。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冊36 ,No. 1736。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敘》(卷一),《大正藏》,冊48,No.2015。
唐.一行述,《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卷十二),《卍續藏》,冊23,No. 438。
唐‧胡幽貞篡,《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大正藏》,冊51,No. 2074。
唐‧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正藏》,冊18,No.848。
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大正藏》,冊50,No. 2054。
唐.閻朝隱,《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大正藏》,冊50,No.2054。
宋‧永明延壽撰,《宗鏡錄》,《大正藏》,冊48,No. 2016。
宋‧子璿撰,《首楞嚴義疏注經》,《大正藏》,冊39,No. 1799。
宋.曇多蜜譯,《觀普賢菩薩經》(卷一),《大正藏》,冊9,No.277。
南宋.朱熹,《詩經》(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10月)。
南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3月)。
2054。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四十),《大正藏》,冊48,No.2008
清‧續法集《賢首五教斷證三覺揀濫圖》,《卍續藏》,冊58, No. 1026。
新羅‧圓測,《解深密經疏》(卷三),《卍續藏》,冊21 ,No. 369。
新羅.崔致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大正藏》,冊50,No. 2054。
高麗.諦觀錄,《天台四教儀》,《大正藏》,冊46,No. 1931。

二 近代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方立天,《法藏》(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1年)。
方立天,《華嚴金師子章》(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996年)。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冊)(臺北:黎明文化,1986年6月)。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臺北:黎明出版社,2004年)。
王健釋譯,《攝大乘論》(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997年)。
王貴元著,《說文解字校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12月)。
冉雲華《永明延壽》(台北:東大,1999年)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印順,《唯識學探源》(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
印順,《華雨香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6月)。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三版)。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1999年10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2012年6月第二十八版)。
余國藩,李奭學譯,〈朝聖行:論《神曲》與《西遊記》〉(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林谷芳《禪,兩刃相交》(台北:橡樹林,2005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吳怡著,《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1994年2月)。
吳家駒注譯,《新譯菜根譚》(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1998年4月)。
吳海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2002年﹚。
宋淑評編撰,《論語:中國人的聖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9年1月)。
沈謙,《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1月)。
邱茂澤,《中國敘事通義》(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
法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金岳霖,《道‧自然與人》(北京:三聯書局,2005年)。
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2002年)。
真觀《禪宗的開悟與傳承》(台北:文津,2006年)
徐紹強釋譯,《華嚴五教章》(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997年)。
徐揚尚,《中國文論及其意象話語的譜系性與成因》(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海雲繼夢,《探玄記懸談》(臺北:空庭書苑出版社,2006年)。
海雲繼夢,《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臺北:空庭書苑出版社,2009年)。
海雲繼夢,《華嚴經導讀》(臺北:空庭書苑出版社,2006年)。
高峰了洲著,釋慧嶽譯,《華嚴思想史》(臺北:彌勒出版社,1983年)。
高振農釋譯《華嚴經》(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996年)。
屠有祥釋譯《百喻經》(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997年)。
開濟《華嚴禪-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1996年)
張曼濤主編,《華嚴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
張曼濤主編,《華嚴學概論》(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
張澄基,《佛學今詮》(臺北:慧炬出版社,1983年)。
許鶴齡,《六祖壇經導讀》(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3年)。
陳克炯注譯,《左傳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2002年)。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臺北:華嚴蓮社,1996年)。
陳琪瑛,〈《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臺北:法鼓文化,2007年9月)。
陳琪瑛,〈尋找善知識《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臺北: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7月)。
陸林輯校整理,《金聖歎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
曹操等注,郭化若譯,《十一家注孫子》(臺北:里仁,1982年10月20日)
童慶炳、馬新國合編,《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意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馮保善注譯,《新譯幽夢影》(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2016年6月)。
雄獅美術編,《弘一法師翰墨因緣》(台北:雄獅,1996年3月初版)
黃連忠,《宗密的禪學思想》(臺北:新文豐,1995年)。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臺北:慧炬出版社,2004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月)。
楊維中注譯,《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臺北:三民,2011年2月)。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疏論導讀》(臺北:方廣出版社,1998年)。
劉捷、邱美英、王逢振編著,《二十世紀西方文論》(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y),(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8月)。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2002年)。
劉勰著、羅立乾注譯,《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4月)。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6年)。
鄧克銘,《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鄭秀雄,《善財五十三參》(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999年)。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鍾嶸原著,徐達譯注,《詩品》(台北:地球出版社,1994年5月)。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臺北:空庭書苑出版社,2007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三次印刷)
羅立乾注譯,《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2月再版)。
羅書華,《中國敘事之學:結構、歷史與比較的維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釋昭慧,《初期唯識思想》(臺北:法界出版社,2001年)。
釋海門,《佛教經典100句:華嚴經》(臺北:商周文化出版社,2010年)。
闞正宗著,《台灣高僧》(臺北:菩提長青出版社,1996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臺北:里仁,2009年)。

三 翻譯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美)赫爾曼(David Herman)主編,馬海良譯,《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瑞士)索緒爾(F.de Saussure)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99年)
(美)普林斯(Gerald Prince)著,徐強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
(美)詹姆斯.費倫(Phelan, J.),彼得.J.拉比諾維茨(Rabinowitz, P.J.)主編;申丹等譯,《當代敘事理論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社,2007年9月)。
(俄)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著,許海燕譯,《伊凡.依里奇之死》(Смерть Ивана Ильича)(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
(日)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臺北:東大出版社,1996年)。
(日)川田熊太郎、中村元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2003年)。
(日)鎌田茂雄著,轉瑜譯,《天臺思想入門》(臺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9年)。
(日)鎌田茂雄著,釋慈怡譯,《華嚴經講話》(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993年)。
(日)龜川教信著,印海譯,《華嚴學》(臺北:嚴寬祜基金會,2003年)。

四 研討會與期刊論文(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古正美,〈《入法界品》的信仰性質及造像〉,第四屆華嚴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
李治華,〈華嚴思維與現代思潮〉,第三屆華嚴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
周玟觀,〈華嚴法界觀中的隱喻探義〉,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14年。
陳琪瑛,〈華嚴美學理論之建構〉,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14年。
唐偉勝主編,《敘事》中國版(第一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唐偉勝主編,《敘事》中國版(第二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傅修延主編,《敘事叢刊》(第一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7月)
傅修延主編,《敘事叢刊》(第二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8月)
傅修延主編,《敘事叢刊》(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傅修延主編,《敘事叢刊》(第四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五 學位論文(依論文發表年度排列)

(一)、博士論文

陳琪瑛,《《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林建勳,《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圓教思想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7月)。
李幸芸,《華嚴境界美學的哲學基礎與美學開展》,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曹郁美,《《華嚴經》「毘廬遮那佛」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蔡淑慧,《漢譯佛典中佛陀時期八位女性敘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二)、碩士論文

陳琪瑛,《《華嚴經》美學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溫美惠,《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文學特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恒卉,《心靈轉化之探究-以華嚴「三界唯心」「法界緣起」為主的考察》(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陳建郎,《《文心雕龍》佛論辭源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林鴻年,《華嚴宗古十玄唯心迴轉善成門研究》,(宜蘭:佛光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六 工具書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1988年)
CBETA 電子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Web-site: http://www.cbeta.org, Feb. 20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