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的初步研究──以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與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為例
作者:古育安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哲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戰國時代歷史記憶出土文獻古史辨虞代秦人東來太伯奔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摘 要
  本文的題目為「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的初步研究」,研究對象是文獻記載的古史,研究材料以能夠反映戰國時代觀念的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為主,並透過當代「記憶研究」的視角,探討戰國時代的人對過去的記憶以及他們如何記憶過去等問題。初步先針對「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及「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兩個主題進行研究,前者屬於屬於正統王朝的記憶,後主屬於多元族群的記憶,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及夏商之際、商周之際及楚、越等族的古史記憶。
  這方面研究的先驅是顧頡剛。在第一章「緒論」中,我們將對顧頡剛史學觀點中可與當代記憶研究接軌的「古史觀」研究概念與「移置」之說作一介紹,並從「記憶」的角度對先秦古史研究中常被提到的「二重證據法」、「默證法」與「傳說時代」概念作一反思,而後進入具體研究。
  本文的第一個主題為「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第二章談虞代記憶的建構問題。我們認為從西周到戰國,古史觀念經歷了一個由「三代觀」到「四代觀」的轉變過程,前者只談夏、商、周三代,後者在夏代之前建構了虞代,而此一轉變的關鍵背景為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微及東周時期禪讓說的興起。另外,在三代觀的古史記憶中大禹治水及征三苗為夏代建立前的重要事件,後來成為虞代中的主要事件。第三章談兩個關於禹的問題:其一為戰國時代的大禹感生神話與鯀禹父子傳說的記憶矛盾,及先秦的大禹感生神話在漢代被遺忘又在新的觀念背景中被重新建構的演變;其二為傳世文獻中少見而在楚簡中有較完整記載的「禹政」問題,這些內容很可能是戰國人以當時的觀念建構的。第四章談兩個關於啟的問題:其一為啟得天下的記憶演變,基本上在三代觀的記憶中啟並沒有禪讓終結者的負面形象,而在四代觀的記憶中啟成為禪讓的終結者,其後隨著禪讓說的沒落,啟的聖王形象成為主流;其二為啟上賓於天的神話傳說,我們從甲骨文的「賓于帝」談起,看賓天觀念與啟賓天傳說的演變,以及此傳說如何成為夏初之亂的原因。
  本文的第二個主題為「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第五章談秦人東來的問題。從秦人族源東來說與西來說的主要依據與論點談起,進一步探討《史記‧秦本紀》與清華簡《繫年》關於秦人族源記憶的立場及其矛盾之處,最後嘗試從「封建」的角度調和二說並對秦人東來說提出新的解釋。第六章談太伯奔吳的問題。從民初以來關於太伯奔吳傳說的各家說法談起,進一步探討先秦文獻中不同立場的記憶,以及吳為姬姓的記憶如何逐步確立而成為戰國時代的共同記憶;最後再談司馬遷如何承繼與改造先秦儒家的太伯奔吳傳說而成為後代的主流記憶,並嘗試從「吳出於虞」的角度對吳為姬姓的淵源提出新的解釋。最後於第七章總結全文。
參考文獻
一、出土文獻
(一)甲骨文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198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許進雄編著:《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979年6月)。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編:《英國所藏甲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1992年)。
(二)金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上海市:中華書局,2007年)。
吳鎮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及圖像集成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
(三)簡帛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荊門市博物館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1‧郭店楚墓竹書》(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11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12月)。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12月)。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4月)。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天水放馬灘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8月)。
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帛書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6月),第3冊。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月)。
二、工具書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宗福邦等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7月)。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6月),第1冊。
三、古籍注本與輯本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高亨:《詩經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1994年7月)。new window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2003年10月)。new window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9月)。
董增齡:《國語正義》(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4月)。
徐元誥:《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程樹德:《論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
吳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2月)。
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
王利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7月)。
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匯考(增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
朱熹:《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袁珂:《山海經校注(最終修訂版)》(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12月)。
王貽梁、陳建敏選:《穆天子傳匯校集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黃懷信:《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
黃懷信:《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張世亮,鍾肇鵬,周桂鈿譯注:《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6月)。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5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1993年9月)。
揚雄:《蜀王本紀》(臺北:藝文印書館據問經堂刊洪頤煊輯經典集林本影印,1967年)。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5月)。
班固:《白虎通》(民國12年夏五月北京直隸書局影印抱經堂叢書本)。
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
汪繼培箋,彭鐸校證:《潛夫論箋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4月)
陳壽祺:《五經異義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李步嘉:《越絕書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
皇甫謐:《帝王世紀》(上海:商務印書館據指海本排印,1936年6月)。
徐宗元:《帝王世紀輯存》(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6月)。
李善注:《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7月)。
高柯立編:《稀見唐代天文史料三種》(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1月),第3冊。
董治安主編:《唐代四大類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李昉:《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馬國翰:《玉涵山房輯佚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12月)。
黃奭:《黃氏逸書考》(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民國14年王鑒修補本影印,1972年)。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0月)。
趙翼:《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全祖望:《經史問答》,收於朱鑄禹:《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崔述著,顧頡剛編:《崔東壁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
梁玉繩:《史記志疑》(臺北:學生書局,1970年7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11月)。
錢大昭:《廣雅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劉永華:《廣雅疏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6月)。
王念孫:《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5月)。
四、近人論著
二劃 丁
丁山
《商周史料考證》(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8月)。
《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话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12月)。
〈卜辭所見先帝高祖六宗考〉,《古代神話與民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9月)。
〈句芒、高禖、防風、飛廉考──風神篇〉,《古代神話與民族》。
丁四新
《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近九十年《尚書‧洪範》作者及著作時代考證與新證〉,《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5期。
三劃 于、凡
于省吾
〈略論甲骨文「自上甲六示」的廟號以及我國成文歷史的開始〉,《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第1期。
《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6月)。
《澤螺居詩經新證 澤螺居楚辭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于凱
〈上博楚簡《容成氏》疏劄九則〉,《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
于薇
〈《史記‧周本紀》「不顯亦不賓滅」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凡國棟
〈《容成氏》九州考論〉,收於陳偉主編:《簡帛文獻復原與解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6月。
四劃 王、孔、尹、文、牛
王子今
《20世紀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王永波
〈宜侯夨簋及其相關的歷史問題〉,《中原文物》1999年第4期。
王玉哲
〈秦人的族源及遷徙路線〉,《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王冰
〈試論宜侯夨非吳君世系──兼及太伯奔吳為信史〉,《東南文化》2008年第3期(總第203期)。
王宇信
《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3月)。
王汎森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1987年4月)。
〈傅斯年對胡適文史觀點的影響〉,《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2003年6月)。
〈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10月)。
〈對《文史通義‧言公》的一個新認識〉,《權力的毛細管作用》(臺北:聯經,2013年4月)。
王芳
〈楚國國名考〉,《蘭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8卷第5期(2012年8月)。
王和
《歷史的軌跡──基於夏商周三代的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11月)。
王青
〈關於季札研究的若干問題再探〉,《齊魯學刊》2014年第5期。
王明珂
〈西周夨國考〉,《大陸雜誌》第75卷第2期(1987年8月)。
〈華夏化的歷程:太伯傳說的考古與歷史學研究〉,收於臧振華編:《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7月)。
〈歷史文獻的記憶殘餘本質與異例研究:一個考古學的隱喻〉,收於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新北:國史館,1998年12月)。
〈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
〈史料的社會意義:事實、述事與展演〉,《近代中國》第143期(2001年6月)中。
〈族群歷史之文本與情境──兼論歷史心性、文類與範式化情節〉,《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6期(2005年11月)。
〈「驚人考古發現」的歷史知識考古──兼論歷史敘事中的結構與符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4分(2005年12月)。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2006年9月)。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增訂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王明欽
〈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收於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試論《歸藏》的幾個問題〉,收於古方等編:《一劍集》(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6年10月)。
〈《歸藏》與夏啟的傳說──兼論臺與與祭壇的關係及鈞臺的地望〉,《華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11月),第3輯。
王挺斌
〈說「伊賓」〉,《中國文字》(臺北:藝文印書館,2015年7月)。
王國維
〈明堂廟寢通考〉,收於羅振玉:《雪堂叢刻》(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民國四年上虞羅氏排印本,2000年5月),第3冊。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收於方詩,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2005年10月)。
〈秦都邑考〉,《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8卷。
〈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王國維全集》第8卷。
《古史新證》,收於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11卷。
王連龍
〈談清華簡《保訓》篇的「中」〉,《《逸周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0月)。
王博
〈關於《唐虞之道》的幾個問題〉,《中國哲學》1999年第2期。
王晴佳
《西方的歷史觀念》(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2年8月)。
《新史學演講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王晴佳、古偉瀛
《後現代與歷史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2月)。
王暉:
〈楚竹書〉《吳命》綴聯編排新考〉,《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
王瑜楨
〈〈舉治王天下〉譯釋〉,收於季旭生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讀本》(臺北:萬卷樓,2017年5月)。
王輝、焦南鋒、馬振智
〈秦公大墓石磬殘銘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2分(1996年6月)。
王樹民
〈戰國時人對于上古史的總結〉,《曙庵文史雜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8月)。
〈「五帝」釋義〉,《曙庵文史續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
〈「少皞氏鳥名官」試解〉,《曙庵文史續錄》。
〈文字記載中的史前時期歷史〉,《曙庵文史續錄》。
〈中國古代早期幾個重要歷史問題的真相〉,《曙庵文史續錄》。
〈有虞氏的世系和歷史地位〉,《曙庵文史續錄》 。
尹盛平
《周文化考古研究論集》,而他的《西周史徵》(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西周的 國與吳太伯、仲雍奔「荊蠻」〉,《周文化考古研究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6月)。
〈再論西周的 國與吳太伯、仲雍奔「荊蠻」〉,《周文化考古研究論集》。
文崇一
〈亞洲東北與北美西北及太平洋的鳥生傳說〉此文刊於《中央研究源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2期(1961年秋季)。
牛世山
〈秦文化淵源與秦人起源探索〉,《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五劃 田、甘、史、白、古
田天
〈清華簡《繫年》的體裁:針對文本與結構的討論(初稿)〉,「出土文獻的語境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新竹:清華大學,2014年8月27-29日)。
田旭東
〈清華簡《繫年》與秦人西遷新探〉,《秦漢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輯。
田昌五
〈對周滅商前所處社會發展階段的估計〉,《華夏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2月)。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北京大學考古學系
〈甘肅甘谷毛家坪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7年第3期。
史黨社
〈秦人早期歷史的幾個地理問題〉,《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讀上博簡《容成氏》小記〉,《《墨子》城守諸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近20年秦人來源研究的新進展述評〉,《秦陵秦俑研究動態》2013年第2期。
《日出西山:秦人歷史新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
〈新出考古、文字資料與秦人早期歷史〉,《國學學刊》2015年第4期。
史黨社、田靜
〈陝干地區商代秦文化及相關問題〉,《文博》2000年第4期。
白於藍
〈《容成氏》編聯問題補議〉,《華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白國紅
《春秋晉國趙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
古育安
《殷墟花東H3甲骨刻辭所見人物研究》(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古國順
《史記引述尚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
六劃 朱、任、伏、江、艾、西山
朱淵清
〈王家臺《歸藏》與《穆天子傳》〉,《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
《書寫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
朱鳳瀚
〈商人諸神之權能與其類型〉,收於吳戎增等著:《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清華簡《繫年》所記西周史事考〉,《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出土材料與新視野》(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年10月)。
朱曉海
〈論清華簡所謂《繫年》的書籍性質〉,《中正漢學研究》2012年第2期。
任偉
《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8月)。
任慧峰
《先秦軍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5月)。
伏俊璉
《俗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師曠與小說《師曠》〉,《貴州社會科學》第2010年第4期(總第244期)。
江林昌、孫進
〈《楚居》「脅生」、「賓天」的神話學與考古學研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簡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12月),第1輯。又刊於《文史知識》2013年第3期。
艾蘭
〈楚竹書《子羔》與早期儒家思想的性質〉,《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西山尚志
〈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出土文獻?──王國維「二重證據法」的不可證偽性〉,《古書新辨:先秦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
七劃 呂、李、吳、何、宋、杜、冷、沈、余、阮、岑、佐藤
呂思勉
《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
呂振羽
《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呂微
《神話何為──神聖敘事的傳承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2月)。
呂靜
《春秋時期盟誓研究──神靈崇拜下的社會秩序再建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李玄伯
《中國古代圖騰制度及政權的逐漸集中》(1936年),《中國古代社會制度》(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2月據1949年版影印)。
李存山
〈讀楚簡《忠信之道》及其他〉,國際儒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20輯。
〈反思經史關係:從「啟攻益」說起〉,《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李守奎
〈論《楚居》中季連與鬻熊事蹟的傳說特徵〉,《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屎」與「徙之古文」考〉,《古文字與古史考──清華簡整理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
〈楚文獻中的教育與清華簡《繫年》性質初探〉,《古文字與古史考──清華簡整理研究》。
李守奎,肖攀
《清華簡《繫年》文字考釋與構形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
李江浙
〈秦人起於范縣說〉,《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李炎乾:
《《國語‧吳語》新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5月)。
李秀華
《《淮南子》許高二注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7月)。
李則綱
《始祖的誕生與圖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9月據1935年版影印)。
李松儒
《清華簡《繫年》集釋》(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
李政君:
〈1930年前後顧頡剛學術理念的變與不變〉,《史學月刊》2014年第6期。
李峰
《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論「五等爵」稱的起源〉,收於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年3月),第3輯。
李家浩
〈甲骨文北方神名「 」與戰國文字從「 」之字〉,《文史》2012年第3輯。
〈王家臺秦簡「易占」為《歸藏》考〉,《安徽大學漢語言研究叢書‧李家浩卷》(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
李勉、俞方潔
〈從「聖人無父」到「帝王世系」───先秦秦漢感生神話評議〉,《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1期(2016年2月)。
李喬
〈從《景雲碑》看景氏起源及漢代以前的遷徙〉,《中原文物》2009年第4期。
李揚眉
〈「疑古」學說「破壞」意義的再估量──「東周以上無史」論平議〉,《文史哲》2006年第5期。
李零
〈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待兔軒文存(讀史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三代考古的歷史斷想〉,《待兔軒文存(讀史卷)》。
〈讀簡筆記:清華簡《繫年》一至四章〉,《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年第4期。
李銳
《新出簡帛的學術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由新出土文獻重評顧頡剛先生的「層累說」〉,《新出簡帛的學術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二重證據法」的界定及規則探析〉,《歷史研究》2012年第4期。
〈上古史研究之反思──兼論周人古史系統的轉變與禮制之變化〉,《河北學刊》第35卷第6期(2015年11月)。
〈上古史新研──試論兩周古史系統的四階段變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
李學勤
〈宜侯夨簋與吳國〉,《文物》1985年第7期。
〈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1月)。
〈對古書的反思〉,《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
〈古本《紀年》與夏史〉,《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
〈疑古思潮與重構古史〉,《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2005年5月)。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12月)。
〈走出疑古時代〉,《走出疑古時代》(長春:長春出版社,2007年1月)。
〈談「信古」、「疑古〉、「釋古」》,《走出疑古時代》。
〈古史、考古學與炎、黃二帝〉,《走出疑古時代》。
〈豐富多彩的吳文化〉,《走出疑古時代》。
〈宜侯夨簋的人與地〉,《走出疑古時代》。
〈禹生石紐說的歷史背景〉,《走出疑古時代》。
〈長臺關竹書中《墨子》佚篇〉,《簡帛佚集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深入探討遠古歷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論士山盤──西周王朝干預諸侯政事一例〉,《文物中的古文明》。
〈楚簡《子羔》研究〉,《文物中的古文明》。
〈《嘗麥》篇研究〉,《古文獻論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古史研究的當前趨向〉,《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4月)。
〈在「全國大禹文化研討會」上的演講〉,《通向文明之路》。
〈清華簡《楚居》中的古史傳說〉,《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1期。
〈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6月)。
〈從清華簡談到周代黎國〉,《初識清華簡》。
〈從清華簡《金滕》看周初史事〉,《初識清華簡》。
〈清華簡關於秦人始源的重要發現〉,《初識清華簡》。
〈談秦人初居「邾 」的地理位置〉,《初識清華簡》。
〈疑尊、疑卣考釋〉,《饒宗頤國學院院刊》創刊號(2014年4月)。
李濟
〈史前文化的鳥瞰〉,收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12月)。
吳文化研究促進會
《勾吳史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5月),李學勤〈序〉。
吳根友
〈「傳賢不傳子」的政治權力轉移程序〉,收於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6月),第1輯。
吳從祥
〈緯書政治神話與禹形象的演變〉《齊魯學刊》2009年第3期。
〈《論衡》中的禹形象探析〉,《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32卷第2期(2012年3月)。
吳銳
〈清華簡研究中的虛驕之氣和隱諱作風〉,《中國社會科學報》第266期(2012年2月13日)。
吳澤順
《漢語音轉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6年1月)。
何浩
〈顓頊傳說中的神話與史實〉,《歷史研究》1992年第3期。
何清谷
〈秦人傳說時代的探討〉,《秦史探索》(臺北:蘭臺出版社,2004年7月)。
〈嬴秦西遷考〉,《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宋華強
〈放馬灘秦簡《日書》識小錄〉,《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6輯。
宋鎮豪主編
《嬴秦始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3月)。
杜正勝
《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10月)。
〈傅斯年的史學革命(上)──從疑古到重建〉,《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2004年5月)。
〈傅斯年的史學革命(下)──無中生有的志業〉,《新史學之路》。
杜維運
《史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
〈梁啟超與西方史學的輸入〉,《變動世界中的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冷德熙
《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5月)。
沈長雲等
《趙國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1月)。
沈堅
〈記憶與歷史的博奕:法國記憶史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余治平
《董子春秋義法辭考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6月)。
余嘉錫
《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
阮芝生
〈論禪讓與讓國〉,收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9年6月)。
〈論吳太伯宇季札讓國──〈再論禪讓與讓國〉之貳〉,《臺大歷史學報》第18期(1994年12月)。
岑仲勉
《西周社會制度問題》,收於《兩周文史論叢: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佐藤將之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12月)。
八劃 尚、屈、金、林、周、岳、邵
尚志儒
〈早期嬴秦西遷史迹的考察〉,《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屈萬里
《尚書釋義》(臺北:華岡出版社,1956年8月)。
金春峰
《《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臺北:臺灣古籍,2003年4月)。
金景芳
〈《周禮》、《王制》封國之制平義〉,《金景芳儒學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金德建
〈《秦記》考證〉,《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2月)。
〈司馬遷所稱《春秋》系指《左傳》考〉,《司馬遷所見書考》。
林宏明
《醉古集:甲骨的綴合與研究》(臺北:萬卷樓,2011年3月)。
《契合集》(臺北:萬卷樓,2013年9月)。
林志鵬
〈戰國竹書《子羔》篇復原芻議〉,《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
〈楚竹書《子羔》篇補釋四則〉,《江漢考古》總第94期(2005年1月)。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重探〉,收於丁四新主編:《楚地簡帛思想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3輯。
林素娟
〈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0年4月)。
林澐
〈真該走出疑古時代嗎?──對當前中國古典學取向的看法〉,《林澐學術文集(二)》(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林錦榮
《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林劍鳴
《秦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11月)。
〈周公東征和嬴姓西遷〉,《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秦史稿》(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周谷城
《中國通史》(上海:開明書局,1939年8月)。
周書燦
〈有關周初陳、杞封建的幾個問題〉,《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周初封建先聖王之後史事續論〉,《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
〈「默證法」與古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14年第2期)。
周鳳五
《六韜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78年)。
〈傳統漢學經典的再生──以清華簡〈保訓〉「中」字為例〉,《朋齋學術文集‧戰國竹書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12月)。
周寶宏
《近出西周金文集釋‧ 公 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岳紅琴
《《禹貢》與夏代社會》(鄭州:鄭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5月)。
邵東方
《今本竹書紀年論集》(臺北:唐山2002年2月)。
邵望平
〈《禹貢》「九州」的考古學研究〉,收於楊楠編:《考古學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九劃 胡、洪、俞、段、侯
胡厚宣
〈卜辭下乙說〉,國立北京大學四十週年紀念刊編輯委員會編:《國立北京大學四十週年紀念文集》(北京:國立北京大學出版組,1938年2月編印,1940年1月初版),乙編上。後收於《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成都: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專刊,1944年)。
〈殷代之天神崇拜〉,《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
〈甲骨文所見殷代之天神〉,《責善半月刊》第2卷第16期(1941年11月)
〈殷卜辭中的上帝與王帝(上)〉,《歷史研究》1959年第9期。
〈殷卜辭中的上帝與王帝(下)〉,《歷史研究》1959年第9期。
胡適
《中國古代哲學史》,收於歐陽哲生主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6冊。
洪國樑
《王國維之經史學》(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俞志慧
〈《國語》的文類及八《語》遴選的背景──從「語」的角度的研究〉,《古「語」有之──先秦思想的一種背景與資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俞偉超
〈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學文化歸屬問題的探討〉,《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
段連勤
〈關於夷族的西遷和嬴秦的起源地、族屬問題〉,《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侯乃峰
〈《史記‧殷本紀》「三報」世系次序再議〉,《歷史研究》2016年第4期。
侯文學、李明麗
《清華簡《繫年》與《左傳》敘事比較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
十劃 唐、宮、祝、袁、高、孫、徐、郭、馬、夏、晏、晁、倪
唐蘭
《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宜侯夨簋考釋〉,《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宮長為、徐義華
《殷遺與殷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7月)。
祝中熹
《論非子》,《秦史求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袁延勝
〈新出《景雲碑》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
高華平
《先秦諸子與楚國諸子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
高福洪
〈秦人族源芻議〉,《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孫占宇
《放馬灘秦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年3月)。
孫作雲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研究》,《孫作雲文集》(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3卷。
孫亞冰、林歡
《商代地理與方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孫飛燕
《清華簡《繫年》初探》(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
孫華
〈漢胊忍令景雲碑考釋補遺〉,《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第4期。
孫慶偉
《追跡三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
徐中舒
〈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絕版)》1998年第3期。
徐日輝
〈秦建國前活動考察〉,《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徐日輝、徐錦博
〈西遷商奄之民於「朱圉」略考〉,收於張光明、徐義華主編:《甲骨學暨高青陳莊西周城址重大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中國高青)》(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7月)。
〈殷周之際史蹟之檢討〉,《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從古書中推測之殷周民族〉,《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
徐少華
〈從包山楚簡論楚之始封立國──兼論有關周原卜辭的年代和史實〉,《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
徐旭生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廣西:桂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徐廣才
《考古發現與《楚辭》校讀》(北京:線裝書局,2009年12月)。
〈《天問》新箋三則〉,《古籍整理與研究學刊》2014年第2期。
徐興無
《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建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
徐鴻修
〈「釐(萊)僕」與「人鬲」〉,《先秦史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徐難于
〈 公 銘:「乃自作配鄉民」淺釋──兼論西周「天配關」〉,《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2月。
郭永秉
《帝繫新研:楚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上博簡《容成氏》的「有虞迵」和虞代傳說的研究〉,《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從《容成氏》33號簡看《容成氏》的學派歸屬〉,《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
〈說《子羔》簡4的「敏以好詩」〉,《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
〈這是一個根本的態度問題──《新出土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導讀〉,《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
〈論清華簡《厚父》應為《夏書》之一篇〉,《出土文獻》(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第7輯。
郭向東
〈嬴秦西遷問題新探〉,《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郭沬若
《卜辭通纂》(京都:朋友書店,1977年7月)。
郭輝
〈中國記憶史研究的興起與路徑分析〉,《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3月。
郭靜云
《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5月)。
馬士遠
《周秦《尚書》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馬建東
《來母的生存:見母來母古或同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2月)。
馬楠
〈清華簡第五冊補釋六則〉,《出土文獻》(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4月),第6輯。
夏世華
《先秦禪讓觀念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8月)。
〈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子羔》集釋〉,《楚地簡帛思想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10年12月),第4輯。
夏含夷
《夏含夷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興與象:中國古代文化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2月)。
晏昌貴
〈《容成氏》中的「禹政」〉,《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
〈《豳公 》銘文研究二題〉,《簡帛數術與歷史地理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
〈竹書《容成氏》九州考略〉,《簡帛數術與歷史地理論集》。
晁福林
〈論殷代神權〉,《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
《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
〈卜辭所見商代祭尸禮淺探〉,《考古學報》2016年第3期。
倪晉波
〈王家臺秦簡《歸藏》與先秦文學〉,《晉陽學刊》2007年第2期。
十一劃 梁、康、常、張、許、陳、曹、鹿、崔、連、湯淺、近藤
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2月)。
梁雲
〈從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1期。
〈論嬴秦西遷及甘肅東部秦文化的年代〉,《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49期(2011年6月)。
〈論早期秦文化的兩類遺存〉,《西部考古》(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年9月),第7輯。
〈論早期秦文化的來源與形成〉,《考古學報》2017年第2期。
梁濱
〈名楚考〉,《懷化學院學報》第30卷第7期(2011年7月)。
康世榮
〈秦西垂文化的有關問題〉,《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康有為
《孔子改制考》卷12〈孔子改制法堯舜文王考〉,收於康有為:《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3集。
常玉芝
《商代宗教與祭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常金倉
〈中國神話學的基本問題:神話的歷史化還是歷史的神話化〉,《二十世紀古史研究反思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山海經》與戰國時期的造神運動〉,《二十世紀古史研究反思錄》。
〈古史研究中的泛圖騰論〉,《二十世紀古史研究反思錄》
張天恩
〈禮縣等地所見早期秦文化遺存有關問題芻論〉,《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張以仁
〈論國語與左傳的關係〉,《國語左傳論》(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9月)。
〈從文法、語彙的差異證國語、左傳二書非一人所作〉,《國語左傳論》。
〈從國語與左傳本質上的差異試論後人對國語的批評〉,《春秋左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3月)。
〈聲訓的發展與儒家的關係〉,《張以仁與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張玉金
〈論賓字句的句法結構〉,《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2期。
張光直
〈商周神話之分類〉,《中國青銅器時代》(臺北:聯經,1994年12月)。
張志鵬
《吳越史新探》(開封:河南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3月)。
張居三
《《國語》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5月)。
張京華
〈一些足以破解疑古思想的論述──現代學者關於古代書體書例的總結〉,《湘南學院學報》2006年12月。
〈「絕地天通」文本撮義〉,收於方克立主編:《湘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4輯。
〈古史研究的三條途徑──以現代學者對「絕地天通」一與的闡釋為中心〉,《漢學研究通訊》第26卷第2期(2007年5月)。
《古史辨派與中國現代學術走向》(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張亞初
〈吳史新探〉,《江海學刊》總第54期(1963年8月)。
張書學
《中國現代史學思朝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張淑卿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吳命》研究》(臺北:玄奘大學中國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張惟捷
〈從古文字的角度談《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的若干問題〉,《歷史研究》2016年第1期。
張富祥
〈《竹書紀年》與夏商周年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0月)。
張筱衡
〈散盤考釋(下)〉,《人文雜志》1958年第4期。
張震澤
《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2月)。
張蔭麟
〈評近人對中國古史之討論〉,《古史辨》(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11月),第2冊。
張靜
《定州漢墓竹簡漢上孫家寨漢墓竹簡集釋》(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4月)。
張懷通
〈由職官及其系統看《嘗麥》的年代〉,《《逸周書》新研》(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2月)。
〈由獻俘禮看《世俘》的年代〉,《《逸周書》新研》。
〈《世俘》錯簡續證〉,《《逸周書》新研》。
〈試論太王傳位季歷的目的和意義〉,《周秦文化研究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
〈清華簡《繫年(三)與秦初史事略析》,《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2期。
許子濱
〈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小識〉,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辦:「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10月)。
許兆昌
《《繫年》、《春秋》、《竹書紀年》的歷史敘事》(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
許兆昌、齊丹丹
〈試論清華簡《繫年》的編纂特點〉,《古代文明》第6卷第2期(2012年4月)。
許冠三
《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9月)。
許倬雲
〈周人的興起及周文化的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3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12月)。
《西周史(增補二版)》(北京: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1月)。
許錟輝
《先秦典籍引《尚書》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陳平
《關隴文化與嬴秦文明》(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陳立柱
〈微子封建考〉,《歷史研究》2005年第6期。
〈考古資料如何證說古文獻的成書時代──以《《禹貢》「九州」的考古學研究》為例〉,《文史哲》2009年第3期。
陳來
《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3月)。
〈殷商的祭祀宗教與西周的天命信仰〉,《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陳泳超
《堯舜傳說的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陳秀雲
〈秦族考〉〉,《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陳昭容
〈談西周早期虞芮兩國位於汧河流域的可能性〉,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與芝加哥大學顧立雅中國文字中心主辦:「近二十年新出土中國古代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1月5-7日)發表之論文。
〈「夨姬」與「散姬」──從女性稱名規律談夨國族姓及其相關問題〉,收於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年3月),第3輯。
〈從文獻與出土文物看早期秦國融入華夏的歷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出土材料與新視野》(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年10月)。
陳建
〈記憶史與心態史〉,《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
陳英傑
〈 公 銘文再考〉,《語言科學》第7卷第1期(2008年1月)。
陳致
《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万(萬)舞」與「庸奏」:殷人祭祀樂舞與《詩》中三頌〉,《詩書禮樂中的傳統:陳致自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
陳弱水
〈現代中國史學史上的陳寅恪─歷史解釋及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及編輯委員會編:《學術史與方法論的省思》(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12月)。
陳恩林
〈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逸齋先秦史論文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9月)。
陳家寧
《《史記》商周史事新證圖補(壹)──殷、周、秦《本紀》新證圖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陳偉
〈郭店竹書《唐虞之道》校釋〉,《燕說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1月)。〈春秋時期的附庸〉,《燕說集》。
陳絜、馬金霞
〈叔 鼎的定名與西周歷史上的 國〉,收於朱鳳瀚、趙伯雄編:《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紀念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陳槃
《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
〈論早期讖緯及其與鄒衍書說之關係〉,《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7月)。
〈古讖緯書錄解題(六)〉,《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
〈秦漢之間所謂「符應」論略〉,《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
陳夢家
〈商王名號考〉,《燕京學報》第27期(1940年6月)。
《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世本考略〉,《西周年代考、六國紀年》(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7月)。
陳劍
〈釋「琮」及相關諸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5月)。
〈上博楚簡《容成氏》與古史傳說〉,《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
陳穎飛
〈清華簡畢公高、畢桓與西周畢氏〉,《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6期。
陳橋驛
《「越為禹後說」溯源》,《浙江學刊》1985年第3期。
鹿憶鹿
《洪水神話──從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8月)。
崔凡芝,張莉
〈《史記》「太伯奔吳」說質疑〉,《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2年10月)。
連劭名
《帛書周易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6月)。
連秀麗
《周代吉金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4月)。
湯淺邦弘
〈上博楚簡《舉治王天下》的堯舜與傳說〉,《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第9輯。
近藤浩之
〈《帛書易傳》二三子篇的龍〉,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5月)。
十二劃 童、勞、傅、黃、彭、喬、馮、程、單、曾、復
童書業
〈釋「攻吳」與「禺邗」〉,《童書業歷史地理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
〈帝堯陶唐氏名號溯源〉,《童書業史籍考證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堯舜禪讓」說的另一種推測〉,《童書業史籍考證論集》。
〈國語左傳問題後案〉,《童書業史籍考證論集》。
《春秋左傳研究(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春秋史(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勞幹
〈再論堯典著作時代〉,《禹貢半月刊》第2卷第10期(1935年1月16日)。
傅斯年
〈與顧頡剛論古史書〉,《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卷。
〈評「春秋時的孔子與漢代的孔子」〉,《傅斯年全集》第1卷。
〈戰國子家敘論〉,《傅斯年全集》第2卷。
〈史料略論〉,《傅斯年全集》第2卷。
《東北史綱(第一卷)》,參《傅斯年全集》第2卷。
〈戰國文籍中之篇式書體──一個短記〉,《傅斯年全集》第3卷。
〈夷夏東西說〉,《傅斯年全集》第3卷。
〈《新獲卜辭寫本後記》跋〉,《傅斯年全集》第3卷。
黃人二
〈讀上博藏簡子羔書後〉,《出土文獻論文集》(臺中:高文出版社,2005年8月)。
〈上博藏簡(五)《君子為禮》與《弟子問》試釋──兼論本篇篇名為《論語弟子問》與《論語》之形成和主要編輯時間〉,《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6期。
黃文弼
〈嬴秦為東方民族考〉,《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黃永年
〈評《走出疑古時代》〉,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山大學歷史系編:《紀念顧頡剛誕辰110周年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黃汝成
《日知錄集釋: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黃沛榮
《周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年7月)。
黃甜甜
《《繫年》第三章「成王屎伐商邑」之「屎」字補論》,《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12年3月)。
黃復山
《東漢讖緯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2月)。
黃啟書
〈《尚書‧堯典》「納于大麓」試詮〉,《臺大中文學報》第47期(2014年12月)。
黃盛璋
〈銅器銘文宜、虞、夨的地望及其與吳國的關係〉,《考古學報》1983年第3期。
黃進興
《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3月)。
《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2009年10月)。
黃儒宣
〈清華簡《繫年》承書背景及相關問題考察〉,《史學月刊》2016年第8期。
黃懷信
〈《堯典》之觀象及其傳說產生時代〉,《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
黃瓊慧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12月),「附錄:記憶研究資訊舉要──以臺灣地區為主」。
黃靈庚
《楚辭章句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清華戰國竹簡《楚居》箋疏〉,《中華文史論叢》2012年第1期。
彭邦本
〈儒墨舉賢禪讓觀平議──讀《郭店楚墓竹簡》〉,《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
〈《論語》中的舉賢禪讓思想〉,《齊魯文化研究》第13輯,(2013年12月)。
〈傳說中的唐虞時代及其考古學印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
彭剛
〈歷此記憶與歷史書寫──史學理論視野下的「記憶的轉向」〉,《史學史研究》2014年第2期。
彭國良
〈一個流行了八十餘年的偽命題──對張蔭麟「默證」說的重新審視〉(《文史哲》2007年第1期)。
《顧頡剛史學思想的認識論解析》(山東: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5月)。
彭裕商
〈禪讓說源流及學派興衰──以竹書《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為中心〉,《歷史研究》2009年第3期。
喬治忠
〈王國維「二重證據法」蘊義與影響的再審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
〈張蔭麟詰難顧頡剛「默證」問題之研判〉,《史學月刊》2013年第8期,頁29)。
〈再評張蔭麟主張的「默證之適用限度」及相關問題─兼評周書燦《「默證法」與古史研究》一文〉,《史學月刊》2015年第10期。
馮峰
〈從《古史辨》前三冊看「古史辨」運動的一個轉向〉,《史學史研究》2007年第2期。
馮勝君
《二十世紀古文獻新證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月)。
馮漢驥
〈禹生石紐辨〉,《川大史學‧馮漢驥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程少軒
〈放馬灘簡所見式占古佚書的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2分(2012年6月)。
程元敏
《尚書周書牧誓洪範金滕呂刑義證》(臺北:萬卷樓2011年12月)。
程平山
〈秦襄公、文公年代事迹考〉,《歷史研究》2013年5第5期。
《竹書紀年考》(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2月)。
程地宇
〈《漢巴郡胊忍令景雲碑》考釋〉,《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5期(2006年9月)。
程浩
〈清華簡《厚父》「周書」說〉,《出土文獻》(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10月),第6輯。
《《書》類文獻先秦流傳考──以清華藏戰國竹簡為中心》(北京: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6月)。
單育辰
《新出楚簡《容成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3月)。
《《曹沫之陳》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4月)。
〈上博七《凡物流行》、《吳命》札記〉,武漢大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上海:上海古及出版社,2010年10月),第5輯。
《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5月)。
單周堯
〈讀清華簡《楚居》「渭自脅出」與「巫并賅亓脅以楚」〉,《先秦史研究動態》2013年第2期(總第56期)。
曾振宇
〈清華簡《保訓》「測陰陽之物」新論〉,《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
十三劃 路、董、楊、裘、詹、游、雍、鄒、鄔
路國權
〈西周時期涇河流域的腰坑墓葬與秦族起源〉,《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09年9月)。
〈說「惡來」──秦族起源再探〉,《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11年9月)。
董珊
〈疑尊、卣考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9期。
《吳越題銘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1月)。
〈讀清華簡《繫年》〉,《簡帛文獻考釋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月)。
董楚平
《吳越文化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
楊向奎
〈應當給「有虞氏」一個應有的歷史地位〉,《文史哲》1956年第7期。
楊希枚
〈姓字古義析證〉,《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論先秦所謂姓及其相關問題〉,《先秦文化史論集》。
〈先秦賜姓制度理論的商榷〉,《先秦文化史論集》。
〈《左傳》「因生以賜姓」解與「無駭卒」故事的分析〉,《先秦文化史論集》。
〈再論堯舜禪讓傳說〉,《先秦文化史論集》。
楊秀芳
〈聲韻學與經典詮釋〉,《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6月)。
楊東晨、楊建國
〈簡論西方嬴姓國的由來〉,《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楊建軍
〈遠古帝王及三王感生神話考〉,《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楊春梅
〈去向堪憂的中國古典學-走出疑古時代評述〉,文史哲編輯部編:《「疑古」與「走出疑古」》(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6月)。
楊國勇
〈夏族淵源地域考〉,中國先秦史學會:《夏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7月)。
楊棟
《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12月)。
楊善群
〈西周宜國史考究〉,《史林》1989年第4期(總第15期)。
楊寬
〈中國上古史導論〉,《古史辨》(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11月),第7冊上編。
〈《穆天子傳》真實來歷的探討〉,《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裘錫圭
〈釋「勿」「發」〉,《裘錫圭學術文集‧甲骨文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第1卷。
〈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裘錫圭學術文集‧甲骨文卷》第1卷。
〈中國古典學重建應該注意的問題〉,《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第2卷。
〈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三則〉,《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第2卷。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釋文注釋〉,《裘錫圭全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第2卷。
〈談談上博簡《子羔》篇的簡序〉,《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第2卷。
〈釋《子羔》篇「銫」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說〉,《裘錫圭全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第2卷。
〈 公 銘文考釋〉,《裘錫圭學術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第3卷。
〈說殷卜辭的「奠」〉、〈說「僕庸」〉,《裘錫圭學術文集‧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第5卷。
〈新出土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裘錫圭學術文集‧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第5卷。
〈「古史辨」派、「二重證據法」及其相關問題──裘錫圭先生訪談錄〉,《裘錫圭學術文集‧雜著卷》第6卷。
〈出土文獻與古典學重建〉,《出土文獻》(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12月),第4輯。
詹子慶
《走進夏代文明》(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游國恩
《天問纂義》,《游國恩楚辭論著集》,(北京:中華書局, 2008年4月)。
《離騷纂義》,《游國恩楚辭論著集》。
雍際春
〈論天水秦文化的形成及其特點〉,《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人口遷徙與嬴秦的崛起〉,《中國史研究》2014年的4期。
鄒衡
〈論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10月)。
鄔可晶
〈《上博(九)‧舉治王天下》「文王訪之於尚父舉治」篇編連小議〉,《中國文字》新39期(2013年12月)。
十四劃 聞、熊、趙、廖、寧、蓋、蒙
聞一多
〈匡摘尺牘〉,《聞一多全集(一)‧神話與詩》(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9月)。
《天問疏證》,《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5冊。
熊鐵基
〈秦人早期歷史的兩個問題〉,《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趙化成
〈尋找秦文化淵源的新線索〉,《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趙世瑜
〈傳說‧歷史‧歷史記憶──從20世紀的新史學到後現代史學〉,《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11月)。
〈傳承與記憶:民俗學的學科本位──關於「民俗學何以安身立命」問題的對話〉,《民俗研究》2011年2月。
趙世瑜、杜正貞
〈太陽生日:東南沿海地區對崇禎之死的歷史記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
趙平安
〈楚竹書《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質〉,《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
趙伯雄
〈《吳世家》史源探討〉,《古籍整理與研究學刊》1992年第5期。
趙貞信
〈《論語‧堯曰章》來源的推測〉),《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62年第3期。
趙雅麗
《《越絕書》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4月)。
趙衛邦
〈秦祠白帝解(節錄)〉,收於徐復:《秦會要訂補》(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6月)。原刊於《經世日報》(1946年10月2日),「讀書周刊」第8期。
廖名春
〈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20輯。
〈上博簡〈子羔〉篇感生神話試探〉,《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
〈〈子羔〉篇感生簡文考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
廖宜方
《唐代的歷史記憶‧導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5月)。
寧鎮疆
〈「層累」說之「默證」問題再討論〉,《學術月刊》第42卷(2010年7月)。
〈清華簡《厚父》「天降下民」句的觀念源流與豳公 銘文再釋〉,《出土文獻》(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第7輯。
蓋翠杰
〈太伯三讓天下解〉,《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3年1月)。
蒙文通
《周秦少數民族研究》,收於蒙文通:《古族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4月)。原刊於《禹貢半月刊》第6卷第7期 (1936年12月)。
蒙梓
〈中國的感生神話〉,《學術研究》1991年第6期。
蒙默
〈「禹生石紐」續辨〉,《蜀學》(成都:八蜀書社,2009年12月),第4輯。
十五劃 蔡、葉、蔣、劉、潘、鄭、衛、滕、翦、葛
蔡哲茂
〈殷卜辭「伊尹 示」考──兼論它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4分(1987年12月)。
〈三家分晉趙國何以得天獨厚:趙簡子「鈞天神話」的意義〉,《中央日報》,第17版「長河」,1991年6月14日。
《甲骨綴合集》(臺北:樂學書局,1999年9月)。
〈論殷卜辭中的「 」字為成湯之「成」──兼論「 」「 」為咸字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1分(2006年3月)。
〈甲骨文四方風名再探〉,《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新3輯。
〈說殷卜辭的「多馬」與「多射」〉,收於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年2月),第4輯。
葉小燕
〈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
葉國良
〈二重證據法的省思〉,《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
葉舒憲
〈秦文化源流新探──熊圖騰與中原通古斯人假說〉,《學術月刊》第39卷6月號(2007年6月)。
《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7年7月)。
〈大禹的熊旗解謎〉,《民族藝術》2008年第1期。
〈《容成氏》夏禹建鼓──五論「四重證據法」的知識考古範式〉,《民族藝術》2009年第1期。
葉懿芳
《伊尹的神話與傳說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8月)。
蔣俊
《中國史學近代化進程》(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
蔣善國
《尚書綜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
劉全志
〈論清華簡《繫年》的性質〉,《中原文物》2013年第6期。
劉光勝
《清華簡《繫年》與《竹書紀年》比較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
劉軍社
〈壹家堡類型文化與早期秦文化〉,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論叢》編委會編:《秦文化論叢》(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第3輯。
劉洪濤
〈郭店竹簡《唐虞之道》「瞽瞍」補釋〉,《江漢考古》2010年第4期。
劉桓
〈殷墟卜辭「大賓」之祭及「乍邑」、「宅邑」問題〉,《甲骨集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
劉桂秋
〈仲雍事蹟考述〉,《船山學刊》2010年第3期。
劉起釪
〈我國古史傳說時期綜考〉,《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4月)。
《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4月),第4冊。
劉書惠
《部分出土文獻中的神話傳說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從《子羔》篇看三代始祖感生神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3期。
劉啟益
〈西周夨國銅器的新發現與有關的歷史地理問題〉,《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2期。
劉源
〈「五等爵」制與殷周貴族政治體系〉,《歷史研究》2014年第1期。
劉節
《中國古代宗族移植史論》(上海:正中書局,1946年5月)。
〈說攻吳與禺邗〉,《古史存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
劉嬌
《言公與剿說:從出土簡帛古籍看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現象》(北京:線裝書局,2012年12月)。
劉慶柱
〈試論秦之淵源〉,《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劉錚
〈「嵩山」非「崇山」辨──夏族起源新探之一〉,《中原文物》2013年第2期。
〈「崇山」即「塔兒山」說新證──夏族啟源新探之二〉,《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
劉濤
〈清華簡《楚居》中所見巫風考〉,《船山學刊》2012年第2期。
潘宗億
〈論心態史的歷史解釋──以布洛克《國王神跡》為中心探討〉,陳恒,耿相新主編:《新史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7月)。
鄭杰祥
《夏史初探》(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衛聚賢
〈太伯之封在西吳〉,收於吳越史地研究會編:《吳越文化論叢》(上海:江蘇研究社,1937年7月)。
史記吳世家注〉,《說文月刊》第3卷第1期(1941年8月)。
〈中國民族的來源〉,《古史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12月),第3集。
滕銘予
〈秦文化起源及其相關問題再探討〉,《中國考古學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翦伯贊
《秦漢史》,收於《翦伯贊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2冊。
葛兆光
《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十六劃 錢、賴
錢玄
《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錢玄同
〈《左氏春秋考證》書後〉,《古史辨》(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11月),第5冊。
錢乘旦
〈發生過的是「過去」,寫出來的是「歷史」──關於「歷史」是什麼〉,《史學月刊〉2013年第7期。
錢穆
《論語新解》,收於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1995年9月),第3冊。
〈西周戎禍考上〉,《錢賓四先生全集》第36冊。
〈古三苗疆域考〉,《錢賓四先生全集》第36冊。
《史記地名考》(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7月)。
賴國棟
《歷史記憶研究──基於20世紀西方歷史理論的反思》(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于沛指導,2009年4月)。
十七劃 韓、戴、鍾、謝
韓席籌
《左傳分國集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63年4月)。
韓偉
〈關於秦人族數及文化淵源管見〉,《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韓巍
〈西漢竹書《周馴《若干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月)。
《西周金文世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5月)。
戴麗娟
〈法國史家的記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思想史》第3期(2014年9月)。
鍾宗憲
《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6年2月)。
鍾肇鵬
《讖緯略論》(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9月)。
謝維揚
〈由清華簡《繫年》簡論周初諸侯國地位的特點〉,《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5期(2006年)。
〈古書成書和流傳情況研究的進展與古史史料學概念──為紀念《古史辨》第一冊出版八十周年而作〉,《「疑古」與「走出疑古」》(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6月)。
十八劃 蕭、魏
蕭毅
〈古璽文字「 」的地域特徵〉,《長江學術》2010年第3期。
魏芃
《西周春秋時期「五等爵稱」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5月)。
魏啟鵬
〈讀三峽新出東漢景雲碑〉,《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
魏慈德
〈楚地出土戰國書籍抄本與傳世文獻同源異本關係試探〉,《出土文獻》(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10月),第9輯。
二十劃 羅、嚴、饒、蘇
羅志田
《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5月)。
事不孤起,必有其鄰:蒙文通先生與思想史的社會視角〉,《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總第139期)。
〈《古史辨》的學術和思想背景──述羅香林少為人之的一篇舊文〉,《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2期。
〈檢討《古史辨》學理基礎的一項早期嘗試〉《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第3期。
〈《古史辨》的時代語境和學理基礎──述羅香林少為人之的一篇舊文〉,《經典淡出之後:20世紀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11月)。
〈學術「對手方」與專業知識的建構──傅斯年先生的啟示〉,《近代中國史學述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5年6月)。
羅香林(佛應)
〈讀顧頡剛先生古史辨〉,《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1卷第2期(1933年2月)。
《歷史之認識》(香港:亞洲出版社,1955年)。
羅義俊
〈錢穆與顧頡剛的《古史辨》〉,陳其泰,張京華主編:《古史辨學說評價討論集》(北京:京華出版社,2000年12月)。
羅新慧
〈「帥型祖考」和「內得于己」:周代「德」觀念的演化〉(《歷史研究》2016年第3期)。
〈《容成氏》、《唐虞之道》與戰國時期禪讓學說〉,《齊魯學刊》2003年第6期。
嚴賓
〈秦人發祥地芻論〉,《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饒宗頤
〈由尊盧氏談到上海竹書(二)的《容成氏》〉,《九州學林》4卷1期(2006年春季)。
蘇建洲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校釋(二)》(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
〈論楚竹書「 」字構形〉,《楚文字論集》(臺北:萬卷樓,2011年12月)。
〈《上博五‧弟子問》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2分(2012年6月)。
蘇建洲、吳雯雯、賴怡璇
《清華二《繫年》集解》(臺北:萬卷樓,2012年12月)。
二十一劃 顧
顧頡剛
〈古史辨第一冊自序〉,《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2月),第1冊。
〈古史辨第二冊自序〉,《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古史辨第三冊自序〉,《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古史辨第四冊自序〉,《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我的研究古史的計畫〉,《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答劉胡兩先生書〉,《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答李玄伯先生〉,《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鯀禹的傳說──夏史考第四章〉,《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夏史三論──夏史考第五、六、七章〉,《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虞初小說回目考釋〉,《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王國維)古史新證第一二章‧附跋〉,《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1冊。
〈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與歷史〉,《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2,《顧頡剛全集》第2冊。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2,《顧頡剛全集》第2冊。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燕京大學)》(《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3,《顧頡剛全集》第3冊。
〈秦和統一的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的想像〉,《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5,《顧頡剛全集》第5冊。
〈州與嶽的演變〉,《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5,《顧頡剛全集》第5冊。
〈穆天子傳和竹書紀年中的崑崙〉,《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6,《顧頡剛全集》第6冊。
《中國疆域沿革史》,《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6,《顧頡剛全集》第6冊。
〈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附言〉,《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7,《顧頡剛全集》第7冊。
〈崔東壁遺書序一〉,《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7,《顧頡剛全集》第7冊。
〈尚書研究講義〉,《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8,《顧頡剛全集》第8冊。
〈堯典著作時代考(尚書研究講義丙種之一)〉,《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8,《顧頡剛全集》第8冊。
〈尚書研究講義參考資料(戊種之一二三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8,《顧頡剛全集》第8冊。
〈論《今文尚書》著作時代書〉,《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8,《顧頡剛全集》第8冊。
〈尚書禹貢注釋〉,《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9,《顧頡剛全集》第9冊。
〈逸周書世俘篇校注、寫定與評論〉,《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9,《顧頡剛全集》第9冊。
〈周公東征和遷民的總叙〉,《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0,《顧頡剛全集》第11冊。
〈周公東征勝利後東土的新封國〉,《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0,《顧頡剛全集》第11冊。
〈奄和薄姑的南遷〉,《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0,《顧頡剛全集》第11冊。
〈鳥夷族的圖騰崇拜及其氏族集團的興亡〉,《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0,《顧頡剛全集》第11冊。
〈中學校本國史教科書編纂法的商榷〉,《寶樹園文存》卷3,《顧頡剛全集》第35冊。
〈景西雜記(三)〉,《顧頡剛讀書筆記》卷1,《顧頡剛全集》第16冊。
〈淞上讀書記(一)〉,《顧頡剛讀書筆記》卷2,《顧頡剛全集》第17冊。
《郊居雜記(一)》,《顧頡剛讀書筆記》卷3,《顧頡剛全集》第18冊。
〈法華讀書記(二四),《顧頡剛讀書筆記》卷6,《顧頡剛全集》第21冊。
〈湯山小記(七)〉,《顧頡剛讀書筆記》卷8,《顧頡剛全集》第23冊。
〈讀尚書筆記(三)〉,《顧頡剛讀書筆記》卷11,《顧頡剛全集》第26冊。
《浪口村隨筆》,《顧頡剛讀書筆記》卷16,《顧頡剛全集》第31冊。
《史林雜識初編》,《顧頡剛讀書筆記》卷16,《顧頡剛全集》第31冊。
《顧頡剛書信集》卷1,《顧頡剛全集》第39冊。
《顧頡剛日記》卷1,《顧頡剛全集》第44冊。
〈論偽史及《辨偽叢刊》書〉,《古史辨》(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11月),第1冊。
顧潮
《顧頡剛年譜(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五、外文與翻譯論著
(一)原文論著
石井真美子
〈《六韜》諸テキスと銀雀山漢簡の關連について〉,《立命館白川靜記念東洋文字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第8號(2014年7月)。
出石誠彥
〈上代中國の異常出生說話について〉,《支那神話傳說の研究》(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43年11月)。原刊於《民族學》第4卷4號(1929年1月)。
加藤常賢
〈允格考──附顓頊〉,《中國古代文化の研究》(東京:明德出版社,1980年8月)。
〈少昊皋陶嬴姓考:東夷族の始祖神〉,《中國古代文化の研究》。
〈支那古姓氏の研究──夏禹姒姓考〉,《中國古代文化の研究》。
吉本道雅
《中國先秦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5年9月)。
〈吳系譜考〉,《立命館文學》第563號(2000年2月)。相關內容又見於初期王権研究委員會編:《古代王権の誕生I‧東アジア編》(東京:角川書店,2003年1月)。
〈左氏探源序說〉,《東方學》第81輯(1991年1月)。
《史記を探る──その成り立ちと中国史学の確立》(東京:東方書店,1996年5月)。
江頭廣
《姓考──周代の家族制度》(東京:風間書房,1970年4月)。
李承律
〈上博楚簡《子羔》の感生說と二重の受命論〉,《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11號(2007年3月31日)。
佐藤長
〈秦王朝の系統について〉,《鷹陵史學》第14号(1988年10月)。
御手洗勝
《古代中國の神々:古代傳說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4年2月)。此文有王孝廉譯本,收於《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2月)。
(二)翻譯論著
內藤湖南著,夏應元等譯
《中國史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月)。
岩本通彌著,王曉葵譯
〈作為方法的記憶──民俗學研究中「記憶」概念的有效性〉,《文化遺產》2010年第4期。
高木智見著,何曉毅譯
《先秦社會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
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監譯
〈《曹沫之陳》的兵學思想〉,《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臺北:萬卷樓,2008年9月)。
藤田勝久著,曹峰、廣瀨薰雄譯
《《史記》戰國史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
王汎森著,王曉冰譯
《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臺北:聯經,2013年5月)。
尤銳(Yuri Pines)著,林鵠譯
〈禪讓:戰國時期關於平等主義與君主權力的論爭〉,收於陳致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上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尤銳(Yuri Pines)著,孫英剛譯
《展望永恆帝國─戰國時代的中國政治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5月)。
卡爾‧貝克(Karl Becker)著,馬萬利譯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
皮耶‧諾哈(Pierre Nora)著,韓尚譯,楊欣校
〈歷史與記憶之間:記憶場〉,《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皮耶‧諾哈(Pierre Nora)著,戴麗娟譯
〈記憶所繫之處,另一種歷史〉,收於諾哈主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出版社,2012年8月)。
〈如何書寫法國史〉,《記憶所繫之處》。
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著,潘璐譯
《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揚‧阿斯曼(Jan Assmann)著,金壽福、黃曉晨譯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揚‧阿斯曼(Jan Assmann)著,陳玲玲譯,丁佳寧校
〈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阿蘭‧梅吉爾(Allen Megil)著,趙晗譯
〈記憶與歷史〉,《學術研究》2005年第8期。
彼得‧柏克(Petetr Burke)著,劉華譯,李宏圖校
〈西方新社會文化史〉,《歷史教學問題》2000年第4期。
彼得‧柏克(Petetr Burke)著,姚朋等譯
《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彼得‧柏克(Petetr Burke)著,豐華琴、劉艷譯
〈作為社會記憶的歷史〉,《文化史的風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
埃里克‧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著,馬俊亞、郭英劍譯
〈認同感的歷史是遠遠不夠的〉,收於埃里克‧霍布斯邦:《歷史家:歷史神話的終結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朗格諾瓦(Charles V. Langlois)、瑟諾博司(Charles Seignobos)著,余偉譯
《史學原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8月)。
格奧爾格‧伊格斯(Georg Gerson Iggers)、王晴佳著,楊豫譯
《全球史學史:從18世紀至當代:翻譯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著,周博群等譯
《重寫中國古代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著,黃聖松、周博群譯
〈武王克商的「新」證據〉,收於黃聖松等譯:《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臺北:萬卷樓,2013年4月)。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著,張叔一等譯
《夏含夷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月)。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著,魏可欽等譯
《《竹書紀年》解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
莫理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丁佳寧譯,曾祺明校
〈集體記憶與歷史記憶〉,收於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馮亞琳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羅杰‧巴格諾爾(Roger S. Bagnall)著,宋立宏、鄭陽譯
《閱讀紙草,書寫歷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3月)。
六、網路資料
付強
〈從賓組卜辭看清華簡《說命》的用詞〉,發表於「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518),2013年1月7日。
〈從賓組卜辭看清華簡《說命》的用詞續考〉,發表於「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index.html),2013年5月9日。
李銳
〈上博館藏楚簡(二)初札〉,發表於「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
Wssf/2003/lirui01.htm),2003年1月6日。
〈讀《吳命》札記〉,發表於「孔子2000」網站(http://www.confucius2000.com/ admin/list.asp?id=3901),2009年1月11日。
沈培
〈清華簡字詞考釋二則,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67),2011年1月9日。
宋華強
〈清華簡《楚居》「比隹」小議〉,發表於「簡帛」網站(http://www.bsm.org.cn/
show_article.php?id=1393),2011年1月20日。
抱小
〈北大漢簡《妄稽》初讀〉,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83),2015年12月19日。
胡凱、陳民鎮集釋,陳民鎮按語
〈清華簡《保訓》集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54),2011年9月11日。
高貴峰
〈八角廊漢簡《六韜》拾遺及考證〉,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
cn/show_article.php?id=562),2007年5月8日。
陳民鎮
〈讀清華簡《楚居》札記(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09),2011年5月31日。
〈清華簡《保訓》「中」字解讀諸說平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55),2011年9月19日。
〈清華簡《楚居》集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63),2011年9月23日。
黃海烈
〈上博簡《容成氏》的發現及其學派歸屬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43),2008年5月26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
〈《上博七‧吳命》校讀〉,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577),2008年12月30日。
〈清華簡《楚居》研讀札記〉,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3),2011年1月5日。
〈《清華(貳)》討論記錄〉,刊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6),2011年12月23日。
蔡偉
〈釋「 丩旨身 䱜」〉,「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93),2013年1月16日。
蕭旭
〈北大漢簡(四)《妄稽》校補〉,「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 SrcShow.asp?Src_ID=2853),2016年7月4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