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中國知青世代的「孤兒」書寫: 以李銳、韓少功、王安憶、張煒為討論核心
作者:陳冠薇
作者(外文):Chen, Kuan-Wei.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蔡英俊
劉正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孤兒知青世代當代中國李銳韓少功王安憶張煒OrphanEducated Youth GenerationContemporary ChinaLi RuiHan Shao-gongWang An-yiZhang W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文試圖藉由「孤兒」視角,作為觀察知青世代的方法。分析李銳、韓少功、王安憶、張煒四位作家的文本,據此理解知青世代此一特殊群體的精神結構,以及他們的歷史處境與切身的問題感。
對四位作家而言,「孤兒」或作為一種無依無靠、流離失所的精神狀態,或是一種實際的生命處境,並不同程度地反映於文本創作之中。故由此角度檢視其生存狀態與問題感、他們與父輩的關係等種種問題,可觀察出知青世代作家群如何看待歷史與自我,以及對文革經驗的回顧與反省。本文意圖呈現「歷史處境—個人狀態」的精神現象研究,分別探討李銳小說中的孤兒形象與理想精神;韓少功從失去父親、尋找父親到告別父親的三種階段;王安憶的心靈歷程與變化軌跡;張煒個人「孤兒」情結到群體認同的轉變。
藉由這種「孤兒」的研究視角,一方面是要回到知青世代的個人記憶與歷史經驗之中,去體察他們內在深處的幽微感受。一方面則要把這樣看似「個人化」的考察,納入整體世代與時代的視野一起思考。藉由四位作家的「孤兒」書寫研究,作為通連「個人與時代」,以及「個人與世代」的樞紐,開展另一種觀察的角度與可能,同時真正推進對知青世代的認識。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educated youth generation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orphan." Analyzing the context of four authors Li Rui, Han Shao-gong, Wang An-yi, and Zhang Wei, we could comprehend the spiritual structure of such a community like the educated youth generation.
To these four authors, "orphan" is seen as a mental state of dependent, displaced, and destitute, or real-life plight. This is demonstrated in their creative context within various degrees. Through this perspective we look into the state of survival and problematic sentiments as well as other issues like fatherly relationships. We could observe how the educated youth generation authors view history and self, in addition to the look-backs and reflections from their Cultural Revolution experience. This study intends to present researches of the spiritual phenomenon in "historical situation-individual state." It also separately investigate the image of orphan and its ideal spirit in Li Rui's novels; the three stages from losing, finding, to leaving father from Han Shao-gong; the spiritual journey and traces of changes from Wang An-yi;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vidual "orphan" complex to group identity from Zhang Wei.
Through this "orphan" research angle, on one hand, we return to the personal memories and historic experiences to spot their deep profound emotions. On the other hand, we integrate this personalized examination into the vision of the entire generation and era that is combined into thinking. Applying the written research of the "orphan" from these four authors, it becomes the pivot to connect "individual and era" with "individual and generation." Thus, it brings out another observing perspective and possibility alongside pushing forward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educated youth generation.
參考書目

一、作家著作

王安憶,《獨語》,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
———,《六九屆初中生》,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1年4月。
———,《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6月。
———,《小鮑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流水三十章》,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王安憶說》,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
———,《叔叔的故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5月。
———,《冷土》,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06年1月。
———,《啟蒙時代》,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4月。
———,《傷心太平洋》,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07年11月。
———,《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張新穎,《談話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張旭東,《對話啟蒙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7月。
———,《天香》,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3月。
———,《眾聲喧嘩》,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5月。
———,《匿名》,台北:麥田出版社,2015年10月。
李銳,《誰的人類》,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
——,《拒絕合唱》,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年9月。
——,《網絡時代的「方言」》,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寂靜的高緯度》,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0月。
——,《太平風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8月。
——,《厚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傳說之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舊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無風之樹》,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萬里無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銀城故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運河風》,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年7月。
——,《張馬丁的第八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1月。
——,〈00一號案件〉,《汾水》,1979年第1期。(本篇僅收錄於期刊)
——,〈扎根〉,《汾水》,1976年第5期。(本篇僅收錄於期刊)
——、王堯,《李銳、王堯對話錄》,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煒,《古船》,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8月。
——,《九月寓言》,台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10月。
——,《外省書》,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11月。
——,《遠河遠山》,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03年2月。
——,《醜行或浪漫》,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03年11月。
——,《能不憶蜀葵》,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2月。
——,《刺猬歌》,北京:人民文學,2007年1月。
——,《你在高原(一):家族》,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二):橡樹路》,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三):海客談瀛洲》,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四):鹿眼》,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五):憶阿雅》,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六):我的田園》,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七):人的雜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八):曙光與暮色》,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九):荒原紀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你在高原(十):無邊的遊蕩》,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小說坊八講:香港浸會大學授課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9月。
——,《秋天的憤怒》(張煒中短篇小說年編),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2年8月。
——,《鑽玉米地》(張煒中短篇小說年編),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2年8月。
——,《狐狸和酒》(張煒中短篇小說年編),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2年8月。
——,《海邊的風》(張煒中短篇小說年編),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2年8月。
——,《游走:從少年到青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精神的背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朱又可,《行走的迷宮》,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年5月。
——、王光東著,王堯、林建法主編,《張煒、王光東對話錄》,蘇州市: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韓少功,《北門口預言》,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1月。
———,《暗示》,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4月。
———,《爸爸爸》,台北:正中書局,2005年1月。
———,《歸去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馬橋詞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鞋癖》,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4月。
———,《紅蘋果例外》,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2月。
———,《日夜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3月。
———,《山南水北》,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3年4月。
———,《革命後記》,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年。

二、專書

丁帆等著,《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王輝,《純然與超越:張煒小說創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0月。
———,《如此繁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4月。
———、陳思和、許子東主編,《一九四九年以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與張派傳人》,青島: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
王輝,《純然與超越:張煒小說創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王曉明,《潛流與漩渦:論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家的創作心理障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0月。
孔見,《對一個人的閱讀:韓少功與他的時代》,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年3月。
孔範今、施戰軍主編,《張煒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5月。
———、———主編、路曉冰編選,《中國新時期文學思潮研究資料》(上)(中)(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甘陽,《八十年代文化意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石曉楓,《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台北:里仁書局,2012年8月。
———,《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7月。
北島、李陀 主編,《七十年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7月。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沙蓮香編,《中國民族性》,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
忻平,《從上海發現歷史——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上海:上海大學出版,2009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年6月。
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代性問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5月。
沈紅芳,《女性敘事的共性與特性——王安憶、鐵凝小說創作比較談》,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奭學,《台灣觀點:書話中國與世界小說》,臺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李歐梵,《中國現代性文學名篇15講》,北京:北大出版,2003年。
———,《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寒波,《李銳小說創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李潔非、楊劼,《共和國文學生產方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4月。
孟繁華,《文學革命終結之後:新世紀文學論稿》,北京:現代出版社,2012年5月。
吳芸茜,《論王安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吳義勤主編、房偉、胡健玲編選,《中國新時期小說研究資料》(上),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吳義勤主編、王志華、胡健玲編選,《王安憶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10月。
吳義勤,《韓少功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
邱于芸,《用故事改變世界: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台北:遠流出版社,2014年3月。
岳梁,《從幽靈到寬恕:德里達晚期思想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
金理編撰,《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三-四),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邵燕君,《傾斜的文學場:當代文學生產機制的市場化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出版,1993年。
林丹婭,《當代女性文學史論》,廈門:廈門大學,2003年。
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5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1994年。
胡健玲主編、陳建華編選,《中國新時期小說研究資料》(中),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主編、王永兵編選,《中國新時期小說研究資料》(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作家姿態與自我意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當代文學的概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郜元寶,《說話的精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
徐坤,《雙調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寫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張光芒,《道德嬗變與文學轉型》,北京:崑崙出版社,2013年1月。
張新穎、金理編,《王安憶研究資料﹙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張堂錡、欒梅健,《大陸當代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臺北:萬象圖書公司,1993年。
梁鴻,《「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1月。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臺北:麥田,2000年7月。
唐小兵,《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唐磊編,《三十年三十人之激揚文字:思想社會卷》,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
唐長華,《張煒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
唐翼明,《大陸新時期文學(1977─1989):理論與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大陸「新寫實」小說》,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馬國川,《我與八十年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6月。
馬春花,《敘事中國:文化研究視野中的王安憶小說》,青島:中國海洋文化大學,2007年10月。
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9月。
———、和磊,《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
陳仲庚,《人格心理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89年。
陳信元,《從台灣看大陸當代文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思和主編,《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8月。
陳思和,《不可一世論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新文學整體觀》,臺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雞鳴風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
陳碧月:《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五四時期與新時期的女性意識書寫》,臺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02。
陳曉明,《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陳曉明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中國當代文學主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現代性與當代中國文學轉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不死的純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陳鵬翔,《主題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陳樂,《現代性的文學敘事韓少功的小說與「文革」後中國的現代性》,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喬以鋼,《多彩的旋律——中國女性文學主題研究》,天津:南開大學,2007年。
曹文軒,《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
———,《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
郭小東,《中國知青文學史稿》,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10月。
郭雙林,《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12月。
童星,《現代性的圖景──多維視野與多重透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7年。
程光煒,《文學講稿:「八十年代」作為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編,《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當代文學的「歷史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賀桂梅,《人文學的想像力:當代中國思想與文化問題》,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新啟蒙」知識檔案:8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黃文倩,《不只是「風景」的視野:後革命時代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 》,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7年8月1日。
———,《靈魂餘溫:兩岸現當代文學批評集 》,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7年8月1日。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5月。
———,《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月20日。
黃淑祺,《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臺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04年。
黃軼,《張煒研究資料》,濟南市: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5月。
新京報編,《追尋80年代》,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10月。
新竹市文化局編,《吳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00年12月。
楊東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臺北:捷幼出版社,1996年。
楊昌年,《現代小說》,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楊健,《中國知青文學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
楊匡漢、楊早主編,《六十年與六十部:共和國文學檔案1949-200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9月。
楊小濱,《迷宮・雜耍・亂彈:楊小濱文學短論與文化隨筆》,台北:秀威資訊,2012年4月。
———,《語言的放逐:楊小濱詩學短論與對話》,台北:秀威資訊,2012年2月。
壽靜心,《女性文學的革命――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
溫儒敏、陳曉明等著,《現代文學新傳統及其當代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廖述務編,《韓少功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廖述務,《仍有人仰望星空:韓少功創作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9月。
瑪雅,《戰略高度:中國思想界訪談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12月。
翟永明,《生命的表達與存在的追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9月。
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年11月。
———、定宜莊等著,《中國知青事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劉忠,《思想史視野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2000年5月。
劉象愚、陳勇國,《文學批評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復生,《另類視野與文學實踐:韓少功文學創作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鄧賢,《中國知青夢》,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9年9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台北:五南圖書,2002年2月。
錢理群,《拒絕遺忘:「一九五七年學」研究筆記》,香港:牛津出版社,2007年10月。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上)(下),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1月。
謝維強,《斑駁陸離的青春:新時期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戴錦華,《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顏敏,《審美浪漫主義與道德理想主義》,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
羅維,《百年文學匪類敘事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3月。
蕭功秦,《中國大轉型:從發展政治學看中國變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8月。
顧洪章主編,《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始末》,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8年10月。
[美]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著、李健鳴譯,《愛的藝術》,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4月。
[美]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台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15年4月。
[美]邁克爾.萊恩(Michael Ryan)著;趙炎秋譯,《文學作品的多重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美]韋恩.布斯(Booth﹐C.Wayne)著,華明、胡曉蘇、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美]莎拉.布萊弗.赫迪(Hrdy.Sarah Blaffer)著,薛絢譯,《母性》,臺北:新手父母出版社,2004年。
[美]盧文格(Jane.Loevinge)、布萊西(Augusto.Loasi)著,李維譯,《自我的發展概念與理論》,臺北:新知出版社,1995年。
[美]羅洛.梅(May.Rollo)著,彭仁鬱譯,《愛與意志》,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
[美]托裡.莫以(Moi.Toril)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美]朱瑟琳.喬塞爾森(Josselson‧Ruthellen)著,魯小華、孫大強譯,《我和你——人際關係的解析》,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
[美]舒茲(Schultz﹐Duane、Swchultz﹐Sydney.Eellen)著,陳正文等譯,《人格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7年。
[美]韋勒克、華倫(Wellek﹐Rene;Warren﹐Austin)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
[法]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蔣梓驊譯,《多義的記憶——為保羅.德曼而作》,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8月。
[德]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著;朱剛、谷婷婷、潘玉莎譯,《怎樣做理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英]朱利安.沃爾弗雷斯(Julian Wolfreys)編著;張瓊、張冲譯,《21世紀批評述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英]安德魯.本尼特(Andrew Bennett)、尼古拉.羅伊爾(Nicholas Royle)著;汪正龍、李永新譯,《關鍵詞:文學、批評與理論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英]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王逢振譯,《現象學,闡釋學,接受理論:當代西方文藝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黃煜文譯,《如何閱讀文學》,台北:商周出版社,2014年1月。
[英]愛德華.摩根.佛斯特(Forster‧E.M.)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
2002年。
[英]安東尼.紀登斯(Giddens‧Anthony)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臺北:左岸出版社,2002年。
[法]安托萬.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著;吳泓渺、汪捷宇譯,《理論的幽靈:文學與常識》,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法]卡繆(Albert Camus)著;沈台訓譯,《薛西弗斯的神話:卡繆的荒謬哲學》,台北:商周出版社,2015年7月。

三、期刊論文

王堯,〈「思想事件」的修辭──關於王安憶《啟蒙時代》的閱讀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3期。
王光東,〈讀張煒的《九月寓言》〉,《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第1期。
宋炳輝,〈王安憶的世界文學視野及其小說觀念〉,《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3期。
李旺,〈歷史與文學的錯位與對視:李銳1970年代、1980年代的知青故事〉,《名作欣賞》,2013年第8期。
王德威,〈上海小姐之死——王安憶的《長恨歌》〉,《長恨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頁3-10。
———,〈海派作家又見傳人——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頁7-25。
———,〈憂傷紀事——王安憶的《憂傷的年代》〉,《憂傷的年代》,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頁3-11。
王雪瑛,〈生長的狀態——論王安憶九十年代的小說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2期。
王永嶺,〈反抗與棲息——論王安憶小說中的孤獨意識〉,《南昌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頁125。
王向東,〈孤獨城堡的構建與衝決——論王安憶小說的孤獨主題〉,《揚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王曉明,〈從淮海路到梅家橋——從王安憶小說創作的轉變談起〉,《文學評論》,2002年第3期。
王安憶、王曉明;徐曉琴、陳蓓風紀錄,〈與作家王安憶面對面〉,《渤海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王騫,〈王安憶:從絢爛華麗回歸平實〉,《亞洲週刊》,2004年5月9日第18卷第19期。
王仲偉,〈現代桃花源歸去來──韓少功《馬橋詞典》〉,《中央月刊文訊別冊》,1997年12月第6卷第146期。
王樽,〈穿行在海島和山鄉之間──與著名作家韓少功一席談〉,《文學世紀》,第4卷第10期總第43期。
尹季,〈二十世紀末中國家族小說的敘事特性〉,《船山學刊》,2005年第3期。
甘曉燕,〈歷史滄桑中的海上繁華夢──張愛玲與王安憶的上海都市民間書寫比較〉,《現代語文》,2007年第7期。
石曉楓,〈論王安憶《長恨歌》的海派傳承〉,《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998年9月第11期。
———,〈小說──孤獨的虛構〉,《幼獅文藝》,2005年12月總第624期。
———,〈靈光的乍現與消逝──王安憶《化妝間》評介〉,《文訊》,2006年8月總第250期。
———,〈豐繁復荒蕪的青春書──-王安憶《啟蒙時代》評介〉,《文訊》,2007年8月總第262期。
———,〈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個人與城市〉,《 國文學報》,2001年6月第30期。
江迅,〈文學:王安憶說出小說世界的奧秘〉,《亞洲週刊》,2005年11月27日第19卷第48期。
朱芳玲,〈王安憶「憂傷的年代」原型論〉,《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999年12月第16期。
———,〈追尋.失落與成長──析王安憶《憂傷的年代》的女性憂傷與超越〉,《中國現代文學》,2004年9月第2卷第3期。
朱西寧,〈恨歸何處──評王安憶《長恨歌》〉,《聯合文學》,1996年7月第12卷第9期總第141期。
曲春景,〈對文革成因的文化批判──讀李銳的《無風之樹》與《萬裡無雲》〉,《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呂正惠,〈論王安億《上種紅菱下種藕》〉,《淡江中文學報》,2006年第14期。
巫劍伶、徐肖楠,〈李銳筆下的神女形象〉,《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4卷第2期。
邱心,〈當代中國女作家創作路向的轉變──閱讀張潔、王安憶、池莉和陳染的小說〉,《讀書人》,1996年6月第16期。
———,〈從《神聖祭壇》到《烏托邦詩篇》──王安憶創作的轉捩點〉,《讀書人》,1995年6月第4期。
祈卉璇,〈論韓少功小說的追尋原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2013年第1期。
李靜,〈不冒險的旅程——論王安憶的寫作困境〉,《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
李潔非,〈王安憶的新神話——一個理論探討〉,《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1期。
李奭學,〈家史與族史的辯證法:王安憶《紀實與虛構》、張承志《心靈史》〉 《聯合報》、《讀書人》,1997年3月24日第255期、第46版。
洪士惠:〈驢子會說話?──李銳長篇小說中「國」家與「家」國的對話〉,《 國文天地》,2007年8月第23卷第3期總第267期。
吳明益:〈像被心儀的姑娘撫摸了一下──我讀韓少功的《鞋癖》〉,《文訊》,2011年6月第308期。
杜學霞,〈論孤兒在王安憶創作中的審美意義〉,《河南社會科學》第11卷第4期,2003年7月。
———,〈王安憶的「人學」:論王安憶對「人」的思考〉,《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3年2月。
周仲強,〈想像上海的方式和上海式的啟蒙:評王安憶的《啟蒙時代》〉,《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第24卷第4期,2011年4月。
周政保,〈口語傾訴的方式——關於李銳的長篇小說《萬里無雲》〉,《南方文壇》1997年第4期。
———,〈歷史生活與文學化的表達——從李銳的《銀城故事》說到現時的小說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2期。
周新民、王安憶,〈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憶訪談錄〉,《小說評論》,2003年第3期。
周梅,〈戀母情結的延續和母性愛的復甦——論《荒山之戀》中悲劇產生的必然性〉,《麗水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周英雄,〈從兩個碑石看兩個社會──(張大春著)《將軍碑》與(王安憶著)《小鮑莊》的現代意義〉,《當代》,1989年5月第37期。
洪子誠,〈丙崽生長記——韓少功〈爸爸爸〉的閱讀和修改〉,《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12期。
相宜,〈形式也是內容——韓少功《日夜書》大陸台灣版本比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12期。
徐阿兵,〈被平庸吞沒的文學──從王安憶看「日常生活寫作」的困境〉,《當代文壇》2007年第5期。
徐德明,〈王安憶:歷史與個人之間的「眾生話語」〉,《文學評論》,2001年第6期。
徐錦成,〈在知音與誤讀之間──從韓少功《暗示》的四篇書評談起〉,《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4年2月第62期。
唐廷碧,〈簡論李銳小說的對照藝術〉,《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第10期。
唐長華,〈王安憶90年代小說研究述評〉,《當代文壇》,2002年第4期。
唐翼明,〈略論「馬橋詞典」的特色及其在大陸當代文學中的地位〉,《 中華學苑》,2001年2月第55期。
翁燕玲,〈敘述模式與作者意向的分裂──韓少功《馬橋詞典》與《暗示》的語言轉向及其失落〉,《東華中國文學研究》,2010年6月第8期。
流川楓,〈從虛構的片段看英雄形象的幻滅──兩個奇特的文革故事:王安憶「叔叔的故事」和王朔「動物兇猛」〉,《讀書人》,1997年2月第4期。
胡正之主持,馬銘浩記錄,〈舊文化與新文化的抗衡:韓少功小說《鼻血》的討論〉,《文藝月刊》,1989年9月第243期。
郝譽翔,〈二十一世紀的巨變──讀王安憶《遍地梟雄》〉,《文訊》,2005年1月第240期。
風子,〈《小鮑莊》再辨析兼與有關評論者商榷〉,《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5月。
馬曉雁,〈小鮑莊研究綜述〉,《青海師專學報》,2009年第2期。
馬春花,〈我是女性主義者嗎?——由王安憶的性別表述兼談中國的女性主義〉,《文學研究》,2008年第2期。
孫曉燕,〈女性自我意識的堅守有多遠——由《米尼》《我愛比爾》看王安億對女性解放的思考〉,《美與時代》,2006年第4期。
梁麗芳,〈私人經歷與集體記憶 ——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驚與歷史反諷〉,《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梁鴻,〈「生命存在」的讚美詩──重讀「三戀」兼談王安憶的創作理念〉,《青海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
張光芒,〈身份認同與自我的重構——重讀韓少功〈歸去來〉〉,《名作欣賞》,2008年第10期。
張旭東,〈啟蒙的精神現象學——談談王安憶《啟蒙時代》裡的虛無與實在〉,《開放時代》,2008年第3期。
張春紅,〈關於啟蒙時代的幾個關鍵詞〉,《理論與創作》,2008年第6期。
張新穎,〈堅硬的河岸流動的水《紀實與虛構》與王安憶寫作的理想〉,《紀實與虛構》,臺北:麥田,1996年10月初版,1997年5月2刷,頁331-342。
———,〈無聲的詞語發出了聲音──《馬橋詞典》隨筆〉,《文訊》,1996年10月,第94卷第132期。
張寧,〈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中外文學》,1990年第18卷第8期,頁152~157。
張立國,〈當代小說五家論〉,《文學世紀》,2003年5月第26期。
張清芳,〈新世紀兩岸家族小說與歷史再現──以張煒的《家族》和吳鈞堯《火殤世紀》為考察中心〉,《 新地文學》,2013年6月第24期。
高小弘、翟永明,〈穿透生命表像的價值追問與詩意傳達──評李銳的《無風之樹》〉,《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27卷第6期。
陳思和,〈營造精神之塔——論王安憶90年代初的小說創作〉,《文學評論》,1998年第6期。
———,〈王安憶筆下的上海都市場景-細讀王安憶的兩部長篇小說《長恨歌》與《富萍》〉,《新世紀華文文學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5月。
陳曉明,〈身份政治與隱含的壓抑視角:從〈新加坡人〉看王安憶的敘事藝術〉,《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3期。
———,〈身分政治與隱含的壓抑視角——從新加坡人看王安憶的敘事藝術〉,《當代作家》,2007年第3期。
———,〈個人記憶與歷史佈景——關於韓少功和尋根的斷想〉,《文藝爭鳴》,1994年第5期。
陳碧月,〈王安憶的《流逝》──從「環境」看端麗的性格轉變〉,《明道文藝》,1999年10月第283期。
———,〈多情應笑我──王安憶「金燦燦的落葉」〉,《中國文化月刊》,2000年8月第245期。
陳建忠,〈歷史創傷、精神危機、自我救贖/放逐:論朱天心與王安憶的都市書寫〉,《清華中文學報》,2005年4月第1期。
———,〈鄉野傳奇與道德理想主義──黃春明與張煒的鄉土小說比較研究〉,《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006年2月第1期。
陳暉,〈青春生命的殷殷守望與人類文明的終極關懷──王安憶作品《遍地梟雄》作為成長小說的解讀〉,《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8年第1期。
陳祥,〈波巨人與矮人的語言鬥爭:評李銳著《無風之樹──行走的群山》〉,《二十一世紀》,2009年8月第114期。
陳樂,〈「尋根」悖論:重讀韓少功 1985~1986 年的創作文本〉,《南大語言文化學報》,2006年第6卷第2期。
楚民,〈幽婉的情感美──王安憶小說的特色〉,《文學研究叢刊》,1989年8月第4期。
曾恆源,〈從女性立場看王安憶《三戀》中的女性〉,《國文天地》,1994年6月第10卷第1期總第109期。
郭寶亮,〈弒父的恐懼與家族血脈的糾結:張煒小說敘境的存在性悖論〉,《小說評論》,2000年第2期。
葉立文,〈他的敘述維護了誰?——李銳小說的價值立場〉,《小說評論》,2003年第3期。
葉玉靜,〈錦繡天衣——女性文學紀念碑的編織工程,淺論王安憶《長恨歌》中女性書寫〉,《中外文學》,1998年4月第26卷第11期總第311期。
彭明偉,〈從頭看鄉土中國──略論魯迅、沈從文與韓少功的鄉土小說〉,《淡江中文學報》,2006年12月第15期。
彭子良,〈裂變與對立——論新時期文學中家庭觀念的擅變〉,《文藝評論》,1989年第6期。
許子東,〈「爸爸爸」與「小鮑莊」〉,《嶺南學院中文系系刊》,1997年第4期。
劉紹銘,〈細讀《酒徒》〉,《文學世紀》,2005年6月第5卷第6期總第51期。
程利盼,〈韓少功小說中的記憶書寫與身份認同〉,《滄州師範學院學報》,215年12月。
童娣,〈在「市民」與「知識分子」之間──從小說《啟蒙時代》談起〉,《文藝爭鳴》,2007年第11期。
黃錦樹,〈文革作為啟蒙,或啟蒙的反諷——論王安憶的《啟蒙時代》〉,《華文文學》,2014年第4期。
———,〈意識型態的物質化——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虛構與紀實〉,《國文天地》,1997年8月,第147期。
黃錦珠,〈由外至內的凝視──讀王安憶《冷土》〉,《文訊》,2006年3月第245期。
黃文倩,〈論韓少功近十年的歷史反思與感性特質──以《日夜書》、《革命後記》與 《山南水北》為核心〉,《淡江中文學報》,2015年6月第32期。
黃燈,〈韓少功的1985:尋根文學提出的前前後後〉,《中國現代文學》,2010年12月第18期。
廖述務,〈公共正義的詩意構想——以韓少功新世紀創作為中心〉,《 文藝理論與批評》,2012年第3期。
趙東祥,〈張煒文學創作之理性精神論〉,《中國現代文學論叢》,2012年6月第7卷第1期。
楊思永,〈思考歷史本質,發揚人性價值──論李銳的《銀城故事》 〉,《雲漢學刊》,2018年4月第35期。
楊慧,〈水、瘋癲、現代性——解讀〈小鮑莊〉、〈古船〉、〈米〉〉,《瀋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6月,頁25。
蔡世連,〈古老土地上的痛苦選擇:論張煒《古船》的文化意藴〉,《當代文藝思潮》,1987年第4期。
蔡源煌,〈論韓少功的中篇小說《爸爸爸》、《女女女》、《火宅》〉,《 中外文學》,1989年1月,第17卷第8期總第200期。
蔡文婷,〈文走過憂傷年代──大陸作家王安憶〉,《 光華》,1999年2月第24卷第2期。
還學文,〈王安憶的小說和她的創作理想──偶讀王安憶有感〉,《當代》,2001年10月第52期總第170期。
曠新年,〈韓少功現象〉,《圖書館》,1995年12月第6期總第129期。
潘雁飛,〈試論韓少功小說中的思父意識〉,《理論與創作》,2001年第3期。
謝有順,〈大地烏托邦的守望者:從《柏慧》看張煒的藝術理想〉,《當代作家評論》,1995年第5期。
———,〈小說的物質外殼:邏輯、情理和說服力——由王安憶的小說觀引發的隨想〉,《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3期。
謝廷秋,〈異曲同工卻歸於殊途的文學──兼論文革文學的歷史特徵〉,《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賴佩暄,〈揮之不去的媚/魅影──論王安憶《長恨歌》中的城市與懷舊書寫〉,《中國文學研究》,2009年6月第28期。
鄺文峯,〈韓少功對「文學尋根」的重探──以2006年新版《爸爸爸》為論述中心〉,《人文中國學報》,2017年12月第25期。
薛毅,〈革命與啟蒙——讀王安憶《啟蒙時代》〉,《棗莊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
鍾本康,〈王安憶的小說意識──評父系與母系的神話〉,《當代作家評論》,1995年第3期。
顧明霞,〈現代性的歷史失敗與啟蒙者的話語悖論──論李銳的長篇小說《銀城故事》〉,《當代文壇》,2002年第5期。
龔政文,〈熱血歲月與分化失落的人生〉,《求索》,2010年1月。
蘇怡如,〈「擬仿文化研究、調動文體要素、深化寫實觀」共同建構的文體意識型態──論韓少功《暗示》的小說文體實驗〉,《慈濟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3月第20期。
譚玉敏,〈民間立場與凡間英雄──論王安憶小說中的世俗性〉,《長江學術》,2006年4月第2卷第10期。
〈專輯:李銳──駱以軍五問李銳〉,《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年11月第2卷3期總第27期。
〈祝家華文化:專訪中國作家李銳〉,《 亞洲週刊》,2000年2月14日第7期。
〈「叢林秘史」或野地悲歌──張煒與北師大師生關於《刺蝟歌》的對話〉,《勵耘學刊》,2008年7月文學卷第1卷第7期。

四、學位論文(依年份排列)

陳崇祺,《傳統與原始:大陸尋根小說的批評與省思》,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3年。
董恕明,《大陸新時期(1979──1989)小說中知識分子的處境與抉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彭明偉,《韓少功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蘇怡如,《韓少功小說創作論》,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
———,《韓少功「後新時期」創作論》,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3年。
洪士惠,《上海流戀與憂傷書寫:王安憶小說研究(1976~1995)》,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劉祥,《虛無與抗爭——王安憶小說的精神特徵》,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羅琦強,《自然風采與人文精神的追尋:張煒小說研究(1976-1996)》,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黃淑祺,《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佳芬,《王安憶《長恨歌》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顏瑋瑩,《王安憶長篇小說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江靜芬,《王安憶小說之女性情誼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彭超,《女性自我尋找的迷茫——王安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四川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王麗美,《海上繁華夢:王安憶小說中女性的現代化嚮往》,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
潘雅玲,《王安憶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雀倩,《八十年代大陸文學主體性的建構與尋根意識的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李淑霞,《王安憶小說創作論》,山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孫國華,《文革後大陸文學的新主題:以莫言、李銳、王安憶的作品為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凱珺,《從孤兒到廢人:七O年代以來台灣小說中的「餘生」敘事》,成大台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裴艷艷,《王安憶小說主題研究》,河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楊毓絢,《記憶文革.觀照苦難:李銳小說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劉文淑,《李銳小說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曾柏蓉,《個體生命的蹤跡:李銳小說的歷史意識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王佩馨,《王安憶小說主題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吳雨珊,《張煒小說的生命意義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冠薇,《當代中國歷史變動與知識分子的理想追尋:王安憶心靈史的考察》,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
李佩樺,《王安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1年。
吳昭嬉,《王安憶小說中的女性敘事:以《長恨歌》、《叔叔的故事》、《紀實與虛構》為例》,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徐綉惠,《王安憶轉型期(1988-1996)小說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曾靜渝,《從王安憶的創作歷程閱讀當代中國精神主體的建構過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徐瓊貞,《王安憶小說的主題意識與人物塑造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13年。
羅琦強:《自然風采與人文精神的追尋:張煒小說研究(1976-1996)》,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13年。
詹美賢,《王安憶《天香》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
葉錦霞,《李銳作品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陳昱安,《李銳小說的悲劇意識與生命關懷:以《厚土》、《無風之數》為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
吳宜芬,《論韓少功小說之藝術性:以李澤厚美學觀點為分析視角》,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五、報刊雜誌

吳億偉記錄整理,〈城市是現實的鏡子?──談王安憶、朱天心、黃碧雲的小說〉,《中國時報》,2001年1月26日-2001年1月27日。
陳建忠,〈歷史創傷與自我贖救:如何閱讀朱天心與王安憶的都市書寫〉,《中國時報》,2004年11月4日。
黃錦樹,〈小說家與故事的隔壁關係〉,《中央日報》,1999年9月20日。
梅家玲,〈虛構的權利──王安憶著《紀實與虛構》〉,《中國時報》第38版,1996年11月28日。

六、網路資料

〈新作《啓蒙時代》被評沉悶,王安憶不願迎合讀者趣味〉,《京華時報》,2007年06月25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19/5907375.htm。
〈新作被評沉悶,王安憶再次表態〉,《中國經濟網》,2007年6月25日:http://big5.ce.cn/gate/big5/book.ce.cn/zzdt/200706/25/t20070625_11928922_2.shtml。
〈我眼中的歷史是日常的——與王安憶談《長恨歌》〉,《文學報》,2000年10月26日:http://www.cctv.com/culture/special/C11494/20031229/100466.s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