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眾電影與文創產業發展─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 《我的少女時代》為例
作者:沈超群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en Chao-Chu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雷家驥
楊維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集體記憶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工業影視史學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sOur timescollective memory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cultural industryhistoriopho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大眾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現代化的載體,提供歷史學家更多的研究文本,從「影視史學」的角度來看,電影本身不僅是文本,更是社會脈絡的展現,呈現出當代「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的思潮,隨著文化工業或是文化創意產業逐漸獲得社會重視,串連起歷史文化與傳播兩種學門,成為跨學門研究的趨勢。本論文以賣座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做為文本分析,論述做電影做為文化工業的一環,從集體記憶建構的角度,討論從不同的視角研究歷史,希望也在時代脈絡、集體記憶、文創產業等角度,為歷史找到更好的定位。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trend of "popular culture", “Historiophoty” make different historical thinking, the film is not only text, but also a social context. It presents the trend of contemporary "Collective memory". As the “Cultural industry” or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gets attention gradually, it has become interdisciplinary. The thesis uses two popular movies as case study, “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s” and “ Our times”, discussing film of historiophoty, cultural industry and collective memory, try to explore a new position for history.
一、中文專書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985~1942)》,台北:前衛出版,2001。
小林直樹:《法.道德.抵抗權》,東京:日本評論社,1988。
小约翰(S. W. Littlejohn)著、程之行譯:《傳播理論》,臺北:遠流,2000年。
中央委員會秘書處:《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黨務報告》,臺北:編者印,1953。
文化部:《2010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台北:文化部,2013。
文化部:《2015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產業》,台北:文化部出版,2017。
王唯、黃仁著:《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上)》,台北:視覺印象廣告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4。
王淑蕙:〈家國敘事與個人記憶──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幾部電影談起〉,《南台通識電子報》,台南: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12。
史明:《臺灣人民四百年史》,臺北:草根文化,1998年4月。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著,章艷、吳燕莛譯:《娛樂至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年。
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麥克費(Andrew McAfee)著、齊若蘭譯:《第二次機器時代智慧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的工作、經濟與未來?》,台北:天下文化,2014。
田又安、禚洪濤主編:《2011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視及電影產業》,台北:新聞局出版,2013。
田中彰著、何源湖譯:《明治維新》,台北:玉山社,2012。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阿維賽.馬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林錚顗譯:《西方主義:敵人眼中的西方》,台北:五南圖書,2010。
朱雲漢:〈寡占經濟與威權體制〉,蕭新煌主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1989年。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awm)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1914-1991(下)》,台北:麥田,1996。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著、連育德譯:《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台北:天下文化,2013。
利科(Paul Ricoeur),綦甲福、李春秋譯:《過去之謎》,山東:山東大學出版,2009。
吳乃德:《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自由的挫敗》,新北:衛城出版,2013。
吳正桓:〈臺灣電影文化和兩種電影觀〉,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6。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
李天鐸、劉現成:《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集團發展策略與規模突破》,台北: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專案委託研究計畫,2002。
李天鐸:《臺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7。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1999。
杜劍鋒:〈東亞視野下的褔爾摩沙—臺灣認同的源起與變化〉,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1。
沈錫倫:《民俗文話中的與言奇趣》,台北:臺灣商務,2001。
貝頓(David Beetham)著、徐鴻賓、徐京輝、廖立傳譯:《馬克斯.韋伯與現代政治理論》臺北:久大、桂冠聯合出版,1990。
岩崎昶著、鐘理譯:《日本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1997。
林.亨特(Lynn Hunt)著、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2。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月旦,1993。
林佳龍:〈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998年春季號,第2卷,第1期。
阿多諾著:《美學理論》,陳學明著:《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1996。
阿君.阿帕度(Arjun Appadurai)著、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出版,2009。
施正鋒:《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前衛,2002年。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中日會診臺灣:轉型期的政治》,臺北:故鄉,1988。
夏祖麗:《林海音傳》,臺北:天下,2000。
夏學理等著:《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9。
宮澤俊義著,永明譯:《人權概論》,臺北:八十年代,1979。
索緒爾(Ferdinand Saussure)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2011。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2006。
密爾(John Stuart Mill)著、程崇華譯:《論自由》,臺北:唐山,1986年。
張玉珮:〈九○年代初期臺灣電影的社會文化意涵〉,劉現成編:《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新北:臺北市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1995。
張廣智:《影視史學》,台北:揚智文化,1998。
透納(Graeme Turner)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出版,1997。.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臺北:揚智,1997。
野島剛:《銀幕上的新臺灣:新世界臺灣電影裡的臺灣》,台北市:聯經出版,2015。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陳飛寶:〈新型閩南電影文化及其產業鍊的構想〉,黃仁編:《新臺灣電影:臺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台北:臺灣商務,2013。
陳翠蓮:《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新北:衛城出版,2013。
陳儒修著、羅頗誠譯:《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4。
陳學明著:《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1996。
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臺北:東大圖書,1984年。
麥奎爾(Denis McQuail)著、潘邦順譯:《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風雲論壇,2000。
彭芸:《新聞媒介與政治》,臺北:黎明文化,1992。
彭懷恩:《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臺北:正中書局,1994。
黃仁、王唯:《臺灣電影百年史話(上)》,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
黃仁:《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台北:台灣商務,2010。
黃仁:《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圖書,1994。
黃仁:《新臺灣電影:臺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台北:臺灣商務,2013。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圖書,1994。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市:文鶴出版,1993。
黃建業:《跨世紀臺灣電影實錄(1898-2000)》,臺北:行政院文建會、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2005。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黃嘉樹:《國民黨在臺灣:1944─1988》,臺北:大泰,1994。
新聞處:《臺灣省政府施政報告》, 1954年。
葉榮鐘著、李南衡:《臺灣人物群像》,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葉龍彥:《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2003。
葉龍彥:《臺灣老戲院》,臺北:遠足文化,2004。
廖世璋:《文化創意產業》,高雄:巨流圖書公司出版,2011。
廖金鳳:《消逝的影像:臺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出版,2001。
劉立行:《國家電影制度: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書局,2010。
蔡宏進:《臺灣農地改革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硏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7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諾拉(Nora Pierre),韓尚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2。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論歷史》,台北:麥田出版,2002。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等著:《戰後臺灣人權史》,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
謝世宗,《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台北:五南圖書,2015。
謝政諭:《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臺北:幼獅,1989。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靳建國譯:《權力論》,(Power),臺北:遠流,1992。
顧準:《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臺北:書林出版,1994。

二、中文論文

丁學良:〈民族主義成為「意識形態後」時代的意識形態:為什麼?─以中國大陸為分析案例〉,謝政諭、洪泉湖主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臺北:東大圖書,2002年2月。
井迎瑞:〈第一屆閩南文化影展及論壇序言〉,黃仁編:《新臺灣電影:臺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台北:臺灣商務,2013。
王宜燕:〈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2012年,113期。
王明珂:〈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1993,91期。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1993,第91期。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1996第34卷,第3期。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第5期。
王思琦、李長斌、潘宜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閒置空間再利用」、「群聚效應」與「周邊觀光影響─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個案研究〉,《觀光旅遊研究學刊》,2014,第9期第1卷。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王維菁:〈從四大報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進程與台灣社政經之交互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2013。
丘昌泰:〈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2008,第五期。
史艾米:〈創傷歷史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第13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2015年6月。
石婉舜:〈殖民地版新派劇的創成─「臺灣正劇」的美學與政治〉,《戲劇學刊》,第12期,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10。
石婉舜:〈搬演「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1895-1945)〉,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1月。
成舍我:〈「人權保障」與「言論自由」〉,《自由中國》,1955,第12卷,第6期。
曲忠恕:〈1970年代中央電影公司抗戰愛國影片的歷史意義─ 一個民族主義觀點的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何萬順:〈臺灣華語與本土母語衝突抑或相容?〉,《海翁台語文學教學季刊》,2009,第3期。
余攸英:〈集體記憶和香港〉,《文化研究@嶺南》,2007,第4期。
吳承圃:〈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尋的懷舊風潮〉,《藝術欣賞》,2014,第10卷,第3期。
吳昭瑩:〈藝文影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傳播效應初探〉,台北: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碩士論文,2012。
吳晉賢:〈電影票房價值因素之探討-以國產電影為例〉,新北: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2012。
李育如:《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草人》,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李玟玟:〈影響臺灣民眾自認語言流利程度的因素研究〉,新北: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1。
李芷嫻:〈以電影《KANO》,為例探討台灣電影歷史再現之塑造與居民地方認同感之關係〉,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5。
李洋:〈由「閩南語熱」觀「新臺灣電影」—以《海角七號》,和《雞排英雄》,為例〉,黃仁主編:《新臺灣電影:臺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台北:臺灣商務,2013。
李浩華:〈電影對歷史的再現及集體記憶的建構〉,《文化研究@嶺南》,2017,第56期。
李筱峰:〈成舍我與臺灣民主運動─1949年後中國來臺知識分子的一個個案〉,《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1999。
李道明、張昌彥計畫:《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文建會出版,2000。
李道明:〈臺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李道明、張昌彥編:《臺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台北:電影資料館,2000。
李道新:〈閩南語電影的文化內涵與臺灣電影的文化多樣性〉,黃仁編:《新臺灣電影:臺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台北市:臺灣商務出版,2013。
李靖雯:〈臺語電影的文化意涵:以辛奇導演為例〉,台南: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汪志忠、陳美甜:〈文化群聚之關鍵發展因素分析:台中創意文化園區的個案分析〉,《公共事務評論》,2013,第14期第1卷。
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1993,第88期。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1999,第23期。
周學麟:〈年輕中國之所在—管窺好萊塢陰影下的臺灣電影〉,孫紹誼、聶偉主編:《歷史光譜與文化地形—跨國語境中的好萊塢和華語電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易璇:〈人道關懷與溫情主義─21世紀初台灣主流紀錄片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林于茜:〈民眾日常使用語言與政黨認同關聯之研究〉,新北: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12。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培如:〈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歷史書寫與歷史意識〉,台北: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學位論文,2015
林榮泰:〈從電影海角七號探討文化創意產業〉,《藝術欣賞》,2009,第5卷,第1期。
林錦昱:〈由歷史劇的熱潮看影視史學的發展可能〉,《北市大社教學報》,2013,第12期。
社論:〈對政經半月刊事件的觀感〉:《自由中國》,1959,第22卷,第2期。
邱子修:〈空間的在地主義、歷史的國家主義、還是社會的跨國主義?—《海角七號》,的文化評析〉,《電影欣賞學刊》,2010,第1卷,第6期。
邱剛健口述:〈熱情・純真・無知及感謝〉,《人間思想季刊》,2014年春季號。
邱娟:〈集體記憶視角下的檔案管理〉,《中國檔案》,2013,第2期。
哈拉爾德‧韋爾策編,季斌等譯:〈社會記憶〉,《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柯金存、蔡進發、陳碧秀:〈自我意象一致性、情感性地方依附、旅遊滿意度與未來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2012,第14期,第1卷。
柯品文:〈從網路到影視的戰鬥與蛻變《再一次相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創作書》,〉,《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洪家翎:〈從電影行銷研究看兩岸電影產業的發展〉,(台北: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10。
洪嫆絢:《文化工業下的台灣電影音樂之發展現況與政治經濟分析(1960~2005)》,台南: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2005。
胡正光:〈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07,第21期。
唐維敏:〈發現影視「中國」〉,劉現成編:《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新北: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1995。
夏春祥:〈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8,第31卷,第9期。
徐振國:〈我國威權政體的發展及經濟制度的演變:其互動關係初探〉,《政治學報》,1983,第16期。
徐樂眉:《百年臺灣電影史》,新北:揚智文化出版,2015。
翁秀琪:〈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2001,第68期。
張世倫:〈臺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弘毅:〈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歷史書寫與歷史意識〉,台北:台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2015。
梁慈航:〈觀光客之懷舊情感、體驗價值與地方依附關係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2011。
許如婷:〈全球霸權秩序的再現:美國/日本/台灣影像文化依附的論述〉,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臺灣的轉化(1945-1988)〉,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陳玉珍:〈「教育影視史學」成立之可能性〉:《市北教育學刊》,2012,第41期。
陳明通:〈威權政體下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及省議員流動的分析〉臺北: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
陳品君:〈獨白或對話:影像檔案操作策略下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的辯證〉:《南藝學報》,2017,第14期。
陳彥妃:〈電影《賽德克.巴萊〉,影像再現之文化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陳映真:〈我的寫作與臺灣社會嬗變〉:《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第12期。
陳炯志:〈飆車:規範、快感與文化工業的三螺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2005。
陳盈如:〈影視史學課程對國一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與國家認同影響之研究—以二二八事件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11。
陳雪雲:〈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翁秀琪主編:《臺灣傳播學的想像(上冊)》,台北市:巨流,2004。
陳犀禾、劉宇清:〈跨區(國)語境中的華語電影現象及其研究〉,《文藝研究》,2007,第1期。
陳貴凰:〈辦桌節慶活動觀光客體驗價值、幸福感與行為意圖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2,第6期,第4卷。
陳碧秀:〈大眾記憶與歷史重述:解嚴後臺灣電影中的殖民經驗再現(1987-2011)〉,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曾于珊:《電影與歷史:電影賽德克‧巴萊》,探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4。
曾傑:《失敗者的迴返-臺灣後-新電影空間敘事與地方性》,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賀照緹:〈小眾媒體‧運動文化‧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黃文瑜:〈台灣電影行銷大陸市場初探-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新天生一對》,、《賽德克巴萊》,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2014。
黃秀端:〈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2008,第5卷。
黃延齡:〈歷史集體記憶的作用與濫用〉,《歷史月刊》,2008,第247期。
黃瑀潔,〈文化認同對遊客之體驗價值與地方依附影響之研究─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例〉,台中: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
楊秀菁:〈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劉彥伶:〈製作「武則天」—影視史學與歷史教學的微型實驗〉,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
蔡明達、許立群:〈以懷舊觀點應用於地方文化產業行銷之探索性研究-以臺灣地方老街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2009,第3期,第3卷。
鄧樺:〈儀式中的民族集體記憶建構:以雲南文山富寧縣洞波西六村藍靛瑤“度戒”儀式為例〉,《民族教育研究》,2012,第23期。
鄭雯婷:〈2011年台灣國片之電影行銷研究-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為例〉,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與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蕭政全:〈國民主義:臺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3。
賴澤涵、劉阿榮:〈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台灣的抉擇〉,劉阿榮主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台北:揚智文化,2006。
謝宜婷:《影視史學課程對歷史思維能力與態度影響之研究》,桃園: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6。
韓旭爾:〈台灣新聞片語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蘇安婷:〈國文創園區經營管理之研究:以珠寶特區與藍外套文創園區為例〉,彰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士論文,2013。
蘇威銘:〈台灣當代院線記錄片的革新與困境─以楊力州的作品為例》〉,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蘇致亨:〈重寫臺語電影史:黑白底片、彩色技術轉型和黨國文化治理〉台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三、新聞報導

〈聯合啓事〉(1961年11月30日),《臺灣新生報》,臺北,1961年11月30日,第5版。
〈行政法院判決〉,《總統府公報》,第1393號,臺北,1952年12月18日,頁12-13。
〈春滿人間〉,《臺灣民聲日報》,台中:臺灣民聲日報社,1952 年 3 月 10 日。取自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資料庫,網址:http://das.nlpi.edu.tw/sp.asp?xdurl=BrowseTopic/gipControler.asp&uid=topic_result_detail&cur_do_index=1&xml_id=0000930104&ctNode=213&dtdname=+%3A+%E8%88%8A%E5%A0%B1%E7%B4%99,擷取日期:2018年1月31日。
〈罌粟花〉,’《臺灣民聲日報》,台中:臺灣民聲日報社,1955年6月20日,取自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資料庫。網址:http://das.nlpi.edu.tw/sp.asp?xdurl=BrowseTopic/gipControler.asp&uid=topic_result_detail&cur_do_index=1&xml_id=0001135658&ctNode=213&dtdname=+%3A+%E8%88%8A%E5%A0%B1%E7%B4%99,擷取日期:2018年1月31日。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3條。
《自立晚報》,臺北,1958年5月1日,1版。
中央社:〈記憶中的年代 看電影憶青春〉,《全球中央》,2015年11月號。網址:http://www.cna.com.tw/topic/newsworld/65-1/201510300003-2.aspx,擷取日期:2018年2月1日。
文化部:〈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2016年10月11日,網址: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11_20450.html,擷取日期:2017年12月21日。
文化部:〈價值產值化-文創產業價值鏈建構與創新〉。網址: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7/698429/102000024963修正計畫1020424.pdf,擷取日期: 2017年12月21日。
木兆言己:〈《那些年》,懷舊熱潮再思〉。網址:https://momodesu.wordpress.com/cultural-studies/basic-issues-in-intercultural-studies-i/《那些年》,懷舊熱潮再思,擷取日期:2018年2月1日。
木衛二:〈《那些年》,6日上映 需到影院補習的集體記憶〉,《鳳凰網娛樂》,2012年01月05日,網址:http://ent.ifeng.com/movie/news/hk/detail_2012_01/05/11763342_0.shtml,擷取日期:2018年2月1日。
牛濕濕:〈誰的少女時代?販賣懷舊與集體回憶的重塑〉,《獨立媒體》,2015年12月8日。網址: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9367。擷取日期:2018年1月20日。
王雅蘭:〈收視飆贏海角 300 萬人搶看 那些年稱冠電影台〉,《聯合報》,2012年3月27日,影視消費C版。
〈本報奉令停刊三個月啟事〉,《自立晚報》, 1953年10月18日,1版。
全國法規資料庫:《電影法》,條目,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P0040002,擷取日期:2018年2月1日。
江芷稜:〈打賭《那些年》,票房贏黎智英 九把刀討全版廣告〉,《中國時報》,2011年8月20日報導,D2版。
周明亮:〈影視史學:給歷史劇一個視角〉,網址:http://www.zhongguoxijuchang.com/FSX/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01,擷取日期2017年12月1日。
哲生博客:〈1940日本政治宣傳紀錄片《南進台灣》,〉,網址:http://jasonblog.tw/2014/01/1940-japan-southward-invasion-to-taiwan-documentary.html,擷取日期:2018年1月31日。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數位典藏資料庫,影人目錄─白克,網址:http://www.ctfa.org.tw/filmmaker/content.php?id=589,擷取日期:2018年3月1日。
馬岳琳:〈從「海角」重拾國片信心〉,《天下雜誌》,406期,2011年4月13日。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2298,擷取日期:2018年2月1日。
「成舍我先生紀念網站(網址:http://csw.shu.edu.tw/index.htm。)」,成氏中文研究部分,網址: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ReSearch_ch&id=103,擷取日期:2018年1月1日。
張德厚:〈新聞局:去年4國片票房破億 20年來最繁榮〉,《中央廣播電台》,2012年5月3日報導,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53323&id=5&id2=1。
陳平浩:〈戒嚴與冷戰,密室與南洋—臺語片六〇週年重探臺語片的政治敘事〉,《放映週報》,2016年9月1日,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631,擷取日期:2018年1月31日。
華視綜合報導:〈票房王《少女時代》,全球狂撈24億 在台卻輸給...〉(台北:華視新聞),2015年12月23日,網址:http://news.cts.com.tw/cts/entertain/201512/201512231697393.html#.WqVG7flua70。擷取日期2018年2月1日。
項貽斐:〈除了青春與懷舊之外…〉,《聯合新聞網》,2015年8月22日,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482/1138332,擷取日期:2018年2月1日。
黃如萍:〈《那些年》,帶動瘋台灣 來台獎勵旅遊 首季成長26%〉,《中國時報》,2012年4月8日,焦點新聞A3版。
楊力州:〈懷舊電影的大賣,是年輕人對未來徬徨的社會警訊嗎?〉,《說書》,2016年6月6日,網址:https://sobooks.tw/懷舊電影的大賣,是年輕人對未來徬徨的社會警訊,擷取日期:2018年2月1日。
Ho, Samuel P.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8.

四、外文文獻

Alice H. Amsden, “Taiwan's Economic History: A Case of Etatisme and a Challenge to Dependency Theory”, Modern China,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1979.
Dieter Blumenwitz, Die Grundlagen eines Friedensvertrages mir Deutschland, Berlin: Berlin ,1966.
Edward Hallerr Carr, What Is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1961.
Edward Lawson, Encyclopedia of Human Right,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Inc., 1991.
Georg G. Iggers,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or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nge,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97.
Assmann, Jan, and John Czaplicka.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New german critiqu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5.
John Keane, The Media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Lewis A. Coser, “Introduction: 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Maurice Halbwachs, Les cadres sociaux de la memoi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2.
Weber, Max. Gesammelte politische schriften. Norderstedt: BoD–Books on Demand, 2012.
R. A. Rosenstone, “History in Images/History in Words: 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ally Putting History onto Fil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Blooming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988.
Chris Weedon and Glenn Jordan, “Collective memory: theory and politics”, Social Semiotics, London:Routledge, 2012.
Hay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Blooming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98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