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大稻埕政經文化研究
作者:郭基泰
作者(外文):KUO,CHI-TAI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指導教授:蕭麗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大稻埕茶葉蔣渭水台灣文化協會王井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清領與日治時期的大稻埕曾為台北的經濟中心,以政治、經濟及文化而言,在台灣歷史都佔有一席之地。咸豐十年(1860),淡水開港後,大稻埕成為台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茶葉與布料等的貿易,不僅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當時的菁英人士與特殊文化亦影響台灣日後發展至為深遠; 蔣渭水催生的「台灣文化協會」和王井泉催生的「山水亭」也在大稻埕推動了台灣的文藝復興運動。本文要特別探討的,是在當時臨淡水各河港,大稻埕何以能特別凸出?探究其天時、地利與人文特色,是撰寫本文最主要的動機。
透過文獻的爬梳,探討「大稻埕」。第一章「緒論」,旨在闡明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同時也規劃出研究方法、文獻探討及章節安排。第二章「淵源發展:從清領到日治時期的大稻埕」,本章以大稻埕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台灣人意識覺醒和文化重建,進行分析。第三章,「經濟面向:世界物質文明匯集的市集」,分述經濟財富開啟文明智識、大稻埕的茶香歲月及迪化街是百年前的台灣「華爾街」。第四章,「文化催生:大稻埕推動台灣文藝復興的夢想」,以大稻埕文人與地方菁英、大稻埕之各種文化和戲劇萌芽生根、大稻埕推動「台灣文藝復興」的夢想為區塊,探討在大稻埕蔣渭水催生的「台灣文化協會」與王井泉催生的「山水亭」,對大稻埕與台灣的影響。第五章,「日臻繁榮:台灣區域政經文化的黃金時代」,主要討論台灣區域政經文化的黃金時代,強調大稻埕是台灣實體經濟產業文化縮影區域發展的典範及大稻埕是「本島人的市街」,政經文化菁英的搖籃的看法。第六章「結語」,由於大稻埕「包容性」的典範特色,在「故本」與「固本」的聯結,讓台灣的發展更有未來性。
一.方志
台北廳總務課編,《台北廳志》(台北:台北廳總務課印行,1903年)。
台北廳編修,《台北廳誌》(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印行,1919年)。
台北艋舺龍山寺全志編纂委員會,《艋舺龍山寺全志》(台北:艋舺龍山寺,1951年)。
台北廳總務課編,《台北廳第一統計書》(台北:台北廳總務課印行,1907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淡水廳築城案卷》,台灣文獻叢刊第17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1963年)。
李世偉總纂,《新修大龍峒保安宮志》(台北:財團法人大龍峒保安宮,2005年)。
林興仁主修,《台北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高拱乾,《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 65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7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1963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93年)。

二.專書
上旗文化編輯部,《台北故事遊:古蹟、老街、老店&新空間》(台北:上旗文化出版社,2013年)。
文可璽,《台灣摩登咖啡屋:日治台灣飲食消費文化考》(台北:前衛出版社,2014年)。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8年)。
王乃信等譯、林書揚等編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年)。
王惠君主持,《台北市市定古蹟萬華林宅調查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年)。
王昶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台北:草根出版社,1996年)。
王昶雄,《驛站風情》(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王偉光,《陳德旺畫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
王湘琦,《俎豆同榮:紀頂下郊拚的先人們》(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0年)。
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出版社,1985年)。
王國璠總纂,《台北市耆老會談專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年)。
卞鳳奎,《日治時期日人在臺灣移民之研究》(台北:博揚出版社,2017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編年記》(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9年)。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台北歷史地圖散步》(台北:台灣東販出版社,2016年)。
石光生,《台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台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台灣早期畫家陳德旺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5年)。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著,《百號齊鳴 : The stories of the historic stores in Taipei = 台北老商號的故事》(台北:台北市文獻會,2012年)。
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編,《台茶輸出百年簡史》(台北: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1965年)。
台灣文藝,《王井泉特輯》(台北:台灣文藝雜誌社,1965年)。
台灣文化協進會,《台灣文化》(台北:台灣文化協進會,1947-1950年)。
台灣銀行總務部調查課,《台灣烏龍茶ノ概況竝同茶金融上ノ沿革》(台北:台灣銀行總務部調查課,1912年)。
台灣銀行總務部調查課,《台灣茶業ノ現在及改善策》(台北:台灣銀行總務部調查課,1912年)。
台灣省農林廳茶業傳習所學友聯誼會,《台灣省農林廳茶業傳習所學友聯誼會紀念特刊》(台北:台灣省農林廳茶業傳習所學友聯誼會,1967年)。
台灣新民報社調查部,《台灣人士鑑》(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4年)。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續提要》(台北:成文出版社,1986年)。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台灣茶業調查書》(台北:台總督府殖產局,1930年)。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省茶業改良場場誌》(桃園:台灣省茶業改良場,1996年)。
台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調查,《明治37年大稻埕市街圖》(台北:古亭書屋出版社,2010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台北:台灣時報發行所,1925-1944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06-1911年)。
白成枝編輯,蔣先烈遺集刊行委員會發行,《蔣渭水遺集》,(台北:文化出版社,1950年)。
池宗憲,《貴德街史》(台北:北市文獻會,2003年)。
池宗憲 ,《台灣茶街》(台北:宇河文化出版社,2002年)。
余英時、包遵信等著,《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余鶴清,《日本美術發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台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期, 1994年)。
宋光宇、林明雪,《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上)》,台北文獻直字,第99期,1992年。
宋光宇、林明雪,《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下)》,台北文獻直字,第101期,1992年。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台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
宋光宇,《城隍爺出巡 : 台北市.大稻埕與霞海城隍廟會一百二十年的旋盪(1879~2000)》(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李文卿,《想像帝國:戰爭時期的台灣新文學》(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
李明輝、黃俊傑、黎漢基合編,《李春生著作集》(台北:南天,2004年)。
李明輝編,《近代東亞變局中的李春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李東明,《永遠的北淡線》(台北:玉山社出版社,2000年)。
李玲虹、龔晉珠,《台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上卷)》(台北: 海峽學術出版社,2007年)。
李祖基,《近代台灣地方對外貿易》(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敏勇,《傷口的花詩集-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7年)。
李筱峰,《解讀228》(台北:玉山社,1998年)。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年代》(台北:玉山社,1996年)。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上)》(台北:玉山社,1999年)。
李乾朗,《19世紀台灣建築》(台北:玉山社出版社,2005年)。
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李乾朗,《台灣建築閱覽》(台北:玉山社,1996年)。
李乾朗,《台北市孔廟》台北: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1993年)。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起源與早期之發展1860~1945》(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0年)。
李國祁,《台北市耆老會談專集》(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79年)。
李春生,《東遊六十四日隨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李泰昌、李敏子、何良正、吳瑞益、金梅玲、陳輝陽、崔靜萍、蔡學忠,《台灣的古蹟:北台灣》(台北: 遠足文化,2004年)。
角山榮,《茶的世界史──文化和商品的東西交流》(台北:玉山社,2004年)。
吳密察編輯,《文化協會在台南》(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2007年)。
李泳泉導演,《榮耀與寂寥:台灣文化協會的年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2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吳密察、陳順昌著,《迪化街傳奇》(台北:時報出版社,1984年)。
吳小虹,《重回清代台北車站:古鐵道和一座謎樣的火車站》(台北:博揚文化,2006年)。
沈秀華,《查某人的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7年)。
余陳月瑛《蔣渭水逝世六十週年暨台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高雄縣政府,1991年)。
林玉茹,《清代台灣的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1996年)。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7年)。
林立樹,《美國通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林芬郁,《台北府.台北城.台北市 — 台北城內及附郊都市空間轉化之歷史軌跡》(台北:台北文獻,2011年)。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
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出版社,1993年)。
林柏維,《文化協會的年代》(台中:台中市文化中心,1996年)。
林維朝著,陳素雲主編,《林維朝詩文集》(台北:國史館,2006年)。
林承緯,《宗教造型與民俗傳承: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庶民信仰世界》(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2年)。
林俊勝,《台灣寺廟的職權與功能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
林進發,《台灣官紳年鑑》(台北:民眾公論社,1934年)。
林進發,《台灣人物評》(台北:赤陽社,1929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邵婷如,《時光滴答滴答-印象‧大稻埕》(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2002年)。
邱士杰,〈蔣渭水與台灣社會主義運動的起源:從「新台灣聯盟」、「社會問題研究會」到「無產青年」〉,載於蔣朝根編,《第一屆蔣渭水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09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新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 : 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 一九四五)》(台北:自立晚報,1964年)。
周華斌、朱聰群,《中國劇場史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周憲文,《清代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周憲文,《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5年)。
周宗賢,《台灣的民間組織》(台北:幼獅出版社,1983年)。
周宗賢,《台灣民間結社的本質與機能》(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2年)。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 自立報系文化出版社,1989年)。
東鄉實、佐藤四郎,《台灣殖民發達史》(大正5年排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東嘉生,《台灣經濟史研究》(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
卓克華,《清代台灣的商戰集團》(台北:台原出版社,1990年)。
岩崎潔治編,《台灣實業家名鑑》(台北:台灣雜誌社,1912年)。
倪雨平,〈巧手宛然,童戲廿年〉(台北:台北市士林區平等國民小學,2007年)。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年)。
施懿玲,《全臺詩》(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洪文慶,中國巨匠美術周刊《陳德旺》(台北:錦繡出版公司,1997年)。
洪武達,《日治時期台灣都市發展地圖集》(台北:南天書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年)。
洪武達《日治時代(1895-1945)台灣近代都市計畫研究論文集(1)》(新北:台灣都市研究室,1998年)。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0年)。
范增平,《台灣茶文化論》(台北:碧山岩出版社,1992年)。
莊永明,《活!該如此:莊永明七十自述》(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
莊永明,《台北老街》(台北:時報出版社,2012年)。
莊永明,《台灣俗語真言--台灣諺語淺釋》(台北:時報出版社,1992年)。
莊永明,《台北市文化人物略傳》(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97年)。
莊永明,《大稻埕逍遙遊》(台北:台北市民政局,1994年)。
莊永明,《城內舊事 : 台北建城130週年》(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14年)。
莊永明,〈「山水亭」的「古井」王井泉〉,《台灣近代名人誌》第3冊,(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年)。
莊永明,〈台灣文化界的園丁〉,《台灣紀事》,(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
莊展鵬主編、黃盛璘副主編,《台北歷史散步:艋舺、大稻埕》(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莊英章,《林杞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經濟發展史》(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77年)。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4年)。
莊展鵬、王明雪,《台北歷史深度旅遊:艋舺·大稻埕》(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唐立行,《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台北:南天出版社,2006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台北:南天出版社,2000年)。
徐裕健總編,《台北市三級古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調查研究與修復建議》(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1992年)。
徐裕健,《台北市都市發展歷史地圖集》(台北:台北政府都市計畫發展局,1997年)
徐逸鴻,《圖書艋舺龍山寺》(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0年)。
徐逸鴻,《圖說清代台北城》(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1年)。
徐逸鴻,《圖說日治台北城》(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3年)。
徐麗霞,《清治到日治時期之台灣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鬼谷子,《日落大稻埕》(台北:聚財資訊,2011年)。
夏黎明,《清代台灣地圖演變史》(台北:知書房,1996年)。
夏鑄九總編,《迪化街特定專用區現況調查及發展可行性研究》(台北:樂山基金會,1989年)。
翁佳音,《大台北古地圖考釋》(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馬敏,《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高傳棋著 ; 秋惠文庫策劃,《古地圖看台北 : 跟著老地圖的腳步,一窺台北的前世今生》(台北:玉山社出版社,2014年)。
高麗鳳總編輯,《台北人物誌(3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0年)。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
徐英祥、許賢瑤,《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會史》(台北:台北市茶商公會,2000年)。
陳三井總編,《台北市發展史》1-5(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81年)。
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
陳孔立編,《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博遠出版社,1991年)。
陳正祥,《台北市誌》(台北:台北市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1957年)。
陳正祥、孫得雄同撰,《台灣人口之分佈及其變遷》(台北:台北市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1958年)。
陳正祥,《台灣地誌》上、中、下冊(台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正祥,《台北市誌》(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台灣地區遷徙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1年)。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台灣地區遷徙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1年)。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18世紀新庄街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89年)。
陳其南,《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陳昭宏,《日治時期台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台北:政大出版社,2017年)。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地圖 : 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台北:博揚出版社,1999年)。
陳煒翰,《日本皇族的台灣行旅:蓬萊仙島菊花香》(台北:玉山社,2014年)。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
陳淑容,《曙光初現:台灣新文學的萌芽時期(1920-1930)》(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陳慈玉,《台北縣茶葉發展史》(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陳慈玉,《近代中國茶葉的發展與世界市場》(台北:中研院經濟研究所,1982年)。
陳朝棨,《台灣省通志-土地志地理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
陳漢光、賴永祥編輯,《北台古輿圖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57年)。
陳俊宏編著,《李春生的思想與日本觀感》(台北:南天書局,2002年)。
陳俊宏編著,《長春源流─李春生與 1865 年以來的臺灣》(台北:南海圖書文具公司,1990年)。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05年)。
陳柔縉,《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台北:究竟出版社,2011年)。
陳煥堂、林世煜,《台灣茶》(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
陳靜瑜,《美國史》(台北:三民出版社,2010年)。
梅心怡、趙家璧,《台北一九三五年》(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黃文博,《南瀛歷史與風土》(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6年)。
黃金土、黃淑清,《台北古今圖說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2年)。
黃沼元,《台灣老街歷史漫步 : 台灣的記憶, 台灣的歷史》(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15年)。
黃淑清編,《台北市路街史》(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85年)。
黃進興,《半世紀的奮鬥:吳火獅先生口述傳記》(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2年)。
黃秀政,《台灣史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黃富三、曹永和編,《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書局,1980年)。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4年)。
黃武達,《日治時代台北市之近代都市計畫》(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室,1997年)。
黃美英,《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台北:國史館,1995年)。
黃福才,《台灣商業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北: 前衛出版社,2000年)。
黃頌顯,《台灣文化協會的思想與運動.1921-1931》(台北:海峽出版社,2008年)。
黃震南,《台灣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台北:究竟出版社,2016年)。
陸沙舟,《大稻埕135巷 : 從胭脂巷到攝影棚的人生》(台北:圓神出版社,2001年)。
陸傳傑,《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從古地圖洞悉台灣地名的前世今生》(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14年)。
郭廷以,《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郭松年,《望鄉:父親郭雪湖的藝術生涯》(台北:馬可孛羅出版社,2018年)。
許俊雅,《日治時期台灣小說選讀》(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許雪姬總策畫,《台灣歷史辭典》(台北:文建會,2004年)。
梁秋虹、許宏彬、張曉旻...等/執筆,陳姃湲/編著,《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台北:玉山社出版社,2012年)。
張介人編,《台北保安宮專誌》(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董監事會發行,1981年)。
張永照,《來去吉野村:日治時期島內移民生活紀事》(台北:耶魯出版社,2018年)。
張炎憲主編,《台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台北:中央研究院三研所,1989年)。
張炎憲、陳美容編,《台灣史與臺灣史料》(一)(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
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編,《台灣史與臺灣史料》(二)(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5年)。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下)(台北:玉山社,1996年)。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
張炎憲、翁佳音合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台北:稻鄉,2000年)。
張我軍,《台灣之茶》(台北:臺灣銀行,1949年)。
張研,《清代經濟簡史》(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
張素玢,《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移民村》(新北市:衛城出版社,2017年)。
張勝彥,《清代台灣廳縣制度之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張蒼松,《典藏艋舺歲月》(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
張德粹、莊維藩,《台灣茶葉生產與運銷的研究》(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48年)。
章英華,《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台北:巨流出版社,1995年)。
連雅堂,《台灣通史》(台北:黎明出版社,2001年)。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1988年)。
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1996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台灣早期咖啡文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8年)。
國立台灣大學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淡新檔案》(1-4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95年)。
湯熙勇主編,《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台北:台北市文獻會,2002年)。
葉林豐,《張保仔的傳說和真相》(香港:上海書局,1970年)。
葉倫會,《飲水思源 走過大稻埕(2)》(台北:台北大稻埕扶輪社、台北延平扶輪社,2006年)。
葉榮鐘:《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年)。
葉龍彥,《台灣的老戲院》(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07年)。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1895-1945)-日治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
馮邦彥,《香港英資集團》(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6年)。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
曾迺碩總纂,《台北市志》卷九--人物志(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888年)。
曾小全,〈清代嘉慶時期的海盜與廣東沿海社會〉,《史林》,2002年。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編輯室,《台北大稻埕,遇見舊城新風景》(北京:TRAVELER Luxe旅人誌,2016年)。
楊仁江,《台北市民宅(傳統民居)調查》(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0年)。
楊雅惠,《現代性詩意啟蒙:日治時期臺灣新詩的文化詮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熙,《清代台灣:政策與社會變遷》(台北:天工出版社,1985年)。
楊雲萍,《台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
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趙勳達,《狂飆時刻: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的高峰期(1930-1937)》(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
蔣渭水著、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增訂版》(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遠流台灣館,《台北歷史深度旅遊》(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
鄭麗玲,《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台北:蔚藍文化出版社,2015年)。
鄭廣南,《中國海盜史》(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克明,《台灣今古談》(台北:新高堂書局,1930年)。
趙祐志,《日據時期台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台北:稻鄉出版社出版,1998年)。
趙莒玲,《台北市古街之旅》(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92年)。
閻亞寧主持,〈台北市市定古蹟艋舺洪氏祖厝調查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 局,2010年)。
駱芬美,《被混淆的台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台北:時報出版社,2014年)。
駱芬美,《被扭曲的台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台北:時報出版社,2015年)。
蔡培火等合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93年)。
錦繡出版事業公司編輯部,《台灣全記錄》(台北:錦繡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魯迅,〈狂人日記〉《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店,1994年)。
魯迅,〈阿Q正傳〉《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店,1994年)。
魯迅,〈立論〉《魯迅散文集》(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謝里法,《紫色大稻埕》(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
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謝宗榮、李秀娥編撰,《台北霞海城隍廟》(台北:台北霞海城隍廟,2006年)。
戴寶村,《清代淡水開港之研究(1860-1894)》 (台北:師大歷史研究所,1984年)。
戴寶村,《陳中和家族:從糖業貿易到政經世界》(台北:玉山社,2008年)。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盧思岳,《走讀台灣》(台北:中華文化總會,2014年)。
簡炯仁,《台灣民眾黨》(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
瞿海源、莊英章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86年)。
顏金良,《前進老台灣-郁永河採硫傳奇》(台北:河畔出版社,1998年)。
羅斌,《台北大稻埕老房子的故事》(台北:臺原出版社,2009年)。
魏嘉弘,《日治時期台灣「亞洲型霍亂」研究(1895-1945)》(台北:政大出版社,2017年)。
蕭正勝,《劉銘傳與台灣建設》 (台北:嘉新水泥基金會,1974年)。
蕭國健,《粵東名盜張保仔》(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1992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台北:左岸出版社,2005年)。
蘇碩斌, 顏杏如, 曾文亮, 柳書琴, 廖新田, 石婉舜,《「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台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藝術家出版社編,《台灣美術全集 12。洪瑞麟》(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3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一剛,〈台北三郊與臺灣之郊行〉,《台北文物》第6卷第1期,1957年1月。
王古勳,〈山水亭:大稻埕的梁山泊〉,《台灣文化》第1卷第2期1986年1月。
王世慶,〈清末建省前後台灣軍政首長與地方仕紳之間的關係〉,《幼獅月刊》第44卷第5期,1976年3月。
王世慶,〈台北安泰堂之家譜與古文書〉,《台北文獻》直字 46、47 號,1979年3月。
王世慶,〈台灣之名稱與行政區域之建制〉,《台灣風物》第3卷第5期,1991年1月。
王彥妮、鄭吉成,〈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祀圈之研究〉,1994年6月。
王錦江,〈日據前的台北城及城內〉,《台灣風物》第2卷第1期,1958年2月。
卞鳳奎,〈大稻埕南北貨座談會記錄〉,《台北文獻》直110,1994年2月。
卞鳳奎,〈大稻埕布業座談會記錄〉,《台北文獻》直108,1994年1月。
文瀾,〈從台灣茶談到稻江洋商〉,《台北文物》第5卷第1期,1953年4月。
尹章義,〈台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台北文獻》直53、54,1981年6月。
方豪,〈光緒甲午等年仗輪局信稿所見之台灣行郊〉,《政大學報》,第24期,1972年3月。
方豪,〈台灣行郊研究導言與臺北之「郊」〉,《東方雜誌》總刊第5卷第12期,1972年3月。
王曉波,〈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據下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內的路線爭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第7卷第5期,1997年2月。
中村孝志,〈17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台北〉,《台灣風物》第41卷第3期,1991年3月。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第44卷第1期,1994年2月。
江寶釵,〈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與靈安社〉,《民俗曲藝》第44卷第3期,1987年4月。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台灣通信-伊能嘉矩在百年前之平埔族調查(譯序)〉,《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37卷第3期,1993年4月。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台灣通信-伊能嘉矩在百年前之平埔族調查(淡北平原平埔蕃的實地調查:四)〉,《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2卷第2期,1994年4月。
何濟民,〈稻江國民教育的搖籃〉,《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3月。
吳文星,〈辜顯榮與鹿港辜家之崛起〉,《國史研究通訊》第2期,2012年4月。
吳婉瑜,〈迪化街孕育台灣大商人〉,《天下雜誌》第6卷第3期,1996年5月。
吳槐,〈龍峒見聞雜錄〉,《台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台灣風物》第42卷第1期,1992年。
李壬癸,〈台灣北部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根據〉,《台灣風物》第41卷第4期,1991年1月。
李亦園,〈關於凱達格蘭族的原居地與登陸地〉,《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43卷第5期,1995年3月。
李根源,〈大稻埕寺廟記〉,《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1月。
李根源,〈艋舺寺廟記〉,《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4月。
李騰嶽,〈大稻埕茶業的今昔〉,《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4月。
呂訴上,〈大稻埕與藝旦戲〉,《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5月。
呂實強,〈同治年間英商寶順租屋案〉,《台灣文獻》,第19卷第3期,1968 。
宋光宇,〈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上)(下)〉,《台北文獻》,1992年2月。
宋光宇、林明雪,〈日治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上)(下)《台北文獻》直字第2卷第2期,1992年3月。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台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期,1993年4月。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台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3卷第5期,1993年6月。
邱坤良:〈台灣近代戲劇/電影發展極其互動關係-以台北永樂座為中心〉,《民俗曲藝》,第131期,2001年3月。
邱敏勇,〈大稻埕舉人陳霞林事蹟考〉,《台北文獻》直87,1989年1月。
林玉茹,〈清代新竹縣文口的經營-一個港口管理活動中人際脈絡的探討〉,《台灣風物》直111,1995年3月。
林玉茹,〈清代台灣中港與後龍港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台北文獻》第6卷第10期,1995年6月。
林萬傳,〈大稻埕耆老座談會記錄〉,《台北文獻》直99,1992年6月。
林萬傳,〈龍山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96,1990年3月。
林萬傳,〈雙園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93,1990年3月。
林衡道,〈大稻埕情調〉,《台北文獻》第6卷第6期,1969年1月。
林衡道,〈日據時期大稻埕的福州移民〉,《台北文獻》第6卷第8期,1969年3 月。
林衡立,〈半世紀前大稻埕豪商的住宅〉,《台北文獻》第6卷第9期,1970年2月。
林滿紅,〈清末大陸來台郊商的興衰-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之一結合思考〉,《
人文及社會科學》第4卷第2期,1994年4月。
林滿紅,〈清末台灣與中國大陸之貿易型態比較(1860-1894)〉,《師大歷史學報》第6期,1978年3以月。
林滿紅,〈貿易與清末台灣的經濟社會變遷〉,《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出版社,1980年。
林春蘭,〈淡水開港與郊行的衍變〉,《史學會刊》第30期,1986年。
林春蘭,〈由日據時期臺灣貿易政策的改變看「行郊」轉變的意義〉,《史學會刊》第31期,1987年。
林榮澤,〈城隍在漢人社會中的角色及其功能—以日據時期台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祭為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5期,2000年。
卓克華,〈台灣行郊之組織功能及貢獻〉,《台北文獻》第71期,1985年5月。
卓克華,〈行郊考〉,《台北文獻》第11卷第12期,19784月。
卓克華,〈艋舺行郊初探〉,《台灣文獻》,第29卷第1期,1978年6月。
施添福,〈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台灣風物》第39卷第2期,1989年1月。
施添福,〈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 《台灣風物》第40 卷,1990年6月。
洪秋芬,〈日據初期台灣的保甲制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1992年5月。
紀太平,〈大稻埕的歲月流變-由貿易到消費〉,《歷史月刊》第25期,1990年6月。
徐亞湘:〈試論台灣早期商業劇場--以日治時期台北市淡水戲館(新舞台)、艋舺戲園及永樂座為例〉,《民俗曲藝》,第146期,2004年3月。
高賢治,〈大稻埕的延平區福德宮-光復後土地宮廟演變為福德宮的典範之二〉,《台灣風物》第41卷第4期,1991年1月。
唐美君,〈台灣傳統的社會結構〉,《台灣史蹟源流》(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1年) 。
連豐芬:〈史蹟探源:談大稻埕的蛻變〉,《史聯雜誌》,第13期,1988年。
許雪姬,〈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之研究〉,《台北文獻》直102,1992年5月。
許達然,〈械鬥與清朝台灣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3期,1996年2月。
婁子匡,〈王井亭與山水亭〉,《台北文獻》,直字678,1969年3月。
連溫卿,〈大稻埕的經濟發展〉,《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5月。
連溫卿,〈台北文化協會的發軔〉,《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3月。
黃式杰,〈怪傑稻桓藤兵衛〉,《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1月。
黃秀政,〈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事件之剖析〉,《台灣文獻》第27卷第4期,1976年8月。
黃富三,〈清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上、下、補),《台灣風物》第32卷第4期、第33卷第1期、第34卷第1期(1982年4月、1983年3月、1984年3月)。
黃得時,〈大稻埕發展史〉,《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5月。
黃得時,〈城隍的由來和霞海城隍〉,《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6月。
黃師樵,〈大稻埕繁華記〉,《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6月。
黃啟木,〈分類械鬥與艋舺〉,《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6月。
黃啟明,〈艋舺與龍山寺〉,《台北文物》,第6卷第1期,1953年7月。
黃啟端等,〈艋舺耆老座談會記錄〉,《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5月。
陳君玉,〈大稻埕的舊市場〉,《台北文物》第7卷第3期,1958年8月。
陳俊宏,〈李春生與禮密臣的一段軼事〉,《台北文獻》直122,1997年3月。
陳夢痕,〈台北三郊與大稻埕開創者林佑藻〉,《台北文獻》直10,1969年5月。
陳驚癡,〈天籟吟社與林述三〉,《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4月。
章英華,〈台北市的內部結構-區位的與歷史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集刊》第63期,1988年2月。
郭海鳴,〈稻江選士錄〉,《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1月。
郭嘯舟,〈哲人李春生〉,《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1月。
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師大歷史學報》第6期,1978年3月。
溫振華,〈日據時期台北市台人移入地分析〉,《台灣風物》第36卷第4期,1986年3月。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台北文獻》直字,1996年2月。
曾文欣,〈張德寶與漳泉拚〉,《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5月。
曾廼碩,〈清季大稻埕之茶葉〉,《台北文物》,第5卷第4期,1957年7月。
廖珮君,〈城隍信仰的由來及其在台的發展—以大稻埕霞海 城隍廟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教學報》,2004年)。
劉曉燕,〈艋舺地區相關問題初探〉,《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4期,1997年5月。
劉龍岡,〈稻江人物小誌〉,《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3月。
蔡欣欣,〈台灣藝閣名義與日治時期妝扮景觀初探〉。《台灣文學學報》,2006年。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84年。
簡銘宏,〈蔣渭水〈臨床講義〉的一種觀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6期,2013年4月。

(二)學位論文
尹詩惠,〈艋舺、大稻埕、城內機能的轉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尹遜正,《大時代文化人:江文也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李幸真,〈日治初期台灣警政的召訓(1898-1906)〉(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9年)。
何心怡,〈日治中期大溪、三峽、大稻埕的街屋立面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呂建鋒,〈台北市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遶境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邱函妮,《街道上寫生者:日治時期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邱顯明,《日治時期台灣茶業改良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玉茹,〈殖民地邊區的企業:日治時期東台灣的會社及其企業家〉,《殖民地的邊區:東台灣的政治經濟發展》(台北:遠流出版社,2007年)。
東嘉生,〈清代台灣之貿易與外國資本〉《台灣經濟史初集》(台北:台灣銀行,1954年)。
林柏維,〈台灣的民族抗日運動團體:台灣文化協會之研究( 1921 - 1927)〉(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林淑惠,〈台灣文化協會分裂前的台灣新文學運動(1920-1927):以《台灣民報》為中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柯美齡:《製造歡樂的消費空間---「江山樓」及其相關書寫的文學/文化意涵》,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柯美齡,〈一段女性表演史研究—以日治時期台灣藝妲戲與查某戲為論述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若林正丈,〈總督政治與台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高野史惠,〈日據時期日臺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翁佳音,〈台灣武裝反抗抗日史研究:1895—190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5年)。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徐英祥,〈台灣烏龍茶包種茶製造法的演變〉,蕭素女編,《台灣茶葉產製科技研究與發展專刊》(桃園: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2003年)。
莊家榮,〈台灣行郊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黃信彰,《蔣渭水形象及其歷史再現》(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黃樹仁,〈日據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的意義形態與角色之研究:1920 - 192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張智雅:《清代北台大龍峒和大稻埕之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陳章瑞《台北大稻埕的都市轉化(1851~1989)》(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陳惠雯,〈城市、店家與婦女:大稻埕婦女日常生活史〉(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國揚,〈清代竹塹漢人社會的發展〉(台北:中興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朝興,〈西元1945年以前台北市城市形式轉化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曾漢珍:《台北市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遶境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曾月吟,〈日據時期朝天宮與北港地區之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台北都市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楊永彬 〈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 -1905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6年)。
廖春生:〈台北之都市轉化-以清代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鄭桂枝,《膠彩畫大師-郭雪湖繪畫藝術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論文,2005年)。
劉若雯:〈大稻埕發展史(1860-1920年)〉(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劉豐極,〈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研究〉(台北: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融,〈日治時期台灣參展島外博覽會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鄧泰超,《鄧雨賢生平考究和史料更正》(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蔡明志,〈殖民地警察之眼:台灣日治時期地方警察、社會控制與空間改正之論述〉(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博士論文,2008年)。
鍾淑敏,〈日據初期台灣總督府統治權的建立1895 -1906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9年)。
蕭明治,〈日治時期台灣煙酒專賣經銷商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10年)。
藍志玟,〈台北大龍峒聚落之研究(1802-1945)〉(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顔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東京都: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論文,2009年)。
戴振豐,〈葉榮鐘與台灣民族運動(1900-1947)〉(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蘇聖媛:〈傳統文化空間下的歌仔戲生態-以大稻埕為例〉(台北縣: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三.外文著作
Allee , Mark A.. 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Ino Kanori and the Emergence of Historical Ethnography in Taiwan》(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John Dodd, Formosa, The Scottish Geographical Magazine,1895
Lambrt van der Aalsvoort,林金源譯,陳國棟審訂,《福爾摩沙見聞錄—風中之葉》(台北:經典雜誌,2002年)。
Mackay D. D. ,George L.. From Far Formosa. Taipei : SMC Publishing
Inc.,1991(1895)
Min, Tu-Ki. National Polity and Local Power: The Tra
Shepherd, John R..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Skinner, G. William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Tzeng, Shih-jung. From Honto Jin to Bensheng Re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9. (中文書名:曾士榮:《 從本島人到本省人:台灣國族意識的起源與發展》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9年)。
大園市藏,《台灣人物誌》(台北:谷澤書店,1916年)。
下村宏,《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年)。
台湾商工銀行:現況おしらせ》(東京:ゆまに書房,2001年)。
伊藤幹彥,《日治時代後期台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台灣抗日運動者的抗日思想》(台北:鴻儒堂出版社,2005年)。
西川滿、池田敏雄合編,《美麗島民話集》(台北:致良出版社,1999年)。
西川滿編,《文藝台灣》創刊號(台北:台灣文藝家協會,1940年)。
伊藤博文編;金子堅太郎等校訂,《秘書類纂18臺灣資料》(明治百年史叢書第127卷)(東京:原書房,1978年)。
吉田靜堂,《台灣古今財界人の橫顏》(台北:經濟春秋社,1932年)。
岡部牧夫、戸邊秀明、三井祟、谷ヶ城秀吉、竹野学、千住一、山本裕,日本植民地研究会編《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東京:アテネ社〔雅典社〕,2008年)。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台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抵抗と弾圧》(東京都:東京大學,1972年)。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紳士の半面─李春生氏〉,台灣慣習研究會編,《台灣慣習記事》第7卷第6期,1907年3月。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桃園:華夏出版社,2009年)。
橋谷弘,《帝国日本と植民地都市》(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年)。
橋本白水,《島の都》(台北:南國出版協會,1926年)。
藤江勝太郎,《台北外ニ縣下茶業》,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業經濟學教室,189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