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後解嚴前衛劇場美學:田啓元及其同代人
作者:林乃文
作者(外文):LIN, NAI-WEN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徐亞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前衛劇場田啟元後解嚴劇場美學敘事身體主體性Avant Garde Theatre.Tian Chi-YuanPost Marital LawTheatre AestheticsNarrativeBodySubje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崛起於解嚴前後的臺灣小劇場,一般總從政治抗議給予意義,而很少討論其美學性。本論文認為自一九九〇之後,至少有部分小劇場,從政治前衛路線轉向美學前衛,試圖建立具有臺灣主體性的劇場美學。而這種美學自主又與後解嚴的本土化思潮、主體意識抬頭有關,是富有後解嚴性格的前衛美學。
本論文選擇以早逝的小劇場鬼才編導田啓元(1964-1996)的作品為輻輳點,探索田啓元及其同時代前衛劇場作者試圖建立的劇場美學特徵。特徵之一,由於不願再從西方化的角度定義自己,其藝術創造只能與自身文化語境形成緊密連結。本論文以巴赫金(M. M. Bakhtin)的小說對話理論,探索當時頗令人迷惑的前衛劇場語言與後解嚴時代語境之間的對話關係,因而發現其敘事語言,其實深刻反映後解嚴的眾聲喧嘩,成為一種內含複數主體的複調語言。
特徵之二,由於不願再受意識形態的掌控及語言的偽裝,劇場的物質性語言特別是身體,成為前衛劇場的表現主體。表演者不再摹擬現實、扮演角色,而從自己身體當下所在去探問真實。本論文從現象學還原的角度,審視當時前衛劇場的身體表演風格及訓練方法,由此發現一種希望由身體溯尋主體的本源所在,普遍瀰漫為共識。許多前衛劇場人從臺灣民間儀式、武術或醫學的身體去挖掘自己身體的根源,這也與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hba)等所代表的劇場人類學思想形成高度共鳴,並轉譯為臺灣自己的實踐形式,也就是本論文特別提出論述的「原點」身體觀。
但即如同代人對身體「原點」趨之若鶩,甚至唯一化、神聖化所謂「臺灣人的身體」或「東方人的身體」,田啓元依然保持他不輕易被時代溶解的異質性,他的肢體劇場創作以《日蓮。喃喃自語的島》為例,對當時熱門主題「主體」提出令人驚歎的辯證意象:主體,沒有「原點」,只有朝向異己、永無止盡地「在路上」。這也是為何被視為異質的田啓元,成為本論文探問後解嚴前衛劇場美學的鎖鑰:主體與異質,是互倚相生的存有,缺一即不可描摹。
後解嚴前衛劇場特徵之三,以物質性語言的蒙太奇拼貼,碎片化神話敘事的完整象徵和虛構性,然由此走出廢墟仍是虛構。本論文借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巴洛克寓言美學角度,來凝視九〇年代末前衛劇場的憂鬱。而這恐怕資訊消費時代襲捲前的最後一束靈光。
藉由對田啓元及其同代人在後解嚴時期作品的深入重讀,本論文除了釐清「運動」之後的小劇場行動走向何方,同時尋找臺灣現代劇場的自主美學,由此嘗試建立一種相適的美學話語,盼能對未來劇場美學研究有所裨益。
Having developed from the effects of martial law, ‘the little theatre’ of Taiwan has always been viewed as political resistance rather than an aesthetic endeavo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 small group of little theatre practitioners have embarked on a journey towards avant-garde aesthetics, while attempting to construct a form theatre aesthetics in Taiwan. This independent aesthetics is anchored on the zeitgeist of the times, within which agency is built. This form of aesthetics contains an experimental form characteristic of post-martial-law theatre practice.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works of theatre practitioner Tian Chi-Yuan (1964 – 1996) as well as his contemporaries during the time in order to identify aesth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ne such characteristic is to deny the use of Western lens to identify himself, for any creative endeavor could only emerge from one’s own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it is closely bound. Through the use M.M. Bakhtin’s dialogism, the paper explores mythical like experimental language used in post-martial law theatre practice. Through this process, a narrative form is discovered. This narrative provides an introspection to the ‘heteroglossia’ generated by post-martial-law theatre practice. A form of polyphonic rhetoric.
The second characteristic illustrates practitioner’s unwillingness to be affected by ideologies and rhetoric, as well as the definition of body materiality, small theatre presents the physical body as a subjective entity with agency. Characters in the production do not play realistic roles in society anchored in naturalism. Rather, the body is used as a vessel to discover truths. Phenomenologically, the paper attempts to delineate the style of presentation as well as training strategies of Taiwanese post martial law little theatre. Tracing through genealogy of development, many commonalities c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ritualistic elements from Taiwan folk culture, martial arts as well as traditional medicine. As Eugenio Barhba suggested, theatre anthropology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linkages. This paper articulates Taiwan’s praxis in little theatre through the origins of these bodies in theatre.
Like everyone else who clamors towards an origin, risking homogeneity, or rather an idolization of a ‘Taiwanese Body’ or an ‘Oriental Body’, Tian Chi-Yuan has insisted on his practice. His physical theatre production entitled Nichiren, A Whispering Island critically responded to the widely debated topic of the time about Subjectivity, providing a dialectical reference: There is no origin to the subject, only
to difference. A never ending journey ‘on the way’. This i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Tian Chi-Yuan, which made this current research possible. This paper interrogates the contestation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the heterogeneity, where both co-exists.
The Third characteristic of post-martial-law little theatre is the use physical language montage to narrate myths and folklores in fragments in order to represent fiction. From it, post-martial law small theatre departs from ‘rubbles’ to fiction. Walter Benjamin’s aesthetic analysis of German Baroque plays could use used to analyze post 90s so-called Taiwanese avant garde theatres’ melancholy mood, which could be the last aura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information consumerism.
An in-depth rereading of Tian Chi-Yuan and his contemporaries, this dissertation organizes the orientations of Taiwanese little theatre after political movement. It also attempts to look for a new aesthetics to modern Taiwanese theatre. Through this, a dialogue on aesthetics could be established so as to benefit future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專書】
Anderson, Benedict . (安德森)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
Artaud, Antonin. (阿鐸)著。劉俐譯。2003。《劇場及其複象:阿鐸劇文集》。臺北:聯經。
Bakhtin, M. M. 1984 .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C. Emerson, Trans.).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1990.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C. Emerson & M. Holquist, Trans.).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 白春仁、顧亞鈴譯。1998。《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Bharucha, Rustom. 2000.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Practice: Thinking through Theatre in an Age of Globalisation. London: Athlone Press.
Balme, Christopher. (巴爾梅)著,耿一偉譯。2010。《劍橋劇場研究入門》。臺北:書林。
Barba, Eugenio.(芭芭)& Nicolas Savarese.(沙瓦里斯)著,丁凡譯。2012。《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書林出版。
Barthes, Roland. 1994. "From Work to Text" . The Rustle of Language. 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 N.Y.: HILL AND WANG. 1986. Pp.56-64.
——— (巴特)著,屠友祥譯。2009。《文之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巴特)著,李幼蒸譯。2008。《寫作的零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Bataille, George. 1997. Fred Botting and Scott Wilson ed. The Bataille Reader. Oxford, UK;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 (巴代伊)著。賴守正譯。2012。《情色論》。臺北:聯經。
——— (巴塔耶)著。尉光吉譯。2016。《內在體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Benjamin, Walter. 1998.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New York: Verso.
——— 1999. 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ürger, Peter(布爾格)著,蔡佩君、徐明松譯。1998。《前衛藝術理論》。臺北:時報文化。
Călinescu, Matei. 1987.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卡林內斯基)著,顧愛彬、李瑞華譯。2013。《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Conroy, Colette. 2010. Theatre & the body.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Derrida, Jacques. (德希達)著,張寧譯。2004。《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
Evans, Dylan. 1996.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 (伊凡斯)著,劉紀蕙、廖朝陽、黃宗慧、龔卓軍譯。2009。《拉岡精神分析詞辭彙》。臺北:巨流。
Eugene, Lunn. 1982. Marxism and Modernism: An Historical Study of Lukcás, Brecht, Benjamin, and Adorno.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oucault, Michel . (傅柯)著,林志明譯。2007。《古典時代瘋狂史》。北京:三聯。
Girard, René. 1986. The Scapegoat. Yvonne Freccero tran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Grotowski, J. . 1997. The Grotowski’s Sourcebook, eds. Lisa Wolford & Richard Schechner. New York: Routledge.
Innes, Cristopher. 1993. Avant Garde Theatre 1892-1992. New York: Routledge.
Heidegger, Martin.(海德格)著,孫周興譯。1993。《走向語言之途》。臺北:時報。
Klein, Susan.(蘇珊˙克蘭)著。陳志宇譯。2007。《日本暗黑舞踏》。臺北:左耳文化。
Kristeva, Julia. 1982. 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 trans. by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克里斯蒂娃)著。張穎、王小姣譯。2016。《詩性語言的革命》。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Lacan, Jacques-Marie-Émile.. 1977. Écrits: A Selection. Alan Sheridan, trans. New York:Norton.
——— 1978. The Seminar Book XI: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Ed. Jacques-Alain Miller,ed. Alan Sheridan, trans. New York: Norton.
——— 1988.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II,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1954-1955. Sylvana Tomaselli. tran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 1992.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VII: The Ethics of Psychoanalysis,1959-1960. Jacques-Alain Miller, Ed. Dennis Porter, trans. New York: Norton.
——— 1993.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VIII, The Psychoses, Russell Grigg, tran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Le Breton, David.(勒布雷東)著。王圓圓譯。2010。《人類身體史與現代性》。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Lecoq, Jacques(樂寇)著,馬照琪譯。2005。《詩意的身體》。臺北:桂冠。
Leder, Drew. 1990. The Absent Bod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hmann, Hans-Thies.(雷曼)著,李亦男譯。2010。《後戲劇劇場》。北京:北京大學。
Lyotard, Jean-François.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translated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10-11.
McCaw, Dick. 2015. Bakhtin and Theatre: Dialogues with Stanislavsky, Meyerhold and Grotowski. Abingdon: Routledge.
Merleau-Ponty, Maurice. (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2005。《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 (梅洛-龐蒂)著,羅國祥譯。2016。《可見與不可見》。北京:商務印書館。
——— (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2007。《眼與心》。臺北:典藏藝術家。
Osborne, Peter. 2013. Anywhere of Not at All: Philosophy of Contemporary Art. London, New York:Verso.
Poggioli, Renato(波奇歐里)著,張心龍譯。1992。《前衛藝術的理論》。臺北:遠流。
Schechner, Richard. 1982. The End of Humanism: Writings on Performance.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s.
———1985. Between Theatre and Anthropology .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Zafiropoulos, Markos . (薩菲洛普洛斯)著。李郁芬譯。2009。《拉岡與李維史陀:1951-1957回歸佛洛伊德》。臺北:心靈工坊。
ZiZek, Slavoj. (紀傑克)著。萬毓澤譯。《神經質主體》。臺北:聯經。
Zarrilli, Phillip(薩睿立)著。林見朗、馬英妮、白斐嵐譯。2014。《身心合一: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跨文化演技》。
于善祿。2015。《台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臺北:遠流。
王墨林。1990。《都市劇場與身體》。臺北:稻鄉。
王德威。1988。《眾聲喧嘩──三〇與八〇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
石光生。2008。《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臺北:書林。
史書美。楊華慶、蔡建鑫譯。2013。《視覺與認同》。新北:聯經。
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2019。《台灣理論關鍵詞》。新北:聯經。
呂正惠主編。1991。《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臺北:正中書局。
李亦園主編。2000。《氣的文化研究:文化、氣、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舜德主編。2008。《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
———。2015。《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余德慧。2006。《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臺北:心靈工坊。
———。2014。《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臺北:心靈工坊。
———。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臺北:心靈工坊。
林寶元等。1994。《行動劇場與草根民主》。台北:唐山。
河合隼雄。2000。《如影隨形:影子現象學》。心靈工坊。
貝嶺主編。1999。《傾向》12。《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出版社。
林小雲、王品驊主編。2001。《流變與幻形:當代台灣藝術˙穿越九〇年代》。臺北:世安文教基金會。
林克歡。2007。《消費時代的戲劇》。臺北:書林。
林秀偉。1998。《回到身體的家:林秀偉的舞蹈花園》。臺北:時報。
吳全成主編。1996。《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
吳保和。2016。《中國當代小劇場戲劇》。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吳靜吉。1991。《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臺北:遠流。
馬 森。2006。《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臺北:聯合文學。
邱貴芬主編。2007。〈《台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
周英雄、劉紀蕙主編。2000。《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
紀蔚然。2017。《別預期爆炸:洪席耶論美學》。臺北:印刻。
高名璐。2001。《世紀烏托邦:大陸前衛藝術》。臺北:藝術家。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高行健、方梓勳。2010。《論戲劇》。新北:聯經。
黃瑞祺主編。2003。《後現代性/現代性/全球化》。新北:左岸文化。
———。2018。《傅柯三論:傅柯晚期思想研究》。臺北:唐山。
萬胥亭。2013。《德勒茲˙巴洛克˙全球化》。台北:唐山。
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新北:聯經。
———。2016《時尚現代性》,新北:聯經,2016。
張仲年。2009。《中國實驗戲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君玫。2012。《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臺北:群學。
張 珣。1989。《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鄉。
陳雅萍。2011。《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4。《阿多諾美學論》。臺北:五南。
葉玉靜編。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90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臺北:雄獅美術。
葉根泉。2016。《身體技術作為工夫實踐:六〇至九〇年代臺灣劇場的修「身」》。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陶馥蘭。1994。《舞書:陶馥蘭話舞》。臺北:萬象。
———。1996。《身體書》。臺北:萬象。
傅大為。1993。《知識•空間與女性:台灣的邊緣戰鬥》。台北:自立晚報。
楊小濱。2013。《欲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臺北:麥田,2013。
楊儒賓主編。2009。《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
廖美玉主編。1999。《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論文集˙專業劇場》。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若瑀。2011。《劉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課》。臺北:天下文化。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臺北:立緒。
———。2010。《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臺北:行人出版社。
劉 康。2006。《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
鄭慧華 。2009。《藝術與社會》。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羅敬堯。2005。《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〇年代台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實踐(1990-2002)》。新竹: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毓嘉等。2010。《十年一觀:悲憫自然的身體史詩》。臺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鍾明德。1989。《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
———。1996。《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與當代臺北文化》。臺北:書林。
———。1999。《舞道:劉紹爐的舞蹈路徑與方法》。臺北:時報。
———。2007。《從貧窮劇場到藝乘:薪傳葛羅托斯基》。臺北:書林。
———。2018。《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書林。
———。2018。《MPA三嘆:向大師史坦尼斯夫斯基致敬》。台北:書林。
鴻 鴻。1996。《跳舞之後,天亮以前:臺灣劇場筆記 (1987-1996)》。臺北:萬象。
饒宗頤主編。2014。《山海經》。香港:中華書局。
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主編。2010。《藝術觀點》41。

【學位論文】
方尹綸。2009。《台灣當代劇場跨文化改編研究(2000-2009) 》。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系所碩士論文。
平怡雲。2007。《《白水》與《雷峰塔傳奇》二劇之意識型態符號學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台灣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
李昱伶。2014。《從現代到傳統:江之翠劇場演藝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吳瓊枝。2008。《台灣小劇場的身體論述,1986-1999》。中壢: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承澤。2009。《論臺灣實驗劇場中的烏托邦理念及其實踐(1970-1989)》。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
邱敏芬。2012。《曖昧的情慾──田啟元三個戲劇演出中的性別展演性》。台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
林秀靜。2007。《主體的被動性建構:梅洛龐蒂與拉崗論身體的欲望辯證》。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馬思源。2010。《論劇場形式的生成—以三齣《白水》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 立。1999。《生命的臨界點──田啟元的劇場十年》。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莫嵐蘭。2009。《轉生心像之劇場演現:探析無垢舞蹈劇場的步行美學》。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德樺。2015。《臨界點劇象錄劇場聚散現象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葉子華。2010。《金枝演社的胡撇仔美學》。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論文。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陳品孜。2005。《華山過渡:藝術空間作為一種文化工業的體現》。台中: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陳宜君。2010。《飛遷南國的黃色蝴蝶――日本舞踏家秦Kanoko來台創作十年研究》。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珮真。1998。《台灣渥克劇團1992-1995:台灣九〇年代前衛劇場活動初探》。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黃淑屏。2004。《葛羅托斯基劇場時期宗教與儀式實踐之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論文。
黃雅慧。2014。《「戒嚴」身體論:王墨林與80年代小劇場運動》。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子芸。2014。《演繹「她」的歷史──臺灣戲劇劇本中的謝雪紅》。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台灣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純昌。2015。《舞鶴的頹廢意識》。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
張蘊之。2008。《臺北「小劇場文化」發展脈絡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所碩士論文。
張嘉容。2004。《華山論藝:論非制式場空間對劇場事件的影響》。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論文。
蔡宜真。2000。《賴聲川劇場集體即興創作的來源與實踐》。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鄭百祐。2013。《金枝演社新探(1993-2013):臺灣現代劇場的另類美學》。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昶讓 。2007。《優劇場「溯計劃」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所碩士論文。
劉瑀之。2015。《欠缺的左翼視角──以謝雪紅為中心的文學與批判》。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廖瑩芝。2000。《九○年代臺北同志戲劇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維君。1998。《等待果陀及其他:從「劇場」雜誌談1960年代現代主義在臺灣之發展》。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所碩士論文。
盧佳慧。2003。《暴力、破壞與拼貼:當代台灣小劇場「語言」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得凡。2007。《田啟元編導風格研究──以《白水》為例》。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肇禎。2013。《台灣現代戲劇之同志劇本研究(1988-2010)》。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
羅敬堯。2004。《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年代臺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實踐(1990—2002)》。新竹: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惠璞。2013。《論台灣的三齣《奧瑞斯提亞》現代改編》。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Bernet, Rudolf. (白內特),洪維信譯。2004。〈梅洛龐蒂與拉康論注視、欲力與身體〉。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1。臺北:邊城。頁245-264。
Lin, Wei-ling, 2009. “Troy, Troy… Taiwan: Transformation from Epic to Elegy”, Text & Presentation: The Comparative Drama Conference Series 6, Edited by Kiki Gounaridou, pp. 102-115.
于善祿。2009。〈從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混搭美學看臺灣文化認同〉,《文化藝術研究》第2卷第5期(2009.09),頁80-89。
王孝勇。2014。〈眾聲喧嘩即倫理實踐:從Mikhail Bakhtin的語藝觀談起〉。《中華傳播學刊》26,2014.12。新北市:中華傳播學會:137-173。
———。2016。〈從小說話語看眾聲群像: 評介巴赫汀之《對話的想像:四篇論文》〉。《傳播研究與實踐》6(1):271-288。
王墨林。〈歷史斷層裡的哭聲〉,《人間》第9期(1986),頁24-33。

———。1999。〈寫在羊皮紙上的歷史—台灣小劇場運動史的歷史幻視〉,《表演藝術》82。頁 58-63。
王德威。1999。〈舞鶴《餘生》序〉,舞鶴著《餘生》。台北:麥田。5-21。
司黛蕊。2009。〈懷舊的共同體與再合成的自我:金枝演社與臺灣春風歌劇團的新胡撇仔戲〉。《戲劇研究》4。頁45-73。
台南人劇團編輯室整理。2005。〈座談:那一夜我們說表演——從業餘愛好到專業〉。《劇場事:演員和表演訓練專題》。頁12-40。
呂健忠。1998。〈古事新調一輓歌:評《祭特洛伊》〉。《表演藝術》62期(1998年2月)。頁58-59。
李光柱。2012。〈田啓元與台灣前衛劇場研究〉。《藝苑》2012年4期,頁23-30。
吳承澤。2013。〈寓言視覺性、姿態引用與技術政治――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劇場啟明〉,《戲劇學刊》17,頁95-123。
吳錫德。2007。〈論羅蘭.巴特的「中性」論述:兼論《異鄉人》的「零度書寫」〉。《淡江外語論叢》10。頁147-163。
汪俊彥。2018。〈冷戰台灣與身體政治:蘭陵劇坊的實驗與開放性〉。《現代美術學報》31(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8)。頁67-84。
林乃文。2017。〈運動之後,敘事解散:解讀九〇年代前衛劇場《星之暗湧》和《白水》的失語敘事〉。《戲劇學刊》26(2017年7月)。頁67-84。
周慧玲。2001。〈演出好不燦爛,說理真箇艱難?──當代美學論述的失語症〉,《表演藝術》115 (2002年7月)。頁 21-23。
周靜家。2013。〈由藝術史之人文層面探討「儀式劇」迷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頁183-206。
姚一葦。1994。〈後現代劇場三問〉,《中外文學》23:7,頁9-11。
紀蔚然。2008。〈跨文化之正解與誤讀-台灣劇場改編西方正典之實驗意義〉,《眾聲喧嘩之後:台灣現代戲劇論集》。台北:書林。
洪祖玲。2006。〈花落誰家──探問臺灣劇本工作者立身之處〉,《美育》第152期,2006年7月,頁34-41。
張小虹。2015。〈話白水〉,《PAR表演藝術》271(2015年7月),頁86-87。
張佳棻。2009。〈人子劇團:孤獨的表演者〉,《戲劇學刊》9(2009年1月),頁21-38。
游 崴。2005。〈知識份子與一群不怕死的混混:林其蔚談龐克與台灣學運反文化〉,《典藏‧今藝術》156期。
———。2014。〈地下與主流文化場域的交鋒:吳中煒與九零年代破爛視聽〉,《藝術家》470期。頁213-218。
游勝冠、蔡佳陵。2011。〈從集體即興創作看賴聲川的認同書寫〉,《弘光人文社會學報》14。頁91-110。
陳世雄。2013。〈戲劇人類學的學科定位與方法〉,《文藝研究》2013年第1期。頁81-91。
陳雅萍。1997。〈尋求東方-十年來台灣舞壇東方身體風潮之初探〉。《表演藝術》52。頁36-41。
陳炳釗。1990。〈終有人革台灣的命!台灣小劇場運動興衰〉,《影藝半月刊》2(1990年11月),頁55-57。
萬胥亭。2003。〈「行動者」的隱退或前衛劇場 的「結局」〉。《藝術評論》14(2003年4月)。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頁35-45。
厲復平。2009。〈再探葛羅托斯基劇場實踐與理論〉,《戲劇學刊》9 (2009年月)。頁數7-20。
賈 瑋。2015。〈由作品走向文本——兼論文學研究範式的嬗變〉,《文學評論雜誌》2015年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頁91-97。
蔣興儀、魏健國。2017。〈瑪拉布論創傷:創傷的一般理論與受創主體的再定位〉,《思與言》55:1,頁165-210。
劉佩修。1993。〈各就各位?《1993.身體劇場表演祭》觀後〉。《表演藝術》11期。頁108-109。
———。2015。〈亞陶到土方巽:從「造反有理」到「邁向神聖劇場」〉《戲劇研究》16(2015年7月)。頁83-132。
黃承晃〈劇場與身體:七月七日看「祭」感言〉,《表演藝術》11期。頁109-110。
劉紀惠。2000。〈《中外文學》之本土轉向〉。《中外文學》28卷2期。頁17-21。
蔣興儀、魏建國。2010。〈從悲劇場景到悲劇倫理:紀傑克和拉岡的觀點〉。《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5:1。頁81-107。
黎煥雄。1996。〈搜尋島國身世的暗夜潛行者「河左岸劇團」〉,《台北小劇場── 一群年輕劇場工作者的文化紀錄》(1996年5月)(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新聞處)。
鍾明德。2010。〈六〇年代《劇場》雜誌與八〇年代台灣小劇場運動〉。《藝術觀點》41。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頁60-68。
蘇子中。2010。〈過度/過渡從感動的身體、赤裸的身體到奉獻的身體〉。《英美文學評論》16(2010年6月)。頁83-112。
龔卓軍。2010。〈一九六五視差之壑:《劇場》雜誌之我來不及搞前衛〉。《藝術觀點》41。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頁6-16。

【媒體報導】
于善祿 。1996。〈從《日蓮,喃喃自語的島》談起〉,《PAR表演藝術》41(1996年3月),頁74-75。
王右君。1996。〈喃喃自語的島,田啟元想說什麼,觀眾自己會意〉,《自由時報》第14版,1996年1月8日。
田啟元。1995。〈戲,我愛,我做〉,《中國時報》46版,1995年5月27日。
紀慧玲。1996。〈長詩流瀉出來的戲:臨界點劇象錄新作這回先在台南亮相〉《民生報》14版,1996年1月5日。
———。1996。〈潦過濁水溪,昨起展演,故事雖紛亂,卻能探人心〉,《民生報》第15 版,1996年1月15日。
———。1996。〈瘋狂指涉魔幻氛圍〉,《民生報》第14版,1996年1月27日。
———。1997。〈台北酒廠廢棄廠房 金枝演社籌演新戲〉《民生報》,1997年11月28日。
羅 群。1988。〈「行動劇場」的處女座——訪問王墨林〉《民眾日報》,1988年2月25日。
楊莉玲。1996。〈《奧瑞斯提亞》走樣詮釋,《甜蜜家庭》瘋狂上演〉,《自由時報》第28版,1996年1月24日。
樊 雯。1996。〈日蓮,喃喃自語的島:要走撼人心弦的涅槃之路〉,《民眾日報》第26版,1996年1月5日。
蔡明燁。1989。〈從鎖住觀眾出口的「黑盒子」談起──環墟〉《民眾日報》,1989年9月9日。
鴻 鴻。1996。〈5公尺的旅程〉,《工商時報》第28版,1996年1月28日。
【劇本、錄影資料、網站】
田啓元。1993。《夜浪拍案》。臺北:周凱文教基金會。
———。1993。《芒芭彈予魏京生》。臺北:周凱文教基金會。
———。1995。《目連戲/魔宴彌撒》。臺北:文建會。
———。《目連戲/魔宴彌撒》。臺北:文建會。
———。《割功送德》。未出版劇本
———。《甜蜜家庭》。未出版劇本。
汪其楣。2017。《汪其楣劇作集I、II》。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乃文。2018。〈運動的表演與表演的運動—記祁家威、田啓元的1980年代〉,《數位荒原》。http://www.heath.tw/nml-article/the-performativity-of-social-movement-and-the-activeness-of-performance/(2018.3.22上線)
梁志民、游源鏗。1989。《台灣第一》。臺北:周凱劇場基金會。
賴聲川。1991。《台灣怪譚》,收錄於《賴聲川:劇場3》。臺北:元尊文化,1999。
黎煥雄、葉智中。1993。《星之暗湧》。臺北:周凱劇場基金會。
黎煥雄。1995。《賴和》。臺北:文建會。
———。2014。《遺憾先生遺憾的包裹掉進了遺憾的海:黎煥雄劇場文字作品集》,臺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詹慧玲主編。2002。《狂睡五百年》。臺北:臨界點劇象錄。
———。2004。《繁花聖子》。臺北:臨界點劇象錄。
河左岸(1991)《星之暗湧》。臺北:河左岸劇團提供。
金枝演社(1997)。《古國之神:祭特洛伊》。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館
http://vcenter.iis.sinica.edu.tw/watch.php?val=aWQ9TWwzWE5nPT0=
(瀏覽日期:2019年3月3日)。
莊 子:《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瀏覽日期:2017.03.03。
http://ctext.org/text.pl?node=2732&if=gb&show=parallel。
陳建忠、沈芳序合編:〈六〇年代的文學雜誌〉,《台灣記憶˙文學紀行》展覽網頁。瀏覽日期:2019年3月3日。http://memory.ncl.edu.tw/tm_new/subject/literature/60date03.htm#3
蔡明燁:〈台灣小劇場的過去,現代與未來〉,《蔡明燁論文網站》。瀏覽日期:2019年3月3日。https://www.academia.edu/7869560/%E7%AC%AC%E4%B8%83%E7%AB%A0_%E5%8F%B0%E7%81%A3%E5%B0%8F%E5%8A%87%E5%A0%B4%E7%9A%84%E9%81%8E%E5%8E%BB_%E7%8F%BE%E5%9C%A8%E8%88%87%E6%9C%AA%E4%BE%86。
臨界點。1993。《白水(永琦版)》。臺北:臨界點劇象錄。
臨界點。1995。《水幽‧七女版》。臺北:臨界點劇象錄。
臨界點。1995。《瑪莉瑪蓮》。臺北:臨界點劇象錄。
臨界點。1996。《水幽‧男女混版》。臺北:臨界點劇象錄。
臨界點。1996。《日蓮˙喃喃自語的島》排練、演出與訪談。臺北:在地實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lzeaA7rWE

【訪談紀錄】

祁家威。2018年3月1日。臺北市杭州南路信義路口。
詹慧玲。2017年10月25-29日。「共學講堂」。臺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樓。
2017年12月26日。臺北市北投。
劉守曜。2018年1月24日。新北市竹圍。
2018年3月23日。「共學講堂」。台南郭柏川紀念館。
2018年11月4日。臺北市北投。
鄭志忠。2018年1月26日。臺北市公館。
2018年11月27日。臺北市濟南路。
2019年3月1日。臺北市北投。
黎煥雄。2017年2月27日。地點:臺北市和平東路,人力飛行劇團辦公室。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