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活漁場知識作為無形文化遺產保存之研究—以澎湖風櫃里為例
作者:莊凱証
作者(外文):Kai-Cheng Chuang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黃承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關鍵詞:風櫃里澎湖漁場在地知識無形文化遺產傳統知識與實踐Fenggui VillagePenghuFisheryLocal Knowledg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Implemen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現代漁民會視老一輩漁民的生活智慧為不符合時代需求的過時觀念,特別是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生活漁場知識,久而久之,恐會走向失傳、無人承接的局面。基於此,本研究以在地知識為核心,探究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生活漁場知識。諸如居民賴以維生的島嶼環境,潮汐、浪流、山勢、燈火、季節、漁具、漁法、漁獲、組織等,皆是在此漁場環境生成。其漁場認知與漁業觀點必然在歷時性與共時性裡一一實踐。透過島嶼漁場文化的發掘研究,一方面探討人與海洋環境互為擾動之生活關係,建構澎湖生活漁場知識。每一段時空記憶與經歷來自於代代相傳或是個人摸索的過程,深化之後,對於周遭環境的了解與運用,遂能建構一套親近海域的哲理與自我生存的重要技能。另一方面在於探討風櫃漁場生活經驗,以在地居民為探討中心,其所延伸的各式環境面向,如自然環境的變化如何影響在地居民的生活思維,或風櫃居民的自然觀、時間觀、空間觀可以在生活漁場知識裡找到哪些蛛絲馬跡等課題。進而針對生活漁場知識之探討,試以地方知識、現象學、人文地理學、無形文化遺產等理論基礎來論述及建構風櫃生活漁場知識體系之輪廓,一是人與漁場環境的關係;一是漁場知識的實踐,並導入無形文化遺產保存之探究。
  研究對象以澎湖風櫃里為例,風櫃聚落是澎湖典型的漁村,漁業結構表現於在地的生活樣貌,地理位置座落於澎湖本島201縣道尾端,臨海的生活環境,其生計連結,自然與周邊海洋資源有關,造就了以海維生的產業宿命。當科技文明逐漸凌駕當代社會時,傳統知識勢必受到衝擊,包括人的技能、口傳、工藝與學習模式、價值判斷等,其影響程度可大可小。因此,風櫃漁業生活漁場知識的形成,必須奠定於:人與環境之間的身體實踐,互為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以學習為底,進而內建個人與他人的經驗指數。風櫃生活漁場知識,其傳統性仍保留在中壯年、老一輩的身上。口語之間的在地語言,包括魚種的俗名、漁法的俗稱、手作的漁具、氣候的辨識等等,可謂是延續既有的傳統生活。本研究為蒐集風櫃里漁場知識文化內容,採取多面向的研究途徑,包括田野調查、潮間帶作業參與、社區文化性資源踏查、理論基礎建構等面向。主要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以社會文化、個人經驗、言談文本為探討方向,探究風櫃居民的生活漁場及其相關知識。
  因此,風櫃里生活漁場知識值得登錄為無形文化遺產的理由為:具有悠久的漁業發展歷史,漁村結構完整,許多在地知識源自於祖先傳承,代代相傳的生活經驗,居民擁有世代傳承的知識觀點與集體記憶,並經由各時期的發展與轉變,形塑出屬於風櫃里的漁場知識文化;放緄(延繩釣)、魷魚拖釣等漁法仍依循海流潮汐、天候辨識等傳統知識作業;大公(船長)與船員的組織或父子、親友的船組,得以繼續傳承地方漁場知識並實踐之;在地信仰的篤信,民俗規範的遵守等超自然力量的展現,可謂是民俗生活的一環;漁場環境的善用與定位,表現於各種捕魚技術、開船方法以及山範辨視等。以上皆為無形文化遺產保存之重要內容。
  研究結果認為風櫃里生活漁識知識具有無形文化資產之傳統知識與實踐、民俗、口述傳統等類項登錄之絕對保存價值。風櫃漁業發展悠久,自清領時期起,歷經日治、戰後,以及至今,至少已有三代以上的相傳經驗,代代相傳的歷史性與傳統性的發展脈絡更是顯明,放緄、魷魚拖釣等漁法仍繼續延續老一輩的討海知識與信念,每一發展階段皆有其不同的知識塑成與特質,一日為海,終身為海的生活觀,更加說明生活漁場知識的永續性與在地性。風櫃里的案例,可以是臺灣、澎湖在推動無形文化資產保存之先例。日後,建議風櫃里生活漁場的保存與發展,大致可朝向科技設計的運用、環境教育的導入、文化旅遊的地方活化、文資保存的登錄與指定以及生態保育的合作等面向著手,其最終的目標,在於島嶼型永續生活學習中心與島嶼生態博物館之建構。
  Modern fishermen see the life wisdom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fishermen as outdated concepts that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especially living fishery knowledge that integrates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s time passes, such life wisdom might be lost for good with no one to pass it on. In view of this, this study explored living fishery knowledge of Fenggui Village, Magong City, Penghu County with local knowledge as the core, such as the island environment, tides, waves, mountains, lights, seasons, fishing gears, fishing techniques, catch, organization, etc. upon which the residents’ livelihoods have risen from this fishery environment. The fishery perception and viewpoints must be put into practice by one in diachronism and synchronism. Through the exploratory research of island fishery culture, in one way, the agitating lif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was explored to construct knowledge about Penghu’s living fishery. Every segment of spatial-temporal memory and experience come from passing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or a personal exploration process. After deepening, one’s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a philosophy being close to the sea and important survival skills.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cus lay in exploring the life experience of Fenggui Fishery, with local residents as the center of discussion, extending various environmental aspects, including how chang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ffected the local residents’ life mindset, or what clues can be found from knowledge about living fishery based on Fenggui residents’ concept towards nature, time, and space, and other issues. The knowledge about living fishery was further explored to attempt to discuss and construct the outline of the Fenggui living fishery knowledge system through local knowledge, phenomenology, human geography,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s, and other theories: one involving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 fishery environment, and the other involving putting fishery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and introducing the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s.
  The research adopted Penghu’s Fenggui Village as the example. Fenggui Village is a typical fishing village in Penghu whose fishery structure is manifested in the local way of life. Geographically located at the end tip of County Highway No. 201 in Penghu, a living environment near the sea is naturally related the residents’ livelihoods to the surrounding marine resources, resulting in the industry’s destiny to live by the sea. As technological civilization gradually overtakes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 bound to be subject to impacts, including human skills, oral instructions, craftsmanship and learning models, value judgement, and so on,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s.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Fenggui’s living fishery knowledge must be based on: the physical practice between Ma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with learning as the basis and in turn leading to the creation of personal and others’ experience indices. The tradition of Fenggui’s living fishery knowledge is still retained in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rsons. The local spoken language includes the common names of fish species, common names of fishing techniques, handmade fishing gear, weather identification, etc., which are a continuation of existing traditional life.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cultural contents of Fenggui fishery‘s knowledge. Multi-faceted research approaches were adopted, including field investigations, participation in intertidal zone operations, investigations on community cultural resources, theory-based constru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with social culture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dialogues in text as the directions for exploring Fenggui residents’ living fishery and related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reasons that knowledge about Fenggui’s living fishery is worthy of registration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 are as follows: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fishery development, a complete fishing village structure, many knowledge sources inherited from ancestors and life experiences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residents have knowledge, viewpoints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forming Fenggui’s fishery knowledge and culture through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Longline fishing, squid rig for trolling, and other fishing techniques are still operated based on traditional knowledge such as the currents and tides, weather identification, etc.; captains and crew organizations, boat groups made up of father and son, family, and friends can continue to pass on local fishery knowledge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the devout local beliefs, compliance with folk customs, and demonstration of other supernatural powers are said to be part of folk life. Putting the fishery environment to good uses and its positioning are expressed in various fishing techniques, sailing methods, and mountain range identification, all of which ar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s.
  The research results deem that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living fishery in Fenggui Village has absolute preservation value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bout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s and putting them into practice and the registration of folk customs, orally instructed traditions, and other categories. Fenggui has a long history of fishery 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 passing-on has been through at least three generations, from the Qing-led period,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fter the war, until this day.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ical and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s explicitly evident. Longline fishing, squid rig for trolling, and other fishing techniques are a continuation of elders’ fishing knowledge and beliefs that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has its own knowledge molding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life concept of “fishing for a living for one day; fishing for life”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sustainability and locality of living fishery knowledge. Fenggui Village’s case is said to be a precedent for Taiwan and Penghu’s promo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 preservation. In the fu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enggui Village’s living fishery move towards the use of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int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cultural travel locally, the registration and designation of cultural asset preservation, collaboration o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construct an island sustainable life learning center and an island ecological museum.
參考文獻
一、專書、調查研究、報告書、計畫成果
元珍(2013),《漁場學(漁海況學)》,新北市:弘揚圖書出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6),《新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說明座談會會議手冊》,台
  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2),《2012年無形文化資產國際論壇—無形文化資產的
  重構與再生/文化多樣性與東亞視野》,台中:文化資產局。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Mike Crang原著,台北市:
  巨流出版。
王志弘等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Paul Cloke, Philip Crang, Mark Goodwin原
  著,台北市:巨流出版。
王洪文(1991),《地理思想》,台北市:明文書局。
王嵩山(1999),《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台北:稻鄉出版。
王嵩山(2017),《105年澎湖縣百年歷史廟宇及教堂文物普查計畫(二)期末報
  告》,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王嵩山主編(2009),《2005-2008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年鑑》,臺中市:文建
  會文資總管理處籌備處。
甘村吉(2010),《澎湖的王爺信仰圖錄》,澎湖:甘村吉。
伊能嘉矩(2011),《臺灣文化志.中卷(中譯本.修訂版)》,台北:台灣書房。
余光弘總編纂(2006),《開臺澎湖天后宮志》,澎湖:開臺澎湖天后宮管委會。
呂文雄等(1996),《赤崁漁業文化掠影》,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呂理政(2000),《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鄉出版社。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Rossman原著,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原著,台北市:時英出版。
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Robert Sokolowski原著,臺北市:心靈工
  坊文化。
汪大淵(1349),《島夷誌略》,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19種。
周國屏、林志重、連慧珠、李孟芬(2014),《人文地理學》,新北市:華立圖書公司。
季鐵男編(1992),《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市:桂冠文學。
林文鎮(2005),《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澎湖馬公:澎湖縣政府。
林文鎮、洪文源、葉茂生編纂(2007),《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5輯.
  馬公風櫃里》,澎湖:馬公市公所。
林文鎮工作坊(2008),《澎湖縣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澎湖: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林世華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Keith F. Punch原著,
  台北市:心理出版。
林豪(1998),《澎湖廳志稿》,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豪總修;薛紹元訂補(2006),《澎湖廳志》,台北市:文建會。
姜佩君(2009),《澎湖民俗概論》,台中市:白象文化。
施琅(1958),〈邊患宜靖疏〉,《靖海紀事》,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
  文獻叢刊第13種。
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Christian Norberg-Schulz原著,
  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段義孚(1999),《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津田初二、中谷三男(1988),《船尾トロール漁業入門》,東京:成山堂書店。
洪國雄(1999),《澎湖的石滬》,澎湖:澎湖縣文化局。
洪國雄(2005),《澎湖風櫃地區海岸保育與生態旅遊宣導手冊》,澎湖:澎湖縣
  政府。
洪國雄(1996),《澎湖產業印象:走過潮間帶》,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胡建偉、蔣鏞(1993),《澎湖紀略、澎湖續編》,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建偉纂輯;台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2004),《澎湖紀略》,台北市:文建
  會。
胡振洲(1977),《聚落地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胡興華(2003),《台灣的漁業》,臺北:遠足文化。
韋慶陽(2014),《徛佇這港海水个人》,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市:明
  文書局。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Cresswell, Tim原著,
  台北市:群學。
徐苔玲、王志弘譯(2013),《移動》,Perter Adey原著,新北市:群學出版。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1994),《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
  二種地圖類(三)》,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2018),《澎湖縣馬公市舢舨漁業文化口述歷
  史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張玉璜編纂(2005),《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城市志》,澎湖:澎湖縣政府。
張詠捷(2010),《船家寶:澎湖耆老海洋口述史》,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張靜宜(2016),《臺灣全志卷五經濟志.漁業篇》,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張默予編、金幹之撰(1972),《澎湖縣誌卷五、卷六-物產志上、下卷》,澎湖:
  澎湖縣文獻委員會。
郭金龍等撰述(2002),《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陳文達(1961),〈雜俗〉《台灣縣志》卷1,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正祥(1955),《澎湖縣誌》,澎湖:澎湖縣政府。
陳育含譯(2016),《訪談研究法》,Steinar Kvale原著,新北市:韋伯文化出版。
陳知青主編(1981),《澎湖: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暨澎湖設治七百年》,澎
  湖:澎湖縣政府。
曾光棣(1999),《澎湖的五營:以空間角度來看》,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有興(1997),《澎湖的民間信仰》,台北:台原出版。
黃有興、甘村吉(2003),《澎湖民間祭典儀式與應用文書》,澎湖:澎湖縣文化
  局。
楊金燕等(1998),《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臺灣總督府(1917),〈府報〉,第1366號,臺灣總督府。
歐堅壯等(1989),《澎湖開拓史學術研討會實錄》,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澎湖縣政府(2019),《澎湖縣第五期(108-111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
  澎湖:澎湖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2009),《澎湖縣統計年報第64期》,澎湖:澎湖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2014),《澎湖縣統計年報第69期》,澎湖:澎湖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主計室編印(2002),《民國90年澎湖縣漁業資源概況》,澎湖:澎湖
  縣政府。
澎湖廳(1932),《澎湖廳水產基本調查報告書》,澎湖:澎湖廳水產會。
蔡光庭(2018),《大海洋洋總是田:澎湖西嶼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澎湖馬公:
  澎縣文化局。
蔡相煇(1998),《臺灣南部漁村廟宇與漁村文化研究報告》,臺北:臺灣省政府
  農林廳漁業局。
鄭利榮(1986),《海洋漁場學》,臺北市:徐氏基金會。
顏尚文編纂(2005),《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澎湖:澎湖縣政府。
蘇益田(1998),《生態條件對澎湖傳統聚落型態之影響》,澎湖:澎湖縣立文化
  中心。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李謁政(1998),〈室內美學的誕生〉,中原學報,第26期,第2卷,頁49-56,
  中壢。
周素卿(2002),〈台灣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進程:知識生產特性與學科進步性之探
  討〉,都市與計畫,第29卷,第2期,頁256-289。
林文鎮(2002),〈澎湖在地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
  文輯,頁7-10,澎湖:澎湖縣文化局主辦。
林會承(1996),〈澎湖的聚落單元:兼論清代澎湖的地方自治〉,民族學研究所
  集刊,第81期,頁67-81,台北。
林會承(2002),〈澎湖建築與聚落研究的回顧〉,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
  文輯,頁18-29,澎湖:澎湖縣文化局主辦。
後藤春彥(2013),〈何謂生活景〉,博物淡水,第4期,頁50-69。
施國隆(2011),〈繁華似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臺灣的理解與經驗〉,2008~
  2010非物質文化遺產年鑑,頁16-23。
胡興華(2000),〈從漁場圖看台灣漁業的演變(上)〉,漁業推廣,第163期,頁
  12-29。
胡興華(2000),〈從漁場圖看台灣漁業的演變(下)〉,漁業推廣,第164期,頁
  11-29。
張火木(2009),〈澎湖縣觀光小吃、水產加工食品與觀光產業發展關係之初探〉,
  澎湖研究第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頁110-138,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辦。
張詠捷(2013),〈島嶼的飲食文化〉,澎湖研究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頁
  15-22,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主辦。
許雪姬(2011),〈澎湖歷史相關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澎湖研究第十屆學術研討
  會論文輯,頁1-23,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主辦。
郭大玄(2010),〈海洋教育中的文化思考:一個人文地理學的觀點〉,海洋文化
  學刊,第9期,頁51-67。
陳玉箴(2014),〈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澎湖傳統飲食〉,澎湖研究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9-107,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主辦。
陳春暉譯(2011),〈澎湖列島水產業〉,硓古石季刊,第64期,頁2-48,澎湖。
陳憲明(2009),〈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鳥嶼的研究(上)〉,硓古石季刊,
  第54期,頁66-92,澎湖。
陳憲明(2009),〈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鳥嶼的研究(中)〉,硓古石季刊,
  第55期,頁107-117,澎湖。
陳憲明(2009),〈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鳥嶼的研究(下)〉,硓古石季刊,
  第56期,頁96-112,澎湖。
陳憲明(1989),〈下海「看山勢」—談台東漁民對漁場的認知〉,科學月刊,第
  20卷,第7期,頁528-531,臺北市。
陳憲明(1991),〈澎湖沿岸漁場之領域管理〉,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0期,
  頁41-45,臺北。
溫國良(1999),〈日據初期澎湖廳之寺廟概況〉,臺灣文獻,第50卷,第4期,
  頁185-203,南投。
詹瑞峰(2001),〈一個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故事〉,硓古石季刊,第24期,頁
  66-103,澎湖。
靳菱菱(2010),〈漁場保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兩難:以台東富山漁場及蘭嶼禁漁
  區為例〉,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第3卷,第1期,頁1-25。
劉枝萬(1960),〈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季刊,第11卷,第2期,頁37-236,南投。
蔡其蓁、林玫君(2004),〈從淺繪到深描:一些資料分析與寫作經驗分享〉,質性研究的探討—理論與實務的對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頁1-7。
蔡萬生(2002),〈21世紀澎湖漁業發展芻議~回顧與前瞻〉,澎湖研究第一屆學
  術研討會論文輯,頁102-115,澎湖:澎湖縣文化局主辦。
鄭明華(1988),〈風櫃尾燒王船〉,大地地理雜誌,第9期,頁60-75。
藍姆路‧卡造(2009),〈地方知識的流動性-以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malati’ay
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6期,頁193-216。
魏也華(2019),〈人文地理學研究與學術論文寫作漫談〉,世界地理研究,第19卷,第3期,頁159-167。
羅正心、林徐達(2008),〈地方知識與田野工作〉,台灣原住民族研究集刊,頁
  1-11,花蓮。
鏑木余三男著、陳春暉譯(1998),〈百年前澎湖之水產概況〉,老古石季刊,第
  13期,頁52-68,澎湖。

(二)學位論文
丁國桓(2012),〈臺灣遠洋鮪漁業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
  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尹玓(2013),〈澎湖地區糖尿病足部感染病人醫利用及糖尿病志工介入之成效探
  討〉,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博士論文。
尹建中(1969),〈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所碩
  士論文。
方崇懿(2015),〈國際觀光度假區系統動態模式之研究—以澎湖、馬祖為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為敏(1996),〈臺灣澎湖群島近代土壤與古土壤之地球化學與風化化學之比較
  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博士論文。
王美青(2011),〈地方知識與永續發展-魯凱族下三社群的文化資產與自然資源
  管理〉,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國禧(2009),〈澎湖西嶼石滬之研究〉,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
  士班碩士論文。
石念祖(2009),〈運用魚類生活史特徵提出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管理的方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吳金鎮(2008),〈東港櫻花蝦漁業共同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
  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吳培暉(1996),〈1911年以前金門與澎湖村落空間的比較〉,國立成功大學建築
  學系博士論文。
呂政豪(2012),〈澎湖群島濱臺地形發育及其對傳統石滬活動之影響〉,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呂昭明(2007),〈澎湖群島閩方言音韻的類型與分布〉,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國添(1986),〈利用計量魚探器評估北太平洋表層流刺網漁場可行性之研究〉,
  國立海洋大學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寄隅(1993),〈澎湖地區玄武岩類與福建地區基性脈岩之定年學與地球化學研
  究兼論中生代晚期以來中國東南地函之演化〉,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研究所博
  士論文。
貝安莉(2009),〈貝里斯三國邊界Sapodilla岬海洋保護區與漁業之社會政治研
  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博士論文。
周介一(1997),〈澎湖農漁業活動及空間使用〉,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周怡(2015),〈世界貿易組織主席版漁業補貼草案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林妍伶(2017),〈澎湖縣地方教育特色指標建構與實證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佳慰(2018),〈落網加設底建網成功關鍵因素研究—以新竹明發定置漁場為例〉,國立高雄海洋大學水圈學院水產科技產業博士班博士論文。
林佳融(2014),〈應用衛星遙測分析颱風侵襲前後之漁海況變動-以澎湖鎖管漁場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
林宜君(2013),〈澎湖縣海洋小學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博士論文。
林明勳(2011),〈潛在微量毒性元素之累積與毒性優先順序指標之建置—以澎湖
  海水淡化廠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
林政達(2017),〈讓思考被看見從書本知識到實用競爭能力—以澎湖教育為例〉,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林容雅(2011),〈利用船位系統資料探究台灣東部海域延繩釣之漁獲組成及漁場
  分布特性〉,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
邵泰源(2001),〈冷凍水產品物流系統之研究-以鯖漁業為例〉,國立海洋大學
  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邵煥傑(2018),〈澎湖水道與周邊海域的紊流特性〉,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
  技暨資源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侯清賢(2015),〈氣候變遷對臺灣沿近海漁業生產衝擊與調適之研究〉,國立臺
  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姜佩君(2000),〈澎湖民間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施義哲(2008),〈澎湖箱網養殖的環境衝擊與發展之評估〉,國立中山大學海洋
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俊傑(2009),〈由服務創新及資源基礎觀點探討休閒漁業營運模式—以澎湖海
  上平台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倪進誠(1999),〈外在作用力形塑下觀光空間的遊客行為之研究—以澎湖離島為
  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凌子雅(2010),〈利用漁船船位動態資料探究臺灣東北海域火誘網漁業作業漁場
  之分布結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
原來(2010),〈無形文化資產振興管理系統之建構-以臺灣布袋戲發展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
唐力平(1987),〈烏魚汛期衛星遙測台灣海峽海況之微細構造與漁場形成之關係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曼藍波安(2003)〈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君臨(1988),〈台灣東部漁民漁場空間認知與漁撈活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瓊信(2006),〈澎湖群島發展島嶼生態觀光之潛力與效益評析〉,國立臺灣海
  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翁毓苑(2012),〈利用船位資料探討臺灣沿近海鰺科漁場分布之研究〉,國立臺
  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
翁綺苑(2012),〈利用船位資料探討臺灣沿近海鯖漁場分布之研究〉,國立臺灣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
馬上雲(2008),〈澎湖法教普唵儀式音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博士論文。
崔延美(2006),〈卯澳漁村老人日常生活型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
  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引(2004),〈南海產南魷資源之漁業聲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
  士論文。
張宇彤(2000),〈金門與澎湖傳統民宅形塑之比較研究—以營建中的禁忌、儀式
  與裝飾論述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
張佩瑜(1999),〈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建構-以澎湖地區為例〉,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銘(1996),〈北臺灣與澎湖島紅壤中鐵凎氧磁性氧化鐵之鑑定以及尖晶石型
  式鐵與鋁氧化物表面去質子化反應的量子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
  系博士論文。
張瑩玲(2009),〈應用船位系統資料探究臺灣西南與澎湖海域火誘網漁業之漁場
  分布特性〉,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
張燦穩(1990),〈蘭嶼椰油村雅美族人漁場利用形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懿(2008),〈高解析衛星遙測臺灣海峽表面水溫鋒面及其在漁業上的應用〉,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連玟玲(2012),〈利用船位資料探討台灣沿近海鎖管漁場分布之研究〉,國立臺
  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
郭正元(2018),〈台灣漁業LED集魚燈具之研發與實務應用研究〉,國立成功大
  學系統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陳守仁(1998),〈台灣正櫻蝦漁業資源管理之基礎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漁業科
  學學系博士論文。
陳宏斌(2009),〈遊客參與節慶活動行為意向模式之驗證—以澎湖元宵節為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
陳佳香(2016),〈自無形學院擴散網絡探討海洋漁業科學家合作行為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信雄(1984),〈澎湖宋元陶瓷初探〉,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庭芸(2012),〈澎湖永續觀光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班
  博士論文。
陳淋淋(2018),〈海洋漁業資源生態治理法理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
  學海洋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愫汎(2011),〈澎湖古典詩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德智(2018),〈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海洋漁業調查試驗事業之研究(1895-19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曾振德(1992),〈以NOAA衛星AVHRR影像觀測臺灣東北海域表層動態及其與
  鯖漁場關係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漁業學系碩士論文。
曾振德(2011),〈衛星影像應用於臺灣秋刀魚漁業之漁海況變動研究〉,國立臺
  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煥昇(2010),〈中日漁業協定對臺灣漁業之影響與臺灣之因應對策之研究〉,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黃元照(2010),〈澎湖地區海上箱網養殖漁業對於鄰近海域環境及亞熱帶珊瑚礁
  生物群聚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任億(2005),〈台灣西南海域高屏陸坡盆地及澎湖海底峽谷—水道系統的沉積
  作用及演化〉,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明和(2010),〈臺灣周邊海域實施生態漁業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
  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黃進達(2016),〈南海北部大陸邊緣東沙—澎湖隆起構造演化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論文。
楊樹森(1993),〈宜蘭灣日本鯷之漁業生物學〉,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研究所博士
  論文。
溫台祥(1991),〈澳洲西北陸棚漁場底棲魚類漁獲物組成之變遷與產量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天賞(2013),〈澎湖縣國中小教育實務與困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博士論文。
葉信利(1980),〈台灣東北部澳底近海類資源及其漁場〉,文化大學海洋研究所
  碩士論文。
董德輝(1997),〈臺灣西南海域澎湖水道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研究所博士論文。
解志強(1994),〈真實語料教材在臺灣地區英語聽力教學之應用:澎湖經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博士論文。
詹瑞峰(1999),〈從後頭厝(娘家)到阮家(婆家)-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空
  間〉,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廖學耕(1995),〈北太平洋過渡區赤魷漁場預測〉,國立海洋大學漁業科學學系
  博士論文。
劉仁銘(2005),〈臺灣東北部海域花腹鯖與真鰺混群之漁業聲學研究〉,國立臺
  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文宏(2005),〈貢寮地區漁業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
蔡介中(2011),〈探討光品質和漁業廢棄物對Chlorella sp. 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共培養生產油脂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研究
  所博士論文。
蔡文騰(2017),〈日本帝國海軍在澎湖:以馬公軍港為中心(1895-1945)〉,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蔡明惠(2004),〈戰後澎湖地方政治生態之變遷〉,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
  所博士論文。
蔡秉德(1997),〈澎湖澎南聚落之空間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鄭雅文(2009),〈應用船位系統資料探究臺灣東北海域火誘網漁業之漁場分布特
  性〉,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
衡寶龍(2011),〈澎湖縣西嶼鄉的漁撈活動與村落海域領域的變遷〉,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秀華(2001),〈白薇、澎湖爵床與台灣穗花杉的活性成分研究〉,高雄醫學大
學藥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薛雅惠(1991),〈高雄縣茄萣鄉漁民生活世界的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恆毅(2007),〈澎湖海域亞熱帶石珊瑚群聚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
  所博士論文。
顏秀玲(1992),〈澎湖群島吉貝村和赤崁村漁撈活動的空間組織〉,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百里(1978),〈澎湖群島方言調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其他:電子媒體、網站
〈WHAT IS LOCAL KNOWLEDGE?〉(來源:ftp://ftp.fao.org/docrep/fao/007/y5610e/y5610e00.pdf,2016.12.27瀏覽)。
文化部網站,〈文化資產保存法〉(來源:文化部網站,http:// 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6_19723.html,2016.11.01瀏覽)。
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953873,2020.02.03
瀏覽。
台電阿凱,〈澎湖人的15項特徵〉(來源:台電阿凱,http://on.fb.me/1c5YVke,
  2015.02.21瀏覽)。
〈考古史重大發現!澎湖原人為現代人類祖先〉(來源:自由時報網站,
  http://bit.ly/1c5NHw5,2015.02.20瀏覽)。
〈澎湖原人,只能算是遠祖直立人而非智人〉(來源:ETtoday網站, 
  http://bit.ly/1IO2Uig,2015.02.20瀏覽)。
馬公市公所網站,〈西衛里〉(來源:http://bit.ly/1IO4IYB,2015.02.23瀏覽)。
馬公市公所網站,〈東衛里〉(來源:http://bit.ly/1c5ZA5e,2015.02.23瀏覽)。
馬公市戶政事務所,人口統計〉
  (https://ris.penghu.gov.tw/makun/home.jsp?intpage=&id=
  177&yy=2019&mm=12,2020.01.24瀏覽)。
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互為主體性〉(來源:教育大辭書,http://bit.ly/1c61bIh,
  2105.02.24瀏覽)。
〈女媧造人〉(來源:http://bit.ly/1IO5XqS,2015.02.23瀏覽)。
〈島嶼〉(來源:http://bit.ly/1IO5rZQ,2015.01.01,2015.01.01瀏覽)。
〈風櫃來的人〉(來源:https://goo.gl/Y224eW,2016.02.14瀏覽)。
〈知識〉(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知识,2016.4.19瀏覽)。
〈台灣漁港列表〉(來源:https://reurl.cc/M7eRkm,2020.1.20瀏覽)。
澎湖縣政府網站,〈澎湖群島圖〉(來源:澎湖縣政府,
  https://www.penghu.gov.tw/ch/home.jsp?id=5,2020.02.20瀏覽)。
澎湖的玄武岩終身學習網站教材(來源:http://basalt.phhcc.gov.tw/a/a01_01_l01.asp,2015年6月30日點閱)。
澎湖原人(來源:http://bit.ly/1c5NHw5,2015.02.20瀏覽)。
澎湖縣農漁局,〈本縣漁業資源保育單行法規〉(來源:澎湖縣農漁局網站,http://
  bit.ly/1c608bp,2015.02.23瀏覽)。
蔡哲俊、李良輝,〈澎湖群島島嶼數量清查〉(來源:內政部國土資訊系統網站,  
  http:// bit.ly/1IO5EMC,2015.01.20瀏覽)。
趙曉維,〈互為主體性〉(來源:教育大辭書,http://bit.ly/1c61bIh,2105.02.24瀏覽)。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