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智顗的一佛乘止觀思想
作者:蕭嘉宏(釋法弘)
作者(外文):Hsiao, Chia-Hung (Shi, Fa-Ho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耿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天台宗智顗一佛乘止觀思想救度學修道論Tiantai SchoolZhiyiThe Theory of Meditation of One Buddha VehicleRealmsThe Theory of Deliverance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act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從智顗講說天台三大部開始,在其著作之中便充溢著《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其內有從教理闡釋為面向而解說一佛乘思想的內容,同時也有由止觀方法為面向以詮說一佛乘思想的部分。只是在其止觀方法詮說的部分,亦即有關智顗的一佛乘止觀思想的章文,並沒有如同其從教理闡釋而解說一佛乘思想的內容,一樣地受到古今學者們的重視;然而此中方為智顗止觀思想的發軔之處,卻是未能得見專門論述此一議題的研究著作。
在智顗的一佛乘止觀思想之中,其旨要在以止觀實踐為方式,而讓聲聞、緣覺以及菩薩之三乘,會歸於一佛乘;或者須將藏教、通教以及別教之三教,導歸至圓教。然而如此則需要面對並解決以上四乘或者四教之中,有關界的各種隔歷問題;於是便須從智顗在一佛乘止觀思想中,所建立的救度學與修道論裡,尋求具體的解決方案。
對於聲聞、緣覺以及藏教菩薩的救度問題,智顗主要是在一佛乘教義的論述之中提出解答。而對於一佛乘止觀思想之中的救度學,智顗則提供兩個主要的救度方法:一、解決通教行者於三界內外的隔歷問題,而將通教行者救度至別教以至圓教之中,如此而完成一佛乘;二、解決通教與別教行者於三諦偏圓的隔歷問題,以將此兩教行者救度至圓教之中,如是而成為一佛乘。智顗一佛乘止觀思想之中的修道論,又分為開權止觀的修道論與顯實止觀的修道論。開權止觀的修道論,乃是在一佛乘止觀思想救度學的救度架構之下,藉由投合藏、通、別三教根性的權宜止觀,而逐步地讓此三教行者會歸至圓教的一佛乘止觀之中。顯實止觀的修道論,則是圓教行者運用一心三觀而斷惑證智的止觀歷程。
Since Zhiyi talked about the‘Three Great Works of Tiantai’, his works overflows with the idea of‘One Buddha Vehicle’from“Lotus Sutra”; These include the expound of the theory to explain the idea of ‘One Buddha Vehicle’ simultaneously includes the method of meditative ‘śamatha-vipaśyanā’ to explain the idea of ‘One Buddha Vehicle’. Although, in the section of meditative‘śamatha-vipaśyanā’which is regarding the idea of‘One Buddha Vehicle’does not like what he was expounding the theory of the idea of‘One Buddha Vehicle’, it is still highly valued by the scholars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However, this should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idea of meditative‘śamatha-vipaśyanā’ by Zhiyi, we could not find any research works specifically discussing this particular topic.
In the idea of‘One Buddha Vehicle’by Zhiyi, its purpose is to use meditative‘śamatha-vipaśyanā’ to amalgamate Śravakayana, Pratyekabuddhas and Bodhisattva the three vehicles of Buddhism into‘One Buddha Vehicle’; Or to lead and integrate the three other teaching namely, Tripitaka Teaching, Common Teaching and Distinct Teaching into the Perfect teaching. Nevertheless,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issues of varies Separations of Realms existed in the above Four Vehicles or Teachings, one has to find the actual solution from deliveranc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ractices within the idea of ‘One Buddha Vehicle’ established by Zhiyi.
Regarding the issue of deliverance of Śravakayana, Pratyekabuddhas and Bodhisattva of Tripitaka Teaching, Zhiyi provided solutions based on the discourse of the idea of 'One Buddha Vehicle'. As for the theory of deliverance within the meditative‘śamatha-vipaśyanā’ of the idea of 'One Buddha Vehicle', Zhiyi provided two main methods of Deliverance: to deliver the practitioners of Common Teaching to the Distinct Teaching and ultimately to the Perfect Teaching ,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Separa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Three Realms encountered by them, to deliver the practitioners of Common Teaching and Distinct Teaching to the Perfect Teaching,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Separation within the Three Truth leaned towards the Perfect teaching encounter by them, hence becomes ‘One Buddha Vehicle’. The theory of practice within the idea of meditative‘śamatha-vipaśyanā’in‘One Buddha Vehicle’can be divided into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Expedien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and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Manifestation Ultimate Truth’.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xpedien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is to base on the structure of deliverance meditative‘śamatha-vipaśyanā’in the idea of‘One Buddha Vehicle’and according to the faculties of the Tripitaka teaching, Common teaching and Distinct teaching to gradually integrate the Three Teachings practitioners into the Perfect teaching of ‘One Buddha Vehicle’. Whereas,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Manifestation Ultimate Truth’ is for the Perfect Teaching practitioners to use the “Threefold Contemplations of One Mind’ the meditative ‘śamatha-vipaśyanā’ process to extinct the defil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wisdom.
(一)大正新脩大藏經
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第223號。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第262號。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第278號。
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第375號。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第475號。
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大正藏》冊24,第1485號。
婆藪槃豆釋,菩提留支共曇林等譯。《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正藏》冊26,第1519號。
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大正藏》冊28,第1546號。
世親造,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第1558號。
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1716號。
湛然。《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冊33,第1717號。
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冊34,第1718號。
吉藏。《法華玄論》。《大正藏》冊34,第1720號。
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大正藏》冊34,第1723號。
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冊45,第1866號。
智顗。《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第1911號。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冊46,第1912號。
湛然。《止觀義例》。《大正藏》冊46,第1913號。
湛然。《止觀大意》。《大正藏》冊46,第1914號。
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正藏》冊46,第1916號。
智顗。《六妙法門》。《大正藏》冊46,第1917號。
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冊46,第1925號。
智顗。《四教義》。《大正藏》冊46,第1929號。
諦觀。《天台四教儀》。《大正藏》冊46,第1931號。
灌頂。《國清百錄》。《大正藏》冊46,第1934號。
智旭。《教觀綱宗》。《大正藏》冊46,第1939號。
志磐。《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第2035號。
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第2060號。
(二)卍新纂續藏經
智顗。《維摩經文疏》。《續藏經》冊18,第338號。
智旭。《法華經會義》。《續藏經》冊32,第616號。
智顗。《三觀義》。《續藏經》冊55,第909號。
從義。《摩訶止觀義例纂要》。《續藏經》冊56,第921號。
處元。《摩訶止觀義例隨釋》。《續藏經》冊56,第923號。
(三)永樂北藏大藏經
蒙潤。《天台四教儀集註》。《永樂北藏》冊189,第1629號。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牟宗三(1988)。《佛性與般若》。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修訂八版。
吳汝鈞(1996)。《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吳汝鈞(1999)。《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台北:臺灣商務。
吳汝鈞(2002)。《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台北:文津。
吳汝鈞(2010)。《中道佛性詮釋學:天台與中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林鎮國(2012)。《空性與方法》。台北:政大出版社。
施凱華(2009)。《天台「中道實相圓頓一乘」思想:相即不二門》。台北:文津。
施凱華(2009)。《天台「中道實相圓頓一乘」思想:教觀一體門》。台北:文津。
張曼濤主編(1979)。《天臺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郭朝順(2004)。《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台北:里仁。
董平(2002)。《天台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霍韜晦(1986)。《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
陳英善(1997)。《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台北:法鼓文化。
陳堅(2005)。《無明即法性—天臺宗止觀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二)中譯專書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1998)。《法華思想》。台北:佛光。
安藤俊雄著,釋演培譯(1989)。《天台性具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三版。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1998)。《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台北:慧炬出版社,2004再版。
安藤俊雄著,釋依觀譯(2004)。《天台思想史》。台北縣石碇鄉:中華佛敎文獻編撰社。
吳汝鈞著,陳森田譯(2010)。《中道佛性詮釋學:天台與中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佐藤哲英著,釋依觀譯(2005)。《天臺大師之硏究:特以著作的考證研究為中心》。台北縣石碇鄉:中華佛敎文獻編撰社。
(三)日文專書
玉城康四郎(1961)。《心把捉の展開:天台実相観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山喜房仏書林。
平川彰(1989)。《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
石津照璽(1980)。《天台實相論の研究—存在の極相を索めて—》。東京:創文社。
安藤俊雄(1953)。《天台性具思想論》。京都:法藏館。
安藤俊雄(1968)。《天台學:根本思想とその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1969第二刷。
佐藤哲英(1961)。《天台大師の硏究—智顗の著作に關する基礎的硏究—》。東京:百華苑。
勝呂信靜(2009)。《法華経の思想と形成》。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稻荷日宣(1975)。《法華經一乘思想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橫超慧日編著(1969)。《法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
三、期刊、論文集
方立天(2000)。〈一個極具特色的佛教真理論—智顗的七種二諦說和三諦圓融說〉。《文史哲》第5期。頁100 - 107。濟南:山東大學。
林志欽(2005)。〈天台別圓二教觀法之比較—兼論三種止觀〉。《玄奘佛學研究》第二期。頁173 -216。新竹市: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林建德(2010)。〈試論牟宗三對天台智顗「不斷斷」思想之詮釋〉。《玄奘佛學研究》第十三期。頁29-54。新竹市: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康特(2003)。〈天台宗的可說與不可說—天台宗的語言用法及其對語言界限的觀點〉。《正觀雜誌》第二十七期。頁13-84。南投:正觀雜誌社。
康特(2004)。〈天台宗的「圓極架構」—關於天台宗圓教所統攝之救度學、存有學與語言用法三方面的脈絡線索之探究〉。《華梵人文學報》第二期。頁84-94。新北市:華梵大學文學院。
康特(2006)。〈從天台宗《法華玄義》「本跡」詮釋方法上探討「指涉」的宗教哲學問題〉。《正觀雜誌》第三十六期。頁5-44。南投:正觀雜誌社。
曾其海(1997)。〈「一念三千」是「思維與存在」的統一命題〉。《台州師專學報》第19卷 第二期。頁26-29。浙江:台州學院。
楊惠南(1999)。〈智顗的二諦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頁43-68。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陳英善(2002)。〈天台圓頓止觀之修證—就十乘觀法而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頁305-333。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陳英善(2006)。〈論「以別接通」在天台判教上之意義〉。第11屆專任研究人員論文發表會。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
四、學位論文
王月秀(2012)。《智顗佛性論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林志欽(1999)。《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明莉(1999)。《智者大師之一佛乘思想與實踐》。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乃腕(釋性廣)(2010)。《智顗大師圓頓止觀法門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