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後二二八世代療傷進行式: 台灣小說的「創傷記憶」與「代際傳遞」
作者:陳秀玲
作者(外文):Chen, Hsiu-Li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癸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後二二八世代女性家族史書寫創傷記憶代際傳遞精神症狀書寫悲劇敍事Post-228 generationFemale family history writingTraumatic memory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Mental symptom writingTragic narrativ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以新世紀二二八家族書寫為研究主題,主要討論對象和文本分別為陳燁《烈愛真華》、陳玉慧《海神家族》、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和楊小娜《綠島》。首先從二二八記憶的歷史沿軌出發,試圖將事件戰線扣回二戰期間的中國戰場,從華人戰爭創傷之大歷史架構,納入中國近年來對南京大屠殺展開之心理創傷研究,從中觀察兩岸人文學界如何對「療傷」主題進行論述,作為對台灣二二八創傷研究之延伸與補充。在研究理論與方法上,主要參考以色列心理學家克勒曼(Kellermann)博士針對猶太人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代進行臨床心理治療,發表一系列「創傷代際傳遞」之相關研究,表述歷史創傷烙印在上一代的記憶中,也深深影響著後代子女的精神現實。本研究從歷史「創傷記憶」和心理「代際傳遞」兩大主題,探討四部小說之療傷特質與悲劇敍事,並加入新世紀電視戲劇作品,綜合探討二二八記憶作為文化再現之發展趨勢。
本文立論四位女作家各自帶著殊異的生命見證,共同以二二八事件為時代背景創作家族小說,將歷史事件個人化成為文學作品,作為省思國家暴力與建構集體記憶之文學見證,展現女作家們參與並介入歷史論述的企圖心。再者,女作家們不約而同在小說中以「女兒」作為主要敍述者,從家庭第二代、第三代女性位置,回溯家族經歷巨變後的解體悲命,共同的情節架構揭露出新世紀女性二二八書寫的三大特質,第一、從「後二二八世代」視角,敍述下一代子女如何承繼上一代父母的創傷記憶,並在暴力陰影中發展成為自己的成長創傷;第二、女作家們帶著濃厚的「療傷意識」,從事件影響性切入對歷史暴力的省思,並共同在文末釋出理解、寛恕以及和解的善意;第三、跳脫過去以男性作為主要犧牲者的傳統書寫模式,轉而從女性踰越的身體和精神症狀,接掌女性作為「創傷主體」的發聲主控權。
二二八事件以及隨後的白色恐怖,是台灣人民的集體創傷,至今仍以各種不同文化形式再現其樣貌,本研究從文化創傷和心理療傷層面,論證二二八創傷記憶仍然在現代社會中發酵。再者,參考國際間清理二戰創傷之跨文化心理治療經驗及成果,檢視台灣社會及文化論述長期以來,對於加害者心理及其傳遞創傷研究的普遍缺席,使得二二八事件成為政治神話的隱憂,更是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和促進寛恕和解的關鍵難題。主張唯有透過多元的敍事視角和再現形式,並開啟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對話空間,如此才能超越二元對立的傳統框架,真正進入從個體釋出寛恕善意,到集體達成和解共識的社會療傷過程。
This paper takes the new century 228 family history writing as the discussion on Taiwanese fiction: Chen Yeh’s “True Love of Zhen-Hua”,Chen Yu-hui ‘s “Mazu’s body-guards”, Hu Shu-wen’s “The blood of the Sun is Black” and Yang Shawna’s “Green Island”. First of all, from the great historical framework of the Chinese war trauma, the "Nanjing Massacre" and "The 228 incident” to observed how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both sides with the theme of "healing" as an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to Taiwan's 228 trauma discourse. It take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by Dr. Kellermann, an Israeli psychologist, who conducted a series of "clinical psychological analyses" of Holocaust survivors and their descendants.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trauma expresses the memory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also deeply affects the spiritual reality of their children. This study works on the two main themes of historical "traumatic memory" and psychological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adds the TV drama works of the new century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228 memory as a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e four female writers who have created family novels with the 228 events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y personalize the historical events into literary works to show the attempts to “participate” and “intervene” in the historical discourse. Moreover, they take "daughter" as the main narrator, from the family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of female position, which revealed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s 228 writing: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st-228 generation", describe how the next generation inherit the traumatic memories from their parents and develop into their own growth traumas. Second, the women writers conclude a strong "healing consciousness"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to release understanding,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of good will. Third,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writing pattern of male as the main victim, and take over the "subject of trauma" by physical and mental symptoms writing of women instead.
The 228 and the White Terror were the collective traumas of Taiwan people, which are still re-presented in various cultural forms. This paper is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cross-cultural psychotherapy for the wounds of World War II. We examine the long-standing lack of psychological discourse on perpetrators which has caused the 228 incident a hidden concern of political myths and a key difficulty for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reconciliation. It is argued that only through multiple narrative perspectives and reproduction forms, and to open the dialogue space between victims and perpetrators, can we go beyond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dual opposition and truly enter the process of social healing, from the individual's release of forgiveness and goodwill to the collective consensus of reconciliation.
(一) 文本:

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台北:印刻,2011)。
胡淑雯:《哀豔是童年》(台北:印刻,2006)
陳 燁:《半臉女兒》(台北:平安文化,2001)。
陳 燁:《泥河》(台北:自立晚報文化,1989)。
陳 燁:《烈愛真華》(台北:聯經,2002)。
陳玉慧:《巴伐利亞的藍光:一個臺灣女子的德國日記》(台北:二魚文化,2002)。
陳玉慧:《台灣文學音樂劇《海神家族》》(台北:印刻,2009)。
陳玉慧:《海神家族》(台北:印刻,2004)。
楊小娜著,謝靜雯譯:《綠島》(台北:印刻,2016)。

(二) 專書:

王貞文:《控訴與紀念》(台北 :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1999)。
白睿文著,李美燕等譯:《痛史—當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台北:麥田,2016)。
共生音樂節論述組x海嶼暗潮等編著:《回眸與追求 : 傳承不熄的暗夜微光》(台北 : 前衛,2016)。
共生音樂節論述組x海嶼暗潮等編著:《走過 : 尋訪二二八》(台北 : 前衛,2015)。
江明珊總編:《 228.七〇 : 我們的二二八》(臺南 : 臺灣歷史博物館,2017)。
李敏勇:《傷口的花》(台北 :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1999)。
李喬:《二二八在臺灣人精神史的意義》(台北 :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1999)。
沈秀華:《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台北:玉山社,1997)。
杰夫瑞.C.亞歷山大(Jeffery C. Alexander)著,吳震環譯:《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The meanings of social life: a culture sociology)(台北:五南,2008)。
林毅夫:《臺灣人「受虐性格」的心理分析 : 從二二八事件的受難經驗談起》(台北 : 前衛出版,2004)。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
保羅・康納頓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How Societies Remember)(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施正鋒:《浩劫與認同》(台北 :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1999)。
胡淑雯主編:《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台北:衛城出版,2015)。
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8)。
曹欽榮:《自由遺產:台灣二二八、白恐紀念地故事》(台北:台灣游藝,2017)。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陳俐甫:《禁忌.原罪.悲劇 : 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新北 : 稻鄉,1990)。
陳彥亨:《債與償:臺灣二二八傷痕小說》(台北:釀出版,2013)。
陳映真總編輯:《2.28六十周年特輯》(台北:人間出版,2007)。
陳香君著,周靈芝等譯:《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與性別差異的美學》(台北:典藏,2014)。
陳麗娜、陳乃慈執行編輯:《二.二八8 : 文學和歷史》(台北:人間出版,2006)。
揚・阿斯曼著,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Testimony: 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台北:麥田,1997)。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卷一 清理威權遺緒—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台北:衛城出版,2015)。
劉紀蕙:《心的變異》(台北:麥田,2004)。
衛城出版編輯部:《字母LETTER:胡淑雯專輯》(台北:衛城/遠足,2018)。
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2003)。

(三) 期刊論文

丘引:〈小說和自傳,走向療癒〉,《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0期(2017.04),頁:45-48。
史艾米:〈創傷歷史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與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15.06),頁:283-310。
吳乃德:〈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8期(2008.01),頁:39-70。
宋澤萊:〈戰後第二波鄉土文學(1980-1988)介紹--忍向屍山血海求教訓: 試介鍾逸人、李喬的二二八長篇小說〉,《臺灣新文學》11期(1998.12),頁:230-270。
李昀瑾:〈自我認同的糾葛與分裂--以邱永漢《濁水溪》為考察對象〉,《臺灣文學評論》8卷1期(2008.01),頁:6-19。
李欣倫:〈在路上,我寫作--從陳玉慧日記體散文與小說的互文探索女作家的自我凝視與寫作辯證〉,《東海中文學報》27期(2014.06),頁:219-240。
李淑君:〈『例外狀態』下的『失調姿態』:白色恐怖監獄中的女性政治受難者的失調身體〉,《淡江中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18.06),頁:114-148。
李筱峰:〈蔣介石與二二八事件—兼論其責任問題〉,《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8),頁:455-469。
阮美慧:〈以「情」書「史」--江自得《二二八》詩作的詩藝探析〉,《文學臺灣》101期(2017.01),頁:217-241。
季季:〈從廢墟中雕出的《臺北人》變體--評介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文訊》316期(2012.02),頁:112-114。
林宗義:〈抗爭抑或復和?——武力壓制者V.S.苦難的倖存者〉,《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8年),頁:371-388。
林怡翠:〈陳燁「泥河」之女性/文本/政治〉,《文學前瞻》1期(2000),頁:28-57。
邱貴芬:〈塗抹當代女性二二八撰述圖像〉,《中外文學》27卷1期(1998.06),頁:9-25。
施如芳:〈惘惘的威脅—陳玉慧文學劇場《海神家族》〉,《印刻文學》第六卷第四期(2009.12),頁:164-167。
洪英雪:〈一個歷史,各自解讀--二二八小說及其相關作品選集的多元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期(2006.10),頁:287-323。
洪英雪:〈從性政治突圍而出--論謝雪紅書寫以及李昂《自傳の小說》〉,《臺灣文學研究學報》7期(2008.10),頁:9-43。
紀大偉:〈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讀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印刻文學生活誌》7卷12期(2011.08),頁:60-63。
紀心怡:〈小說?歷史?還是小說--《埋冤.一九四七.埋冤》的定調〉,《文學臺灣》60期(2006.10),頁:154-184。
張悅然:〈飛躍沒有圍牆的瘋人院〉,《印刻文學》7卷第22期(2011.08),頁:64-66。
張連紅:〈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的塑造〉,《國史研究通訊》第十期(2016.06),頁:105-112。
張雪媃:〈讀陳燁的台灣家族演義〉,《文訊》311期(2011.09),頁:38-42。
陳平浩:〈千里眼的凝視,順風耳的聆聽:如何書寫臺灣歷史:評陳玉慧《海神家族》〉,《幼獅文藝》620期(2005.08),頁:102-103。
陳芳明、楊照、阿潑、葉佳怡:〈楊小娜—綠島〉,《印刻文學》第159期(2016.11),頁:24-67。
陳思宏:〈「家」就是現在書寫的那張桌子—專訪陳玉慧〉,《文訊》301期(2010.11),頁:37-43。
陳香君:〈從二二八歷史創傷書寫看重建台灣文化主體—上篇〉,《典藏今藝術》138期(2004.03),頁:142-145。
陳香君:〈從二二八歷史創傷書寫看重建台灣文化主體—下篇〉,《典藏今藝術》139期(2004.04),頁:144-147。
彭珮貞:〈無父無家的精神祭典—論陳玉慧《海神家族》中的憂傷書寫〉,《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十五輯(2015.09),頁:95-113。
彭瑞金:〈二二八滄桑奮鬥史--序《火的刻痕--鍾逸人》〉,《文學臺灣》73期(2010.01),頁:64-67。
曾若涵:〈碎解的人生—《海神家族》中的女性與空間〉,《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六輯(2010.06),頁:71-96。
黃錦珠:〈陳玉慧《海神家族》及其他〉,《文訊》364期(2016.02),頁:106-107。
楊淇竹整理:〈向台灣致敬的文學音樂劇〉,《印刻文學》第六卷第四期(2009.12),頁:160-163。
葉佳怡:〈倖存者的行進—阿潑、葉佳怡的(小說家訪後)交換筆記〉,《印刻文學》23卷第3期(2016.11),頁:60-67。
趙嵐音:〈家、兩性關係與身份認同-陳玉慧的小說《海神家族》〉,《人文社會科學研究》7卷4期(2013.12),頁:67-84。
趙嵐音:〈迷失在愛情綺夢中的臺灣女子--歐坦生二二八小說《沉醉》中的國族寓言與女性描寫〉,《文學臺灣》69期(2009.01),頁:291-300。
劉亮雅:〈九0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11),頁:133-157。
劉思坊:〈從男人邦到女人國--論陳玉慧《海神家族》與黃碧雲《烈女圖》的女性家族書寫〉,《思辨集》12期(2009.03),頁:51-67。
劉思坊記錄:〈各式各樣孤獨所形成的暗影──胡淑雯、駱以軍對談〉,《印刻文學》7卷12期(2011.08),頁:68-79。
劉思坊整理:〈陳芳明VS.陳玉慧—《海神家族》與台灣歷史記憶的書寫〉,《印刻文學》第六卷第四期(2009.12),頁:155-159。
蔡英文、蘇慧婕、陳俊宏、葉浩、陳昭如、吳乃德:〈轉型正義的政治與法律哲學論壇—加害者的過去與現在式[座談會]〉,《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59期(2016.12),頁:153-206。
蔣興儀、魏建國:〈從悲劇場景到悲劇倫理:紀傑克和拉岡的觀點〉,《師大學報》第55期1卷(2010.03),頁:81-107。
鄭伊庭:〈重構二二八的困境與自覺--舞鶴的〈調查:敘述〉〉,《臺灣文學評論》9卷2期(2009.04),頁:130-148。
戴冠民:〈逃憶/逸之「離」與逃譯/繹之「返」—論《海神家族》身世圖譜的重構與倫理召喚〉,《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八輯(2011.07),頁:39-66。
簡素琤:〈二二八小說中的女性、省籍與歷史〉,《中外文學》27卷10期(1999.03),頁:30-43。

(四) 中國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欣:〈創傷敍事、見證和創傷文化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頁:73-79。
朱云霞,〈呈現與審視:「解嚴」後台灣家族書寫中的創傷敍事〉,《齊魯學刊》總第244期(2015),頁:156-160。
李行遠:〈台灣現代美術中的歷史創傷記憶與悲情美學—以二二八美展(1996、1997)為個案〉,《文藝研究》(2011年第5期),頁:124-131。
李昕:〈南京大屠殺文化創傷的社會建構〉,《日本侵華史研究》(2017年第4卷),頁:6-12。
張連紅:〈記憶南京:從負面遺產到共有財富〉,《修復心理創傷與和解的歷史性嘗試》,國際研修:「記憶南京2011年」(2011.10.5~8),(京都:立命館大學人間科學研究所,2012)。
張連紅:〈歷史創傷的治療:中日關係無法跨越的課題〉,《探索戰爭遺留下的心理創傷的世代間關聯及其和解修復的可能性》,國際研修:「追憶南京2009」(2009.10.7~10),(京都:立命館大學人間科學研究所,2010)。

(五) 學位論文

史峻:《臺灣白色恐怖的創傷研究:一個奠基於『族裔反霸權主義敍述』的觀點》(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沈沛緗:《從屈從到協商—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暴力敍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邱安屏:《陳燁『封印赤城』系列小說研究—以家族書寫為中心》(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4)。
紀靜宜:《論陳玉慧《海神家族》生命史書寫》(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張惠嵐:《創傷、記憶與儀式—後二二八紀念性文化的敍事及建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秀祝:《從文化創傷敍事與復原看二二八美展的藝術創作》(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造形藝術碩士論文,2012)。
游伊甄:《家園與自我追尋—陳玉慧長篇小說研究(1992-2010)》(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湯舒雯:《史的暴力,詩的壟斷—台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㿂候閱讀與文化創傷》(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論士論文,2014)。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劉文君:《新世紀初期兩岸女性小說的家族書寫》(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
劉雅郡:《《桑青與桃紅》與《海神家族》中的創傷與生命書寫》(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蔡佩家:《《太陽的血是黑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女性創傷敘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鄭宇珊:《陳燁『封印赤城』系列小說的主題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賴芸騫:《新世紀台灣女性作家創傷書寫研究—以鍾文音、郝譽翔、胡淑雯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六) 英文書刊及論文:

Armand Volkas:”Delivered to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Drama Therapy”, November 9, 2003 in Albuquerque, New Mexico. (http://www.healingthewoundsofhistory.org/)
Jeffrey C. Alexander:“Trauma : a social theory”,Cambridge, UK ; Malden, MA : Polity Press, 2012.
Natan P.F. Kellermann:“Diagnosis of Holocaust Survivors and their Children”, Isr J Psychiatry Relat Sci Vol 36 No 1 (1999) pp. 56-65. AMCHA, Jerusalem, Israel.
Natan P.F. Kellermann:“Hereditary Memory: Can a child remember what the parent has forgotten?”, AMCHA, Jerusalem, Israel.
Natan P.F. Kellermann:“Transmission of Holocaust Trauma”, AMCHA, National Israeli Center for Psychosocial Support of Survivors of the Holocaust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Article (PDF Available) in Psychiatry Interpersonal & Biological Processes 64(3):256-67 · February 2001. Retrieved on 2019-06-15.(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Natan_Kellermann)。
Natan P.F. Kellermann:“Transmitted Holocaust Trauma: Curse or Legacy? The Aggravating and Mitigating Factors of Holocaust Transmission”, Isr J Psychiatry Relat Sci Vol 45 No 4 (2008) pp. 263-271. AMCHA, Jerusalem, Israel.
Natan P.F. Kellermann:”Holocaust Trauma: Psychological Effects and Treatment”, iUniverse,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9.12.08
林麗君(Sylvia Li-chun Lin):《台灣暴力敍事再現—小說及電影中的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Representing Atrocity in Taiwan: The 2/28 Incident and White Terror in Fiction and Fil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七) 網路部落格文章

宋澤萊:〈戰後悲劇文學的延續與二二八事件的書寫—以胡長松、李喬、田雅各的小說為例〉,《部落格:台文戰線連盟》,2013.08.07貼文。
許世哲:〈處理族群悲劇不帶血腥 《燦爛時光》紀錄有別眷村故事的台灣史〉,2015/12/25. (網站:https://www.storm.mg/lifestyle/76742,截取日期:2019.04.17)
林秀姿:〈鄭文堂──「沒想到我們努力到今天,最後只剩半張A4」〉,2015/12/26. (網站: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00/article/3675截取日期:2019.04.17)
翁健偉:〈專訪導演鄭文堂/為何商業電視台拒播《燦爛時光》?〉,2016/01/21.(網站: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20337 截取日期:2019.04.17)
施逸翔:〈【我看《燦爛時光》】施逸翔:天明之後,我們仍慣於黑暗?〉,2016/01/21. (網站: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8412,截取日期:2019.04.17)
狄雨霏:〈楊小娜:「二二八事件」與台灣的身份認同〉,2016.01.24。(網站: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0124/c24greenisland/zh-hant/ 截取日期:2018.09.08)
江禹嬋:〈《燦爛時光》 讓年輕人重新認識歷史〉,2017/02/02. (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tw/ ,截取日期:2019.04.17)
蘇碩斌:〈婆娑海洋上的綠島,平凡人的白色恐怖故事〉,2017.02.14。(網站: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10 / 截取日期:2018.09.08)
翁稷安:〈必要的平庸:讀楊小娜《綠島》〉,2017.2.25。(網站: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228-70years/62180 截取日期:2018.09.08)
Zi 字媒體寰宇綜合:〈尋找文革隱傷者 : 一群中德心理學家和他們研究的政治運動幽靈〉,2017/08/24.(網站:https://zi.media/@taiwantravelmap/post/wdAKtD,截取日期:2019.07.20)。文章首刊於2013年7月18日《南方周末》,特約撰稿何謙。
客家電視報導:〈客視3節目 入圍「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2017/09/27. (網站:http://www.hakkatv.org.tw/news/181175,截取日期:2019.05.30)
丘琦欣:《破土》透過Skype訪問了楊小娜,2018.05.06。(網站:https://newbloommag.net/2016/08/23/interview-shawna-yang-ryan-tw/ 截取日期:2018.09.08)
邱國榮報導:〈國家暴力研究 論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差異〉,2018.09.21。(網站:https://tcnn.org.tw/archives/42088 截取日期:2019.12.10)
中央通訊社報導:〈總統:促轉會不是東廠 國民黨應勇於面對歷史〉,2018/12/10。(網站: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12100358.aspx。截取日期:2019.03.08)
中央通訊社報導:〈掌摑事件 促轉會:應正視背後的威權遺緒〉,2019/01/23。(網站: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1230357.aspx。截取日期:2019.03.08)
中央通訊社報導:〈政治創傷心理療癒 促轉會培訓專業助人工作者〉,2019/03/05.(網站: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3050353.aspx。截取日期:2019.03.08)
中央通訊社報導:〈返校引發熱議 小野:勢不可擋的文化運動將來臨〉,2019/09/23。(網站:https://www.cna.com.tw/news/amov/201909230142.aspx,截取日期:2019.10.16)
中央通訊社報導:〈國片返校告網友 李烈對不實言論提妨害名譽告訴〉,2019/10/15。(網站: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0150215.aspx。截取日期:2019.10.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