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玩具新論:明清器玩美學發微
作者:楊建國
作者(外文):YANG,CHIEN KUO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毛文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玩具器玩美學明清鑑賞身體身體感toydecorative object aestheticsMing and Qing dynastiesappreciationbodyshentig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論文以明清兩代有關器玩審美、賞鑑、品味為核心,掘發周邊環節包括:身體感、雅俗觀、物質文化、器物與人互動等思考面向。主要的問題意識是:在器物與人關聯的歷史長河中,器物從「用」而「無用」而「多用」,從「實用」而「審美」而「商品」,迄於明清社會各階層對器物之態度或抑或揚、褒貶糅雜,呈現多元樣貌,筆者乃聚焦於器玩,以美學角度予以顯題化,並以茲做為歷來「人為主體、物為客體」二元思考取向之鑑戒與反思。依此提問脈絡,本論文取徑於當代融合身心物於一爐之諸種路向,如:場域、身體、身體感、氣氛與情境、之間(間距)等,嘗試對明清器玩文獻進行美學視域之梳理與辨析。「場域」 (Field) 乃當代布迪厄(1930-2002)所提出的社會區分概念,涉及權力、階級、身份的角力,更洞察慣習(Habitus)之養成乃生手晉身專家的關鍵條件;另有一「場域」概念乃涵容更廣袤的天、地、神、人,其往來流動於「之間」,交互融攝、彼此映照、相互開顯、共榮互惠;兩種動態性「場域」概念恰可觀照器物與人、天地、歷史變遷的交互消長,為明清時期之「玩具」勾勒具體而微的文化輪廓。其次,「身體」貫串明清的氣學與心學,又同時是人與器物互動的主要媒介,無論製作、使用或品鑑器物,莫不依傍各器官賦予「身體感」的整體運作,並可證成身體自覺與生命轉化,本文遂援引為核心視角,大大增益器玩文獻理解的深度與廣度。至於「氣氛與情境」的「體知美學」,兼裒身心物一如,儼然為理學、心學、氣學相繼的明清思想指出趨向,除安頓身心性命外,在器物與身體的關聯中,扮演不可忽視的力量;再者,梅洛龐蒂(1908-1961)身體現象學所構想的身體主體,是一被物所觸及的身體自我,因物之呼喚而有觸情、觸發、回應、感受與氣氛的互動,提供賞鑑明清器物之美學新視角。緣於上述諸種關懷,本文之「新論」,特以環繞「器玩美學」的「之間」取向,側顯場域、鑑賞、製器與傳播四個向度,嘗試建構明清時期器玩美學體系,並兼為當代反思批判的對話空間做出綿薄貢獻。
This dissertation primarily examines the decorative objec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erms of its aesthetics, appreciation, and taste, and then explores its surrounding linkage, including the facets of corporeality, cultural and mundane views, material cultu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bjects and people. The main problematic of this project is tha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s and humans, objects have evolved from “utility” to “multi-utility” through “inutility,” from “pragmatism” to “commodity” through “aestheticism.” The attitude of the various social strata to the objects from the Ming to Qing dynasties have been mixed with praise and criticism, showing a variety of features. Focusing on the decorative objects, the author elucidates this thread of discussion from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 and takes this as an example and reflection of the dualistic thinking of “humans as the subject, and things as object.” Based on this context,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examine and analyze the Ming and Qing research on the decorative object from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 by taking the contemporary body-mind-object approaches, such as the field, body, body sense, atmosphere and situation, and in-between. “Field” is a concept of social distinction proposed by Pierre Bourdieu (1930-2002), concerning the struggle among power, class and identity. It helps elucidate how the cultivation of habitus serves a key condition from a novice to an expert. In addition, another concept of “field,” which contains the abundant sky, earth, god and humans—which flows between each other, corresponding each other, revealing each other, and coexis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two dynamic concepts of “field” reflec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bjects and humans, heaven and earth, and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n draw a subtle yet concrete cultural outline for the “to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econd, the concept of “body” runs throughout the School of Chi and the School of Min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eanwhile, it serves as the main medium linking humans to objects. As production, usage or object authentication is concerned, i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verall operation of the “corporeality,” and offers evidence for body awareness and life transformation. Employing the core perspective mentioned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significantly widens and deepens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decorative object. As for the concepts such as the “body awareness aesthetics” of the “atmosphere and situation,” encompassing body, mind, and object. This seems to suggest the trend of the thoughts of Neo-Confucianism, School of Mind, and School of Chi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addition to settling dow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life, it plays a role that can hardly be ignored in the linkage between objects and body. Moreover, the concept of the “body-subject” raised by Merleau-Ponty (1908-1961)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 is a body-self touched and evoked by objects to have the interaction of affect, triggering, response, feeling, and atmosphere. This offers a new aesthetic perspective for appreciating Ming and Qing objects. Due to the concerns mentioned above, the new approach of this dissertation particularly revolves around the “in-between” direction of the “aesthetics of decorative objects,” partially revealing the four facets: field, appreciation, artifact object making and communi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construct an aesthetic system of the decorative objec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also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contemporary criticism.
參考文獻
一.古籍
聞人君譯注:《考工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台北:中華書局,1993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戰國)孫武著,王宏林導讀及譯注:《孫子兵法》(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
(戰國)荀況著,(唐)楊倞注:《荀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戰國)管子著,(清)王仁俊集注:《管子集注二十四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戰國)韓非子著,(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 二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註疏解經》(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東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台北:中華書局,1992年)
楊伯峻編著:《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楊伯峻編著:《孟子譯注》(香港:中華書局,1984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高雄:復文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漢) 董仲舒著,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漢)班固著,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87年)
(漢)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台南:大行出版社,1978年)
(漢)劉安等著;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梁)虞荔:《鼎錄》(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四集第三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南北朝)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編:《水經注校釋》(江蘇: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李鼎祚集解:《周易集解》(北京:新華書店,1984年)
(唐)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韋應物:《韋蘇州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年)
(唐)陸羽:《茶經》,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唐)蘇鶚:《杜陽雜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王度等撰:《唐人傳奇小說.二卷》(台北:世界書局,1993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河北:中國書店出版,1986年)
(宋)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河北:中國書店出版,1986年)
(宋)不著撰者:《端溪硯譜》(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十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亦收錄於楊家駱主編:《文房四譜》(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
(宋)不著撰者:《歙硯說》(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三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不著撰者:《辨歙硯說》(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三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王俅:《嘯堂集古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王黼:《重修宣和博古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米芾:《研史》(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四集第三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米芾:《硯史》(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十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米芾:《評紙帖》(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二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何薳:《墨記》(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一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呂大臨:《考古圖》十卷(台北:海南出版社,2001年)
(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一卷》,收錄在楊家駱編:《飲饌譜錄》(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宋)杜綰:《雲林石譜》(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九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辯證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周密:《志雅堂雜鈔》(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三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唐積:《歙州硯譜》(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十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亦收錄於楊家駱主編:《文房四譜》(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
(宋)徐競:《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宋)晁貫之:《墨經》(百部叢書集成據夷門廣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張表臣:《珊瑚鈎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郭思編;楊伯編著:《林泉高致》(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陳楢:《負暄野錄》(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嚴一萍選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新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宋)黃山谷:《豫章黃先生文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宋)黃山谷:《豫章黃先生文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四庫筆記小說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亦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九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宋)蔡襄:《茶錄二卷,序一卷》,收錄在楊家駱編:《飲饌譜錄》(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宋)蔡襄:《墨譜》一卷,收於(元)脫脫:《宋史藝文志》〈卷六〉(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蘇軾:《東坡題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釋道原著,藍吉富主編:《景德傳燈錄》(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
(元)不著撰者:《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元)陶宗儀:《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陶宗儀:《說郛六十一卷下》(台北:新興書局,1988年)
(元)曹紹:《辨歙硯說》,收錄於楊家駱主編:《文房四譜》(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
(元)脫脫:《宋史藝文志》〈卷六〉(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不著撰人著;賈洪波、艾虹編著:《圖文新解魯班經:建築營造與家俱器用》(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1月)
(明)不著撰者:《天水冰山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不著撰者:《便民圖纂16卷》(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23年王貞吉刻藍印本)(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明)文震亨:《長物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方于魯:《方氏墨譜六卷》收錄在《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方弘靜:《千一錄》收在《續修四庫全書》11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方弘靜:《素園存稿二十卷》收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明)王士性撰,呂景琳點校:《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明)王士禎:《池北偶談》(台北:新興書局,1988年)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王世懋:《二酉委譚》,收錄在(清)劉寶楠輯:《勝朝殉揚錄三卷》(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0年)
(明)王世懋:《窺天外乘》(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嚴一萍選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王艮:《重刻心齋王先生語錄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王圻、王思義輯:《三才圖會》(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王廷相著,王孝魚點校:《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明)王宗沐纂修,陸萬垓增修:《江西省大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
(明)王陽明:《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明)王禕:《王忠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明)王錡著、李劍雄點校:《寓圃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王鏊修纂:《姑蘇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明)田藝衡:《煮泉小品》,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9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呂震:《宣德鼎彝譜》(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四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明)宋詡:《竹嶼山房雜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宋應星著,潘吉星譯注:《天工開物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明)李日華:《六研齋筆記四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年)
(明)李日華:《恬致堂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52(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明)李樂:《見聞雜記》(台北:新興書局,1988年)
(明)李贄:《藏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明)李贄《焚書‧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1984年)
(明)李贄著,張建業主編、劉幼生副主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汪道昆,《太函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明)沈德符:《敝帚軒剩語》(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9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6年)
(明)沈繼孫:《墨法集要》(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六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另有插圖本收於《美術叢書六集第十輯》。
(明)谷泰輯:《博物要覽16卷‧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明)周高起,董其昌:《陽羨茗壺系‧骨董十三說》(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周嘉冑著,崔志凱供圖:《裝潢志:全新點校插圖版》(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9年)
(明)周履靖:《群物奇制》(百部叢書集成據夷門廣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林有麟:《素園石譜四卷》,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譜錄類11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范濂:《雲間據日抄五卷》(台北:新興書局,1988年)
(明)茅一相,《繪妙》(《叢書集成初編》冊1656(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賞鑑好事〉,頁11-12。
(明)茅一相:《茶具圖贊一卷,序一卷,目錄一卷》,收錄在楊家駱編:《飲饌譜錄》(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明)計成著,張家驥注釋:《園冶全釋》(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明)郎瑛:《七修類稿五十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夏子陽:《使琉球錄》,收在《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明)夏樹芳:《茶董二卷》,收錄在《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徐弘祖著,朱惠榮校注:《徐霞客遊記校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明)徐渭:《徐文長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徐獻忠:《水品二卷》,收錄在《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袁宏道:《瓶史》(百部叢書集成 據借月山房彙鈔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袁宗道:《袁宗道集》(台北:致知學術,2017年)
(明)高濂著,王大淳點校:《遵生八箋》(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明)屠本畯:《茗笈》(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四集第四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亦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屠本畯:《茗笈》,收錄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屠本畯:《茗笈品藻一卷》,收錄在楊家駱編:《飲饌譜錄》(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亦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屠隆:《考槃餘事》(百部叢書集成 據龍威秘書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屠隆著,吳言生譯注,《娑羅館清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明)張丑:《茶經》(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十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亦收錄於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張丑:《瓶花譜》(百部叢書集成 據寶顏堂祕笈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張丑:《野服考》(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十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六十四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張岱:《西湖夢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明)張岱:《夜航船二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明)張岱著,蔡登山主編:《張岱的明末生活記憶--《陶庵夢憶》與《西湖夢尋》合刊》(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明)張岱著,欒保群注:《琅嬛文集》(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年)
(明)張源:《茶錄》,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張潮:《虞初新志二十卷》卷六,〈黃履莊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張應文:《清秘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張濤:《歙志》(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據萬曆三十七年刻本複製),卷6,〈風土〉,頁11b-12a。
(明)張謙德、袁宏道著,李霞編著:《瓶花譜,瓶史》(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5月)
(明)張瀚著:《松窗夢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
(明)曹昭:《格古要論》(百部叢書集成 據夷門廣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許次紓:《茶疏一卷,目錄一卷》,收錄在楊家駱編:《飲饌譜錄》(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明)都穆著,陸采編次,李劍雄校點:《都公談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陳侃:《使琉球錄》,收在《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明)陳貞慧:《秋園雜佩》(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五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明)陳霆:《兩山墨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陳繼儒:《妮古錄四卷,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繡水沈氏刻寶顏堂秘笈本》(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明)陳繼儒:《岩棲幽事一卷‧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繡水沈氏刻寶顏堂秘笈本》(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明)陳繼儒:《珍珠船》(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陳繼儒:《茶董補二卷,目錄一卷》,收錄在楊家駱編:《飲饌譜錄》(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5年)
(明)陸深:《古奇器錄一卷,附江東藏書目錄小序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明)陸深著,胡勤、莊文仙校點:《玉堂漫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陸楫:《蒹葭堂雜著摘鈔》(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收在〈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
(明)陸樹聲:《汲古叢語》(百部叢書集成據寶顏堂秘笈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陸樹聲:《茶寮記一卷,附錄一卷》,收錄在楊家駱編:《飲饌譜錄》(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亦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程大約:《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項元汴:《宣爐博論》(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四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明)項元汴:《蕉窗九錄不分卷,江西圖書館藏涵芬樓影印清道光十一年六安晁氏木活字學海類編本》(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明)黃成:《髹飾錄》,收錄於(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六集第七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明)黃龍德,《茶說》,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黃龍德:《茶說》,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慎懋官輯:《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12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明)萬邦寧:《茗史二卷》,收錄在《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萬壽祺:《墨表》(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二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明)萬壽祺:《論墨》(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二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明)葉子奇等撰、吳東昆等點校:《草木子》(外三種)(收錄於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葉盛:《水東日記》(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
(明)葉權撰,凌毅點校:《賢博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明)董其昌:《古董十三說》(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八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另收於《玉石古器譜錄21種54卷》(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明)董說:《易發》(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董說:《非煙香法》,(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四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明)董說:《豐草菴詩集,豐草菴文集 》十一卷、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熊明遇,《羅岕茶記》,收錄於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聞龍《茶箋》,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
(明)劉基:《多能鄙事》(續修四庫全書.1185.子部.雜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劉源長:《茶史二卷,補一卷》,收錄在《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謝肇淛:《五雜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明)羅欽順:《困知記》(台北:廣文書局,1991年)
(明)羅廩,《茶解》,收在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末清初)曹聖臣:《曹氏墨林二卷》,收錄在《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日)奧玄寶:《茗壺圖錄》,收錄在《陶瓷譜錄下》(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3月一版十五刷)
(淸)趙翼撰;李解民點校:《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于敏中、梁國治:《欽定西清硯譜二十四卷,目錄一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孔尚任:《享金簿》(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七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方以智:《物理小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毛奇齡:《後觀石錄一卷》收在《美術叢書》初集第三輯,亦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
(清)王士禛撰;湛之點校:《香祖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王夫之:《船山遺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清)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人間世〉(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十〈孟子告子上〉(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王夫之撰,李一忻點校:《周易內傳》(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王夫之撰,李一忻點校:《周易外傳》(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1年)
(清)王晫:《石友贊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
(清)司能任修,屠本仁纂:《嘉興縣誌三十六卷,卷首二卷》(海口市:海南書局,2001年)
(清)玄曄撰:《康熙帝御製文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年)
(清)朱琰:《陶說六卷,目錄一卷》收於《美術叢書》二集第七輯,亦收錄在《陶瓷譜錄上》(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朱彝尊:《說硯》(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九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江浦寂園叟:《匋雅二卷,序一卷》,收錄在《陶瓷譜錄下》(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佚名:《南窯筆記一卷》,收錄在《陶瓷譜錄上》(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吳允嘉:《浮梁陶政志 一卷》,收錄在《陶瓷譜錄上》(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吳允嘉:《景鎮舊事一卷》,收錄在《陶瓷譜錄上》(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吳偉業:《梅村家藏稿》(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清)吳梅鼎:《陽羨茗壺賦》附於《陽羨名陶錄》卷後,收錄於《陶瓷譜錄上》(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吳騫:《陽羨名陶錄二卷,序一卷》,收於《美術叢書》初集第三輯;亦收錄在《陶瓷譜錄上》(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吳蘭修:《端溪硯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宋犖:《怪石贊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宋犖:《漫堂墨品一卷》,收錄在《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李兆洛:《端溪硯坑記》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二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李鼎元:《使琉球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李漁著,杜書瀛譯注:《閑情偶寄》(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清)李調元:《南越筆記》(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
(清)汪楫:《使琉球雜錄》(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沈初:《西清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周煌:《琉球國志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收在《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
(清)冒襄:《宣爐歌註》(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四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姜紹書:《韻石齋筆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亦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十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施潤章:《硯林拾遺》(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二集第一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昭槤撰,何英芳點校:《嘯亭雜錄‧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清)紀盷編纂:《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計楠:《石隱硯談》(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七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計楠:《端溪硯坑考》(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七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計楠:《墨餘贅稿》(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七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迮朗:《繪事瑣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孫廷銓:《琉璃志一卷》,收錄在《陶瓷譜錄下》(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孫承澤:《硯山齋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徐元潤:《銅仙傳一卷,說鏡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徐朝俊:《高厚蒙求全四集》,清嘉慶丁卯(十二年,1807)至乙亥(二十年,1815)雲間徐氏刊本(台灣國家圖書館藏書,子部曆算類算學之屬,書號22276)
(清)徐葆光:《中山傳信錄》,收在《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九輯(台北:大通出版社,1987年)
(清)徐谼:《溪山琴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74)(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清)馬汶:《縐雲石記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高士奇:《金鼇退食筆記》(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
(清)高兆:《端溪硯石考》(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七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高兆:《觀石錄》(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一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亦收於(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張仁熙:《雪堂墨品一卷》,收錄在《程氏墨苑十四卷》(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清)張廷玉:《明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清)張廷濟:《清儀閣雜詠》(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一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張義澍:《士那補釋》(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三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張學禮:《使琉球記》附《中山記略》(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曹雪芹等著,徐少知新注:《紅樓夢新注》(台北:里仁書局,2018年)
(清)梁九圖:《談石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梁同書:《古銅器考 一卷,又序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梁同書:《古窯器考》,收於(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五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亦收錄於《陶瓷譜錄上》(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梁詩正:《欽定西清古鑑 四十卷,附錢錄, 十六卷》(台北:大通書局,1983年)
(清)清世宗著,故宮博物院編:《清世宗御製文》(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清高宗著,故宮博物院編:《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許之衡:《飲流齋說瓷》,收在《美術叢書》三集第六輯;亦收在《陶瓷譜錄下》(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許之衡著,杜斌編著:《飲流齋說瓷》(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陳性:《玉紀一卷,序一卷》(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二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亦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程哲:《窯器說一卷》,收錄在《陶瓷譜錄上》(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程雄:《琴學八則》(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一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程瑤田:《紀硯》(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四集第一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
(清)黃宗羲撰,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愛新覺羅‧溥儀:《末代皇帝自傳》(台北:風雲時代,2009年)
(清)萬斯同:《明史四百十六卷‧目錄三卷》卷1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鄒炳泰:《紀聽松庵竹爐始末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趙之謙:《勇盧閒詰》(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三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趙翼:《甌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趙翼著,欒保群、呂宗力校點:《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清)劉子芬:《古玉考三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劉心珤:《玉紀補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劉廷璣著,張守謙點校:《在園雜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劉埥:《片刻餘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劉獻廷撰;汪北平、夏志和點校:《廣陽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清)劉體仁:《七頌堂識小錄》(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一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諸九鼎撰 石譜 一卷,序一卷,目錄一卷,收在(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鄧實:《談藝錄》(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十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錢朝鼎:《水坑石記》(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四集第六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清)戴震撰,周兆茂整理:《原善》卷中(合肥市:黃山書社,2010年)
(清)謝堃:《金玉瑣碎》(收於黃賓虹、鄧實合編《美術叢書三集第八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亦收於(明)董其昌等撰:《玉石古器譜錄》(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清)藍浦撰,(清)鄭廷桂補輯:《景德鎮陶錄十卷,目錄一卷,跋一卷》收錄在《陶瓷譜錄下》(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清)顧公燮:《消暑閑記摘抄》,收在《叢書集成續編子部96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4年)
(清)顧仲:《養小錄》,收在楊家駱編:《飲饌譜錄》(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任繼愈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民國)劉子芬:《竹園陶說 一卷、自序一卷、目錄一卷》,收錄在《陶瓷譜錄下》(台北:世界書局,2018年)

二.專書
(一)外文譯著
(中)何炳棣(Ping-ti Ho)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日)大西克禮著,王向遠譯:《侘寂--素樸日常》(新北市:遠足文化發行,2019年)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日)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贊》(上海世紀出版社,2011年)
(日)和辻哲郎著,朱坤容譯:《風土:人間學的考察》(北京:東方出版社,2017年)
(日)岡倉天心,九鬼周造:《《茶之書》、《粹的結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日)岡倉天心著,古意譯:《茶之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日)黑川雅之著,李柏黎譯:《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日)柳宗悅著,李啟彰、李文茹譯:《茶與美》(台北:日日學文化,2019年)
(日)柳宗悅著,徐藝乙譯:《工藝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日)柳宗悅著,徐藝乙譯:《何謂民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日)柳宗悅著,張魯、徐藝乙譯:《日本民藝之旅》(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日)柳宗悅著,陳燕鴻、尚虹蕊、許曉譯:《工匠自我修養》(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年)
(日)柳宗悅著,戴偉傑、張華英、陳令嫻譯:《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台北:大鴻藝術公司,2013年)
(日)柳宗悅著,侯詠馨譯:《和紙之美--柳宗悅給惜物者、匠人的生活美學態度》(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7年)
(日)湯淺泰雄著,黃文宏譯注:《身體論 : 東方的心身論與現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年)
(韓)李御寧著,陳心慧譯:《日本人的縮小意識》(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廖彥博譯:《掙扎的帝國 : 氣候、經濟、社會與探源南海的元明史 》(台北:麥田出版,2016年)
(加)卜正民著,張華譯:《為權利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加)卜正民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合譯:《縱樂的困惑 : 明朝的商業與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加)卜正民著,陳時龍譯:《明代的社會與國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加)卜正民著,黃中憲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法)布林迪厄(Bourdieu, Pierre)著;劉暉譯:《區分 : 判斷力的社會批判》(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Chinese)(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法)皮耶‧布赫迪厄著,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脂:《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法)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林志明譯:《間距與之間:論中國與歐洲思想之間的哲學策略》(L’écart et l’entre:D’une stratégie philosophique, entre pensée chinoise et)(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法)杜夫海納(Dufrenne, Mikel)著、韓樹站譯:《審美經驗現象學》(Presse universitaire de France)(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
(法)尚‧布西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台北:麥田出版,2018年)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符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羅國詳譯:《可見與不可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L’(Eil et l’Esprit)(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公司,2007年)
(法)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顧南譯:《15世紀~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Civilisation materielle, économie et capitalisme: XVe-XVIIIe siècle)(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6年)
(法)費賴之著,馮承鈞譯:《在華耶蘇會士列傳及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俄)康丁斯基(Kandinsky, Wassily)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Uber das Geistige in der Kunst)(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
(美)尼可拉斯‧莫則夫(Nicholas Mirzoeff)著;林薇譯:《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How to See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Images, from Self-Portraits to Selfies, Maps to Movies, and More)(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6年)
(美)李歐那・科仁(Leonard Koren)著,蔡美淑譯:《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Wabi-Sabi: for Artists, Designers, Poets & Philosophers)(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年)
(美)李歐那・科仁著,藍曉鹿譯:《擺放的方式:安排物件的修辭》(Arranging Things: A Rhetoric of Object Placement)(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4年)
(美)李歐那・科仁著,蘇文君譯:《美學的意義:關於美的十種表現與體驗》(Which "aesthetics" Do You Mean? Ten Definitions)(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8年)
(美)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著、鄧伯宸譯:《換一種眼光看美》(The Abuse of Beauty)(台北:國立編譯館與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美)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楊宗賢譯:《畫家生涯 : 傳統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The Painters Practice: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英)Tim Da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World)(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英)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1年)
(英)艾德蒙‧德瓦爾(Edmund de Waal)著;林繼谷譯:《白瓷之路》(The White Road: A Pilgrimage of Sorts)(新北市:活字出版,2016年)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邱士華、劉宇珍、胡雋譯:《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Elegant Debts: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英)柯律格著,高昕丹、陳恒譯,洪再新校:《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英)柯律格著,黃曉娟譯:《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瑞士)卡爾容格(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容格思想精華》(Man and his symbols)(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德)克勞‧黑爾德(Klaus Held)著;孫周興編,倪梁康等譯:《世界現象學》(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4年)
(德)康德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德)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王才勇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Husserl,E.)著,倪梁康、張廷國譯:《生活世界現象學》(Phanomenologie der Lebenswelt)(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修訂譯本)》(Sein und Zeit)(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德)馬丁‧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德)馬丁‧海德格爾著,孫周興編譯:《依於本源而居--海德格爾藝術現象學文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0年)
(二)西文
(德)Hans-Georg Gadamer:《Truth and Method》,Bloomsbury USA Academic ,2013‧06
(美)Dorothy Ko,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7(高彥頤)
(三)一般專書
子川:《斯文在茲:中國傳統書房文化與器物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2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 第二編‧ 三洞拾遺》(安徽:黃山書社,2005年)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主編:《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文化部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中國古代樂論選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
毛師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毛師文芳:《晚明閒賞美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牛健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王世襄:《王世襄集:自珍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7)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王世襄:《錦灰堆》(臺北:未來書城出版,2003年)
王世襄:《髹飾錄解說 : 中國傳統漆工藝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其鈞:《中國器物圖解詞典》(新北市:楓書坊文化出版社,2018年)
王柯平:《跨文化美學初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王振忠:《千山夕陽:明清社會與文化十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健:《中國明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3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王爾敏:《近代論域探索》(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王一樵:《流轉的紫禁城:世界史視野下的明清宮廷文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9月)
白謙慎:《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
白謙慎作;孫靜如、張佳傑初譯:《傅山的世界 : 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石頭出版,2004年)
史小軍《復古與新變:明代文人心態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甘雪莉:《中國外銷瓷》(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8年)
石計生:《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台北:左岸文化,2003年)
伊永文:《明代的衣食住行》(北京:中華書局印行,2012年)
全體執筆人:《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 : 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
朱啟新:《文物物語:說說文物自身的故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朱維錚:《走出中世紀 : 從晚明至晚清的歷史斷想 》(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何國慶:《萬曆駕到:多元・開放・創意的文化盛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6年)
余秋雨:《極品美學:書法、崑曲、普洱茶》(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公司,2015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余英時:《余英時回憶錄》(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余舜德:《身體感的轉向》(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余舜德:《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2018年)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2001年)
余蓮著、卓立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吳汝鈞:《新哲學概論:通俗性與當代性》(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吳智和:《明人飲茶生活文化》(台北:明史研究小組印行,1996年)
吳鉤:《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
吳戰壘:《鑒識青花瓷》(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吳曉芳:《歐洲名窯陶瓷鑑賞》(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5年)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年)
吳龍輝:《古董秘鑒-古玩藝術鑑賞經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3年)
宋立中:《閒雅與浮萍:明清江南日常生活與消費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宋兆麟:《古代器物溯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巫仁恕、狄雅斯著:《游道--明清旅遊文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年)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李天道:《中國美學之雅俗精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李玉珉編:《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台北:故宮博物院,2003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陳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台北:允陳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李伯重:《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李佩璇:《圖解美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14年)
李國新、楊蘊菁:《中國漢畫造型藝術圖典:器物》(鄭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李慶新:《海上絲綢之路》(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7年)
李輝:《王世襄》(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3年)
李龍潛:《明清經濟探微初編》(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麥田出版,2013年)
汪向榮、夏應元編:《中日關係史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沈從文:《沈從文說文物‧器物篇》(北京: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沈清松:《對比外推與交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
那志良:《光燦華麗的琺瑯》(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年)
周心慧、嚴樺:《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周月亮:《王陽明傳》(新北市:親哲文化出版,2018年)
周憲:《美學是什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杭間:《中國工藝美學思想史》(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94年)
林永匡:《清代衣食住行》(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時間》(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林彥邦:《太和鼓鬯 : 谿山琴況之美學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林梅村:《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林瑞萱:《韓國茶經東茶頌詳註》(台北:坐忘谷茶道中心,2018年)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與心態》(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林歡:《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邱琳婷:《臺灣美術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長北:《髹飾錄析解》(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7年)
姜丹書:《美術史》(上海:上海書畫出板社 ,2018年)
紀金慶:《二元對立與陰陽:世界觀的衝突與調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北京:中華書局印行,1982年)
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范宜如、朱書萱著:《風雅淵源-文人生活的美學》(台北:台灣書店發行,1998年)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98年)
述鼎:《器物之美》(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5年)
夏可君:《無餘與感通》(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
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孫機:《孫機談文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年)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孫瀛洲:《孫瀛洲陶瓷研究與鑑定》(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2年)
徐中舒:《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會交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徐泓:《20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年)
徐建融:《明代書畫鑑定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徐美潔:《屠隆年譜(1543-1605)》(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5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徐瑾:《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台北:時報出版,2018年)
涂睿明:《紋飾之美:中國紋樣的秘密》(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年)
涂睿明:《製瓷筆記:一個瓷人的思索、懷想與生活》(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
索予明:《漆園外摭 : 故宮文物雜談》(臺北市 :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年)
索予明:《髹飾錄解說》(臺北市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袁光儀:《李卓吾新論》(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袁光儀:《彼我同為聖賢:耿定向與李卓吾之學術論爭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2015年)
袁泉、秦大樹:《走向世界的明清陶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高明士主編:《巨龍的蛻變:中國1840-2008》(台北:五南出版社,2009年)
高紀元:《形而下:中國古代器皿造型樣式研究》(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4年)
常罡:《海外拾珍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康無為:《讀史偶得 : 學術演講三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3年)
張研:《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張錯:《風格定器物--張錯藝術文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2年)
戚志芬:《中國的類書、政書與叢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94年)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程相占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莊申:《扇子與中國文化》(台北:東大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許倬雲:《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陳立勝:《入勝之機:王陽明致良知工夫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陳炎主編、王小舒著:《中國審美文化史:元明清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陳玨主編:《超越文本--物質文化研究新視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威恩:《柴燒》(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年)
陳傳席:《中國紫砂藝術》(台北:書泉出版社,1996年)
陳萬里著、穆青選編:《陳萬里陶瓷研究與鑑定》(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2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陳萬益編:《性靈之聲—明清小品》(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陳德興:《氣感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陳慧如:《美麗的凝視:收藏的理性與感性》(新北市:九印文化,2015年)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圖像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出版社,2008年)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陳寶良:《明代社會轉型與文化變遷》(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年)
喬迅著,劉芝華、方慧譯:《魅感的表面:明清的玩好之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
嵇若昕:《器物藝術叢談》(鹿港:左羊出版社,1990年)
揚之水:《宋代花瓶》(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台北:里仁書局,2008年)
馮小琦主編:《古代外銷瓷器研究》(北京:故宮出版社,2013年)
馮天瑜:《襲常與新變:明清文化五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馮滬祥:《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馮爾康:《生活在清朝的人們-清代社會生活圖記》(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黃一農:《二重奏 : 紅學與清史的對話》(新竹:清大出版社,2014年)
黃一農:《兩頭蛇: 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清大出版社,2005年)
黃振輝編著:《曼生與曼生壺》(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年)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
楊泓:《古物的聲音:古人的生活日常與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楊海濤編著:《榮寶齋教鑑賞:明清家具》(臺北:龍圖騰文化公司,2014年)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楊儒賓、張再林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收錄於陳明、朱漢民主編:《原道》第14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8年)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萬木春:《味水軒裡的閑居者:萬曆末年嘉興的書畫世界》(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年)
葉朗:《美學原理》(台北:信實文化行銷公司,2014年)
葉渭渠:《日本文化史》(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葉維廉《中國詩學》(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
雷德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北京: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熊秉真編:《睹物思人》(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
綠妖撰稿、蕭寒主編:《我在故宮修文物》(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2017年)
趙士林:《美學十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趙秉忠:《二酉委譚摘抄 》(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趙柏田:《岩中花樹:亡國?亡天下?》(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
趙柏田:《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趙柏田:《讓良知自由:王陽明自畫像》(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趙紅娟:《明遺民董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趙強:《「物」的崛起:前現代晚期中國審美風尚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6年)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潘襎:《茶湯藝術論》(宜蘭: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6年)
劉又銘:《氣在理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劉文潭:《西洋古代美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劉良佑:《中國器物藝術》(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劉良佑:《明清兩代琺瑯器之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
劉述先:《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劉國英:《法國現象學的蹤跡:從沙特到德里達》(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劉滄龍:《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劉榮春:《柴燒之美在苗栗》(南投:臺灣工藝研究所,2002年)
樊樹志:《晚明破與變:絲綢、白銀、啟蒙與解放,16—17世紀的世界與中國》(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樊樹志:《歷史長河:中國歷史16講》(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北京:新華書店,1992年)
練春海:《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振豐、林永強、張政遠編:《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蔡登山:《曾經輝煌 : 被遺忘的文人往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8年)
蔣竹山:《裸體抗砲:你所不知道的暗黑明清史讀本》(台北:蔚藍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蔣勳:《感覺十書 : 蔣勳談美》(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鄧之誠:《骨董瑣記‧續記‧三記》(台北:大立出版社,1985年)
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
鄭培凱編:《明代政治與文化變遷》(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6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鄭銀淑:《項元汴之書畫收藏與藝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錢杭、承戴合:《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
錢鍾書:《管錐篇》(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謝明良:《貿易陶瓷與文化史》(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謝國楨:《明清筆記談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謝貴安:《明清文化史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
鍾振宇:《道家與海德格》(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韓格理著;張維安、陳介玄、翟本瑞譯,《中國社會與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顏娟英主編:《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新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羅中峰:《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生活方式之研究》(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羅伯‧索科羅斯基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羅宗強:《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羅振玉:《雪堂藏古器物目錄(外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羅振玉:《雪堂所藏古器物圖說(外九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羅麗馨:《十六、十七世紀手工業的生產發展》(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年)
關雪玲主編;故宮博物院編:《你應該知道的200件鐘錶》(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三.論文
(一)學位論文
王平:《十八世纪銷往英國的紋章瓷研究》(上海:復旦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碩士論文,2013年)
王秀珍:《論陳繼儒與晚明思潮的互動關係》(台北:東吳中研所碩士論文,1996年)。
王拴印:《清宮造辦處禦制金屬胎畫琺瑯鼻煙壺的歷史演變及其藝術特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07年4月)
王雪羚《「始知創物智,不盡出華夏」——《紅樓夢》中的西方器物形象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安藝舟:《明代中晚期文人雅集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古代學碩士論文論,2009年)
朱耘廷:《身體的道德--戴震思想新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7月)
何振紀:《《髹飾錄》研究》(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博士論文,2013年)
余佩瑾:《乾隆官窯研究:做為聖王的理想意象》(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宋倩如:《明人的居家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阿麗娜:《西伯利亞博物館收藏之中國瓷器研究》(台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2011年)
侯皓之:《傳統與創新:盛清時期在華西洋工藝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姜萌慧:《遵生八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施鵬程:《大漆‧當歸--論陰翳語境下當代大漆藝術的創作研究》(北京: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15年)
徐秀慧:《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涂柏辰:《清閑與戒懼--晚明山人陳繼儒及其形象變遷》(台北: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連子萱:《清代內繪鼻煙壺圖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1月)
郭超:《明清銷往歐美的中國外銷紋章瓷的藝術研究》(北京: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碩士論文,2019年)
陳沖:《景德鎮明代民窯青花瓷分期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
陸婕:《中國傳統折扇的造物智慧》(汕頭:汕頭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14年6月)
曾莉莉:《高濂《遵生八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覃瑞南:《清高宗御製工藝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黃聖芝:《廣彩外銷瓷研究》(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繼立:《「身體」與「工夫」:明代儒學身體觀類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楊君誼:《清後期景德鎮官窯、民窯制瓷工藝比較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碩士論文,2014年6月)
楊建國:《天人感應哲學與兩漢魏晉文學思想》(台中:東海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0年)
楊建國:《歸返之道:創意茶席的精神內涵與茶道美學之建構初探》(苗栗: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陶創意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劉強:《磁州窯與景德鎮陶瓷藝術特色的分析》(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10日)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5年)
蕭敏材:《晚明吳中布衣王百穀新探》(中壢: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年)
賴芊曄:《從中國外銷瓷看英格蘭貴族的消費文化 (1688-173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二)期刊
「紫砂漫遊•聚焦臺灣」(詳載於《陶博館館刊》60期(2018年1月)
Bohme Gernot著,谷心鵬譯、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188期 (2003年4月),頁10-33。
E.B庫爾提斯(Emily Byrne Curtis)著;涂巧慧、施靜菲譯:〈優雅的化身--雍正朝玻璃器〉,《故宮文物月刊》318期(2009年9月),頁62-71。
Emily Byrne Curtis著;劉祐竹譯:〈耶穌會士湯執中--乾隆皇帝宮廷裡的玻璃工匠與植物學家〉,《故宮文物月刊》353期(2012年8月),頁38-45。
于燕青:〈克拉克瓷〉,《福建文學》2011年9期,頁54-58。
于蘭華:〈淺論明清時期官窯瓷器的商品化〉,《江蘇陶瓷》第38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26-28。
大木康:〈宣爐因緣--方拱乾與冒襄〉,《日本中國學會報》第55集(2003年10月),頁166-180。
不著撰者:〈明清宮廷眼鏡識趣〉,《西部資源》,2013年2期,頁65。
——中華工匠文化體系研究系列之六〉,《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舨)》第38卷第1期(2018年1月),頁109-113。
元明:〈瑞典哥德堡沈輪之中國外銷瓷及茶貨〉,《中國文物世界》67期(1991年3月),頁48-56。
尤煌傑、何佳瑞:〈杜夫海納美學思想的感性特質〉,《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43-163。
尹翠琪:〈宋錦之象:十八世紀廣東琺瑯與外銷瓷的八方錦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集刊》48期(2020年3月),頁159-240。
方李莉:〈明末的景德鎮民窯〉,《陶藝》11期(1996年4月),頁117-125。
方波:〈康雍乾時期外銷歐洲華瓷人物題材紋飾〉,《池州學院學報》2012年2期,頁112-115。
毛師文芳:〈物的神話--晚明文震亨《長物志》的物體系論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303-366。
毛師文芳:〈花、美女、癖人與遊舫--晚明文人之美感境界與美感經營〉,《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年3月),頁381-416。
毛師文芳:〈風雅生活的指南:文震亨《長物志》探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6期(2001年12月),頁139-172。
毛師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71-200。
毛師文芳:〈晚明美學之主體體驗的美感型態〉,《國文學誌》第2期(1998年6月),頁335-382。
毛師文芳:〈閒賞-晚明美學之風格意涵析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2期(1999年3月),頁23-50。
毛憲民:〈清代宮廷眼鏡研究〉,《文物世界》(2002年1月),頁13-19。
王心運:〈身體與處境-赫曼‧許密茲(Hermann Schmitz)的新現象學簡介〉,《哲學與文化》第381期(2006年2月),頁83-99。
王心運:〈精神分裂症與許密茲身體現象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0期(2013年7月),頁73-99。
王心運:〈赫曼‧許密茲論原始當前〉,《東吳哲學學報》第29期(2014年2月),頁1-23。
王世襄:〈我與《髹飾錄解說》〉,《中國生漆》 21卷第1期(2002年)(在線出版日期:2007年3月26日),頁10-13。
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12月),頁1-57。
王正華:〈呈現「中國」:晚清參與 1904 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收入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頁 421-475。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期(2001年9月),頁76-89。
王正華:〈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器物」、「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31期(2011年9月),頁277-320+325。
王佩琴:〈從《髹飾錄》到《百變變塗》:漆工藝的敘述學〉,《臺灣工藝》57 期(2015年6月),頁46-51。
王冠宇:〈葡萄牙人東來初期的海上交通與瓷器貿易〉,《海交史研究》2016年第2期,頁47-68。
王春雷、徐志勇:〈工匠、文人的互動與晚明江南雅宅室內設計〉,《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18年3月),頁107。
王健華:〈明末清初中國瓷器在歐洲的外銷〉,《中國文物世界》194期(2002年1月),頁24-31。
王從仁:〈中國「茶藝」源流論析——兼論中日韓茶風異同〉,《東疆學刊》第26卷第3期(2009年7月),頁22-27。
王琅:〈從「覺民行道」論王艮思想的定位〉,《國立台南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第46卷第2期(2012年),頁23-50。
王琅:〈從「覺民行道」論王艮思想的定位〉,《國立台南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第46卷第2期(2012年),頁35-38。
王輔亞、魏景明、閔育順、謝先德、王春雲、譚道永:〈廣東肇慶端硯石中石眼的礦物組成和成因研究〉,《地球化學》第44卷第1期(2015年1月),頁102-106。
王靜靈:〈論李日華對器物的鑑賞〉,《文史論壇》第7期(2008年12月),頁25-60。
王鴻泰,〈迷路的詩─明代士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期(2005年12月),頁1-54。
王鴻泰,〈從消費的空間到空間的消費─明清城市中的酒樓與茶館〉,《新史學》,11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47。
王鴻泰:〈明清士人的生活經營與雅俗的辯證(A Dialogue "Ya" and "Su" - A study on the Life Style Management of Ming-Qing Literati)〉,發表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東亞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蔣經國中心合辦,「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of Eveday Life in Imperial China」國際學術研討會,紐約:哥倫比亞大學,2002年10月25-27日。
王鴻泰:〈明清社會關係的流動與互動〉,《史學月刊》(2006年5月),頁17-19。
王鴻泰:〈明清間士人的閒隱理念與生活情境的經營〉,《故宮學術季刊》24卷3 期(2007年3月),頁1-44。
王鴻泰:〈社會圖像的建構——百年來明清社會史研究的透視〉,《東吳歷史學報》第22期 (2009年12月),頁73-130。
王鴻泰:〈科舉社會中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收入甘懷真主編,《文明對話下的中國性與歐洲性》(桃園縣:中央大學,2005年),頁200-228。
王鴻泰:〈倭刀與俠士:明代倭亂衝擊下江南士人的武俠風尚〉,《漢學研究》30期(2012年9月),頁63-98。
王鴻泰:〈商業社會中的城市生活與公眾場域〉,收入甘懷真主編,《文明對話下的中國性與歐洲性》(桃園縣:中央大學,2005年),頁230-259。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卷第1期 (2004年秋),頁69-97。
王鴻泰:〈雅俗的辯證——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係的錯雜〉,《新史學》7卷4 期(2006年12月),頁73-143。
王鴻泰:〈感官、品味與文化身分——晚明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國文新天地》21期 (2010年4月),頁15-22。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發表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中國語文學系等合辦,「傳統中國的社會生活與文化」研討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07年1月7-8日;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發表於中國史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唐宋社會變遷研究」主題計畫、新史學雜誌社共同主辦,「第三屆中國史學會──基調與變奏:7-20世紀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7年9月3-5日。
王瀟儀:《略論漆藝術中的「過」》(北京: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碩士論文,2016年》
古偉瀛:〈從「炫奇」、「賽珍」到「交流」、「商戰」:中國近代對外關係的一個側面〉,《思與言》24卷第3期(1986年9月),頁1-18。
本杰明.艾爾曼:〈收集與分類:明代匯編與類書〉,《學術月刊》第41卷5月號(2009年5月),頁126-138。
田倩茹:〈士匠互動:成就明代江南造物的輝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2期(2019年4月),頁19-27。
白美雲、史文華:〈摺扇中的日本文化〉,《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12期,頁1204-1208。
石守謙:〈山水隨身:十世紀日本摺扇的傳入中國與山水畫扇在十五至十七世紀的流行〉,《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9期(2010年),頁1-50
石守謙:〈雅俗的焦慮:文徵明、鍾馗與大眾文化〉,《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6期(2004年),頁307-339+342。
石守謙:〈繪畫、觀眾與國難: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畫家的雅俗抉擇〉,《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1期(2006年),頁151-171+173-188+192。
任文利:〈王艮「安身」論的政治意蘊解讀--中晚明儒家之一種自我抉擇〉,《清華學報》新3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257-289。
任展展:〈掌上乾坤——清代玻璃鼻烟壶〉,《大眾文藝》19期(2016年),頁60。
伊藤郁太郎:〈南宋官窯雜感〉,《故宮文物月刊》340期(2011年7月),頁74-81。
安叢:〈基於互鑒互用下的中日伊萬里瓷器風格對比〉,《國際陶藝2015 lSCAEE年會作品與論文集》,頁241-243。
成耆仁:〈色白花青:民窯青花瓷及其紋飾〉,《歷史月刊》102期(1996年7月),頁4-8。
成耆仁:〈色白花青--明清民窯青花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6卷第3期(1996年6月),頁18-33。
朱天曙、呂歡呼:〈清代宮廷漆器的朱彩墨韻〉,《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8年3月),頁92-96。
朱心怡:〈《茶具圖贊》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4年6月),頁89-125。
朱國華:〈場域與實間踐: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4期(2004年3月),頁33-37;74。
朱國華:〈場域與實間踐: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下)〉,《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4期(2004年3月),頁41-45。
朱慧敏:〈克拉克瓷: 海上絲綢之路見證者〉,《理財(收藏)》,2018年5期,頁98。
江佩諭:〈博覽會中的展與觀--以1904年美國聖路易博覽會為例〉,《議藝份子》第28期(2017年3月),頁47-69。
江建新:〈略論明清時期窯業〉,《景德鎮學院學報》第30卷第2期(2015年4月),頁7-12。
艾虹:〈明清之際外銷瓷的西洋化及其歷史內涵〉,《文物春秋》2014年4期,頁17-21。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Gernot Bohme]《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 188期(2003年4月),頁34-43。
何振紀:〈有關德川本《髹飾錄》的研究—兼談《髹飾錄》流徙諸情況〉,《中國生漆》第33卷第3期(2014年12月),頁15-16。
何嶽:〈隱逸與逍遙:清代紫砂壺藝大師陳鳴遠的藝術與交遊〉,《創意與設計》總第48期 》(2017年1月),頁96-104。
佘城:〈泛論明代青花瓷器--兼談它的藝術價值(上)(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卷1期、2期(1973年1月、2月),頁11-30、頁21-39。
余同元:〈明清工匠除籍入仕與江南傳統工匠的現代轉型〉,《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暨國際清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頁362-380。
余勇、高相坤:〈「日本伊萬里瓷」的裝飾圖式〉,《藝海》2018年9期,頁123-126。
余猛、孔錚楨:〈景德鎮官窯瓷器的藝術特及色其成就〉,《藝術百家》2007年第7期,總第99期,頁24-27。
余舜德、顏學誠:〈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專號」導言〉,《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5期(2006年6月),頁1-8。
余舜德:〈「清香風味」作為研究主題:李亦園院士致力督促之身體感的研究取徑〉,《臺灣人類學刊 》16卷2 期(2018年12月),頁123-156。
余舜德:〈文化感知身體的方式:人類學冷熱醫學研究的重新思考〉,《臺灣人類學刊》第1卷第1期(2003年6月),頁105-146。
余舜德:〈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5期(2006年6月),頁68-105。
余舜德:〈身體感與雲南藏族居家生活的日常現代性〉,《考古人類學刊》第74期(2011年6月),頁169-202。
余舜德:〈物與身體感的歷史:一個研究取向之探索〉,《思與言》第44卷第1期(2006年3月),頁5-47。
余舜德:〈從文化感知的方式談氣的文化研究〉,《思與言》第41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145-186。
余舜德:〈臺灣凍頂烏龍茶之工匠技藝、科技與現代性〉,《臺灣人類學刊》 11卷1 期(2013年6月),頁123-153。
吳孟謙:〈晚明「身心性命」的流行:一個思想史觀點的探討〉,《清華學報》新44卷第2期(2014年6月),頁215-253。
吳政緯:〈書評:張伯偉《東亞漢文學的研究方法與實踐》〉,《漢學研究》37卷第2期(2019年6月),頁303-309。
吳洋嘉:〈韓國茶文化的歷史及現狀〉,《當代韓國》2002年秋季號,頁13-17。
吳玲:〈從日本茶道之煎茶道看中日文化差異〉,《中國新通信》 2018年13期,頁237-240。
吳雪杉:〈金扇:明代墓葬與中日交流〉,《文藝研究》,2019年12期,頁135-146。
吳智和:〈明代僧家、文人對茶推廣之貢獻〉,《明史研究專刊》第3期(1980年9月),頁1-74。
吳億修:〈從「之間」論《莊子》的外王思想〉,《輔仁中文學報》第49期(2019年12月),頁137-164。
呂正惠:〈「物色」論與「緣情」說--中國抒情美學在六朝的開展〉,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頁285-312。
宋白慈:〈從館藏外銷茶具說到外銷瓷〉,《鏡海茶香》9期(2016年8月),頁115-120。
宋灝:〈「淡」與審美轉化:由現象學看山水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0期(2013年7月),頁155-187。
宋灝:〈介於自然和人為之間的物:由現象學思考日本庭園〉,《中山人文學報》第45期(2018年7月),頁51-75。
宋灝:〈介於翻譯和身體模擬之間的詮釋學〉,《東吳哲學學報》第33期(2016年2月),頁31-61。
宋灝:〈以《莊子》論身體運動與生活工夫的弔詭:以「庖丁解牛」為例〉,《清華學報》新49卷第1期(2019年3月),頁225-250。
宋灝:〈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華登菲與當代現象學〉,《台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年11月),頁225-250。
宋灝:〈由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身體自我與意識哲學〉,《中山人文學報》39期(2015年7月),頁39-57。
宋灝:〈由身體現象學談書法工夫論〉,《東吳哲學學報》第28期(2013年8月),頁39-69。
宋灝:〈何謂現象?以日本庭園的體驗省思現象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41期(2019年1月),頁1-44。
宋灝:〈物我相處之境:論日本庭園〉,《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年12月),頁271-291。
宋灝:〈哲學、人文與世界--論述梅洛龐蒂思想中「藝術」與「世界風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9月),頁83-122。
宋灝:〈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69-187。
宋灝:〈梅洛龐蒂論「世界的肉」與「圖畫手勢」:藝術創作與身體模擬〉,收在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六期《梅洛龐蒂:以人文科學改造現象學》(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頁109-150。
宋灝:〈意義、時間與自我--從哲學詮釋學的角度看唐代華嚴宗思想〉,《東吳哲學學報》第19期(2009年2月),頁1-27。
宋灝:〈當代書法部署與書畫理論上的動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91-111。
宋灝:〈關係、運動、時間-由現象學觀察身體〉,《運動文化研究》第28期(2016年6月),頁45-81。
巫仁恕:〈明清飲食文化中的感官演化與品味塑造—以飲膳書籍與食譜的探討〉,《中國飲食文化》第2卷2期(2006年),頁45-95。
巫仁恕:〈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12月),頁217-254。
李亞明:〈論《周禮·考工記》兵器詞語系統的特徵〉,《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9 期(2008年11月),頁17-53。
李侑儒:《明清的鐘錶(1580-1911)》(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年)
李杰:《李日華的文藝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文所博論,2006年)
李長林:〈陳季同筆下的1889年巴黎世博會〉,《書林》(2010年9期),頁77-80。
李青陽、鄭子昂:〈乾隆時期的官民窯競市與景德鎮瓷業的繁榮〉,《美術大觀》2019年第7期,頁82-83。
李俊杰:〈折扇及其扇面藝術〉,《上海博物院季刊》第4期(1987年月),頁
李軍紅:〈淺談琺瑯彩的由來和運用〉,《景德鎮陶瓷》(2016年第6期),頁35-36。
李雪蓮、秦菊英、王士超:〈古代傢俱類游具的繼承與發展〉,《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2 卷第3 期(2014 年6 月),頁207-211。
李博一:〈外銷青花瓷上的中國民俗文化特徵〉,《黃河科技大學學報》第13卷第3期(2011年5月),頁89-91。
李惠儀:〈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頁35-76。
李愛麗:〈中國參加1 878年巴黎博覽會述略〉,《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2期),頁104-111。
李嘉:《造物史視野中的先秦青銅「壺」形器研究》(湖北:武漢理工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李慶新:〈有船自廣州來:從金甌沉船看十八世紀南海貿易〉,《故宮文物月刊 》362 期(2013年5月)頁62-69。
李曉:《元明清景德鎮外銷瓷的演變》(上海:上海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李興華:〈明清景德鎮民窯和官窯器物美學風格比較研究〉,《中國陶瓷》第43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62-65。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第2卷第3期(1991年9月),頁1-65。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46-52。
汪映雪、陶小軍:〈明代江南文人雅俗觀念的嬗變〉,《常州大學學報》第18卷第3期(2017年5月),頁110-116。
沈原:〈中西文化的交融與碰撞--記晚清政府派員參加美國聖路易斯博覽會〉,《歷史檔案》(2006年4期),頁72-76。
沈清松:〈身體、社會參與和靈修〉,《輔仁宗教研究》第31期(2015年秋),頁107-142。
沈清松:〈感性、表象與崇高〉,《中山人文學報》第19期(2004年10月),頁1-15。
沈清松:〈解構、建構與重生:從身體中的欲望談起〉,《中華團體心理治療》第21卷第1期(2015年3月),頁3-28。
沈清松著、莊佳珣譯:〈從內在超越到界域跨越-隱喻、敘事與存在〉,《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10期(2006年10月)頁21-36。
沈惠芬:〈走向世界———晚清中國海關與1873年維也納世界博覽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106-113。
辛婷:〈論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明末清初克拉克瓷發展演變〉,《中國陶瓷》2011年9期,頁35-36。
邢蘭、張滿:〈淺論外銷瓷對西方文化藝術的影響〉,《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年30期,頁31-33。
周功鑫:〈由近三十年來出土宋代漆器談宋代漆工藝〉,《故宮學術季刊》第4卷第1期(1986年秋),頁93-104。
周亞東:〈中國漆工藝在日本的流變〉,《創意設計源》,2016年1期,頁50-53。
周瓊瓊、孫威江:〈從儒釋道三教的角度來看中韓茶文化〉,《福建茶葉》2011年第1期,頁48-51。
孟原召:〈40 年來中國古外銷陶瓷的發現與研究綜述〉,《海交史研究》2019年第4期,頁16-52。
孟斌斌、譚英、吳佳娣:〈從屠隆的情欲觀看其文學思想的轉變〉,《學術教流》總第209期(2011年8月),頁152-155。
孟斌斌、譚英、吳佳娣:〈從屠隆的情欲觀看其文學思想的轉變〉,《學術教流》總第209期(2011年8月),頁154。
林文琪:〈杜夫海納的審美知覺現象學與《莊子》「聽之以氣」的比較研究〉,《華岡文科學報》第26期(2003年9月),頁161-188。
林文琪:〈論對於道的認識是一種身體化的認識--以《老子》、《管子》四篇為例的說明〉,《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8月),頁63-98。
林月惠:〈陽明後學的「克己復禮」解及其工夫論之意涵〉,《 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年12 月),頁161 -202。
林世賢:〈董仲疏的時空知覺及其歷史觀--「氣感」的觀點〉,《政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15年12月),頁167-196。
林世賢:〈聰聖、聞思與音樂--論耳修在工夫論之殊勝〉,《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61-92。
林彣峰:〈《自鳴鐘圖法》在擒縱調速器的圖畫重構與校註〉,《科學史通訊》第39期(2015年9月),頁49-66。
林志明:〈「間」與崇高:由內在之「間」到歷史的符號〉,《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0期(2009年10月),頁55-80。
林志明:〈藝術家/工匠區別與中西藝評旨趣(上)〉,《當代》117期(1996年1月),頁66-85。
林志明:〈藝術家/工匠區別與中西藝評旨趣(下)〉,《當代》118期(1996年2月),頁38-47。
林宜蓉,〈中晚明狂士記憶的歷時積澱〉,《中國學術年刊》第24期(2003年6月),頁259-271。
林宜蓉,〈晚明文藝社會「山人崇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9期(1995),頁633~747。
林宜蓉:《晚明文藝社會「山人崇拜」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95年)。
林承緯:〈橫跨傳統與現代的日本生活美學:柳宗悅的民藝美論〉,《臺灣美術》第76 期(2009年4月),頁56-65。
林承緯:〈顏水龍的台灣工藝復興運動與柳宗悅--生活工藝運動之比較研究〉,《藝術評論》第18期(2008年12月),頁167-195。
林俊臣:〈朱利安「勢」思維中的書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113-134。
林素娟:〈由「中和」之音與「遺音」探討秦漢樂教思想〉,《台大中文學報》第58期(2017年9月),頁1-50。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385-430。
林清哲:〈明末清初福建陶瓷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及影響——以漳州窯系為中心〉,《南方文物》,2013年3期,頁70-76。
林智莉:〈屠隆之信仰與生命觀--以《修文記》為核心探討〉,《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6卷第2期(2011年9月),頁111-115。
林逸欣:〈李日華的味水軒收藏誌--晚明嘉興李日華的繪畫鑑藏與文人品味〉,《典藏古美術》218期(2010年11月),頁216-225。
林逸欣:〈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及其相關問題初探〉,《 議藝份子》第5期(2003年3月),頁57-71。
林麗月,〈《蒹葭堂稿》與陸楫「反禁奢」思想之傳衍〉,收於陳國棟、羅彤華主編,《經濟變動》(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5年),頁244-259。
林麗月,〈晚明的消費與文化〉,《明清史研究》20期(漢城:明清史學會)(2004年),頁197-215。
果海英、郭福祥:〈清前期中西宮廷交往中的禮品考察〉,《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98期(2018年),頁141-155。
邱仲麟:〈金錢、慾望與世道-方弘靜論萬嘉之間的社會風氣變遷〉,《東吳學報》第28期(2012年12月),頁45-116。
邱仲麟:〈從明目到商戰--明代以降眼鏡的物質文化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0卷第3期(2019年9月),頁449-583。
邱德亮:〈癖嗜文化:論晚明文人詭態的美學形象〉,《文化研究》第8期(2009年春季),頁61-100。
邱澎生:〈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新史學》第17卷4期(2006年12月),頁1-14。
金立言:〈和風撲面:明末清初外銷日本的景德鎮瓷器〉,《收藏》2018年6期,頁130-137。
金知瑞:〈韓國朝鮮時代茶文化特徵〉,《茶境——第五屆國際茶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7年10月),頁17-19。
金相範:〈唐代後期揚州的發展和外國人社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4期(2010年12 月),頁37-66。
金壽賢、羅嬋玉、孫雲:〈草衣禪師茶道「中正」精神的形成與踐行〉,《福建教育學院學報》第7期(2016 年7月),頁108-111。
侯皓之:〈巧奪天工:盛清時期的自行玩意〉,《史學彙刊》第24期(2009年12月),頁87-117。
侯皓之:〈吸收與創新:盛清諸帝對西洋工藝的指導與創製〉,《史學彙刊》第28期(2011年12月),頁111-154。
侯皓之:〈從《活計檔》看雍正皇帝的宮廷生活〉,《東吳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8年2月),頁113-164。
侯皓之:〈實踐求真知--從傳教士書信論康熙帝學習西學的方法與態度〉,《史學彙刊》第30期(2012年12月),頁135-177。
俞晶壬:〈草衣之《東茶頌》裡的茶道思想〉,《茶行天下——第十四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萃》(2016年10月),頁393-395。
俞晶壬:〈韓國茶文化發展簡史〉,《盛世興茶--第十三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精編》(2014年5月),頁97-101。
姜又文:〈風格故事「康熙御製、乾隆年製琺瑯彩瓷特展」〉,《大觀》第139期(2021年4月),頁22-31。
姜丹丹:〈另一種主體性、「間」的哲學與轉化的效能:從朱利安論《莊子》到文化交通〉,《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57-69。
施泳峰:〈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紋章瓷〉,《文物鑑定與鑑賞》,2018年9期,頁34-36。
施茜、李慶:〈溯源一場盛行歐亞彩繪瓷奢華風〉,《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20年1期,頁91-96。
施靜菲、王崇齊:〈乾隆朝粵海關成做之「廣琺瑯」〉,《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013年9月),頁87-163+165-184+257。
施靜菲、彭盈真,〈從文化脈絡探討清代釉上彩名詞――琺瑯彩、洋彩與粉彩〉,《故宮學術季刊》29卷4期,2012,臺北市,頁1-74。
施靜菲:〈1650-1750伊萬里瓷.百年輝煌:絢爛華麗的魅力--「在巴黎盛開的古伊萬里花朵:日本外銷歐洲瓷器350週年」特展〉,《典藏古美術》218期(2010年11月),頁206-215。
施靜菲:〈十八世紀東西交流的見證--清宮畫琺瑯工藝在康熙朝的建立),《故宮學術季刊》24卷第3期(2007年3月),頁45-94。
施靜菲:〈文化競技:超越前代、媲美西洋的康熙清宮畫琺瑯〉,《民俗曲藝》182期(2013年12月),頁149-197。
柳宗悅著,洪文珍譯:〈何謂民藝〉,《臺灣工藝》 第23期(2006年2月),頁4-11。
宮崎清著;洪文珍譯:〈柳宗悅與日本民藝運動–柳宗悅的生涯及其思想發展軌跡〉,《臺灣工藝》 22 期(2005年7月),頁4-21。
胡蓓、李恬、鄭乃章:〈景德鎮民窯制度和官窯制度的關係〉,《中國陶瓷工業》第20卷第5期(2013年10月),頁33-35。
范金民:〈販番販到死方休-明代後期(1567-1644年)的通番案〉,《東吳歷史學報》 第18期 (2007年12月),頁75-112。
韋璇:〈從汝窯的興衰看宋代官窯制度的形成〉,《開封大學學報》第30卷第2期(2016年6月),頁4-8。
夏更起:〈故宮博物院藏「洋漆」與「 仿洋漆」器探源〉,《故宮博物院院刊》2015年6期,頁136-150。
夏寒:〈試論江南明墓出土摺扇〉,《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頁75-81。
孫康宜:〈尋找隱喻:普羅恩和他的器物文化觀〉,《當代》146期(1999年10月),頁92-99。
孫望:〈外銷榮光 廣東製造——東莞市博物館館藏清代外銷藝術品〉,《文物鑑定與鑑賞》2019年18期,頁20-23。
孫曉玲:〈《考工記》與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內涵〉,《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7卷第2期(2018年2月),頁24-29。
孫曉豔:〈試論日本煎茶道形成過程中的受阻原因〉,《農業考古》 2001年2期,頁308-315。
孫鴿:〈康熙朝西洋鐘錶的傳播與製造〉,《蘭臺世界》2017年17期,頁92-95。
徐文琴:〈明末清初景德鎮瓷器中市民趣味的興起〉,《故宮學術季刊》第7卷第4期(1990年夏),頁81-118。
徐兆安:〈十六世紀文壇中的宗教修養--屠隆與王世貞的來往(1577-1590)〉,《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205-238。
徐光台:〈利瑪竇與謝肇淛〉,《清華學報》新41卷第2期(2011年6月),頁259-297。
徐泓:〈明代福建社會風氣的變遷〉,《東吳歷史學報》第15期(2006年6月),頁145-171。
徐泓:〈明末社會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東亞文化》(韓國漢城大學)24輯(1986年10月)
徐泓:〈風華再現:清代福建社會風氣的變遷〉,《歷史人類學刊》第4卷第2期(2006年10月),頁41-52。
徐美潔:〈晚明江南文人隱逸風習的文化共性〉,《學術界》總第176期(2013年1月),133-139。
翁宜汐:〈明末清初外銷日用瓷設計變遷及誘因〉,《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頁139-143。
翁文嫻:〈自法國哲學家朱利安「間距」觀念追探--也斯在中國詩學上打開的「間距」效果〉,《成大中文學報》第63期(2018年12月),頁155-190。
袁光儀:〈「為下下人說法」的儒學--李摯對陽明心學之繼承、擴展及其疑難〉,《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3期(2007年9月),頁129-164。
袁光儀:〈蒙以養正─李贄《九正易因》之〈蒙卦〉解與「童心說」〉,《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頁51-82。
馬孟晶:〈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3期(2002年9月),頁201-276+279。
馬雅貞:〈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5期(2011年1月),頁141-194。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東西鼻煙 薈萃清宮--鼻煙壺文化特展〉,《故宮文物月刊》353期(2012年8月),頁5-17。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策展:《樹:從信仰到抒情》,〈策展手冊〉(2021年1月),頁6-42。
盛敏、劉仲華、林海燕:〈近代中國茶文化向西歐的傳播與中西文化交流〉,《農業考古》2017年第5期,頁32-37。
張三聰,薩木布拉:〈明、清青花對伊萬里染付的影響〉,《陶瓷學報》第35卷第6期(2014年12月),頁681-685。
張宏:〈屠隆《婆羅館清言》禪之觀照簡論〉,《中國古代散文國際學術論文集》(2016年6月),頁591-594。
張炳君:〈中國參展1905年黎業斯國際博覽會的展品及其影響〉,《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15年11月),頁13-19。
張書華:〈文化聲響:清帝與自鳴鐘--以康、雍、乾為範疇〉,《思辨集》第11期(2008年3月),頁221-235。
張珣:〈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臺灣人類學刊》第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37-73。
張珣:〈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65 期(2004年6月),頁9-33。
張婷婷:〈傳統藝術理論的欲道觀與雅俗論:去欲歸雅〉,《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4期(2016年7月),頁105-113。
張榮:〈清造辦處玻璃廠鼻煙壺〉,《故宮文物月刊》353期(2012年8月),頁28-37。
張維晏:〈以唐寅《琴士圖》為例,側寫明代繪畫中文人雅興的再現〉,《議藝份子》第20期(2013年3月),頁5-31。
張潔:〈西洋機械鐘表與中國美術元素的結合--以清宮鐘表為例〉,《美術教育研究》23期(2019年),頁32-33。
張璉:〈多元社會中知識份子的經濟自主與社會定位--以明代泰州學者王艮為例〉,《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頁417-432。
張臨生:〈清文獻裡的鼻煙與鼻煙壺〉,《故宮文物月刊》353期(2012年8月),頁18-27。
張臨生:〈清宮鼻煙壺製器考〉,《故宮學術季刊》8卷2期(1990年冬),頁1-39。張榮:〈清造辦處玻璃廠鼻煙壺〉,《故宮文物月刊》353期(2012年8月),頁28-37。
曹建南:〈沖繩茶文化的歷史與發展〉,《農業考古》2017年第2期,頁235-245。
曹新民:〈民窯雅器〉,《陶瓷研究》2005年第1期,頁43-46。
粘振和:〈元末楊維楨〈清苦先生傳〉的茶文化意蘊〉,《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七號(2009 年12 月),頁61-88。
許振平:〈倭漆工藝流變與審美〉,《美術觀察》第11期(2017年),頁121。
許雅惠:〈晚明的古銅知識與仿古銅器〉,《故宮文物月刊》第250期(2004年1月),頁52-63。
許雅惠:〈新舊與雅俗--晚明的古銅器鑑賞〉,《故宮文物月刊》 414 期(2017年9月),頁34-46。
許暉林:〈物、感官與故國:論明遺民董說《非煙香法》〉,《考古人類學刊》第88期(2018年6月),頁83-108。
許嘉猷:〈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第34卷第3期(2004年9月),頁357-429。
郭福祥:〈中國雍正時期宮中鐘錶的製作及相關問題〉,《第二屆中日機械技術史國際學術會議論文》(2000年),頁208-214。
郭福祥:〈清前期中西宮廷交往中的禮品考察〉,《故宮博物院院刊》2018年4期,頁141-156。
郭福祥:〈清宮造辦處裡的西洋鐘錶匠師〉,《故宮學刊》2012年6月,總第8期,頁171-204。
郭福祥:〈清宮裡的西洋鐘表師〉,《紫禁城》2019年11期,頁46-80。
郭福祥:〈關於清代的蘇鐘〉,《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1期,頁65-77。
郭福祥:〈關於蘇州鐘錶製造的起始年代問題——對湯開建教授、黃春燕女士質疑的回應〉,《史林》,2009年2期,頁124-132。
郭璐莎:〈中國古代窯業分類初探〉,《南方文物》2018年第2期,頁217-224。
陳芳妹:〈宋古器物學的興起與宋仿古銅器〉,《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0期(2001年3月),頁37-160+293。
陳芳妹:〈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宋代從「考古」到「玩古」的轉變〉,《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1期(2005年秋季),頁267-332。
陳少明,〈說器〉,《哲學研究》7期(2005年),頁1-7。
陳玉芳:《16至18世紀中西貿易中的外銷瓷》(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0年6月)
陳克倫:〈印尼「黑石號」沉船及其文物綜合研究〉,《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第31卷第4期(2019年8月),頁10-17。
陳其富:〈東西方海洋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以明代漳州窯彩繪帆船圖大瓷盤為例〉,《閩江學院學報》2011年3期,頁119-126。
陳昊武、吳澤璇:〈淺談日本伊萬里彩繪外銷瓷的審美情趣〉,《美術大觀》2018年7期,頁72-73。
陳明麗:〈明清外銷瓷堆歐洲瓷藝發展之影響〉,《典藏古美術》199期(2009年4月),頁70-73。
陳明麗:〈風靡歐洲的明清外銷瓷〉,《典藏古美術》195期(2008年12月),頁134-137。
陳玨:〈高羅佩與「物質文化」-從「新文化史」視野之比較研究〉,《漢學研究》第27卷第3期(2009年9月),頁317-346。
陳凱歌:〈清代蘇州的鐘錶製造〉,《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4期,頁90-94。
陳凱歌:〈關于早期蘇州、南京、上海地區造鐘歷史的考證〉,《鐘表》,2011年第3期,頁59-63。
陳景黼:〈工匠與聖王--《淮南子》中的兩種體道類型〉,《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27-60。
陳開來:〈「自鳴鐘」與近代中國社會的變遷〉,《文化遺產》第2期(2018年)
陳詩啟:《明代工匠制度》,《歷史研究》第6期(1955年),頁61-88。
陳嘉翎:〈西方琺瑯器的東傳與融合概述〉,《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65期(2015年8月),頁20-25。
陳嘉翎:〈盛清鼻煙壺的文化意義初探〉,《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 38期( 2008年12月),頁23-38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世界性概念〉,《台大哲學論評》第10期(1987年1月),頁185-193。
陳榮華:〈高達美光的形上學與真理概念〉,《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1期(2006年3月), 頁1-34 。
陳榮華:〈葛達瑪的藝術哲學:欣賞與瞭解〉,《哲學雜誌》第6期(1993年9月),頁159-160。
陳榮華:〈羅逖的脈絡重整與高達美的視域融合〉,《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 52 期(2016年10月),頁27-55。
陳慧霞:〈晚明文房與市場生活中的古色〉,《故宮文物月刊》第250期(2004年1月),頁44-51。
陳慧霞:〈清宮舊藏日本蒔繪的若干問題--以故宮博物院的收藏為中心〉,《故宮學術季刊》第20卷第4期(2003年夏季),頁191-223。
陳慧霞:〈黑漆與黃金之美--清宮舊藏日本蒔繪選介〉,《典藏古美術》114期(2002年3月),頁82-85。
陳慧霞:〈雍正朝的洋漆與仿洋漆〉,《故宮學術季刊》 第28卷第1期(2010年秋季),頁141-195。
陳慧霞:〈寫在清宮蒔繪特展之前〉,《故宮文物月刊》227期(2002年2月),頁4-16。
陳懷恩:〈工藝理論的美學需求〉,《南藝學報》17期(2018年12月),頁17-28。
陳麗蓮:〈外銷瓷紋飾與西方典故〉,《東南文化》,2001年4期,頁56-60。
黄健亮:〈十七、十八世紀外銷歐洲紫砂壺的風格與特徵〉,《紫玉暗香——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聯展》(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黄巍锋、李昭慧:〈日本江戶時代的輸日宜興窯紫砂茶壺〉,《西部皮革》,2016年3月,頁156-158。
喻小红、姜波:〈《朱子家禮》在韓國的傳播與影響〉,《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1期(2016年2月),頁37-41。
嵇若昕:〈從《活計檔》看雍乾兩朝的內廷器物藝術顧問〉,《東吳歷史學報》第16期(2006年12月),頁53-105。
彭明瀚:〈鄭和下西洋.新航路開闢.明清景德鎮瓷器外銷歐美〉,《南方文物》2011年3期。頁80-94+188。
彭聖芳:〈晚明文人工匠觀探析〉,《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第2期(2016年6月),頁73-76。
曾建寧:〈晚明雅俗之辯的幾點思考〉,《迴瀾春秋》第8期(2011年10月),頁171-182。
曾昭旭,〈茶文化的體與用〉,《鵝湖》217期(1993年7月),頁1-4。
曾昭旭:〈兩端一致論衍義〉,《鵝湖》241期(1995年7月),頁9-13。
曾肅良:〈東方貿易瓷在歐洲的影響--從十七世紀的日本伊萬里瓷器談起〉,《美育》104期(1999年2月),頁21-24。
游勝輝:〈人巧合天工,新物勝舊物─論清代〈自鳴鐘賦〉西方新物之書寫模式〉,《東華漢學》第28期(2018年12月),頁145-180。
湯開建、黃春豔:〈明清之際自鳴鐘在江南地區的傳播與生產〉,《史林》第3期(2006年),頁56-62。
湯開建、黃春豔:〈清朝前期西洋鐘錶的仿製與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年3期,頁114-123。
程紅梅:〈明代中日朝貢貿易與漆器交流〉,《海交史研究》,2002年1期,頁64-74。
覃瑞南:〈乾隆時期受西方影響的工藝器物研究〉,《台南應用科大學報生活藝術類》第 30期(2011年10月),頁41-57。
費俠莉著、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新史學》第10卷第4期(199年12月),頁129-144。
項坤鵬、趙瑾:〈關於故宮南大庫的思考--歷史意涵、建置及克拉克瓷相關問題探討〉,《南方文物》2期(2018年),頁231-236。
黃文樹:〈泰州學派的教育思想及其影響〉,《漢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年6月),頁125-154。
黃付才:〈外銷歐洲的中國紋章瓷釋讀--以荷蘭阿姆斯特丹海軍艦長定製的聯姻章瓷盤為例〉,《文物鑑定與鑑賞》,2018年8期,頁5-7。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541-564。
黃冠閔:〈唐君毅的境界感通論:一個場所論的線索〉,《清華學報》新41卷第2期(2011年6月),頁335-373。
黃冠閔:〈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梅洛龐蒂與昂希〉,《台大文史哲學報》第71期(2009年11月),頁147-183。
黃健亮:〈日本煎茶道與中國紫砂壺〉,《歷史文物》194期(2009年9月),頁30-43。
黃健亮:〈早期外銷紫砂壺的折枝梅紋初探〉,《紫砂意象--紫砂藝術學術研討會》(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
黃健亮:〈宜興紫砂器在歐洲的文化歷程〉,《東南文化》2016年第3期,頁87-92。
黃靜:〈試析明清德化白瓷外銷的器形、原因與影響〉,《博物院》,2020年1期,頁51-59。
楊仁飛:〈明清之際澳門海上絲路貿易國際大循環〉,《行政:澳門政府雜誌》第 15期 (1992年5月), 頁315-325。
楊玉成:〈夢囈、嘔吐與醫療:晚明董說文學與心理傳記〉,刊於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557-677。
楊俊豔:〈伊萬里青花與康熙景德鎮窯青花的區別〉,《文物天地》2012年10期,頁76-83。
楊菁:〈《淮南子》氣論及其天人感應思想〉,《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30期(2015年6月),頁33-67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收錄於陳明、朱漢民主編:《原道》第14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儒賓:〈喚醒物學--北宋理學的另一面〉,《漢學研究》第35卷第2期(2017年6月),頁157-184。
楊儒賓:〈遊之主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5期(2014年9月),頁1-39。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47-281。
楊璐、宋燕輝:〈論景德鎮在古代絲綢之路中的歷史地位--景德鎮外銷瓷在中國陶瓷貿易史中的歷史地位〉,《景德鎮學院學報》第34卷第1期(2019年2月),頁107-111。
楊豔麗:〈乾隆皇帝與眼鏡〉,《文史天地》(2014年1月),頁49-51。
粱銘越:〈試論古琴禁情的神經心理功能與氣功養生術〉,《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409-426。
萬明:〈試論16-17世紀中葉澳門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貢獻〉,《文化雜誌》43期(2002年夏季),頁69-78。
葉佩蘭:〈萬曆時期的青花瓷器〉,《龍語文物藝術》第9期(1991年10月),頁22-29。
葉謙、辛婷:〈從瓷展中的外銷圖案看中外文化融合〉,《中國陶瓷》2019年11期,頁91-95。
董亮:〈中國歷代陶瓷官窯概述〉,《陶瓷科學與藝術》41卷1期(2007 年2月),頁36-37。
詹嘉:〈中國文化對日本陶瓷繪畫的影響〉,《中國陶瓷》第42卷第1期(2006年1月),頁63-65。
鄒其昌、李青青:〈李約瑟對中華工匠文化的思考——中華工匠文化體系研究系列之六〉,《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18年1月),頁112。
鄔文奇:〈西洋畫琺瑯鼻煙壺傳入歷程研究〉,《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1年11期,頁191。
廖欽彬:〈跨文化視域下的「之間」哲學:朱利安與日本哲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229-240。
廖寶秀,〈從色地畫琺瑯與洋彩瓷器談文物定名問題〉,《典雅富麗-故宮藏瓷》,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頁70-89。
廖寶秀,〈錦上添花話洋彩-兼談琺瑯彩、粉彩〉,《典雅富麗-故宮藏瓷》,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頁58-69。
廖寶秀:〈明代茶空間與茶器陳設—以丁雲鵬茶畫為例〉,《故宮文物月刊》317期(2009年8月),頁82-96。
廖寶秀:〈宣德官窯瓷器豐富性之研究(上)(下)〉,《故宮學術季刊》第16卷第1期、第二期(1998年秋冬),頁87-154;137-172。
廖寶秀:〈乾隆皇帝與春風啜茗臺茶舍〉,《故宮文物月刊》288期(2007年3月),頁94-108。
廖寶秀:〈乾隆皇帝與清可軒〉,《故宮文物月刊》357期(2012年12月),頁4-17。
廖寶秀:〈乾隆皇帝與焙茶塢〉,《故宮文物月刊》21卷4期(2003年7月),頁46-57。
廖寶秀:〈乾隆茶舍與茶竹爐〉,《故宮文物月刊》367期(2013年10月),頁36-50。
廖寶秀:〈清代宮廷喫茶與茶器〉,《故宮文物月刊》20卷5期(2002年8月),頁4-23。
熊微、黃巍鋒:〈明清輸歐宜興紫砂壺的文化情境及造物特徵研究〉,《創意與設計》總第39期(2015年4月),頁90-96。
熊寰:〈克拉克瓷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3期,頁113-122。
趙雲川:〈略論柳宗悅「民藝」理論及思想〉,《藝術設計研究》2018年第1期,頁81-86。
趙成清:〈中國外銷瓷裝飾中的西方審美趣味〉,《藝術設計研究》第3期(2017年秋),頁98-103。
趙志華:〈從康乾年間外銷瓷看中西文化的交融〉,《廣西藝術學院學報《藝術探索》》第21卷第2期(2007年4月),頁33。
趙祐志:〈躍上國際舞台: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1997年6月),頁287-344。
齊彪:〈景德鎮民窯釉上陶瓷繪畫與市井文化〉,《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年2月),頁142-143。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頁1-36。
劉子哲:〈透過官府窯業制度看官窯和禦窯〉,《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27-128。
劉心如:〈新安具眼:詹景鳳與晚明鑑賞家的地域競爭〉,《明代研究》第18期(2012年6月),頁83-104。
劉永華:〈晚明士人生活中的舶來品及其文化意涵--以長物志為中心〉,《全球史評論》,2015年第1期,頁84-101。
劉昌佳:〈王船山的「以物為師」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2004年12月),頁41-60。
劉美玲:〈「四庫全書總目」分類體系中藝術相關類目之探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7卷4期(2001年12月),頁78-90。
劉美玲:〈從雅納俗:「樂類」典籍在中國古代目錄分類上的流變分析〉,《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1卷1 期(2005年1月),頁64-76。
劉振維:〈論嵇康《琴賦》的音樂思想〉,《止善》第2期(2007年6月),頁129-155。
劉浩霖:〈伊萬里,移萬里〉,《陶瓷研究》第34卷第130期(2019年4月),頁92-95。
劉耘華:〈清代前中期東吳文人與西學(下)〉,《基督教文化學刊》第 30 輯(2013 秋),頁94-115。
劉國英:〈文化肌膚與文化交互理解的現象學:理論與實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9卷第2期(2019年6月),頁139-162。
劉國英:〈肌膚存在--從存在論層面到跨文化層面的運用〉,收在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六期《梅洛龐蒂:以人文科學改造現象學》(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頁75-108。
劉森林:〈明代江南造物設計中士匠互動的再估計--兼述工匠精神〉,《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5月),頁102-114。
劉淼、羊澤林:〈明清華南瓷業的生產及外銷〉,《考古與文物》2016年6期,頁146-157。
劉滄龍:〈「不齊之齊」與「氣韻」(Aura)—從王船山《莊子解》談莊子齊物思想的美學政治意涵〉,《文與哲》第28期(2016年6月),頁321-346。
劉滄龍:〈「內在他者」—論莊子思想中「生命的有限性」與「實踐的可能性」〉,《清華學報》新49卷第2期(2019年6月),頁71-89。
劉滄龍:〈「血氣心知」與「身體理性」--論戴震與尼采的修身哲學與文化批判〉,《漢學研究》第26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97-218。
劉滄龍:〈文化的自我轉型-戴震與尼采〉,《清華學報》新3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209-230。
劉滄龍:〈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清華學報》新44卷第2期(2014年6月),頁185-213。
劉滄龍:〈承認自然--霍耐特承認理論與王夫之氣的思想〉,《國文學報》第61期(2017年6月),頁69-94。
劉滄龍:〈淡勢之間--氣、力量美學與文化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71-89。
劉榮顯:〈從陽明「良知不妨有異」說起--宋代以下「道」觀念的個體化現象〉,《靜宜中文學報》第2期(2012年12月),頁49-72。
劉樂君、王新榮:〈清代瓷質鼻煙壺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徵〉,《景德鎮陶瓷‧古陶器研究》2014年第5期,頁25-27。
劉曉東:〈「地位相悖」與「身份懸浮」──生存狀態視角下的明代士人社會地位芻議〉,《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2期,頁97-102。
劉曉東:〈三教合一思潮與三一教──晚明士人學術社團宗教化轉向的社會考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頁21-27。
劉曉東:〈世俗人生:儒家經典生活的窘境與晚明士人社會角色的轉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卷第5期(2001年),頁121-126。
劉曉東:〈科舉危機與晚明士人社會的分化〉,《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103-108。
劉靜敏:〈幻化之境--漢魏晉南北朝博山爐的演變與象徵〉《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02期(2002年1月),頁22-31。
潘小雪:〈當代美學中梅洛龐蒂的身體知覺理論之研究〉,《現代美術學報》第11期(2006.05),頁47-77。
潘天波:〈齊爾塞爾論題在清代:學者對工匠的介導〉,《科學與社會》第8卷第3期(2018年3月),頁93-107。
潘根生、馬曉俐、沈生榮:〈草衣意恂茶思想的中國根〉,《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05年5月),頁130-136。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曁「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75-176。
潘朝陽:〈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9期(1991年7月 ),頁73-75。
潘襎:〈東方的美術工藝運動:柳宗悅的日本民藝運動與其思想〉,《藝術家》370期(2006年),頁400-419。
練正平:〈《遵生八箋》之陶瓷藝術觀初探〉,《臺灣工藝》第16(2003年月),頁38-42。
蔡伊盈:《從十七世紀歐洲遠東瓷器貿易看瓷器款式的演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蔡振豐:〈《莊子》中的知覺現象及其在修證上的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7月),頁39-59。
蔡錚雲:〈視覺藝術的認知模式--梅洛龐蒂的現象學美學觀〉,《視覺藝術》第5期(2002年5月),頁71-88。
蔡璧名:〈《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個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漢學研究》第33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73-108。
蔡璧名:〈「槁木」與「輕身」:《莊子》注疏、詩人具身認知、醫家辨證的跨界討論〉,《思與言》 第54卷第4期(2016年12月), 頁219-290。
蔡競然:〈趣味真實虛幻--倦勤齋與多寶格初探〉,《議藝份子》第21期(2013年9月),頁59-74。
蔣茜、曲閔民:〈1700─1840 年中英貿易下興起的廣州外銷藝術品──以彩瓷和外銷畫為例〉,《美術文獻》2019年8期,頁30-31。
鄧和清:〈明代景德鎮官窯、民窯青花瓷器審美趣味差異探微〉,《陶藝》41期(2003年10月),頁62-67。
鄧淑蘋:〈陸子剛及其雕玉〉,《故宮季刊》16卷第1期(1981年秋季),頁73-89。
鄭幸雅:〈除心不除境,真性自若--論屠隆《清言》中淡適的生命情境〉《文學新鑰》第3期(2005年7月),頁67-81。
鄭毓瑜、顏崑陽、蔡英俊:〈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現代視域與方法--「百年論學」學術對談〉,《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頁1-22。
鄭毓瑜:〈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1-34。
鞏天峰:〈「炫赫一時」與「顧得不朽」--論中晚明造物工匠地位在文人價值體系中的變化〉,《設計藝術》總第62期(2010年1月),頁45-48。
黎淑儀:〈從木扉藏品談中國輸歐外銷瓷〉,《新亞學術集刊》第4期(1983年3月),頁153-163。
賴惠敏:〈寡人好貨:乾隆帝與姑蘇繁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50 期(2005年12月), 頁185-233。
賴惠敏:〈蘇州的東洋貨與市民生活(1736-17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9年3月),頁1-48。
賴毓芝:〈伏流潛借:1870年代上海的日本網絡與任伯年作品中的日本養分〉,《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003年3月),頁159-242+245。
賴毓芝:〈圖像帝國:乾隆朝《職貢圖》的製作與帝都呈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5 期(2012年3 月),頁1-76。
賴錫三:〈《莊子》的雅俗顛覆與文化更新--以流動身體和流動話語為中心〉,《台大文史哲學報》第77期(2012年11月),頁73-113。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頁359-411。
戴瑞坤:〈朱子學對中日韓的影響〉,《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頁95-115。
謝休容:〈扇子的收藏及公共展示:以英國菲茨威廉博物館藏品為例〉,《議藝份子》第20期(2013年3月),頁55-89。
謝忠志:〈明代居室風尚的流變〉,《史學彙刊》第27期(2011年6月),頁95-138。
謝昭儀:〈明代廷杖制初探〉,《史匯》第6期(2002年8月),頁51-58。
謝貴安:〈利瑪竇送禮初探〉,《文化雜誌》中文版第66期(2008年春季刊),頁44-64。
謝雲霞:〈《長物志》中尚「雅」卑「俗」器物審美觀管窺〉,《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第13卷第3期(2016年),頁113-116。
鍾振宇:〈王船山之「氣化的時間現象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40期(2018年7月),頁109-148。
鍾振宇:〈批判的氣論--莊子氣論之當代開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3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139-167。
鍾振宇:〈莊子的形氣主體與無用的共同體--由楊儒賓的思考出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頁55-69。
鍾振宇:〈莊子的身體存有論--兼論其與歐洲身體現象學的對話〉,《漢學研究》第32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1-31。
鍾振宇:〈道家的器具存有論--與海德格器具理論之跨文化對話〉,《中國研究集刊》第43期(2013年9月),頁135-171。
韓姣姣:《明早期官窯與民窯青花瓷的比較研究》(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4月)
簡錦松:〈空間、現地、性情--屠隆馳馬入京所呈現的晚明側面〉,《國文學報》第60期(2016年12月),頁1-42。
顏進雄:〈清代西洋鐘表之傳入與文學書寫探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39期(2019年12月);頁1-32。
顏學誠:〈秦客聽到什麼?〈聲無哀樂論〉中認識他者的身體技藝〉,《清華學報》新48卷第1期(2018年3月),頁1-29。
顏學誠:〈酸的輪廓:變化中的身體感〉,《考古人類學刊》第82期期(2015年6月),頁157-184。
羅景文:〈誰的富強之業─中、日、越三國參觀者對於1902年河內博覽會的觀察與書寫〉,《新史學》29卷第4期(2018年12月),頁125-178。
羅麗馨:〈明代匠戶身份變化與地域發展之關係--以杭州海寧祝氏為例〉,《興大歷史學報》第2期(1992年3月),頁71-82。
羅麗馨:〈明代景德鎮御廠〉,《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4期(1992年7月),頁71-104。
龔卓軍:〈身體感:胡塞爾對身體形構的分析〉,《應用心理學研究》第29期(2006年春),頁157-181。
龔卓軍:〈庖丁手藝與生命政治:評介葛浩南《莊子的哲學虛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79-99。

四.網路資訊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玉〉, https://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List.aspx,最後檢索日:2021年4月29日。
〈漆〉,https://antiquities.npm.gov.tw/SearchU.aspx,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8日。頁449
〈朱碧山款「張騫乘槎」銀槎〉,https://antiquities.npm.gov.tw/,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30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泥土的座標-院藏陶瓷展〉,https://m.facebook.com/npmsouth/posts/,最後檢索日:2021年5月2日。

維基百科
〈姑蘇繁華圖〉,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24日。
〈藝術詞條〉,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最後檢索日為2020年12月1日。
〈錢朝鼎〉,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26日
〈陶庵夢憶〉,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27日。
〈澄泥硯〉,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31日。
〈湧泉穴〉,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2日。
〈木樨屬〉,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6日。
〈釉上彩〉: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9日。
〈蓮花漏〉,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18日。
〈吐噶喇群島〉,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4月17日。
〈大島郡_(鹿兒島縣)〉,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4月17日。

百度百科
〈上元燈彩圖〉,https://baike.baidu.com/item/,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24日
〈太平歡樂圖〉,https://baike.baidu.com/item/,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24日。
〈端溪硯譜〉,https://baike.baidu.com/item/,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29日。
〈文玩核桃詞〉,https://baike.baidu.com/item/,最後檢索日:2019年11月25日。
〈端硯石眼〉,https://baike.baidu.com/item/,最後檢索日期:2019年12月10日。
〈陳化〉,https://baike.baidu.com/item/,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19日。
《鏡史》,https://baike.baidu.com/item/。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23日。

Kknews網
〈插花藝術〉,https://kknews.cc/zh-tw/culture/qe2a3gb.html,最後檢索日:2021年4月18日。
〈紫砂泥陳腐〉,https://kknews.cc/zh-tw/collect/j8kbmle.html,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9日。
〈擒縱機構〉https://kknews.cc/zh-tw/news/,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21日。

〈玩具〉,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203683-321.html,最後檢索日,2020年12月8日。
〈吾丘衍〉,https://www.itsfun.com.tw/。最後檢索日:2021年1月24日。
孤山百曉生:〈《遵生八箋》與《考槃餘事》〉《圖書館論壇》1988年01期,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b233e3401010y52.html,最後檢索日:2019年11月4日。
《墨表》:http://www.guangxuyuanbao.com,最後檢索日:2020年12月3日。
范金明講:〈列肆招牌,燦若雲錦——清代前期蘇州城的工商鋪店〉,http://mingching.sinica.edu.tw/en/Academic_Detail/170,最後檢索日:2020年11月24日。
〈沈氏宣爐小志〉,https://ctext.org/wiki,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1日。
孟暉:〈乾隆的疊桌〉,https://m.douban.com>note,最後檢索日期:2020年3月30日。
揚之水:〈剔牙杖〉,http://www.aisixiang.com/data/,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3日。
姚仁喜說建築,堂奧成心法,https://www.chinatimes.com/,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6日。
〈乾隆皇帝與竹茶爐〉,http://www.360doc.com/content/,最後檢索日:2020年2月17日。
吳全杰,〈紫砂制壺工具全解析〉:https://zhuanlan.zhihu.com/,最後檢索日:2021年4月20日。
《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庫》,莊士弘:〈Rhizome 塊莖〉, http://english.fju.edu.tw/塊莖,最後檢索日:2020年5月30日。
MBA智庫百科,〈實證主義〉,https://wiki.mbalib.com/,最後檢索日:2020年5月30日。
〈擒縱系統〉,http://bangqu.com/i3tha2.html,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2日。
清光緒抄本,《東茶記》,https://ctext.org/searchbooks.,最後檢索日:2021年4月12日。
王怡文、王淑津、胡幼函:〈紫砂在沖繩的傳播〉,https://artouch.com/views/content-3751.html2018.04.16,最後檢索日:2021年4月17日。
〈外銷制瓷運圖〉,http://www.360doc.com/content/,最後檢索日:2021年2月24日。
康德:〈審美趣味〉,http://chianweilee.blogspot.de/,最後檢索日:2021年3月19日。
王佩雯:〈漆器《髹飾錄》之六十四過圖說(傳統漆器製作常見狀況實做圖說)〉,國藝會補著成果檔案庫,https://archive.ncafroc.org.tw/upload/result/漆器《髹飾錄》之六十四過圖說,最後檢索日:2021年3月19日。
「美術」詞源小考,https://kknews.cc/zh-tw/culture/z5m5y3q.html,最後檢索日:2021年7月10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