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祖國的異鄉人:王嘯平小說研究
作者:林明發
作者(外文):Lim Beng Huat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蘇偉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王嘯平祖國的異鄉人《傷心太平洋》地方感南洋三部曲Wang XiaopingThe Stranger in MotherlandSadness for the PacificSense of PlaceNanyang Tri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王嘯平(1919-2003)祖籍福建同安,生於馬來亞時期新加坡,為移民第三代。王嘯平熱愛文藝嚮往革命,致使1940年抗戰浪潮裡隻身北返中國一心報考劇校未成,此時返鄉之路中斷,輾轉參軍後加入文工團結識茹志鵑,創作一生就此遽變,1950年革命兒女組織文學家庭,是以世人認識王嘯平多因妻女茹志鵑、王安憶,不爭的是,王嘯平青年時期即大量在新馬文壇發表詩、小說、散文、戲劇、評論文章,多元跨文類,雖主要展現於戲劇、小說,已足以顯示文學動能性,至於其新馬代表性,方修《馬華文壇往事》(1958)、賴伯疆《東南亞華文戲劇概觀》(1993)皆有所論述,作品亦收入方修編選《馬華新文學史稿》(1962-1965)、《馬華新文學大系》(1972)。王嘯平創作,離不開小說與戲劇,考量其劇作、導演因時代氛圍,多涉革命戰爭題材,資料蒐尋是更大的工程,本文因此先期專論王嘯平小說研究,將新加坡時期至中國晚期小說短、長篇小說全面納入探討,梳理蒐集文本過程,發現王嘯平「異鄉人」身世是創作的本體,王安憶便說父親一生格格不入,亦即,王嘯平回到了「祖國」,卻是永遠的異鄉人,這點尤其反映在其自傳性長篇小說南洋三部曲《南洋悲歌》(1986)、《客自南洋來》(1990)、《和平歲月》(1999),這樣的回望角度,正是本文將王嘯平放在新馬書寫脈絡,還原其文學路徑的初衷之想。整體而言,王嘯平書寫身世與異變時代是並行發生且複雜的,地理政治誼屬新馬中國,時程歷經殖民馬來亞、抗戰、國共爭戰,在在指涉了觀看角度與創作起源,而如何深化其異鄉人身世,晚近人文地理學者瑞爾夫(Edward Relph)提出地方感(Sense of Place)、無地方性(Placelessness)論點,是最佳切入角度,王安憶《傷心太平洋》他傳父親,為困於史料缺乏的王嘯平研究,打開可信的旁證視窗,本文亦據以拉開序幕,層層解析王嘯平新馬時期及北返中國初期短篇小說、晚期自傳長篇小說,畫規一條南洋—中國—南洋研究場,及其求學、參軍、家庭生活、文藝事業等等研究場地方感、無地方性視野下的記憶、想像與認同。從小說論出發,深盼能拋磚引玉進一步擴大王嘯平研究。
Wang Xiaoping (1919-2003) is an unknown Chinese-Malaya writer in Sinophone literature circles. He loves literature and also participates in revolution. Therefore, he went to China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in 1940.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construct Wang’s image and life through his novels. By using geography, humanities, and psychoanalysis theories to determine how Wang’s life’s route changed in every social movement. Wang Anyi, Wang’s daughter who claims him has a particular personality—feeling out of place; it can be said, despite Wang settled in China, identity is a massive problem he faces, even though he tried to integrate the local activities. However, he was always seen as “Others” regardless in Singapore or China. It obtains Wang is an eternity stranger between two countries.
參考書目(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一、王嘯平著作

(一)作品

王嘯平:《永生的人們》(不詳:拂曉社,1946年)
王嘯平:《回到人民隊伍》(上海:新華書店,1949年)
王嘯平:《馬少清和他的連長》(上海:正風出版社,1950年)
王嘯平:《導演與表演諸問題》(上海:正風出版社,1951年)
王嘯平:《繼續為祖國戰鬥》(上海:正風出版社,1951年)
王嘯平:《表演藝術問題》(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5年)
王嘯平:《兩位戰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55年)
王嘯平、劉川:《海岸線》(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6年)
王嘯平:《南洋悲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
王嘯平:《客自南洋來》(上海:百家出版社,1990年)
王嘯平:《和平歲月》(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0年)
王嘯平:〈謝謝楊松(年)先生〉,上海《戲劇》第111-113期(1992年),頁46。
王嘯平:〈沒有霧的早晨〉,《鴨綠江》第11期(1982年),頁47-53。
王嘯平:〈四十年前〉,《崑崙》第2期(1983年),頁234-238。
王嘯平:〈最後的巡邏〉,《雨花》第11期(1957年),頁38-41。
王嘯平:〈抗戰期間蘇中敵後話劇工作片斷〉,《雨花》第2期(1957年),頁31-32。
蕭克(王嘯平):〈征服這悲哀的時代〉,方修編:《馬華新文學大系.七》(新加坡:星洲世界書局出版社,1971年),頁503-504。
蕭克(王嘯平):〈碼頭上小天使〉,《馬華新文學大系(四)》(新加坡:星洲世界書局出版社,1972年),頁316-323。
蕭克(王嘯平):〈風頭主義和小丑〉,《總匯報.世紀風》1939年9月23日。
王嘯平:〈作家與戰士──回憶郁達夫先生〉,《上海文學》第12月刊(1979年),頁44-46。
王嘯平:〈妹妹篇〉,《散文》第12期(1980年),頁20-21。
王嘯平:〈我二十歲的時候〉,《大江南北》第1期(1987年),頁34-36。
王嘯平:〈覺醒〉,北京大學中國名人叢書編委會編:《腳印》(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0年),頁226-232。
王嘯平:〈憶任光〉,《音樂愛好者》第4期(1990年),頁12-13。
王嘯平:〈為了不該忘卻的紀念──記戲劇家吳天〉,《戲劇藝術》第4期(1990),頁32-35。
王嘯平:〈大江滾滾葬英雄〉,《新四軍中上海兵》(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頁467-471。
王嘯平:〈愛的折磨與榮耀〉,《世紀》第1期(2014年),頁4-6。
王嘯平:〈奇遇〉,《世紀》第1期(2014年),頁7-9,頁7-9。
王嘯平:〈我的朋友李承〉,《世紀》第1期(2014年),頁6-7。
王嘯平:〈老是想不通的孩子〉,《南洋商報.獅聲》1938年7月9日。
黛丁(王嘯平):〈愛那些不幸的人〉,《南洋商報.獅聲》1939年10月17日。
黛丁(王嘯平):〈愛那些不幸的人〉,《南洋商報.獅聲》1939年10月18日。
黛丁(王嘯平):〈愛那些不幸的人〉,《南洋商報.獅聲》1939年10月20日。

二、專書
Edward Relph,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1976).
Glen Peterson, “Introduction”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ondon: Routledge,2013).
J. E. Malpas, Place and Experience: A Philosophical Topography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2006年)。
不詳:《江蘇短篇小說選.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79年)。
方修:《郁達夫抗戰論文集》(新加坡:世界書局,1977年)。
方修:《馬華文壇往事》(新加坡:星雲出版社,1958年)。
方修:《馬華新文學大系.一》(新加坡:星洲世界書局出版社,1972年)。
方修:《馬華新文學大系.七》(新加坡:星洲世界書局出版社,1971年)。
方修:《馬華新文學大系.五》(星加坡:星洲世界書局出版社,1971年)。
方修:《馬華新文學大系.四》(新加坡:星洲世界書局出版社,1972年)。
王巨才:《延安文藝檔案:延安美術家1》第46冊(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15年)。
王安憶、張欣穎:《談話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安憶:《小鮑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王安憶:《化妝間》(臺北:二魚文化,2006年)。
王安憶:《父系和母系的神話》(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上海的故事》(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收穫》第2期(上海:收穫文學雜誌社,1993年)。
王安憶:《傷心太平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2007年)。
王安憶:《傷心太平洋》,《收穫》第3期(上海:收穫文學雜誌社,1993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
王德威:《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2015年)。
王慶生:《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3年)。
王賡武:《華人集團與國家:東南亞與華人論文集》(新加坡:海涅曼教育出版社,1981年)。
北京語言學院編委會:《中國文學家辭典》現代第一分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臺北:聯經出版,2013年)。
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夏璐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中的自我與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安東尼.施密特(Anthony D. Smith)著,王娟譯:《民族認同》(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年)。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編:《鐵軍輕騎兵: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江蘇省文聯資料室編:《江蘇革命根據地文藝資料彙編.蘇北部分.上》(江蘇:江蘇省文聯資料室,1983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六》(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
吳義勤主編;王志華、胡健玲編選:《王安憶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
李元瑾:《新馬華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聯合出版,2002年)。
李有成:《他者》(臺北:允晨文化,2012年)。
李有成:《離散》(臺北:允晨文化,2013年)。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3年)。
李慶年:《馬來西亞華人青年舊體詩演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杜維明著,彭國翔譯:《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汪民安:《感官技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
周芬伶:〈小說家的詩意追尋〉,王安憶:《傷心太平洋》(台灣: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2007年)。
於可訓:《中國當代文學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
林幸謙:《叛徒的亡靈》(臺北:爾雅出版社,2006年)。
邵迎健:《抗日戰爭時期上海話劇人訪談錄》(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年)。
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風景之發現〉,《日本現代文學起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
洪子誠:《大陸當代文學史.下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下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苗秀:《馬華文學史話》(新加坡:青年書局,1968年)。
郁風編:《郁達夫海外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年)。
孫愛玲:《論歸僑作家小說》(新加坡:雲南園雅舍,1996年)。
泰洛夫(Alexander Tairov)著,吳天譯:《演劇論》(上海:潮鋒出版社,1937年)。 
茹志鵑:《漫談我的創作經歷》(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茹志鵑著、王安憶整理:《茹志鵑日子(1947-1965)》(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逄先知、金冲及:《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節慶、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1990年)。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張錦忠編:《重寫馬華文學史論文集》(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4年)。
曹建林:《蘇北根據地抗戰研究(1940-1945)》(江蘇: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畢光明:《歷史與人生:中國大陸純文學三十年》(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6年)。
陳智德:《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臺北:聯經出版,2019年)。
凱文.林奇(Kevin Lynch)著,林慶怡、陳朝暉、鄭華譯,《城市型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頁27。
黃王奇:《鐵軍僑魂》(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年),
黃淑褀:《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黃錦樹:《馬華文學:內在中國、語言與文學史》(馬來西亞: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6年)。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麥田出版,2012年)。
楊先才:《中華人民共和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
廖文輝:《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臺北:聯經出版,2019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賴俊雄:《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談》(臺北:書林出版,2014年)。
薩伊德(Edward Said)著,單德興譯,陸建德校:《知識分子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魏宏運、王金香:《國史紀事本末(1949-1999)》(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三、單篇文獻

(一)期刊論文
王向東:〈孤獨城堡的構建與衝決——論王安憶小說的孤獨主題〉《楊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期(1999年),頁25-30。
王振科:〈華僑題材小說的新開拓——評王嘯平的長篇小說《南洋悲歌》〉,《文學世界》第3期(1988年),頁209-214。
王潤華:〈中國作家對新馬抗戰文學的貢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期(1988年),頁122-133。
王賡武著,趙紅英譯: 〈單一的華人散居者〉,《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3期(1999年),頁2-15。
枕戈(王振科):〈從「夢想」到現實:評王嘯平長篇小說《客自南洋來》〉,頁25-27。
林明發:〈客自南洋來:論王嘯平的身分認同與在地實踐〉,《南洋學報》第74卷(2020年12月),頁133-157。
林明發:〈激情與不安:馬來亞劇作家王嘯平的戲劇人生〉發表於「馬來西亞華文話劇誕辰100週年」戲劇國際學術研討會,吉隆坡,馬來西亞。2019年12月22日。
段義孚:〈地方感:人的意義何在?〉《鄱陽湖學刊》第4期(2017年),頁38-44。
倉林忠:〈淺析蘇北抗日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中的地位〉,《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期(2011年),頁65-68。
荒井茂夫:〈馬來亞華文文學馬華華的心理路程(上)〉,《華文文學》第1期(1999年),頁53-59。
荒井茂夫:〈馬來亞華文文學馬華化的心路歷程(下)〉《華文文學》第2期(1999年),頁42-47。
高嘉謙:〈帝國、斯文、風土:論駐新使節左秉隆、黃遵憲與馬華文學〉,《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2010年),頁359-397。
高嘉謙:〈骸骨與銘刻——論黃錦樹、郁達夫與流亡詩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4期(2011年),頁103-125。
張德明:〈流浪的繆思——20世紀流亡文學初探〉,《外國文學評論》第2期(2002年),頁53-61。
陳麗汶:〈狐步舞結束以後:論中國歸僑作家黑嬰的成長小說〉《中國現代文學》第33期(2018年)。頁43-62。
黃錦樹:〈在或不在南方:反思「南洋左翼文學」〉,〈香港文學〉第348期(2013年),頁61-68。
黃錦樹:〈過客詩人的南洋色彩贅論──以康有為等為例〉,《海洋文化學刊》第4期(2008年),頁1-24。
楊松年:〈王嘯平與新馬華文文學〉,上海《戲劇》第111及113期(1992年),頁28-46。
楊松年:〈關鍵字探索與文學史建構:馬華書寫為例〉,《華人文學研究》第2卷1期(2014年),頁113-125。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現代亞洲民眾交流的境界與印尼∕馬來∕馬華文學的周邊〉,《中外文學》第4期(2000年),頁155-196。
葛亮:〈「尋根」中隱現的缺席歷史——論王安憶早期小說的「自我/城市」主體建構」,《東岳論叢》第6期(2010年),頁32-37。
賴佩暄:〈離散與歸返——輪王嘯平半自傳體小說中的流動身世與家國情懷〉,《中國現代文學》第24期(2013年),頁167-188。
魏艷:〈從《南洋悲歌》到《傷心太平洋》:談王嘯平、王安憶父女關於新加坡的歷史書寫〉發表於第三屆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 : 華人族群關係與區域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2009年11月14日。
顧耿中:〈華中抗日根據地救亡歌曲綜論〉,《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6年2月),頁111-114。

(二)報刊
子張:〈他們的人性比我們深刻很多——王安憶說母親茹志鵑〉,《上海文匯報》2019年11月21日。
王安憶:〈一個人的藝術史〉,《世紀》第5期(2007年)。
王安憶:〈小跋〉,《世紀》第1期(2014年)。
王安諾:〈茹志鵑,患難與共伉儷情〉,《東方劍》第2期(2004年)。
王安諾:〈清明時節憶父親〉,《新民晚報》第B14版,2015年4月5日。
王志弘:〈流動——根著的辯證〉,《移動在瘟疫蔓延時》(臺北:網路與書,2003年),頁30-31。
袁錦雲:〈八百英烈鎮江海〉,《檔案與建設》第11期(2012年)。
張楚琨:〈傳聲筒〉,《南洋商報.獅聲》,1938年8月29日。
楊國楨:〈作家一家〉,《瞭望》第7期(1981年)。
劉華:〈私立中法劇藝學校新生入學試驗證小考〉,《都會遺蹤》第4期(2015年)。
編輯部:〈上海私立中法劇藝學校創立〉,《文獻》卷3(1938年)。

(三)網路
雨花編輯委員會:〈風雨兼程六十載——卷首語〉,《雨花.創刊六十週年》網站,2017年12月14日,網址:http://www.jszjw.com/yh60/20171214/1513218807171.shtml(2021年07月15日 上網)。
雨花編輯委員會:〈春風化雨鴻泥印——大事記〉,《雨花.創刊六十週年》網站,2017年12月13日,網址:http://www.jszjw.com/yh60/20171213/1513127179820.shtml (2021年07月15日上網)。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