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薛紹徽(1866-1911)之題畫詩詞與生命史觀照
作者:李達
作者(外文):Da Li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力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薛紹徽題畫詩詞生命史晚清女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以薛紹徽題畫詩詞為探討中心,呈現其題畫詩詞對創作主體生命情感經驗的反映及與時代社會的互動,並於晚清時代背景下展開對薛紹徽生命史的觀照。晚清閨秀薛紹徽直面時局振蕩下的國家創傷、中西碰撞中的時代變奏,在個體與時代的共振中展現出豐富的生命經驗,其詩畫題詠在自我呈現、情感表達、時代反饋、女性觀看、繪畫品鑒等面相開展出更多價值意義。
薛紹徽「自題自畫」與「題夫畫」既是形塑自我、書寫情感體驗、記錄生活圖景、抒發情志的表達方式,也將清代女性題畫書寫從閨閣情感、自我實現拓展至國家關懷、時代精神。「自題自畫」呈現了薛紹徽自矜畫藝、好學慎思的才女形象,以及剛柔並濟的「賢婦」、勤慎安貧的「貧婦」、淡泊恬退的「萊婦」等妻子形象。「題夫畫」則「以意尋意」對陳壽彭畫作中展現的情志追求給予回應,在展現夫婦二人志趣相投、精神契合的同時,將「妻子形象」升華為「知己形象」。夫婦二人以詩畫互題為呈現方式的互動,伴隨著陳壽彭出海留洋足跡的空間延拓,反映了國勢衰微下洋務運動(1861-1895)派遣留學生出洋學習西方語言、律令、科技的變革自強,中法戰爭(1883-1885)中不敗而敗、船政中人的悲憤沉鬱,近代事變中日本蠶食琉球的國家創傷,以及彼時士大夫階層尚未消解的「胡天」「樓蘭」之中國中心主義歐洲想象,夷夏之辨的知識視野與敘述架構。
薛紹徽「題才媛畫」基於女性觀看,將自身的生命情感經驗和社會性別角色觸發的自憐與憐才之心,投射至對才媛畫家的觀看/品評。薛紹徽對才媛畫者閨閣編輯、課子授經、繪畫創作等女性生命經驗的傳承,以及藉由「題才媛畫」對閨閣典範的建構,呈現明清女性「婦德」「才學」相映成輝的生命姿態。薛紹徽在戊戌時期的上海女學運動中,打破「內言外言之戒」,參與社會公共事務,致力新女學的論述與重塑。她在陳壽彭的協助下編譯《外國列女傳》,立足婦女自身需要,參詳中西經驗,確立以「慈」、「學」為核心的女學價值體系,從道德、才藝兩方面為婦女開拓自立空間。對於力求從才藝和道德兩方面建構閨閣典範的薛紹徽來說,陳書課子成就及其畫作的鑒藏流傳、「夜紡授經」的母教婦德與「宸翰褒嘉」的繪畫才藝,管道昇賢妻慈母的道德典範、翰墨丹青的才藝坐標,都因合乎她以「慈」與「學」為主體價值的女學觀,成為其「題才媛畫」形塑的閨閣典範。
薛紹徽「題末代/易代畫作」基於其個人生命際遇、情感經驗、精神志趣、文化/政治態度,從「隱逸之志」、「失路之悲」、「亂離之殤」、「遺民之節」四個主題,建構起她與末代/易代文人才媛之間「觀者—畫者」、「詩詞文本—圖畫文本」的複調書寫。無論是藉由水墨山水的圖畫觀看與倪瓚「扁舟飄然於五湖三泖間」的生命經驗進行對話,通過「五湖三泖」社會意涵所承載的文化追求、文化語境和社會意涵,在題畫「複調」的多重對話中與「五湖三泖」的追尋者們共同結構出「五湖三泖」的隱逸空間;還是在「觀看—題詠」任熊〈自畫像〉時所形構的「複調」書寫的多重對話;乃至對楊龍友、吳梅村、王端淑等末代/易代文人才媛亂離生命經驗的再現,和她自身的末代生命經驗一起,構成「亂離」主題下題畫「複調」書寫的多重聲部,都在「題畫文本—畫作—題畫文本」的一次次對話中,不斷開展畫作意義與文本內涵,結構出同一圖畫藝術空間下跨時代的文學語境與文化意涵。薛紹徽在觀看末代/易代文人畫作的過程中留下自我的聲音,成為末代/易代生命經驗、文化記憶的又一旋律/聲部,與末代/易代文人的詩畫題詠一起,結構出異代同題的文本複調,展現末代/易代文化群體的悲憫與共情(Empathy)。而薛紹徽題畫詩對「遺民之節」的一再著墨,之於觀者薛紹徽的個人意義與晚清社會的時代意義,外現於其在西學東漸、新舊賡續中對傳統儒學女學的反思和堅守,亦側面反映了甲午戰爭慘敗後儒家倫理道德、傳統才女文化在歷史賡續中面臨的時代困境。
薛紹徽在謝赫「六法」論、荊浩「六要」說以及張彥遠、郭若虛等畫學者的理論基礎上發展、凝練出她個人關於立意、章法、筆墨等的繪畫創作理論。薛紹徽提出「六法真傳在守雌」的才媛繪畫創作理論,為閨秀善畫、妙傳六法提供哲學詮釋與理論溯源,嘗試尋求才媛繪畫在正統畫史(尤其花鳥畫史)上的地位。她取法「貴柔守雌」、「道法自然」、「弱者道之用」的道家思想,闡釋才媛繪畫的「守雌之道」:女性柔弱的性別特質,是為「天心」/「天性」,也就是自然之道,作畫發乎「天心」/「天性」,順其「自然」,即為持柔弱之「道」。
盛清時期盛極一時的才女文學傳統與閨秀詩畫題詠,在晚清女學運動的維新思潮與實踐中,伴隨著西學的衝擊而漸趨式微、面臨解構。在此時代大勢下,無論是對王端淑等前輩才媛閨閣編輯事業的繼承與接力,或是藉由「題才媛畫」所建構的以王端淑、陳書、管仲姬為代表的的閨閣才德典範,亦或是在繪畫品論中位閨秀善畫、妙傳六法尋找哲學詮釋與理論溯源,都是薛紹徽在晚近文化轉型期為應對時代變革而進行的文化堅持。她致力於重塑女學價值,建構閨閣典範,留存閨閣文獻,書寫女性文學傳統,拓展女性話語空間,實現女性自我價值,呈現出於強大外力束縛下、有限外界環境中有所持守、自我實現的主體品質與生命姿態。
This study focuses on Xue Shaohui's poems for paintings, presenting their reflection of the subject's lif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society of the time, and presents a view of Xue Shaohui's bi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Xue Shaohui's poems for paintings are a rich reflection of her life experien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s she faces the trauma of the country in the turbulent tim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in the clash between East and West.
Xue Shaohui's poems for self-paintings and her husband's paintings are a way of expressing herself, her emotional experiences, her life, and her sentiments. They also expand the scope of Qing dynasty women'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rom the emotions of their chambers and self-realisation to the concerns of the nation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e poems for self-paintings present the image of Xue Shaohui as a talented woman who is self-respecting, studious and deliberate, as well as the image of a 'wise woman', a 'poor woman' who is diligent and careful, and a 'woman of leisure' who is indifferent and retiring. The poems for her husband's paintings respond to Chen Shoupeng's pursuit of love and spirituality, and they are an expression of their mutual interest and spirituality, elevating the image of a wife to that of a confidan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uple's poetry and painting is accompanied by the spatial expansion of Chen Shoupeng's footprints at sea and abroad, reflecting the reform and self-improvement of the foreign affairs movement (1861-1895), which sent students abroad to learn Western languages, laws and technology, the defeat of the China-French War (1883-1885), the grief and anger of the shipowners, the national trauma of the Japanese erosion of the Ryukyus in the modern era, and the sorrow of the scholars. The story of the war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1883-1885), the sorrow and anguish of the people in the shipbuilding administration, the Japanese erosion of Ryukyu in the modern era, the trauma of the country, and the Chinese centrist European imaginary of "Hu Tian" and "Loulan" that had not yet been dissolved by the scholarly class, and the intellectual vision and narrative framework of the discernment between Yi and Xia.
Based on a female perspective, Xue Shaohui's poems for Talented Lady's paintings project her ow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her gender role in society, which triggers her self-pity and pity for her talent, onto the viewing/evaluation of the artist. Xue Shaohui's inheritance of women's life experiences such as editing in the boudoir, teaching sons and scriptures, and creating paintings,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oudoir model through the poems for Talented Lady's paintings, present the life gestures of 'women's virtue' and 'talent' as a reflection of each oth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Shanghai Women's Studies Movement of the Hundred Days, Xue Shaohui broke the precept of 'internal speech and external speech' and became involved in public affairs, devoting herself to the discourse and reinvention of a new women's studi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hen Shoupeng, she compiled a biography of foreign women, based on the needs of women themselve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xperience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women's studies with 'charity' and 'learning' as the core values, and to open up space for women to stand on their own feet in terms of morality and talent. For Xue Shaohui, who sought to construct a model for the boudoir in terms of both talent and morality, Chen Shu's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her children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her paintings, her maternal virtue of "teaching the scriptures at night" and her painting talent, as well as her moral example of a wise wife and loving mother and her talent in ink and painting, are all in line with her view of women's studies in which "mercy" and "learning" are the main values, and have become the model for the boudoir shaped by her "inscriptions of talent and paintings".
Based on her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emotional experiences, spiritual aspirations and cultural/political attitudes, Xue Shaohui's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of Late Dynasty are based on the four themes of 'Hermit's Ambition', 'Sorrow for Lost Ways', 'Mourning for Disruptions' and 'The Festivity of the Remnant', and builds up a polypho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 and the literati of the Late Dynasty: 'Viewer - Painter', 'Poetic Text - Pictorial Text'. The four themes of "The Viewers - The Painters" and "Poetic Texts - Pictorial Tex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s a Polytonality.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artist and Ni Zhan's life experience of "Wu Hu San Mao", and the cultural pursuit, cultural context and social connotation of the social connotation of "Wu Hu San Mao", is structured in the multiple dialogues of the title and painting.
Xue Shaohui developed and refined her own theories on the creation of painting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Xie He's 'Six Methods', Jing Hao's 'Six Essentials' and the theories of painters such as Zhang Yangyuan and Guo Ruoxu. Xue Shaohui's theory of Talented Lady's painting, 'The Six Methods are transmitted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word', provides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oretical tracing of Talented Lady's good painting and the subtle transmission of the Six Methods, in an attempt to find a place for Talented Lady's painting in the history of orthodox painting (especially in the history of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f talented women and the poetry and paintings of boudoir girls, which had flourished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gradually declined and faced disintegration in the wake of the Western influence on the modernisation of women's studies. In the midst of this era, Xue Shaohui's cultural perseverance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whether it be the inheritance and succession of the editorial work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talented women such as Wang Duanshu, 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paradigm of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boudoir represented by Wang Duanshu, Chen Shu and Guan Zhongyi through the 'inscriptions on the paintings of the talented women', or the search for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and theoretical traces of the good paintings of the boudoir and the subtle transmission of the six methods in painting theory, are all part of Xue Shaohui's cultural perseverance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during the lat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She is committed to reshaping the values of women's studies, constructing a model of the boudoir, preserving its literature, writing about the tradition of women's literature, expanding the space for women's discourse, and realising women's self-worth, presenting the quality of the subject and the attitude of self-fulfilment in a limited extern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strong external forces.
一、古籍(按作者朝代排列,相同朝代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東晉]陶潛:《陶淵明集》,宋刻遞修本。
[南北朝]劉義慶:《世説新語》,四部叢刊景明袁氏嘉趣堂本。
[唐]李百藥:《北齊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唐]李延壽:《北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唐]房玄齡:《晋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名津逮秘書。
[宋]佚名:《宣和畫譜》,名津逮秘書本。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名津逮秘書本。
[宋]劉道醇:《宋朝名畫評》,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蘇軾:《蘇文忠公全集》,明成化本。
[元]倪瓚:《清閟阁全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年)。
[元]湯垕:《畫鑒》,明萬曆程氏叢刻本。
[元]趙孟頫:《松雪齋集》,四部叢刊景元本。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明萬曆十七年武林樵雲書舍刻本。
[明]朱謀垔:《畫史會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民國嘉業堂叢書本。
[明]徐渭:《徐文長文集》,明刻本。
[明]徐渭:《徐文長逸稿》,明天啓三年張維城刻本。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明崇禎刊本。
[明]陶望齡:《陶文簡公集》,天啓七年陶履中刻本。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鍾惺:《名媛詩歸》,明末景陵鍾氏刊本。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方薰:《山靜居畫論》,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清]王原祁:《雨窗漫筆》,清光緖翠琅玕館叢書本。
[清]王原祁:《麓台題畫稿》,清昭代叢書本。
[清]王時敏:《王奉常書畫題跋》,清宣統二年刻本。
[清]王端淑:《名媛詩緯初編》,康熙六年清音堂刻本。
[清]王端淑:《映然子吟紅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八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
[清]汪端:《自然好學齋詩鈔》,同治十三年(1874)重刊本。
[清]沈宗騫:《芥舟學畫編》,清乾隆四十六年冰壼閣刻本。
[清]沈善寶:《名媛詩話》,杜松柏主編:《清詩話訪佚初編(九)》(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年)。
[清]周亮工:《讀畫錄》,清康熙煙雲過眼堂刻本。
[清]金農:《冬心先生續集》,清平江貝氏千墨庵鈔本。
[清]金農:《冬心自度曲》,清乾隆刻本。
[清]姜紹書:《無聲詩史》,清康熙觀妙齋刻本。
[清]孫岳頒:《佩文齋書畫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席佩蘭:《長真閣詩集》,清嘉慶間刊本影印本。
[清]徐沁:《明畫錄》,清讀畫齋叢書本。
[清]張之洞:《張文襄公奏議》,民國刻張文襄公全集本。
[清]張廷玉:《明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清]張庚:《國朝畫徵錄》,清乾隆刻本。
[清]張照:《石渠寳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張鳴珂:《寒松閣藝鎖錄》(北京:中華書局,1923 年)。
[清]梁章鉅:《閩川閨秀詩話》,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清]郭白陽:《竹間續話》(福州: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1 年)。
[清]陳芸:《小黛軒論詩詩》,民國三年刻薛紹徽《黛韻樓遺集》附錄本。
[清]彭孫貽:《茗齋集》,四部叢刊續編景冩本。
[清]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道光十一年紅香館刻本。
[清]湯漱玉:《玉台畫史》,清道光十七年振綺堂刻本。
[清]馮金伯:《國朝畫識》,清道光刻本。
[清]錢林:《文獻徵存錄》,清咸豐八年有嘉樹軒刻本。
[清]錢陳群:《香樹齋詩文集》,清乾隆刻本。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四部叢刊景明崇禎本。
[清]薛紹徽:《黛韻樓遺集》,清宣統三年刻本。
[清]擷華書局編:《諭折匯存二十二卷》,光緒二十九年石印本。
二、書畫(按作者朝代排列,相同朝代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明]文俶:《金石昆蟲草木狀》,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部藏。
[明]沈周:〈雲林蒼潤圖〉手捲,水墨紙本,縱 33 厘米,橫 1253 厘米。西泠印社2009 年春拍賣。
[清]任熊:《列仙酒牌》,咸豐四年蔡照初刻本。
[清]唐炗,惲壽平:〈紅蓮綠藻圖軸〉,唐炗繪荷花,惲壽平畫荇藻,紙本,設色,縱 135.7 釐米,橫 59 釐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馬荃:〈菊花蚱蜢圖〉,現藏於香港博物館。
[清]惲壽平:〈贈別詩〉行書,四屏,立軸,水墨紙本。
三、專書(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方秀潔,魏愛蓮 編:《跨越閨門:明清女性作家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晚清改革與社會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年)。
巴赫金著,白春仁 顧亞鈴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北京:三聯書店,1988 年)。
內藤湖南著,欒殿武譯:《中國繪畫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毛文芳:《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毛文芳:《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 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沈善寶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9 年)。
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下)》(上海:三聯書店,2000 年)。
王緋:《空前之跡:中國婦女思想與文學發展史論》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
王韶華:《元代題畫詩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年)。
任道斌:《趙孟頫系年》(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衣若芬:《游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台北:里仁書局,2011 年)。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年)。
吳盛清:《旅行的圖像與文本: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媒介互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年)
宋致新:《獨抒性靈——明清性靈小品》(武漢:崇文書局有限公司,2016 年)。
李又寧、張玉法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上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5 年)。
李奇志:《清末民初思想與文學中的「英雌」話語》(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栖:《兩宋題畫詩論》(台北:學生書局,1997 年)。
李浚之:《清畫家詩史》(北京:中國書店,1990 年)。
李華川:《晚清一個外交官的文化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沈瑜慶、陳衍:《福建通志•列傳》(福州:福建通志局,1922-1928 年)。
肖亞男主編:《清代閨秀集叢刊 61》(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 年)
周金冠:《任熊評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 年)。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徵略》(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91 年)。
段繼紅:《清代閨閣文學硏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年)。
胡邦煒、岡崎由美:《古老心靈的回音》(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1 年)。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年)。
胡曉真:《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 年)。
胡纓:《翻譯的傳說:中國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年)。
夏曉紅:《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增訂本)》(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年)。
徐世昌:《晚清簃詩匯》(台北:世界書局,1961 年)。
徐琛,張朝暉:《中國繪畫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郝麗霞:《吳江沈氏文學世家硏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年)。
高居瀚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年)。
高彥頤著,苗延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年)。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持、《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彙編79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持、李雷主編:《清代閨閣詩集萃編 9》(北京:中華書局,2015 年)
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上冊(北京:三聯書店,1960 年)。
張高評:《唐宋題畫詩及其流韻》(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
戚其章:《晚清海軍興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
曹辛華主編:《民國詞集叢刊 30》(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 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志•清季(全 2 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63 年)。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年)。
陳衍:《石遺室詩話》(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年)。
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 年)。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年)。
彭萊:《古代畫論》(上海:上海書店,2009 年)。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龔鵬程主編《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五輯,(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09 年)。
葉恭綽:《全清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
董麗敏:《性別、語境與書寫的政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年)。
赫俊紅:《丹青奇葩——晚明清初的女性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年)。
趙雪沛:《明末清初女詞人硏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年)。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劉堃:《晚清文學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傳統再構》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 年)。
劉繼才:《趣談中國近代題畫詩》,(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 年)。
蔡靜平:《明清之際汾湖葉氏文學世家硏究》(長沙:岳麓書社,2008 年)。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 (台北:里仁書局,2005 年)。
鄭文惠:《詩情畫意——明代題畫詩的詩畫對應內涵》(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
鄭昶:《中國畫學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錢仲聯:《夢苕盦詩話》(濟南:齊魯書社,1986 年)。
鍾慧玲:《清代女作家專題:吳藻及其相關文學活動研究》(台北:樂學書局,2001年)。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0 年)。
聶崇歧等:《洋務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年)。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年)。
四、期刊論文(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毛文芳:〈一個清代閨閣的視角——顧太清畫像題詠析論〉,《文與哲》第 8 期,2006 年,頁 441-442。
毛文芳:〈一部清代文人的生命圖史:《卞永譽畫像》的觀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 年第一期,頁 151-210。
毛文芳:〈孝著丹青:明末黃向堅「萬里尋親」的多重文本交織〉,《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 年第 2 期,頁 95-117。
毛文芳:〈李良年的人生讀本——清初《灌園圖》的複調意涵〉,《漢學研究》第32 卷第 4 期,2014 年,頁 193-228。
毛文芳:〈霜哺之音:盛清衰節婦的畫像觀看與抒情複調〉,《明清文學與文獻》第四輯,2016 年,頁 3-40。
王力堅:〈晚清女性紅樓接受的社會學探討〉,《人文中國學報》2013 年第 19 期,頁 271-300。
王力堅:〈清代才媛紅樓人物題詠論析〉,《長江學術》2012 年第 1 期,頁 35-43。
王力堅:〈清代才媛紅樓主題題詠剖析〉,《文化與傳播》2012 年第 1 期,頁 93-99。
王力堅:〈清代才媛紅樓接受研究的思考〉,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四川大學中文系∕四川教育出版社主編:《中外文化與文論(第 19 輯)》(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年),頁 271-283。
王力堅:〈清代才媛紅樓題詠的型態分類及其文化意涵〉,《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四十五卷,2012 年第 5 期,頁 48-59。
王力堅:〈清代才媛書信體散文之女性書寫——以《歷代名媛書簡》之家訓書信為考察中心〉,《勵耘學刊(文學卷)》2006 年第 1 期,頁 75-90。
王力堅:〈清初漢文人心態的轉變及其對詩詞風氣的影響——以康熙十八年(1679)博學鴻儒科為考察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49 期,2016 年,頁 41-81。
王雪卿:〈薛紹徽的女學觀與婦女自我建構——以《訓女詩》十首為中心〉,《國文學報》第 20 卷,2014 年,頁 103-135。
王達甫:〈晚清女性的追憶與傳世認同建構——以曾紀芬自述年譜為主要考察〉,《暨南史學》第 17 號,2014 年,頁 165-209。
王學玲:〈不可侵犯之懺語——明清之際自敘傳文的諧謔與悔愧〉,《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 13 期,2005 年,頁 71-112。
王學玲:〈秋菊與秋決:清初仕清文人周亮工閩獄詩探析〉,《國文學報》第 56 期,2014 年,頁 95-122。
王學玲:〈苦行歷險與嚴辨華夷——清初屈大均之秦晉「宗周」游〉,《清華中文學報》第 12 期,2014 年,頁 265-307。
王學玲:〈從鼎革際遇重探清初遣戍東北文士的出處認同〉,《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 18 期,2008 年,頁 185-223。
王學玲:〈清順治京師石灘之盛世話語——以北籍仕清文人為考察〉,《中正漢學研究》第 22 期,2013 年,頁 187-212。
朱丹:〈論同光體閩派詩人的閩地風物書寫—以陳衍《石遺室詩話》所論為中心〉,《教育評論》2015 年第 6 期,頁 150-152。
吳堯:〈試論張清揚寒涼詞風及其成因〉,《中國詩學研究》第十四輯,2017 年,頁 160-172。
呂文翠:〈「畫」論《紅樓夢》:海上才子改琦的抒情造像〉,《漢語言文學研究》2019 年第 4 期,頁 62-76。
呂文翠:〈民初海上「百美圖」時尚敘事與性別文化的塑形嬗變〉,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主編《清華中文學報》第 14 期,2015 年,頁 375-436。
呂文翠:〈點石飛影‧海上寫真——晚清民初「百美圖」敘事的文化轉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學術年刊》第 37 期春季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出版社,2015 年),頁 39-70。
宋清秀:〈清代女性文学群体及其地域性特徵分析〉,《文學評論》2013 年第 5 期,頁 107-112。
李金坤:〈田婦薄命,詞苑奇葩:賀雙卿其人其詞初探〉,《遼寧大學學報》1999年第 5 期,頁 88-92。
李金坤:〈賀雙卿考辨〉,《中國韻文學刊》2000 年第 2 期,頁 83-88。
李湜:〈閨閣中的天才——談吳門女畫家文俶與仇珠的藝術〉,《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 年第 3 期,頁 92-95。
李瑞豪:〈書寫與圖像——晚清女性題畫詩的新變與模式化〉,《中國詩學研究》2017 年第 14 輯,頁 151-162。
李儒光:〈題畫詩簡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 年第 5 期,頁 55-59。
肖來付:〈試論晚清時期福州船政局的科技發展戰略〉,《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 年第 2 期,頁 29-32。
肖燕翼:〈董其昌書學概述〉,《故宮博物院院刊》1992 年第 3 期,頁 40-50。
卓清芬:〈自我呈現與他人型塑——湯貽汾〈吟釵圖〉詩卷題 詠析論〉,《人文中國學報》第 26 期,2018 年,頁 97-144。
卓清芬:〈從《信芳閣自題八圖》題辭和《信芳閣詩草》看清代女詩人陳蘊蓮的自我定位〉,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 60 期,2016 年,頁 43-78。
卓清芬:〈清代女性自題畫像中的扮裝書寫〉,《中國韻文學刊》2018 年第 2 期,頁 82-88。
卓清芬:〈清代女性自題畫像意義探析〉,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第 23期,2016 年,頁 241-264。
周積明:〈晚清反傳統思潮論綱〉,《學術月刊》2002 年第 8 期,頁 88-99。
孟慧霞:〈薛紹徽的翻譯及其女性思想的體現〉,《蘭台世界》2014 年第 12 期,頁55-56。
林怡:〈簡論晚清著名閩籍女作家薛紹徽〉,《東南學術》增刊,2004 年,頁 282-285。
林怡:〈陳芸《小黛軒論詩詩》〉,《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年第2 期,頁 59-60。
林玫儀:〈試論陽湖左氏二代才女之家族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7 年第30 期,頁 179-222。
花宏艷:〈世變之際的歷史書寫與家國記憶——略論近代女詩人薛紹徽的詠史與懷古詩〉,《名作欣賞》2011 年第 32 期,頁 27-29。
苗健青:〈獨寫幽香非寫色 纖穠圓潤自分明——讀《薛紹徽集》〉,《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年第 4 期,頁 110-111。
凌冬梅:〈《夜紡授經圖》與秀水錢氏家族書香傳承研究〉,《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 年第 3 期,頁 20-23。
孫康宜:〈末代才女的「亂離」詩〉,《國際漢學》2003 年第 1 期,頁 240-258。
馬鈺玶,高春花:〈《國朝閨秀正始集》淺探〉,《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年第 6 期,頁 119-124。
高菊:〈淺論吳藻的題畫詞〉,《散文百家》2018 年第 9 期,頁 38。
張宏生:〈清代婦女詞的繁榮及其成就〉《江蘇社會科學》1995 年第 1 期,頁 120-125。
張育晴:〈任熊繪畫中的女性形象──以《大梅山館詩意圖》冊為例〉,《議藝份子》第 32 期,2019 年,頁 1-14。
張敏:〈王端淑《吟紅集》述略〉,《文教資料》2006 年 12 月號上旬刊,頁 47-48。
張璋:〈「八旗有才女,西林一枝花」:記清代滿族女文學家顧太清〉,《文學遺產》1997 年第 3 期,頁 108-115。
張曉梅:〈葉嘉瑩詩詞批評及詩學研究述評〉,《文學評論》2007 年第 6 期,頁 178-186。
許黎英:〈徐渭的題畫詩〉,《文化交流》2009 年第 10 期,頁 57-59。
郭長虹:〈士大夫集團文化性格的完成與文人畫的產生〉,《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年第 3 期,頁 83-92。
陳宏:〈淺論薛紹徽詩詞的藝術風格〉,《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1 卷第 2 期,2010 年 4 月,頁 62-67。
陳宏:〈薛紹徽呂碧城詩詞比較〉,《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 33 卷第 7 期,2012 年7 月,頁 16-18。
陳延傑:〈近代福建譯壇的一對伉儷——記陳壽彭與薛紹徽〉,《福建鄉土》2005年第 2 期,頁 31-33。
陳昌強:〈謝章鋌年譜簡編〉,《閩江學院學報》第 30 卷第 1 期,2009 年,頁 38-48。
陳俊啟:〈晚清現代性開展中首開風氣的先鋒:陳季同(1852-1907)〉,《成大中文學報》第 36 期,2012 年,頁 75-106。
陳紹方:〈晚清留學教育及其立法〉,《社會科學輯刊》1998 年第 1 期,頁 105-110。
陳期凡:〈明末清初女畫家黃媛介的書畫藝術〉,《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4 年第3 期,頁 36-40。
傅湘龍:〈鄒漪《詩媛八名家集》輯刊初考〉,《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 卷第 5 期,2015 年,頁 103-107。
單國強:〈明代宮廷繪畫概述〉,《故宮博物院院刊》1992 年第 4 期,頁 55-63。
馮開文:〈論晚清的留學政策〉,《近代史研究》1993 年第 2 期,頁 125-148。
楊彬彬:〈由曾懿(1853-1927)的個案看晚清「疾病的隱喻」與才女身分〉,《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 16 期,2008 年,頁 1-28。
葉長海:〈明清冊封使記錄的琉球演劇〉,《文化遺產》2014 年 04 期,頁 87-99。
葉嘉瑩:〈從豔詞發展之歷史看朱彝尊愛情詞之美學特質〉,《中外文學》第 23 卷第 7 期,1994 年,頁 112-138。
葉靜:〈眾怒難犯——萬歷四十四年董其昌抄家案〉,《小康》2005 年第 5 期,頁71-73。
董梅:〈晚清外交家陳季同的翻譯成就〉,《蘭臺世界》2012 年第 16 期,頁 65-66。
趙雪沛:〈明末清初的女性題畫詞〉,《文學遺產》2006 年第 6 期,頁 134-137。
劉加華:〈論吳藻題畫詞〉,《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 年第 2 期,頁 100-105。
劉雯:〈解讀任熊之「三傑作」〉,《美術大觀》2008 年第 6 期,頁 22-23。
劉錫濤:〈福船文化:福州獨特的海洋文化因子〉,《中國海洋大學(社會科學版)》2009 年第 4 期,頁 53-57。
劉靜爽:〈晚清兩性女學觀比較——以梁啟超、薛紹徽為例〉,《昌吉學院學報》2008 年第 4 期,頁 1-5。
蔣寅:〈遺民與貳臣:易代之際士人的生存或文化抉擇——以明清之際為中心〉,《社會科學論壇》2011 年第 9 期,頁 26-37。
鄧喬彬:〈論金農畫跋及其文人畫的原型精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30 卷第 1 期,2000 年,頁 36-43。
鄭文惠:〈身體、慾望與空間疆界——晚明《唐詩畫譜》女性意象版圖的文化展演〉,《政大中文學報》第 2 期,2005 年,頁 53-87。
鄭文惠:〈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錢選詩╱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主題〉,《政大中文學報》第 6 期,2006 年,頁 147-182。
錢南秀:〈重塑賢媛:戊戌婦女的自我建構〉,《書屋》2007 年第 12 期,頁 46-49。
錢南秀:〈清末女作家薛紹徽及其戊戌詩史〉,《中國社會科學報》第 1175 期,2017年 3 月 27 日。
戴月:〈薛紹徽《滿江紅》詞序彌補中法戰爭的歷史空白〉,《時代文學》2008 年第 4 期,76-77。
戴麗珠:〈清代婦女題畫詩〉,《靜宜人文學報》第 3 期,1991 年,頁 45-69。
謝和芬:〈同歡與清詠:論清代儀徵阮氏才女群體及其書寫〉,《中極學刊》2016年第 10 期,頁 145-190。
鍾慧玲:〈陳文述與碧城仙館女弟子的文學活動〉,《東海中文學報》第 13 期,2001 年,頁 151-182。
鍾慧玲:〈期待、家族傳承與自我呈現——清代女作家課訓詩的探討〉,《東海中文學報》第 15 期,2003 年,頁 177-204。
鍾慧玲:〈閱讀女性•女性閱讀——沈善寶《名媛詩話》的女性建構〉,《東海中文學報》第 20 期,2008 年,頁 217-252。
韓丹丹:〈乾嘉吳中女性詩群成因初探〉,《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十,2009 年第 3 期,頁 29-35。
韓昌力:〈物象的超越——對寫意花鳥畫審美特質的思考〉,《美術研究》1989 年第 1 期,頁 14。
魏遠征:〈詩境·畫境·心境——論顧太清題畫詞〉,《民族文學研究》2007 年第 4 期,頁 35-40。
魏愛蓮:〈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第 22 卷,第 6 期,1993年,頁 55-81。
羅列:〈翻譯、性別與現代身份的建構——論 20 世紀初葉中國女性譯者翻譯中的性別政治訴求〉,《婦女研究論叢》2013 年第 2 期,頁 70-76。
羅秀美:〈自我、空間與文化主體的流動∕認同——以女詞人呂碧城(1883- 1943)的散文為範圍〉,《興大中文學報》第 32 期,2012 年,頁 163-210。
羅秀美:〈從閨閣女詩人到公共啟蒙者——以近代女性報刊中的論說文為主要視域〉,《興大中文學報》第 22 期,2007 年,頁 1-46。
羅秀美:〈遊移的身體•重層的鏡像——由秋瑾的藝文生命觀看其身分認同〉,《興大中文學報》第 26 期,2009 年,頁 131-161。
羅秀美:〈翻譯賢妻良母、建構女性文化空間與訴說女性生命故事——單士釐的「女性文學」〉,《漢學研究》第三十二卷第 2 期,2014 年,頁 197-230。
羅青:〈任熊年表〉,《中國書畫》2005 年第 7 期,頁 22。
羅禮平:〈「好學深思、出入古人」——上官周早期經歷與作品考述〉,《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年第 2 期,頁 58-66。
羅禮平:〈文化地理變遷與清初汀州繪畫發展概述〉,《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第 17 卷第 3 期,2014 年,頁 129-136。
關賢柱:〈青山秀水情真意濃——楊龍友《台蕩日記》探微〉,《貴州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 年第 2 期,頁 22-28。
五、學位論文(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毛文芳:《董其昌逸品觀念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
王科:〈清末新政中的郵傳部與交通銀行〉,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吳智琪:《徐燦及其作品硏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李映瑢:《顧太清東海漁歌研究》,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卓加真:《「屠龍技」或「雕龍技」——清末民初女性譯者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1 年。
林小涵:《吳中女詩人的詩情與詩學——清溪吟社研究》,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 年。
武思庭:《女性的亂離書寫——以清代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戰役為考察範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邱芸怡:《清才自撰蕉園史——清初閨秀、結社與性別書寫》,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 年。
施幸汝:《隨園女弟子硏究——清代女詩人群體的初步探討》,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胡婉君:《清代才媛陳蘊蓮及其〈信芳閣詩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年。
徐麗雯:《隨園女弟子金逸及〈瘦吟樓詩集〉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陳宏:《福建清代女詩人薛紹徽思想與詩詞創作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年。
陳瑞芬:《汪端硏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碩士論文,1987 年。
陳暢湧:《晚清女作家曾懿(1853-1927)及其作品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6 年。
黃馨蓮:《左錫嘉與冷吟仙館詩稿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楊國蘭:《杜甫題畫詩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年。
葉雅婷:《晚清曾懿(1853-1927)〈古歡室集〉的身體經驗與論述》,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4 年。
廖慧美:《唐代題畫詩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年。
趙艷潔:《清代女性題畫詞的審美探析》,華南理工大學博士論文,2018 年。
蔣翔宇:《倪瓚題畫詩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謝惠芳:《蘇軾題畫文學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韓子滿:《1900-1919 中國女性翻譯家初探》,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6 年。
六、專書論文(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熊秉真:〈明清家庭中的母子關係——性別、感情及其他〉,李小江等編:《性別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年),頁 524-525。
錢南秀:〈「列女」與「賢媛」:中國婦女傳記書寫的兩種傳統〉,游鑑明,胡纓,季家珍主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11 年)。
錢南秀:〈清末女性空間開拓:薛紹徽編譯《外國列女傳》的動機與目的〉,王宏志主編:《翻譯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年)。
錢南秀:〈詩畫同源:薛紹徽(1866-1911)之題畫詩初探〉,吳盛清:《旅行的圖像與文本: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媒介互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年)頁 31-50。
七、英文文獻(按作者名首字母排列)
Clare, Palmer. Environmental Ethics,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c1997.
Carolyn, Merchant. The Death of Nature: Women, Ec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Harper & Row, New York, 1989.
Qian, Nanxiu. Politics, Poetics, and Gender in Late Qing China: Xue Shaohui and the Era of Refor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2015.
Struve, Lynn A. Voices from the Ming-Qing Cataclysm: China in Tigers' Jaw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Wang, David Der-wei and Wei, Shang editors. Dynastic crisis and cultural innovation: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late Qing and beyond,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and London, 20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