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學前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研究-以廣東省三所幼兒園為例
作者:孫勝男
作者(外文):SUN, SHENGN-NA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許誌庭
林玫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中國大陸學前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Mainland Chinapreschooldrama educationglocalis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摘 要
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法,通過回溯性反思和理論思辨的方式,從政治、經濟及文化三個方面探究推進中國學前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實施的可行性因素,即對中國大陸學前教育階段能夠推進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進行了應然的預測。而後研究者再通過案例研究法,選擇中國大陸廣東省三所幼兒園為例,每所幼兒園進行實地調研不少於三個月,並借助文獻法、非參與性觀察法、訪談法、文件分析法完成資料的收集,其中資料類型包括教師備課教案、教學日誌、幼兒園會議記錄、教學研討筆記、實地拍攝的圖片、訪談錄音、錄像、專家講座等。通過大量的質性資料分析,以廣東省三所幼兒園為例呈現中國大陸學前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的實然狀態,並總結其所呈現的共性和模式,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全球場域的上位統領和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特殊性空間內流動為前置背景。
二、以幼兒為本位的教育邏輯和弱化技藝的實踐轉向,是中國大陸學前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的理念輸入。
三、以在地理念為行動方向、以及以在地資源為教育載體,是中國大陸學前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的過程變項。
四、以園本特色為內在支點、以及以市場需求為外在動力,是中國大陸學前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的結果導向。
最後,本研究針對未來中國大陸學前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的發展,從學理層面和實踐層面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factors, current situation, commonalities and modes of the global localization of Chinese preschool drama educ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aking three kindergarte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mainland China as exampl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glocalisation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drama education in other Asian countries or Chinese speaking societies. This study spent no less than 3 months on-site observation in each kindergarten, and collected data 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 non-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The types of data include teachers' lesson plans, teaching logs, kindergarten meeting records, teaching discussion notes, on-site pictures, interview recordings, videos, expert lectures, et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the researchers obtain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superior command of the global field and the special spatial flow centered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re the pre background.
Secondly, the educational logic of taking children as the standard and the practical turn of weakening skills are the concept inputting of the glocalisation of preschool drama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Thirdly, taking the local concept as the action direction and the local resources as the education carrier are the process variables of the glocalisation of preschool drama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Fourthly, taking Kindergarten Based characteristics as the internal fulcrum and market demand as the external driving force are the result orientation of the glicalisation of preschool drama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Finally, aiming at the global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preschool drama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argeted suggestions from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丁牧(2018)。中國戲劇的歷史。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
上海市教育局(2020)。2020年虹口區開學第一課優秀劇目線上展演。取自:
http://edu.sh.gov.cn/jyzt_qmshshjyzhgg_1/20211011/0015- xw_108034.html。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學院組織(譯)(2004)。變革的力量-透視教育改革(原作者: Michael Fullan)。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輯局(200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輯局(200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2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輯局(200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5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7)。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地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取自:https://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1)。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取自: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920.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5)。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取自: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8/17/content_10097.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5)。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取自: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946698.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20)。全面加強和改進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取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665617326260724&wfr=spider&for=pc。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取自: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209/t20120913_145603.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取自: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0106/t20010608_167343.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取自: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6)。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取自:
https://wenku.baidu.com/view/437c12c3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a.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6)。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取自https://wenku.baidu.com/view/5ab7f287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2.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取自:https://wenku.baidu.com/view/630b8a8caef8941ea76e058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教育部關於完善教育標準工作的指導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9)。山娃家門口「長」出一所優質幼兒園。取自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905/t20190527_383332.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0)。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取自:http://www.qzlc.gov.cn/zwgk/qzbm/jyj/zcjd/202012/t20201210_2475726.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200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化得福(2014)。論羅傑斯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2(04),152-155。
尹弘飈(2017)。課程改革一定要”核心素養”嗎?——兼評全球化時代的香港課程改革。全球教育展望,46(10),73-80。
文娟、李政濤(2013)。當代教育研究中的全球視野、跨文化能力與中國特色。全球教育展望,7,43-51。
方麗娜(2010)。對外華語文化教材的設計與編寫研究-全球教育的視角。中原華語文學報,6,101-123.
王子野(譯)(2007)。盧梭論戲劇外一種(原作者:Rousseau)。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王小英(2018)。《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解讀。取自:https://wenku.baidu.com/view/520a747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3c.html。
王才勇(譯)(1987)。真理與方法 哲學解釋學的基本特徵(原作者:Gadamer,H.G.)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王文章(2021)。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正負效應及其應對。人民論壇,21,96-99。
王立文(2008)。全球在地文化研究。臺北:秀威咨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立勇、馬光明、王桐(2019)。中國教育服務貿易七十年:成就、經驗與未來發展對策。國際貿易,11,4-11。
王成剛(2006)。提升辦園品質彰顯辦園特色——幼兒園發展規劃研究。學前教育研究,4,33-35。
王沐陽、文雪、楊盼(2020)。OECD早期教育與保育指標體系的發展及啓示——基於《強勢開端2017》的研究。哈爾濱學院學報,41(03),140-144。
王卓君、何華玲(201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認同:危機與重構。中國社會科學,9,16-27。
王忠閣(2007)。中國戲劇學思想史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承緒等(譯)(2007)。杜威學校(原作者:Catherine)。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王金良(2017)。誰是全球化的推動者?——KOF全球化指數的分析。探索,4,167-174。
王金寶(1998)。現代解釋學對傳統認識論的批判及其困境。求是學刊,4,10-14。
王長安(2002)。中國戲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王俞蓓、林子斌(2021)。雙語教育的推行模式:從新加玻、加拿大的經驗反思臺灣雙語政策。中等教育,72(01),18-31。
王柏鴻(譯)(2002)。杭廷頓&伯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原作者:Peter L. Berger)。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王柯平(譯)(1998)。美學理論(原作者:Wiesengrund Adorno)。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紅宇(譯)(1997)。後現代課程觀(原作者:William E. Doll)。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海英(2006)。試論兒童遊戲中的象徵資本。學前教育研究,11,54-56。
王海英(2010)。常識的顛覆 學前教育市場化改革的社會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國維(2002)。宋元戲曲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王國維(2009)。王國維講國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王喬(2020)。全球化語境下英語教育中文化安全問題分析——評《西方文化滲透對我國文化安全的影響》。安全與環境學報,20(02),791-792。
王鼎、李寶敏(2017)。TIMSS和PISA數學測評分析框架比較分析。全球教育展望,46(06),20-34。
王寧(2017)。全球化、全球本土化以及中國的文化學術策略。江海學刊,3,182-193+239。
王寧(2019)。全球化時代中國對世界文化和人文思想的貢獻——從新儒學的建構到「一帶一路」願景。探索與爭鳴,11,57-66+157-158。
王毅(2019)。學校戲劇教育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王輝耀、苗綠(2017)。全球化VS逆全球化。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王輝耀、苗綠(2021)。中國留學生發展報告(2020-202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曉誠(2019)。PISA2018閱讀素養評估的特徵解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71-179。
王燁暉(譯)(2015)。自由學習(原作者:Carl Rogers)。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王霞(2020)。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學思想研究(未發表博士學位論文)。山西:山西大學。
王麗娟、徐夢潔、胡豹(譯)(2015)。質性研究方法(原作者:Monica Hennink, Inger Hart & Aje Pele)。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王歡香(2021)。教育戲劇在舞蹈課堂情境創設中的策略研究。戲劇之家,13,26-27.
王艷莉(譯)(2011)。解析全球化(原作者:Jane Art Stewart)。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北外國際(2019)。2019IDEA亞洲研討會暨第五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大會圓滿落幕。取自:https://www.beiwaiguoji.com/c/2019-05-28/520974.shtml。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家文化發展國際戰略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暨國際文化貿易研究中心編(2014)。首都教育服務貿易發展報告。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
申靈靈、羅立群(2008)。思維地圖及其在美國的應用。上海教育科研,1,58-61。
伍丹、楊經建(2016)。神話·遊戲·象徵——對象徵主義藝術的存在論闡釋。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5(04):31-37。
朱光潛(譯)(1981)。美學(原作者:Georg)。北京:商務印書出版社。
朱旭東、徐衛紅等(譯)。教育、全球化與民族國家(原作者:Andy Green)。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朱志勇、範曉慧(譯)(2017)。質性文本分析方法、實踐與軟件使用指南(原作者:Woodo Kucats)。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江彥橋(2006)。我國對外教育政策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上海。
江蘇省教育廳(2017)。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第0280號提案辦理結果摘要。取自:http://jyt.jiangsu.gov.cn/art/2017/12/27/art_55515_7557159.html。
江蘇省教育廳(2022)。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聚焦「三力」「四美」「五育」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取自: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2/1/13/art_57813_10315982.html。
牟宜武、崔吉林.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的韓國當代英語教育改革行動——以交際為導向。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1,90-98。
吳妃恂、林玫君(2013)。課程統整在幼兒園之實踐—從故事之戲劇框架切入。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4,7-32。
吳明海(2008)。歐洲新教育運動的歷史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吳玲(2015)。知識經濟下美國高等教育回報問題研究(未發表博士學位論文)。山東大學,山東省。
吳康寧(2016)。教育究竟是什麼——教育與社會的關係再審思。教育研究,37(08),4-12。
吳慧(2019)。全球化場域中的語言安全與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40(03):165-171。
吳巍瑩(2020)。我國幼兒園戲劇教育研究的回顧和展望——基於中國知網(1999~2019年)的數據分析。早期教育(教育科研),1,8-13。
呂世榮(2015)。馬克思經濟全球化思想的哲學闡釋邏輯。中國社會科学,4,4-23+204。
呂斌、周曉虹(2020)。全球在地化:全球與地方社會文化互動的一個理論視角。求索,5,105-113。
宋佳樣(2018)。西方戲劇教育學:歷史與理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小兵(譯)(2001)。審美之維(原作者:Herbert Marcuse)。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孔珍、李鑫(2021)。新時代教育政策執行研究新思考。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46(04),99-106。
李少華(2006)。英語全球化與本土化視野中的中國英語。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李平(2013)。對教育與社會關係的再認識。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6(05),1-3。
李同奇(2020)。新時代語言文化安全教育與思維培養探究——評《全球化與國家文化安全》。安全與環境學報,3,1199。
李向陽(2019)。特朗普政府需要什麼樣的全球化。世界經濟與政治,3,44-56+156-157。
李其昌(2006)。教室空間裡的戲劇教育: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差異。藝術教育研究,12,85-111。
李季湄,馮曉霞(201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幼兒園的教師指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宛蓉(譯)(1996)。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原作者:大前研一)臺北:立緒。
李芳蘭、徐福、海路(2020)。國家安全視域下的民漢雙語教育。貴州民族研究,41(05),182-189。
李政濤(2001)。教育學科與相關科學的「對話」:從知識、科學、信仰和人的角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政濤(2006)。論教育研究的中國經驗與中國知識。高等教育研究,9,22-27。
李政濤(2010)。教育科學世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政濤、文娟(2020)。「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中國電化教育,3,7-16。
李玲瓏(2007)。中國戲劇。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李娜(2018)。遠去的樂音——遠古夏商禮樂尋蹤。文藝爭鳴,4,192-195。
李健、劉寶存(2019)。西方關於全球公民教育內涵、價值和途徑的爭論。比較教育研究,41(07),13-21。
李惠斌主編(2003)。全球化與現代性批判。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輝、張旭娜(2022)。中原民間故事融入幼兒園課程的行動與研究。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1(03),51-55。
李曉鳳、佘雙好(2006)。 質性研究方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李嬰寧(1997)。英國的戲劇教育和劇場教育。戲劇藝術,1,56-61.
杜冰(2018)。在戲劇化課堂中探索與傳承民族精神。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207835679270794&wfr=spider&for=pc。
杜維明(2010)。儒家傳統與文明的對話。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杜靜、梁燕玲(2005)。教育全球化的現實境遇與價值選擇。比較教育研究,12,52-56。
沈林(2021)。也談中國戲劇學科建設:一個不同的國際視角。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6,26-34。
沈沫(2019)。發展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探討。上海教育科研,4,15-20。
沈偉、王娟(2019)。社會情感學習為國家人才培養帶來了什麼——基於政策流動的視角。教育發展研究,39(20),8-17。
沈雷娜(2011)。隱形的力量:世界銀行的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影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輝等譯(1988)。文明經受著考驗(原作者:Arnold Joseph Toynbee)。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肖英(2020)。以戲劇教育推動學校育人方式轉變的思考與實踐。上海教育科研,9,47-49。
肖曉瑪(2014)。杜威學校的教育戲劇特色探略。教育評論,11,162-164。
辛濤、賈瑜(2019)。國際視野與本土探索:「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作用及啓示。教育研究,40(12),9-16。
周子璇(譯)(2020)。兒童戲劇遊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周文葉、陳銘洲(2017)。指向核心素養的表現性評價。課程·教材·教法,37(09),36-43。
周利敏(2010a)。從「全球化」、「本土化」到「全球地域化」:課程教育研究的範式轉型——以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為例。現代大學教育,5,101-106。
周利敏(2010b)。全球地域化視域中中國內地與西方社會工作教育互動關係研究。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31(06),110-114。
周佩儀(2007)。面對全球化的課程-評Smith的三種全球化趨勢。課程與教學,10(02),113-129。
周佩儀(2008)。全球化思潮衝擊下的課程理論。課程與教學,11(02),26-50。
周海濤、史少傑(譯)(2017)。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 YIN)。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周琪(譯)(1998)。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原作者:Huntington)。北京:新華出版社。
周慶華(2010)。反全球化的新語境。臺北:秀威。
孟憲雲、劉馥達(2022)。走向具身教學:學業負擔問題消解的邏輯與路徑。課程·教材·教法,42(02),73-79。
宗錦蓮(2008)。話語:回歸個體的真實——兼論教育主體「話語失真」現象。教育科學研究,4,16-19。
拉里·希克曼、陳磊(2015)。古典實用主義者杜威的後現代思想及其超越。社會科學戰線,5,239-246。
於春洋、於亞旭(2020)。全球化敘事中的社會個體身份認同——以多民族國家為中心的討論。東方論壇,5,85-96。
於國文、陳鵬舉、馮啓磊、曹一鳴(2019)。PISA數學測評內容和情境演變及其啓示。數學教育學報,28(04),17-23。
林存富(2019)。教育戲劇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上海教育科研,5,81-84。
林岳(2018)。戲劇教育在資優教育之應用。資優教育季刊,148,1-12。
林於仙(2007)。用戲劇培養創造力—戲劇融入國小課程的教學。美育雙月刊,159,48-57。
林於仙、李其昌(2020)。表演藝術之戲劇教育於各國課綱中的定位與內涵:以英、美、澳、芬等過為例。藝術學報,4,111-130。
林玫君(2000)。故事戲劇之帶領要訣。幼教資訊,104,38-44。
林玫君(2001)。參與教習劇場有感:教學劇場與其他相關戲劇教學法之異同。載與蔡奇璋、薛瑞芳(編著),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學劇場TIE。臺北:楊智文化。
林玫君(2006)。表演藝術之課程發展與行動時間—從「戲劇課程」出發。課程與教學季刊,9(04),119-139。
林玫君(2010)。表演藝術評分規範之建立—以小學低年級「戲劇創作能力以應用」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2),113-154。
林玫君(2011)。國小中年級戲劇欣賞評分規範與實作評量任務之發展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1,1-31。
林玫君(2016)。兒童戲劇教育:肢體與聲音口語的創意表現。臺南:復文。
林玫君(2017)。兒童戲劇教育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玫君(2018)。兒童戲劇教育:童謠及故事的創意表現。臺南:復文。
林玫君(2018b)。兒童戲劇教育:童謠及故事的創意表現。臺南:臺南大學。
林玫君(2020)。馬來西亞學前戲劇教育的在地發展—從三位華人戲劇教師的生命史啟動。亞洲戲劇教育學刊,9,7-28。
林玫君、Joe Winston(2014)。全球化下戲劇教育的跨界合作與在地實踐——以臺灣民間故事發展戲劇課程與教學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7(2),17-42。
林玫君、譚寶芝(2018a)。臺灣與香港幼兒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視像人種誌對話研究。課程與教學,21(3):1-27。
林紅(2019)。身份政治於國家認同——經濟全球化時代美國困境及其應對。政治學研究,4,0-41+125-126。
林喜傑(2022)。英國中小學戲劇教育及其啓示。戲劇之家,9,46-48。
武文靜(2016)。建設具有生命力的童心語文戲劇課程。中國教育學刊,S2,16-18。
河北大學中文系寫作教研室、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寫作教研室同編(1980)。戲劇。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罗雅芬、連英式、金乃琪(譯)(2006)。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原作者:Carolyn Edwards、Lella Gandini & George Forman)。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芝紅、李智(2021)。從「全球本土化」到「在地全球化」:中國傳播學學術話語體系建構路徑分析。新聞大學,9,75-89+119。
邱超(2020)。全球化背景下教師教育政策的發展趨勢:伊恩·門特教授訪談。全球教育展望,49(09),3-12。
邵澤斌(2020)。OECD教育產出指標的內涵與啓示。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6,50-61。
侯宣傑(2017)。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的全球地方化向度。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05,54-57。
俞 可 平(2004)。全 球 化 與 國 家 主 權。北 京:社 會 科 學 文 獻 出 版 社 。
俞可平(2005)。 全球化: 中國學者的爭論。載於球化與政治發展(頁:266-272)。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姚仰南等(譯)(2020)。課堂內外的創造性戲劇(原作者:Nellie McCaslin)。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封喜桃(2000)。21世紀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態勢——教育全球化。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5-37。
施旭升(2006)。戲劇藝術原理。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洪天富(譯)(2004)。我們的後現代的現代(原作者:Wolfgang Welsch)。北京:商務印書館。
洪俊傑、楊志浩、羋斐斐(2021)。研判新形勢下經濟全球化趨勢。國際經濟合作,2,41-49。
紀家琳(2019)。創造性戲劇理論、實作與應用。新北:楊智文化。
胡罡(2015)。發達國家教育服務貿易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瀋陽:遼寧大學。
胡萬里等(譯)(1993)。西方文明史(原作者:Marvin Perry)。北京:商務印書館。
倪凱歌(2021)。回歸身體與情感:教育戲劇融入幼兒園兒童哲學的路徑探索。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37(04),23-35。
唐諾譯(2001)。共產黨宣言(原作者:Marx & Engels )。臺北:臉譜文化。
孫周興(選編)(1996)。海德格爾選集(原作者:Martin Heidegger)。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 、風險與機會(原作者:Ulrich Beck)。臺北:臺灣商務。
孫家琇(1985) 。關於英國戲劇的一些見聞。載於廣東省戲劇年鑒(1985)(頁:416-426)。廣州:廣東省藝術研究所。
孫莉萍(2012)。教學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孫惠柱、王柱人(2021)。試論戲劇教育的三種模式——兼談普及戲劇教育面臨的理念及實踐問題。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6,144-155。
孫雲鶴(2019)。美國雙語/多語教育政策的變遷、反思及其啓示。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8(06),92-99。
孫熙國、劉志國(2009)。全球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容中逵(2015)。基礎教育改革的政治邏輯。當代教育與文化,7(01),46-57+112。
容淑華(2007)。兒童戲劇—理性的藝術。美育雙月刊,159,44-47。
徐俊(2011)。教育戲劇——基礎教育的明日之星。基礎教育,8(03),68-74。
徐俊(2014)。教育戲劇的定義:「教育戲劇學」的概念基石。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3(06),31-37。
徐俊(2017)。關於教育戲劇的語詞、定義與劃分的再思考。基礎教育,14(06),51-57。
徐堅(2017)。逆全球化風潮與全球化的轉型發展。國際問題研究,3,1-15+125。
徐震、凌燕(2022)。時代呼喚美育戲劇。中國戲劇,3,87-89。
徐濟人(2018)。教學學院黨總支和北師大珠海分校兒童戲劇教育研究中心合作舉辦「生長戲劇小種子—雲浮動」項目啟動會。取自:https://edu.bnuz.edu.cn/info/1003/2987.htm。
桂迎(2008)。教育戲劇改變世界 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2007第六屆世界會議紀實。中國戲劇,3,30-32。
桂清揚、劉重德(2010)。「全球地方化」理念實踐的典範。浙江教育學院學報,6,48-53。
秦悅(譯)(1996)。中國問題(原作者:Bertrand Russell)。上海:學林出版社。
茹宗志(2008)。教育主權讓渡問題研究。教育評論,2,18-22。
袁志剛(2020)。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深層矛盾和基本走勢——從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一個政治經濟學的新視角。探索與爭鳴,7,50-58+158。
袁振國(1998)。當代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袁桂琳(1995)。外國教育史。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袁貴仁(2014)。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高等教育,5,4-11。
馬小佳(譯)(2018)。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原作者:Gustave Le Bon)。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馬利文(2011)。戲劇教學法的起源、表現形式、類別與作用。中國教師,17,19-21。
馬利文(2014)。以教育戲劇為載體的行動研究:教師自我發展過程案例研究。教育學報,10 (01),75-87。
馬利文(2016)。教育戲劇:以戲劇作為人的學習媒介。人民教育,9(18) ,32-35。
馬妮(2021)。後現代主義:尋找希望的形而上學。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4(06),95-103。
馬鳳岐(2014)。教育政治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馬鳳岐(2016)。教育政治學與教育的政治性。中國教育科學,2,87-109+86+215。
馬薔(2017)。互聯網平台企業競合戰略選擇的多案例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馬賾博兒(2020)。藝術教育路線圖——2006年世界藝術教育大會:構建21世紀的創造力。藝術百家,36(04),223-229。
高益民、鄭璐(2017)。加拿大社會科課程的本土化演進。教育學報,13(04),45-56。
高隨平、張也(2020)。西班牙全球公民教育的推進及啓示。教育理論與實踐,40(21),17-19。
康瑜(2008)。高等教育全球化:一個全球地方化視角的解讀(未發表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
張文賢(2008)。人力資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張生泉(2009)。論「教育戲劇」的理念。戲劇藝術,3,26-34。
張生泉(2010)。教育戲劇的探索與實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張帆(2020)。塗爾乾教育社會學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張何(2021)。「教育戲劇」在音樂敘事教學指導中的有效融入。戲劇之家,14,40-41。
張克明、張金梅(2017)。國外戲劇教育模式對我國學校戲劇教育的啓示。戲劇文學,4,118-125。
張良才、孫繼紅(2009)。國內外教育指標體系分析與比較。教育學報,5(06):60-68.
張佩珍、馮天向、鄭文樾(譯)(1991)。烏申斯基教育文選(原作者:Ushinski)。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佳慧、李峰、辛濤(2021)。基礎教育質量指數構建的模式與途徑。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9(04),30-41。
張庚、郭漢城編(2014)。中國戲曲通論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張沿沿、馮友梅、顧建軍、李藝(2020)。從知識結構與思維結構看思維評價——基於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知識觀的演繹。電化教育研究,41(06),33-38。
張秉權(2007)。香港戲劇教育發展的喜與憂。載於舒志義、黃婉萍(編),崎嶇小徑抑或康莊大道?:香港戲劇教育的危機(頁9-19)。香港:香港教育劇場論壇。
張秉權(2010)。讓「戲劇」擁有「遊戲」的自由——兼及對香港戲劇教育發展的思考。亞洲戲劇教育學刊,1:25-35。
張金梅(2003)。幼兒園戲劇綜合活動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江蘇省。
張金梅(2004)。戲劇能給兒童教育帶來什麼——透視西方兒童戲劇教育。學前教育研究,1,44-45。
張金梅(2005)。幼兒園戲劇綜合課程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張金梅(2011)。論兒童戲劇教育的組織形式。幼兒教育,Z1,30-32。
張金梅(2015)。學前兒童戲劇教育。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金梅(2016)。身體與生長戲劇:學前兒童戲劇教育4.0範式。載於兒童戲劇教育國際大會2016:珠海大會會刊。廣東。
張金梅(2017)。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兒童戲劇教育研究中心。取自:https://edu.bnuz.edu.cn/info/1033/2472.htm。
張金梅(2017)。我國學前兒童戲劇教育的範式分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4(02),92-100。
張金梅(2019)。生長戲劇:學前兒童戲劇經驗的有機建構。學前教育研究,10,71-84。
張美勤(2018)。兒童教育戲劇的特點及其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廣西教育,25,71+76。
張國強(2006)。OECD教育發展指標體系分析及啓示——以《教育概覽:OECD指標(2003)》為例。外國教育研究,11,24-28。
張晨耕(2021)。後現代性之於現代性:反叛還是延續?。齊魯學刊,6,65-72。
張紹軍、張傳燧(201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國際化與本土化。教育科學研究,3,17-23。
張斌賢(2020)。「世紀難題」:什麼是進步主義教育。教育研究,41(01):61-74。
張華(2003)。理解課程-歷史與當代課程話語研究導論(下)(原作者:William Pine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張超(2020)。加拿大中小學全球公民教育課程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哈爾濱師範大學,哈爾濱。
張傳燧、石雷(2012)。論課程與教學論的本土化。教育研究,33(03),82-86+91。
張榮偉(2012)。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 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概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張樂天(2019)。新時代我國教育發展與教育指標的新建構——兼談OECD教育指標的借鑒意義。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13-19。
張曉虹(2007)。假全球化。臺北:聯合文學。
張曉華(2006)。令人羨慕的臺灣學之內戲劇教育。美育雙月刊,12,35-36。
張曉華(2008)。新設的臺灣與英美戲劇教育之發展比較。取自:http://140.117.12.91/SIGNet/SIGdoc_out.php?GID=SIG00004
張麗玉(2017)。「戲」探創造力教學:以影響·新劇場「遊·戲計劃Ⅱ─藝起」為例。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9,27-65。
張麗華(2004)。非零和博弈——國家主權和國際組織關係的再思考。社會科學戰線,2,253-257。
張鐵明(2011)。中國教育經營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曹一鳴、朱忠明(2019)。變與不變:PISA2000—2021數學測評框架的沿革。數學教育學報,28(04),1-5。
曹俊軍(2018)。課程與教學論.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曹路生(2003)。香港教育戲劇。戲劇藝術,6,51-61。
梁光嚴(譯)(2000)。全球化 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原作者:Roland Robertso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盛振文(2015)。可持續競爭優勢理論視角下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天津:天津大學。
莫昭如、張秉權(2007)。百年一遇的IEDA。載於舒志義、黃婉萍(編),崎嶇小徑抑或康莊大道?香港戲劇教育的危機(頁6-7)。香港:香港教育劇場論壇。
許明輝、舒志義(2009)。香港學校戲劇教育成果的研究與評鑑。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及香港教育論壇。
許偉傑(譯)(2000)。全球化(原作者:Malcolm Waters)。臺北:弘智文化。
許瑞芳、林玫君、羅心宜(2011),「2010戲劇教育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地與多元文化的展開」紀實。亞洲戲劇教育學刊,2,187-190。
郭法奇(2019)。杜威的中國之行:教育思想的百年回響。教育研究,40(04),28-3。
陳一壯(譯)(2004)。複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原作者:Edgar Mori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小悅(譯)(2005)。競爭優勢(原作者:Michael E. Porter)。北京:華夏出版社。
陳仁富(譯)(2001)。即興表演家喻戶曉的故事:戲劇與語文教學的融合(原作者:Ruth Beall Heining)。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友軍(2019)。文化自覺下的基礎英語教育之路探析。中國教育學刊,3,66-70。
陳志威(2010)。香港學校戲劇教育發展範式的轉變。亞洲戲劇教育學刊,1,69-79。
陳明中(1936)。戲劇與教育。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法寶(2021)。PISA測評對世界課程改革的影響與啓示。現代教育管理,3,108-113。
陳信宏(譯)(2019)。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原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臺北:衛城出版。
陳書悉(2006)。兒童愛演戲:如何用戲劇統整九年一貫小學課程(原作者:Judith Ackroyd & Jo Boulton)。臺北:遠流。
陳浩然、鄭雅雙、郭亭吟、林欣儀(2020)。東北亞四國英語政策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01):1-26。
陳晞如(2007)。Play, Portray, Perform—教育戲劇面面觀。美育雙月刊,160:68-75.
陳晞如(2012)。話說從頭:翻開臺灣兒童戲劇教育史(1945-1986)。美育雙月刊,186,86-96。
陳淑丹、周燕(2021)。論學前特殊教育的產品屬性及政府責任。教育導刊(下半月),5,16-22。
陳磊、榮維東(2019)。全球素養:內涵、評估、啓示。語文建設,2019,7,23-25+55。
陳學軍(2006)。OECD教育指標體系概念框架及其內容的演變與發展。比較教育研究,8,25-29。
陳樹淑(2021)。從百戲傳播看「上有所好」對漢代民俗的影響。民俗研究,2,37-46+158。
陳獨秀(1997)。論戲劇。載於葛一虹(編)中國話劇通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陳韻文(2006)。英國教育戲劇的發展脈絡。戲劇學刊,3,39-62。
陳韻文(2008)。說不完的故事:臺灣戲劇教育筆記。取自:adademia.edu.
陳韻文(2010)。臺灣當代戲劇教育探究。亞洲戲劇教育學刊,1:81-96。
陳韻文(2018)。ECL,307幼兒階段的戲劇與華語文教學(Study Guide).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
陳韻文、張鐙尹譯(2008)。開始玩戲劇4-11歲(原作者:Joe Winston & Miles Tandy)。臺北:心裡出版社
陳韻文譯(2008)。5-11歲的戲劇、語文與道德教育(原作者:Joe Winston)。臺北:心理出版社。
陶行知(2019)。中國教育改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陶美重、程琦(2019)。關注境外教育消費與人才流失風險。中國人才,5,32-34。
陸佳穎、李曉文、蘇婧(2012)。教育戲劇:一條可開發的心理潛能發展路徑。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0(01),50-55。
陸璟(2013)。PISA測評的理論和實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麻艷香(2010)。文化:教育發展的內在機制——教育與文化的關係研究。甘肅社會科學,2,219-222。
喬爾·斯普林、趙琳(2010)。論教育全球化。清華大學教育研究,31(06),1-18。
單中惠(2019)。從對杜威教育思想的重新評價和研究深化看中國教育70年。教育文化論壇,11(06),1-9。
彭兆榮(2002)。論戲劇與儀式的緣生形態。民族藝術,2,121-132。
彭肜、曹艷晶(2022)。廣義認知詩學與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的「具身性轉向」。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02),146-151。
曾曉瀅、原晉霞(2020)。美國學前兒童社會-情緒能力的培養策略——源自七個「CASEL SELect」課程的經驗。上海教育科研,1,35-38+34。
湯可敬(2018)。說文解字今釋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程民生(2020)。宋代瓦子勾欄新探。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0(05),1-15。
程亞文(2019)。經濟全球化、利益疏離於政治撕裂-當代世界經濟政治的新轉向。外交評論(外交學學報),36(06),62-90+6-7。
程振響、季春梅(2012)。特色學校創建的理論與實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曉堂(2014)。關於當前英語教育政策調整的思考。課程·教材·教法,5,58-64。
舒曾、馬利文(2017)。教育戲劇促進學前流動兒童發展的習式與效果分析。學前教育研究,2,53-63。
覃基笙、朱敬(2019)。我國PISA研究的新世紀圖景。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40(05),184-190。
賀誠(2020)。構建本土化的現代課程體系:澳門的抉擇與實踐。中小學管理,6,53-55。
項賢明(2008)。教育全球化全景透視:維度、影響與張力。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13。
馮先傑(2014)。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及其社會影響。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5,157-158。
馮曉霞(2022)。不是故事的「故事」——《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研製親歷。取自:http://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5a55e940-f8fd-4b78-9a4d-03a0bac8ebde。
黃佩珊、蔡黎曼(2018)。教育戲劇衝突與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學前教育研究,6,34-43。
黃忠敬(2019)。OECD教育指標引領教育發展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忠敬(2020)。OECD教育指標如何引領教育政策發展?。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27-35。
黃忠敬(譯)(2001)。意識形態與課程(原作者:Michael W. Apple)。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忠敬、楊小微(2020)。OECD教育指標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啓示意義。比較教育學報,5,3-12。
黃彥文(2014)。「共鳴的課程美感經驗」之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臺北:臺北教育大學。
黃玲(2013)。人類學視閾下的中越民族戲劇交流。廣西社會科學,1,163-167。
黃婉萍,舒志義(譯)(2014)。蓋文伯頓教育戲劇精選文集(原作者:David Davis)。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婉萍、陳玉蘭(譯)(2005)。戲劇實驗室:學與教的實踐(原作者:Haseman, B. & O’Toole, J)。臺北: 成長。
黃婉聖、何敏(2019)。教育戲劇中幼兒的「身體敘事」及其影響因素。學前教育研究,9,58-67。
黃軼斕(2014)。兒童戲劇教育國際大會2014會議綜述。當代幼教,11,17-19。
黃愛華(2011)。戲劇教育:學生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05),102-107。
黃愛華(2016)。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運用。戲劇藝術,1,69-77。
黃鳴春、楊潔、魏昕、楊文源(2020)。2000-2018年PISA科學素養測評體系及其啓示。教學與管理,24,112-116。
新華網(2018)。2018(第四界)IDEC國際戲劇教育大會在北京舉辦。取自:http://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18/0522/c419388-30006244.html
楊小微,張天寶(2012)。教學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楊明(2003)。教育全球化對中國意味著什麼。教育發展研究,2,44-47。
楊明全(2018)。基礎教育國際課程的認識誤區與本土化抉擇。中國教育學刊,1,67-71。
楊啓亮(2007)。守護家園:課程與教學變革的本土化。教育研究,9,23-28。
楊雪冬等(譯)(2001)。全球大變革 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原作者:戴維·赫爾德等)。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凱(譯)(2011)。全球化(原作者:莎拉·鮑威爾、佩爾韋茲·高里)。北京: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
楊進(2020)。工業4.0對工作世界的影響和教育變革的呼喚。教育研究,41(02):124-132。
楊萬欣(2016)。戲劇教育,開啓人生的多元對話。人民教育,22,8。
楊聚鵬(2016)。教育政策執行的內涵、本質及特點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36(28),16-20。
楊德廣(2004)。樹立教育服務產業觀。教育發展研究,2,76-77。
楊曉彬(2018)。教育戲劇的功能及其應用策略。戲劇文學,7,133-137。
萬廣華、朱美華(2020)。「逆全球化」:特徵、起因與前瞻。學術月刊,52(07),33-47.
萬麗君(2009)。構建21世紀的創造力——聯合國《藝術教育路線圖》解讀。外國中小學教育,1,1-3。
葉長海(2005)。中國戲劇學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葉瀾(2016)。「新基礎教育」內生力的深度解讀。人民教育,Z1,33-42。
董希平、賀寶珍(2006)。英語是如何成為國際語言的。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129-131。
董亞茹(2016)。 新加坡小學華文教材與教育戲劇(未發表博士論文)。南京:南京大學。
董岩(2013)。經濟全球化基本問題研究(未發表博士學位論文)。長春:吉林大學。
賈冀川(2006)。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戲劇教育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賈冀川、張蓉(2003)。中國現代戲劇教育的發展歷程。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0-64。
路娜、夏永紅(2005)。教育市場化的內涵、機制及政策取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12,46-49。
遊美玲、廖曉晶(譯)(2009)。全球化觀念與未來(原作者:Tony Schirato & Jennifer Webb)。臺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鄔志輝(2001)。從教育現代化到教育全球化(博士後研究成果)。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鄔志輝(2003a)。教育全球化現象的多維審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10-16。
鄔志輝(2003b)。課程全球化的四種哲學觀評析。東北師大學報,6,115-121。
靳希斌(2005)。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研究理論、規則與行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廖哲勛、田慧生(2003)。課程新論。北京:教育課程出版社。
廖詠華(譯)(2011)。文化多元性與全球化(原作者:Armand Mattelart)。臺北,麥田出版社。
廖毅(2013)。夏商時期民間樂舞及其禮樂制度研究。蘭台世界,27,141-142。
滿春燕(2021)。角色育人:教育戲劇的育人價值及學科轉化。基礎教育課程,6,34-39。
漢斯·烏爾里希·古姆布萊希特、喬亞(1988)。作為啓蒙運動工具的18世紀法國戲劇。第歐根尼,1,16-38+5。
網絡來源(2022)。戲文系戲劇學、戲劇教育兩專業分別入選國家級和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取自:https://xw.sta.edu.cn/97/23/c4251a104227/page.htm。
網絡資源(2013)。成华区特殊学校成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取自:
http://edu.sc.gov.cn/scedu/c100494/2013/10/10/3f5876724ab547139c41bb955b665dc6.shtml
網絡資源(2019)。2018最新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大數據來了。取自:
https://www.sohu.com/a/308115026_508415。
網絡資源(2022)。「中華傳統文化創新教育的戲劇化課堂教學研究」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開題研討會順利舉行。取自: https://mp.weixin.qq.com/s/nYUUbDKYzYJZMSOo53dgyw。
網絡資源(2022)。三灶二幼實踐基地成立!術語戲劇化課堂又添學前新力量!。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Yys0rbvHOuCDHtwOF0427A。
網絡資源(2022)。戲劇教育專業介紹。取自:https://xw.sta.edu.cn/4279/list.htm。
臺南大學(2022)。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系所簡介。取自:http://www.drama.nutn.edu.tw/ch/about.asp。
褚宏啓(2016)。核心素養的國際視野與中國立場——21世紀中國的國民素質提升與教育目標轉型。教育研究,37(11),8-18。
趙小鳳、李如密(2018)。教育戲劇的內涵、特徵與價值。當代教育與文化,10(03),21-26。
趙波、高德良(2012)。西方文化滲透對我國文化安全的影響。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趙祥麟、王承緒(譯)(1981)。經驗與教育(原作者:Dewey)。取自杜威教育論著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鑫、李森(2019)。我國教學方法研究70年變革與發展。課程·教材·教法,39(03),14-21。
劉明堂(2009)。OECD教育指標體系的變遷及啓示。教育發展研究,29(Z1),67-70。
劉純芬(譯)(2005)。假戲真做,做中學:以戲劇作為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有效進入主題學習(原作者:John O’Toole & Julie Dunn)。臺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劉舒生(1992)。教學法大全。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劉魁(1998)。後現代科學觀。臺北:揚智。
劉學利、傅義贛(2013)。課程與教學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廣東省教育廳(2019)。廣舞蹈戲劇職業學院舉粵劇親子推普課程。取自:http://edu.gd.gov.cn/jyzxnew/zxlb/content/post_3432965.html
廣東省戲劇年鑒(1985)。關於英國戲劇的一些見聞。載於廣東省戲劇教育年鑑,416-426。
滕守堯(2006)。文化的邊緣。南京:南京出版社。
滕敏、翟石磊(2016)。中日韓三國基礎英語教育改革比較。教育評論,7,154-157。
滕梅芳(2012)。面向未來: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啟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滕珺、杜曉燕(2018)。經合組織《PISA全球勝任力框架》述評。外國教育研究, 45(12),100-111。
範明林、吳軍(2009)。質性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DNA。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蔣德仁(2012)。國際學生評價(PISA)概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鄧莉、彭正梅(2020)。確保「起跑線」公平——基於OECD國家和中國的學前教育機會指標比較。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6,62-74。
鄭一明、張超穎(2018)。從馬克思主義視角看全球化、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馬克思主義與現實,4,8-15。
鄭黛瓊(2003)。游溯戲劇教育的原鄉—英國戲劇課程紮根理論。美育雙月刊,135:42-47。
鄭黛瓊(2006)序。載於戲劇教學:桃樂絲·希斯考特「專家外衣」教育模式(原作者:Heathcote & Bolton)。臺北:心理出版社。
鄭黛瓊(2011)。活潑的戲劇,活潑的知識。美育雙月刊,182(7/8),56-60。
鄭黛瓊、鄭黛君(2006)。戲劇教學:桃樂絲·希斯考特的「專家外衣」教學模式(原作者:Dorothy Heathcote & Gavin Bolton)。臺北:心理出版社。
魯明川(2021)。逆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學論析。浙江社會科學,1,4-12+155。
澳大利亞代表處(2019)。紐西蘭教育政策推動中小學教師學習毛利語。取自:https://www.taiwanembassy.org/au/post/25770.html。
錢永祥(譯)(2019)。學術與政治(原作者:Max Weber)。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錢家琪,朱旭東(1998)。經濟全球化對民族國家教育的挑戰——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教育觀評析。比較教育研究,6,2-8。
錢德順(2011)。香港初中戲劇教育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錢德順(2020)。20世紀英國著名的戲劇教育學者及其主張。取自:https://www.the-faf.com/article05。
鮑虹(2018)。淺談教育戲劇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實踐。中國教育學刊,S2,113-11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9)。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雯、沈潔(2020)。地方人才競爭及引進策略。教育評論,3,25-30。
謝鴻文(2011)。二十一世紀臺灣小學戲劇教育現狀觀察。亞洲戲劇教育學刊,2,147-162。
韓震(2013)。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韓震(2014)。現時代的教育變革與國家認同。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20-25+157。
韓寶成、劉潤清(2008)。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回眸與思考(一)——政策與目的。外語教學與研究,2,150-155+161。
韓曦(2016)。殖民時期澳大利亞戲劇述論。江淮論壇,1,171-175。
藍達文(2020)。傳承與創新:美術教育在地化價值探析。教育評論,1,150-153。
魏金金(2018)。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發布「2018兒童戲劇人才提升計劃」。取自:http://www.ce.cn/culture/gd/201802/06/t20180206_28071671.shtml。
魏嘉儀、洪士民、林琳(譯)(2020)。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原作者:Jeffrey D. Sachs)。臺北:大塊文化。
魏銳、劉堅、白新文、馬曉英、劉妍、馬利紅、甘秋玲、康翠萍、徐冠興(2020)。「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研究設計。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8(02),20-28。
譚寶芝(2014)。尋繹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之道:香港幼兒教師培訓個案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7,1-26。
邊重新(1998)。中國戲劇。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關宏羽(2021)。教育戲劇在音樂歌詞閱讀教學中的呈現。戲劇之家,16,54-55。
蘇偉林(2015)。地方課程是全球化背景下母語教育的基石。教育理論與實踐, 35(20),41-43。
鐘啓泉(2003)。「雙語教學」之我見。全球教育展望,32(02),5-7。
鐘啓泉(2005)。概念重建與我國課程創新——與《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北京大學教育評論,1,48-57。
鐘啓泉(2016)。20世紀初的新教育運動。基礎教育課程,15,90。
饒舒琪(2018)。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認同教育:合法性與應有內涵。教育學報,14(06),48-56。
顧文勳(2001)。關於民眾戲劇社的若干說法的辨正。新文學史料,2,198-208。
顧佳峰(2006)。教育全球化:對抗還是對策。外國教育研究,9,37-42。
顧明遠(2000)。世界教育大事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顧明遠(2004)。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顧春芳(2021)。中國特色戲劇學體系建設的構想。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報), 6,1-25。
二、英文部分
ACARA(2022)。Australian Curriculum. Available from:https://v9.australiancurriculum.edu.au/teacher-r esources/learning-area-resources/drama_examples_of_knowledge_and_skills.html
ACARA(2022)。Australian Curriculum. Available from:https://www.acara.edu.au/curriculum/curriculum-review
Amove, R.F. (2003). Introduction: Refram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A]. Arnove and Tortes(Eds.)(2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C].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41-267.
Anderson-Levitt, K. (2003). A world culture of schooling? In K. Anderson-Levitt (Ed.), Local meanings, global schooling: Anthropology and world culture theory (pp. 1–26).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Andrews, D. L. & Ritzer, G.(2007). The Global in the Sporting Glocal. Global Networks, 7(2), 135–153.
Australia Na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ing. (2012). 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 Guide for Children’s Services Educators. Available from:
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ACARA)(2016).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 Available at:https://www.acara.edu.au/
Bamber, P. M. & Pike, M. A. (2013). “Towards an Ethical Ecology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Learn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45 (4), 535–559.
Bamber, P.(2011). Education for Global Citizenship. In Gadsby, H. & Bullivant, A. (eds.) Global Lear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pp:22-49.
Barber, M. & Sebba, J. (1999). Reflections on Progress towards a World Class Education System.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9(2), 183-193.
Beck, Ulrich. (1999). What is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rnstein, B.(1971).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M. F. D. 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pp. 47-69.
Bolton, G. (2007). A History of Drama Education: A Search for Substance. In: Bresler L.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Arts Education. Springer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Arts Education, vol 16. Springer, Dordrecht.
Bolton, G.(1984). Drama as Education. England: Longman.
Bredekamp, S. & Rosegrant, T. (1995). Reaching potentials through transforming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Washington D.C.: NAEYC.
Buck, R. (2010). The Second UNESCO World Conference on Arts Education. Research in Dance Education,11(03) 239-250.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 (2003). Safe and sound: An educational leader’s guide to evidence-based SEL programs. Available from: https://casel.org/what-is-sel/
Cook, H. C. (1917). The play way: an essay in educational method. Frederick A: Stokes Company.
Crystal, D.(1997).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dquist, C., Rees. G., & Lorenzen. M. (2001).Cities and Regions in the New Learning Economy. OECD: Paris.
Edwards, (1903). The Dewey School: The laboratory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896-1903. New York: D. Appleton-Century.
Evans, D. R. (1958). Playmaking with children(Book). Speech Teacher, 7(1), 70.
Evans, M., Broad, K., & Rodrigue, A.(2010). Educating for Global Citizenship: An ETF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quiry Initiative. Toronto. Toronto: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and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Federation of Ontario,2010.
Fallon, V.(2019). Educators sign up for pilot scheme to encourage more te reo in classroom. Available from: https://www.stuff.co.nz/national/education/114241628/educators-sign-up-for-pilot-scheme-to-encourage-more-te-reo-in-classrooms
Featherston, M., Lash, S. and Roberston, R.(eds). (1995).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Sage.
Flinders, D. J. & Thornton, S. J. (1997). The Curriculum Studies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George, K. M. (2020).The African State in a Wake of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A Cog in a Wheel or a Wheel in a Co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a Philosophy and History, 3(07), 32-51.
Golding, P. & Harris, P. (1990). Beyond Cultural Imperialism: Global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Golding, P., & Harris, P. (Eds.). (1996). Beyond cultural imperialism: Globalization,
Goodman, K. S.(1973). On the Psycholinguistic Method of Teaching Read[C]// SMITH F. Pscholinguistics and Read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3: 177-182.
Green, A. (1999). Edu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Europe and East Asia: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trend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4(1), 55–71.
Greider, W.(1997). One World, Ready or Not: The Manic Logic of Global Capitalism.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Hall, S.(1996).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David Morley and Kuan-Hsing Chen(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annelore Reicher (2010) Building inclusive education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14(3), 213-246.
Heinig, R.B.(1987).Creative Drama Resource Book for Grades K-3.New Jersey:Prentice-Hall.
Hornbrook, D. (1998). Education and the Dramatic Art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Howlett, J. (2019). Henry Caldwell Cook, creativity and democratic learning. History of Education Review, 48(02), 227-241.
John, S. (2015). Reflections on 20 years of RiDE: the founding editor's English perspective.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20(3), 365-368.
Johnson, H.F.(1912).The Dramatic Method of Teaching. New York: Ginn.
Jones, S., Barnes, S., Bailey, R., & Doolittle, E. (2017). Promot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ies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Future of Children, 27(1), 49-72.
Kamens, D., Meyer, J., & Benavot, A. (1996). Worldwide Patterns in Academic Secondary Education Curricula.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40(2), 116-138.
Kenichi, O. (1995). The End of the Nation-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Inc.
Khan, P. & Dominelli, L.(2000).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Social Work in the UK.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2), 95-108.
Kobayashi, Y. (1996). A Study of Winifred Ward's Creative Drama: Analyzing a Case Study: "GOLDILOCKS". Resear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thods, 21, 115-125.
Lee, J. (2010). Ideologies of English in the South Korean “English immersion” debate. In Selected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forum (pp. 246-260). Somerville, MA: Cascadilla Proceedings Project.
Lin, M. C. (2017).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glocalisation of drama education in museum projects in Taiwan.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22(4), 519-522.
Linda, D.H. & Frank, A. (2010). Beyond basic skills: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achieving 21st century standards of learning. Jossey-Bass.
Mario, P. (2017). 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Global Competence. Childhood Education, 93:6, 507-51.
Mattelart, A. (2000). Networking the World, 1794-2000, trans. Liz Carey-Libbrecht and James A. Cohen.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cCaslin, N. (1990).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Addison-Wesley Longman Limited.
McCaslin, N.(1987). Historical Guide to Children's Theatre in America. New York: Greenwood.
McClelland, M., Tominey, S., Schmitt, S., & Duncan, R. (2017). SEL Interven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The Future of Children, 27(1), 33-47.
Michael, F. (2016). Poltergeist, problem or possibility? Curriculum drama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21(1), 108-125.
Miller, E. (1940). Theatre For Children (Book).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26(1), 121.
Muller, R. (1989). A World Core Curriculum. Social Education, 53(05), 284-286.
Nishioka, K. (2008). Issues surrounding achievement in Japan: Examining the 2008 revisions of the national courses of study. Educational Studies in Japan, International Yearbook, 3, 5–16.
Nunan, D.(2003).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o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ESOL Quarterly, 37(04), 589-613.
OECD (2019a). PISA 2018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PISA. Paris: OECD Publishing, Available from: https://doi.org/10.1787/b25efab8-en.
OECD(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OECD: Paris.
OECD(2018). The OECD 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 Available from:
OECD(2019b).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9: OECD Indicators. Paris: OECD Publishing.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5). Skills for social progress: The power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Paris, France: OECD Skills Studies, OECD Publishing.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 (E2030 Position Paper). Paris, France: OECD Publishing.
Palmer, A. (2017). “A Pleasant Way of Teaching the Little Ones to Recognise Flowers”: Instructional Nature Plays in Early 20th Century Britai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48, 341–354.
Peta, S. & K, Halbert. (2017). Constructing the [parochial] global citizen,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15(5), 694-705.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Y. : Peter Lang.
Rannveig, B. T.(2016). Understanding drama teaching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Iceland A micro-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practices of two drama teacher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celand: University of Iceland.
Robert, J.L.(1982). A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Drama and Theatr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Robertson, R. (1992). Gloc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obertson, R. (1995). Gloc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In M. Featherstone, S. Lash & R.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25–44.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bertson, R. (2018). Gloc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nthropology,9(5), 1-8.
Rosenberg, H. (1987). Creative Drama and Imagination: Transforming Ideas into Ac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Rousseau, J.(1973). Considerations on the Government of Poland and its Proposed Reformation. In Rousseau: Political Writings. Edinburgh: Nelson.
Samoff, J. (2003). Institutionaliz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In Arnove, R. F.& Torres, C. A. (eds.). Comparative education(2nd Edition). New York: Toronto Oxford.
Sextou, P. (2002). Drama and Theatre in Education Greece: past achievements, present demand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7(1), 93-103.
Shuichi, N. (2019). The impact of PISA and the interre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ssessment policy and assessment theory in Japan.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 Policy & Practice, 26:1, 91-110
Siegel, D. J., & Bryson, T. P. (2016). No-drama discipline: The whole-brain way to calm the chaos and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 America: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Siks, Brain, G.(1977). Drama with Children. London: Harper & Row。
Siks, G. B. (1998). To give imagination wings: a tribute to Winifred Ward. Stage of the Art, 9(8), 32.
Slade, P. (1999). Peter Slade Talks.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4(2), 253-257.
Smith, D. G. (2003).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face globalization. In W. F. Pinar et al.
Somers, J.(1994). Drama in the curriculum.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 Limtied.
Spring, J. (2008).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2), 330-363.
Stephen, J. B.,Meg, M. & Annette, B. (2012). How Schools do Policy: Policy Enactments in Secondary. London: Routledge.
Swales, J. (1987). Utilizing the literatures in teaching the research paper. TESOL Quarterly, 21,41-68.
Swyngedouw, E. (1997). Neither global nor local: “Gloc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scale. In K. R. Cox (Ed.). Spaces of globalization: Reassuring the power of the local: 115–136. New York: Guilford.
Tanaka, K. (2009). Academic achievement survey and educational assessment. Educational Studies in Japan: International Yearbook, 4, 79–89.
The UN Secretary-General’s Global Initiative on Education. (2012). Global Education First Initiative. Available from: https://www.un.org/millenniumgoals/pdf/The%20Global%20Education%20First%20Initiative.pdf
Thorson, G. & Gearhart, S. (2018). The Adverse Effects of Economic Inequality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An Examination of PISA Scores, 2000–2015. World Affairs, 181(3), 286-306.
UNESCO, UNICEF, the World Bank, UNFPA, UNDP, UN Women and UNHCR. (2015). Education 2030: Incheon Declaration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4. Available from: http://uis.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education-2030-incheon-framework-for-action-implementation-of-sdg4-2016-en_2.pdf
UNESCO. (1998). Statistical Year Book 1998 and Various Years.
UNESCO. (2006). Road Map for Arts Education.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2).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for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Available from: https://mgiep.unesco.org/global-citizenship
Varela, A. D., Kelcey, J., Reyes, J., Gould, M., & Sklar, J. (2013). Learning and resilience: The crucial role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n contexts of adversity. Education Notes.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Vlieghe, J. & Zamojski, P. (2020). Redefining education and politics: On the paradoxical relation between two separate spheres. 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18(7), 864–877.
Wang, W. J. , Tam, P. C., Byoung, J. K. & Heng, L. K. (2013). New imaginings and actions of Drama Education and Applied Theatre in NIE4 in Asia.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18(1), 79-93.
Ward, W. (1959). Reflections from the retired: The place of creative dramatics in speech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Studies, 10(3), 59-61.
Ward, W. L.(1942). Creative dramatic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28(12), 445-449.
Ward. W. (1960).Creative drama, Drama with and for children-Children’s Theater. US: Offic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Waters, M.(1995).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Way, B. (1967). Development through drama.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Wiginton, J. A. (2012). Winifred Ward: Progressively Queer. Youth Theatre Journal, 26:2, 146-157,
Wilkinson, G. (2006). McSchools for McWorld? Mediating global pressures with a McDonaldizing educa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6 (1), 81-98.
Williamson, J.G. (2005). Winners and Losers over Two Centuries of Globalization. In: Wider Perspectives on Global Development. Studie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Yates, L. & Young, M., eds. (2010). Globalisation, knowledge and curriculum.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5. Special Issue.
Yuriko, K.,(1995). A Study of Winifred Ward’s Creative Drama- Analyzing a Case Study “GOLDLOCK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Methods, 21, 115-125.
Zeng, C. (2019). An overview of current trends in drama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24(4), 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