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企業的產銷場域與資本形成:「臺灣藍鵲茶」個案研究
作者:黃柏鈞
作者(外文):Po-Chun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指導教授:曾明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社會企業品牌坪林生產場域銷售場域資本形成social enterprisebrandteaPinglinproduction fieldmarketing fieldcapital 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以Bourdieu的場域論述,分析「臺灣藍鵲茶」社會企業在坪林生產場域與商業銷售場域的社會實踐歷程,並探討社會企業在資本成形的過程中,何以賣得動農產品。
首先在文獻回顧部分,我們發現北臺灣的開發史,包種茶因著歷史上的事件而落腳於坪林,加上早期農耕、運輸系統與水庫興建等公共建設,而建構出今日的茶鄉。此外,亦是歷史上的兩次正當性事件的爭奪,以及日治時期的知識性文化資本累積,包種茶才得以成為坪林的地方識別品牌,此一過程同時也是社會企業藉以將包種茶,作為北部茶業文化地景的正當性論述。
接著,本文再把國外社會企業的來龍去脈爬梳,也把臺灣現今的社會企業現況作說明,同時鎖定農業形態的社會企業面對的兩種場域─農業生產場域與商業銷售場域─作深入的分析。特別從象徵鬥爭的場域中,呼應Bourdieu的實踐課題。其中包括社會企業面對生產場域在「農藝復興論述」與「生存優先論述」之間的游移,以及在銷售場域「社會理念」與「商業運作」的雙重底線狀況;最後則引出社會企業在面對象徵鬥爭中的宰制與被宰制的應然面與實然面的課題。
本問在實證研究分析部分,說明社會企業如何以茶作為載體,面對生產場域的合縱連橫,以及表述社會企業在銷售場域的宰制與被宰制情況下,何以將產品售出。最後,本文提出Bourdieu象徵鬥爭的可能轉向與交織,作為研究的結尾。
本文認為品牌是社會企業手中握有的武器,能動者所引發的正當性論述爭奪,正在坪林農業生產場域與商業銷售場域中展開。主要論旨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以Bourdieu象徵鬥爭的觀點,探討社會企業在宰制與被宰制的過程中,何以層層突圍產出及售出有機茶品;另一個層次,則是藉此探究Bourdieu象徵鬥爭的實證分析,來回應象徵鬥爭本體論的課題。
This paper which analyzes the social practice process of Taiwan Bluemagpie Tea in production and sales field based on Bourdieu's Field Theory. And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how could social enterprises do capital formation to sel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part, we discover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Northern Taiwan, showing that Baochong Tea settled in Pinglin due to historical events, and public constructions such as early farm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reservoir construction shaped today's Tea Villag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Baochong tea that illustrate the twice symbolic struggles and the cultural capital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made Baochong tea become a local identification brand.
In addition to the search for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paper also organizes relevant literature on social enterprises. After combing the history of foreign social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also explain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enterprises in Taiwan. We also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around two areas facing agri-social enterprises -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mmercial sales. Especially from the field of symbolic struggle, it echoes Bourdieu's practical issues. Among them,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ocial enterprises face the the production field moves between "agro-renaissance" and "survivalism", and the sales field faces the domination of symbols and tastes.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how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social enterprises uses tea as a carrier to face the cooperation and struggle in the production field.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dominate” and “being dominated” of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social enterprises in the sales field. Finally,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research by propos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weaving of Bourdieu's Field Theory.
丁仁傑(2014)〈由象徵功能論到象徵資本動員論:臺南保安村的宗教場域變遷〉《臺灣宗教研究》,13(2):5-39。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 169-195。
王志弘(2010)〈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人文社會學報》,11:1-38。
王志弘編(2011)《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臺北市:群學。
王志弘(2014)〈文化治理的內蘊衝突與政治折衝〉《思與言》,52(4):65-109。
王志弘、高郁婷( 2015)〈生意是門好文化?零售業的文化行銷策略與張力)《休閒與遊憩研究》,7(2):41-81。
王志弘、高郁婷 (2019)〈臺北市藝文場所轉變的空間政治:基礎設施化的視角〉《地理研究》,70:1-31。
王禕梵、洪愷伶、王宏文(2016)〈臺灣不同類型之農產品地理標示制度的執行成效與影響因素〉《行政暨政策學報》,63:1-44。
王淑美、劉育珊 (2017)《零售商的廣告訴求- 以全聯福利中心、家樂福、大潤發為例》,臺灣:生物產業學術研討會。
王惠正、鄞鳳儀(2017)《德國有機農業現況及前瞻策略》,臺北市:財團法人農業科搬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王惠正(2018)《日本有機農業推動現況與政策》,臺北市:財團法人農業科搬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王鐘和(2018)〈有機農業的內涵與生產技術〉《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135:107-123。
王驥懋 (2020)〈小農派對決市場派?臺灣有機農業的思考盲點〉《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2:餐桌上的食安風暴》,新竹:交通大學。
王冠生(2019)〈從大潭的環境危機反思企業的環境責任:以環境倫理學為基礎的探討〉《慈濟通識教育學刊》,12:104-127。
王繁捷(2021)《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臺北市:三采。
方孝謙(2019)〈臺北再生計畫中的政治論述:初階的Gramsci霸權〉《新聞學研究》,140:81-125。
方元沂(2021)〈從「社會企業」到「社會創新」臺灣社創的難題?〉《會計研究月刊 》, 425:64-68。
方元沂(2019)〈從企業社會責任到社會企業-論公司型社會企業的發展〉《臺灣財經法學論叢 》,1(1):133-168。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臺北市:元照出版。
丘昌泰(2015)〈體驗經濟與桃園創意生活產業的發展策略〉《國家與社會》,17:51-80。
石朝安、邱炫元(2016)〈宜蘭農藝復興之路的追尋:以社會創新為訴求的農業變革與辯論〉,2016創新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池宗憲 (2003)《包種茶》,臺北市:宇河。
江明修、張浩榕(2020)〈從「社會企業」到「社會創新」之政策變遷分析:多元流程模型的觀點〉《文官制度》, 12(2):1-34。
江欣樺(2016)《種茶或營造自然:坪林文山包種茶業生產場域的象徵鬥爭》,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文里 (2018)《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臺北市:心靈。
沈游振(2004))〈析論Bourdieu之象徵性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國家發展研究》, 3(2):163-186。
何志峰、 林浩鉅、何青儒(2021)〈臺灣茶葉產業結構與經營模式的轉變〉《北商學報》,37:1-25。
何彥陞、張韻華、許茗棋、高嘉慧、蔡佾君、官瑀(2016)〈破壞濕地應該罰多少?一個生態系統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學觀點〉《戶外遊憩研究》,29(4):67-101。
周美伶、張簡惠湘(2013)〈觀光工廠消費者口碑傳播與品牌權益之研究-以白木屋品牌探索館為例〉《休閒與社會研究》,8:59-79。
李元和、鄭耀星(2004)〈臺灣綠色食品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分析〉《 華人經濟研究》, 2(1):70-85。
李亞傑(2007)(從商品符號消費與商品流行美學的角度探討臺灣當代設計趨勢)《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41-55。
李崇僖(2008)〈理念與實踐-有機農業的法政策課題〉《律師雜誌》,34:11-21。
李進億(2009)《萬頃花田萬斛珠─日治時期臺北地區香花產業史初探(1895-1945)》,臺北市:臺灣文獻。
李啟禎 (2010)〈臺灣休閒農場發展歷程與經營難題之探討〉《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李丁讚(2011)〈公民農業與社會重建〉《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4:431-464。
李丁讚(2016)〈導論:農業人文的誕生〉《文化研究》,22:10-22。
李吉仁、吳相勳(2014)《從卓越到長青的關鍵決策》,臺北市:天下。
李啟誠、高瑞新、蔡玉娟(2016)〈有機食品之購買動機、態度形成與購買意圖之研究〉《國立金門大學學報》,6:1-30。
李思明、簡郁娟、詹于諄、蘇慕容(2016)〈花東部落有機產業六級化發展與培力之經驗探析〉《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2):72-86。
朱思年、陳蕙芬、游銘仁、吳靜吉(2016)《師徒關係與社會創新的在地實踐:賴青松與黃聲遠》,臺北市:遠流。
李泊諺、蔡孟娟 (2017)〈運動遊憩產業之產品設計、溝通設計、品牌設計接觸點對消費體驗、品牌信任影響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2):55-66。
李幸芳、黃炳文(2017)〈茶消費者對茶業產地證明標章認知、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之研究-以中南部茶產區為例〉《臺灣農學會報》, 18(2): 144-160。
社會創新組織登錄資料庫(2022),https://si.taiwan.gov.tw/Home/org_list,取用日期:2022/03/01。
社會創新大調查(2020),https://si.taiwan.gov.tw/Files/Survey/2020/2020-%E7%A4%BE%E6%9C%83%E5%89%B5%E6%96%B0%E5%A4%A7%E8%AA%BF%E6%9F%A5%E5%A0%B1%E5%91%8A%E6%9B%B8.pdf,取用日期:2021/10/01。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品賢、王志弘(2007)〈反身性的道德計劃? 有機食品消費之銷售組織場域與引導理念〉《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8:119-176。
吳豐祥、張瑜倩、陳秉訓、蔡熙文、謝芛琁、朱崇佑、鄒易勳(2017)〈地理標示保護之實踐-以苗栗縣三灣鄉「三灣梨」為例〉《南臺財經法學》,3:23-47。
邱德亮(2005)〈古典時期品味的問題意識化〉《文化研究》,1:47-72。
林鎮洋、余嘯雷、黃丕陵(2000)《翡翠水庫集水區管理規劃之研究》,臺北市: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林木連、蔡右任、張清寬、陳國任、楊盛勳、陳英玲、張如華、陳玄、賴正南 (2003)《臺灣的茶葉》,臺北市:遠足文化。
林錦宏(2013)〈文化創意產業元素運用於伴手禮行銷〉《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116:193-198。
林滿紅(2014)《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市:聯經。
林鈺珊、闕河嘉 (2015)〈初探當代臺灣原住民社群支持型農業發展 之社會鑲嵌意義〉《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8(2):33-65。
林立、何雅婷、范美玲(2016)〈兼具農民生計、生產、生態三贏局面之「生態農創」〉《農政與農情》, 292: 52-57。
林大森(2017)〈當今大學教師的政治、經濟、社會地位解析:Weber學派的觀點〉《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1):1-42。
林指宏(2018)〈温泉遊憩與品牌價值之創新發展〉《臺灣當代觀光》,1(1):35-51。
林真如(2020)《你黑格爾系的?跟著黑格爾看唯心論》,臺北市:崧燁文化。
坪林鄉公所(2005)《歲月戀戀坪林古早味》,臺北縣:臺北縣坪林鄉公所。
官有垣、杜承嶸、王仕圖(2018)〈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的社會影響:臺灣家扶基金會的個案分析〉《國家與社會》,20:1-52。
官有垣、王仕圖、杜承嶸(2018)〈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的社會影響: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個案分析〉《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2:61-100。
夏鑄九、王志弘編(1999)《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
柯志明、翁仕杰(1993)〈臺灣農民的分類與分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2:107-150。
柯志明(2017)〈有意義的自然及其價值〉《應用倫理評論》,63:1-26。
范增平(1992)《臺灣茶業發展史》,臺北市: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哲生、梁瓊丹、卓秀足、吳宗昇(2013)《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9個社會企業的熱血.追夢實戰故事之導讀》,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洪美仁、藍景彥(2017)〈政府管制任務民營化之代理人問題分析:以有機農產品驗證制度運作為例〉《政治科學論叢》, 74:111-148。
徐景彥(2009)《臺灣藍鵲》,臺北市:晨星。
高宣揚(2002)《Bourdieu》,臺北市:生智。
徐肇蔚(2011)《2010夏耘農村草根 調查文集》,臺北市:農陣。
徐沛然(2018)《社企是門好生意?社會企業的批判與反思》,臺北市:時報。
施淑惠(2013)〈當前政府推動社會企業的規劃與作法〉《社區發展季刊》,143:7-18。
梁炳琨(2008)〈農業食物在地化臺東縣池上鄉米食產業的探討〉《地理學報》,53:85-117。
孫治本(2004)〈消費研究中的政治經濟學爭議〉《東吳社會學報》,17:43-67。
孫正華、王義善、劉興榮(2018)〈有機農產品顧客忠誠度探討-以花蓮市為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37:105-118。
莊致嘉、游騰林(2016)〈反省文化資本理論在臺灣的有效性:文化品味、教育和階級的關聯性及其變遷〉《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6(1):39-87。
莊致嘉、林大森(2017)〈文化品味的軌跡:代間教育與階級流動對文化品味的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3):193-223。
許嘉猷(2004)〈Bourdieu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3):357-429。
許宏儒(2006)〈Bourdieu的「實踐」概念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51-172。
陳慈玉 (2004)《臺北縣茶業發展史》,臺北縣:稻鄉。
陳淑均 (2006)《清代臺灣方志彙刊:噶瑪蘭廳志》,北市:遠流。
陳榮五(2009)〈臺灣有機農業發展之瓶頸〉《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96:9 -17。
陳世雄(2009)〈有機農業發展與國際化〉《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96:39-54。
陳煥堂、林世偉(2014)《烏龍茶的世界》,臺北市:如果。
陳逸淳(2012)〈博物館面對當代藝術的兩難-從「公共性」談起〉《博物館學季刊》,26(2):31- 47。
陳逸淳、黃敏原(2019)〈論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象徵暴力」概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9:51-106。
陳逸淳(2019)〈社會如何理解藝術?:馬內:一場象徵革命〉《清華藝術學報》,1:l91-195。
陳永祥(2013)〈從文化人類學檢視「文化」相關產業在臺灣社會之發展〉《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5(1):49-74。
陳玠廷(2014)《臺灣有機農業反身現代現象之研究》,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學位博士論文。
陳欽雨、姚成彥、張宏源(2014)〈休閒業綠色策略對消費者綠色認知及行為意圖之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9(2):96-114。
陳俐君、黃麗君(2015)〈網路有機生鮮農產品之故事行銷-品牌故事真實性之建構〉《農林學報》,64(2):85-100。
陳玉華、馮天昱(2017)〈環境-健康價值觀,對有機農產品消費意願的影響〉《農業推廣文彙》,62:15-29。
陳丹怡、林詩凱、廖坤榮(2017)〈地方特色規劃與地方發展:雲嘉南地方文化創意產業「政府政策法規」與「政府經費支援」系統指標評估之研究〉《民主與治理》,4(2):71-107。
陳榮宗、溫婷安、張慧婷、李芃、蘇慕容(2018)〈綠色保育友善耕作查證系統〉《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135:71-84。
陳廷奕(2018)〈臺灣社會企業之策略規劃模式-以有限責任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兩岸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家學術期刊》,3:53-71。
陳玠廷(2020)〈兼顧質與量的提升,穩健推動有機產業發展〉《豐年雜誌》,70:22-28。
陳隆輝、薛昭義、黃子明(2018)〈社會企業商業模式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26(3):381-414。
深坑鄉公所(1997)《深坑鄉志》,臺北縣:深坑鄉公所。
曾至賢(2007)《打開茶箱的故事:臺灣老茶店仔》,臺北市:清涼齋茶文化工作室。
曾康綺、張惠真(2017)〈中部地區農業產業人力資源需求及運用之研究〉《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3:29-39。
梁榮達(2017)〈臺灣有機食品消費市場趨勢之縱斷面研究〉《餐旅暨觀光》,14(4):205-222。
黃國敏、周宗德(2006)〈苗栗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其行銷策略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3:7-23。
黃莉芸(2004)〈從坪林交通道事件淺談經濟發展與環境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0:73-77。
黃樹民(2013)〈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及其限制:一個技術轉變簡史〉《臺灣人類學刊》,11(1):9-34。
黃麗璇、黃亦莉(2015)《2015 年台灣社會企業調查報告》,臺北市:科技部計畫報告MOST-104-2410-H-008-002
黃馨慧(2016)〈原住民的美麗與哀愁-談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的可能性〉《發展與前瞻學報》,11:17-31。
黃俊欽(2018)《推動有機新農業》,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黃永全、翁頂升(2019)〈一分農地以社會企業經營成效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以菁寮無米樂農村為例〉《社區永續觀光研究》,3(1):59-72。
黃柏鈞(2022)〈農業遊憩品牌的象徵鬥爭場域初探:以坪林茶產業為例〉《休閒與社會研究》, 25:11-34。
郭華仁(2012)〈有機農業的必然與實現-典範移轉與立法〉《臺灣國際法季刊》,9(4):81-111。
郭石玲、李明聰(2016)〈健康意識、食品安全和生活型態對有機農產品的態度和購買意向之分析〉《商業現代化學刊》 ,8(2):73-97。
張淑君、張俊傑(2010)〈農村產業經營方案之研究:以南投縣鹿谷鄉茶產業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5:147-156。
張馨文(2018)〈何謂臺灣的「主體性/subjectivity」?一個在亞洲「之間」的方法論的實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1:7-57。
張佩傑(2019)《定位:在眾聲喧嘩的市場裡,進駐消費者心靈的最佳方法》,臺北市:臉譜。
葉守禮(2021)《世界經濟與山城農業:長時段中的臺灣小農經濟》,東海大社會系學位博士論文。
葉欣誠、于蕙清、邱士倢、張心齡、朱曉萱(2019)〈永續發展教育脈絡下我國食農教育之架構與核心議題分析〉《環境教育研究》,15(1),87-140。
馮忠恬編(2014)《Eco Food 生態食材!小農田大宇宙,自然農場裡的復育新運動!》,臺北市:麥浩斯。
楊秀珠(2007)《茶樹整合管理》,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楊敏芝(2009)《創意空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新北市政府(2011)《變更臺北水源特定區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通盤檢討)書》,新北市: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坪林區公所(2020)《新北市坪林區統計年報》,新北市: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2022),https://www.agriculture.ntpc. 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15&article_id=1897,取用日期:2022/09/05。
廖淑容、鄭俊鴻(2018)〈臺灣農村產業發展之創新與知識學習現象:以鳳梨產業為例〉《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5(2):1-40。
廖建智(2020)〈品牌形象、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之研究-以臺灣有機農產品為例〉《通識論叢》,23:7-21。
劉思岑、李雅慧(2010)〈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之 知識與消費分析〉《臺灣農學會報》, 11(5):488-500。
劉裕濤、黃憲仁(2018)《企業要注重現金流》,臺北市:憲業。
劉襄群、江昱仁(2019)〈「慢」出好滋味-臺東縣縱谷地區慢食發展之研究〉《休閒與遊憩研究》,10(2):1-44。
趙維良、趙震慶(2007)〈長期進行有機農耕法對土壤微生物族群與活性之衝擊〉《中華農學會報》,8(6):517-536。
趙維良、趙震慶(2008)〈連續十七年有機農耕法之土壤理化性質的評估〉《臺灣農學會報》,9(3):270-291。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7:65-108。
鄭勝分(2008)〈社會企業:市場、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的交叉點)《公共行政學報》,27:199-206。
鄭美華(2008)〈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公共行政學報》,27:111-159。
鄭惠如、梁朝雲(2020)〈消費者倫理與豬肉產銷履歷衍生之信任感和知覺品質對消費意願與願付價格之影響〉《臺灣農學會報》,21(2):91-117。
衛民(2015)〈大陸臺商的族群認同與公民身分:一個反思途徑的質性研究〉《政治學報》,60:71-95。
潘君茂(2019)〈當代消費社會的符號批判:一種以道家批判精神為方法的社會學反思〉《有鳳初鳴年刊》,15:207-225。
蔡培慧(2009)《農業結構轉型下的農民分化(1980-2005)》,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論文。
蔡培慧(2015)《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臺北市:果力文化。
蔡憲宗、蘇登照(2013)〈臺灣名茶產地證明標章推動成效〉《農業生技產業季刊》,35:33-38。
蔡碩倉、陳源俊、沈惠珍(2019))〈有機農場品驗證標章影響消費決策中品質信號來源之研究〉《生物產業科技管理叢刊》,7: 77-96。
蔡晏霖(2014)〈農作為方法:「以農為本」的抵抗政治〉《 文化研究》,18:217-226。
蔡晏霖(2016)〈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文化研究》,22:23-74。
蔡晏霖(2020)〈寶螺胡撇仔:一個多物種實驗影像民族誌〉《中外文學》,49(1):61-94。
蔡敦浩、吳孟珍、吳亦昕、李至昱(2021)〈地方價值開創與創生場的激發:大學資本之運用〉《中山管理評論》,29(3):383-416。
薛化元、李明仁(2002)《坪林鄉志》,臺北縣:坪林鄉公所。
賴曉黎(2013)〈幻象與共謀:Bourdieu論秩序的自我持存〉《臺灣社會學》,26:1-12。
謝國雄(2003)《茶鄉社會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簡立賢、紀淑怡、戴錦稔、黃正宗(2020)〈享用與敘述性品評指標評估與分析-臺灣高山茶應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44:131-170。
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11)〈原住民社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自然農法為例〉《臺灣土地研究》,14(2):67-97。
顏愛靜(2015)〈土地倫理為本之永續農業和原住民社區發展:以新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 都市與計劃》,42(2):209-233。
顏馨宜、林嘉玲、李賢慧、陳世良(2015)〈綠色認知、知覺風險對國中教師在有機食品購買意願之研究〉《亞洲高齡全人健康及產業發展期刊》,4:54-65。
鍾怡婷(2011)〈農村再生條例關注行動中的象徵鬥爭〉《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49(4):139-160。
戴順發、陳東鐘、黃賢喜(1994)〈有機農耕法與慣性農耕法對作物品質、病蟲害與雜草控制之影響〉《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5(2):1-22。
戴定皇(2020)〈從多重對應分析論場域理論流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73:109-185。
魏彰志、顏上詠(2018)〈從合作共享到共享合作探討農業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產業管理評論》,10(1):69-80。
臺北縣雙溪鄉公所(1992)《源遠流長話雙溪》,臺北縣:臺北縣雙溪鄉公所
臺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2021),https://www.seietw.org/searticle,取用日期:2021/10/01。
蘇碩斌 (201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市:群學出版社。
蘇金柱、陳宜清、林德勳、楊玉蓉(2021)〈休閒農場導入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之整合策略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17(1):69-76。
Abbing, H. (2008) 《為什麼藝術家那麼窮》(嚴玲娟譯),臺北市:典藏。
Bonnewitz, P. (2002) 《Bourdieu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臺北市:麥田。
Bernstein, H. (2011) 《農政變遷的階級動力》(汪淳玉譯),北京市:社科文獻。
Bourdieu, P. (1984) 《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下)》(劉暉譯),上海市:商務印書館。
Bourdieu, P. (1985)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Theory and Society, 14(6):723-744.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G.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 Nice, Trans.). New York: Green Wood Press.
Bourdieu, P. (1987) “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istence of groups ”,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32:1-17.
Bourdieu, P. (1989)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 7(1):14-25.
Bourdieu, P.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R. Nice, Trans.). UK: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 Darbel, A. (1990) 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 (C. Beattie & N. Merriman, Trans.). Oxford: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R. Johnson, Ed.). Oxford, UK: Polity Press.
Bourdieu, P.(2000) Pascalian Meditations. (R. Nice, Tra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2016) 《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臺北市:典藏。
Cheshire, L. (2006) Governing Rural Development: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of Self-Help in Australian Rural Policy.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Clark, G. (2014) 《父酬者:姓氏、階級與社會不流動》(吳國卿譯),臺北市:時報。
Clifford, J. (2019)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谷辣斯尤達卡譯),臺北市:桂冠。
Defourny, J. and Nyssens, M. (2014) “The Breakthrough of Social Enterprise: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s”, L`Option de confrontations Europe, (23):24-26.
Erickson, B. H. (1996) “Culture, class, and conne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2(1): 217- 251.
Fabiani, L. (2019) 《Bourdieu:從場域、慣習到文化資本,「結構主義英雄」親傳弟子對大師經典概念的再考證》(陳秀萍譯),臺北市:麥田。
Goodman, D., Sorj, B., and Wilkinson, J. (1987) From farming to biotechnology : a theory of agro-industrial development. Oxford ; New York, N.Y.: Basil Blackwell.
Gramsci, A.(1990).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hegemony.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sebates, UK: Cambridge.
Guthman J., Dreams A. (2004) The Paradox of Organic Farming in California , N.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Guthman, J. (2007) “The Polanyian Way?” Voluntary Food Labels as Neoliberal Governance, 39(3):456-478.
Hilgers, M. and Mangez É. eds.(2014) Bourdieu’s Theory of Social Field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Jorgensen, D. (1999) 《參與觀察法》(王昭正、朱瑞淵譯),臺北市:弘智 。
Lash, S. and Urry, J.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 Space. London: Sage.
Slater, D. (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林祐聖、葉欣怡譯),臺北市:弘智。
Sullivan, O., & Katz-Gerro, T. (2007) “The omnivore thesis revisited: Voracious cultural consumers.”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23(2): 123-137.
Risitano, M., Romano, R., Sorrentino, A. & Quintano, M. (2017) “The impact of consumer-brand engagement on brand experience and behavioural intentions: An Italian empirical study.” British Food Journal, 119 (8): 1884-1896.
Rimmer, M. (2012) “Beyond omnivores and univores: The promise of a concept of musical habitus.” Cultural Sociology, 6(3):299-318.
Sum, N. and Jessop, B. (2013) “Elaborating the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agenda: Selectivities, dispositiv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counter-) hegemonies.” (196–230) In Towards a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 Putting Culture in its Place in Political Economy, UK: Edward Elgar.
Sinek, S.(2020) THE INFINITE GAME.(黃庭敏譯). 臺北市:天下。
Van der Ploeg, J. (2013) 《新小農階級:帝國和全球化時代為了自主性和可持續性的鬥爭》(潘璐、葉敬忠等翻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Walton, D. (2008) 《文化研究入門》(駱盈伶譯),臺北市:韋伯。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