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權力與史學:明代官方修史制度的政治作用
作者:何幸真
作者(外文):Hsing-Chen H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熙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官方修史政治作用內閣翰林院實錄國史official historiographypolitical roleGrand SecretariatHanlin AcademyVeritable Recordsnational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文旨在探討明代官方修史制度在發展、變遷與實踐的過程中,所發揮的政治作用,及其與明代政局、官僚體系,乃至明人史學理念的互動。
  明代的官方修史活動,與其修纂主力人員所屬的翰林院,以及自該院發展出的內閣,有著密切的聯繫,並在明代前期歷任君主,特別是成祖、仁宗、宣宗三代帝王的政治規劃下,隨著閣院關係的產生、翻轉和底定,逐漸形成一套為後續歷朝遵行、大致穩定的制度。當中的種種「慣例」或「成規」,無論是纂修作業的固定程序,還是已具固定體裁或學術傳統的文本,都可能在官方修史的實踐過程中,衍生出特殊的政治意義,進而在明代不同時期、政治背景,以及皇帝本身對修纂事務的不同態度下,被有意識地加以運用,以達到特定的政治目的或影響。另外,明代閣臣由於上述的制度發展,自正統年間起便以總裁身分主持各項官修工作,此一原則隨著成化以降閣臣政爭的頻繁化,為其利用總裁修史之權任情褒貶、黨同伐異或發洩私怨,或者委婉批判先帝時政、嘗試約束繼任君主的意圖,創造了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官修與私纂歷史著述之間的關係,並不盡然是近似於光譜或天平的兩端,彼此相互對立,或是此盛彼衰的型態。這兩類著作的作者群,甚至可能存在相當程度的重疊,或是享有共同的人際與學術網絡、意識形態乃至史學理念。不過,官方著述通常具有的政治目的性,確實可能與時人的史學理念產生落差,從而形成爭議、矛盾及自行纂述的嘗試。而這些嘗試,亦可能隨著政治與學術環境的變化,對後續的官方修纂產生影響。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political roles of Ming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As a result of the political arrangement by former emperors, the making of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had gradually become a stable system since Zhengtong period. Its close 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Grand Secretariat and Hanlin Academy had caused continuous influence to the compilation of those official works, which were usually susceptible to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Emperors like Jingtai and Jiajing Emperor, who had no right to the throne at the beginning, used different works of official compilation to establish their own political authority or legitimacy. And there were also some emperors, Tianshun Emperor for example, tried to use the predictable rules of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to control the writing of their own Veritable Record.
However,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in Ming China was not an exclusive political resource that only for emperors. Grand Secretaries, who had become the main directors of most works of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since Zhengtong period, also had various ways to use those compilation tasks for their own purposes. Some Grand Secretaries tried to slander their political opponents in the Veritable Record of the former emperor, while some tried to turn the record into a political textbook, showing “the proper ways of ruling” to the new ruler.
 One the other hand, to some officials that were in the work teams of the official compilation, history should reflect more moral lessons, methods of governing and “proper orthodoxy”, or simply restore the truth, rather than cater to political needs of the regime. By making sharp criticism, specific suggestions, or even compiling their own works, these officials tried to persuade the court to correct the error in the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And their efforts had not o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unofficial historiography, but also influenced some official tasks of historiography, such as the compilation of the national history, in later period.
一、傳統文獻
(一)官書
[元]脫脫等奉敕修,《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元]脫脫等奉敕修,《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明]胡廣等奉敕修,《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楊士奇等奉敕修,《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楊士奇等奉敕修,《明仁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楊士奇等奉敕修,《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陳文等奉敕修,《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劉吉等奉敕修,《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李東陽等奉敕修,《明孝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費宏等奉敕修,《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張居正等奉敕修,《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張居正等奉敕修,《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顧秉謙等奉敕修,《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溫體仁等奉敕修,《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申時行等修,[明]趙用賢等纂,《(萬曆)大明會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李東陽等詳定,[明]劉機等編纂,《歷代通鑑纂要》,紐澤西:普林斯敦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明正德二年(1507)刊本。
[明]祁伯裕等輯,《南京都察院志》,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
[明]商輅撰,《續資治通鑑綱目》,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成化十二年(1476)內府刊本。
[明]楊一清等奉敕修,《明倫大典》,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七年(1528)內府刊本。
[清]張廷玉等撰,鄭天挺點校,《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二)私纂史籍、文集、筆記、史料彙編
[宋]王溥,《唐會要》,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1662-1722)抄本。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明]尹直,《謇齋瑣綴錄》,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七年泰和尹氏家刊本。
[明]支大綸,《皇明永陵編年信史》,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丙申(1596)刊本。
[明]王世貞撰,魏連科點校,《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王直,《抑庵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王俊華纂修,《洪武京城圖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王褘,《王忠文公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王鏊,《震澤長語》,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間(1572-1620)繡水沈氏尚白齋刊本。
[明]丘濬,《世史正綱》,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元年(1488)刊本。
[明]田藝衡,《留青日札》,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隆慶六年(1572)錢唐田氏刊本。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天啟二年(1622)湖上朱氏原刊本。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何喬新,《椒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明]何喬遠,《名山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明]宋濂撰,羅月霞主編,《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明]汪國楠,《皇明名臣言行錄新編》,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周宗建,《周忠毅公奏議》,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間(1628-1644)嘉魚熊開元刊本。
[明]周應賓,《舊京詞林志》,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原刊本。
[明]姜清,《姜氏秘史》,成都:巴蜀書社,1993。
[明]胡粹中,《元史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胡翰,《胡仲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夏原吉,《夏忠靖公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徐學謨,《世廟識餘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明]商輅,《商文毅公集》,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張孚敬,《太師張文忠公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
[明]張孚敬,《諭對錄》,臺北:傅斯年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附三十七年(1609)刊本。
[明]張居正,《新刻張太岳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
[明]陳子龍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陳仁錫,《陳太史無夢園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陳洪謨撰,盛冬鈴點校,《繼世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陳繼儒 ,《眉公見聞錄》,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間繡水沈氏尚白齋刊本。
[明]陳懿典,《陳學士先生初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
[明]陸容撰,佚之點校,《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彭時,《彭文憲公筆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明]彭華,《彭文思公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
[明]焦竑撰,顧思點校,《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1。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黃佐,《翰林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明]楊士奇,《東里別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楊士奇撰,劉伯涵、朱海點校,《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明]楊廷和,《楊文忠三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葉盛,《葉文莊公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明]葉盛撰,魏中平校點,《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明]葛寅亮撰,何孝榮點校,濮小南審校,《金陵梵剎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明]董玘撰,[明]唐順之選編,《董中峰先生文選》,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明抄本。
[明]董其昌,《容臺文集》,臺南:莊嚴文化有限公司,1997。
[明]雷禮,《國朝列卿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廖道南,《玄素子集》,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丙申至二十二年(1536-1543)刊本。
[明]廖道南,《殿閣詞林記》,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
[明]趙汸,《東山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鄭棠,《道山集》,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鄭曉,《吾學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黄景昉著,陳金亮校注,陳支平審訂,《館閣舊事》,廈門:鷺江出版社,2017。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清]李清,《三垣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汪楫,《崇禎長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清]夏燮,《明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孫承澤撰,王劍英點校,《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談遷,《棗林雜俎》,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
〔清〕佚名,《崇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清〕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錢伯城、魏同賢主編,《全明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二、今人論著
(一)專書
Dardess, John.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Fourteenth to Seventeen Centuries. Berkerly & Los Angeles &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Franke, Wolfga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s of Ming History.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8.
山本隆義,《中国政治制度の研究:內閣制度の起源と発展》,京都:同朋舍,1985。
內藤虎次郎,《支那史學史》,東京:弘文堂,1967。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6。
王其榘,《明代內閣制度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
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包詩卿,《翰林與明代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左桂秋,《明代通鑑學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9。
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
朱鴻林編,《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主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
何幸真,《殤魂何歸: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
吳晗,《讀史劄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
吳晗撰,北京市歷史學會主編,《吳晗史學論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吳德義,《政局變遷與歷史敘事:明代建文朝史編撰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吳懷祺主編,向燕南著,《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明代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
李小林,《萬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
李晉華,《明代敕撰書考》,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1932。
李焯然,《丘濬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李德鋒,《明代理學與史學關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杜乃濟,《明代內閣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
南炳文,《明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洪早清,《明代閣臣群體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胡凡,《嘉靖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胡吉勳,《「大禮議」與明廷人事變局》,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原瑞琴,《「大明會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高國抗,《中國史學史發展概要》,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商傳,《明代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張榮芳,《唐代的史館與史官》,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4。
張德信,《明代職官年表》,合肥:黃山書社,2009。
張顯清、林金樹主編,《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陳彥超,〈明代編修官研究〉,蘭州:蘭州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13。
覃巧云,〈明初私修之當代史籍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3。
黃雲眉,《明史考證‧武宗紀》,北京:中華書局,1979。
楊永康,《明代官方修史與朝廷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楊翼驤編著,喬治忠、朱洪斌訂補,《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元明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楊豔秋,《明代史學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趙中男等著,《明代宮廷典制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
蔡崇榜,《宋代修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鄭禮矩,《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間的翰林院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錢茂偉,《中國傳統史學的範型嬗變》,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
錢茂偉,《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
霍豔芳,《中國圖書官修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謝保成,《增訂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北京:中華書局,1964。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魏應麒,《中國史學史》,長沙:商務印書館,1941。
羅炳良,《南宋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譚天星,《明代內閣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的正統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二)單篇論文、學位論文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 no. 4 (1996): 936-957.
Koelble, Thomas A..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27, no.2 (January 1995): 231-245.
山本隆義,〈明の翰林院について〉,《香川大学学芸学部研究報告‧第一部》,11期(1958.8),頁28-39。
方志遠,〈明代內閣制度的形成〉,收入歐陽琛、方志遠合編,《明清中央集權與地域經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頁23-65。
牛建強,〈明初《大明日曆》與《皇明寶訓》的纂修〉,《史學史研究》,1期(2000),頁67-70。
王明蓀,〈元代之史館與史官〉,收入《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青峰出版社,1991,頁416-417。
王國強,〈明代文淵閣藏書考述〉,《圖書館情報》,2期(2002),頁35-38。
王鴻雁,〈明代官修勸懲性史書初探〉,《齊魯學刊》,6期(1997),頁59-62。
王鴻雁,〈明代實錄館考述〉,《齊魯學刊》,6期(1999),頁23-26。
向燕南,〈史學與明初政治〉,《浙江學刊》,2期(2002),頁160-164。
向燕南,〈明前期政治、文化特點與史學〉,《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4卷4期(2008.8),頁43-47。
向燕南,〈從國家職能看明清官修史學〉,《求是學刊》,32卷4期(2005.7),頁122-128。
朱仲玉,〈宋濂和王禕的史學成就〉,《史學史研究》,1期(1984),頁41-48。
朱仲玉,〈明代江西籍史家作品述略〉,《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期(1990),頁1-6。
朱仲玉,〈明代浙東史學述論〉,《浙江學刊》,5期(1990),頁112-119。
何幸真,〈英廟「盛德」:明天順朝君臣對「建文問題」之態度〉,《明代研究》,16期(2011.6),頁1-28。
吳振漢,〈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28期(2003.12),頁1-31。
吳晗,〈記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8本(1948.9),頁385-447。
吳緝華,〈明仁宣內閣制度之變與宦官僭越相權之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本(1960.12),頁381-403。
李卓穎,〈易代歷史書寫與明中葉蘇州張士誠記憶之復歸〉,《明代研究》,33期(2019. 12),頁1-60。
李治安,〈華夷正統觀念的演進與元初漢文人仕蒙〉,收入李治安等著,《元代華北地區研究:兼論漢人的華夷觀念》,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林家維,〈明代王直(1379-1462)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7。
林樺,〈明代翰林院制度述論〉,《貴州文史叢刊》,5期(1994),頁64-68轉90。
林樺,〈略論明代翰院與內閣的關係〉,《史學月刊》,3期(1990),頁 42 -46。
林麗月,〈讀《海桑集》:論元明之際陳謨(1305-1400)的出處及其後世評價〉,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主編,《世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96,頁149-166。
孫彩霞,〈《明武宗實錄》所塑王瓊奸佞形象考〉,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孫衛國,〈王世貞《史乘考誤》對《明實錄》之辨證及其影響〉,《成大歷史學報》,29期(2005.12),頁81-120。
時培磊,〈試論元代官方史學的兩重體制〉,《漢學研究》,26卷3期(2008.9),頁141- 144。
商慧明,〈明代史館考述〉,《江淮論壇》,1期(1999),頁68-75。
張帆,〈元代翰林國史院與漢族儒士〉,《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期(1988.10),頁82。
張佳,〈明初的漢族元遺民〉,《古代文明》, 8卷1期(2014.1),頁58-67。
張治安,〈明代翰林院之組織與職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2期(1975.12),頁13- 40。
張英聘,〈試論明代的經筵制度〉,《明史研究‧第五輯》,合肥:黃山書社,1997,頁139-148。
張英聘,〈論《大明一統志》的編修〉,《史學史研究》,4期(2004),頁48-56。
張哲郎,〈從明代皇帝之即位詔及遺詔論明代政權之轉移(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5期(1998.5),頁1-27。
張慶丹,〈明朝修史機構與史學發展述略〉,《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4卷2期(2015),頁36-39。
曹珊珊,〈論明代的史館與史官〉,《山西檔案》,1期(2016),頁175-178。
莫德惠,〈明代正德朝政爭考述:以王瓊與楊廷和交惡為中心〉,《明代研究》,32期(2019.6),頁55-94。
陳高華,〈《元史》纂修考〉,《歷史研究》,4期(1990),頁115-129。
陳學霖,〈《明實錄》與明初史事研究〉,收入林徐典編,《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北京:中華書局,1995,下冊,頁114-124。
傅范維,〈從〈諭中原檄〉的傳鈔看明代華夷正統觀的轉變〉,《明代研究》,22期(2014. 6),頁51-76。
喬治忠,〈中國古代官方史學的興盛與當代史學新機制的完善〉,《河北學刊》,2卷25期(2005),頁174-181。
程彩萍,〈《明孝宗實錄》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15。
間野潛龍,〈明代の光祿寺とその監察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29卷2期(1970.12),頁32-55。
黃兆強,〈明人元史學探研〉,《書目季刊》,34卷2期(2000.9),頁29-43。
黃彰健,〈明末實錄書成謄寫四分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本(1960.12),頁347-352。
黃彰健,〈明實錄校勘記引據各本目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本(1960.12),頁353-380。
黃彰健,〈影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並附校勘記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2本(1961.7),頁1-17。
黃寬重,〈從活的制度史邁向新的政治史──綜論宋代政治史研究趨向〉,《中國史研究》,4期(2009),頁 5-16。
楊豔秋,〈《明光宗實錄》、《三朝要典》的編修〉,《史學史研究》,4期(1998),頁48- 52。
楊豔秋,〈論明代前期史學之衰落〉,《求是學刊》,32卷1期(2005.1),頁114-120。
趙子富,〈明代的翰林院與內閣〉,《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期(1988),頁98-104。
趙令揚,〈論明代之史學〉,收入《第二屆國際華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1992,頁681-692。
蔡相廷,〈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41卷2期(2010.11),頁39-76。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為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3期(2003),頁99-103。
蕭啟慶,〈元明之際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擇──以各族進士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32期(2003.12),頁77-138。
錢茂偉,〈《明實錄》編纂與明代史學的流變〉,《學術研究》,5期(2010),頁106-114。
錢茂偉,〈晚明實錄編纂理論的進步——以薛三省《實錄條例》為中心〉,《學術月刊》,5期(2005),頁65-72。
錢茂偉,〈論晚明當代史的編纂〉,《史學史研究》,2期(1994),頁59-66。
謝貴安,〈明代史館探微〉,《史學史研究》,2期(2000),頁43-49。
謝貴安,〈睿宗、崇禎及南明諸朝《實錄》纂修考述〉,《史學史研究》,2期(1999),頁57-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