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閔福德英譯《易經》研究
作者:黃素婉
作者(外文):HUANG, SU-WA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黃忠天
陳瑞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易經》詮釋理雅各衛禮賢 / 貝芮斯西方《易》學I ChinginterpretationJames LeggeRichard WilhelmCary BaynesWestern school of the “Book of Chan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詮釋數量最多的一部經典,西方傳教士從十六世紀末開始接觸《易經》、傳播《易經》概念、乃至漢學家翻譯《易經》全本供西方人共享《易經》的奧妙,至今引起西方世界的《易經》熱,《易經》儼然成為世界經典。本論文以英國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 1946-)的《易經》英譯本為研究對象,探討閔氏對《易經》的詮釋及其價值所在。
閔譯本的問世,顯現二大意義:一、銜接英國理雅各 (James Legge, 1815-1897 )、衛禮賢 (Richard Wilhelm, 1873-1930) / 貝芮斯 (Cary Baynes, 1883-1997) 的《易經》譯本,樹立二十一世紀西方《易》學研究的新典範;二、著重「中國化」的詮釋新意,創造西方《易經》研究的新方向。閔譯本亦有三大問題待研究解決:一、《易經》成為世界經典的基源,二、閔譯本的詮釋可能,三、閔譯本的價值所在。
依此研究軌跡,本論文做出研究,包含了一、閔福德生平、學術概況、《易經》英譯本成書經過及體例;二、閔福德融合中、西方的詮釋方法,以遊戲 (Das Speil, Game)、對話 (Dialog, Dialogue)、視域融合 (Horizontverschmelzung, Fusion of Horizons)、直釋解經、儒道釋會通來詮釋《易經》;三、閔譯本經傳解析,以〈乾〉、〈坤〉、〈中孚〉、〈蒙〉、〈恆〉五個閔氏特別重視的卦為例,來做重點探究;四、本研究提出語言、文學、道學、靈學四個主題,從閔譯本一些特殊的安排,如除了英文之外,對某些詞語另以拉丁文來對稱古漢字、中文詩詞的穿插、道家思維、靈性的觀照,來證明閔譯本之特殊價值及影響。五、做出閔氏英譯本之中文摘譯並陳述翻譯理論及實務,以提供中文讀者對閔譯本概括性的了解。
閔福德以他的詮釋經驗,使這本翻譯成為一本新的翻譯,它不偏不倚走中庸之路,兼顧了原始的占卜文以及從〈易傳〉以後發展出來的哲理智慧之說。《易經》從占卜發展到占卜文再到智慧之書,掌握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普遍人心」,這共通的人心,造就了它成為世界經典。《易經》不分你我;它屬於大家共享之瑰寶。
The I Ching (Book of Change) has been acclaimed as the earliest ancient Chinese classic, along with its unsurpassed amount of interpretation.  Since the late sixteenth century when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sinologists started to read the I Ching, disseminated its ideas, and later came out with its complete translated versions to share its potent divine secrets, the I Ching has been becoming a fashionable subject in the West, asserting its status as a world classic.  With John Minford’s English version of “I Ching: The Essential Transl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Oracle and Book of Wisdom” as a research project,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his two-fol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 Ching and tries to estimate its value as well.
The appearance of Minford’s English version of the I Ching has two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First, it has set a new Western paradigm of the research of the I Ch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ollowing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I Ching by such predecessors as James Legge and Richard Wilhelm / Cary Baynes.  Second, it initiates an interpretative method of “Sinicization” into the Western research on the I Ching.  Still, there are three major issues awaiting ahead the solutions as far as Minford’s translated version is concerned, namely, the discursive basis for the status of the I Ching as a world classic, the hermeneutic possibility for Minford’s translated version, and the assessment for the value of Minford’s translated version.
Adher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route, this dissertation brings forth the following topics of research.  First, a narrative of Minford’s scholarship: personal information, academic backdrops, and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I Ching.  Second, Minford’s mingling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to expound the I Ching in terms of game, dialogue, fusion of horizons, internal interpretation approach to classics, and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Third, Minford’s writing style, analyses of the core text and the appendixes, and thought of “Change”.  With regard to the analyses of the core text and the appendixe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especially on the five exemplary Hexagrams of Qian (Heaven), Kun (Earth), Zhong Fu (Good Faith), Meng (Youthful Folly), and Heng (Endurance) that Minford has put emphasis on.  Fourth, four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literature, Daoism, and spirit are offered for an exploration into Minford’s particular arrangements in his translation, including the use of certain Latin words, other than English ones, as aesthetic correspondence to archaic Chinese characters, the interspers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verses, the Daoist idea, and the spiritual reflection throughout his translated text to justify the remarkable value and influence ascribed to Minford’s work concerned.  Fifth,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Minford’s English version as well as a critical note 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provided for reader’s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Minford’s work.
Minford avails himself of his abundant experience in interpretation to make this translated version a new rendition, while sticking to the Golden Mean and balancing both the original oracular scripture and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later derived from the I Ching Commentaries.  In the long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from divination to an oracular scripture, then to a book of wisdom, the I Ching never fails to uphold “a universal mind” -- “We humans share the same Heart-and-Mind; that Heart-and-Mind shares the same reasons,” for which it has earned the status as a world classic.  The I Ching holds no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you and me; it is an everybody’s treasure.
一、古代典籍(依朝代排序)
[漢]鄭玄:《周易鄭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國立編繹館主編:《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2001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書銘出版公司,1997年。
〔魏〕王弼:《周易略例》,臺北:大安,2006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周易注》,臺北:大安,2006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年。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2004年。
〔宋〕程頤:《易程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程頤:《二程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縣﹕漢京文化,1983年。
[宋]胡瑗:《周易口義》(欽定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72年。
[宋]俞琰:《周易集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明〕鄒元標:《願學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明〕朱彝尊:《經義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1977年。
〔清〕鄒元標:《詩經通義  十二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1983年。
[清]劉沅:《周易恆解》(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5年。
〔清〕皮錫瑞 撰、民國.周予同 注:《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臺南﹕中華易道心法文化協會出版, 2008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劉一明(悟元子):《道解周易》,北京﹕中國書店,2011年。


二、現代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序)
王宏印:《中國傳統譯論經典詮釋—從道安到傳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臺北市:藍燈文化,1991年。
成中英:《本體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臺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臺北:康德出版社,2008年。
沈仲濤:《華英易經》,上海:中國現代教育公司,1935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1992年。
余光中:《含英吐華:梁實秋翻譯獎評語集》,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年。
余幼珊  編 /余光中:《翻譯乃大道,譯者獨憔悴:余光中翻譯論集》,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年。
呂紹綱:《周易辭典》,臺北﹕漢藝色研,2001年。
吳 怡:《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臺北:東大圖書,1981。
吳景榮  主編:《漢英辭典》(The Pinyin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香港:商務印書館/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0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1。
李約瑟 (Needham, Joseph):《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北:臺灣商務,1976。
李翔海、鄧克武  編/ 成中英  著:《成中英文集四卷本體詮釋學》,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明輝  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李清良:《中國闡釋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宋以朗:《宋淇傳奇——從宋春舫到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2012年。
林宏濤  譯、里克爾 著:《詮釋的衝突》,臺北:桂冠圖書,1995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國編館,2002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1983年。
胡裕樹  主編:《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柯平  編著:《英漢與漢英翻譯》,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06年。
狄百瑞等著、周博裕主編:《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1994年。
周予同  原著、朱維錚  編校:《中國經學史講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洪漢鼎、傅永軍:《中國詮釋學》(第八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
洪漢鼎  譯、(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  著:《真理與方法1》,商務印書館,2009年。
洪漢鼎  譯、(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  著:《真理與方法2》,商務印書館,2009年。
馬祖毅等著:《中國翻譯通史:古代部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05年。
勞悅強、梁秉賦 主編:《經學的多元脈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2009年。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高雄﹕復文出版,2006年。
黃忠天:《二程易說》,高雄:麗文,2016年。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臺北土城:頂淵,2000年。
黃俊傑  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  編:《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楊儒賓  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楊植峰:《帝國的殘影》,北京:團結出版社,2009年。
裘姬新:《從獨白走向對話—哲學詮釋視角下的文學翻譯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趙元任:〈論翻譯中信、達、雅的信的幅度〉。《翻譯論集》。劉靖之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5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劉正:《中國易學預測學》,北京:紅旗出版社,1991年。
劉正:《海外漢學研究——漢學在20世紀東西方各國研究和發展的歷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正:《圖說漢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所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
劉靖之  主編/ 林語堂:《翻譯論集》,臺北:書林,1998年。
郭慶藩  輯:《莊子集釋》,臺北:頂淵文化,2001年。
陳垣:《陳垣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陳榮華:《葛達瑪詮學釋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韓震、孟鳴岐:《歷史•理解•意義—歷史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韓兆琦  注譯:《新譯史記》,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鄭吉雄  主編:《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臺北:光啟出版社,1961年。
嚴正:《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嚴平  譯/ Richard E. Palmer帕瑪 著:《詮釋學Hermeneutics》,臺北:桂冠,1992年。
嚴復:《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


三、外文專書
1.Anthony, Carol K.  A Guide to The I Ching.  Massachusetts: Anthony Publishing Co., Inc., 1988.
2.Walker, Brian Browne.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
3.Cleary, Thomas.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 A Complete & Unabridged Translation.  Boston & Lond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 1992.
4.Delisle, Jean, and Judith Woodsworth.  “The Spread of Religions” in Translators Through History.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1995.
5.Eco, Umberto.  A Theory of Semiot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6.
6.Gadamer ,Hans-Georg. Truth and Method. London: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7.Greenblatt, Stephen.  “Towards a Poetics of Culture.” Southern Review, vol. 20, no.1, Mar. 1987.
8.Holmes, James 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 Lawrence Venuti.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4.
9.Huang, Alfred.  The Complete I Ching.  Rochester and Toronto: Inner Traditions com., 2010.
10.Iser, Wolfgang.  “The Rudiments of Aesthetic Response.”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The Johns Hopkins UP, 1980.
11.Legge, James.  The I Ching: Book of Change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3.
12.---.  The Book of Changes.  Lavergne, TN: March 09, 2015/ CPSIA: LVOW03s0407090315.
13.---, trans.  The Four Books.  Hong Kong: Wei Tung Book Store, 1971.
14.Lynn, Richard.  The Classic Change: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I Ching as Interpreted by Wang B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15.Minford, John.  I Ching:The Essential Transl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Oracle and Book of Wisdom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Com., 2014.
16.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17.Nida, Eugine.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 Lawrence Venut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18.Nienhauser,William H. Jr.,  The Indiana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8.
19.Pick, J. B.  Phoenix Dictionary of Games.  London: Dent, 1952.
20.Ritsema, Rudolf, and Stephen Karcher.  I Ching.  New York: Element Books Ltd., 1994.
21.Ronan and Needham.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2.Schleiermacher, Friedrich.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 Lawrence Venuti.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4.
23.Shaw, Emily.  “Frame Analysi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SAGE Publications, 2021.
24.Sung, Z. D.  The Text of Yi King and Its Appendixes.  Shanghai:China modern education Co., 1935.
25.---.  The Symbols of Yi King.  Shanghai:China modern education Co., 1934.
26.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Theory. Ed. K. M. Newton.  New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7. 
27.Toury, Gideon.  “The Nature and Role of Norms in Translation.”  in idem,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5.
28.Toury, Gideon.  “The Nature and Role of Norms in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 Lawrence Venuti.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4.
29.Venuti, Lawrence.  “Introdu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 Lawrence Venuti.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4.
30.Waley, Arthur.  “Terms”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9.
31.Wilhelm/Baynes.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江藝:《對話與融合:余光中詩歌藝術翻譯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
蔡郁焄:《衛禮賢、衛德明父子《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3年。
沈信甫:《理雅各和衛禮賢英譯《易》學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7年。
(二)碩士論文
莊心恬:《耶穌會適應策略的再適應——《中華帝國志》中的儒學形象》,臺北:輔大歷史系2011年。
宋雨詩:《圖理翻譯規範視域下閔福德《易經》英譯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外語系,2018年。
李世林:《閔福德《易經》英譯本深度翻譯研究》,甘肅:西北師範大學外語系,2018年。
鄭旭:《厚翻譯視角下閔福德《易經》英譯本研究》,四川:西南科技大學外語系,2018年。
李佳澳:《圖理翻譯規範理論視角下《易經》英譯對比較研究》,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外語學院,2020年。


五、單篇論文
黃沛榮:〈近十餘年來海峽兩岸易學研究的比較〉,臺北:《漢學研究》,7:2  (1989.12) ,頁1-17。
藍仁哲:〈歷代《易經》在歐洲的傳播——兼評利雅格和衛禮賢的《易經》譯本〉,四川:《四川外語學學院報》,1991年第2期,第1-18頁轉19頁。
楊宏聲:〈易學西傳探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3年第3期,第103-110頁。
楊宏聲:〈二十世紀西方《易經》研究的進展〉,上海:《學術月刊》,1994年第11期,第104-110頁。
林啟彥:〈五四時期嚴復的中西文化觀〉,臺北:《漢學研究》,14:2 (1996.12),頁75-89。
羅麗達:〈白晉研究《易經》史事稽考〉,臺北:《漢學研究》,15:1 (1997.6) ,頁173-185。
韓琦:〈白晉的《易經》研究和康熙時代的西學中源說〉,臺北:《漢學研究》,16:1 (1998.6) ,頁185-201。
張西平:〈《易經》在西方早期的傳播〉,北京:《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頁123-127。
林啟彥:〈王韜中西文化觀的演變〉,臺北:《漢學研究》,17:1 (1999.6),頁105-125。
趙繼明:〈現代西方易學對話〉,太原:《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12-16頁。
古偉瀛:〈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及演變〉,臺北:台大歷史學報第25期,2000年6月,頁85-117。
趙曉陽:〈傳教士與中國國學的翻譯——以《四書》《五經》為中心〉,鞠曦主編:《恒道》第二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成中英:〈歐美近五十年易經研究的發展〉,北京:「國際易學聯合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第四屆國際易學與現代文明研討會」專題報告,2008年。
任運忠、曾緒:〈《易經》卦爻辭辨及其英譯〉,山東:《周易研究》,2009年第3期,第91-96頁。
林慶彰:〈柳存仁(Liu, Ts’un-yan)教授著作目錄〉,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卷第三期,2011年9月,頁35-155。
賴貴三:〈易學東西譯解同〉,臺北: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十六期,2014年9月,頁29-66。
黃素婉、陳瑞山:〈余光中翻譯理論印證《易經》英譯——以衛禮賢的德譯《易經》之英譯本中〈既 濟〉、〈未濟〉二卦為例〉,高雄﹕國立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外語學報》,第二十四期(余光中翻譯作品學術論文專刊),2015年12月,頁155-182。
李偉榮:〈漢學家閔福德與《易經》研究〉,《中國文化研究》第2期,2016年,頁150-162。
黃素婉:〈〈恆〉卦在變易中的角色——以閔福德《易經》英譯本為探討中心〉,高雄:《太和——2017海峽兩岸道家道教與周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年4月,頁377-402。


六、訪問稿
楊晉龍訪談/孟慶華整理:〈柳存仁教授的學思歷程〉,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通 訊》,第九卷第三期,1999年9月,頁111-124。
林慶彰採訪/張晏瑞整理:〈民國時期學術研究的活字典——柳存仁先生專訪〉,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卷第三期,2011年9月,頁3-15。
《騰訊文化》澳洲電話專訪:〈英國漢學家閔福德翻譯的《易經》〉,香港:《騰訊化》,2015年。
郭梓褀:〈前生自是中國人〉,香港:明報,2016年3月20日。
何敏盈:〈今之古人:專訪漢學家、翻譯家閔福德教授〉,香港:灼見名家傳媒, 2016年3月24日。
編輯部:〈閔福德:翻譯歲月彈指過、心懷達化迎妙思〉,香港:《灼見文化》,2018年6月1日。
閔福德:〈閔福德的中國文化情〉,香港:香港公開大學,2018年3月20日。
《上海書評》於法國採訪:〈閔福德談翻譯與「奇趣漢學」〉,香港:香港新浪網, 2019年9月8日。
周和軍:〈「文化擺渡人」閔福德的中國情結〉,中國社會科學網——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12.14。
李雅言:〈閔福德談翻譯教育〉,香港:灼見名家傳媒摘錄自《國學新視野》季刊,2017年6月19日。
李雅言:〈訪問後記:閔福德在港滬〉,香港:灼見名家傳媒摘錄自《國學新視野》季刊,2017年6月20日。


七、網路資源
1. 閔福德網站  johnminford.com
2.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網站  Balliol College, Oxford
3. 牛津大學新學院網站  The College of St Mary of Winchester in Oxford
4.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5. 香港公開大學網站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6.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http://hanji.sinica.edu.tw 
7. 華藝電子書  http://www.airtilibrary.com
8. www. britannica.com/topic/frame-analysis
9. www.jstor.org/stable/ j.ctt16xwcfd
10. 中國知識網路平台  www.cnki.ne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