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創意產業觀點下重慶工業遺產再利用研究:借鏡臺灣經驗
作者:樊昊
作者(外文):FAN HAO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劉宜君
丘昌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工業遺產再利用文化創意園區觀光工廠地方博物館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industrial heritagereusescultural creative parktourism factorylocal muse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基於台灣相比於大陸而率先啟動後工業時代的產業轉型規劃,尤其是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下,數量龐大的工業遺產都實現了活化再利用。重慶作為大陸西部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也閒置了大量工業遺產,具有後發優勢的重慶如何實現工業轉型和工業遺產再利用已成為近年來重慶最重要的研究焦點和政府議題。
本研究以體驗經濟和價值創新的理論基礎,基於文化創意產業的視角下,歸納總結台灣工業遺產再利用的標竿經驗,試圖提出一套適合重慶地方特色的工業遺產再利用方案,分別選取了渝臺文化創意園區、觀光工廠和地方博物館這三類業態共六個案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田野調查、深度訪談和標竿分析的研究方法,從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他部門的治理或參與角度分析治理和經營現狀。
研究發現基於文創產業下重慶工業遺產再利用存在著公部門介入程度較高,民間創意受到壓制;非政府組織參與程度較低;公部門考核機制有待優化,與社區關聯性較低;企業的文化創意元素匱乏、體驗項目設計單調,無法實現價值創新;政企協力不夠,社會參與程度較低等五個主要問題。而台灣的主要標竿經驗則是:公部門介入程度相對較低,民間創意踴躍;積極培育非政府組織,提高治理能力;公部門考核多元,有利於增強社區關聯性;企業文化創意元素濃厚、體驗項目設計單調,實現價值創新;政企協力帶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等五個方面。
最後,對重慶公部門提出對策建議:積極培育一批非政府組織,由其承擔專業性較強的業務;政策扶持兼顧多元文化、外來文化和次文化等,打造利於創意萌發的環境;各部門積極開展跨域合作,發揮各部門的優勢,建立政企協力的機制;制定多元的考核標準,並將民意納入考核;積極宣傳營銷,拓展文創產業與旅遊、教育、藝術等領域的融合;加強對文創企業的業務培訓,轉變傳統產業思維;建立相關法規制度,利於各項事業有法可依等。對重慶私部門提出對策建議:挖掘在地文化和企業文化,注重創意設計,打造品牌價值;提升顧客的參訪體驗,實現價值創新;開展員工培訓,提升服務接待水平等三項建議對策。旨在通過工業遺產的活化再利用,實現重慶社會、經濟、文化價值的統一和永續發展,最終提升重慶市的城市文化資本。
Compared with the Mainland China, Taiwan has taken the lead in launch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lan in the post industrial era.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heritages have been activated and reus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ial bas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Mainland China, Chongqing has also left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dle. How Chongqing, which has 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realize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reuses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focus and government issue in Chongqing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xperience Economy and Value Innova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benchmark experience of Taiwan's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e, and tried to propose a se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e scheme suitable for Chongqing's local characteristics. Six cases of three types of industries, namely, cultural creative Park, tourism factory and local museum of Chongqing and Taiwa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in-depth interview and Benchmarking analysis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overnance and op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or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sector Private Sector The third sector and other sector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based on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reuse of Chongqing's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a high degree of public sector involvement, and the folk creativity has been suppressed; The participation of NGO is low;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sector needs to be optimized, with low relevance to the community; The lack of cultural creative elements and monotonous experience project design make it impossible to achieve value innovation; There are five major problems: insufficient government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low social participation. The main benchmark experience of Taiwan is that the public sector has relatively low involvement and the folk creativity is enthusiastic; Actively cultivate NGOs and improve governance capacity; The diversity of public sector assessment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community relevance;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rich in creative elements, and the experience project design is monotonous to achieve value innovation;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forces.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the public sector of Chongqing: actively cultivate a number of NGOs to undertake more professional business; Policy support gives consideration to multiple cultures, foreign cultures and sub cultures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germination of creativity; All departments actively carry out cross regional cooper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ll departments, and establish a mechanism for government 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mulate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tandards and incorporate public opinion into the assessment; Actively promote marketing and expand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with tourism, education, art and other fields; Strengthen business training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enterprises and chang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think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various undertakings. Suggestions to the private sector in Chongqing: tap local culture and corporate culture, pay attention to creative design, and build brand value; Improve the customer's visit experience and realize value innovation; Carry out staff training and improve service reception level. The aim is to realize the un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values through the activa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ultimately enhance Chongqing's cultural capital.
一、中文文獻
工研院(2020)。《觀光工廠節慶首選/職人手作精選》。工研院:新竹縣。
工業和信息化部(2018)。《國家工業遺產暫行管理辦法》。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2016)。《關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
王才勇譯(2002)。《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原作者:Benjamin W.)。北京市:中國城市。
王子先(1999)。〈臺灣經濟轉型、產業升級與高新技術產品除垢研究〉,《經濟研究參考》,8:7-21。
王天賦(2015)。〈臺灣華山1914 文化產業創意園城市工業景觀的重塑〉,《工業建築》,3:62-65。
王文斌譯(2001)。《認識媒介文化:社會理論與大眾傳播》(原作者:Nick Stevenson)。北京市:商務。
王玉麟(2004)。〈研究倫理相關議題〉,《教育資料與研究》,56:82-88。
王志飛(2018)。《街區激活目標導向下的舊城區小微型工業遺存再利用設計策略》。重慶市:重慶大學建築學專業碩士論文。
王佳煌(2016)。《文化研究4.0》。臺北市:學富。
王茵(2012)。《从工业建筑废墟到现代建筑景观》,長沙市:長沙理工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王泉根(2011)。〈少兒文化創意產業借力數字出版的思考例〉,《現代出版》,5:52-54。
王熏雅(2014)。《日治時期新式製酒工場產業遺產保存策略》。桃園市: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鳳(2006)。《日治時期臺灣電力設施的研究》。桃園市: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爍(2019)。《我國博物館集群發展初探》。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論文。
王鑫(2014)。〈消費文化語境下的青島四方機車廠再利用〉,《工業建築》,2:21-25。
文化部(2019)。〈文化資產保存法〉,《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9_19939.html,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文化部(2021)。《2020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文化部:臺北市。
文心、蘭舟(2013)。〈中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解讀〉,《出版發行研究》,8:28-31。
文建會(2005)。〈文化資產保存法〉,《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6_19723.html,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文建會。(2010)。《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臺北市:文建會。
文部科學省(1919)。〈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学制百年史<資料編>》,網址:http://www.npf.org.tw/particle-2498-2.html,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方向明(2010)。《利用工業遺產的創意產業園設計方法研究》。廣州市:廣州大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碩士論文。
方傑譯(2003)。《文化的觀念》(原作者:Terry Eagleton)。南京市:南京大學。
厉無畏、王振(2006)。《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研究》。上海市:学林。
丘昌泰(2020)。《文化行政與政策》。高雄市:巨流。
丘昌泰、陳金貴、洪鴻智(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評析〉,《行政暨行政學報》,35:1-44。
朱士华(2014)。〈提升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光明日报,5月24日,第7版。
朱婉寧(2005)。《臺灣文化觀光中的認同建構——以客家桐花祭為例》。臺北市: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向勇(2015)。〈發展文化產業學論綱〉,《探索與爭鳴》,11:102-108。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2002-2007)》。臺北市:行政院。
全國旅遊資源規劃開發品質評定委員會。(2017)。《關於推出10個國家工業遺產旅遊基地的公告》。北京市:文化部 。
李力昌、鄧雅如、李怡賢(2009)。〈博物館在文化創意產業行銷上的角色: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的個案研究〉,《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 》,6(2): 357-358。
李如茵(2015)。《「礦城的記憶與傳播」,新博物館對地方意義之建構─以黃金博物館為例》。新北市:淡江大學一般大眾傳播學類碩士論文。
李君如(2009)。〈觀光工廠遊客滿意度模式之實證研究——以改館前後的白蘭氏健康博物館為例〉,《健康管理學刊》,7(1):21-43。
李東昂(2018)。《公私部門運用粉絲專頁之公關策略比較分析:以黃金博物館及袖珍博物館為例》。臺北市: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李華、易平(2018)。〈重慶地區博物館文創設計開發實踐與探索〉,《大眾文藝》,20:29-31。
李清全(2004)。《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以臺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臺南市: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芳(2010)。〈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及啟示〉,《當代傳播》,6:74-76.
李鵬軍(2017)。〈重慶工業旅遊發展模式初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26-28。
肖振洋(2012)。《基於環境行為學的舊改型文創產業園空間設計研究——以成渝地區為例》。鞍山市: 遼寧科技大學設計學專業碩士論文。
吳小菁(2012)。《工業遺址的再開發利用: 建築師, 規劃師, 開發商和決策者實用指南》(原作者:Berens Carol)。北京市:電子工業。
吳碧珠、 王璐(2015)。〈文化創意產業之行銷組合:臺北華山1914與松山文創園區之比較〉,《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3 :158-169。
邱上嘉(2009)。〈古物保存法〉,《臺灣大百科全書》,網址: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802,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何莎(2020)。〈重慶都市型文創園區的城市融合性探析——以重慶北倉文創街區為例〉,《文藝生活(下旬刊)》,6:178-180。
阿瑪亞賽斐格(2018)。《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執行創新管理的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高雄市:東方設計大學流行商品設計系碩士論文。
林秀婉(2011)。〈觀光工廠美學差異策略之研究〉。臺中市: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碩士論文。
林宏濤譯(2009)。《啟蒙的辯證》(原作者:Max Horkheimer and Theodor W. Adorno)。北京市:新華。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辑于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頁239-262。
林佩儒、林姿菁(2009)。〈體驗經濟的興起——探討十鼓文化村市場行銷策略思〉,《網路社會學通訊》,76:11。
林炎旦(2012)。《兩岸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思佳(1998)。《臺灣糖業發展和地方特性之形塑-以高雄縣橋頭鄉為例》。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華苑(2002)。《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策略之研究》 。臺北市:政治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榮泰(2014)。《修齊治平——文化創意平天下》。新北市:林榮泰出版社。
易軍(2017)。〈基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為例分析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科技經濟市場》,3:170-173。
周正兵(2009)。《文化產業導論》。北京市:經濟科學。
周倩(2020)。《學術工作者的必修學分:學術倫理及研究誠信》。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周海濤、李永賢、李虞羅譯(2004)。《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 Yin)。重慶市:重慶大學。
周琪譯(2002)。《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原作者:Samuel P. Huntington)。北京市:新華。
於澤元譯(2008)。《質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應用:個案研究的擴展》(原作者:Merriam. S. B.)。.重慶市:重慶大學。
房芳(2019)。《文創園區文化治理範式研究:臺北和南京案例之比較》。桃園市:元智大學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
妮娜(2015)。《旅遊文化資本對旅遊行為的影響研究——基於F市為旅遊客源地的實證分析》。福州市:福建師範大學法學專業碩士論文。
重慶市文旅委。(2019)。《關於支持特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實施意見》。重慶市文旅委:重慶市。
重慶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2004)。《重慶市志(第四卷,下)》。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
重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2020)。《重慶統計年鑒 2019》。重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重慶市。
風笑天(1998)。〈論問卷調查的特點和適用範圍〉,《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6:24-28。
風笑天(200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洪祺森(2017)。〈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營運模式與群聚策略之研究〉,《商業設計學報》, 21:57-76。
姚政存(2014)。《文化創意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華山文化創意園區為例》。臺中市: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博士論文。
紀俊臣(2008)。〈論臺灣跨域治理的法制及策略〉,《研考雙月刊》,5(32):26-33。
馬彪、盧華、王芸(2007)。〈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問題研究〉,《宏觀經濟研究》,8:38-44。
馬學廣、王愛民、閆小培(2008)。〈從行政分權到跨域治理:我國地方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地理與地理資訊科學》,1:49-55。
華正偉(2012)。《我國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經濟學係博士論文。
莊翌崇(2016)。《觀光工廠遊客體驗行銷、知覺價值與品牌權益關係之研究——以義美食品廠為例》。桃園市: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碩士論文。
夏健、王勇、楊晟(2015)。〈基於城市特色的蘇州工業遺產保護框架與再利用模式〉,《規劃師》,4:110-116。
夏鑄九(2007)。〈對臺灣當前工業遺產保存的初期觀察:一點批判性反思〉,《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報》,23(13):5-8。
財政部(2018)。〈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062,檢索日期:2021年5月21日。
高安剛(2014)。〈基於地方根植性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研究——以欽州坭興陶產業為例〉,《欽州學院學報》,1:29-33。
高曉玲譯(2011)。《文化與社會》(原作者:Raymond Henry Williams)。长春市:吉林文史。
郭沖(2019)。〈城市雙修背景下舊工業區更新改造研究——以重慶北倉文創園為例〉,《建築與文化》,8:125-126。
陸地(2004)。《建築的生與死一歷史性建築再利用研究》。南京市:東南大學。
陳木村、陳玉玟(2020)。《地方創生——文創產業心戰略》。新北市:商鼎。
陳世傑、詹玉豔(2012)。〈觀光工廠特色商品開發研究〉,《商業設計學報》,16:131-149。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
陳俞伶(2007)。《觀光吸引力、服務品質、知覺價值、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以白蘭氏、大黑松小倆口觀光工廠為例》。臺中市: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芸(2004)。《國營企業物件博物館化的發生:以臺糖「烏樹林驛頭六十週年——五分車懷舊之旅」為例》。臺南市: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書廷(2015)。《文化創意產業群聚決策之關鍵因素研究--以華山文創園區與松山文創園區為例》。臺北市: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雅君(2005)。《閒置工業區導入產業觀光可行性研究》。臺北市: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類碩士論文。
陳傑傑(2014)。《重慶的工業遺產及工業博物館展品徵集研究》。重慶市:重慶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陳欽春(2009)。〈文化創意產業及政策思維:臺灣與韓國的比較〉,輯于徐思勤、陳德昇(編),《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與行銷策略:跨國比較與大陸市場發展》。臺北市:INK印刻文學,頁27-52。
陳儷文(2020)。〈中草藥產業觀光工廠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臺南市: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班。
陳麟俊(2014)。《臺灣稻米觀光工廠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A稻米觀光工廠為例》。彰化縣:明道大學產業創新與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陳豔華、李雨宇、劉天昊等(2021)。〈周君記火鍋旅遊體驗園的場景設計路徑〉,《當代旅遊》,12:58-60。
孫全意(2020)。〈文創園規劃營造再設計中地域文化的缺失——以北倉文創園為例〉,《美與時代·城市》,2:39-40。
曹揚(2015)。〈淺談重慶工業遺產旅遊開發〉,《時代金融》,27:175-178。
國家旅遊局。(2017)。《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規範與評價》。北京市:國家旅遊局。
國務院。(2014)。《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北京市:國務院。
許東風(2012)。《重慶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城市振興為例》。重慶市:重慶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
梁坤、杜靖川(2015)。〈產業融合視角下現代工業旅遊發展模式研究〉,《世界地理研究》,3:152-159。
張怡棻(2019)。《工業遺產可適的再利用之研究:以臺灣糖廠為例》。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望(2011)。《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研究》。南京市:南京大學社會學係博士論文。
張婉菁(2011)。《水裡坑林業地景與生活空間之社會建構 》。嘉義市: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夢中、馬克·霍哲(2002)。〈案例研究方法論〉,《中國行政管理》,1:43-46。
張夢詩,簡博秀,林紹華(2016)。〈後工業城市與觀光工廠發展的研究——以臺灣「巧克力共和國」觀光工廠為例〉,《上海城市規劃》,6:116-122.。
張養志(2009)。〈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研究〉,《國外社會科學》,5:90-94。
張德儀(2015)。〈應用DEMATEL法探討臺灣制茶工廠發展觀光工廠之核心能力與影響指標〉,《戶外遊憩研究》,28(1):105-142。
張曉明、王家新、章建剛(2013)。《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2-2013)》。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鴻雁(2010)。《城市文化資本論》。南京市:東南大學。
張麗貞(2017)。《地方博物館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蘭陽博物館為例》。臺北市:臺北大學公共行政學類碩士論文。
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臺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張譽騰(2004)。《城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臺北市:五觀藝術。
黃世輝、張怡棻(2016)。〈工業遺產空間再利用可適性之檢核要項研究〉,《設計學報》,21(2):1-24。
黃世輝、張怡棻(2016)。〈對臺灣工業發展模式的探討〉,《設計學報》,21(2):1-24。
黃永林(2015)。〈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歷史選擇及其特徵與經驗〉,《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32-43。
黃克先譯(2015)。《真實烏托邦》(原作者:Wright, Erik Olin)。臺北市:群學。
黃砂、於一幾(2012)。〈法國和西班牙工業遺產保護實踐比較研究初探〉,發表於「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10月17日。
黃磊、彭義、魏春雨(2014)。〈「體驗」視角下都市工業遺產建築的環境意象重構〉,《建築學報》,2:143-147。
葉維俐(2016)。《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比較研究——以北京、上海、臺北文創園區為例》。高雄市:中山大學亞太區域專業博士論文。
韩顺法(2010)。《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南京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論文。
單霽翔(2006)。〈關注新型文化遺產——工業遺產的保護〉,《中國文化遺產》,4:10-47。
傅朝卿(2012)。〈國際文化遺產保存與經營管理〉,《研考雙月刊》,36(1):40 -51。
鄒涵、馬思聰(2021)。〈工業遺存轉型創意產業園中公共文化設施的設計方法研究——以湖北省拖拉機廠改造設計為例〉,《華中建築》,6:41-44。
馮莎莎(2014)。《重慶市近現代工業遺產及其保護與利用研究》重慶市:重慶師範大學考古与博物馆專業碩士論文。
曾建權(1997)。〈對臺灣工業發展模式的探討〉,《臺灣研究》,1:53-58。
楊松(2012)。〈北京創意產業集聚特徵分析和啟示一一以出版業為例:多元與包容〉,發表於「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學術研討會,云南海埂会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昆明市人民政府,10月17日。
楊尚霖(2003)。《礦業遺址保存方法研究——以平溪線為例》。臺北市: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當代中國研究所(2014)。〈重庆地区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第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網址:http://www.hprc.org.cn/gsyj/yjjg/zggsyjxh_1/gsnhlw_1/d11jgsxsnhlw/201411/t20141106_300716.html,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當代中國研究所(2014)。〈重庆地区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第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網址:http://www.hprc.org.cn/gsyj/yjjg/zggsyjxh_1/gsnhlw_1/d11jgsxsnhlw/201411/t20141106_300716.html,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剻大申、饒先來(2010)。《新中國文化管理體制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
解學芳(2007)。〈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的一項制度安排〉,《學術論壇》,8:138-141。
褚芸霈(2018)。《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國際比較與研究——以博物館為例》。臺北市: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經濟部(2012)。〈產業園區用地變更審議規範〉,《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s://law.moea.gov.tw/LawContent.aspx?id=FL064608&KeyWord=%e8%a7%80%e5%85%89%e5%b7%a5%e5%bb%a0,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經濟部(2014)。《觀光工廠輔導評鑑作業須知》。工研院:新竹縣。
經濟部(2019)。〈工廠兼營觀光服務申請作其他工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作業要點〉,《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s://law.moea.gov.tw/LawContent.aspx?id=FL051581,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經濟部工業局。(2003)。《工廠觀光化產業輔導》。工研院:新竹縣。
經濟部觀光局(2019)。《中華民國 108 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臺北市:經濟部觀光局。
趙軍(2014)。《近代山西機器紡織業發展的考察》。上海市:東華大學紡織工程系博士論文。
趙雯倩(2008)。《中日文化創意產業的比較研究》。濟南市: 山東大學世界經濟學專業碩士論文。
趙靜(2021)。〈3T理論視角下欠發達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研究——以山西省為例〉,《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53-55。
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14)。〈華山歷史總覽〉,《聽見華山》,網址:https://www.huashan1914.com/w/huashan1914/media_19073014254189711,檢索日期:2021年2月21日。
臺灣社會學會(2010)。〈臺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關於學會》,網址:https://www.tsatw.org.tw/page.php?menu_id=78&p_id=126,檢索日期:2022年1月21日。
蔡鴻斌(2016)。〈文化傳承·活力重塑·古河復興以福州白馬河濱河區域舊工業建築功能更新策略為例〉,《中外建築》,2:54-56。
蔣三庚(2009)。〈中央商務區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類型與特點〉,《經濟與管理研究》,3:83-86。
廖世璋(2020)。《文化政策學》。臺北市:五南圖書。
廖彩伶 、蘇筠懿(2015)。〈節慶活動作為城市行銷之研究—以華山簡單生活節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 》,1:405 - 416。
鄭學遠(2001)。《臺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埤圳現況調查及其再利用之研究》。新北市: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漢德寶(2014)。《文化與文創》。臺北市:聯經。
翟丽慧、王珏(2020)。〈地方性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重庆工业博物馆为例〉,《当代旅游》,18(19):108-109。
鄧君(2017)。〈關於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建議〉,《科技與創新》,5:13-14。
鄧雅雯(2013)。《工業遺產再利用視角下的廣州創意產業園區規劃開發研究》。廣州市: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論文。
撒珮怡(2020)。《從跨部門協力探討閒置空間再利用——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為例》。臺北市: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樓小燕(2013)。《工業遺產型文化創意產業區的演化研究》。杭州市:浙江財經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碩士論文。
樊昊、丘昌泰、劉宜君等(2021)。《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川西北羌族地区旅游开发对策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旅遊項目(計畫編號 LY21-43)。
樊昊、黎嬌(2021)。《研學旅行與觀光工廠》。新北市:商鼎。
樊昊、劉宜君、楊曉霞等(2020)。《重慶製造業轉型策略研究——借鑒臺灣觀光工廠發展經驗》。重慶市教委科技項目(計畫編號 KJQN202001603)。
範玉剛(2012)。《在發展中建構和完善文化創意產業管理體制〉,《湖南社會科學》,1:1-5。
劉伯英、楊伯寅(2014)。〈重慶工業博物館的概念規劃和建築設計〉,《工業建築》,9:1-6。
劉建明(2016)。《體驗行銷、服務品質對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影響-以黃金博物館為例》。臺北市: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劉恩瑜,陳欣蘭(2016)。〈中高齡遊客對觀光工廠「臺灣麻糬主題館」體驗行銷運動認同感之探討〉,《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4(4):521-531。
劉福麟(2005)。《古蹟維護管理之研究:以臺南市第三級古蹟為例》 。臺南市: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蔚華,陳遠,王連法等(1991)。《方法大辭典》。濟南市:山東人民。
劉鳳凌、褚冬竹(2011)。〈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方法初探〉,《工業建築》,41:54-59。
劉撫英(2007)。《中國礦業城市工業廢棄地協同再生對策研究》。北京市: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論文。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5)。《教育研究的取經:概念與應用》。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駱淑蓉(2012)。〈點石成金-礦業遺址的保存與利用〉,《博物館簡訊》,60:16-21。
駱淑蓉(2016)。〈談礦業遺址之保存與定位: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與日本石見銀山世界遺產中心為例〉,輯於王嵩山、張婉真(編)《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復原與回春:博物館學的透視》。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頁113-138。
薛磊(2019)。〈後發優勢策略述評與我國西部發展研究〉,《時代經貿》,4:102-103。
魏鵬舉(2016)。《文化產業與經濟增長》。北京市:經濟管理。
謝名家(2007)。《文化產業:精神生產發展的現代形態〉,《思想戰線》,1:47-59。
謝迎樂,劉少和(2019)。〈「特色產業+旅遊」助推區域經濟產業體驗化升級路徑模式研究——以我國觀光-休閒-創意農業、觀光工廠、休閒商業商圈為例〉,《江蘇商論》,3:58-64。
謝閔盛(2013)。《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結合文化創意產業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明安(2009)。《現代民族學(第2冊)》。昆明市:雲南人民。
蘇子程(2000)。《古蹟文化經營之探討——以臺灣地區第一級公有古蹟為例》。臺南市: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嚴正、黃家驊(2003)。《臺灣產業結構升級研究》。北京市:九州。
鐘振東(2014)。《後工業化時期服務業及價值創造研究》。北京市:北京郵電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博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Allen, J. Scott(1996). “The Craft, Fashion, and 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of Los Angeles: Competitive Dynamics and Policy Dilemmas in a Multisectoral Image‐Producing Complex.”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6(2): 306-323.
Amabile, T. M.(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1993). The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guide. Portland, OR: Productivity Press.
Anderson, B., & P. Pettersen(1996). The benchmarking handbook: Step-by-step instruction. London: Chapman & Hall.
Andy, P.(2000). “New media, the new economy and new space.” Geoforum, 31: 425-436.
Joseph Pine II, B. & H. James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98407: 97-106.
Barron, F.(1988). “Putting creativity to work.” in Sternberg, M. R. (eds.), In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76-98.
Baumol W. J. & W. G. Bowen(1996). Performace Art: the Economic Dilemma. NY:Twentieth Century Fund.
Brecknock R.(2004). Creative capital: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e “creative city”, Retrieved from: https://bigstuff.omeka.net/items/show/17esvc000225.wic048u.ser ver-web.com/news/articles/Creative_Capital_Brecknock_2003.pdf. Accessed date: June 26, 2020.
Broom, A.(2005). “Us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s in CAM research: A guide to study design,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13(1): 65-73.
Brown, A., J. Connor & S. Cohen (2000). “Local music policies within a global music industry:cultural quarters in Manchester and Sheffield.” Geoforum, 31:437-451.
Brundtland, G. H.(1987). Our Common Future: Report of the 1987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xford,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yman, A.(2001).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chanan, A. (2005). “Industrial Archaeology: Past, Present and Prospective.” Industrial Archaeology Review, 27(1): 19-21.
Cho, M. & S. Shin(2014). “Conservation or economization?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Incheon, Korea.” Habitat International, 41: 69-76.
Chris, G. & K. Lily(2005) “Cultural economy:a critical review.”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9(5): 541-561.
Churchill, G. A. & C. Surprenant(1982).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 491-504.
Claver, J. & M. A.Sebastián (2013) “Basi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udy of Immovable Properties of the Spanish Industrial Heritage.” Procedia Engineering, 63: 506-513.
Florentina-Cristina, M, M. George-Laurenţiu & C, Andreea-Loreta et al.(2014). “Convers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s a Vector of Cultural Regeneration.”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22: 162-166.
Frew, E. A. (2000). Industrial Tourism: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PhD Thesis, Victoria University, Australia.
Fung, Archon & O. Erik Wright.(2001). “Deepening Democracy: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Politics & Society, 29(1): 5-41.
Garvin, D. A.(1984).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mean. Solan management review, 26: 25-43.
Geertz, C.(2009). “From Our Archives: Common Sense as a Cultural System.” The Antioch Review, 67(4): 770-790.
Gibson, C. & P. Murphy(2002). “Employment and socio-spatial relations in Australia’s cultural economy.” Australian Geographer, 33(2): 173-189.
Gina, N.(2005). “The Changing Place of Cultural Production:The Loc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in a Digital Media Industry.”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597(1): 134-152.
Graham, D.(2003). “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Geoforum, 34: 511-524.
Hans, M.(2004).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Urban Studies, 41(3): 507-532.
Harris, F.(1989).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heritage industry.” Geographical Magazine, 61: 38-42.
Howkins, J.(2002).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London, England: Penguin.
Ifko, S.(2016).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s as A Basis for Sustainable Regeneration.” Procedia Engineering, 161: 2040-2045.
John, M.(2003).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lanning Practices Research, 18(4): 293-306.
Joseph, A. W. and T. Robert Packard (2006).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ure, Design,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NY, US: Wiley-Interscience.
Juškelytė, D.(2016). “Film induced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Region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19(2): 54-67.
Kamieniecki, S., David Shafie and Julie Silvers (2000). “Forming Partnerships in Environment Policy” in Pubilc-Private Policy Partnerships, edited by P. V. Rosenau, 111-128. Boston: MIT Press.
Keith, B., G. Ron & S. Ian(2002). “Cultural industries,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city:the example of natural history film—making in Bristol.” Georforum, 33:165-177.
Kenneth, H.(1963). Industrial Archaeology: An Introduction (2rd).London, England: John Baker.
Kim, W. C. & R. Mauborgne (1997). “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5(1): 102-112.
Kim, W. C. & R. Mauborgne, (2005). Blue Ocean Strategy: How to Create 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the Competition Irrelevant,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Salamon, M. L.(1994).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4(73): 109-122.
Luis, L., Thomas Panagopoulos & B. B. Jon(2016). “Assessing user preferences on post-industrial re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43(5): 871-892.
March, J. G.(1981). “Footnote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4):563-577.
Martinović, A. & S.Ifko (2018). “Industrial heritage as a catalyst for urban regeneration in post-conflict cities Case study: Mostar, Bosnia and Herzegovina.” Cities, 74: 259-268.
Hodegs, H.(2001).“Food, time, and heritage tourism in languedoc, France.”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12(2): 179-212.
Matthyssens, P., K. Vandenbempt & L. Berghman(2006). “Value innovation in business markets: breaking the industry recipe.”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5(6): 751-761.
Micelli, E. & P. Pellegrini (2018). “Wasting heritage. The slow abandonment of the Italian Historic Centers.”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31:180-188.
Michael, R.(1955). “Industrial Archaeology.” The Amateur Historian, 2(8): 225-229.
Mieg, H. A. & H. Oevermann (2017).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s in Transformation: Clash of Discourses. Thames, England: Taylor & Francis Group.
Mills, L. & S. G. Brail (2000). New media in the new millennium:The Toronto Cluster in Transi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Systems Research Network, University of Toronto.
Mısırlısoy, D. & K.Günçe(2016). “Adaptive reuse strategies for heritage buildings: A holistic approach.”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6: 91-98.
Mommaas, H.(2009). “Spaces of Culture and Economy: Mapping the Cultural - creative Cluster Landscape” in Kong and O'Connor (eds.), Creative Economies, Creative Cities. Berlin, Germany: page, pp. 45-59.
Nachum, L.& D. Keebl (2003). “Neo-Marshallian clusters and global networks:the linkages of media firms in central London.” Long Range Planning, 36(5): 459-480.
Oevermann, H.(2013). Industrial heritage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plan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bigstuff.omeka.net/items/show/17. Accessed date: June 26, 2020.
Oliver, R. L. (1981).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7(4): 460-469.
Paul, M. H.(2000). “Cultural Industries Revisited.” Organization Science, 11(3): 356-361.
Polianskaia, A., C. Radut & G. C. Stanciulescu(2016). “Film tourism responses to the tourist’s expectations - New change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cience, 4(1): 149-156.
Pratt, A. C. & P. Jeffcutt (2009). Creativity, innovation and the cultural economy.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Prentice, R.(1993). Tourism and Heritage Attrac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Riley, R., D. Baker, & C. Van Doren(1998). “Movie induced tourism”. Annals of
Scott, A. J. (2000).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Essay on the Geography of Image-Producing Industries.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s.
Sintomer, Yves, T. M. Rudolf & H. Carsten (2013). “Introduction: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 A Global View.” in Yves, S., T. M. Rudolf and J. Zhang (eds.),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in Asia and Europe: Key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ion. Hampshire, England: Plagrave Macmillan, pp.1-24.
Smith & Graham(2009). Democratic Innovation: Designing Institutions for Citizen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uart, C.(2002). “From Cultural to Creative Industries: Theory, Industry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102: 54-65.
Throsby, D.(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CCIH(2003). 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Retrieved from: https://ticcih.org/about/charter/. Accessed date: March 3, 2021.
Towse, R.(2003).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Northhampton, MA: Edward Elgar Pub.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2015).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dp.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ustainable-cities-and-communities. Accessed date: May 7, 2014.
Van H. C., J. M. Frayret & D. Poulin(2006). “Creating value with innovation: From centre of experience to the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8(7):751-761.
Walter S.(2002). “Cultural Districts,Property Right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6(1): 9-23.
Westbrook, R. A.(1981). “Source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retail outlets”, Journal of Retailing, 57: 68-85.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2). The Shifting Geography of Global Value Chains: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rade Policy. Geneva, Switzerla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3.weforum.org/docs/ WEF_GAC_GlobalTradeSystem_Report_2012.pdf. Accessed date: March 3, 2021.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2). The Shifting Geography of Global Value Chains: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rade Policy. Geneva, Switzerla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weforum.org/docs/ WEF_GAC_GlobalTradeSystem_Report_2012.pdf. Accessed date: March 3, 2021.
Wu, F., F. Zhang & C.Webster(2012). “Inform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Demolition of Urban Villages in the Chinese Peri-urban Area.” Urban Studies, 50(10): 1919-193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