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啖、趙、陸三家《春秋》學之治經方法析論
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張穩蘋
作者(外文):Chang, Wen-pi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7
頁次:頁1-20
主題關鍵詞:啖趙陸綜采三傳回歸原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中唐大曆(766─779)年間,無疑是唐代經學發展最重要的轉變階段。這段期間,無論是《春秋》、《禮》、《易》、《論語》等經說都呈現了相當立異的治學方式,而其中又以啖助、趙匡、陸淳三人所領軍的《春秋》學派表現最為特出。他們以「彙整三傳」作為解經的起點,企圖探求最周全的解讀、簡化三傳紛陳的複雜局面。這種不囿於一家的治學態度,為唐世及宋元以後的《春秋》學研究帶來了劃時代的影響。本文以啖、趙、陸三家駁傳宗經的理論背景作為探討的主軸,除深入分析啖派學者對《春秋》三傳的評議態度,也將全面檢驗啖助學派著述中(1)所謂「折衷三傳」的運用法則。
期刊論文
1.趙生群(1999)。論《左傳》無經之傳。孔孟學報,76,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陸淳。春秋集傳辨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淳(1983)。春秋集傳纂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啖助、趙匡、陸淳(1970)。春秋集傳纂例。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伯峻(1982)。春秋左傳注。台北:源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淳。春秋微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陳澧(1968)。東塾讀書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劉知幾(1979)。史通,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榖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期刊論文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