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利益明晰與社區參與--兩個案例的比較分析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陳國強
作者(外文):Chen, Guo-qia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44
頁次:頁77-89
主題關鍵詞:利益明晰社區參與居民參與業主參與社區治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石發勇(2008)。社會資本的屬性及其在集體行動中的運作邏輯。學海,3,96-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耿曙、陳奕伶、陳陸輝(2008)。有限改革的政治意義意義:中國大陸動員式選舉參與對其城市居民參與意識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4),513-5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建中(200307)。中國公民社會的先聲--以業主委員會為例。文史哲,2003(3),115-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榮(2008)。社會資本與城市居民的政治參與。社會學研究,2008(5),142-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管兵(2010)。維權行動和基層民主參與:以B市商品房業主為例。社會,2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敏(2007)。作為國家治理單元的社區--對城市社區建設運動過程中居民社區參與和社區認知的個案研究。社會學研究,2007(4),137-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聖莉(2010)。加入核心團隊:社區選舉的合意機制及其運作基礎分析。公共行政評論,2010(1),81-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敏(2005)。公民參與、群眾參與與社區參與。社會,2005(5),78-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健剛(2011)。以理抗爭:都市集體行動的策略以廣州南園的業主維權為例。社會,31(3),2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磊(2005)。業主維權運動:產生原因及動員機制--對北京市幾個小區個案的考查。社會學研究,2005(6),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文嘉(2011)。跨越國家賦予的權利?對廣州市業主抗爭的個案研究。社會,31(3),88-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思斌(2000)。體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區建設的理論分析。北京大學學報,2000(5),5-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榮(2003)。論我國城市社區參與。探索,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衛紅、黃沁蕾、桂勇(2000)。上海市居民社區參與意願影響因素分析。社會,6,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小章、馮婷(2004)。城市居民的社區參與意願--對H市的一項問卷調查分析。浙江社會科學,4,99-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程瑋(2010)。社區自治居民參與度調查與心理影響因素分析--以廣東城市社區為例。湖北經濟學院學報,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晁流(2004)。社區自治中的利益博弈--以南京「中青園」為例。社會,4,3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建斌、李寒(2005)。轉型期我國城市社區自治的參與不足:困境與突破。江西社會科學,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珍寶(2003)。當前我國城市社區參與研究述評。社會,9,4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桂香、楊進軍(2004)。成都市社區參與的現狀與制約因素分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9,270-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于顯洋(2008)。形式化與合法性--城市社區基層制度結構的變動及功能解釋。江蘇行政學院學報,1,6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熊易寒(2008)。社區選舉:在政治冷漠與高投票率之間。社會,2008(3),180-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孫璐(2006)。利益、認同、制度安排--論城市居民社區參與的影響因素。雲南社會科學,5,7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孟天廣、馬全軍(2011)。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意識的關係研究--基於全國代表性樣本的實證分析。中國行政管理,3,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永益(2011)。社會資本的普遍主義精神與我國城市社區認同性整合。南京理工大學學報,3,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桂勇(2007)。鄰里政治:城市基層的權力操作策與國家--社會的黏連模式。社會,6,102-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春榮(2010)。選舉動員的框架整合--銀杏居委會換屆選舉個案研究。社會,1,2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潘柄濤(2009)。社會資本與居民社區參與--基於深圳3個村改居社區的實證分析。學習與實踐,6,126-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榮貴、桂勇(2011)。集體性社會資本對社區參與的影響--基於多層次數據的分析。社會,6,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捷、盧春龍(2009)。共通性社會資本與特定性社會資本--社會資本與中國的城市基層治理。社會學研究,6,87-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姜朋(2006)。游移與錯位--透過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關係看居委會的法律角色。浙江社會科學,1,91-94+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岩、劉威(2008)。從「公民參與」到「群眾參與」--轉型期城市社區參與的範式轉換與實踐邏輯。浙江社會科學,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愛平、余雁鴻(2012)。選擇性應付:社區居委會行動邏輯的組織分析--以G市L社區為例。社會學研究,2012(4),105-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蔣文能(2009)。搭便車、集體行動與國家興衰--奧爾森集體行動理論述評。學術論壇,11,7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Read, Benjamin L.(2003)。State, Social Networks, and Citizens in China's Urban Neighborhood(博士論文)。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Ostrom, Elinor、余遜達、陳旭東(2000)。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上海: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arrow, Sidney(1998)。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曼瑟爾•奧爾森、陳郁、郭宇峰、李崇新(1995)。集體行動的邏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Putnam, Robert D.、王列、賴海榕(2001)。使民主運轉起來:現代意大利的公民傳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伯庚、顧志敏、陸開和(2003)。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芳(2004)。美國社區。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霍弗、梁永安(2008)。狂熱份子:碼頭工人哲學家的沉思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e Bon, Gustave、馮克利(2000)。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伯特.D.帕特南、劉波(2011)。獨自打保齡--美國社區的衰落與復興。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0)。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http://zqs.mca.gov.cn/article/sqjs/zcwj/200912/20091200044439.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9)。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www.gov.cn/gzdt/2009-12/17/content_1489296.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春榮(2007)。另類的鄰里動員:關鍵群眾與社區選舉的實踐。年度學術2007:治與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鄒樹彬(2005)。住宅小區中的民主--城市業主維權行動的興起及其影響。城市社區業主委員會發展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肖俊、宋慧賢。業主維權、政治參與與城市基層民主的前景--國家級示範小區深圳市南山區鴻瑞花園業主維權歷程及思考。城市社區業主委員會發展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克蘭德爾曼斯(2002)。抗議的社會建構和多組織場域。社會運動理論的前沿領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