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政治變革下臺灣對中國大陸廣播的發展、競爭與挑戰(1980~1997)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楊秀菁
作者(外文):Yang, Hsiu-chi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68:2
頁次:頁105-160
主題關鍵詞:中央廣播電臺心戰對大陸廣播天安門事件中國廣播公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1979)。大事紀要。中央臺通訊,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0)。生活點滴。中央臺通訊,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0)。生活點滴。中央臺通訊,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0)。大陸工作會白主任講話。中央臺通訊,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0)。陳主任主持本臺業務會報講話。中央臺通訊,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1)。加強圓山山莊內部管理,帶動全面革新。中央臺通訊,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1)。大事記要。中央臺通訊,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業馥(1978)。節目編制瑣談。中央臺通訊,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業馥(1980)。開闢第二戰場。中央臺通訊,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雄玄(1979)。新情勢、新觀念、新作法、新攻擊。中央臺通訊,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80)。「亞洲之聲」華語節目元月15日起對大陸播音。中廣通訊,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0)。中廣廣告看板豎立於北京。中廣通訊,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89)。五月份大事記。中廣通訊,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83)。公司重要節日及活動。中廣通訊,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89)。六月份大事記。中廣通訊,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65)。李副總經理兼掌海外部。中廣通訊,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90)。亞運,中廣打了一個漂亮全壘打。中廣通訊,1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93)。流行網積極開發大陸廣告市場。中廣通訊,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80)。海外部發射電力增加。中廣通訊,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80)。提高大陸聽眾收聽興趣新聞網增闢兩個新節目。中廣通訊,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80)。新聞部將派六位記者採訪亞運。中廣通訊,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90)。新聞網服務兩岸聽眾 加強報導大陸新聞。中廣通訊,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990)。趙春山主持「兩岸話題」。中廣通訊,1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80)。調頻一網改名為「流行網」2月18日起對大陸同步播出。中廣通訊,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大萱(1989)。自由中國之聲向全球說出歷史的真相。中廣通訊,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董育群(1997)。我國國際廣播時代的回顧。中廣通訊,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光夏(20071200)。傳播科技發展及其在不同時期戰爭中的新聞產製。復興崗學報,90,37-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1991)。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廣播公司研究發展考訓委員會(1978)。中廣五十年。台北:空中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凌霄(1996)。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1928-1945)。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道一(1968)。中廣四十年。台北:中國廣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國廣播公司(1981)。中華民國廣播事業的回顧與前瞻。臺北:空中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民國六十年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1971)。中華民國新聞年鑑開國60年紀念。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纂委員會(1961)。中華民國新聞年鑑 開國50年紀念。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Department of State(1986)。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or 1985。Washington: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ew window
9.Department of State(1991)。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or 1990。Washington: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ew window
10.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從革命奪權到告別革命。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黃順星。第六章 開放天空的臺灣之音(1988-20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540403)。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77次會議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80623)。執政黨昨通過政綱政策 揭橥統一中國四化主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540716)。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89次會議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40614)。中廣新聞網尺度大幅開放 節目打入大陸市場播音涵蓋廣大地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10405)。兩岸電臺合作中廣率先暖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50826)。為十億同胞歌唱 歌星以行動愛國.張艾嘉製作專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寇維勇(19890418)。教師探親開放採訪拍片放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珍(19900706)。立院通過決議今年八月一日起 共軍官兵起義來歸獎勵辦法將廢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社論(19890416)。終於"開放" 大陸採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社論(19920507)。如何對大陸廣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南山(19930507)。「反共義士」將成歷史,下年度起不再編預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康添財(19931119)。政院決定遣返大陸劫機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貴華(19940319)。「亞洲之聲」誰來經營 專家之聲:國家電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肅民(19930407)。馬英九:劫機者不會因「投奔自由」目的不起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蒯亮(19890331)。中央臺人事醞釀改革 資深主管聯名表示反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蒲叔華(19900319)。收聽「國內」廣播 北京市民新的資訊來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